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建国以来的国产儿童影片最全目录,谢谢~~
........全部????
1949年:《三毛流浪记》(这部电影前半部拍在建国前)
1954年:《小白兔》
1955年:《祖国的花朵》、《罗小林的决心》、《青春的园地》
1956年:《小伙伴》、《皮包》、《哥哥和妹妹》
1958年:《三毛学生意》、《兰兰和冬冬》、《红孩子》、《风筝》
1959年:《好孩子》、《小月亮》、《苦儿流浪记》、《人小志大》
1960年:《街童》
1961年:《英雄小八路》
1963年:《兄妹探宝》、《小兵张嘎》、《宝葫芦的秘密》(新版2007年上映)
1964年:《小铃铛》
1965年:《南方少年》、《小足球队》
1975年:《我们都是向阳花》、《渡口》、《主课》、《小螺号》、《出发之前》、《黄河少年》、《海霞》、《烽火少年》、《春苗》
1977年:《小石柱》
1978年:《火娃》
1979年:《玩具》、《飞向未来》、《啊!摇篮》
1980年:《十天》、《琴童》
1981年:《四个小伙伴》、《苏小三》
1982年:《城南旧事》、《心泉》、《闪光的彩球》、《泉水叮咚》、《飞来的仙鹤》
1983年:《应声阿哥》、《下次开船港游记》、《自古英雄出少年》
1985年:《小刺猥奏鸣曲》、《下次开船港游记》、《岳云》
1986年:《娇娇小姐》、《少年彭德怀》
1987年:《湖心岛之谜》
1988年:《霹雳贝贝》
1990年:《魔表》、《我的九月》、《警门虎子》、《战争子午线》
1991年:《北京小妞》、《大气层消失》
1994年:《广州来了新疆娃》
2000年:《开心哆来咪》
2003年:《上学路上》
为你这5份我容易吗?能想起来名字的都找到了年份,还有一些想不起来的。
2. 郑洞天的人物经历
在上海读中小学,1961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66年毕业,1973年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任过文学编辑,导演助理等工作。
1976年郑洞天调回北京电影学院任教,从事电影创作,评论和理论研究。先后与谢飞等合作导演了《火娃》、《向导》等片。后者获得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1981年,郑洞天与徐谷明合作导演了影片《邻居》,获得次年的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影片被视为第四代导演早期的抗鼎之作,确立了“纪实美学”的风格。此后,郑洞天又先后拍摄了《鸳鸯楼》、《秘闯金三角》、《人之初》、《刘天华》、《台湾往事》等影片。
1992年任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人之初》获1992年第一届长春电影节银奖,第五届中国少年儿童电影童牛奖最佳影片奖和评委会导演奖以及第十三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另凭《台湾往事》获得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及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著有《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仅仅七年:1979~1986中青年导演探索回顾》等。
郑洞天同时撰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在读者中具有很大的影响。80年代执导的《邻居》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金鸡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提名;《向导》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90年代执导的《人之初》获童牛奖最佳影片奖,评委会导演奖;《故园秋色》获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2003年执导的《台湾往事》荣获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和优秀导演奖;2004年被评为首届“北京市十佳电影艺术工作者”;2005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3. 《葫芦娃》里“火娃”是几娃
《葫芦娃 》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2_lWXpS2hqOexSmi_FzJww
《葫芦娃》里“火娃”是四娃,
一个善良的老爷爷种了一棵葫芦树,在他的悉心照顾下,葫芦藤很快结出了七颗大葫芦。葫芦们都很有灵性,老爷爷来了他们争先恐后的叫爷爷,老爷爷十分开心。然而一天,山里的蛇精将老爷爷捉走了,葫芦们看着十分着急,却也无能为力。随后,葫芦们一个个开始成熟了,一天,最大的那个葫芦掉在地上,一个葫芦娃从里面蹦了出来。他向兄弟们挥挥手,决定单枪匹马闯蛇洞去救出爷爷。他能成功吗?
