Ⅰ 关于法国电影
公寓,情迷巧克力,屋顶上的轻骑兵,红白蓝三部曲,初吻,巴黎夜未眠,新桥恋人,芳芳,法国人很善于拍这类电影。
Ⅱ 求法国电影《国家利益》剧情
国家武器装备局局长勒鲁瓦将价值1450亿旧法郎的武器售与非洲国家汤戈,他又同意法国情报局长若班的计划,通过军火商梅斯朗暗地里将一批军火卖给“扎南”地区的反叛者。这样不仅赚取了巨额利润,而且可以在这一场鹬蚌相争中,使法国在这一地区享有特权。勒鲁瓦和若班把这种明明是肮脏的交易说成是“国家利益”。勒鲁瓦大言不惭宣称,如果法国不能大规模生产武器,法国经济就会受到严重损害,1300多家兵工厂将关闭,27万名工人就会失业。法国生物学家马罗教授反对战争,对于政府公开贩卖军火的勾当深恶痛绝。当勒鲁瓦受到国防部长嘉奖时,马罗教授立即在报上发表文章揭露勒鲁瓦贩卖军火的丑行。不久,马罗去罗马参加国际生物学年会,收到了记者维托里奥送来的关于勒鲁瓦、若班同时向汤戈政府及扎南地区出售军火的材料,并有他俩在扎南活动的照片,马罗对此极为气愤。为维护和平,他告别好友罗马大学生物教授安杰拉女士,准备返回法国揭露当局的罪行。他同和平协会负责人穆兰商量的计划被告密者泄露了。当马罗教授乘车返回巴黎时,若班下令特工制造“车祸”,使马罗翻车丧生。马罗教授的死讯引起了安杰拉的怀疑,她深信,马罗是当局为了杀人灭口而牺牲的。她决心冒生命危险去巴黎揭露真相。安杰拉抵巴黎后,得到马罗生前好友们的支持,准备在第二天晚上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布马罗教授让她保存的复制件。勒鲁瓦闻讯,就在当晚亲自出马,威胁利诱安杰拉,企图迫使安杰拉就范。安杰拉顶住了巨大压力,表示要坚决斗争到底。第二天,若班下毒手了,当安杰拉在穆兰陪同下准备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人刚出门,就被警方强行拘留,而且指控安杰拉是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服务,一直在从事损坏法国名声的勾当。在假证面前,安杰拉严词反驳,当然无济于事,因为安杰拉的对手是一个国家政权机构。勒鲁瓦已为安杰拉作好安排,她被送到纽约的当天晚上就被特务暗害。法国广播台却向法国人民报导安杰拉服毒自杀。为了维护和平,反对战争,马罗和安杰拉这些正义的人们,在“国家利益”的美名下一个个被置于死地。肮脏的军火交易仍在继续……
Ⅲ 法国电影发展
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里昂照相器材制造商卢米埃尔两兄弟,在前人研制的基础上,于1894年制成了一种活动电影机,并拍摄了一些纪录日常生活情景的短片,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馆首次公映,获得成功,这一天被公认是电影诞生的日子。
梅里爱原是一位魔术师和戏剧导演兼演员。1897年,他在巴黎附近的蒙特勒伊建造了一个摄影棚,开始拍摄一系列的幻景片和神话片。1901年,经营留声机起家的查尔斯·百代在巴黎万塞纳-马恩省建立了一个摄影棚。形成了一个万塞纳-马恩省制片集团。从1907年起,百代又在全国建立放映网,用租片制度代替出售影片,由此建立了一个从制片到发行、放映影片的全面垄断组织——“百代公司”。
经营照相器材的莱昂·高蒙在1897年也制成了一种连续放映机,并从1899年起由爱丽丝·居伊拍了一批故事片,但质量远不如梅里爱的作品。
艺术影片
1907年至1908年,拉菲特兄弟在财团的支持下,组建了艺术影片公司“艺术影片”被认为是无声电影艺术的开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电影除了艺术影片之外,成套的喜剧片和侦探故事片是另两种主要样式。
1910年前,法国电影以其创造性、艺术性和多样性而称霸世界。百代公司摄制的舞台纪录片、喜剧片和新闻纪录片控制了整个世界电影市场。1910年后,因美国和德国影片的竞争,其霸权有所削弱,但法国影片产量仍居世界首位,在国外市场,法国影片仍占优势。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电影的霸主地位才被摧毁。由于战争,法国影片生产完全停顿。美国影片乃乘虚而入,占领了法国的电影市场。
第一次大战期间,为了宣传的需要,法国陆军部成立了陆军电影处。这些影片大多是在摄影棚外拍摄的,限于战时条件,质量不高,不能和美国影片相抗衡。
现代主义流派
为了重振法国电影,德吕克,L.发起组织电影俱乐部的运动,并以他为中心创立了一个包括乔治·杜拉克、让·爱浦斯坦、阿贝尔·冈斯等人的电影流派——印象派。
1923年到1933年间,出现了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先锋派电影。
有声电影的兴起和192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给予先锋派电影以双重的打击。
有声电影的发展
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和德国的托比斯公司乘虚而入,在巴黎设立了制片厂。法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向民族制片业投下大量资本,终于迫使派拉蒙公司结束了在法国的业务。
法国早期有声电影质量很差,是一些歌剧和游艺节目的纪录。1934年,百代-纳登公司宣告破产,高蒙公司也债台高筑,摇摇欲坠。垄断制片公司的垮台使独立制片人获得机会,导演在选择题材和演员上享有较多的自由。1934年后,由于对电影剧本的注意,产生了一系列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
1939年法国沦陷后,戈培尔在巴黎设立了“宣传总部”,创办了“大陆制片公司”,控制了法国的影片生产。一些著名的电影导演与演员流亡国外。当时留在法国的电影工作者采取回避现实,转而从神话、侦探故事或历史中寻找题材,迂回曲折地表达爱国抗敌思想。
