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半人半兽珍妮佛电影图片

半人半兽珍妮佛电影图片

发布时间:2022-06-23 05:30:00

❶ 介绍几部恐怖电影

丧尸出笼
主演:Thomas、Jul

故事发生在1968年的宾夕法尼亚,一种奇怪的病毒在一座军事医院的高墙内爆发,一组特种部队被派去控制暴
潘神的迷宫
主演:道格·琼斯、伊万娜巴

比惊悚系统的《黑皮书》更不靠谱的恐怖类型,导演是墨西哥出口好莱坞的“迷幻派”--《刀锋战士2》和《地
少女们的遗言/幽灵恋
主演:金民铣、Yeh·ji

第一天,有个女孩死了,她的头脑被挖开,也许,她记住了那个秘密。 第二天,有个女孩死了,她的双腿
捉迷藏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伊莉

“出来吧,出来吧,我已经看到你了,出来吧!” 任何人都不会对这句话陌生,在我们对于童年的记忆中
46亿年之恋
主演:松田龙平、浅野忠信、

累积了46亿年的地球,始终孤独地旋转著。 他们的相识,是否也是从地球诞生的鸿蒙之初开始孕育的呢
猫眼神偷(真人版)
主演:藤塬纪香、稻森泉、内

来生泪,来生瞳,来生爱三姐妹,聪明漂亮,充满青春活力,她们性格各异,却都非常崇拜喜爱自己的父亲--海
狼溪/鬼哭狼嚎
主演:约翰·贾瑞特、卡桑德

这部在澳大利亚南部拍摄的恐怖片今年5月在戛纳首次放映预告片,开场伊始,现场观众就被这部恐怖片的宣传情
恶狼游戏
主演:Trevor、Duk

当德莱克和大学同学在继父的小屋聚会时,一头奇怪的动物攻击他们。它像汉尼拔和人狼的混种,这头野兽追捕同
女高怪谈3:狐狸阶梯
主演:Ji-hyo·Son

在一间女高中学校通往的通道上,有一条被称为著了魔法的楼梯,当大家以为这条楼梯只得二十八级时,第二十九
病毒/异形总动员
主演:唐纳德·萨瑟兰、杰米

海洋拖船「海洋之星」在南太平洋意外遭遇了剧烈的台风袭击,面临着沉船的危险。一个七人小组驾驶小船进入台
谍网迷魂/满洲候选人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丹

