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座位不同
普通厅是单人座,情侣厅是双人座,豪华一点的会是沙发。情侣经常会电影院作为浪漫的约会场所,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观影环境,更加私密的交流空间,很多电影院都会设置专门的情侣厅。
2、价格不同
情侣厅比普通厅的票价要贵,因“情侣座”椅子相比普通座位造价成本更高,属于特殊专座,带给观众更VIP的服务,所以在价格上比普通厅贵可以理解。
3、数量不同
影院普通厅的数量要比情侣厅数量多,目前情侣厅的需求量还是有限,所以,影院在情侣厅的设置数量上还是有限的,不会像普通厅那么多。
(1)电影院前后排之间高差扩展阅读:
第一排观众座位地面离银幕画面下缘的高度称为设计视点。中国国家标准对35毫米电影系列的设计视点定为2±0.5米。但各品种的电影对视点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大视野电影由于画面高度很大,一般设计视点均较低。以免观众的仰视角过大而感到不适。
最低视点高度只距地面15厘米。视点的高低直接影响观众厅地面的坡度,视点高则观众厅地面的坡度升起较缓,若视点逐渐降低,则地面坡度随之逐渐变陡,所以视点越低,地面坡度越大。但视点低固然视觉条件好,又会因地面坡度不可能升得太高而受到限制;视点高虽可降低地面坡度,但太高又会使视觉条件太差而不符合要求。
视点高度决定之后,可以相邻两排观众视点的距离与视线超高值C所形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计算出相邻两排的高差,这样逐排计算直至得到最后一排的地面坡度的标高。视线超高值C是人眼到头顶的平均统计值,C值一般采取12厘米。
在35毫米普通银幕电影的地面坡度设计中,若中区前后排座位错开排列,则C值可按每两排12厘米计,以降低地面坡度,其原理是按错位后,后排观众从前面两个观众头部的空隙中来观看画面。但在大视野电影的地面坡度设计中其C值应以每排12厘米(或10厘米)计,因大视野画面很宽,已无法从前排观众两个头部的空隙中去观看。
2. 电影院里的座位后排比前排高一些的原理是什么
以防前排人挡住后排人的视线
3. 电影院的建筑要求
观众厅每座面积:甲等不宜小于0.80㎡,乙等不宜小于0.70㎡,丙等不应小于0.60㎡。
注:观众厅面积算至银幕后的墙面。 电影是通过视觉作用为观众所接受。视觉是人们辨别外界物体明暗和颜色特性的感觉,视觉在对物体的空间属性,如大小、远近等的区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观看35毫米常规电影时,因为画面的面积较小,视觉条件只要求看全画面和看清画面,对视觉的空间属性是无法区分的。但是宽银幕、70毫米宽胶片以及其他大视野电影则是利用其画面宽、视野大的特点,使观众的视觉作用接近实际生活,能利用视觉的空间特性,来区分物体的远近、位置、物体间的距离等,从而有助于使观众产生真实感和临场感。
人的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的目标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而双眼视野则较单眼视野为大。整个视野中中央视场是看得最清楚的部分,单眼对中央视场的水平视角为30°,双眼为36°~40°,单眼和双眼的垂直视角均为22°。中央视场的四周为边缘视场,在水平方向可达180°,而在垂直方向可达75°。虽然观看时的清楚程度从中央向边缘逐渐降低。但正是由于这个边缘视场使视觉在物体的空间属性方向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各种不同品种电影对视角大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电影院视角的要求决定了观众对银幕的距离,即视距。边座观众的斜视角是根据观看画面时所产生的畸变的程度来决定的,以将画面的畸变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一排观众座位地面离银幕画面下缘的高度称为设计视点。中国国家标准对35毫米电影系列的设计视点定为2±0.5米。但各品种的电影对视点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大视野电影由于画面高度很大,一般设计视点均较低。以免观众的仰视角过大而感到不适。最低视点高度只距地面15厘米。视点的高低直接影响观众厅地面的坡度,视点高则观众厅地面的坡度升起较缓,若视点逐渐降低,则地面坡度随之逐渐变陡,所以视点越低,地面坡度越大。但视点低固然视觉条件好,又会因地面坡度不可能升得太高而受到限制;视点高虽可降低地面坡度,但太高又会使视觉条件太差而不符合要求。
