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郎在对门唱山歌怎么样
导演很好地把紫阳山歌融入到小城的爱情故事中,狭小、逼仄的老城街道中,柔软、清脆的山歌声中,散发着爱恋的甜美、盲目与无奈。但影片的结局太过唐突,也许含蓄一些更好。
⑵ 电影 <郎在对门唱山歌电影>什么时候上映啊
导演说要在2011年作为送给紫阳县人们的贺岁片 在春节期间播出
到时候中央台的电影频道也会播出
⑶ 谁知道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的发行公司是哪个啊
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的发行公司是“陕西一路阳光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呀。
这部在陕西安康紫阳拍摄的电影,里面有许多原生态的陕南民歌,展现了咱们陕南的文化!并且入围了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呢,是入围的三部中国电影其中之一!
哦,忘了说,电影的导演是章明,他曾获首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加拿大国际电影节、第十四届都灵国际电影节和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等等大奖,是我很喜欢的导演之一!这部电影的出品人和制作人段鹏先生。
⑷ 刚看完这电影,虽然完全看不懂,少女哪吒,求解
文字来自豆瓣,作者木卫二。
《少女哪吒》是比想象的要难懂一些。
这部电影低缓又疏淡,留白太多。从王晓冰的命运走向到不加提示的时间跳跃,从大量书面语对白到台风白马中国家长,应了人们常说的老话:女孩的心思你别猜。
但这部电影并不是俏皮话,更不是流行歌曲。
当然,《少女哪吒》也没有难懂到晦涩的程度,不少负面评价指向了一个“作”字。我并不认为,跟别人不一样就是作,看三毛是自寻死路。《推拿》里背三毛的诗,“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大家觉得没什么,因为盲人是另一种动物,他们随便什么样子都可以。作点,文艺点,想入非非,反正本来就跟正常人不一样。
我也不认为,“作”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在电影里。但麻烦出于《少女哪吒》的对白,不太像是我们现实中交流会说的,背离于多数人的生活经验。这些对话介于两个少女,甚至发生在少年和少女之间,玩笑打岔胡搞乱来,个人认为问题都不大。日本电影《白雪公主杀人事件》的少女,她们可以把彼此封闭在《绿山墙的安妮》的小世界,抵御外界的袭扰。我是黛安娜你是安妮,自圆其说。
但是当这些高度凝练和醒目的对话,发生于少女和家长老师之间,《少女哪吒》立马触犯和推翻了许多观众的成长经验,“头发披着太好看”,“这世上只有一种活法”,这样的言语,似乎不是相应的电影人物角色所能承载的。我的理解是它们可以作为心里话,作为旁白,作为日记,作为评论解读,但直通通地讲出来,似乎有些不太准确。当然,这可能也是导演所满意的处理方式。
举例来说,豆瓣红人半辈子老师神烦《左耳》,他觉得几个小孩,吼什么“我让要让你身败名裂”,极度可笑。怎么个败了哪里裂了,这是中年人的野蛮入侵。又比如,我妹是个很作的人,平时网上说话,都是写中学作文的浮夸词句,“恩断义绝”之类的大词,接连不断。但到了现实中,大概是方言的转换过滤,她又显得正常不过。我对《少女哪吒》的期待,最早其实来自台湾某老师。看完片子,我想起以前跟朋友聊到台湾电影和大陆电影,它们对“做作”和“文艺腔”的判断截然不同。几乎所有台湾电影,都被认为有一股我们不太习惯的文艺腔,或多或少。
对白只是《少女哪吒》存在的缺陷可能之一。在故事上,电影经常语焉不详,后半段更是频繁地制造虚实不分。尤其是王晓冰和李小路初中毕业分开后,她们的命运捆绑似乎不再那么紧密,也难以制造更加猛烈的情感冲击。父母等成年人分掉了戏份,也令人难以focus在成长主题上,尤其是李小路的存在变得模糊,更令王晓冰显得太over。就连充当MacGuffin的少女秘密,也真的变成了稍纵即逝的秘密——哪怕就是那个盒子。
李小路拉着课桌,王晓冰的泅水,母亲的黄梅戏,篇幅不小的军训,突然找上门的人口普查……可以说,这些人物行为背后,都会引发我的奇怪猜想。
比如习以为常的军训传统,其实是从1990年开始,年轻人要接受一堂特殊的成长教育。不过,这很可能只是因为我想太多了,是《颐和园》结尾的闪现。现实中的大学女同学,同样有对教官萌生爱意,鸿雁往来。
