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师兄》的救赎
时间过的真快,距离2019年开始还有78天了。最近几天翻检过去的笔记,感慨好多话都不知道怎么会写得出来的。或许是我的忘性太大的缘故吧,那就在今后继续并逐步养成记录心得的习惯吧。
电影《大师兄》是偶然看到的,讲一名代课老师的故事。影片的开头让我想到的是一步名叫《超脱》的电影,一名代课老师,不求工资,只为能够代课,哪怕面对的是一群不羁的狂放差生。
一、基于甄子丹的角色设定
甄子丹依然是硬汉出演,一个以摩托车为交通工具往来于学校的武侠,一个早年毕业的大师兄兼美国大兵哥哥,一个回到学校以教书育人救赎人生既往的行者。主角取名陈侠,侠者,为国为民,而这整部片子也都在通过对学生们的教育和引导,讲对生命意义的求索和对待教育的一份诚心。
作为代课老师,陈侠细心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愿望。每一个家庭都有孩子,每个孩子都坚持学习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有寻梦之旅开始的地方。而学校就是那个节点,无论今后身处何时何地。
二、侠之一字
陈侠的角色定位,就像其他的类似日本漫画中的代课老师一样,他(他们)都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电影中的家庭都有各自的问题,但是陈侠都以最大的诚意去直面问题。记得罗胖儿在《知识就是力量》第一季节目最后说了三个建议,最原始的需求、最简单的坚持,最通达的真诚。对应在这部影片中包括:求学、教与学、保持沟通。教育这件事上,各种代课老师故事也都是理同此心。
陈侠的英雄之路不是到学校才开始的,是从走出学校就开始了。军校和部队的历练成长和修炼,战争中的经历磨砺心智,然后去求索生命的意义,最后以鹰为楔子引发归巢(《千面英雄》的回乡)。
英雄的故事不是在讲述时发生的,却是在回乡的故事中穿插讲述。每一个读者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英雄都有对于奋斗的求索,陈侠早已成为英雄,然后就像《角斗士》马克西姆斯抚摸家园的麦穗一样,陈侠开始了他的寻路之旅。每到一处,给老校长这个他眼中唯一的家人讲述见闻,寥寥数语,铭心见性。
当老校长讲出陈侠应该回归校园时,他没有反驳,虽回乡未返校。当学校这个老校长最大的羁绊,也没能超越时间时,陈侠回乡。代课老师本身不值得学生期待,但在教学路上老师是学生最大的信赖,尤其是当他从拳王手下悍然出手救出学生的那一刻。英雄的过往被媒体扒出来一部分,如烟花一般在孩子们眼前绽放,璀璨。
然后,就是陈侠最后的救赎,救完了孩子们,还要解救英雄故事里最大的反派——罗建英。打斗,永远是甄家班的传统套路,拳法路数经由《叶问》等剧多年沉淀,超级子弹就这么直接的现演了出来。
故事虽有很多与其它同题材电影类似之处,但也不乏亮点。直到为了写影评再次回看时,我才看到王晶的名字。这时,初步观影时的一些似曾相识感顿时明了了。
教育就是这样,以最大的真诚,引导学生们对原始求知做出最简单的事,坚持不懈的学习。在这其中,无论英雄还是反派,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有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教学相长,以上就是《大师兄》的故事给我的一些感触。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Ⅱ 甄子丹当班主任的那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大师兄》。
《大师兄》是由阚家伟执导,甄子丹、陈乔恩、骆明劼、李靖筠、喻亢领衔主演的动作喜剧电影。该片于2018年8月2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讲述了一名退伍特种兵回到母校教书,在教书过程中和问题学生斗智斗勇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的故事。
甄子丹不仅担任主演,还身兼该片出品人与监制。在去年拍完电影《追龙》后,甄子丹不想再拍太过阴暗的故事,想创作一部正能量的电影。于是找来了曾在《导火线》《龙虎门》《叶问》等片中做副导演的阚家伟,合作了这样一部融合了青春校园与动作元素的电影。
甄子丹不仅担任主演,还身兼该片出品人与监制。在去年拍完电影《追龙》后,甄子丹不想再拍太过阴暗的故事,想创作一部正能量的电影。于是找来了曾在《导火线》《龙虎门》《叶问》等片中做副导演的阚家伟,合作了这样一部融合了青春校园与动作元素的电影。
Ⅲ 甄子丹演老师的电影是什么
《大师兄》。电影《大师兄》讲述了甄子丹饰演的退伍特种兵在曾经的校长的推荐下,回到母校教书当老师,却遇见一群比自己当年还皮的学生,于是他在教书过程中和学生开始了斗智斗勇的故事。
