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分析《红岩》中的人物形象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岩》有鲜明的特点。以江姐和许云峰为例。
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如她第一次出现在成岗家里,九表现出地下工作者机敏干练的特有风度。在去川北的路上,她看到挂在城头的丈夫的头颅,顿时热泪盈眶,禁不住要痛苦出声。但她以想到当时的处境和新的战斗任务很快就控制了悲痛的感情,更英勇的投入了新的战斗。作者细腻的写出了作为妻子的江姐所具有的丰富感情,有 写出了她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被捕后,她经受了更大的考验,深受同志们的爱戴。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地实践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人物是无产阶级真善美的化身。
许云峰是一个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领导人形象。在沙坪书店一出场就显示出她高度的革命警惕2性和处理意外情况的果断,镇静。在监狱中与狡猾的特务投头子徐鹏飞面对面的斗争中,他沉着冷静,巧妙地把敌人引入错误的判断,保护了同志和组织。这显示出他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最后,他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森的地窖里用手指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这就是共产党人的风格。
⑵ 谁能告诉我《红岩》的主要内容
长篇小说《红岩》写解放战争后期,中共重庆地下党与国民党当局斗争的故事。前半部分重点写地下党的工作,如借开设《沙坪书店》为联络之用;秘密编发、印刷与张贴《挺进报》等,也包括一些武斗斗争,如华莹山游击队等。后半部分主要描写地下党在国民党监狱——渣滓洞和白公馆的故事。所有前半部分出场的人物,几乎全部入狱,他们在监狱继续抗争,直到重庆解放。后半部分是全书重点,刻划了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人。该书作者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出版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当时产生巨大影响,有据此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等。
⑶ 《红岩》的细节描写赏析600字
《红岩》:《红岩》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中国军事文学长篇小说。它主要叙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书重印113次,册数则超过了一千万。为红色经典作品,轰动一时。作者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此长篇小说《红岩》,后改编为红色电影《烈火中永生》。
《红岩》中的好段:
1、在车站出口处,他们遇到了严格的检查,虽然江姐拿出了证件,但是军警还是查看了行李卷,这使江姐感到意外,清楚地看出这座县城完全被一种特别严重的白色恐怖笼罩着。如果不是司机沿途保护,他们很可能刚到目的地就出事了。
2、如果把特务机关的分布比作一只黑色的蜘蛛网,那么,在这座楼房指挥下的各地特务站、组、台、点,正像密布的蛛丝似的,交织成巨大的恐怖之网,每一根看不见的蛛丝,通向一个秘密的所在。这座阴森的楼房,就是那无数根蛛丝的交点,也是织成毒网的那只巨大的毒蜘蛛的阴暗巢穴。哪怕是一点最小的风吹草动,触及了蛛丝,牵动了蛛网,便会立刻引起这座巨大巢穴里的蜘蛛们的倾巢出动。
3、他一进店,就注意到,在一个书架旁边,果然有个头发长长、脸色苍白的青年,正在聚精会神地读着一本厚书。看来他已经站了很久了,瘦削的脸在灯光下更显得阴郁晦黯。甫志高在暗中怜悯地注视着他。这青年,大概就是陈松林提到的那个人吧?
4、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那部巧妙的机器的影子,正像一部小型的脚踏平版印刷机。……是的,就是这样!可是当他把铅笔伸向绘图纸,眼光刚刚移到洁白的纸上时,机器的幻影却变得模糊乃至空无所有了。
5、汽车在响,大概就是那批他在几个钟头以前下令捕捉的人到了……徐鹏飞又听了一阵,四处都传来一片嘈杂忙乱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他的意志的反应,一切都按照他的意志在进行。他又点燃一支烟,随手从公文里翻出一份文件,这是一份重要的会议记录,公署长官朱绍良主持丙种汇报的记录摘要。他把这文件往已经处理过的文件堆里放去,但临时又改变了念头,把文件拿回来带着胜利者的心情,仔细翻阅了一下。
⑷ 电影《红岩》讲述的是什么事情吗内容的虚实程度如何与《在烈火中永生》是什么关系
虚实程度和《红岩》的虚实程度一样,稍稍作修改,比如说米饭不是黑米饭而是米汤,《红岩》所有故事除了越狱以外都有实例,就是把人名改掉,还有什么十个叛徒压缩成一个叛徒。《红岩》是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烈火中永生》是特务头头徐远举改造后的回忆录,也基本可靠。讲述的是48年49年一大批共产党被叛徒出卖在白公馆渣滓洞狱中经过敌人的严刑拷打却坚贞不屈,还和敌人斗智斗勇,但是最后在重庆解放前期被枪杀的故事(其实是枪杀,小说里写得是越狱)。
⑸ 《红岩》的梗概,在线求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它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革命者的狱中斗争
⑹ 关于红岩的一些电影
关于红岩的电影有《烈火中永生》。
《烈火中永生》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由水华执导,赵丹、于蓝、张平、项堃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65年在中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小说《红岩》,讲述在重庆解放前夕,江姐在丈夫被敌人杀害后,去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由于甫志高的出卖,她和许云峰被捕,他们在狱中保守党组织秘密,同敌人展开顽强斗争的故事。
(6)红岩电影解说大全扩展阅读
《烈火中永生》剧情介绍:重庆解放前夕的1948年,自知良日不多的国民党开始对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进行疯狂的屠杀。江姐(于蓝)在丈夫被杀后,收拾心情来到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革命,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她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赵丹)被捕并被囚禁在渣滓洞集中营。
国民党先后对许云峰和江姐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妄图从他们口中得到有关地下党的线索,告失败。而在肉体被折磨时,许云峰和江姐精神上反是越挫越勇,他们带领狱友小萝卜头(方舒)等同国民党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
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重庆解放在即,许云峰、江姐等人通过在集中营装疯卖傻10余年的华蓥山区党委书记华子良与外面的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开始策划越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