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玩游戏为什么会上瘾
精神病学家诺拉·沃尔科就是一位致力于研究人类为什么会成瘾的权威人物。她把药品和酒精对人类的诱惑与我们身边一些上班不知疲倦的“工作狂”联系起来,试图发现成瘾与适度“上瘾”有哪些共同之处。在研究过程中她惊讶地发现,大脑对“有益的爱”和“有害的毒瘾”所激发出的都是同一种感受快乐的化学过程!
如果从大脑机能的角度探讨人为什么会对一些事物上瘾,首先要向大家介绍我们大脑中一个叫做“享乐区”(hedonicregion)的区域。每当瘾君子吸食毒品时,可卡因会对大脑进行化学反应式的刺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快感;如果这种刺激是经常性的,大脑会对自身的这种化学反应上瘾。也正是因为瘾君子经常吸毒导致大脑的上瘾,所以单纯靠意志力是无法彻底戒掉毒瘾的。沃尔科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无论是我们吃汉堡包时,还是孩子们看见自己成绩单上得了“A”时,大脑都会释放一种名为“多巴胺”的化学物质。而这种大脑化学物就是让我们感觉“快感”和“兴奋”的原始物质。
虽然仅凭一种大脑化学物的经常性分泌并不足以让人上瘾,但是,当大脑无法制造出足够的多巴胺以应付压力而“碰巧”这时人们又有机会喝酒、抽烟、甚至吸毒、共用针头注射时,那么,最终结果只有一个:让人感觉一种快感并随之上瘾!而研究结果也发现,瘾君子们可用的多巴胺感受确实少于正常人。但毒品或是其他被人滥用的药物却正好有提高大脑多巴胺水平的作用。
大脑的化学组成会改变
沃尔科还发现,在大脑活动方面,瘾君子与患有强迫性神经症患者的大脑活动是相似的。虽然这两种病在常人看来本无联系,但它们却都有一种共同点,即一种是无法遏制用药的冲动,另一种是非要完成某种程序、仪式才能让自己感觉舒服。这也说明,上瘾也许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快感,而一些药物却可能改变了大脑的化学组成,而在迅速产生的快感消退后诱发的一种服用更多药物的冲动。
虽然目前的科研结果表明,瘾君子上瘾最主要的原因与大脑分泌出的某种物质有关,但这并不能说明科学已经为瘾君子和其他一些对药物、酒精上瘾的人就找到了开脱之辞。
『贰』 为什么一玩游戏就会上瘾呢
1、年龄 青少年的控制力差,容易上瘾。中年人就很难。
2、成就感 游戏种获得起现实世界中没有的成就感(比如一统天下、横扫武林),成就感就高,容易沉迷。
3、现实中太失意,借着游戏就忘了现实的不如意。
『叁』 为什么玩游戏会上瘾,而学习一般不会上瘾
这是来自一个网瘾少女的内心剖白,为什么我打游戏就跟嗑了炫迈一样停不下来,而学习的时候就不会——
4.游戏能让你获得更好的情绪体验
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学子而言,学习从来不是件单纯的事,你不仅要对得起老师的期望,也要对得起家长砸给培训班的钱,你可以培养学习兴趣,但即使你一点兴趣没有也不会有什么不同,该学的还是得学。
而游戏的目的则简单粗暴的多,就是让你休息发泄、让你开心让你爽,你可以在这里暂时忘掉现实里的一切,把坏心情都扔掉……
这样一来二去的,久而久之你就成了一个“昏君”,学习是不得不娶的“皇后”,游戏是心心念念的“宠妃”,皇后没啥错却也爱不起来,不能打入冷宫只能给个冷板凳坐;“宠妃”千娇百媚不爱她爱谁,可是迫于皇后的压力只能偷偷去宠幸,而且还是一看到就离不开,谁拉都不想走。
5.游戏里是另一个社会
虽然学生们还乖乖呆在象牙塔里,但外面的世界那么多新奇和诱惑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相比两耳不用闻窗外事的枯燥学习、相比现实世界里处处都有的拘束压制,游戏几乎可以让你随心所欲,反正人人都戴了面具,面具下的你是打家劫舍没关系,是撒泼犯蠢没关系,是撕逼干架也没关系,反正没人知道你是谁,既可以看到现实面也可以用[拔网线大法]躲掉黑暗面,何乐不为。
本文为33IQ网原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33IQ官方公众号“每日谜题”,让你越玩越聪明~
『肆』 为什么玩游戏容易上瘾
