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拍得战争片,最好的肯定是《赛德克·巴莱》,首先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台湾经历的现代战争太少,本身就限制了他们战争片的拍摄。
《赛德克·巴莱》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级战争片,导演魏德圣此前最有名的电影是《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光筹划就有十二年之久,参与演出的演员超过2万人。
那么,《赛德克·巴莱》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部电影分上下两部,上部叫《赛德克·巴莱:太阳旗》,下部叫《赛德克·巴莱:彩虹桥》,大陆上映的时候合二为一。个人感觉上部最好看,第二部有些拖沓,大陆上映版挺好,时间短了,节奏更加明快。
Ⅱ 台湾拍过什么经典的抗战片
有的,而且是我个人最喜欢的20部影片之一。
《赛德克·巴莱》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影片,该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电影在台湾上映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内容阐述发生于1930年台湾南投的“雾社事件”,当信仰彩虹的赛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阳的日本大和民族,两个族群在台湾山区爆发冲突,两军交战,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率领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对抗日本三千大军。
《赛德克-巴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史诗电影。它基于史实所展开的创作,没有刻意地升华与迎合,只有赤裸地展示和呈现。它所诠释的命题,不但属于曾经的台湾原住民,也属于整个人类,在华语电影整体倾向于颓废、萎靡的创作状态时,它几乎是以骄傲的姿态,宣告电影精神不死,捍卫着华语电影在好莱坞、日韩电影面前的尊严。
Ⅲ 求台湾拍的战争电影!
抗日的:
八百壮士
英烈千秋
觅桥英烈传
旗正飘飘
梅花
剿/共的罕见
Ⅳ 台湾有没有拍过一些反应内战的电影,电视剧或纪录片
《古宁头大战》
制片:刘伯祺
导演:张曾泽
编剧:贡敏
摄影:钟申
剪辑:王其洋
音乐:骆明道
演员:王羽, 王道, 王珏, 梁修身, 杨群, 陈秋霞, 凌云
出品公司:中国电影制片厂
发行公司:中国电影制片厂
出品年:1980
1949年10月24日,人民解放军发动金门战役,因登陆船只数量匮乏,后援不继,至28日,解放军登陆部队三个团共9086人全军覆灭。台湾方面史称“古宁头大捷”。
本片于1980年夺得第1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录音和优等策划特别奖两项奖项。
黄埔军魂
制片:梅长龄
导演:刘家昌
编剧:邓育昆
演员:甄珍, 柯俊雄, 谷名伦, 车轩, 张美瑶, 恬妞
出品公司:中央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中央有限公司
出品年:1978
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在凤山恢复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连长教官江支森不求名、不求利,认真地以“铁的纪律、爱的教育”训练学生,上课时对学生严格要求,下课后将学生视如子弟。学生们都爱他又怕他。他的妻子绣春亦热爱他的事业,照顾着他的 每个学生,经常请学生到家中作客。为了让学生无拘束地在他家度周末, 他竟离家徜徉在校园里。原是胆小的学生刘志良,在江支森的教导下自觉锻炼自己,得知母亲病逝,却因在校组织同乐会,不能回家送终,在晚会上演唱悼念慈母一曲,声泪俱下,感动了全校师生。以后他成为该校的校长。顽皮的周浩庭也在转变,后来成为少将军官。三十多年间,江支森的官阶只从中尉升到中校。他虽没有子女,却受到学生的敬爱。在他退休离校时,校长带领全校师生,隆重地列队为江支森夫妇送行。
柯俊雄凭借本片于1979年夺得第1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男主角奖
《八二三炮战》一片楼上已有朋友提及,不再重复。
台湾所拍摄的战争影视剧多为抗日题材,内战题材数量极少(素材匮乏),内容扎堆于两次金门作战,新意不多。
推荐一部《皇天后土》(白景瑞导演,柯俊雄、秦祥林、胡惠中主演),虽说本片不属内战题材,但作为一部站在台湾角度上拍摄十年WG题材的影片,别有一番意味。
Ⅳ 台湾有没有一些战争片 电影连续剧都可以
军中乐园 (2014)
导演: 钮承泽
编剧: 曾莉婷
主演: 阮经天 / 万茜 / 陈意涵 / 陈建斌 / 王柏杰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4-09-05(台湾)
片长: 133分钟
Ⅵ 有哪些推荐的台湾电影
谢邀!感谢关注奥斯卡,与你一起揭晓心中的谜底。
5、《卧虎藏龙》
豆瓣8.0分,将近20万人标记。李安导演带领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比起表面的刀光剑影,人心的情感和欲望才是李安要表现的江湖。再大的力量也无法化解的内心挣扎,李安却表达得风度翩翩、意境圆融。最好的武侠片之一。
台词: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
Ⅶ 台湾在军事方面一直不肯示弱,他们有拍摄过关于战争的电影吗
台湾的战争电影非常少,但是却有一部是笔者认为非常出色,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它的名字就是《赛德克·巴莱》。
电影评析:对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人反日压迫抗争的呈现,使《赛德克·巴莱》成为了一部反映弱小民族战争的史诗之作,电影真正以极为客观的角度再现了原住民们对自由的追寻和信仰尊严的坚守,从影史上来看及少有一部电影能真正站在原住民的角度去再现一个民族的悲情,以卵击石的“雾都事件”是赛德克人为了自由与守护最后的呐喊,在那至美如画的山川河流里,当无数美好变成血流成河的屠虐,野蛮与文明的沉思,令人所见文化入侵的奴役远比侵占土地更为可怕,一个民族永远不能缺失自身的传承。文/梦里诗书
Ⅷ 有没有台湾拍的抗日战争电影或电视剧
1、《梅花》
电影介绍:
《梅花》是一部由刘家昌执导,张艾嘉,谷名伦,柯俊雄等主演的战争电影。影片于1976年上映发行。
讲述了在中日战争末期的台湾,一个小混混(柯俊雄饰),在目睹全镇人奋力协助中国政府对抗日军后,大彻大悟,决心做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最后以身殉国。
Ⅸ 台湾拍的国共战争电影
