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电影轴线
在电影场面调度中,处理两个以上人物的动作方向及相互间的交流时,人物中间有一条无形的线,谓之“轴线”,它影响着镜头的调度。违反轴线规律,就会破坏空间的统一感,造成方向性的错误。
轴线在一般情况下不可逾越,但导演为了内容和场面调度的需要,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突破轴线,显示镜头调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通常,越轴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通过中一人的正面特写镜头作过渡。
(2)通过大的动作,如起身、转身等作过渡。
(3)通过移动镜头,由A区移向B区。
(4)通过俯拍全景作过渡。
(5)通过人物调度,变化方向,改变轴线。
(6)插入空镜头或另一方位镜头人物,造成时间与空间的间隔。
B. 电影镜头方向轴线啥意思
方向轴线:人物在静止观察周围某物体时,人物视线与物体之间构成的轴线;
轴线:又称之为关系线、运动线、180度线,是影视片中表现人物(或物体)的行动方向、人物的视线方向和人物之间交流而产生的一条无形的线,是拍摄中为保证空间统一感而形成的一条无形的假想线。轴线直接影响着镜头调度,保持轴线的统一才会使画面的空间感保持统一。
C. 电影拍摄的轴线和轴线规律
1.轴线:
是指所拍的电视画面中的一个虚拟的线条,轴线规律则是在拍摄过程中设置摄像机机位的时候所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
2.轴线规律:
是指拍摄的画面是否有“跳轴”现象。
相关介绍:
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拍摄机的位置始终在主体运动轴线的同一侧,那么构成画面的运动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否则应是“跳轴”了,跳轴的画面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是无法组接的,除非采用特殊的补救措施。
(3)电影轴线英语扩展阅读
轴线是影视工作者用以建立画面空间、形成画面空间方向感和被表现主题位置关系的基本要素。为了保证被表现物体在影视画面空间中相对稳定的位置和统一的运动方向,影视工作者应该在轴线的一侧区域内设置摄像机机位或安排运动,这就是处理景物关系和镜头运动时必须遵守的“轴线原则”。
在遵守轴线原则的画面中,被表现物体的位置关系及运动方向是确定的,是符合观众的视觉逻辑的,否则就产生“越轴”现象。“越轴”后所拍摄的画面中,被摄对象与原先所拍画面中的位置和方向是不一致的。
D. 请问有谁知道电影拍摄时关系轴线的详细了解感谢!!
轴线关系很难解释。
简单点说:比如拍摄两个人物对话场景,采取正反打方法。把两人看成一轴线,比方过肩拍摄两人,你摄像机必须放在轴线的一边,如放在轴线两边,视作“越轴”。
上面说的是两人轴线,还有3人或更多人的,像《让子弹飞》开头的火锅戏就是3人。很难解释清楚,这还得结合实例才能真正理解,建议查询相关类书籍。
希望对你有用~
E. 电影中「轴线」的作用是什么
轴线这个东西说到底就是个工具,说是铁律有点夸张了,它只是为了观众在观影时可以不用费太多脑子,这样就可以专注于剧情了。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无间道》里刘德华和梁朝伟在天台的那场戏:有点类似于剪辑工作中的“蜜蜂效应”:把一群蜜蜂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它们出人意料的很快就接受了这种设定,把它们放到里原来的蜂巢10米左右的距离时,它们反而晕了,因为周围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熟悉,但是妈的,谁把我窝挪跑了,看电影时,观众就像蜜蜂,如果切换到完全新的场景中,我们很快就能适应,而换一种视角可能会懵。顺便一提,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反轴线是一方面,但他最具特点的是机位设置,造成一种踏实稳重的家庭感,和他所表现的风俗习惯世态人情暗中契合。一会儿再说。越轴和跳轴其实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请跟我念“不是建立于电影表达的反轴线都是耍流氓”,不过想想也是,这么长一部电影,总是用一条轴线,看看也烦了。多数情况下的跳轴都是有预告的,告诉大家我要变形了...比如说角色回头一看,而他看见了什么呢,镜头再跳(或再越轴),就不会显得突兀。专业一点说,叫通过主观镜头越轴(或跳轴),这些都可以用后期剪辑来实现。大概是因为第一幅分镜中采用了俯拍,而第二幅跳到仰拍,从而稳定了画面,两个拍摄位置可以算是斜对角,强行稳住了构图。
F. 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什么意思
轮廓也就是一个形状的大体边沿形状,轴线,一般是指把平面或立体分成对称部分的直线;是指一个物体或一个三维图形绕着旋转或者可以设想着旋转的一根直线。轴线,又可以称为“中轴线”、“中心线”。
对称中心线是指一形状关于中心一条线可以对称成两个相同形状的线。
G. 什么是动作轴线
“轴线”是指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由视线方向和运动方向形成的轴线称为方向轴线,由相互之间位置(两个人物以上)形成的轴线谓之关系轴线。
在电影的场面调度中,处理人物的动作方向及相互交流时有一条无形的线,这条线,我们在电影术语里叫做“动作轴线”。
3.主题人物在进出画面时需要注意拍摄的总方向,从轴线一侧拍,否则两个画面接在一起主体物就要“撞车”,让人觉得突兀。
4.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摄像机的位置始终在主体运动轴线的同一侧.那么构成画面的运动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这 样观众就会觉得自然.否则就会产生“跳轴”而让人感觉突兀了,跳轴的画面除了特殊的目的以外是无法组接的。
5.在前期拍摄时,由于摄像师未充分意识到轴线问趣,或者即使前期拍摄时建立并遵守了轴线原则,但后期剪辑时需打乱原来的镜头次序重新组合,就可能产生“跳轴”现象。如果这个问题不加以解决,会造成观众理解上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