片中不仅有甄子丹的热血打斗,更有甄子丹饰演的“陈老师”和他的每个学生的生活写照,从侧面反映了包括校园凌霸、校园暴力、家庭漠视等现实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甄子丹不仅是《大师兄》的主演,也是该片的发起人、出品人和监制,一手筹建整个团队,挑战了跟以往甚少尝试的类型元素。
甄子丹介绍:
2008年12月,主演的功夫片《杀破狼》上映。2009年凭借电影《导火线》获得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13届电影看点奖优秀华侨演员奖。
2010年4月29日,主演的功夫片《叶问》上映。2011年以《叶问》第三次获得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2014年2月,该片主演的魔幻电影《叶问2:宗师传奇》上映。2015年凭借电影《武侠》第四次获得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
Ⅳ 【电影】叶问是不是真的能打
叶问是不是真的,能不能打?这次我们来一起看看叶问电影里面的真真假假,讨论一下叶问李小龙是不是真的能打。
叶问原名叶继问,1949年叶问从佛山到香巷,换取香巷身份证的时候,填的是1893年出生,这应该是假的,因为名字都改成叶溢了。
另一个说法是1917年叶问在香巷圣士提反书院读中学,入学记录显示他当年18岁,而后来1962年办了61岁大寿,1972年办了71岁大寿,这个看似比较靠谱,所以叶问应该是1901~1903年生人。
有了这个年份,就可以知道1909年才十岁就已经开始跟着师傅陈华顺学习咏春了,这和电影里面《叶问前传》一致,洪金宝扮演了陈华顺。
中国自古以来“穷学文富学武”,学武术很费钱的。穷苦百姓还可以读义塾(免费学校),条件好的人家可以读私塾,至少都可以二三十人跟一个老师学,而且这样的老师也只是一般的教书先生,孔乙己那样就可以了,也费不了太多钱。
但武术就不同,能靠这个吃饭的都是小有名头的门派传人,徒弟也不会收太多,十几个最多了,学费都很贵。
当时叶问家族还是有钱的大户,据说宅子都占几条街。咏春传人陈华顺到佛山开武馆收徒,就租在叶叶家庄边上的祠堂,叶问1906年就拜在他的门下,据说花了十几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三五十万块学费。
咏春拳创始人当然是乾隆年间的女子严咏春,严咏春的师傅是少林寺嵩山的五枚师太。
从活跃于1700中后段的严咏春到1901叶问出生,时间跨度超过100年,期间传承至少四五代人,具体细节以及不可确切了。
中国自古很多绝技都是爸爸传儿子,儿子传孙子。但是咏春这个传法有点特殊。梁兰桂和黄华宝、梁二娣都是同时代甚至是同事关系,而且数代传承都是姓梁。如果真是梁桂兰,那么听起来就是个女性,招个女婿,后代自然姓梁,这就简化了很多,当然这只是臆测。如果是梁兰桂,那么他和一个戏班的男人密切到把绝学都传给人家,这层关系也是非同小可了。
1924年叶问毕业后去了日本,1926年回国后和外交官的女儿张永成结婚,叶问当时在花捐局任职,工作就是去女支院收花捐税,这个场景在《一代宗师》里面有所暗示。
另外的空闲时间,叶问就经常出没于牙鸟片烟俱乐部,和众多富豪子弟交往熟络。这既为叶问以后的社交人脉做足了铺垫,更为晚年的恶习埋下恶根。
据维基网络记载,1937年抗战开始后,叶问转到侦缉队工作,参加国珉政俯的调查统计局情报班训练,曾任佛山稽查大队书记,广州防务稽查长。
1945年抗日战争战后,叶问任警察局刑侦队队长,升任督察长、代理局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叶问出任广州市卫戌司令部南区巡逻队上校队长。
总之这段往事都是黑历史,以至于1949叶问更名改姓来到香巷绝对不无关系。
到香巷之后,叶问暂时安顿在港九职工总会寄宿。工会主席梁相与叶问过招,之后成为叶问在香巷收的第一个弟子。《叶问4》中有类似桥段,但放在了美国唐人街中华总会。
除了徒弟梁相,没有任何正式记录叶问和谁动过手。可以说,电影里面的对战都是杜撰编出来的。
叶问能把咏春拳发扬光大,至少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是叶问个人悟性,中国自古以来的武功都和玄学纠缠在一起,一方面形而上的东西太多,另一方面套路太复杂没法学。咏春拳本身就把自身定义在武术,注重筋骨形体在实战中的应用,而叶问又把复杂的咏春拳法套路拆解成一系列简单动作。原来叫双龙夺珠、神龙摆尾、白鹤亮翅、饿虎擒羊、燕子抽水……还搞一套精深难懂的心法出来,到叶问这里就拆成了摊、掌、膀、伏、抌、捶几个字,通俗易懂,方便易学。
李小龙当时就10来岁,被同学欺负之后慕名来学,学了几天就用咏春券把同学打了,你说这拳法好不好学,实不实用?
