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顿有哪一些著名的奏鸣曲
海顿较名的代表作有:《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Abschied)、《第九十二交响曲》(牛津Oxford)、《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Surprise)、《第一百交响曲》(军队Military)、《第一百零一交响曲》(时钟Clock)、《第一百零三交响曲》(鼓声Drum-roll)、《第一百零四交响曲》(伦敦London);弦乐四重奏第三、十七、二十、六十四、七十六、七十七号;清唱剧《创世纪》(The Creation)、《四季》(The Seasons)。
2. 海顿共创作了多少部交响曲··
海顿一生创作的交响曲有104部。弦乐四重奏77部。各类三重奏180部。钢琴奏鸣曲50部。歌剧14部。清唱剧两部。
海顿交响曲代表作品
1、《惊愕交响曲》
奏鸣曲式。从一段如歌的柔板开始,由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分别奏出,然后浪漫派似的渐弱。主部主题是舞曲般的音型和匈牙利吉普赛的曲调,由小提琴奏出。
副部主题并不具备旋律性,只是弦乐上的节奏音型。发展部非常简练。整个乐章的性格是妩媚优雅而不深刻。
2、《告别交响曲》
该曲写于1772年,该年正值禁令执行特别严格的时期,多数的团员们全年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得住在宫殿里,见不到家人。
海顿在乐团里一直是最有威望的团长,所以团员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想办法改善目前这种不便的生活。海顿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构思了一部交响曲,在乐曲的最后,请参加演奏的乐团团员在演奏完毕以后。
一个个收拾乐器,吹熄谱架上的蜡烛退场,只留下极少数的人,孤单地继续演奏,借此表现出乐团团员们的心情。
3、《时钟交响曲》
d小调第一零一交响曲(《时钟》),本曲为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第二次到伦敦旅行的第一年所作的三部交响曲(第九十九——一零一号)之一。
依作曲时间顺序而言,应在第一零零号交响乐《军队》之前。在1794年3月3日举行的第四次沙罗门演奏会中初演。接着在3月10日的第五场演奏会中又再度演出。
(2)电影中海顿的音乐扩展阅读
海顿其他代表作品
1、《小夜曲》
《小夜曲》,弦乐四重奏曲,大约作于1762年,普遍认为是被誉为小提琴、交响乐之父的海顿所作,后为学者考证实为德国作曲家Roman Hoffstetter的作品。
原作为《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后来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管乐合奏曲、小提琴独奏曲、吉他曲等。
2、清唱剧《创世纪》
这部著名的清唱剧作品,用只有孩子和艺术家才能懂得的奇妙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世界之创造及其创造物。由于某些原因和海顿两次访问英国。
使得英国人完全了解了这种艺术形式,使这部清唱剧在英国极受欢迎。海顿在返回维也纳之后创作了这部《创世纪》(1797—1798),此时他已六十五岁左右了。
3. 海顿的音乐有哪些
其主要作品有:交响曲108首,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2首、大提琴协奏曲2首、圆号协奏曲、带管轮擦提琴协奏曲5首、管风琴协奏曲8首、弦乐四重奏82首、钢琴三重奏30首、嬉游曲125首、弦乐三重奏56首、键盘乐奏鸣曲52首、变奏曲5首、歌剧20部、清唱剧6部、康塔塔8首、弥撒曲14首,还有大量的合唱曲、歌曲及歌曲改变曲等
4. 海顿的代表作有哪些
海顿的代表作品有《告别交响乐》、《惊愕交响乐》、《时钟交响乐》以及清唱剧《四季》、《创世纪》
附:
海顿(1732~1809),奥地利著名作品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自幼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后进入匈牙利宫廷,开始创作大量作品,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
海顿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称为“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海顿还是现德国国歌的作者。
海顿一生创作了100多部交响乐,海顿是个很幽默的人,他的交响乐都很明快,无不反映他幽默的性格。
海顿的交响乐也有着很风趣的标题,比如“时钟交响乐”是因为乐章中滴答做响的音乐;“鼓声交响乐”是因为乐曲不同凡响的开始;“惊愕交响乐”是因为它可以让任何打瞌睡的人惊醒;而“奇迹交响乐”在上演时出现了奇迹,观众席上的一架大吊灯在演出时掉了下来,砸向人群,这时观众们恰巧涌向前台欢呼,所以没有一个人受伤;“告别交响乐”就更有意思了,海顿用这首交响乐为乐队的乐手们申请假期。
海顿管弦乐作品的颠峰之作就是他为伦敦音乐会创作的12部交响乐。
在这12部交响乐中,最后一部就是“伦敦交响乐”。“伦敦交响乐”显示了海顿交响乐的成熟,尽显古典风格。
海顿在室内乐中的成就也很丰富,他一生创作了70多首弦乐四重奏作品,除此,海顿还创作了一些奏鸣曲和钢琴三重奏,并创作了一些歌剧、清唱剧、弥撒曲。在海顿的清唱剧中最著名的是《创世纪》和《四季》。
5. 海顿有哪些声乐作品
