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理学家薛定谔,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薛定谔是历史上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对物理学界的贡献很大。还推出了许多理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薛定谔的猫”。他的人生经历很复杂,毕竟在他成名之后,遇上了世界大战。薛定谔虽然不是犹太人,但是他很反对纳粹的做法,于是也遭受到了不少迫害。晚年被病痛折磨,在1961年离开人世。
薛定谔在成名之后,就遇到了世界大战,希特勒的一些行为让他不满,薛定谔离开了德国。后来薛定谔在物理学界逐渐出名,有了代表理论和著作,成了物理学界不可或缺的人才。到了1956年,他回到维也纳,被阿尔卑包赫村风景吸引,决定死后葬于此处。1961年薛定谔病逝维也纳,死后葬于阿尔卑包赫村,墓碑上刻着“薛定谔方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② Look!Mypicture!什么意思
look!my picture!译为看!我的照片。
picture:英[ˈpɪktʃə(r)]美[ˈpɪktʃər]
n. 图片,绘画;照片;肖像;(电视或电影的)图像;情况,局面;脑海中的情景,形象;电影院(the pictures);影片;描述;酷似的人(或物);典范。
v. 想象;绘画,拍摄;描绘;(在报纸、杂志等上)登载……的照片(或图片)。
[ 复数 pictures 、第三人称单数 pictures、 现在分词 picturing 、过去式 pictured 、过去分词 pictured ]
短语:
Best Picture最佳影片 ; 最佳电影 ; 最佳影片奖。
PICTURE THIS灰姑娘的手机情缘 ; 读图地带 ; 设想一下 ; 爱情遐想。
Schrödinger picture薛定谔绘景。
look的各种用法:
一、用作不及物动词,意为“看、望、瞧”。
1、单独使用时,后不跟介词。如:
(1)I looked but saw nothing. 我看了,但什么也没看见。
(2)Look! Here comes the bus. 瞧!汽车来了。
2、和at连用。如:
(1)The teacher is looking seriously at us. 老师正严肃地看着我们。
(2)Look at these pictures. How beautiful they are! 看这些画,它们是多么漂亮啊!
3、和其它某些介词或副词连用:
(1)look after 照看,照料。如:He is old enough to look after himself. 他年龄足够大,能照看自己。
(2)look for 寻找。如:I looked for you just now, but I didn’t find you. 刚才我到处找你,但没有找到。
(3) look around 四下环顾:到处寻找。如:He looked around but he saw nobody. 他四下环顾,但什么人也没看到。
二、用作连系动词,意为“看起来”。
1、后跟形容词。如:You look well/fine/healthy. 你看起来很健康。
2、后跟过去分词。如:You look tired; you’d better have a rest. 你看上去很累,你最好休息一下。
3、后跟名词。如:He looks a nice, honest man. 他看上去是个诚实的好人。
4、后跟介词短语等。如:He looks in good health. 他看来十分健康。
③ 介绍下薛定谔吧 谢了
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动力学的创始人 。1887年8月12日生于维也纳 ,1961 年1 月4日卒于奥地利的阿尔卑巴赫山村。1906 年入维也纳大学物理系学习 。1910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直到1920年以前主要在维也纳大学任教,1921~1927年在苏黎世大学任教 ,1927~1933 年接替 M.普朗克 ,任柏林大学物理系主任。因纳粹迫害犹太人,1933年离德到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地。1939年转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工作了17年。1956年回维也纳,任维也纳大学荣誉教授。1924年,L.V.德布罗意提出了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也具有波动性。在此基础上,1926年薛定谔提出用波动方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理论,后称薛定谔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因而与P.A.M.狄拉克共获193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4年 ,薛定谔著《生命是什么》一书,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化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性。这本书使许多青年物理学家开始注意生命科学中提出的问题,引导人们用物理学、化学方法去研究生命的本性,使薛定谔成为蓬勃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薛定谔1887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06年进入维也纳大学物理系学习,1910年取得博士学位,在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工作。