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来了》
B. 在台湾新电影运动中被称作新电影真正的开山第一片是下列的哪部电影
《儿子的大玩偶》
改编自乡土作家黄春明的作品,和《光阴的故事》一样是集锦片,但该片批判和讽刺的力度更为辛辣,三段小人物各自的酸甜苦辣,更为直观地反映台湾底层人群的生活。该片颇具里程碑式的意义,被称作是新电影真正的“开山第一片”。自此后,新电影开始作为一个新的电影现象和潮流而存在。
http://ke..com/link?url=jqkbAHKww_PUSVna
C. 寻求一部也老的台湾电影,搞笑的,体育题材!
好小子系列
D. 台湾新电影运动
光从海平线上来:台湾新电影运动二十年
我们不禁想起1980年代的初期,正是杨德昌、侯孝贤等一批电影人把一束光给了台湾,没有想到这些飘摇的光线至今仍然让人炫目,而时光已过去了二十年。
1979年以后中国大陆的统战政策和台湾民众反对美丽岛事件的声音持续不断,台湾社会逐步走向一种软性权威的时代。台湾电影政策也开始出现松动的局面,但是这种松动却带来了台湾电影作品的进一步堕落,所谓"国片死亡",图景已经写入台湾工业史的记忆之中。而与此同时,香港的新浪潮的出现无疑给台湾的电影企业和当时默默无闻的一群年轻电影人一种希望的曙光。
1982年台湾"中影"出品的集锦式的电影《光阴的故事》,由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分别执导其中的一个故事。这种同时推出多个新人的决策应该是拉开了台湾新电影的序幕。台湾电影史的一片灿烂就此孕育而出。
1983年4月台湾"中影"开始拍了《儿子的大玩偶》,由侯孝贤、曾壮祥、万仁执导,影片在市场和舆论上一举击败了当时台影投拍的《大轮回》,后一部作品的导演是当时台湾电影界最重要的三人:胡金铨、李行、白景瑞。《儿子的大玩偶》的超过预期的成功使台湾电影的航船正式起锚。
从海平线升起的台湾新电影的光线终于使台湾岛人的生活和历史被胶片记载下来,关于台湾的这段记忆终于不再被KMT的宣传片和通俗商业电影完全把持。
台湾新电影人对于台湾近现代史的飘摇感觉和出路的质询,几乎组成台湾社会非常重要的话语空间。尤其当一部电影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关注对象之后,它所具有的引爆力量是惊人的。1989年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奖,一方面使台湾电影正式走向国际一流舞台,更为深远的意义是关于"二二八事件"的表达构成了对台湾社会的一次极大的情绪刺激。
台湾的新电影在1982-1986年的五年间作为一个整体贡献出了52部电影,随后他们的电影逐渐成为一种个人化的写作。
这个期间,侯孝贤对于台湾自己的"根性"和台湾自己的历史的追问,在乡土这个起点开始发力,他的作品是"台湾意识"强烈外现的重要历史标尺。
而杨德昌一直关注的是一个极为"知性"的问题,也是1950-1960年代欧洲电影大师在欧洲战后经济奇迹时代的一个重要"话题"--现代都市里的人的处境。
1992年蔡明亮以导演自己的处女作亮相,从一个更为寓言和尖锐的视角开掘着台湾都市一代的困境。
这三个人勾勒了台湾新电影和新新电影的基本风貌,构筑了台湾非主流商业电影的话语空间。 开始把对台湾乡土人的关怀和对台湾历史命脉的关注糅合在一起。这种关注,迅速成为台湾新电影在国际上的声音。
侯孝贤在他的《好男好女》和《南国,再见南国》中对台湾都市生活的描述依旧集中在边缘的、草根的、具有黑帮色彩的人物身上。在《千禧曼波》系列中他开始记录他称为夜空中充斥着让动物疯狂的不可见的"各种电子媒体交谈的声音"的台北。
