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叔之横扫千军
故事梗概民国初年,清末代皇帝溥仪受日本人控制,在北方成立伪满洲政府,日人板垣正及川岛芳子建立毒气基地,残虐华人。
财叔曾经当兵,又行过医,一日受土著所托到丛林救人,途中惊险百出,抵步时发觉原来是一群受毒气所害的士兵,财叔尽力抢救,但其团长不治,临终前将抗敌大任交与孟大海,财叔报国心切,欲投军而见拒。
财叔潜入皇宫,假扮厨子,重遇孟大海等人,他们的目的是寻找长江一号天凤,探取毒气基地的地图,但行动被板垣正及川岛芳子所悉,于是财叔及天凤等人逃亡他方,途中财叔救回兰女。
一干人等纠集力量,准备大举攻打毒气基地,多番激烈战斗,最后胜利。
B. 大满洲国康德五年一钱
大满洲国康德五年铜板一角正面二龙戏珠,中间有“一角”二字,背面上方印大满洲国,下方印康德五年,中间印有一朵花,铜制;参考价格二十元一枚,祝你好运!祝你发财!
C. 满洲国时期100元是什么概念
满洲国时期的100元不怎么值钱,当时的运动会应该是金元弼
D. 大满洲国康德元年一角值多少钱
康德是伪满皇帝溥仪的年号,1932年3月8日,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年号为大同。1934年3月1日,溥仪在“新京”南郊杏花村举行登基典礼,改”满洲国”为“大满洲帝国”。溥仪为皇帝,年号为康德。1934年为康德元年。
康德元年的一角镍币目前市场价流通品在10到30元之间,美品50元+。
E. 韩国电影里说的满洲国指
满洲具有地理名词和民族名称的双重意义。作为地理名词,满洲和东北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东北一词源于近代。辛亥革命后,特别是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中华民国开始逐渐用东北来取代清朝发祥地的原有名称——满洲。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在中国一般用东北或者东三省、东北三省来称呼满洲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份。后来东三省的西部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因此内蒙古东部(五盟市)也属于满洲地区。
F. 大满洲国 大同三年 一角硬币 价值多少
目前在邮市上,这种硬币价值18元左右。193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日本的支持下,在东北三省成立伪满洲国.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年号为大同。大同三年即1934年。这是伪满洲国1934年版的一角硬币。硬币正面是“大满洲国”和“大同三年”字样,背面是双龙图和“一角”字样。硬币材质是镍的。
(6)1934年满洲国电影票价扩展阅读:
1、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2、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3、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
4、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G. 电影中的满洲国是哪里
二战时期日本关东军在满蒙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成立的伪满洲国,1945年被苏联红军攻破。伪首都在长春。
H. 日伪时期的东北有几种面值的纸币流通拜托各位了 3Q
伪满时期货币 货币 圆(元、yuan) 中央银行 满洲中央银行 伪大同元年(1932年),伪满政府公布币制法,统一标准价格。伪大同2年(1933年)发行"国币",将东三省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号、龙江广信公司合并,建成"满洲中央银行"。伪康德元年3月1日,实施币制统一政策。至康德2年(1935年)6月底,将民国时期流通的吉大洋票、吉小洋票、哈大洋票、奉大洋票、吉林永衡官帖、黑龙江省官帖、黑龙江省四厘债券、黑龙江省大洋票、现大洋票等10种货币一律兑换收回。凡缴纳国税、市面流通,均以满洲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为准。