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电影院,我们看到的电影类型有2D、3D、IMAX。这些你真的了解么?这之间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纵观电影发展史,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每一次的电影技术革新都成为一个里程碑。以上提到的2D、3D、IMAX是目前最主流的三种电影放映格式。电影院看电影有3D和2D的区别,那3D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至于IMAX电影,也有真伪之分。所谓真IMAX,是指前期使用特殊的65mm胶片及其IMAX专用摄影机拍摄,后期冲印成70mm胶片格式的电影,而不是使用传统的35mm胶片,这使得真正地IMAX电影在成像质量上有着质的飞跃。所以,有条件的影迷,还是选择IMAX电影吧。
Ⅱ 电影院放映的3D电影,是利用什么原理播放的
电影业在最近几年内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快速的了。而随着前些日子电影院的复工,也使得人们对电影的关注越来越高。我们现在在电影院看到的电影主要分为两种:2D电影和3D电影。2D电影就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普通的荧幕电影,而3D电影则不同,3D电影就是使我们所看见的物体有延伸出屏幕的效果,进而在我们的眼前呈现出立体影像。相对于2D电影来说,3D电影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真实感。那么很多人就好奇,荧幕是一个平面,怎么会将画面延伸出屏幕呢?其实这主要是利用了我们两只眼睛的成像不同的原理。通过特质的镜片,使得我们接收到的画面仿佛是在现实中一样,会有更加逼真的观影体验。
以上就是关于3D电影制作原理的介绍,欢迎各位补充。
Ⅲ 求3d电影的工作原理
3D立体电影在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时候都是采用两部摄像机的角度用来满足人双眼观看,就是说3D立体影片是由两幅对应人左右眼睛的画面组成,而实现立体观看是有多种实现方法的,目前常见的有:
1.偏振方式:用两部播放机或投影仪将左右眼画面投射到一个具有金属特性的屏幕,播放机镜头前加偏振镜片,由于金属不改变光线的偏振特征,人戴上偏振眼镜后每只眼睛就只能看到应该看到的对应的那一幅画面,这种方式多用于大小影院影厅,家庭也可以组建,成本最低也要2万以上,眼镜也根据播放镜头前的偏振镜片分为线性偏光和圆性偏光眼镜。
2.主动时分方式:也叫快门式,多用于PC,将左右图像以快门幻灯式的进行左右轮换显示,眼镜是快门式眼镜,通过同步,当左画面出现时,眼镜将右眼进行黑色遮挡,反之亦然,由于速度很快(一般刷新要120HZ以上),实现了左右眼看到不同画面在大脑自然会产生立体感,这种方式最典型要数NVIDIA(英伟达)的3D立体幻镜,投入大约在几千元。
3.滤色方式:常说的红蓝眼镜就是典型的这种方式,红蓝原理是将左画面的RGB三原色中的G(绿)B(蓝)通道删除,只保留红G,右画面相反,(其他的眼镜只是更换这个RGB组合而对应红绿等眼镜),由于眼镜的镜片是红蓝滤色片,这样左眼只能看到红色,右眼只能看到青色(蓝绿)从而实现左右眼睛给大脑了两幅画面产生立体感,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用特殊的硬件设备投入,只需要买一副很便宜的滤色眼镜即可实现,由于这种方式会偏色,画面变得灰暗,基本被影院淘汰,但自己玩玩还是很不错的。
......
以上的这些知识其实在一些较专业的网站和论坛都有,例如立体中国,论坛里除了可以找到很多片源、软件,还有很多资深玩家的一些教程,相信对你一定有帮助。
Ⅳ 3D电影的原理3D眼镜的原理
日常生活中人们是用两只眼睛来观察周围具有空间立体感的外界景物的。3D电影就是利用双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能从银幕上获得三维空间感视觉影像的电影。它不同于一般普通电影在放映时只有影像的平面感觉。
3D立体电影的制作有多种形式,其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是偏光眼镜法。它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放映时,将两条电影影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的偏振镜。两台放映机需同步运转,同时将画面投放在金属银幕上,形成左像右像双影。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时,由于左、右两片偏光镜的偏振轴互相垂直,并与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相一致;致使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和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使观众感到景物扑面而来、或进入银幕深凹处,能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Ⅳ 3D电影显示器是什么原理
目前在电影院里主要是播放采用两种不同原理的3D影片,一种以IMAX大屏幕立体电影为代表的,这种技术是效果最好的,即所谓的偏振光技术,在播放是,用两部带偏振镜的放映机同步放映两路视差影像,即左右眼分别应该看到的影像.因此如不带电3D偏振光眼镜的话,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重影影像,而观众配带的3D眼镜就是两个偏振光镜片,通过它们,就能让 们的左右眼分别看到屏幕上放映的左右眼视差图像,产生立体效果.IMAX影院的屏幕有高达七十多米高的,图象非常清晰,3D效果强烈,音响也很棒,是目前立体影院中最好的.另外一种称为红蓝补色立体电影,中国以前放的都是这种电影,观看影片时,影院会给观众发一个几块钱就能买到的左红右蓝的滤色眼镜,带上后,左眼就能看到屏幕上的红影图象,右眼看到蓝影图像,从而产生立体影像,这种立体电影比IMAX要差很多,立体感要差一些,但它的成本较低,也可以在普通的电影银幕上放映,可以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立体电影带来的视觉魔术,同时由于这种电影对屏幕没有限制,所以 们只要买一副几块钱的红蓝立体眼镜,就能在
电脑上观看立体电影,真的很不错哦.还有一种常用的技术也就是诸如豪杰立体眼镜的原理,这种立体眼镜采用时分方式,交替关闭左右液晶镜片,而与之想配套的播放软件分别在屏幕上同步交替播放左右眼视差影像,因此 们的左右眼就能分别看到左右的视差影像.只要这个交替的速度足够快,就能让 们看到立体影像,并且不会有闪烁感.因此对电脑显示器的要求较高,需要CRT显示器,并且刷新频率至少达到100MHZ以上,不过由于其便于与电脑一起配合使用
Ⅵ 3d电影原理是什么
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亦称“3D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出现于1922年。这种电影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银幕上,通过观众的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使观众左眼看到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
(6)电影院3d原理扩展阅读:
拍摄立体电影时需将两台摄影机架在一具可调角度的特制云台上,并以符合人眼观看的角度来拍摄。两台摄影机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为哪怕是几十分之一秒的误差都会让左右眼觉得不协调;所以拍片时必须打板,这样在剪辑时才能找得到同步点。
放映立体电影时,两台放影机以一定方式放置,并将两个画面点对点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个银幕内。在每台投影机的镜头前都必须加一片偏光镜,一台是横向偏振片,一台是纵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这样银幕就将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观众的眼睛里。
观众观看电影时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镜,左右镜片的偏振方向必须与投影机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过滤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画面,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像,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放映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放映的画面。这些画面经过大脑综合后,就产生了立体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