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电影票房位居全球第一,你认为中国电影发展速度快吗
我认为中国电影业发展的是属于比较快的,我是一个二十多岁的九零后,在我上学的时候,我国电影并没有发展的这么好,那时候在小县城甚至没有一所像样的电影院,我记得那时我们都是在一个只有大屏幕的电影院看的,那个大屏幕就像是学校里的多媒体一样。
总体来说,电影业的发展一定会是持续的,我们大可以放心去期待以后的电影,我们只会越来越强,做出越来越好的电影,所以我们不妨期待着看到视觉盛宴的那一天。
2. 中国电影票房成为全球第一,是因为生活条件变好了吗
关于近些年来中国的一个国家经济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一直在不断的提高,这样提高所带来的结果就是现在我们的一个消费能力在大幅度提升,我们中国也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这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在经济方面的一个实力提升远超于其他国家,而且我们现在距离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差距,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小。那么关于中国的一个行业:电影行业,成为全球第一,是因为生活条件变好了吗?
最后就是这对于中国的一个发展来说,呈现的是一个较好的方向,在不断的运行着。
3. 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情况如何
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情况是非常不容乐观的。这都是由于今年疫情原因的影响,足足有大半年在今年电影院都没有开门。现在虽然开门了,但是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一、今年年初整个地球都遭受着新冠病毒的影响,大家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知道今年年初的时候,本该是新一年美好的开始,谁知道新冠肺炎病毒却肆虐在这个地球上。很多国家很多人民都遭受这个病毒的影响,在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现在疫情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但是还是远远没有消失。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的情况依然是非常的惨淡,非常的糟糕。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4. 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潜力有多大
潜力很大,只是中国人没好好经营而已。
举几个例子:2017年上半年,票房占中国电影历史前十位的就有4部:
(2)战狼2——26亿(上映10天数据,以后可能超美人鱼)
(3)速度8——26亿
(7)功夫瑜伽17亿
(9)西游记伏妖
而且三部是中国国产片。只要中国作品良心制作,观众就会买账的。
以战狼2为例。10天破26亿。平均每天2.6亿。这种潜力,深不可测!
5. 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老子来说两句,中国的电影在特效方面不如美国,这我们都承认,资金方面也不如美国,但有一点大家可能不清楚,那就是中国电影人的专业精神也不如美国,中国拍不出好的电影,不是单单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其中之一是中国的电影分级制度一直下不来,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还有一方面就是香港电影人的不专业,80年代香港的电影大红大紫,但后来演员,导演都出去挣外国钱了,都到美国了,在美国当小马仔,也不愿意回国发展,这就要大大的BS了,中国与美国抗衡,从电影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了,中国人爱国都是挂在嘴上的,做不出什么实事来,所以二战时,中国的伪军比日本军队的人数还多,就不足为奇了,这大概是民族问题,可能我说的有些偏激,但我也是恨铁不成钢,生气,中国的电影反攻美国,我想我这辈子是看不到了,从客户现状分析看电影的大多是情侣、同学、同事、朋友过生日,情侣明显屈多,注重的是怎么留住他们的心,
6. 中国电影现状
中国电影随让近几年的票房虽然节节攀升可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就2008而言《天水围的日与夜》被《看电影》《电影世界》等几家媒体杂志评为2008最好的电影,和前两年的好片相比着实差出一个档次,可以看出现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是要大片要票房而非质量的恶性路线,这是从2002年的《英雄》开始,引发的大片热,到现在依然再继续,以《赤壁》为据,而并没有看到颓势,可能有人会说拍大片有什么不好啊,人们不用一直去看欧美的大片而是可以更多的去选择中国的大片。但事实上,大片的拍摄是没有错的,可就中国电影而言更需要的是中等成本的影片,这样可以拉动整体的中国电影制作的范围,让人们知道电影并不只是那么一小众的是是大导演的事。
中国电影现状是需要更多的体制和人才,宁浩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因为“新星导”计划,他才有机会拍摄《疯狂的石头》,而取得巨大的成功。可他只是一个人,而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导演,拍出他们的诚意和好想法,可中国这样的平台少之又少。这样我们可以思索那成为一名导演需要怎样的条件那,人们也许最先想到的是良好的人脉,这个没错。可在那里才能构建人脉那,当然是北京电影学院。所以往往一名出色的导演都会诞生于一所出名的学校。马丁西科塞斯在纽约大学电影系,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在加州电影学院专攻电影,乔治·卢卡斯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影系但凡大师级人物都是如此,而中国宁浩,张艺谋,陈凯歌等大导演就都是出在北电,这也就是问题的所在,在美国有那么几所的大学电影专业都是数一数二相互竞争营造出电影氛围,而在中国,就只有北电,有电影梦想的就只能去北京,造成格局过于单一局面,推陈出新缓慢的现状。