陆军少校班尼特·马可(丹泽尔·华盛顿饰)总是辗转难眠。 十几年前的马可曾经是一名晓勇善战的悍将
入侵脑细胞/迷梦追凶
主演:詹妮弗·洛佩兹

凯萨琳狄恩(珍妮佛洛佩斯饰)是一个心理学家,她正在进行一种全新的心理治疗实验。藉由一种新研发的脑神经
变种女狼
主演:凯瑟琳·伊撒贝尔、埃

一天珍姐在回家逃中,受到半人半兽的怪物袭击,身体多处遭抓伤,回家后伤口奇迹地愈合,但碧姬发现她性情有
轰天雷/The De
主演:韦斯利·斯奈普斯、S

SonniGriffith,顶级美国特工必须保护一名穿越欧洲的途中的证人。。。
Rh阳性(全)
主演:三浦悠、栩原乐人、尾

野上诚---三浦悠野上诚,16岁,高中1年级。自从被母亲以吸血鬼的理由而抛弃后,对于被爱这种事变得很
13骇人游戏
主演:Alexander、

《13》是一场神秘、竞争激烈的游戏,赢家将可获得一亿元。这些幸运的参赛者,都是来自在家庭、爱情和金钱
黑色之家/黑色的家
主演:柳善、黄正民、姜申日

保险公司的调查职员全俊五(黄政民饰)是个深得上司宠爱的部下,因为他工作异于常人的认真和尽职。他终日穿
盗墓迷城2/神鬼传奇
主演:布兰登·弗雷瑟、雷切

时间是1935年,在收服了可怕的印何阗之后,事隔十年,瑞克欧肯纳及艾佛琳有情人终成眷属,不但结婚成家
叛逆女巫
主演:Mamabolo、B

五个女巫,五种力量,一个恶魔 Mark街的天主教女子学校自从一名年轻的无影无踪地突然消失以后就
水中女妖/水妖
主演:杰弗瑞·莱特、保罗·

克利夫兰德是一个寡言少语的大楼管理员,最近他发现一向平静无事的小区,在夜里总会从游泳池方向传来奇怪的
生存游戏
主演:LeBlanc、Cy

游戏玩家卢梅斯•克隆利弄到了一款新近的3D热门游戏《生存》,该游戏以令人毛骨悚然的中世纪
鬼水怪谈(美国版)
主演:珍妮弗·康奈利、约翰

年轻的单身母亲达莉娅(詹妮弗·康纳莉饰)刚和不忠的丈夫离婚,虽然心碎无比、急着抛开过去,但和前夫争夺
午夜凶铃之鬼娃娃花子
主演:井上尧之、丰川悦司、

经典日本恐怖片,网友点播 里美有一个11年前在学校失踪的姐姐,而11年后她也进了从前姐姐念的同
午夜凶铃(1-4集全
主演:纳奥米·沃茨、西蒙·

女高中生友子和同学共同看了一盘来历不明的录象带,七天后,她和她的同学相继死去,这引起了女记者浅川的关

❷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历届获奖名单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一共有76届(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导致原有的影片评奖制度被废除,改为观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复评奖),主竞赛单元的获奖名单如下:

第一届(1932)

最佳导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苏联)

最佳男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区《化身博士》(美国)

最佳女演员:海伦.海斯(美国)《马德隆.克劳德特的罪恶》

第二届(1934)

最佳外国影片:《阿兰岛人》(英国)

最佳导演:吉.马哈蒂 《入谜》捷克 约.罗文斯基《青年之恋》(捷克)

最佳男演员:华雷斯.皮莱 《自由万岁》(美国)

最佳女演员:凯瑟琳.赫本 小妇人 (美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泰雷萨旗手(意大利)

第三届(1935)

最佳外国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幻影 (意大利)

最佳导演:金.维多 《洞房花烛夜》 (美国)

最佳男演员:皮埃尔.布郎夏尔 《罪与罚》(法国

最佳女演员:保拉.韦塞利 《插曲》(奥地利)

第四届(1936)

最佳外国影片:加利福尼亚的皇帝 (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利比亚骑兵队(意大利)

最佳导演:杰克.弗德 《弗兰德狂欢节》 (法国)

最佳男演员:保罗.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传》(美国)

最佳女演员:安娜.蓓拉 《战斗前夜》(法国)

第五届(1937)

最佳外国影片:《舞针的册》(法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抗击汉尼拔》

最佳导演:罗.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国)

最佳男演员:伊密尔.詹宁斯《统治者》(德国)

最佳女演员:蓓蒂.黛维斯《红衫泪痕》(美国)

第六届(1938)

最佳外国影片:《奥林匹克运动会》(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空军敢死队》

最佳导演:卡尔.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国)马塞尔.卡内尔《雾码头》(法国)

最佳男演员:李思利.霍华德《卖花女》(英国)

最佳女演员:瑙玛.希拉《绝代艳后》(美国)

第七届(1939)

最佳意大利影片:《阿布纳.梅西阿斯》

第八届(1940)

最佳外国影片:《驿站长》(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阿尔卡扎尔之围》

第九届(1941)

最佳外国影片:《克鲁格总统》(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钢盔》

最佳导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剧演员》(德国)

最佳男演员: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意大利)

最佳女演员:路易斯.乌尔里奇《安奈利》(德国)

第十届(1942)

最佳外国影片:《伟大的国王》(德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槟加西》

最佳男演员: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枪击》(意大利)

最佳女演员:克.苏德鲍姆《伟大的国王》(德国)

第十一届(1946)

最佳外国影片:《大地之光》(美国)

第十二届(1947)

最佳外国影片:《罢工》(捷克)

最佳意大利影片:《悲惨的追逐》

最佳导演:亨利.乔治.格卢佐《巴黎警局》(法国)

最佳男演员:皮埃尔.费斯内《文森特先生》(法国)