其次是香巷这个客观环境使然。香巷圈子小,影响力大。叶问1950年最初到香巷,在深水埗大南街教徒弟,后来1953年又到海坛街,1955年又到利达街设馆,1955年又躲到李郑屋邨带过一阵子学生,1962年搬到大埔道,1965年搬到通菜街...转战四处,收徒无数,这一带都是香巷影视业活跃的区域,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是知名戏剧演员,李小龙三个月大就上银幕,11岁就主演电影《细路祥》,这样的小明星从社交圈找到叶问也算是偶然中的必然。
叶问之所以1955年躲到李郑屋邨,是因为他吸食牙鸟片,无心教授学员,而香巷大徒弟梁相终于忍不住就号召了其他学员联名签署劝说信给叶问。
当时56岁的叶问看了这封信,一言不发,立即搬到李郑屋邨小情人那里,生了儿子叶少华。划重点,56岁。
当然,有仇不报非君子,时隔7年,1962年,叶准和叶正终于来到香巷,极力劝说下叶问也把牙鸟片戒了,继续教授徒弟拳法。
所以电影《叶问4》的问题就来了。
人在香巷,儿子在身边,这个事情应该是1962年以后。
1949年叶问来到香港,老婆张永成和两个儿子就一直在佛山,和叶问没见过面,直到张永成1960年去世。然而电影里面为了成全叶问,张永成似乎早就去世了。
李郑屋邨的小三似乎连名字都没留下,据说是来自上海的女人,这倒是和《一代宗师》中章子怡的情节有些接近,但可以肯定,绝不是那样有身份有来头的人物。
电影中李小龙在赛场三只手指俯卧撑和寸拳表演,这是1964年美国加州长堤国际空手道锦标赛的情形。那么可以基本肯定《叶问4》的故事是发生在这个时期了。但是,叶正1936年生,这个时候28岁多了,咋看上去还像中学生呢?
家资殷厚,幼年习武,年长从警,混迹名流富家子弟之间,传播拳法,中年避祸香巷,改良传统武术教法,历经生活的艰辛,稍有所成,然后陷入牙鸟片,终于在徒弟们的努力开拓之下,将中华武术和咏春传播到世界各处。
你问我叶问能不能打?肯定是能打啊,不过还是要看打谁。
你相信1964年一个65岁的枯干老人能干翻壮硕的美国海荤教头?重量级都不是一个档位的好不好,这个事情根本就不存在的。
对战这个事情,一分力胜过三分技。中国古典武术都是长期活儿,三五年才有小成,十年八年才能见效,功夫大家都要练二三十年,你让荤人学这个?中国荤队自己学不学少林八卦咏春拳?