那个在大陆很难能看的到。不过我有部台湾拍的抗战纪录片,原版的,同大陆拍摄的纪录片一样,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认为它最大限度的反映了那一段历史的真貌,你要敢兴趣可以去看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39cfc010002k8.html
Ⅹ 台湾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片(电影)有哪些
1937年7月7日,一声枪响震惊中国。从此,不屈的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但是,“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也觊觎已久。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就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侵略的狼子野心。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后,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满蒙积极政策”(世称《田中奏折》),疯狂地宣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奏折》提出的对外侵略总战略是:第一期夺取台湾,第二期夺取朝鲜,第三期夺取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全世界。日本正是这样一步步地走向侵华之路。
1853年,美国军舰兵临城下,日本幕府次年结束了持续200余年的锁国政策。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将目光瞄向海外,提出向欧美学习,走“富
国强兵”之路。这时日本国内的主导思想是:亚洲比西欧落后,应当将亚洲置于“先进”的日本支配之下。日本妄想将其国内的“等级制度”出口到亚太甚至世界范围内。而此时的中国清朝政府正处在内外交困的时期。历史发展到此时,日本侵华就成为必然的结果。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
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
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给日本(由于不希望日本在战争中获益过多,俄、法、德出面干涉。清政府虽收回辽东半岛,但支付了3000万两白银偿金。)战后,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开始跻身列强行列。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日本又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发动日俄战争。战后,日本将朝鲜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同时将俄国在中国东北大连、旅顺的统治权掌握到自己手中,经营“南满铁路”,开始侵入中国东北。日本成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乘机向德国宣战,并迫使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还得到在中国修路、开矿等许多权利。日本侵略步伐更快了。
1931年,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是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口炮轰沈阳,至1932年2月,中国东北地区沦入日军之手。随后日军将侵略目标瞄向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日军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并迫使中方代表签署《塘沽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出长城以南100公里的“非武装地带”,为日军打开通向华北的大门。
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制造“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奋起反击。事后,中共通电全国,号召团结抗日。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宣布准备抗战。“七七事变”后,日军先后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发动全面进攻。中国从此形成两个战场———国民党数十万军队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是为正面战场;在日占区,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开辟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
1938年8月13日,日本海军进攻上海,淞沪战役开始。11月12日,上海沦陷。日本军部和政府以为占领南京就可使中国屈服,因此动用20万军队进攻南京。
1938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军屠杀中国平民和士兵30万人以上(史称“南京大屠杀”)。面对日本侵略,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保卫战等显示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敌后军民则开展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广泛的游击战争,钳制与消耗日军,并在1940年进行了“百团大战”。两党相互配合的抗日持久战,令日军虽占领大片中国国土,但无力对中国实行全面进攻,无法实现征服中国的目的。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相持阶段。1943年下半年后,中国军队逐渐转入局部反攻。
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随后出兵中国东北。6日和9日,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掷了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
参考资料:纪念抗战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