蔡明亮的电影视角有着很深的舞台剧的观念,隐喻性和寓言性深刻地写在其作品呈现的各个层面。蔡明亮的戏剧性是根深蒂固的,而且是来源于"现代主义"小剧场封闭空间的张力系统。这一点在蔡明亮1998年的《洞》中表现得极为显著。如果说杨德昌还只是在台北的实景中构筑"戏",在蔡明亮那里台北本身就是影片,他是彻底的"现代主义"精神的拥趸。
台湾新电影和新新电影的巨大魅力就在于这些导演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根"和"生存空间",这两个主题在台湾电影中的呈现最终是含混不清和不知所终的。
台湾的新电影运动是在台湾意识形态领域逐步走向解冻,台湾的电影市场还没有完全向外国(主要是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彻底开放前,台湾本土电影业的一次自我革新的救亡运动。
台湾新电影运动最主要的贡献是让台湾极具才华的一批电影人找到了发泄自己才华的空间,这个契机来自于对台湾史的重写欲望,或者说是来自台湾自身的复杂性。这种倾诉欲望对于各种背景的年轻创作者来说都是极大的刺激,而后又获得台湾当局的"辅导金"政策的保驾护航。台湾的乡土和都市于是生动而且日益深邃地展现在银幕上。
台湾新电影运动在国际上的成功还对台湾当局的电影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了台湾新新电影的出现。台湾这批电影人,在政府和电影业的双败中成为惟一的赢家。
对于台湾电影,1989年极为重要的年代。"政府辅导金"护送了一批导演走向国际,1994年辅导金电影《喜宴》、《爱情万岁》和《饮食男女》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辅导金政策下的台湾电影企业更是完全依赖政府资助,到了1991年台湾本土电影的产量就有33部了,整个商业电影生产体系几乎崩溃,对于台湾电影工业的这个补血政策彻底断绝了它自身的造血功能。
台湾的新电影和新新电影在台湾的电影工业结构中影响甚微,而新电影人们所自创的独立制版公司在飘摇中也偃旗息鼓,比如最早的由侯孝贤成立的"万年青公司"几乎是昙华一现。侯孝贤、杨协昌这些导演现在的拍片资金完全依赖于国外,不是日本就是法国。他们的作品在台湾大众甚至是小众的视野里逐步消失,成为暗盒里的拷贝,即使还有一些渴望的眼光也没有机会使得这些胶片上的影像得以乍现,这已经成为台湾电影发生机制的一大问题。
其实一个国家(地区)的电影政策在无力保护这个区域的电影工业体系的时侯,首要考虑的应该是支持电影作为一种民族话语权利的价值。台湾的辅导金政策所扶持的商业电影在资金回收上还不及艺术电影可能是一个生动有趣的例证。
目前台湾辅导金政策被要求有很大的变革,就是从只资助电影生产转变为资助电影生产、发生和放映的全过程,让本土电影赢得自己的空间。台湾新电影和新新电影就是这样存在在一个非独立非商业的环境中,一旦电影作为话语权利受到保护成为台湾政策的核心后,也许还会产生更为新的电影人,也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光柱把暗盒里拷贝上的影像投向银幕,投向一直存在的眼睛,即使眼睛的数量永远像晨星一样寥落。
E. 有一部台湾电影
蓝色大门 (台湾)——我看过的最美的纯爱电影,一定要推荐啊!呵呵
十七岁的女高中生孟克柔与一同班女同学林月珍是很要好的朋友,她们无所不谈。一天林月珍跟孟克柔说她喜欢了一同校的男生张士豪,她每天都作白日梦想着张士豪,告诉小孟她想象到未来丈夫怎样怎样像张士豪,梦想自己怎样怎样跟张士豪跳舞等……这一切她都毫无保留的与孟克柔分享。
当林月珍对张士豪的想念日益严重时,她哀求小孟陪她去偷看经常在游泳池练水的张士豪,并替她向张士豪表白。当小孟厚着脸皮帮月珍向张士豪示爱时,月珍却害怕得跑掉了,张士豪便误会了是小孟太害羞而不敢承认是她自己喜欢他。之后,张士豪便常常借故亲近小孟,不期然被她愤世嫉俗的个性深深吸引住,同学们都纷纷议论,连月珍都不相信她,对她不停的质问他们是否在拍拖,但小孟还是不断否认。
