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京剧的电影
关于京剧的电影《霸王别姬》、《定军山》、《梅兰芳》
关于京剧的电视剧《青衣》、《净魂》、《大老板程长庚》、《荀慧生》
京剧电影就忒多了《野猪林》、《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望江亭》、《赵氏孤儿》....
还有八个样板戏,全是电影
❷ 求老的京剧名段或京剧电影
拿去看看 智取威虎山 ,京剧改编的电影,不错
❸ 跟戏曲有关的电影电视剧
电影《定军山》,2005年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而拍摄的,其中谭鑫培一角由其后人京剧名家谭元寿饰演。电驴上有下载,我前段时间下过,可以下的,但是速度比较慢,如果不急着看倒是可以放着它慢慢下载,清晰度还好,个人感觉挺清晰的。电影还有个叫做《又见梅兰芳》的等。
电视剧的话,我记得好像是去年还是什么时候,有个叫做《女子戏班》的,是讲越剧的;还有《荀慧生》、《大老板程长庚》等等。
如果说再加上一些戏曲电影电视剧外景戏(用外景来拍摄而非舞台拍摄的戏曲剧目)的话,那就更多了。 个人感觉,还有《百家讲坛》上,也有讲过一些戏曲人物的,我印象里有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高级记者翁思再讲过一个系列叫做《梅兰芳》和《伶界大王谭鑫培》的,于丹有做过一个系列节目在中央三套“文化访谈录”连续七天播出《于丹•游园惊梦》的,或许还有吧,但我目前还不大清楚或者没想起来。个人感觉,这些文化节目也挺不错的,适合初走进戏曲的人看,比较浅显易懂,而且也不难看无聊。
❹ 智取威虎山京剧版和电影版的区别
电影是光影的艺术,镜头的表达。说白了就是导演通过镜头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和我们平常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是一样的,只是媒介不同罢了。舞台版只是一种客观的记录,很少有镜头表达,只是三位一机的切换镜头,记录整个演出过程而已。
我们看到的电影和电视里的舞台既没有什么可比性,也可以说有可比性。此话怎么理解呢?
先说可比性,首先要明白,表演艺术是一种实时表演艺术,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这种魅力。而电影、电视只是一种记录的手段,它们记录下来的东西只能叫“工业产品”,所以说它们可比,只是针对这一点而已。当然,电影手段远高明电视,因为电影是一种可控行为。比如说,演员怎么走,怎么站位,某个动作不到位,都可以重拍,都得听导演,都得服从于镜头,画面的美感,而舞台演出时,电视录像自然是不可控的,只能在很固定的机位录像,演员走出画面了,你不能喊停,重新来过。
没有可比性,因镜头也是有语言的,可以通过不同的镜头,机位的设置来表达拍摄者想表达的东西,所以能拍出更有震撼力的影像效果,甚至可以强化表演。所以电影运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来表达,而电视只能用推近拉远。
很多人没有去找过电影版演员演出的舞台实况版来听听看看,如果把他们自己的电影版和舞台版对比听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就会发现杨子荣永远也唱不出电影中“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神采,因为这段唱腔后期是经过音染加了混响的,如果你懂录音技术,就明白我所言非虚。
在电影中,正面人物大量的运用仰角来拍摄,这样人物会拔高。有一张经典的剧照裘盛戎和高盛麟的拜山,就是一张仰角拍摄的,看上去人物很高大,有气势。道理如同我们小时候看大人,永远是仰着头,总觉得大人们很高大。
王梦云老师在电影和舞台版中都有,大家可以从她的表演中发现,舞台版的节奏,动作幅度,表情,唱腔都要夸张很多,这就是剧场表演,为了让距离远的观众能看到所采用的必要手段。昆曲名家计振华先生每次演出前必定要去剧场最后一排看看,就是考察距离,考虑演出时用多大的幅度才能有效果。所以电视里看的舞台版演出,适度的夸张略微过一点,那么观众座在剧场里看戏,正好。尚长荣先生的表演就是施正泉先生的一个强化版。
仔细看看施先生细腻的表演,在尚先生的舞台版上,一个不落,交待的清清楚楚,并且还有些处理更加丰富,比如拉开布帘看到解放军同志为老母亲症治时,迅速的拔长立身,节奏上的变化带来内心的惊讶。又比如说,在看到参谋长时那种尴尬,羞涩,手足都不知怎么放的表演非常到位。
舞台的真实,首先要了解舞台真实的表演是什么情况,所以要翻阅当年演出的所有纪录,纸质、有声资料都要看,还可以问问当年看过的人。这些资料也不难找,我就不提供了。对比电影版和舞台版,就是原班人马演出,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如节奏,演出时的爆发力,对艺术诠释,您会差异的问自己,是一套人马在演吗?