这样使得一些有才使得电影行业中许多职位都处在一种没有渠道施展的境地,就编剧而言,编剧对电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个人认为这又是中国电影最薄弱的环节。把《黑暗中的舞者》同中国的《漂亮妈妈》进行比较,两片有着相似的情节和主题,可在世界电影史的地位有着天壤之别。巩俐与比约克的孩子都有着残疾,她们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许多,但问题是在付出的过程中,两人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出现,巩俐的苦大仇深(中国类似题材电影的通病)与比约克的含蓄隐忍形成显明对比,而这绝不是表演的问题,却是剧本已经赋与的人物性格。巩俐的生活与奋斗完全是为孩子而存在的,性格单一,缺乏作为人的一方面的要素,比约克则不一样,她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却因为儿子而放弃,这样的处理使得人物性格更加丰满,更具有人性的闪光点。当然,我们可以有一种并不一定正确的猜测,即中国影片要表现的仅仅是概念化中的社会现象与概念中的善良母亲,完全是一种宣传与赞扬,甚至是乞求怜悯,而至于人的内心世界则无须反映,因为它是独特的而不是社会的,尽管它最伟大却不是必然。 所以在这里暂不谈导演功力的深厚,在剧本上两部影片已经发生了质的差别,所以提升编剧素质和水平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可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不下于攀登珠峰,美国还有编剧协会可以罢工,可中国但不说没有什么编剧协会,就算所有编剧都罢工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往往人们不愿意花高价请编剧去编一个精致的故事,而是喜欢拿同样的前去编出3个粗制烈遭的故事。中国恰恰不缺少的就是底薪劳动力,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每年毕业那么多编剧专业的学生,而且像导演系、电影学专业找不着工作的也有不少在写剧本,包括北影、中戏的进修班学生,还有很多社会文学青年也在一起抢饭碗。国外有工会,大编剧带着小编剧,慢慢新人就成熟了,我们现在的剧本创作中心都干什么了?就是徒有虚名,完全不管学生们的死活!
录音、摄影、后期。。。。。也都面临着和编剧一样的问题,算是老问题根深蒂固,难以解决。索性人们也就不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是另外寻找自己的生存之路,有些迫不得已,改行干些其它,有些执着的也只能抓住文艺小成本片子这棵救命稻草。希望那天国际那个大奖提名,一鸣惊人,可这又是何等的困难,中国有金鸡奖,有华表奖,可又只有在国内上映的片子才有竞赛资格,使得一些过不了光电审核的片子犯难了。这时我们发现在外国获奖难,在中国获奖更难啊,中国的独立电影之路还是任重而道远啊。从此观察,中国似乎有一些美国电影运营的影子,因为众所周知 独立电影最为发达、取得成就最高的地区恰恰是商业电影最发达的美国 ,而在商业上中国的模式已经日趋成熟,恰恰是在独立方面仍然缺乏一些人力和财力去做。独立电影在质量上的参差不齐,根据创作者的个人水准,它既有可能是上乘的艺术精品,也有可能是粗制滥造的垃圾。很少有人愿意去投钱,这也是造成一些优质电影胎死腹中的原因。
所以这样看来,中国电影依然不容乐观。
7. 中国电影票房的井喷式发展是否有利于中国电影的发展
任何东西只要商业化,就会呈现繁荣势态,从大方向上说,都是好的。
中国电影票房呈现井喷式发展,说明这个行业能赚钱,自然会吸引投资商、人才涌入,这对中国电影绝对是有利的。
看看好莱坞电影,为什么它全世界最强,就是因为它的商业化做的很好,拍出来的电影全世界的人都爱看,所以它强。
当然,中国在电影商业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隐忧,那就是,光看票房数字当然很喜人,但这个数字,更多是基于中国的巨量人口堆出来的,而不像好莱坞,是依靠电影产品的丰富多元和销售渠道的健全实现的。
美国电影,有主流大片,有中等投资电影,有小成本文艺片,有小成本B级片,而且,每一种类型都能找到相应的销售渠道,比如有艺术片院线,电视、网络销售渠道也非常成熟,还有各种类型的电影节、电影奖,让有才华的人崭露头角。
中国在这方面就稍微弱了点,但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国电影也会变得更丰富、更多元化。
8. 中国电影发展现状分析
票房收入不足上年四成 电影产业遭受巨大打击
从电影票房收入来看,2012-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并成功突破600亿大关。2019年,我国票房收入实现643亿元,较2018年增长5.4%,增速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0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204亿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4成。
结合以上数据综合来看,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我国电影产业遭到了巨大的打击,电影票房收入、电影产量以及电影观影人次均大幅下降。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