所有的声音包括张士豪在内都在问她张士豪有什么不好?对,张士豪有什么不好呢?张士豪有一贯少女所喜欢的特质集于一身—拥有一副英俊的面孔,是一名好动活泼的运动健将。他率性天真,阳光大男孩一名,性格乐观……对,张士豪有什么不好呢?孟克柔反复地想。直至月珍对小孟的怒气升级,不瞅不睬,小孟更强烈感应到她心中有了答案,但这个答案令她感到惶恐,反复的确认,反复的验证,最终她跟张士豪揭示了这个秘密……
电影清新浪漫,充满新新人类的偶像剧风格,让各年龄层的观众都感动无比,怀勉青春时光!三个角色在戏里各有各的情感困惑,但是本片反映时下年轻人那种执着及痴傻的爱情观,诠释得自然生动。
http://nnv.dl1.btchina.net/download.php?s=681caf3a6b8379b0&attachmentid=425690
http://nnv.dl1.btchina.net/download.php?s=91fa300dc91567e1&attachmentid=425690
http://nnv.dl1.btchina.net/download.php?s=1f9b1700af527e92&attachmentid=472751
F. 有一部台湾的电影我忘了叫什么名字了,男主角的名字叫钉子。剧情是讲一群18岁的少年们骑摩托车去环岛的故
骑行乐
may be
G. 港台电影有部黑社会开运动会的谁知道叫什么名字
电影名称] 追男仔
[主要演员] 吴君如 吴耀汉 梁家辉
[类 别] 喜剧片
剧情简介
话说吴家有女已成长,一家之主吴汉中年丧偶,身兼母职,独力抚养三个女儿小青、小曼、小淑及幼子小志。吴汉之同年纪好友突然死亡,有感于世事莫测,唯一心愿是让三个女儿有个好的归宿,所以假扮患上绝症迫使三个不同性格的女儿结婚。孝顺的女儿仓促间找来各自的追求者滥竽充数,搞出连串笑话,不过总算有情人终成眷属,吴汉终于看见自己的女儿全都终身有靠,他的“绝症”也不治而愈了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zTizjV8ifc/
H. 有一部滑稽搞笑的电影,关于体育运动的
好小子5:万能运动员(1988)
导演: 周腾 / 林万掌
主演: 颜正国 / 彭恰恰 / 左孝虎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国语
简介
队员来自三教九流,跑、跳、摔、撑、举样样不懂教练手法五花八门,吹、骗、拐、赖、混个个精通一群怪家伙,三个好小子,一场欢乐逗趣的疯狂大赛
满清腐败, 大好神州竟遭列强割据满清覆亡后, 军阀们又趁机窜夺地盘。舒大帅乃北方六省督都, 生性好色嗜睹, 输了部队的粮饷。舒大帅只好向六国
银行贷款, 并被迫举办一场国际运动会。舒大帅特从英国请回一牛津大学体育博士的胡瓜, 为训练运动员的总教练,因其部队皆已输给其他军阀, 只得在
地盘内到处拉夫, 一时北京城内鸡飞狗跳, 集合了一批贩夫走卒, 偷抢拐骗的杂牌军为其效力。这里面有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莫少荵, 有收地头税的歪
哥,有诱拐别人老婆的彭恰恰, 有卖猪的阿国, 当扒手的小虎, 还有骗吃骗喝的无赖小胖, 大胖, 及一票颐春院的*女。集训期间胡教练因材施
教, 居然使得众人发挥了自己都不晓得的潜力, 大家对胡教练不仅佩服的五体投地, 终于在国际运动会场大展身手, 击败六国运动代表, 获得最后胜利也使得中国人扬眉吐气。一句话点评:娱乐与武术的完美结合,让影片更是笑料百出,何况还有现在仍监守着综艺节目主持人岗位的台湾笑星胡瓜呢。
