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弗洛伊德的爱情史有谁知道吗
妻子是玛莎·博内斯。另有争议:弗洛伊德曾与玛莎的妹妹米娜有婚外情,彼得盖伊的传记中称证据不足,但很多资料以及荣格的谈话均表明似乎无风不起浪。弗洛伊德的粉丝们是无论如何不愿相信他们的崇拜者曾经风花雪月,更愿意相信他是一个忠贞不渝的人。但是无论如何,弗洛伊德的妻子始终只有一位,而且他们之间的浪漫书信让他们奉为爱情中的经典佳话,有没有第三者,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即使很大可能是,这个可以有,呵呵。
『贰』 弗洛伊德传 电影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B8%A5%C2%E5%D2%C1%B5%C2%B4%AB
『叁』 求关于弗洛伊德的影片!急!!!
给你推荐几部:
1. Sleep, the Monster Whispered (1996)
2. Wygasle czasy (1987)
3. Freud (1962)
导演:
约翰·休斯顿 John Huston
主演:
Montgomery Clift
Max Haufler
Susannah York
类型:剧情 / 传记
更多外文片名:
Freud: The Secret Passion
片长:139 min
国家/地区: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1962年12月12日 美国
『肆』 弗洛伊德关于情结的作品
The Dissolution of the Oedipus Complex
1925 Some Psych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Anatom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Sexes
1927 Fetishism
1931 Female Sexuality
1938 The Splitting of the Ego in the Process of Defence
『伍』 弗洛伊德的爱情观是什么
弗洛伊德并没有专门提出关于爱情的心理学理论,但他在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时提到了爱一个人是为了实现“自我理想”。弗洛伊德通常都将人性归因于无意识的欲望,所以他认为爱一个人是为了满足对“自我理想”的需求,只有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爱的人,并被爱人尊重后,才能成为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形象。柏拉图的思想与后期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观点相似。
『陆』 弗洛伊德的代表作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中文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外文名: Sigmund Freud
国籍: 奥地利
民族: 犹太人
出生地: 摩拉维亚
出生日期: 1856 年5月6日
逝世日期: 1939年9月23日
职业: 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家
毕业院校: 维也纳大学
主要成就: 开创精神分析学说
建立精神分析法
代表作品: 《梦的解析》,《性学三论》,《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
『柒』 弗洛伊德怎么描述爱情的
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爱情?”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麦田里,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麦田。
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其间即使见到一棵又大又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就错过了;于是,我便什么也摘不到。”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摘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老师:“这就是婚姻。”
『捌』 弗洛伊德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洛伊德、西格蒙德(Frend,Sigmund 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12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他的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 (1895)、
《梦的解释》 (1900)、
《性欲三论》 (1905)、
《论无意识》 (1915)、
《自我与本我》 (1923)、
《焦虑问题》 (1926)、
《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玖』 爱情为什么是电影小说永恒的主题呢
张爱玲在有女同车里说:“女人一辈子,想的男人,恋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夸张吗?身为一个独身、独立、甚至不曾真正爱上任何男人的女人,我都觉得毫不夸张,因为我必须坦诚的承认,我从未停止过幻想、等待那个唯一契合我的灵与肉的男人出现,爱情是人类更古不变的执念,因为那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的研究结果表示:人称之为人,首先本质是一个生物体,作为生物体,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就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然而为了人类的繁衍和文明延续,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舆论的压制下,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发泄出来。所谓的社会允许的方式除了现实的婚姻和男女双方恋爱之外,虚拟世界的文学和艺术创作便是唯一突破口,影视文学更是科技时代的代表。
爱情作为性欲本能的美好代名词,是最具人类共性和引起人们共鸣的话题,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总爱跟朋友开一些“污污的小玩笑”,觉得很有趣,这是我们的天性啊!所以很多优秀的影视文学作品都是关于爱情也是必然的事,而且只有在影视文学中我们的性欲才可以得到完完全全的解放。
读西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后,你会发现性欲的释放就是人从小到大的毕生所求。比如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所以风靡全球,就是因为作者深受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的影响,里面对女性从13岁到18岁内心感情的刻画非常细腻,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