海顿的声乐作品中,最突出的是他的清唱剧《创世纪》(1797~1798)和《四季》(1798~1801)。这两部作品是他在伦敦听了亨德尔的《弥撒亚》受感动和启发后写的。《创世纪》的歌词根据《圣经·创世纪》及弥尔顿的《失乐园》改写,《四季》根据苏格兰诗人詹姆斯·汤姆森的诗篇改写,描写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和快乐。这两部清唱剧的题材都同宗教题材有联系,但实际上,却都已深深打上了18世纪的时代精神。两者均讴歌了自然和人类在朴素的生活中的欢乐(里面有对暴风雨、冰雹、动物、鸟类、游鱼等的生动描绘)。它们是启蒙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其中《四季》可以说已经完美地实现了清唱剧的世俗化。在写法上,器乐的序奏和间奏都是18世纪标题性音乐的极好的范例。
6. 海顿的所有作品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作品:《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Abschied)、《第九十二交响曲》(牛津Oxford)、《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Surprise)、《第一百交响曲》(军队Military)、《第一百零一交响曲》(时钟Clock)、《第一百零三交响曲》(鼓声Drum-roll)、《第一百零四交响曲》(伦敦London);弦乐四重奏第三、十七、二十、六十四、七十六、七十七号;清唱剧《创世纪》(TheCreation)、《四季》(TheSeasons)
1、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独特的曲式结构,包含五个乐章,每个乐章的结构布局都超凡脱俗,全曲旋律跌宕起伏,牵动着听者的心。
2、《创世纪》属于海顿一生中的杰作,完全可以和晚期的交响曲和四重奏相媲美。《创世纪》里不仅有对上帝创世过程中栩栩如生的描绘,而且海顿将他的交响曲技巧也完美地运用其中,这部作品在海顿全部的音乐作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代表着海顿晚期创作的最高成就。海顿的音乐之所以具有不朽的价值,具有很高的艺术创作魅力。
是因为他面向现实,面向人生,气息清新,朝气蓬勃,令人受到鼓舞。作为西方重要的声乐体裁之一的清唱剧几乎是和歌剧同时产生的,其总的发展趋势是从宗教音乐转向世俗音乐,从复调音乐转向主调音乐,从室内乐性质的声乐题材转向交响乐性质的声乐一器乐体裁。清唱剧发展的这次转变在
3、《四季》(TheSeasons)分别以春、夏、秋、冬为标题。序曲是用奏鸣曲式写成,描绘出“从冬到春”的景象。小提琴和木管乐器之间的轻快对答,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自然界里万物生长,人们愉快地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音乐充满了明朗的气息,典雅工整,每一个小节都充满了欢快的气氛。乐曲结束在最后的欢乐之歌中。
(6)电影中海顿的音乐扩展阅读:
海顿伟大的贡献是将所有这一切综合为一种具有可信的逻辑和永恒生命力的风格。这一成就使海顿成为与康德同等的一个平辈人和战友。克雷奇马尔称海顿的风格是“整个艺术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话千真万确。(《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保罗·亨利·朗评)
如果天赋和一个好人能够融于一体的话,那么海顿就是一例。他正好走到极限。这个极限把道德带给知识:他写了很多乐曲,都是没有”先例“的。(哲学家尼采评)
在海顿的交响曲中闪动着充满青春朝气的节奏性舞蹈旋律。它的交错、分散和重新组合,所有这一切都是用高超的对位技巧来完成的。这样一个过程最后几乎不再是一个灵巧手段的结果,而是成了根据幻想法则而进行舞蹈的一种诗性,它渗透到真正的乐观人生的肌肤里去。(作曲家瓦格纳评)
海顿是一个伟大的乐队配器家,他是现代乐队配器之父。
参考资料:网络-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7. 《夜访吸血鬼》中的莱斯特被杀后干枯手弹的那首钢琴曲是什么…
http://www.vvpo.com/google/po_7711.htm
《夜访吸血鬼》电影原声
其实那首曲子是海顿的降E大调奏鸣曲。
刚刚开始找的时候,找了一首降E大调奏鸣曲,听了以后发觉不是,后来问了一个学这个专业的,人家说我找的不对,我下的是降E大调奏鸣曲52号,而电影里的是49号的第二乐章。=v=
曲子是:
Piano Sonata No. 59 In E Flat Major (Hob.XVI:49): II Adagio e cantabile
后来经人提醒,我再看电影,影片结束后的字幕里,字幕里有打出非原创音乐的list,其中就有这首啊。
莱斯塔特被杀后又活了找到路时弹的钢琴曲是:
海顿的《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49号)》的第二乐章里的片断。
英文名字是:
Piano Sonata No. 59 In E Flat Major (Hob.XVI:49): II Adagio e cantabile
克劳迪亚杀死钢琴教师那首曲子是:
索勒尔的《F小调钢琴奏鸣曲》
英文名字是:Piano Sonata in F-sharp
另外提供电影里其余所有的非原创钢琴曲名单:
Joseph Haydn (from "Sonata No.59 in E-flat - Adagio e Cantibile")
Georg Friedrich Händel (from "Organ Concerto in B-flat, Opus. 4 No.6 'Harp' - 1st Movement")