满洲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面值有5角、1元、5元、1o元、100元5种。同时流行于市面的还有朝鲜金票、R本金票,均不多见。朝鲜金票面值有1元与10元两种,日本金票面值有1钱、20钱和1元3种。朝鲜金票、日本金票与满洲纸币价值相同。 延寿市面流通的白铜货币,由满洲中央银行所铸,有1角、5分2种。与白铜货币流通于市面的,间有日本所铸的钢质货币,有50钱、10钱、5钱3种,但不多见。流通的铜币以满洲中央银行所制的青铜币为本位,有1分、5厘2种。同时流行市面的小型货币,还有日本所铸的面值为1钱的铜币,但不多。伪康德3年(1936年),金银不作为货币,金价更贵,每两黄金换伪国币130元。伪康德7年(1940年),金银为禁用品,市面绝迹。 伪康德7年(1940年),满洲中央银行发行铅质货币,有1分、5分、1角数种,与青铜币一同行使。 满洲国的财政收入,1933年为6亿元,1944年为21.5亿元。在1944年的财政收入中,鸦片税为4亿3000万元,占第一位。烟草税占岁入第二位,其后依次是农业税、牲畜税、营业税、关税、户口税。除了税收之外,还向境内中国居民征收村会费、区会费、兴农会费、协和义勇奉公费、爱路团费、国防献金、飞机献金和强制储蓄等苛捐杂费。 满洲国的中央银行为满洲中央银行。满洲国货币为元。1元分为10角,1角分为10分。满洲国货币与日元等值。流通货币为满洲银行券,不可兑换金银。朝鲜银行券和日元货币在满洲国境内也可自由流通。1933年满洲中央银行纸币发行额为6亿元,1938年纸币流通额达50亿元。 满洲国境内铁路线稠密,铁道运输发达。铁路线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经营,最主要的干线为南满铁路(长春至大连)。1936年,满洲国以1.6亿日元的价格向苏联收购了长春至哈尔滨以及满洲里至绥芬河的北满铁路。其他重要铁路还有丹东至奉天的安奉线、吉林至长春的吉长线、四平至齐齐哈尔的平齐线等。到了1939年,路线全长已超过一万公里,成为当时世界铁道运输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超特急”列车“亚细亚号”即为当时满铁的象征。 航运部分,主要港口有大连港(属关东州)和营口港;内河水运主要集中在松花江地区。空运部门则以满洲航空会社为主要经营者。 满洲国从1932年7月26日接管了在满洲的原属于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控制的邮政系统(易帜后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中华邮政),并开始自主发行邮票。 满洲国邮票-汉满日朝蒙五族妇女满洲国邮政属于满洲国交通部邮政总局管理。满洲国邮票在设计风格上糅合了满、日两国的因素,政治意味比较浓厚,见证了满洲国政权的兴亡历史。邮票图案设计与标语亦体现满洲的独特自然和文化、文物景观和风土人情。也担负起宣扬政治理念以意识型态的作用。 洲国建立了完备的普及教育体制。在各级学校中以“民族协和”“一德一心”为口号进行教育,注重孔孟之道的道德教育,强调满洲的本土历史与文化。满洲国规定在学校每届春丁仪式和秋丁仪式举行祀孔,多是在朝礼时由一位老师介绍孔子生平。1937年仿照日本的教育体制采取了全面建立和巩固教育体系的措施。除人文、科学的教育外,重视学生的品格与体魄的培养训练,乡村学校注重学生对农业知识与科学耕种的训练,女学生还有家政训练课程。借此意图培养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效忠满洲的国民。满洲国的各级教师的培养较严格,对教师的考核和晋升有严格的制度。 满洲国建立了一万两千所小学、两百所中学、一百四十所师道学院,以及五十所技术及专业学院和一些军官学校。在满洲国教育系统中,共有六十万学生和两万五千名教师。另外,还有一千六百所私立所学校(日本批准),一百五十所宗教学校以及哈尔滨地区的二十五所俄国学校。 满洲国建立的大学,参与其事绝大部分是日本人。当时的满洲建国大学,教师90%以上为日本人,用日语授课。少数的非日本人用汉语或者蒙语授课。建国大学每年招生150人中,一半是日本人,另外满洲人50名(在满洲国汉族和满洲族人都称为满洲人),朝鲜、蒙古和白俄共25名。 满洲建国大学学生进行冬季锻炼日语及与日本有关的事物在满洲国的教育中占重要地位。中小学每天早上须向新京作“满洲帝宫遥拜”,再向日本东京方向作“日本天皇陛下遥拜”。学生同时须以日语背诵国王诏书《国民训》。但当时的部分非日本学生不相信“五族协和”,并且有学生参与了反满抗日活动。