1921年任瑞士苏黎世大学数学物理学教授。1926年,薛定谔证明波动力学与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1927年接替普朗克到柏林大学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并成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纳粹迫害,薛定谔移居英国牛津,在马格达伦学院任访问教授。同年与狄拉克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晚年定居在爱尔兰。1956年,薛定谔返回维也纳大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奥地利政府颁发的第一届薛定谔奖。
④ 薛定谔的成就有哪些
薛定谔,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波动力学创始人和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科学统一的信念使他从物理学角度对生命现象进行了深入思考。
1943年2月5日,薛定谔在爱尔兰都柏林三—学院开始了题为“生命是什么”的系列通俗讲座。1944年,他把讲稿整理成一本不到100页的小册子《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书中提出用物理学、化学的理论方法研究生物学。
薛定谔率先将物理学理论应用到生物学中:以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理论解释生命的本质:以“非周期性晶体”、“负熵”、“遗传密码”、“量子跃迁式突变”等概念说明有机体物质结构、生命的维持和延续、遗传和变异等现象。他还预言生命科学将面临重大突破,研究深度将进入分子水平。继而,他主张从分子水平探索遗传机制和生命本质。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存在于信息中,生命将它“印”在分子上,分子一定有某种复制信息的方法。从中他引申出许多新课题,如,遗传信息如何编码,如何在传递中保持稳定等。此书的思想性决定了它的前瞻性,它直接启发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基因调控的操纵子学说的提出以及后来对遗传密码的解读。这本被誉为“唤起生物学革命的小册子”使薛定谔成为20世纪下半叶分子生物学革命的先驱。
薛定谔开辟了物理学与生物学互补的新途径,促成了生物学从强调整体到重视具体机制,从强调生命与非生命的差别到强调二者统一的重大转折。日本遗传学家近藤原平说:“给予生物学界以革命契机的是一本叫做《生命是什么》的小册子。它所起的作用正像《黑奴吁天录》这本书成为奴隶解放的南北战争的契机一样。”
⑤ 生命是什么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历史已经证明,《生命是什么》着实是分子生物学中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前者在生物学中所起的作用就像后者在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一样(日本生物学家近藤原平之语)。在1991年为该书所写的“前言”中,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的评价可谓深中肯綮:“我总是发现他的著作很吸引人,包含令人兴奋的新发现,能使我们对生活其间的这个神秘世界获得一些真正的新了解。在他的论著中,没有比他的短篇名著《生命是什么》更具有上述典型特征的了。我认识到这本书一定会跻身于本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著作之列。它代表了一个物理学家力图理解一些真正的生命之谜的有力尝试,这位物理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组成的理解。”他认为,薛定谔是一位“具有高度独创性和缜密思维的物理学家”,他的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再读”。
仔细考察一下不难看出,薛定谔这位物理学家能够写出《生命是什么》并非出于偶然,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是水到渠成之举。
首先,薛定谔从小爱好广泛,喜欢博览群书。在其父和朋友的影响下,他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是一位达尔文主义的追随者。他早就认为进化论的基础是因果关系而不是目的论,没有任何诸如活力、隐德来希、直向进化力等作用于生命体的特殊自然法则,并思考了孟德尔定律和德莱弗斯的突变论与进化论两者之间的联系。后来作为物理学家,他还研究过生理光学问题。从物理学转向生物学,对他来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专业鸿沟和心理障碍,甚至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