咱们自己荤队的必修课是荤体拳、擒敌拳、散打;美国海荤主要是MCMAP,全称是Marine Corps Martial Arts Program,翻译过来叫海荤陆战队武术科目。Martial Arts,武术,并不单指中国武术,而是涵盖了各种武装战斗,还包含了欧洲的武术、日本剑术等等。
MCMAP的目的不是实战,而是强化新兵的基本体能,最终的考核也不是实战对抗,而是完成全套姿势的评估。MCMAP确是2000年后开始实施的,不知道是不是就是片尾提到的美国荤队引入中国武术的事情。
咏春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一方面是李小龙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梁相、梁挺等一众弟子们的辛苦经营。当然,根本上还是咏春拳自身特点,它与其他众多花架子武术或者气功玄学不同。咏春拳注重实战,讲求技法,这本身就符合现代人尤其是海外华人学武防身的需求。
当然也不是说中国武术在世界上就没地位,至少可以说,中国武术的影响力比起日本忍术、泰国泰拳之类来说,绝不逊色,甚至更强。而这其中,咏春绝对功不可没,叶问也是一代宗师。
应该比叶问能打多了。李小龙本身就是实战派,这和李连杰、成龙的表演派武术完全不同。李小龙创建的截拳道,宗旨就是不给你机会发拳或者发了拳也能截住,完全不管姿势是否优美好看。
李小龙能不能拿MMA自由搏击世界冠军?这就夸张了,毕竟李小龙的主业还是拍电影,如果说李小龙当年鼎盛时候不拍电影专注于对战,我觉得他还是有实力拿冠军的。
不相信的读者可以优酷搜索Bruce Lee at the 1967 Long Beach Tournament,可以观看1967年长滩锦标赛上李小龙现场与人对战的画面。最后带护具实战中可以看到,李小龙的反应速度和实战技巧都是超乎常人的。
当然行,广播体操都能强身健体,为什么更加多样性的武术就不能?所以,学习武术一定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只要不走火入魔。
太极拳有没有用?当然有用,你什么拳都不打,纯粹是坐在地上精修,让心灵宁静下来,这时候你的大脑会自动启动优化整理功能,类似于计算机硬盘的碎片整理和优化,当然对人有好处。
练太极一个姿势站在那里会不会把膝盖损伤?当然会损伤啊,保持任何一个姿势太久都会产生损伤,爬楼梯都会损伤膝盖,慢跑也会损伤膝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轻微程度的损伤本来就是生命和健康的真谛,别太久太频繁就好。
武术不是武侠,金庸笔下的武侠小说本质是玄幻小说,和哈利波特指环王是一类的。你要是真的相信人可以练天龙八部葵花宝典,还不如相信你举着筷子对老师说一顿咒语就能把它变成青蛙。
为什么中国古代武术重表演不重实战?的确这样,中国人两千年前就看明白的事情,西方人一百年前才看明白。什么?中国古代战争规模要比西方大很多,欧洲两个国王打仗,几千人就是大场面了。
咱们中国呢?三国演义动不动就几十万上百万人,这时候什么最重要?战略!几万人挤在一起群殴,刀枪棍棒齐上,什么格斗术都是假的。所以在中国古代战略智慧才是最重要的,而中国武术只是来源于刺客盗贼或者舞蹈戏剧演出,或者是道士修仙的美梦,没有实战价值。
西方人发明了枪炮之后,尤其是一战之后,才真正认识到战略战术的价值。当然,现在西方人比我们清醒,美国大兵都懒得学格斗技巧,远处直接呼叫空中支援一顿轰炸,近了就机枪扫射,再近了就手枪击杀,真正到近身了还有刀子,还有体能力量优势。所以说,每顿吃好点,经常做做运动保持体魄,这可比花十年八年练武术有用的多。
甄子丹希望《叶问4》为他的功夫片画上一个句号,我也希望终有一天大家可以把武侠幻想画上一个句号。蜘蛛侠、钢铁侠、蝙蝠侠可以激发人的科学热情,但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来说,武侠小说并不比哈利波特能够带来更多。
《叶问4》
推荐指数:4
整体来说不如预想的精彩,最终战斗也已经明显感受到甄子丹老矣,力不从心了。故事设定也挺让人郁闷的,一个外国人闯进中华总会,简直是碾压式的放到一片,这里可都是各个门派的老大,面对一个美国大兵,整个唐人街就只有会长能抗几下,只有一个叶问能勉强打赢...咱们中国人体质真这么不堪吗?整个片子没有让观众觉得中国武功多么厉害,最多就是叶问挺厉害而已。
当年《叶问1》是我今生唯一经历的一次片尾电影院全场喝彩鼓掌的片子,而现在的《叶问4》我丝毫没有鼓掌的想法,只是觉得终于结束了,感觉很释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