人为什么会对某些事情上瘾,如打游戏、收藏等等?精神病学家诺拉·沃尔科就是一位致力于研究人类为什么会成瘾的权威人物。她把药品和酒精对人类的诱惑与我们身边一些上班不知疲倦的“工作狂”联系起来,试图发现成瘾与适度“上瘾”有哪些共同之处。在研究过程中她惊讶地发现,大脑对“有益的爱”和“有害的毒瘾”所激发出的都是同一种感受快乐的化学过程!如果从大脑机能的角度探讨人为什么会对一些事物上瘾,首先要向大家介绍我们大脑中一个叫做“享乐区”(hedonicregion)的区域。每当瘾君子吸食毒品时,可卡因会对大脑进行化学反应式的刺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快感;如果这种刺激是经常性的,大脑会对自身的这种化学反应上瘾。也正是因为瘾君子经常吸毒导致大脑的上瘾,所以单纯靠意志力是无法彻底戒掉毒瘾的。沃尔科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无论是我们吃汉堡包时,还是孩子们看见自己成绩单上得了“A”时,大脑都会释放一种名为“多巴胺”的化学物质。而这种大脑化学物就是让我们感觉“快感”和“兴奋”的原始物质。虽然仅凭一种大脑化学物的经常性分泌并不足以让人上瘾,但是,当大脑无法制造出足够的多巴胺以应付压力而“碰巧”这时人们又有机会喝酒、抽烟、甚至吸毒、共用针头注射时,那么,最终结果只有一个:让人感觉一种快感并随之上瘾!而研究结果也发现,瘾君子们可用的多巴胺感受确实少于正常人。但毒品或是其他被人滥用的药物却正好有提高大脑多巴胺水平的作用。大脑的化学组成会改变沃尔科还发现,在大脑活动方面,瘾君子与患有强迫性神经症患者的大脑活动是相似的。虽然这两种病在常人看来本无联系,但它们却都有一种共同点,即一种是无法遏制用药的冲动,另一种是非要完成某种程序、仪式才能让自己感觉舒服。这也说明,上瘾也许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快感,而一些药物却可能改变了大脑的化学组成,而在迅速产生的快感消退后诱发的一种服用药物的冲动。虽然目前的科研结果表明,瘾君子上瘾最主要的原因与大脑分泌出的某种物质有关,但这并不能说明科学已经为瘾君子和其他一些对药物、酒精上瘾的人就找到了开脱之辞。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究“上瘾”的秘密。研究发现,我们的头脑对所谓“显著事物”会自发给予特殊注意。例如,食物、性、赌博、购物等等,因为它们让人高度兴奋,从而慢慢让人上瘾。研究显示,由于暴食症而导致病理性肥胖的人,他们的大脑中处理食物刺激有关的区域异常活跃。对他们来说,通过进食来刺激这些区域就像是打开通往“快乐大本营”的水闸。由此可以得出,几乎所有能令人非常愉快的事物都可能让人上瘾。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上瘾,因为,我们的大脑还有其他的分析区域,可以估计后果,并抑制单纯地追逐快乐。因为负责用理性思维来控制冲动的大脑前额皮层,会自动减低大脑兴奋的程度。人有时候在生活中会感到怅然若失,总想找到填补空虚的替代物——这也许就是上瘾最根源的成因。上瘾的定义看似简单:对于重复的不易或不能控制的事物的累积成滥用,成为一种强制的行为;通俗一点来说,上瘾就是一个人很享受做一件事情,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依赖。提到“上瘾”二字,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关于对药物和酒精的依赖。但是也有一些患者他们的上瘾不是针对化学物质的,也就是所谓的行为上的上瘾,诸如电脑、饮食、工作、赌博、购物等。不论科学家、医生如何定义,如果你发现有一种习惯或者行为能够控制你,就意味着你上瘾了。以下两类是最典型的现代上瘾综合征:一,购物瘾。购物是非常普遍的一种上瘾形式。在本森博士《我买故我在》一书中披露,至少25%的人有购物方面的问题,1%~6%的人口成为了强制购物狂。这些购物上瘾者通常手持许多信用卡,他们会不受控制地依次买许多相同种类的物品,但是有可能都是些不需要的物品。他们极易在疯狂消费后陷入深深的后悔之中,进而感到沮丧,然后又再次通过购物来发泄沮丧,如此恶性循环。形成购物瘾的原因有许多,英国的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有强制性购物习惯的女性都是通过购物来提高自尊,购物有时候对于这些女性而言是一种摆脱孤独、伤心也可能是愤怒的途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揭示出临床抑郁症症与购物瘾之间的关联。因此,在一些强制性购物症状的治疗中也采取了抗抑郁症的药物来辅助治疗。二,工作狂。没有一种上瘾症状像工作狂一样受到社会、公司的赞赏和欢迎。超负荷工作、超时工作、工作狂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一大问题。日本是这一情况最为严重的国家,他们平均每周工作60~70小时,每年有近1万工人死于因超负荷工作而引起的过劳死。工作狂的成因就如同其他的上瘾症状一样。根源并不是我们成长的方式,也不是我们的老板和家庭,根源在于我们本身的不满足。我们认为自己本身是极其没有价值的,时常感受到或者坚定地认为,只有完成一定数量的工作我们才有可能被社会认可。
『伍』 为什么我玩游戏永远不会上瘾啊
玩游戏永远不会上瘾说明自制力还可以,不过玩游戏永远不会上瘾还要客观看待,不能主观认为。