视点高度决定之后,可以相邻两排观众视点的距离与视线超高值C所形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计算出相邻两排的高差,这样逐排计算直至得到最后一排的地面坡度的标高。视线超高值C是人眼到头顶的平均统计值,C值一般采取12厘米。在35毫米普通银幕电影的地面坡度设计中,若中区前后排座位错开排列,则C值可按每两排12厘米计,以降低地面坡度,其原理是按错位后,后排观众从前面两个观众头部的空隙中来观看画面。但在大视野电影的地面坡度设计中其C值应以每排12厘米(或10厘米)计,因大视野画面很宽,已无法从前排观众两个头部的空隙中去观看。 观众厅座席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应小于0.48m,软椅不应小于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75m,软椅不应小于0.80m;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90m,软椅不应小于0.95m;台阶式(散座、楼座)的座席排距应比上述值适当增大;靠后墙最后一排的排距应增大0.12m。
每排座席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为最小排距时,每排座席数不应超过22个,以后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个座席;
二、长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个;
三、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席数相应减半。
短排法两个横走道之间不宜超过20排;靠后墙不设横走道时,其前面的一个横走道与后墙之间不宜超过10排。
座席应按弧线或与弧线近似的折线布置(小型可按直线布置),或两种方法混合布置。观众厅正中一排或1/2厅长处弧线的曲率半径一般等于银幕至最后一排的水平距离。
优质区的划分办法各异,但一般来说座位区的中心都是优质区。
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这主要是使来自放映机的光线射到银幕上以后反射到观众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原理,使观众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来自银幕的反射光。 观众厅走道除应按每百人0.6m分别计算宽度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短排法的中纵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不宜小于0.8m;横走道的通行宽度不应小于1.2m;
二、长排法的边走道不应小于1.2m。
观众厅坡地面最大坡度不应大于1:6。超过1:6时应采用台阶式地面;走道坡度为1:10至1:6时,即应采用适当防滑措施,超过1:6时应采用踏步。
4. 电影院的座位都要错开排列,排与排之间都是前排座位低,后排座位高,这中间应用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解答:答:电影院的座位都要错开排列,排与排之间都是前排座位低,后排座位高,前面不挡后面,这中间应用的物理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5. 去电影院观影时,前排和后排哪个位置观影效果最好
如果只有这两个选择的话,我选择坐在后排,但如果可以选择坐在中间的话,我不会选择前排和后排。但也要看我去电影院看什么,如果真的只是看电影的话,我喜欢坐在中间,如果是和喜欢的人看电影的话,我想坐在哪都无所谓。那日你在看电影,我知道电影非常的精彩,但我却发现了比电影还美丽的事物。
但如果二选一的话,我选择后排,毕竟距离屏幕远一些,眼睛不那么累,而且最重要的是声音会小一些,虽然后排也有音箱,但相较于前排会少一些,不然的话,一场电影看下来,虽然蛮震撼的,但也被音响震个半死。但如果是跟自己的女朋友或朋友去的话,我就不会自己选择了,完全是凭借他们的喜好选择,他们想坐在哪就坐在哪。如果陪家人去的话,我会选择中部靠后的位置,如果是被同事强迫要求去的话,坐哪都无所谓了,只要同事高兴就好。
6. 电影院的座位后排比前排高是用什么来加高的
大型放映厅的地面一般是个斜坡,小型放映厅的地面一般修成台阶状。
所以无所谓"加高",摆上椅子,自然就是后排高于前排。
7. 电影院排与排之间的间隔是多少
如果是长排的话,间隔在900~1050mm,如果是短排的话,间隔是780~800mm
8. 电影院内错位排列时,其视线升高值应取多少
电影院错位排列、其视线升高值为60mm。
地面的升起坡度与设计视点的选择、座位排列方式,即前排与后排对位或错位排列、排距、视线升高值等因素有关。
(8)电影院前后排之间高差扩展阅读:
中型尺寸的银幕10-15排,中型尺寸的银幕一般放映文艺片、喜剧片等,靠前的位置为最好,可以清楚地看到人脸上的表情细节,脖子也不至于太辛苦。
大型尺寸的银幕16-20排,中间靠前的位置为最好,可以让你体会到3D效果的纵深感,也不至于脖子痛。
IMAX银幕7排,观看国产大片、2D影片、动画片时,第七排左右的中间为最佳位置,要让自己在不转头的情况下可以看清整个屏幕。
观看外国动作大片,稍微靠前会更加有代入感。但是前三排最好避免,因为IMAX银幕过大,仰着头脖子会非常辛苦,而且极有可能看不全整个银幕。
9. 电影院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高多少
最后一排35个座位,前面一排比后一排多1个,一共21排座位。出去最后一排,剩余20排座位,也就是说35-20,第一排有15个座位!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