在日本战败前的1945年8月12日,建国大学要求学生参与“满洲国保卫战”,除了日本外的其他民族学生无一出列。(山根幸夫,《伪满建国大学和“五族协和”》,《中国研究》1998年11月号) 满洲国教育系统为满洲国,以至韩国和日本,以及满洲国后几十年的各项建设事业提供了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在满洲地区的教育系统中,满洲师道培养的教师在满洲国后的几十年中的各级学校中一直是教学的中坚力量。如前韩国总统朴正熙和韩国将军白善桦均为满洲国军官学校毕业。 电影 满洲映画明星李香兰1937年8月,“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在新京成立,简称“满映”。在满映存在的八年里,共拍摄故事片108部,教育片,纪录片189部。著名演员有李香兰(山口淑子)、刘恩甲、浦克、张奕、于洋和凌元,导演内田吐梦、朱文顺,摄影师王启民,以及后来从影的方化等。著名影片有《碧血艳影》、《迎春花》、《蜜月快车》、《支那之夜》等。 文学及出版业 著名作家有梁山丁(山丁,1914年—1995年)、古丁、梅娘,以及后来移居中国内地和其它地方的萧红、萧军等,以及一些倡导满洲本土文学,认同满洲,很多为满洲出生的日裔满洲作家。值得一提的是,萧红、萧军等并不认同满洲国政权。 著名作品有山丁的《绿色的谷》等。 满洲国的文学受到政治的牵制,但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出版物大多应用汉文、日文及俄文,亦有部分英文出版物。甚至左派的书籍在书店里也可以公开出售,如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见刘宾雁生前回忆)。 工业 满洲国建立了当时亚洲较完备、先进的工业体系。包括铁道运输、航空、航海、钢铁、煤炭、机车、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和军工等工业部门。 满洲地区矿物资源非常丰富。据1936年满洲国务院的资源调查报告,煤炭储量约为30亿吨,铁储量约40亿吨。其他矿物有黄金、菱镁、铝矾土、油页岩、金刚石等。 奉系军阀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曾致力于东北的工业化。当时钢铁和化学工业主要集中在鞍山和本溪湖,煤炭工业集中于抚顺、本溪湖、阜新,油页岩和合成燃料工业集中在抚顺和吉林,菱镁矿业集中于海城和大石桥,水力发电集中于吉林和鸭绿江,机械、军火、飞机工业中心为奉天(今沈阳),纺织和和食品等轻工业则集中在大连、丹东、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 在日本推行的“日满一体”的政策下,满洲的工业生产完全从属于日本工业。以钢铁为例,由满铁完全控股的昭和制钢所理事长小日山直登明白无误的指出了“日满一体”政策下满洲钢铁生产的殖民地属性: “ 如从国家(日本)政策角度考察满洲炼铁事业的特点,则在以开发满洲钢铁资源为重点,将其生产的生铁和钢,尽可能多地输往日本,以加强和扶植日本产业。……满洲……从通常的炼铁技术和炼铁企业的经营上来看是一项不合理的规划,也是一种畸形的炼铁方式。……这也是满洲为了日本所不得不忍受的畸形经营方式。(昭和制钢所理事长小日山直登《从钢铁国策方面来看的满洲与日本》昭和14年,第7-17页) ” 东北大量的煤炭、木材等工业原料原被输送到日本。大部分生铁则被运往日本炼钢,在东北炼制的钢材除了少量在本地使用,其他都以钢坯的形式运往日本轧制。昭和制钢所理事长久保田省三在《满洲国和铁》一文中明确表示,满洲国炼铁业有着丰富的原料和特殊的优越性,担负着“大东亚战争”的重大使命和责任。 满洲国原有的工业主宰部门为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满洲国成立后,日本财阀的资金迅速涌入满洲国。1937年后,满洲国对于工业部门采取经济统制政策,推行“一业一社”的原则,每个行业都成立一个垄断性的公司。根据这个原则,满铁交出了自己的工业部门,经过重新组合,组成了庞大的康采恩——满洲重工业株式会社(满业),垄断了满洲国境内所有的钢铁、煤炭、化工和电力产业。此外,还成立了满洲电电(电话电报)会社、满洲机械制造会社、满洲矿业会社、满洲航空会社、满洲人造石油会社、满洲纺织会社、满洲毛织会社、满洲化学工业会社、满洲林业会社、满洲采金会社、满洲畜产会社、满洲水产会社、满洲烟草会社、满洲农产公社、满洲开拓公社等四十多家特殊会社。这些会社由日本投资者和满洲国共同出资,赢利时按照双方股份比例分成,亏损时满洲国政府对于日方投资确保百分之十的利润。 