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大片 > 忠烈千秋台湾电影

忠烈千秋台湾电影

发布时间:2022-06-13 21:42:48

台湾抗战神剧《英烈千秋》,有着怎样不同凡响的历史

1971年10月26日,台湾被迫退出联合国;4个月后,美国总统尼克松赴中国大陆访问,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再7个月后,日本宣布与台湾政府断交。一连串的重大政治冲击,使台湾的民众产生出强烈的危机感,仇日的民族情绪也大为提高。在这种时空背景下,当时担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有意利用影响力广大的电影媒介来提振民心士气。其时调任“中影公司”总经理不久的梅长龄,遂乘势提出拍摄第一部正面表现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为国为民英勇牺牲的抗战电影《英烈千秋》
该片的制作预算仅100万港币,但是在编导丁善玺的指导有方,以及军方武器兵源的充份支援下,却拍出甚为壮观的作战场面和十分丰富的内容,于1974年11月拍成推出公映时不但票房轰动,更被各方赞誉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出色的战争片”。

由于《英烈千秋》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的双重成功,“中影”遂把抗战电影作为“一年一度”的招牌巨制

㈡ 忠烈千秋的简介

主演:王贯英 臧万祥 辛秋花 王增顺 杨建设
颜色:彩色
类型:艺术片 戏曲片
制作公司:西安电影制片厂【中国】

㈢ 台湾的历史影片

日治时期

日治时代台湾自制日语电影《莎勇之钟》,李香兰主演第一部在台湾拍摄的电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丰治郎率领日本摄影师等一行人在全台湾北、中、南一百多处地点取镜的《台湾实况绍介》。电影内容涵盖城市建设、电力、农业、工业、矿业、铁路、教育、风景、民俗、征讨原住民等题材[16]。第一部台湾人制作的剧情片《谁之过》于1925年由刘喜阳、李松峰等人组成的台湾映画研究会制作。不过即使剧情片,仍有相当多的影片。具有政治宣传的作用[17]。

1908年,高松丰治郎于台湾定居,开始在台湾北、中、南七大都会建戏院放映电影,并与日本及欧美的电影公司签约,建立制度化的电影发行放映制度。1924年后,台北的放映业者由日本请来一流的辩士(电影说明者),电影放映业愈加蓬勃起来。1935年10月,日本领台40年举行台湾博览会,以及隔年台北与福冈间开辟航空通运,这两件事推化造就了日治时期台湾电影放映业的鼎盛时期[17]

民国时期

台语电影兴起
主条目:台语电影

台语电影《旧情绵绵》,洪一峰主演。1955年,麦寮拱乐社歌仔戏团团主陈澄三与何基明导演合作,拍摄该团的拿手戏《薛平贵与王宝钏》,成为二战后第一部台语片,一直到1981年最后一部台语片《陈三五娘》为止,历经了二十多年的台语电影时代。根据统计,台语片的总产量将近两千部,产量最多时一年高达120部作品问世。《薛平贵与王宝钏》在当时台湾社会引起大轰动,皆创下当时票房纪录,[18],引来一窝风的台语歌仔戏跟拍风。

健康写实电影
1960年代,台海情势逐渐稳定,中央电影公司提出健康写实的制作路线,兼顾欧美写实主义电影下,聘请李行拍摄《蚵女》与《养鸭人家》两片。两片均颇叫好叫座。[16]。

60年代末期,知名导演李翰祥来台发展,并香港电影技术带进台湾。此阶段所拍电影类型除了初期的黄梅调,尚有历史宫闱片《如西施》及文艺片,其中以琼瑶原著为蓝图者占了8部。

胡金铨与新武侠片
1960年代,香港卲氏公司开始制作新派的武侠片,其中的两位主要导演胡金铨与张彻后来都来台湾发展。胡金铨于1967年为联邦公司编导武侠片《龙门客栈》缔造了绝佳的票房纪录[19],从此武侠、功夫、武打类型的电影成为台湾电影的主流之一,直到80年代才没落。胡金铨的电影发挥中国京剧的特色,结合弹簧床与吊钢丝的特技,运用蒙太奇电影手法,使得武打动作快速俐落,动静收放形成视觉韵律。

功夫片兴起
1971年,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及次年的《精武门》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热潮,而台湾武侠主流自此就转化为功夫片、武打片继续在台湾流行。接著张彻在卲氏公司幕后支持下,于1974年率奇子弟兵姜大卫、狄龙等来台成立的长弓公司,也让功夫武打片,成为当时台湾电影的要角。

爱国政宣电影
197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了一段台湾电影的爱国政宣片时期,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岭》、《战地英豪》、《女兵日记》、《八百壮士》、《梅花》、《笕桥英烈传》、《望春风》、《香火》、《黄埔军魂》、《成功岭上》、《源》、《皇天后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双十》、《血战大二胆》等。