集训期间胡教练因材施教, 居然使得众人发挥了自己都不晓得的潜力, 大家对胡教练不仅佩服的五体投地, 终于在国际运动会场大展身手, 击败六国运动代表, 获得最后胜利也使得中国人扬眉吐气。
I. 有部台湾马拉松比赛电影片段 主人公中途看到许多人退出 而他却坚持下来并取得了冠军,场地是在台湾的
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 ---坦桑尼亚选手
J. 求一部有关单车(自行车)环游台湾的电影
《练习曲》
练习曲
中文名: 练习曲
导演: 陈怀恩(En Chen)
主演: 东明相 / 杨丽音 / 吴念真 / 许效舜 / 达伦 / SAYA / 洪流 / 胡德夫
上映年度: 2007
官方网站: http://www.wretch.cc/blog/EtudeBike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国语
又名: Island Etude / 练习曲 - 单车环岛日志
imdb链接: tt1006908
◎剧情简介
大学就要毕业的明相骑上自行车,独自一人展开七天六夜的单车环岛旅程。逆时针的环岛路线,东岸到西岸的逆风行,一路所遇见的人与景,交织相扣,谱出生命的和弦。
他遇到了藉由影像制造梦想的工作者,专心一意的,想将太平洋的风捕捉入镜;在花莲海边遇见来自立陶宛的年轻女孩,她说她的国家没有山……;旅程中寂寞的时候,他在海边弹着吉他,伴着月色和海潮声,以大地为床,就地而眠;肚子饿的时候,和租游览车一边抗议工厂倒闭一边旅游的工厂女工分享便当;疲累的时候,他停驻外公外婆家,一声“阿公阿嬷”唤起许多人的童年往事和遗忘已久的血肉亲情……
回到高雄,旅程结束,回忆却正要开始。12段精彩的偶遇,是明相难以忘怀的生命滋味。停好一路相随的单车,打开电脑,拿起吉他,明相轻轻地弹奏起属于他的生命练习曲。
从第一天晚上说起,明相在太麻里的海边扎营,练习弹吉他,虽然他是个听障者,但依旧对声音有着无比的兴趣。
次日清晨,他沿着台11线走,遇到来东海岸拍摄MV的一群人,他们记录下明相骑车的片段。而后,明相在北回归线地标处休息时,认识一名要去花莲看母亲的单车骑士,当晚明相住在骑士母亲家,他感受到这是个拆散的家庭,骑士母亲有着淡淡的哀愁。
次日明相挑战以艰困著名的苏花公路,吃尽苦头,在中途汉本车站,遇到一名立陶宛女孩,独自旅行,女孩错过了去花莲的普通车,在明相的协助下,先北走再南下。也许因为语言不通,两人用笔谈,对于听障者而言,反而轻松自在。
第四天的北海岸之旅,投宿位于海边的国小,感受到即将退休刘老师的照顾与鼓励。想弹吉他给老师听时,弦却断了。
第五天,他沿着西岸,由北往南走,这儿上演着社会的变迁,一群失业女工在无奈中的喘息,藉着抗争租来的游览车,顺便旅游。同理喷画的少年的心情,交换各自工具,喷画、弹吉他,宣泄年轻的狂放。
顺道去看看阿公阿妈,用过往不同的方式回到老家,明相读到过去家人的遭遇,那段因明相听障,全家陷入苦闷的历史。 而当下街坊邻居谈论最重要的话题,就是年度大事,白沙屯妈祖绕境。
次日清晨,祖孙二人骑着铁马,参加庙会盛事。
最后一天的旅程,不如想像中的顺利,他的老捷安特,在荒芜的飞沙,爆胎了。也许承蒙妈祖的庇荫,适时出现一名也在骑车环岛的中年男人,因着他的帮助,让明相得以完成旅行。而两人短暂的同行,也令男子忆起:与已故同窗相偕骑车的美好时光。
候鸟返家,台西落日,预告了旅行终将结束。回到宿舍,收到MV拍摄小组,记录明相的片段。修好吉他,弹着练习曲,回忆这七天的旅行。
第一天,他踩着南台湾沿岸美景到了台东,在太麻里,明相悄悄地发现,一位老人一生情感的纪录。胡德夫海边演唱《太平洋的风》,奏起这个故事旅行的开场。
故事继续……
http://ke..com/view/46731.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