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大神,对于台湾电影的看法。
对台湾电影而言,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台湾地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赛德克·巴莱》等片的高票房进一步拉动了本土电影的市场效应;另一方面,以钮承泽、陈正道、林书宇为代表的一批导演,来到大陆寻求新的合作机会,被视为香港导演集体北上之后又一轮人才流动。值此契机,我们专访了一批活跃于业界的台湾电影人,包括制片人徐立功、焦雄屏、陈国富、李烈,林书宇、陈正道、九把刀等导演,以及赵又廷、彭于晏、陈柏霖等新生代明星。希望通过他们的表述,呈现出这一年台湾电影的面貌。 在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突飞猛进的十年中,台湾电影一直是其中的一个“缺口”,业内甚至出现了很多“台湾电影已死”的看法。但是近年,随着《海角七号》《艋舺》《鸡排英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台湾影片不断刷新本土票房纪录,或者在国际影展上崭露头角。台湾电影渐渐开始爆发,且复苏之势十分迅猛,不仅在票房上屡创奇迹,在题材类型方面也开始了越来越多的尝试。早前《海角七号》等台湾电影在大陆引进公映后虽票房平平,但在业内却实现了口碑相传,而随着今年《星空》《LOVE》两部影片宣布与大陆电影公司合作拍片,以及金马奖提名出现有史以来囊括两岸三地优秀作品的“格局”之大,台湾电影是否会与香港电影同样呈现“北上”的趋势也开始引起业内关注。 台湾电影的本土发力令人瞩目,解决“生存之道”后,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寻求更大的发展。台湾本土市场容量毕竟有限,而随着两岸电影合拍政策的开放,台湾电影人也开始效仿香港电影人的“北上”浪潮,去内地寻找一个更大的市场。 2011年,台湾电影导演“北上”的势头变得清晰。小马奔腾影业投资的时尚爱情片《幸福额度》,邀请台湾新锐导演陈正道执导;而台湾青年导演领军人物钮承泽赴内地开拍的《LOVE》,投资成本叫价7500万元,比起钮承泽上一部佳作《艋舺》6000万新台币(约为126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规模,堪称天壤之别。 “北上”意味着更大、更专业的宣传发行规模,而这一度是台湾青年导演最大的掣肘。台湾导演林书宇筹拍几米漫画改编的《星空》之初,成本只有3000万新台币,其中1000万新台币还来自电影辅导金。而该剧本入围华谊兄弟的“H计划”之后,投资成本一下扩大三倍,用充足的资金为影片营造了唯美梦幻的视觉效果。华谊兄弟用专业团队为影片卖力运作后期的宣传营销,让这部文艺气质的影片享受到商业大片的待遇,这一切,是林书宇在台湾完全想象不到的。 对台湾导演而言,“北上”意味着更为广阔的天空,而台湾导演独特的人文气质、细腻的拍摄手法,也为他们在内地的发展逐步铺路。在香港导演入主内地,争拍亿元大制作的同时,台湾导演集体表现也让人拭目以待。
Ⅱ 有和我一样对台湾电影的感觉特别特别吗
应该是有一点吧,
虽然我们看到的都是允许播放的,一些剪辑过的电影,但是看起来还是有些怪,当然说的不是全部的电影都这个样,建议你看看八百壮士。
Ⅲ 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台湾电影《海角七号》会感动
不知道楼主说的是不是台湾人,台湾人当然会感动。
第一: 因为日本人在台湾统治了五十年,大部分台湾人(1945年以前过去的)已被日本人同化。片中的一个情景可以说明问题,一个台湾老农的用流利而标准的日语和男主角对话的片段。
第二:由于台湾的亲日情结,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49年后老将对td进行镇压,进而加剧了台湾人的td亲日情结。
第三:由于近些年李登辉,陈水扁和td分子对日本殖民时期的美化和歌功颂德,更加剧了台湾的一些人对中华文化的排斥对日本的崇拜和向往
Ⅳ 最近喜欢上的台湾电影,求高人分析下台湾电影和日系电影风格上的区别
日本的当然首推岩井俊二的一系列影片《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等等,还有几部我很喜欢的《青之炎》、《彩虹女神》、《深红》等等。
台湾的《囧男孩》《练习曲》《蓝色大门》《盛夏光年》《刺青》《九降风》《艋胛》《听说》《沉默的青春》《海角七号》
我理解你所说的画面风格,我也发现了,个人比较喜欢台湾的青春电影调调,给人以温和深刻的印象,这些应该都是你比较喜欢的类型。
Ⅳ 电影(台湾的感觉)
香港电影 我看过这个片段 老师是杨紫琼好像 旁边一个男的是林子祥 我找找
Ⅵ 台湾电影真的比内地差么
大型商业电影比台湾强,可是大陆商业电影的一大缺陷就是叙述方式,电影内容,价值观甚至逻辑承接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所以我们看国产大片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有一种尴尬的感觉。而台湾商业电影不拿手。很多电影是艺术电影。所以台湾电影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上得奖数量在陆港台地区是最多的。有点偏科严重,而香港主要拍商业片。中国大陆则因为电影产业开发比较晚,所以也吸收了港台两地的风格。比如张艺谋,贾樟柯就表示过以前看台湾电影对他们的影响,所以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红高粱有台湾新电影浪潮的影子,红高粱甚至还请侯孝贤当监制。后来的十面埋伏也有李安导演卧虎藏龙和徐克功夫片的感觉。其实中国电影,尤其内地电影可以做大做强。就是请香港的影人指导商业片,让台湾影人指导艺术片。大陆作为制片方投资就可以了。当然前提是放开一切言论,思想,画面等方面的限制。以前整个东亚东南亚看华语电影,可是现在大多数亚洲人更选择日韩或者印度电影来看。从这种对比来看,中国电影的确是没落了,就算拍出战狼这种只有鸡血没有思想的电影,就算国内票房破几十亿,在国外院线的表现甚至不如蜡笔小新大电影的票房高。
Ⅶ 如何评价近几年台湾电影的发展
湾电影正在复苏,不过全球看来还是好莱坞电影的天下,电影产业就是工业,要专业化,细致化,内地电影现在很难国内开花国外也香。
Ⅷ 为什么台湾电影或者电视剧感觉剧情比国产的严谨呢
你看过多少台湾电影电视剧,从哪里看出比大陆影视剧严谨的?
光是布景,台词,台湾影视剧就远不及大陆影视剧,何来严谨之谈?台湾大多是室内布景,就算古装也是现代台词,大陆随便一个甄嬛传,康熙王朝,就连喜剧的宰相刘罗锅,演义性质的四大名著翻拍,都远超台湾影视剧不止一个数量级。
当然,如果你对比的是台湾的王牌影视剧跟大陆的某些圈钱神剧,那我就不反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