最佳女演员:安娜.玛格纳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意大利)

第十三届(1948)

最佳外国影片:《王子复仇记》(英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在罗马的阳光下》

最佳导演:格.沃.派勃斯特《审判》(奥地利)

最佳男演员:恩斯特.多伊奇《审》(奥地利)

最佳女演员:珍.西蒙斯《王子复仇记》(英国)

第十四届(1949)

圣马克金狮奖:《曼侬》(法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沼泽的蓝天》

最佳导演:阿.吉尼那《沼泽的蓝天》(意大利)

最佳男演员:约瑟夫.科顿《珍妮的肖像》(美国)

最佳女演员:奥丽薇.迪.哈弗兰《毒龙潭》(美国)

第十五届(1950)

圣马克金狮奖:《裁判结束》(法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员:萨姆.杰夫《夜阑人未静》(美国)

最佳女演员:埃莉诺.帕克《铁窗红泪》(美国)

第十六届(1951)

圣马克金狮奖:《罗生门》(日本)

最佳意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员:让.加宾《黑夜是我的王国》(法国)

最佳女演员:费雯丽《欲望号街车》(美国)

第十七届(1952)

圣马克金狮奖:《禁止游戏》(法国)

最佳导演:沟口健二《西鹤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区《一个推销员的死》(美国)

第十八届(1953)

圣马克银狮奖:《雨月物语》(日本)《红杏出墙》(意大利、法国)

最佳导演:亚温.李斯《四张广告》(美国)

最佳男演员:亨利.维尔伯特《没有忏悔的神》(法国)

最佳女演员:莉莉.帕尔默《四张广告》(美国)

第十九届(1954)

圣马克金狮奖:《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英国)

圣马克银狮奖:《在码头》(美国)《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员:让.加宾《不要碰珠宝》(法国)

第二十届(1955)

圣马克金狮奖:《诺言》(丹麦)

圣马克银狮奖:《跳来跳去的女人》(苏联)

最佳男演员:肯尼思.莫尔《亲情深似海》(美国)

第二十一届(1956)

最佳男演员:布尔威尔《巴黎横断面》(法国)

最佳女演员:玛丽亚.雪尔《酒店》(法国)

第七十一届(2014)

最佳影片金狮奖:罗伊·安德森《寒枝雀静》(瑞典)

最佳影片评委会大奖:约书亚·奥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麦/挪威/芬兰)

最佳导演银狮奖: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邮差的白夜》(俄罗斯)

最佳男演员:奖亚当·德利弗《饥饿的心》(意大利)

最佳女演员奖:阿尔芭·洛瓦赫《饥饿的心》(意大利)

评委会特别奖:卡昂·穆德西《锡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届(2015)

最佳影片金狮奖:洛伦佐·维加斯《来自远方》(委内瑞拉)

评审团大奖: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国)

最佳导演银狮奖:帕布罗·查比罗《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编剧奖: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国)

最佳男演员奖:法布莱斯·鲁奇尼《貂》(法国)

最佳女演员奖:瓦莱莉·高利诺《为你着想》(意大利)

评委会特别奖:艾明·阿尔珀《封锁》(土耳其)

最佳新演员奖:亚伯拉罕·阿塔哈《无境之兽》(美国)

第七十三届(2016)

最佳影片金狮奖:拉夫·达兹《离开的女人》(菲律宾)

评审团大奖:汤姆·福特《夜行动物》(美国)

最佳剧本奖:诺亚·奥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国)

最佳导演奖: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战争天堂》(俄罗斯)、阿玛特·伊斯卡拉特《野蛮地区》(墨西哥)

最佳男演员奖:奥斯卡·马丁内兹《杰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员奖:艾玛·斯通《爱乐之城》(美国)

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奖:葆拉·贝尔《弗兰茨》(德国)

评委会特别奖:安娜·莉莉·阿米普尔《劣质爱情》(美国)

第七十四届(2017)

最佳电影金狮奖:吉尔莫·德尔·托罗《水形物语》(美国)

评审团大奖银狮奖:萨缪尔·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导演银狮奖:泽维尔·勒格朗《倾尽所有》(法国)