再到王晓冰去父亲的新家,父亲的照片,以领袖画像的方式悬挂。观众可能注意不到这个,只记得肖邦的重音。问题来了,无论挂像还是萧邦,它们本来就是虚的东西,这个段落就显得孤立和薄弱。
全家人教育王晓冰一场重头戏,哪怕只是为了营造紧张压迫乃至恐怖的气氛,但众多配角演员,实在是把紧张写在了僵直的身体上,场面上破了功。无论是为了审判,还是宣告决裂,电影都表现得太过于一本正经。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件,而是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或者旁听耳闻的。
具体一件事,人物的某个举动,升学工作,感情命运,《少女哪吒》往往采用弱化动机,省略过程,呈上结局的从简做法。仿佛她们本来就是这样,是被演绎的侠女式性情,一镖,一拳。李沧东曾说,他的电影往往因为拉近了电影和现实的距离,令观众不舒服。《少女哪吒》则把电影放置在离现实比较远的位置,至少隔了一条河流。从青春成长到步入社会,少女以一种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方式存在,却令一些观众感觉不适。将来以及宝城以外,似乎存在有另一种更好的生活,就像她们在书本里所看到和想象的,但她们的冲动,除了王晓冰执意要参军,最终只是落在了白马的意象以及电影的片名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放。
李小路走了,李小路又回来了。王晓冰?真的不见了。
《少女哪吒》的好,有演员的眉目形神,是典型的90年代县城少女,肥大校服红毛衣。它特意去拾取生活的细节,触探时间的质感。在河堤与河流之间,她们大声呼喊,奋力涉水,将青春肉身销毁。
我曾以《少女的白马,青春的河流》为题,评论过英国女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的《鱼缸》。电影里的女孩像被放养一样,粗野凌乱。她爱街舞,被好身材的法鲨迷倒,不断奔跑,剧烈喘息。
这题目同样适用于《少女哪吒》,李小路放走了白马,王晓冰横渡了河流。巧合背后,反过来也说明全世界范围内的成长故事都没有什么难懂的(当然两部电影的镜头语言完全不同)。
《少女哪吒》选择了无端无因的反抗,并通过比较决绝的自我了断,完成成长。整部电影,其实是借“归来”(《故乡的云》和成年的李小路),看“离去”(三毛的流浪,武侠江湖)。导演身在高处,自现在回溯过去,从成人社会投注了一盏黑夜的追光灯。这种有意营造、包围了主人公的黑暗,则构成了整部电影的时代主色。我喜欢这个立意,但是,它的技巧似乎跟主题有些背道而驰。至少,融合得不是那么贴切。我想象的是轻盈,而不是飘忽。是高洁的诺言,而不是自断此生。
县城少女的故事,之前印象深刻的还是章明的《郎在对门唱山歌》,它有一条更大的河,一个更加模糊的时间跳跃。它的未来部分,引发了众多负面评价,肥皂、狗血。这些评价并没有让我觉得电影变得扭捏,因为它深深刺痛了我们存身的现实。
⑸ 郎在对门唱山歌的电影获奖
2011年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第08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冯国庆)、最佳新人女演员奖(吕星辰)
2011年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章明)、最佳女主角(吕星辰)、最佳音乐奖(文子)
2012年荣获《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年度华语十佳影片,年度导演(章明),年度新人(吕星辰)三项大奖。
⑹ 《郎在对门唱山歌》哪里可以看到这个电影全集,最好是高清的
目前这个片子只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了,DVD也没出~~
去电影节的话普通观众买票也是可以看的
⑺ 吴京电影《一百零八》上映2天,票房仅千万,难道是因为没有大牌明星
吴京友情出演的新电影《一百零八》"扑街"的原因是没有在任何宣传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并且是小众电影的原因!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上映两天票房就突破了两千万。《一百零八》这部电影本质上其实是一部纪录片,它是根据512汶川大地震中真实的情况改编而来,并且还是吴京亲身经历!
