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小龙 吉尼斯世界纪录
金氏世界纪录好像不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吧,而且现在对于李小龙的拳力也有不少人怀疑,网络上的东西毕竟是不能全信的。
你要论证李小龙是不是英雄,不必从他的拳力、腿力等等数据指标上来说,因为年代久远,数据未必能当真(即使李香凝说的也未必准确,毕竟李小龙死时她才4岁)。
李小龙的最大成就在于他的武学理念和对中国文化、中国功夫的发扬,以及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建议你从这些方面来向你的老师证明。
(1)李小龙电影票房破记录扩展阅读:
主要成就
截拳道:1967年,李小龙在美国创立了跨越门派限制的、世界性的现代中国功夫“科学的街头格斗技”——截拳道(Jeet Kune Do),时年27岁。
李小龙截拳道海报截拳道是李小龙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截拳道”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截拳道倡导搏击的高度自由和本能性,抛弃传统形式,忠实地表达自我。“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纲领和要义。它将东西方哲学理念运用于武术,是一种搏击指导和方法论。李小龙有一套自己的格斗体系,人们称之为“李小龙截拳道”或者“原始截拳道”,它是截拳道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截拳道是发展的是无限的,截拳道透过锻炼人类天生的身体武器。
寸拳:李小龙寸拳,是从咏春“长桥发力”演变改造而来,是截拳道特别高级的技艺。李小龙的“寸拳”所击出的“寸劲可将一名体重超过75公斤的人击出几米远。
咏春拳有一种特殊的发力方式,叫做寸劲。所谓寸劲,是指距离攻击目标很近,或者动作即将完成的瞬间,才突然加速收缩肌肉发出的短促,干脆的爆发力量。在咏春门中,咏春高手不用蓄势就能发动连续紧凑的攻击,在1至3寸距离甚至贴身状态,发力将对方击倒。
按照力学原理,物体在加速度之后产生的力量最大,因此,拳的劲道要大,也必须屈臂后猛击,以保证有足够的距离加速。而寸劲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在最短的距离内发出大的力。
双截棍:李小龙旅居美期间,曾和亦徒亦友的美籍菲律宾棍术名家——丹·伊诺山度(Dan Inosanto)交流过双截棍与菲宾律短棍,并成为一位用棍的专家。在好莱坞剧集《青蜂侠》中,李小龙首次使用双截棍。
双节棍为两节圆柱体的硬木,中间以铁链或皮条相连,既可猛击,又可绞杀,集棍的刚猛与鞭的阴柔于一身,美国一本武术专著曾如此介绍:“挥舞着的双截棍的一端,其落点可产生1600磅的力,威力非常惊人。
一旦连接双截棍的铁链或皮条缠绕到对方的脖子上,只需轻轻一拉,便足以将人绞死。”如今的美国的不少州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使用和拥有双截棍。原因是有些美国青年看过李小龙的功夫片,或耳闻双截棍的威力,也玩弄起双截棍来,结果酿成人命,遭公众舆论的谴责。
《精武门》让当时的香港观众见识了李小龙精湛的双截棍术,叹为观止。《猛龙过江》时,李小龙手中的双截棍变成两对,表演难度极大,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② 李小龙有几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李小龙没有尼斯世界纪录。
李小龙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
1962年李小龙开办“振藩国术馆”,1967年自创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逝世,年仅32岁。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补拍版《死亡游戏》的开映日6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
1993年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20周年纪念钞票,好莱坞星光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同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1998年11月,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
成就:
1967年,李小龙在美国创立了跨越门派限制的、世界性的现代中国功夫“科学的街头格斗技”——截拳道,时年27岁。
李小龙截拳道海报截拳道是李小龙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截拳道”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
截拳道倡导搏击的高度自由和本能性,抛弃传统形式,忠实地表达自我。“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纲领和要义。
它将东西方哲学理念运用于武术,是一种搏击指导和方法论。李小龙有一套自己的格斗体系,人们称之为“李小龙截拳道”或者“原始截拳道”,它是截拳道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截拳道是发展的是无限的,截拳道透过锻炼人类天生的身体武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李小龙
③ 李小龙哪部电影票房最高