除此,叫特殊的片种则有如《汪洋中的一条船》的自我勉励写实片及如《一个女工的故事》的文艺片。

学生电影类型
之后,李行、宋存寿、屠忠训等导演拍了一些如《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候鸟之爱》、《欢颜》等清新的小品。之后,导演林清介则在《一个问题学生》卖座后,连续拍摄相同类型,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学生电影,这些类型电影包括《学生之爱》、《同班同学》、《男女合班》、《台北甜心》、《毕业班》等。而这波电影尚有《拒绝联考的小子》、《年轻人的心声》、《不妥协的一代》。此阶段学生电影成为台湾新浪潮电影出现以前的重要台湾电影类型。这些低成本独立制作方式,也让新导演有了拍片的机会。事实上,台湾知名导演侯孝贤也在此阶段接拍了《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等两部片子。

台湾新浪潮电影的兴起与没落
台湾电影“现代主义”化,可说是始于三支短片合而为一的黄春明原著改编电影-《儿子的大玩偶》(片中另有《苹果的滋味》、《小琪的那顶帽子》)。除了部分禁演引发的《台湾电影宣言风波》外,中影公司大胆启用新人拍摄乡土文学作品,也是确立台湾电影新浪潮的主因。事实上,于《儿子的大玩偶》之前,中影已先启用杨德昌、柯一正、张毅、陶德辰拍摄了《光阴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与《小毕的故事》。这些电影也促成了台湾电影的新风貌,更因票房卖座,让台湾新电影成为主流[16]。

《儿子的大玩偶》制作完成后,突破当时台湾政治与电影保守势力的抵制,于舆论、口碑与市场的支持下,为往后台湾电影的创作自由创造一片天空。其后,包括侯孝贤、杨德昌、张毅、万仁、柯一正、陈坤厚、曾壮祥、李佑宁、王童等也确定了以导演为主;形式新颖、风格独特、意识前进的台湾新电影。

一般来说,此波新浪潮电影中较重要的作品计有《风柜来的人》、《海滩的一天》、《看海的日子》、《老莫的第二个春天》、《玉卿嫂》、《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这样过了一生》、《青梅竹马》、《杀夫》、《恐怖份子》、《恋恋风尘》、《桂花巷》。

该新电影绝大多数是由台湾政府所属的中影所投资拍摄,主要的推动者为中影主事者明骥与中高阶层的小野和吴念真。此三人,可说是促成台湾新电影的主要功臣,也对当时低迷的台湾电影产生重大影响[16]。

在此影响下,台湾业内原本拍摄商业电影的导演见状,也将此潮流引进商业电影境地,此种以乡土小说为类型的商业电影,计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室男》、《嫁妆一牛车》、《孤恋花》、《孽子》等。不过因为产量毕竟有限,1980年代台湾电影仍以如许不了主角的喜剧,与其他如著赌博片、犯罪片的商业电影。

另一方面,因为香港电影的成功,让台湾舆论上也开始出现对台湾新电影的批判声音。以艺术电影为主轴的台湾新电影的支持者与反对者逐渐壁垒分明,此因素,让集体的台湾新潮流电影方朝终于1980年代末期结束[16]。不但如此,在票房也大为失利。不过,相对的,此艺术电影,却同时间大受国际影展与各国艺术电影市场上的欢迎。

㈣ 请问台湾有没有什么的革命题材的好看的电视剧或电影

《八道楼子》,香港的,“支那七勇士”的故事
《八百壮士》,四行仓库阻击战
《英烈千秋》,张自忠传记
《笕桥英烈传》,反映国军空军的
《海军突击队》,国军鱼雷艇的
《梅花》,抗战末期台岛民众的爱国故事
《异域》,内战末期国军在金三角的孤军的,共两部
以上六部是台拍的
《大捷》、《铁血昆仑关》、《喋血孤城》、《血战台儿庄》、《浴血疆城》、《七七事变》、《生死千里》、《愤怒的孤岛》、《双栖间谍》都是讲正面战场的大陆电影

㈤ 求中国台湾省拍的抗战电影!

有拍过的啊,由国民党成立的中央电影有限公司拍过:
《英烈千秋》(1974)、《梅花》(1975)、《战地英豪》(1975)、《八百壮士》(1976)、《笕桥英烈传》(1977)、《强渡关山》(1978)、《黄埔军魂》(1978)、《大湖英烈》(1981)、《旗正飘飘》(1987)。
其它民间拍摄的还有:
《吾土吾民》、《卢沟桥传奇》、《扬子江风云》、《一封情报百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重庆一号》、《扬子江特一号》、《台湾抗日》、《一八九五》、《赛德克巴莱》这部是讲述日据时代原住民抗争日本的电影,蛮不错的一部电影,虽然电影有些夸大。
两个意识形态不一样的政权拍摄出来的电影肯定是不一样的啦,政治色彩很浓重,台湾民间拍摄的比较能反映人民的心声。
国民党主导拍摄的几部抗战电影很值得大陆人民看看的,很震撼!完全颠覆了以前对国军的看法,国民党主导的抗战(应该叫卫国战争)真的是气势磅礴,可歌可泣!国军在抗战期间将军阵亡人数就达120多位,将军级别以下的就不计其数了,他们都是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有的还是留日德法美的高级知识分子,为了投入民族抗战他们弃文从武血撒疆场。。。还有我们可爱的国军士兵们,他们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抛家弃子泪别亲人,毅然拿起武器用他们血肉之躯筑起了我们现在这个家,历史会还原一切的,他们应该得到所有华夏子孙的祭奠,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个即将要复兴的伟大祖国。
271