4. 葫芦娃中的四娃是火娃还是水娃娃
四娃是火娃
【《葫芦娃》】:又名《葫芦兄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是中国动画第二个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至今已经成为中国动画经典。讲述7只神奇的葫芦,7个本领超群的兄弟,为救亲人前赴后继,展开了与妖精们的周旋。
【人物】:大娃——红色——大力士
二娃——橙色——千里眼顺风耳
三娃——黄色——金刚不坏之身
四娃——绿色——火娃
五娃——青色——水娃
六娃——蓝色——隐身娃
七娃——紫色——神葫芦
【其他人物】:老爷爷:善良勇敢,播下葫芦籽,种出七个葫芦娃。葫芦七兄弟遇难后,经葫芦山神指点,得到七色彩莲使七个葫芦兄弟连成一条心,消灭了妖怪,而自己却被妖怪所杀。
蛇精与蝎子精:从葫芦山中逃脱,法术高强,诡计多端,身有如意、魔镜和刚柔阴阳剑三件宝物,残害众生。
参考资料:http://ke..com/link?url=W7xrpARfh6aUlzn7awzD2Q4Pj-qKJzqDKpmQy
5. 谢飞简介
谢飞,著名电影导演,1942年8月14日出于陕西延安,原籍湖南宁乡。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留校任教,先后任导演系主任,副院长,并担任中国电影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国际影视学校中心",国际学术组织理事等职务。1986年-1987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讲学并考察,曾出任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第四届国际学生电影节的评委。
1978年,与人合作导演了故事片《火娃》,到今年,他的《益西卓玛》出品以后,谢飞已经拍摄了九部影片,几乎片片拿奖。今年在第九界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益西卓玛》一片也榜上有名。
从影三十多年来,谢飞不为风潮所动,不做追风赶潮之人,他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执著地追求自己选定的艺术目标,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他勤于学习,善于借鉴,这也是他屡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谢飞不仅要教授学生,培养电影导演人才,还要继续拍片,并且还要经商,但他经商不是为了拍一些赶时麾的商业片,而是借于商人们的资助,支持中国的艺术电影。
参与影片及所获奖项:
益西卓玛(2000)《益西卓玛》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剧本特别奖,最佳女主角特别奖。
黑骏马(1995 )第十九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香魂女(1992 )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世界屋脊的太阳(1991 )
本命年(1989 )1990年获第十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四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湘女萧萧(1986 )1988年获法国第四届蒙特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第二十六届西班牙圣塞巴斯提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
我们的田野(1983 )
向导(1979 )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火娃(1978 )
6. 求中国国产的儿童电影
1、《动物出击》是冯小宁执导并编剧的萌宠历险电影。本片讲述萌娃“妈宝”和一群逗萌宠物,在无人察觉和帮助的情况下,组队营救一艘满载剧毒药品并失控的轮船,保护人类免于灭顶之灾的故事。该片于2019年4月30日在全国各大院线登陆。
2、《小狗奶瓶》是由彭力自编自导、徐小明监制,奶瓶、康潇诺、高婷婷、陈一榕、魏子涵、亓小飞主演的现代宠物电影。该片讲述了萌犬奶瓶与小主人好好从美好的相遇到分离走失、寻找彼此的故事。
3、《斗魂之熊孩子》以一个8岁孩子的视角讲述一位80后单身辣妈与熊孩子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用极具生活气息的轻喜剧方式探讨了单身妈妈、离异家庭等严肃话题,以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4、《两个俏公主》是由薛玉峥执导,马正阳、张艾、顾辰参与配音的一部动画电影。该影片讲述了两位公主红铃和桃茜,为了兑现帮助天鹅王子找回圣羽的承诺,前往鹰王的国家冒险的故事。
5、《云上日出》是改编自夏家骏的自传体作品《在崖缝中生长》,由熊玮执导,荣梓杉、关亚军等人主演的战争片。该片讲述细菌战下,一所儿童教养院内孩子们之间陪伴、成长与救赎的故事。
7. 求一些老的南方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片名。
诺玛的十七岁〉、
红河花腰彝族风情〈花腰新娘〉、
红河瑶族风情的〈咬指〉,
反映僳僳族、傣族抗英斗争的〈石月亮〉、
《山间铃响马帮来》(苗族、哈尼族)、
《芦笙恋歌》(拉祜族)、
《边寨烽火》(景颇族)、
《五朵金花》、《摩雅傣》(傣族)、
《刘三姐》(壮族)、
《阿诗玛》(彝族
《青春祭》(傣族)、
《鼓楼情话》(侗族)、
苗家儿女》(苗族)、
《神秘的伴侣》(瑶族彝族)、
土家族(《连心坝》),
布依族(《山寨火种》),
瑶族(《瑶山春》),
苗族(《火娃》),
回族(《六盘山》),
佤族(《孔雀飞来阿佤山》),
壮族(《拔哥的故事》),
独龙族基诺族(《绿海天涯》),
达翰尔族(《傲蕾•一兰》),
傣族(《青春祭》、《孔雀公主》)
彝族(《奇异的婚配》),
8. 北京魏俊华拟音师培训学校电话如何联系
010-84332156
1978年,魏俊华首次接触拟音,在剧情电影《火娃》中模拟了马蹄声;1984年在剧情电影《边城》中独立担任拟音师;1993年为文艺电影《霸王别姬》拟音;1994年担任历史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拟音师;1999年,为武侠电视剧《小李飞刀》拟音。
2004年为剧情电影《天下无贼》拟音;2008年,魏俊华担任北京奥运会福娃宣传片和福娃动漫的音响设计和制作;2012年,出版《影视拟音技巧》,这是中国拟音领域的第一部理论专著;2015年参加综艺节目《鲁豫有约》《我是先生》,推广介绍拟音专业。
除拟音工作外,魏俊华也专注于培养拟音人才。2014年,与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达成合作办学共识,2015年在该校成立中国首个影视拟音制作专业。并制定招生安排、建设拟音室和审片室、编写教材及安排实践。
人物评价
魏俊华很重视生活中的元素。木板、脸盆、丝带、砖头等常见物品都能成为她的拟音工具,她在眼看耳听构建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工出艺术上的声音。丰富的生活经验、专业知识和影视文化修养,使她根据情节的需要,制作出了各种声音形象。
魏俊华用自己创作的“情景声音”出境,配合演员演好一场又一场戏。魏俊华不仅仅是一个拟音师,还是拟音理理论的开拓者,因为关于拟音理论,尚无人涉足。她所编写的《影视拟音技巧》是多所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材。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魏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