其次,薛定谔谙熟东西方哲学,他渴望和谐,终生把科学的统一作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和追求目标——《生命是什么》就是力图使物理学和生物学统一起来的认真尝试。诚如他在“序言”中所说:“知识的各种分支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使我们陷入了一种奇异的两难境地。我们清楚地感到,一方面我们现在还只是刚刚在开始获得某些可靠的资料,试图把所有已知的知识综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可是,另一方面,一个人想要驾御比一个狭小的专门领域再多一点的知识,也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除非我们中间有些人敢于着手总结那些事实和理论,即使其中有的是属于第二手的和不完备的知识,而且还敢于冒把自己看成蠢人的风险,除此之外,我看不到再有摆脱这种两难境地的危险的其他办法了。否则,我们的真正目的永远不可能达到。”就这样,为了弥合知识的分裂,追求科学的统一,他甘愿冒着被人指斥为蠢人的风险,其决心之大由此略见一斑。
再次,上世纪30年代,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已经牢固地确立起来了,其概念框架构成物理学研究的范式,物理学已经处于比较平静的常规科学时期。相反地,生物学却面临着理论和方法的重大突破,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一些梦想大有作为的物理学家便纷纷改弦更张,携带着现代化的物理学思维方式和实验手段,到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处女地开垦耕耘。加之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在物理学家心头投下了沉重的阴影,他们对自己正在从事的物理学工作的价值感到困惑不解——朝生物学的转向大规模发生在二战后,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决不是无缘无故的。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点还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要在科学研究中善于选择和变换自己的角色。薛定谔正是这样做的,像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尔德等科学家也深知这一点。奥斯特瓦尔德的下述言论也许道出了其中的玄机:“当人们研究任何一种专业而到达其顶峰时,只有两个选择摆在他的面前:或者,他呆在顶峰,这就要冒跌落的危险和被较年轻的、有活力的后继者的急速脚步踩坏的危险;或者,当他还在顶峰时,他主动迅速地离开这样一个危险的地方,如果有人因为放弃他在一生最好的时光所获得的东西而感到悲哀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在其他领域利用他的思想、精力和时间另起炉灶。在这里不需要担心找不到新观念,只要他的智力源泉有足够的贮备,他的思想便永远不会停顿和枯竭。”
⑥ 薛定谔的猫的电影剧情
讲述了归国小导演方晓艺(阮晓伟饰)在无意中偶遇替身演员艾金(王馨瑶饰)就被艾金深深的迷住了,方晓艺便一直尾随艾金来到了电影拍摄片场,经过内心的几番挣扎,终于鼓起勇气向女神要到了联系方式。
晓艺在所谓泡妞高手Tony(云翔饰)的指导下对艾金进行了疯狂追求,但是却被拒绝。
遭受拒绝之后的晓艺,事业开始爬升,在影视圈已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在一次酒会上通过朋友介绍认识到了电影投资人陈标标,陈并答应投资晓艺拍电影,电影大获成功。这时候接到艾金打来的电话,两人再次见面,使得晓艺再次燃起对艾金的幻想。有一天艾金来到晓艺拍电影的片场探班,认识了陈。晓艺与艾金的关系一直模糊不清的同时,艾金跟陈的关系也变得非常亲密...
这时候晓艺通过室友兼好友的笑笑(张佳琳饰)介绍认识了投资电影的老板曹。曹投资资金让晓艺拍电影,晓艺将艾金安排在自己的戏中,但曹觉得晓艺拍的电影只走心不走肾,要求艾金在电影中要脱,还说出如果艾金脱,投资的下一部电影就让艾金当女主角。晓艺强烈反对,但是不甘于现状的艾金,为了博上位。毅然的答应了曹的要求。晓艺知道后大发雷霆,跟曹闹翻了拒绝再做这部戏的导演。
心灰意冷的晓艺,无心事业,每天喝酒烂醉。一次晓艺在家买醉,误以为笑笑是艾金,对笑笑说出了内心的独白。一直默默喜欢晓艺的笑笑以为晓艺的话是对自己说的。便不由自主的吻向晓艺,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
第二天晓艺被陈叫到了家中洽谈投资给晓艺拍电影的事项。聊着聊着晓艺看到艾金从陈的楼上走下来,并在晓艺的面前公开了与陈的关系。晓艺气愤的离开了,悲痛万分的晓艺回到家中独自买醉,像一个失败者一样坐在地上。笑笑看见晓艺堕落的样子,并上前跟晓艺摊牌,说到那晚的事情,晓艺以为那晚只是自己作了一个梦,当笑笑知道这原来只是个梦,伤心的摔门而出。
几天后艾金来找晓艺,希望晓艺能接下陈的投资在事业上有更好的发展,但是晓艺举旗不下,最终在艾金走的时候,晓艺追到外面,看见笑笑和艾金相对而视,一个选择摆在了晓艺的面前,他到底选择了谁?
⑦ pⅰcture什么意思
picture的意思:
n. 图片,绘画;照片;肖像;(电视或电影的)图像;情况,局面;脑海中的情景,形象;电影院(the pictures);影片;描述;酷似的人(或物);典范
v. 想象;绘画,拍摄;描绘;(在报纸、杂志等上)登载……的照片(或图片)
短语
Best Picture最佳影片 ; 最佳电影 ; 最佳影片奖
PICTURE THIS灰姑娘的手机情缘 ; 读图地带 ; 设想一下 ; 爱情遐想
Schrödinger picture薛定谔绘景
词语辨析
picture, photo, drawing
picture可指相片,图片,电影片,
photo用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drawing画的画Let's go and see a good picture.