大战结束以后,好莱坞影片大量涌入法国,法国制片业又面临危机。在此时间,法国的故事片,大多质量平庸。这时,法国影坛上出现的“新浪潮”冲击了这种局面,并对世界影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浪潮及其余波
“新浪潮”是指从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电影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念下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影片,这批导演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做过多年导演助手及拍过短片、具有专业知识的电影工作者,包括雷乃、马勒等。二是《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家们,即所谓“电影手册集团”,包括A.阿斯特吕克、戈达尔、特吕弗、等。出身于《电影手册》评论家的导演们信奉巴赞的理论。
“新浪潮”历时不长,1962年后渐趋衰落,但总的说来,“新浪潮”对法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都有很大影响。
“作家电影”是“新浪潮”中产生的一个流派。由一些趣味相投的短片导演和文艺作家组成,其成员有雷乃、瓦尔达、罗伯-格里耶(“新小说”派作家)、杜拉斯(“新小说”派作家、戏剧作家)、A.迦蒂(新闻记者、戏剧作家)、H.科尔比(戏剧与散文作家、音乐家)。
“真实电影”是纪录电影的一个流派,创始者是人类学家让?鲁什,成员主要是一些纪录片导演。
上述这些电影艺术家的探索,一方面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段和电影理论,另一方面也使一部分影片严重脱离广大观众的要求,刻意追求新奇,因而遭到失败。
政治影片
1968年后,在法国还出现了一股摄制政治影片的热潮。这类影片以发生在国内外的政治事件为题材,创始者是科斯塔-加夫拉斯,C.。
色情片的泛滥
尽管在法国电影史上出现过各种探索性、实验性的影片和各种流派,但从整个电影市场来说,商业性的娱乐片始终是法国电影的主流,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色情片、性电影(即 X片)。1978年色情片观众人数迅速减少,1979年产量也猛降至68部。
当代电影
进入80年代以来,法国电影总的形势较为平稳。法国电影基于其深厚的传统,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80年代初期,社会党政府对电影业实行了一些改革,并于1982年4月公布了法国30多年来第一个有关电影的法律草案,以保护法国电影在国内外的利益。
与此同时,在制片业中出现了一股“复旧”的潮流,即重新致力于拍摄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式电影。一些曾极力反对商业电影、传统电影,致力于“探索电影”、“知识分子电影”或主张电影为纯艺术的导演,也程度不等地加入了这一潮流。
答案基本框架如此,只是缺少新世纪以来的法国电影发展概括,你还可以自己压缩一下:)
Ⅳ 有关读法国的电影硕士若干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不太明白,什么叫都是学文学的?
法国的电影专业,公立大学偏理论,私立大学偏实践。上私立学校还是有很多动手机会的。当然想搞研究就去公立。
公立的大学里巴黎8大稍微偏实践。
房租看你租哪里的,什么样的房子了。一般学生们都是找400-600欧的偏多。当然有更好的。看自己的经济水平了。
Ⅳ 法国一名女演员脱衣抗议防疫政策,行为如此大胆,她是为了蹭热度吗
这名女演员可能是为了蹭热度,也可能是真的喜欢艺术,所以要用这种方法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述一下这件事。这位女演员的名字叫做科琳娜·马西洛,她已经五十七岁了,是一名女演员,在法国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上,她身着一件沾满血迹的长裙,外面又披了一件驴的玩偶。看起来十分诡异,她来到讲台上,先将外面的玩偶拿掉,然后又脱掉了裙子,就这样赤裸裸的站在台上。
政府这么做不是为了压抑人们的天性、也不是剥夺人们的权利,而是为了整体大局考虑。其实国外有很多人并不拿新冠疫情当做一件大事来看待。他们会将这件事当做一场流感,有人甚至会觉得这是政府的一个阴谋,所以他们照样是我行我素,出门不戴口罩,还会举行抗议游行活动,对此,还是要呼吁大家,做好防控,珍惜生命。
Ⅵ 法国电影的标准
1.文化传统,对肉体的观念开放
2.导演的影片需要,和手法偏好。
可能电影本来就是表现的就是灵肉和情爱的主题.
Ⅶ 你如何看待法国的电影
《碧海蓝天》是一部法国爱情电影,由吕克·贝松执导,帕特里克·莱杜克斯、吕克·贝松制导,让-马克·巴尔、让·雷诺、罗姗娜·阿奎特、Arquette、Paul Shenar等主演,于1988年5月11日法国上映。
Ⅷ 寻找符合条件的法国电影
我买的法国电影的DVD倒是有法语字幕
不过在网上的话
估计不很常见了
因为现在的电影中文英文的居多
因为大部分毕竟是拿来看故事情节的 用来学语言的倒少了
所以我建议你还是买书或磁带学 然后学到一定程度了看法语电影 练练听力
Ⅸ 关于一部法国电影```
人细鬼坏(又名:小恶魔复仇记)
《人细鬼坏》是鬼马婴儿喜剧,然而并非纯儿童或纯家庭口味,不过有些小顽童笑声最响,真是人细鬼大
柏德烈亚历山德连导演这部法国片,一开始便枉死的可怜虫立刻投胎报仇,做了「大仇人」建筑富商的宝贝男婴。看来法国人也明白「无仇不成父子,无冤不成夫妇」,以及「一身儿女债,半世老婆奴」,片中BB就对老豆报仇咁报,追债咁追,令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