这种口碑票房双扑街的原因还是很明显的这部电影是以发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真实事件改编的,讲述了在汶川地震的时候,什邡市妇产医院因为地震受损严重,无奈之下院长只能向附近的罗汉寺求助,罗汉寺的主持方丈素全法师力排众议,决定将寺院的禅房变成产房,倾全寺之力救助数千灾民及100多位临产孕妇,在大地震期间,共有108个小生命诞生在罗汉寺的故事。
请不要用商业片的票房来衡量他的价值,这是传播正能量、体现人性美好一面的电影,同时吴京参演这部电影,也同样是正能量的体现。
⑻ 郎在对门唱山歌 FOLK SONGS SINGING怎么样
人美、城美、歌美,却是个残酷的故事。女主角是一心要唱山歌、要与爱人厮守的姑娘,而片中所有的男性——从背叛了的恋人、痴迷她的县长儿子,到告诉她世俗就是成熟的父亲,似乎都是为了伤害她而存在,为了打破那些美好,教她真实世界的样子。火辣的情歌一遍遍唱,唱成淡淡的悲凉。
⑼ 郎在对门唱山歌的获奖感受
2011年6月4日,展现陕西南部民俗文化的民歌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入围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6月中旬,《郎在对门唱山歌》荣获上影节5项大奖。
获奖后第一感受
让紫阳民歌走出了陕西
记者通过采访还了解到,为保障拍摄工作顺利开展,紫阳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各个部门组织协调,给予最大程度的配合,为影片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剧组主创人员还专程赴安康市向主要领导作详情汇报,得到了市上领导给予最大能力的支持。
李向红说,“当时离上海电影节的时间只有10来天了,真的是连夜加班加点地赶后期制作。大家对影片都有期待,还是希望能到上海电影节去参赛,当得知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的那一刻,我就在想这次真的值了。而最后的结果出来,又是超出我们的预想,众多记者的好评如潮给了我们信心。我在现场见证影片最后斩获3大奖项,心情很激动。这次,能让紫阳民歌走出陕西在上海电影节唱响,还得到世界观众的认可,我激动得很,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
问到下一部新的电影计划,李向红透露,“这次的《郎在对门唱山歌》在小成本电影制作上做了很好的尝试,通过这次在上海电影节上的‘意外’表现,也说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今后我还会继续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据悉,李向红正在和制片人吉多、导演章明全力筹划第二部仍是表现陕南文化的电影《那一片栀子花开》,按计划将于7月底在陕南开机。
拍摄地会“火”吗
这对紫阳是很好的宣传
《郎在对门唱山歌》获奖的消息传来,安康市政府也立即做出了回应。昨日,安康市委、市政府还给剧组发出贺信:“《郎在对门唱山歌》此次问鼎5项大奖,不仅是你们的荣誉,也是全市乃至全省人民的光荣。你们的辛勤努力,让安康地域文化成功地走上了国际影坛,开创了地域文化宣传实名制的新模式,实现了地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成功对接,为安康打造了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为安康经济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条重要通道。”
想当初,很多旅游城市因为一部电影的带动而“火”了起来:《庐山恋》“带火”了庐山,《非诚勿扰》“带火”了日本北海道和杭州西溪,《唐山大地震》也为当地的旅游经济贡献了不少票子。而反映紫阳的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又能否让拍摄地紫阳“火”起来?昨日上午,记者还采访到紫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曾晓勤,他很高兴地表示,“作为国家实名制拍摄的一部电影,展示了我们紫阳的风土人情、优美环境,还有原生态紫阳民歌的展示,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能在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上展示我们紫阳,把紫阳介绍给世界观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曾晓勤还透露,“在上海电影节上,我们还播放了展示紫阳的风光宣传片,把很多在场的媒体记者看得目瞪口呆。