1971年夏季,李小龙接受香港嘉乐电影公司的邀请,以1.5万美元的片酬签了两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唐山大兄》。该片预算只有10万美元,而且剧本也是边拍边写的,在这种情况下却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了300万港元。 继《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龙又拍摄了《精武门》,《精武门》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预算,引起更大的轰动。
-《龙争虎斗》:该片是李小龙处于全盛时期的功夫片巅峰之作,是李小龙影片中打斗场面最多,使用武器最出彩的一部。至今票房累计早已以亿计,成为李小龙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
④ 李小龙至今所有电影的票房总值多少
在香港电影史上,绝大部分时期,电影是供观众娱乐消遣的文艺作品。在这样的定位下,在邵逸夫、邹文怀等为代表的电影投资人的推动下,票房在香港影坛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基础数据。所以在香港电影史上,任何一位巨星的诞生,必定伴随着他们在票房上的号召力,如连续红了三十年,长盛不衰的刘德华,如九十年代的“双周一成”,如以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身份闯荡香港的功夫巨星李连杰。这些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在票房上的绝对号召力。
现在的很多观众认为一代传奇李小龙的成功是因为他的功夫宗师的身份,其实不然。在主演电影《唐山大兄》之前,李小龙一直混迹在美国的好莱坞,当时他虽然已经有了武术家的身份,并且在美国公开收徒,而且很多好莱坞名人都是李小龙的徒弟。但是这个时候李小龙在华人世界还不具备广泛的认知度,用比较惨点的形容,当年李小龙在好莱坞,基本是游走在配角和跑龙套的范畴。
以至于李小龙在1970年前后返回香港和邵氏电影的老板邵逸夫谈合作时,邵逸夫还因为李小龙开出的1.5万美元的片酬过高,而拒绝了李小龙的合作请求。邵逸夫拒绝和李小龙的合作,也基本拒绝了邵氏电影的下一个时代。由于和邵逸夫谈判未果,所以李小龙转投当年刚刚从邵氏影业出走,另立门户成立了嘉禾影业的邹文怀。在1971年,由李小龙主演,并参与编剧的电影《唐山大兄》以319万港元的票房,打破了香港影史票房纪录。
《唐山大兄》在商业上的成功,使得李小龙一夜之间成为了华人影坛的巨星。李小龙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轰动的效应,很大程度上在于李小龙一改香港武侠电影中的传统动作风格。和此前武侠电影中大量借鉴了我国传统戏剧中的动作设计不同,李小龙的在影片中的打斗场面更接近于实战,而他这种拳拳到肉,干净利索的打斗风格,让当年的观众耳目一新。
李小龙的成功,将香港电影从武侠类型片成功转移到功夫类型片。这两种类型电影虽然在风格上非常接近,但是显然后者更容易挑起观众的观影热情。《唐山大兄》在票房上取得空前成功后,让当年刚刚创立嘉禾影业的邹文怀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和李小龙又趁热打铁,迅速推出了同样由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精武门》、《猛龙过江》两部作品。而这两部投资预算持续加大的作品,也果然不负厚望,继《唐山大兄》之后,连续两次打破了香港电影史票房冠军,并在1972年香港地区本土电影票房年度排行榜上占据冠、亚军的位置。
李小龙的异军突起,将香港港产电影的票房纪录从二百多万港元,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迅速拉到了五百多万港元。这个票房数据,大大超出了当年由大师级导演李翰祥执导,许冠文主演的影片《大军阀》的三百万港元的票房。此时很多人可能认为李小龙的票房纪录在短时间内很难超越,至少李小龙的热潮要保持一段时间。
然而让许多影迷遗憾的是,李小龙不仅没有保持住他的票房纪录,甚至他传奇而绚烂的一生也在1973年7月20日终结。在李小龙去世后的第六天,由他主演的最后一部完整的电影《龙争虎斗》在香港上映。而这部在全世界豪取了2.3亿票房的电影,在香港市场却表现不佳,仅仅取得了最终330万港元的票房。这部由李小龙主演的最后一部完整电影,在香港市场不仅没有延续李小龙之前的强劲势头,甚至这部影片还让李小龙失去了保持了两年的年度票房冠军的宝座,并且由他保持的票房纪录也被另外一部现象级港片打破。
这部打破了李小龙保持票房纪录的电影,是由导演楚原执导,由岳华、井莉、胡锦、何守信、沈殿霞联袂主演的,反映香港小人物市井生活的影片《七十二家房客》。这部地道的港片,汇集了大量的影星,这是一部典型的群星作品。这部影片除了主演阵容强大外,还请来了郑少秋、李修贤、许冠英等一众大咖跑龙套。而这部影片的导演楚原也大有来头。
楚原是和李翰祥、胡金铨、张彻齐名的邵氏四大导演之一,他留给观众最深刻的印象,则是他执导了大量由狄龙主演,根据古龙武侠小说改编的武侠电影。和胡金铨与张彻执导的原创武侠电影不同,楚原执导的武侠电影,大部分改编自古龙的同名武侠小说。楚原特别善于把握古龙小说中的原著人物风格和江湖意境,在楚原之后,很少有人再能够像他一样,可以把古龙的江湖,在大银幕上呈现的如此符合原著中的意境。
而李小龙主演的电影《龙争虎斗》之所以在香港市场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和《龙争虎斗》这部影片去“民族化”有关。在这部影片之前,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三部影片中,均不同程度的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特别是李小龙在《精武门》中饰演的虚构民族英雄陈真,当他在大银幕上打烂“东亚病夫”的牌匾,踢碎“华人与狗不得进入”的牌子,华人的形象被李小龙通过大银幕重新展现给了世界观众。