满洲国工业产值在1936年为8.07亿元,1940年达到26.47亿元;生产力指数上升幅度超过60%。形成了包括冶金、矿业、飞机、机车和汽车制造、造船、纺织、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业部门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前东北财经委员会调查统计处编《伪满时期东北经济统计》第②一1页。转引自孔经纬:《新编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史》,1994年版,第477页) 农业 北满地区收获鸦片根据1936年满洲国国务院的资源调查报告,满洲地区可耕地面积为4000万顷(40亿亩),其中已耕地2500万倾。森林面积为1亿7000万顷。年产大豆250万吨,小麦200万吨,稻子70万吨,小米100万吨,高粱800万吨,玉米500万吨,杂粮豆类(大豆除外)60万吨,棉花30万吨,烟草16万吨。存栏牲畜包括马400万匹,牛300万头,羊3000万头,猪4000万头。 满洲地区年产粮食约2000万吨左右,其中必须优先供应日军和满军的军事用粮、日本与朝鲜移民的口粮以及对日出口。根据关东军的要求,满洲国每年要向日本提供1000万吨以上的粮食,每年8月中旬开始征粮工作,11月底结束。除去来年的种子之后,中国农民的口粮所剩无几。由于粮食供应不足,当局规定中国人不允许运输、食用大米、白面,只能食用由玉米、小米、甚至榆树籽和锯末混合磨成的“协和面”,违者按照“经济犯”治罪。而日本开拓团移民不仅不需要交纳农业税费,还能按月领取口粮。 鸦片在满州国也是相当重要的作物,最早是可以追溯到1933年关东军将热河省(位于目前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带),并入满州国为开始,一些地方政军势力本来就有种植鸦片的行为,并入满州国后此一作物之种植得到扶植,约1936年左右,在满州七省扩大种植面积,大力生产,后又以法律形式确定了鸦片的专卖垄断,1942年,日本“兴亚院”召开了“支那鸦片需给会议”,做出了“由满洲国和蒙疆供应大东亚共荣圈内的鸦片需要”的决议,据此又在满州扩大种植面积到三千公顷,鸦片产业达到鼎盛。[ 满洲地区物产丰富,有广阔的可耕地,丰富的林业、渔业资源,煤矿、铁矿等多种原材料储量丰富。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占领这一地区之后,为满足其战争经济的需要,实行“日满一体”政策,实质上使此地区的经济沦为日本经济的附庸和掠夺的对象。 军事 满洲国军事力量由“满洲国家军队”、“后方警备”、“治安维持”三部分组成,由日本关东军控制,起初作战力量薄弱,主要军事任务由关东军遂行,后来由于关东军主力南下,兵力不足,加之满洲地区抗日武装遭到镇压而削弱,“满洲国军事力量”才更多地独立承担军事任务。这其中有很多是日本从朝鲜半岛征召的朝鲜籍日本兵。 控制满洲国的关东军设有从事生物战细菌战和以活人进行细菌病毒试验的731部队(基地在哈尔滨)和长春的100细菌战部队。有学者认为超过10000名中国人、朝鲜人以及抗日联军战俘在731部队的人体试验中被害,实际被害人数尚未确实。 满洲国全境分为十一个军管区,区首长称司令。满洲国军事权力为关东军所控制,其军队的调动、演习、装备更换、人事变动都要经过关东军司令部的批准。满洲国军衔分为将、校、尉三等九级。满军由军官学校毕业后初任少尉,满2年进中尉,中尉满2年进上尉,上尉满3年进少校。少校满3年进中校,中校满3年进上校。上校4年进少将,少将3年进中将,中将4年进上将。最高军衔为上将,为终身职。上将之上又设立将军府,仿照日本的元帅府,为荣誉军衔。张景惠、张海鹏、于芷山、吉兴四人获得“将军”军衔。 1937年(康德四年),“满洲国家军队飞行队”成立。太平洋战争后期,即1944年4月以后,隶属于日本“第二航空军”指挥,参与太平洋战争。装备机种有“九七式战机”、“一式战机”、“二式单战机”等。空军兵力最多时有含运输机在内约110架飞机。 满洲国江上军满州国海军成立于1932年2月15日。起初拥有5艘舰艇。1933年4月1日日本成立“驻满海军部”,满军海军从此逐渐发展。1938年“驻满海军部”废止,翌年11月海军被编入“满洲国陆军”,名称改为“江上军”,人数约为2000人。主要是协助关东军和满洲陆军执行河川警备任务,在河川冻结期成为陆战队或国境警备队。在南满的渤海另有一支海上警备部队。 根据1933年签订的《日满议定书》,满洲国的对外国防由日本关东军负责。