而且世卫组织提醒,游戏玩家应警惕耗费在游戏上的时间,不要让游戏影响到其他日常活动,并警惕玩游戏在身心健康和社交方面引发的所有变化。
(5)为什么玩游戏会上瘾看电影就不会扩展阅读:
游戏成瘾是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
游戏成瘾的群体虽不大,但危害不小。一旦沉迷于游戏,对青少年和成人带来的身心危害都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仅以城市而言,网瘾和有网瘾倾向者加起来约有4263万人。
这部分人有可能成为受害者。症状严重者导致健康严重受损(过度游戏致多动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卒中死亡)、自残、自杀;症状较轻者走向暴力化、失能化(不能应对现实世界),从而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即便游戏成瘾没有导致明显的疾病症状,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有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
无论是把游戏成瘾当作疾病还是非病,当今人类尚且不能依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和获取的手段来应对游戏成瘾。说到底,网络游戏是信息技术的结果,甚至是成果。但是,这种成果明显派生出了一种技术与社会的对立和矛盾,让人无所适从、惶恐不安。
面对游戏成瘾,中国有一些机构选择用电击疗法来应对。电击疗法治疗游戏成瘾的原理是“厌恶疗法”,通过电刺激的负性和痛苦体验来消除不良或不适行为。
然而由于是“以毒攻毒”,电击治疗的副作用也显而易见,除了让身体产生头痛、恶心、呕吐和可逆性的记忆减退等“厌恶反应”外,还会产生心理副作用,如患上抑郁症,害怕与人接触,甚至是痛恨父母,变本加厉地沉迷游戏等。
因此,这种电击疗法无论在伦理上还是治疗效果上都受到了批评,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来自专业界的抵制。
总之,对于游戏成瘾,一方面需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游戏成瘾这一新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更多的研究,包括生活中的研究和临床研究,以推进对它的深入认识;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矫正游戏成瘾,包括心理、教育、亲情和行为方式。
因为严格地说,游戏成瘾并非仅凭医学一种方式就能治愈,这是一种非常复杂和顽固的社会心理问题,仍需多方探索。
『陆』 为什么玩游戏会上瘾,工作学习却不会
地下城与勇士”、“反恐精英”、“魔兽世界”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网络游戏相信我们80后甚至90后都或多或少的玩过,并且很多人因此而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更有甚者有些高中学生或者大学生因为玩游戏而荒废了学业,最终导致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或者是大学不能完美毕业。那么,我们为什么玩游戏会上瘾,而工作学习却不会呢?
之所以工作学习不会让我们上瘾,我认为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点原因。首先,人们的功利心在作祟。游戏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短时间里得到回报。而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努力还不一定就能得到理想中的回报。 再就是刺激,游戏花样百出,往往能抓住人的我们的胃口。而学习是个枯燥且单调的过程,即便是再好的老师想出再好的方法或方式都离不开个教字。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游戏比工作学习更有趣,玩游戏时我们往往是自发的,游戏能让人感到快乐,所以在不知不觉时就会上瘾,而学习往往是被动的,是自己所不情愿的,所以就不会上瘾。
最后,游戏虽然有趣,要学会节制,工作学习累了可以适当的玩会游戏放松一下,但不要沉溺其中,该工作的还要认真工作,该学习的还要努力学习,毕竟那才是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