而当时,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人急需一位华人形象的代言人,以在世界舞台上,重塑华人形象。而李小龙武术家的身份,兼具他健硕的体魄,以及他在大银幕上所展现的民族英雄的形象,使得他很快成为了全世界华人的偶像。因为李小龙的成功,使得世界上的观众认为凡是中国人都会功夫。从此中国人彻底摆脱了“东亚病夫”的称谓,因此李小龙也成为了世界华人的精神图腾。
但是在他最后的影片《龙争虎斗》中,这种民族精神,明显被削弱。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这部影片是嘉禾影业和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华纳兄弟合作的一部影片。而这部电影当年锁定的是全球市场,为了匹配这部影片的市场定位,所以在这部影片中,电影的主创们放弃了之前李小龙主打的“民族英雄”的形象。这个变化,也使得影片在香港市场表现不佳,而且在这个阶段李小龙刚刚去世,而他去世的时候其实还伴随着一个“绯闻”。
⑤ 李小龙生前破过什么记录
1、以其130余磅的体重,击出了350磅的沉拳 。
2、用二节棍击出了1600磅的力量。
3、以其招牌动作“垫步侧踢”,把一个身穿护甲的200磅,壮汉踢飞了20米,落入游泳池中。
5、把34公斤的杠铃直臂水平前伸,收回,在伸出静止控帛20秒。
(5)李小龙电影票房破记录扩展阅读:
李小龙
1、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师承叶问,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
2、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
3、1962年李小龙开办“振藩国术馆”,1967年自创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逝世,享年33岁。
4、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补拍版《死亡游戏》的开映日6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1993年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20周年纪念钞票,好莱坞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同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1998年11月,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
⑥ 李小龙龙争虎斗当年打破多少票房
1973年是获得2.3亿美元票房,大约是9000万美元,望采纳!并给悬赏金啊!
⑦ 如果当年的港片放到现在,哪部片子票房能破50亿
李连杰的《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镖》或许能有50亿票房,有爱国主义,还有经典的动作,求而不得的爱情,和《战狼2》差不多。其他的周星驰成龙撑破天也就30亿级别
⑧ 李小龙电影票房纪录维持几年后才被打破的,是哪部电影,票房是多少!
《唐山大兄》1971年创香港开埠以来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当时达到300万港元。
⑨ 李小龙当年的哪部电影票房最高
李小龙最高票房的电影是《龙争虎斗》全球票房2.3亿。
《龙争虎斗》是1973年嘉禾影业和华纳影业联合制作的一部动作电影,由罗伯特·克洛斯执导,李小龙,茅瑛,洪金宝,石坚,吉姆·凯利,约翰·萨克松,乔宏等人主演。
影片主要讲述了少林弟子李(李小龙饰)在师傅的委托和警方的安排下来到一个孤岛参加比武大会,暗中调查岛主韩(石坚饰)进行的非法行为。此片入围美国《Total Film》杂志选出的67部改变世界的电影 。
(9)李小龙电影票房破记录扩展阅读
李小龙参演电影:
1,李小龙:勇士的旅程2000,饰演:海天,导演:李小龙。
2,死亡塔1981,饰演:李振强,导演:吴思远。
3,死亡游戏1978,饰演:卢比利,导演:洪金宝, 罗伯特·克洛斯。
4,龙争虎斗1973,饰演:李,导演:高洛斯。
5,猛龙过江,饰演:唐龙,导演:李小龙。
6,精武门1972,饰演:陈真,导演:罗维。
⑩ 李小龙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真的吗
李小龙创下的记录只能是他自己的记录,并非是世界纪录。李小龙,本名李振藩,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
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
人物评价
李小龙在电影《精武门》中展现出了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和“地躺拳”,令人赞不绝口。李小龙虽然已经辞世,但他的精神依然对后世的人们起着非常大的影响。
人们将永远怀念他热爱中华民族、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渴望中华民族强盛的赤诚之心。李小龙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着后人,而他开拓进取的精神,追求完美的精神,更是不分时代、国界、人种地影响着全世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李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