㈥ 有没有台湾拍的抗日战争电影或电视剧

1、《梅花》

电影介绍:

《梅花》是一部由刘家昌执导,张艾嘉,谷名伦,柯俊雄等主演的战争电影。影片于1976年上映发行。

讲述了在中日战争末期的台湾,一个小混混(柯俊雄饰),在目睹全镇人奋力协助中国政府对抗日军后,大彻大悟,决心做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最后以身殉国。

㈦ 你喜欢《英烈千秋》这部抗日剧吗

台湾电影《英烈千秋》,讲述的是张自忠抗战的故事.听闻马英九看此片时潸然泪下,再加之本人十分敬重张将军,所以我观阅了它.然后我不禁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一部有点年头的主旋律片.当然,在一国两制,台海相隔的情况下,旋律略有不同.画质是不敢恭维的,但是这无可厚非,毕竟收限于当时的种种条件,比如技术,器材.我观影向来重内容和情感,轻形式和方式,这当然不是由于我好像心灵丰富或是貌似追求精神层次的东西,只是因为我不是专业的.然后我要提到一点,在几十年前,在一个有30%的土地处于热带的岛屿上要拍出展现中国北方景观的影片,他们确实辛苦了.

影片最先给我触动的一个片段是——张自忠奉命留在已被日军占据的北平任伪市长以做周旋,然后那群张老家的刁民们就大肆对张的妻女恶语相加,一口一个汉奸,极尽羞辱谩骂之能事.当然,在张被正名之后,他们自然又纷纷出来跪舔.我觉得这一段拍神了,表现了部分中国人一向以来的两个特性.首先,部分中国人缺乏判断力,永远不会独立思考,街市上传啥就信啥,媒体说什么那就是什么呗,然后就活在新闻标题下了.他们不追求也不在乎真相,这并没有什么好过份指摘的,可恶的是他们随耳听到或是随手捏来所谓真相,然后肆无忌惮伤害可能无辜的人.第二个特性是在展现正面形象无成本或是成本低的情况下,部分中国人很容易义愤填膺,正义感爆棚,大义凛冽,苦大仇深.可能他们觉得,搞对了自己也算个英雄,搞错了的话,随大流的落井下石也没什么好顾忌的,毕竟法不责众嘛.当然,很多人在要为正面形象付出重大代价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走向负面.电影放到后面,倒还真出现了唯一的汉奸.这个人是五毛党,想想也是有趣,打完武仗,打文化仗,我知道你肯定在黑我,那我也黑你,然后就互黑了.

㈧ 谁有黄埔军魂,笕桥英烈传等反映国军的电影资料请发至[email protected] 万分感谢。

链接:

提取码:t2r9

《笕桥英烈传》台湾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出品,是以烈士高志航故事为主轴的著名抗日战争电影之一,1977年七月七日首映。

笕桥驱逐机四大队队长高志航,是位出色的飞行员,素以训练严格,作战勇敢著称。淞沪战争爆发的次日,1937年8月14日,高志航率大队痛歼日本来犯的木更津航空队。大队飞行员个个英勇奋战,视死如归。沈崇诲以战机撞击日本军舰出云号而壮烈牺牲;阎海文因坠落日军阵地,为免于受辱而拔枪自尽;刘粹刚则独立应战而与敌人同归于尽。高志航一人击落六架敌机,首创歼敌纪录。笕桥的英烈们首战告捷。11月21日,日军又从空中来犯,高志航率E16战斗机从兰州起飞,在周家口击毙日本空军将领原田浩后壮烈牺牲。

㈨ 忠烈千秋什么时候上映

北宋年间,忠良呼延丕显被国丈庞文与其女西宫娘娘宠赛花等合谋所害,呼家一百余口惨遭杀戮,造成奇冤血案……

阅读全文

与忠烈千秋台湾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白鹿原电影结局结尾 浏览:115
最好听的韩国电影音乐 浏览:8
一部学生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22
暴力聚会电影演员表 浏览:871
经典法国逐木鸟老电影种子 浏览:470
恢复电影院的地区 浏览:500
德拉西翁大电影 浏览:46
粤语电影跟踪 浏览:28
有看正在上映电影的网站吗 浏览:628
晚娘上电影演员 浏览:41
周星驰刘德华电影推荐经典电影 浏览:6
电影我的姐姐观后感英语 浏览:694
吴亦凡的新电影叫什么 浏览:560
电影突然变异图片 浏览:580
大哥大电影版 浏览:758
最近周星驰拍什么电影 浏览:821
和你的名字差不多的国产电影 浏览:206
香蜜这个电影的结束音乐 浏览:122
好看的动物电影大全 浏览:973
一部外国电影主角飞行员 浏览: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