Georg Friedrich Händel (from "Terpsichore")
Mick Jagger (end title "Sympathy for the Devil")
Keith Richards (end title "Sympathy for the Devil")
Antonio Soler (from "Piano Sonata in F-sharp")
Ludwig van Beethoven
可以看这里:
http://post..com/f?kz=117126490
8. 海顿唱的最著名的歌曲是什么
个人觉得是他的后期的交响乐
海顿一生创作了不下于104首交响曲(有人估计达150首之多)。他早期的交响曲多为生活娱乐题材,形式接近室内乐。18世纪70年代起才更多地吸收了北德乐派的成就,具有较深刻的内容和古典风格,往往既严肃又幽默。例如《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1772),据说是为了暗示公爵让乐师们休假回家而作的。海顿不同寻常地在第4乐章急板后面加上了慢板的第5乐章,奏至中途,乐队队员一个接着一个吹熄其谱架上的蜡烛而退席,最后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交响曲带到深深打动人心的终止。80年代创作的“巴黎交响曲”(有人说是为宗教音乐会写的那几首,也有人说是为奥林匹克音乐会写的6首,目前尚无定论),抒情性的曲调更为丰富、生动、风趣,配器手法也更成熟。其中《第八十三交响曲》(1785)第1乐章副题的音响如母鸡咯咯叫唤,被称为《母鸡》交响曲。《第八十三交响曲》(1786)末乐章的主题听起来象一首脚步沉重而笨拙的风笛舞曲,故被称为《熊》交响曲。《第八十五交响曲》(1785)因受到法国王后的喜爱而得名《王后》交响曲。海顿后期创作的12部“伦敦交响曲”,大多具有热烈洒脱的主题旋律,充满活力的节奏,应用了活泼明快的乡村舞曲素材和简洁精致的复调性处理。其中4首得了绰号:《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1791)、《第一00交响曲》(《》,1793~1794)《第一0一交响曲》(《时钟》,1793~1794)《第一0三交响曲》(《鼓声》,1795)。这12首“伦敦交响曲”标志着海顿交响曲的最高成就。
9. 海顿的成名曲
他最有代表性的的成名曲作品有《惊愕交响曲》、《告别交响曲》、《时钟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弦乐四重奏《“云雀”四重奏》、《“皇帝”四重奏》等。
这些作品都与奥地利民间音乐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深刻地反映出海顿纯朴、明朗、幽默和乐观主义音乐风格,并对后代音乐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海顿晚年两次访问伦敦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创作了《伦敦交响曲》。海顿一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海顿的作曲实践也影响了莫扎特和贝多芬。贝多芬的初期作品经常是以冗长松散的奏鸣式展开,但紧接着在他所谓的“中期”运用了海顿的方法,这就是在十分简单的基调上逐渐发展出高度有机的音乐结构。
(9)电影中海顿的音乐扩展阅读:
一、轶事典故
从未有人对海顿的音乐天才表示怀疑,但却发生过面对着艺术家本人而怀疑他究竟是不是海顿的怪事。
由于他身材粗笨矮小,相貌又不大好看,致使一向喜爱海顿音乐的公爵夫人多恩在第一次见到他时竟失声问道:“你是真正的海顿吗?......” 尽管我们的大师其貌不扬,却十分善良、纯朴、幽默和平易近人,因而,他的好友与崇拜者们都亲切而风趣地称他为“海顿爸爸”。
二、人物成就
海顿被尊称为“交响乐之父”,同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奥地利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绰号为“海顿老爹”。海顿29岁任宫廷乐长,从此绑定“老爹”的爱称,直到77岁驾鹤西游。
海顿旺盛的人气,接得住群众叫他“老爹”。有意思的是,连英国人赠送他的鹦鹉,但凡见了主人,也一口一个Papa。其实,无论交响曲还是弦乐四重奏都不是由他首创,不过,这两个尊称却并不过誉,因为正是在他的培植下,这两种重要的器乐曲体裁才从草创进入了成熟阶段。
10. 海顿音乐作品有哪些
海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作品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歌剧、神剧、清唱剧、交响曲、器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其它室内乐作品。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惊愕交响曲》、《午别交响曲》、《时钟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和《皇帝四重奏》等。这些作品都与奥地利民间音乐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深刻地反映出海顿纯朴、明朗、幽默和乐观主义音乐风格,并对后代音乐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海顿晚年两次访问伦敦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创作了《伦敦交响曲》。海顿一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