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日本陆续抽调关东军前往中国战场,满洲国国境防务日益空虚,于是在1938年颁布《国兵法》,规定全国20至23岁的男性都有服兵役三年的义务。每年春季征集20万人,予以军事训练,主要是充当工兵,修筑军事堡垒,或者协助警察维持地方治安。不适合服兵役者要参加为时三年的“勤劳奉公队”,从事土木工程徭役。 满洲国解体后,残存的关东军官兵作为俘虏被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满洲国军队被苏军缴械,其装备后来被移交给国民政府和中共军队。很多满洲国军人(包括部分日本人)为当时的国民政府军所歧视,认为他们曾接受“奴化教育”,因此他们转而投奔当时正在扩充力量的中共军队。其中的某些技术兵种人员日后成为中共军队相关兵种如空军、炮兵和装甲兵等的骨干力量之一。 1932年9月23日,苏联同意满洲国向莫斯科、新西伯利亚等城市派驻领事官员。 1934年5月24日,萨尔瓦多承认满洲国。 1936年11月28日,意大利与日本签署协定,承认满洲国。 1938年2月20日,德国承认满洲国。5月12日,德国与满洲国在柏林签订友好条约。 1939年,满州国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1940年8月,丹麦承认满洲国。 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在莫斯科签订《日苏中立条约》。苏联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 1942年2月24日,波兰宣布取消承认满洲国。 1932年6月14日,日本众议院通过决议,承认满洲国,9月6日,日本内阁通过决议,承认满洲国,15日,日本正式承认满洲国,双方签订《日满协定书》。11月24日,日本正式任命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为驻满洲国大使。1935年2月26日,满洲国与日本签订关税协定。 1937年,满洲国撤废在其领土的治外法权。所有以往根据日清政府条约由日本管辖的满铁附属地管辖权均转交于满洲国政府。 1940年6月26日,满洲国皇帝溥仪访问东京。 1943年4月1日,日本首相东条英机访问满洲国。 国际承认 满洲国1932年成立后,日本和萨尔瓦多两国最先给与承认。1937年轴心国联盟成立后,德国和意大利承认了满洲国。1941年开始,泰国等国开始与之建交。美国于1933年1月15日通告世界各国不承认满洲国。英国政府于1934年3月13日声称永不承认满洲国。苏联签署“日苏互不侵犯协定”后,对满州国予以承认;共产国际各国党不予公开异议。到1943年,承认满洲国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有23个国家。中华民国虽不承认满洲国合法性,但在1935年之后与其建立了通邮、通车、通航及贸易联系。 根据1943年由满洲国政府出版的《满洲建国十年史》,当时世界上约有80个独立国家或政权,承认满洲国的共23个,包括: 日本 意大利 德国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克罗地亚 斯洛伐克 西班牙 芬兰 丹麦 泰国 汪兆铭南京政府 蒙疆自治政府 自由印度临时政府 缅甸 菲律宾 苏联 蒙古人民共和国 多米尼加 梵蒂冈 波兰 萨尔瓦多 维希法国 中华民国政府不承认满洲国。国际联盟也认为日本违反国际公约并不承认满洲国的合法性,支持中国政府主张满洲国管辖地区仍是中国的一部分。 解放后货币 1945年,苏联红军进驻东北,曾发行红军票,为临时流通货币,面值有1元、5元、10元、100元4种,与伪国币同时流通。1946年9月,改用东北流通券。1947年伪国币停止使用。1947年增发东北流通券,面值有500元、1 000元,5 000元、10 000元,50 000元、100 000元。8月开始,市面货币以东北流通券为单位。1948年,将红军票兑换为东北流通券,红军票1元兑换东北流通券30元。
满意请采纳
I. 溥仪在伪满洲国怎么看电影呢
有多少人看过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恐怕也没有多少人看过吧。提起这个名字,更多人想到的恐怕是一部前段时间热播的现代都市剧,怎么能不让人悲哀?
就连溥仪在写自传的时候,也曾经提到这件事,称看电影这件事他至今想起来都羞愤不已,说他当时几乎忘记了自己还是个中国人。
这个傀儡皇帝,当伪满皇帝的十几年,可是害苦了东三省的人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