⑧ 薛定谔的重要影响有哪些
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因创立波动力学,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193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薛定谔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受过良好教育的父亲继承了家族的油毡工厂。父亲注意诱导和开发薛定谔的智力,愿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对大自然的广泛兴趣。
薛定谔1l岁时,进入维也纳高等专科学校所属预科学校。薛定谔的天赋和学习能力很快在学校中表现出来。他喜欢数学和物理,讨厌死记硬背那些人物传记中的年代和历史事件等。薛定谔在学校里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因为他知识广泛,老师的提问他都能回答。他不是那种花上大量课余时间闷头苦学的人,他能立即抓住老师讲解的关键,马上做出习题,不用等到回家去进一步求解。他把大量富裕的时间用来学习他喜欢的英语、希腊语和拉丁语。
他对古希腊哲学非常感兴趣,班里有一本《希腊研究备忘录》的笔记本,在上面,薛定谔简要记叙了希腊哲学从米利都的泰利斯到柏拉图的发展。薛定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除了参加体育活动,他还醉心于戏剧演出,看戏入迷,是城市剧院的常客和忠实观众。他对文学的爱好不仅表现在喜欢阅读,而且还自己动手创作。他于1949年出版过一本个人诗集。他还把古希腊诗人荷马的著名史诗译成英文,或把法国古普罗旺斯的诗歌译成德文作为休息和消遣。他在演讲中能根据不同国籍的听众用德、英、法、西4种不同语言来表达。
由于他的博学多才,因此在研究中他能高屋建瓴地将深奥的问题分析透彻,能将复杂的现象解剖得简单明了。也许正因为他的知识丰富,所以做起学问来显得并不吃力,甚至还能有大量的精力轻松地涉及其他领域。1944年,薛定谔把他的科普讲座稿整理成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书中,他预言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正面临着重大的突破,生命科学的研究将深入到分子的水平。这本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大批年轻人被吸引到生命科学的学习与研究之中。这本书因此被称为“给生物学界以革命的契机”。
他完整地构造起量子力学中的波动力学体系,并在统计力学、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统一场论等几乎所有当代理论物理学前沿都颇有造诣,甚至在生物学、生理学和气象学方面他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时薛定谔又是一位哲人科学家,他撰写了许多哲学论著。
⑨ 薛定谔的猫是什么意思。一个在盒子的猫死不死是怎么引出理论的求高人解释下。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 的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这里必须要认识量子行为的一个现象:观测。微观物质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观物质以波的叠加混沌态存在;一旦观测后,它们立刻选择成为粒子。
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
根据经典物理学,在盒子里必将发生这两个结果之一,而外部观测者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知道里面的结果。在量子的世界里,当盒子处于关闭状态,整个系统则一直保持不确定性的波态,即猫生死叠加。猫到底是死是活必须在盒子打开后,外部观测者观测时,物质以粒子形式表现后才能确定。这项实验旨在论证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认识和理解,可这使微观不确定原理变成了宏观不确定原理,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猫既活又死违背了逻辑思维。
薛定谔猫要解决的是量子理论中的问题,量子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又不能精确计算。
打开箱子之前,猫可能是死的也可能是活的,但是我们知道,在某时间段内它将会死去。
比如今天,它一定会死,但是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是死的还是活的?在没有打开箱子之前,一切都是可能,或者是活的,或者是死的,我们打开箱子,看到了一种结果,也可以说是选择了一种结果。另一种结果的演变到此为止。
薛定谔的猫本身是一个假设的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光子、原子、分子中实现了薛定谔猫态,甚至已经开始尝试用病毒来制备薛定谔猫态,如刘慈欣《球状闪电》中变成量子态的人,人们已经越来越接近实现生命体的薛定谔猫 。可是另外一方面,人们发现薛定谔猫态(量子叠加态)本身就在生命过程中存在着,且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 。
(9)薛定谔的电影院扩展阅读:
量子力学作为20世纪最有突破的科学成就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科学之一。“薛定谔的猫”很好的阐述了这一现状。人们不能接受量子力学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
对于传统的物理学来说,只要找到了事物之间相关的联系,就能在每时每刻确定,事物之间相关的物理数据,比如说,物体运行距离等于物体的速度乘以物体运行的时间,只要知道物体的速度,你每时每刻都能计算出物体运行了多远,然而海森堡提出的量子不确定性原理使得你无法预知一个微观粒子未来的状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上帝不玩骰子,但是量子力学让我们不得不相信,上帝似乎是玩骰子的。
⑩ 薛定谔的猫的电影主题曲
歌名作曲填词演唱《说好的未来》 曾明枝、陈锋曾明枝、阮晓伟、Leslie阮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