电影里有种类型叫“纪录片”,纪录片才是最接近原始的。从建国后到文革结束,这类影片就是标有舞台艺术片的字样,只有这类影片是最接近舞台演出。您可以看看纪录片和其他电影的拍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现在的空剧就是一个最初级的纪录片,而电影版的纪录片是升级版。回到《智取威虎山》电影,您可以看到镜头的运用非常丰富,在正面人物出场,剧中停顿亮相处,都会用低机位的仰拍,为表现人物的英雄气概,高大形象。在反面人物用的更多的是高机位的俯拍,表现出人物的渺小。作个切身体会的比喻吧,如果有女朋友或老婆,她们的身材不是那种高挑的,您在给她们拍照时就可以把相机低到她大腿位置直拍,您会发现您的女朋友身材马上高挑,腿也变得细长,这就畸变成像后画面带来重新的视角体验。这种画面给一个没见过真人的人看,他会认为您女朋友是那种特修长,高挑的美女。
电影《野猪林》和当时的舞台演出完全不一样,而现在舞台上演出基本上遵照电影版在演出,如果某人真正的按照当年舞台演,估计被哄下台,不认可了。
再说夸张
剧院中最好的位置不是在前排,而是中间靠前的位置7至10排,这个距离离舞台有10米左右,剧场声音在这个地方也是最好的,所以这个地方的票价反而最贵,领导、贵宾都是座在这个位置。
说是夸张,不如说是放大。放大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如同小楷羊豪和中楷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大一号。对比上面视频看看,王梦云先生、尚长荣先生在舞台版演出时,只是电影版的放大。再看看演座山雕的贺永华先生和他的亲传弟子张达发表演,张达发先生也只是在老师的基础上放大,不是夸张变形的表演。真正好的表演艺术家是会根据场地不同来改变自己的表演尺度,该交待的都要交待,人物该有的都有。与那种夸张的变形是两种概念,因为这类表演已经脱离本质了。比如说孟广禄先生的表演,他很夸张,但是没内容。又比如说安平的表演,都没有那种羞愧的感觉。
在发动群众一场时,舞台版开头就用的一个广角头拍的一个舞台全境,可以看到人物是不大的,其实观众座在位置上看舞台也是这样一个效果,表演的尺度太小真得是什么也看不见的。电影版用的定焦的移拍,不用说,电影版的细节很好。舞台版中王梦云唱“病缠身粮食尽呼儿不应”时,右机位镜头给的全身直接切过去,接着变成左机位切半身人像,而电影版从开头就一个镜头从移拍到四分之三人像特写一气呵成。比如说参谋长唱到毛主席时,李勇奇无限崇拜之情,舞台版中镜头给的一个半身像特写,但是糟糕在暴光不准确,成像后,人脸变成一片死白,这是摄影摄像中最忌讳的,严重影响到视频前的观众,也影响到人物形像,但是这和演员表演没什么关系,问题是出在摄像师身上,这是技术问题。
电影是胶片的,电视是盒带的,在成像上完全是两个级别的。现在都在说高清电影,其实这是忽悠大众的。高清电影的播放只能达2K,而胶片的播放能达到4K,它的画质,色彩,宽融度真就不是高清能比的。IMAX电影也是胶片的,它是72mm胶片拍摄,它的播放能达到11K,当然极具震撼力。那时的电视只有0.5K,现在的电视有0.8K。不管什么东西也比不了人眼真实看到的。这就好比,吃水果,大家都知道吃树上摘的最新鲜,也是好,其次是市场上购买的。那么看表演也是一样,当然是在剧场里看,这是新鲜水果,电影电视只是罐头食品。