很多记者都评价,‘能通过原生态的民歌,借助这样一部好的电影展示紫阳的美丽风景,展示出人性的美好,这是一个很好宣传方式’。”在他看来,“影片对我们紫阳的旅游产业和茶叶产业有很大的推广作用,为紫阳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影片的后续推动紫阳的发展,我们很看好。”
⑽ 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2011年6月19日晚,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颁奖,相比开幕式上张国立“申讨”冯小刚,显然闭幕式缺乏亮点,缺乏大牌的红毯也颇为冷清。最终,4部影片包揽了所有奖项,三部中国影片中除了《肩上蝶》颗粒无收,另两部都收获颇丰,《郎在对门唱山歌》斩获3奖,《hello,树先生》获得含金量较高的评委会大奖及最佳导演奖。此外,土耳其影片《伤不起的女人》获得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男演员奖,泰国影片《星期五杀手》则获得评委会奖与最佳摄影两奖。
闭幕缺亮点红毯无大牌 张静初徐若瑄拼英文
开幕式雨中来,闭幕式总算放了晴。然而,步上红地毯的明星虽然数量不比开幕式少,卡司逊色不少。除了竞赛单元的剧组成员及评审团,还有不少中小成本的新片演员扎堆亮相。打头阵出场的评委会成员巴瑞·莱文森、克里斯托弗·汉普敦、崔洋一、陈英雄、帕兹·维嘉、王全安、张静初等算是最具风采的。
为了《第33张明信片》到来的好莱坞明星盖·皮尔斯、英国著名导演兼编剧克里斯托弗·汉普顿、《挪威的森林》的主演松山研一、《纯真年代》的韩国新生代偶像金俊浩等海外明星纷纷走上红毯。此外,徐若瑄、杨千嬅、惠英红、马楚成、王小帅、彭于晏、Angelababy、宁静、翁虹、黄渤、江一燕、黄维德、周显欣、吴秀波、罗家英、王千源、徐娇等近百位明星只能说数量可观。
开幕式上,张国立公开“讨伐”冯小刚的一幕成为当晚的亮点,到了闭幕式最亮眼的只能算张静初徐若瑄拼英文功底了,可看性自是没那么强。在红毯上,张静初以一袭黑色露背礼物亮相,与穿着透明黑纱裙装的徐若瑄争艳了一番。两人在同台颁发“最佳音乐奖”时,又互相较劲起来。眼见张静初以大段英文开场,徐若瑄也不甘示弱,铿锵有力地说,“好像今天有很多外宾啊,我再来点英文好了。Good evening everyone, I'm XU RUO XUAN。”随后,徐若瑄还大赞一旁的张静初漂亮,“我觉得张静初今天特别漂亮,你们给她点掌声”,更现场秀了一段英文歌。
2部中国影片成大赢家 《树先生》获评委会大奖
三部入围的中国影片中,除了《肩上蝶》颗粒无收,另两部都大丰收。中国影片《郎在对门唱山歌》成为了本届金爵奖的大赢家,从最佳音乐、最佳编剧到最佳女主角尽收囊中。首次“触电”的吕星辰凭借这部处女作拿到影后,在台上她紧张地说不出话,“太惊讶了,真的没想到,想都不敢想”,现场,她还献唱了一段主题曲,展示了不俗的唱功。
青年导演韩杰刚刚凭借《hello,树先生》获得传媒大奖最佳新人导演奖,又在当晚的颁奖礼上获含金量较高的评委会大奖及最佳导演奖。起初获得最佳导演奖时,韩杰颇为感动地说,“我年纪还小,你们就给我这个奖,我做这行特别苦,做导演一定是这样,有时候会人格分裂,有时候要好好控制自己,既能吃苦还能管好精神问题。我向恩师贾樟柯先生表示感谢,我的梦想本来是做个摄影师就够了,有一天碰到贾老师让我主要精力试试做导演,从那天起我开始了导演生涯。”两天之内连获三奖,他自嘲是农民,“像是农民进城捡了三个彩。”男主角王宝强也难掩激动之情,“心里非常开心,挨冻的兄弟姐妹们在东北零下30多度拍摄,现在树终于开花结果了,哑巴也会说话了。”
此外,土耳其影片《伤不起的女人》斩获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男演员奖。评委会评语说:“影片严酷真实、毫不畏惧地将镜头对于农村走向大城市的女性,至始至终体现着创作初衷。”不过,男主角赛武凯特·埃穆拉因生病缺席颁奖礼,该片导演代其上台领奖,并希望这个奖杯可以让其康复。泰国影片《星期五杀手》也获得评委会奖与最佳摄影两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