样板戏,按现在的说法叫命题作文,导演只是通过拍电影来表达江的想法,换句话说,真正的导演是江。舞台上表现高大全,电影里也要表现高大全,虽然意思是一样,但是镜头和人眼的感受上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正面人物,舞台表演只要拔长身形,昂首挺胸,在人眼里就会高大,不管是从上面看,还是从侧面看。但是在镜头中,人物要高大全大多数只能用低机位仰角拍摄,这样的画面构图才能表达出高大的意思。电影是一张张的画组成,所以她遵循的是画面构图的法则,而人眼只遵循表演者在时空的感受。
电影是可以通过剪辑,画面构图,视角的不同来强化艺术表现力,是另一种视角感受体验。与舞台演出时的观看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电影是再一次的艺术加工,与真实是存在差异。比如上面举例给自己的女朋友拍照,虽然女友不具有模特的身材,但是怎样才能拍出高挑细长的身材,当然是选取的角度考虑,这就是再创造。电影来源于舞台,但是电影是在舞台基础上的艺术再加工。
❺ 有关京剧之类的电影
01 《玉堂春》 (张君秋、俞振飞主演 1949年拍摄)
02 《梅龙镇》 (张君秋、马连良主演 1949年拍摄)
03 《霸王别姬》 (梅兰芳、刘连荣主演 1956年拍摄)
04 《贵妃醉酒》 (梅兰芳、萧长华、俞振飞主演 1956年拍摄)
05 《荒山泪》 (程砚秋主演 1956年拍摄)
06 《宋士杰》 (周信芳、童芷苓、李玉茹主演 1956年拍摄)
07 《群英会·借东风》 (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等主演 1957年拍摄 )
08 《杨门女将》 (杨秋玲、王晶华主演 1960年拍摄)
09 《宋江杀惜》 (周信芳、赵晓岚主演 1961年拍摄)
10 《失子惊疯》 (尚小云主演 1962年拍摄)
11 《野猪林》 (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主演 1962年拍摄)
12 《武松》 (盖叫天主演 1963年拍摄)
13 《尤三姐》 (童芷苓主演 1963年拍摄)
14 《红灯记》 (刘长瑜、高玉倩主演 1970年拍摄)
15 《杜鹃山》 (杨春霞、马永安主演 1971年拍摄)
16 《古城会》 (高盛麟、袁世海主演 1976年拍摄)
17 《姚期》 (裘世戒主演 1980年拍摄)
18 《铁弓缘》 (关肃霜主演 1979年拍摄)
19 《李慧娘》 (胡芝风主演 1981年拍摄)
20 《徐九经升官记》 (朱世慧主演 1982年拍摄)
❻ 梅兰芳京剧电影有哪些
贵妃醉酒,生死恨,梅兰芳,霸王别姬,宇宙锋,海港,野猪林,挂帅,打渔杀家,贩马记,汾河湾,四郎探母,御碑亭,凤还巢
❼ 京剧电影工程10大经典剧目都有哪些
第一批10部:《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状元媒》《秦香莲》《萧何月下追韩信》《穆桂英挂帅》《谢瑶环》《赵氏孤儿》《乾坤福寿镜》《勘玉钏》
第二批暂时7部:《红楼二尤》《大闹天宫》《贞观盛世》《四郎探母》《捉放曹》《群英会•借东风》《文姬归汉》
-爱听戏曲网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