最佳男演员: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员:夏洛特·兰普琳《汉娜》(法国)

最佳剧本奖:马丁·麦克唐纳《三块广告牌》(美国、英国)

评审团特别奖:沃威克·桑顿《甜蜜的国度》(澳大利亚)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员奖:查理·普拉默《赛马皮特》(英国)

第七十五届(2018)

金狮奖最佳影片奖:阿方索·卡隆《罗马》

银狮评委会大奖:欧格斯·兰斯莫斯《宠儿》

最佳剧本奖:乔·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银狮最佳导演奖:雅克·欧迪亚《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员奖:威廉·达福《永恒之门》

最佳女演员奖:奥莉薇娅·柯尔曼《宠儿》

评审团特别奖:詹妮弗·肯特《夜莺》

新晋演员奖:巴凯里·甘纳巴《夜莺》

第七十六届(2019)

金狮奖最佳影片:《小丑》导演:托德·菲利普斯

评审团大奖:《我控诉》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最佳剧本奖:杨凡《继园台七号》

最佳导演奖:罗伊·安德森《关于无尽》

最佳男演员:卢卡·马里内利《马丁·伊登》

最佳女演员:阿丽亚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胜利》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奖(最佳新人奖):托比·华莱士《乳牙》

评委会特别奖:《黑手党不再是曾经》导演:弗兰科·马雷斯科

❸ 历届威尼斯电影节获奖影片是哪些

历届威尼斯电影节主要获奖名单
第一届(1932)
最佳导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苏联)
最佳男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区《化身博士》(美国)
最佳女演员:海伦.海斯(美国)《马德隆.克劳德特的罪恶》

第二届(1934)
最佳外国影片:《阿兰岛人》(英国)
最佳导演:吉.马哈蒂 《入谜》捷克 约.罗文斯基《青年之恋》(捷克)
最佳男演员:华雷斯.皮莱 《自由万岁》(美国)
最佳女演员:凯瑟琳.赫本 小妇人 (美国)
最佳意大利影片:泰雷萨旗手(意大利)

第三届(1935)
最佳外国影片:安娜.卡列妮娜 美
最佳意大利影片:幻影 意
最佳导演:金.维多 《洞房花烛夜》 美
最佳男演员:皮埃尔.布郎夏尔 《罪与罚》法
最佳女演员:保拉.韦塞利 《插曲》奥地利

第四届(1936)
最佳外国影片:加利福尼亚的皇帝 德
最佳意大利影片:利比亚骑兵队 意
最佳导演:杰克.弗德 《弗兰德狂欢节》 法
最佳男演员:保罗.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传》美
最佳女演员:安娜.蓓拉 《战斗前夜》法

第五届(1937)
最佳外国影片:《舞针的册》(法)
最佳意大利影片:《抗击汉尼拔》
最佳导演:罗.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
最佳男演员:伊密尔.詹宁斯《统治者》(德)
最佳女演员:蓓蒂.黛维斯《红衫泪痕》(美)

第六届(1938)
最佳外国影片:《奥林匹克运动会》(德)
最佳意大利影片:《空军敢死队》
最佳导演:卡尔.里特《士兵的假期》(德)马塞尔.卡内尔《雾码头》(法)
最佳男演员:李思利.霍华德《卖花女》(英)
最佳女演员:瑙玛.希拉《绝代艳后》(美)

第七届(1939)
最佳意大利影片:《阿布纳.梅西阿斯》

第八届(1940)
最佳外国影片:《驿站长》(德)
最佳意大利影片:《阿尔卡扎尔之围》

第九届(1941)
最佳外国影片:《克鲁格总统》(德)
最佳意大利影片:《钢盔》
最佳导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剧演员》(德)
最佳男演员: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意)
最佳女演员:路易斯.乌尔里奇《安奈利》(德)

第十届(1942)
最佳外国影片:《伟大的国王》(德)
最佳意大利影片:《槟加西》
最佳男演员: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枪击》(意)
最佳女演员:克.苏德鲍姆《伟大的国王》(德)

第十一届(1946)
最佳外国影片:《大地之光》(美)

第十二届(1947)
最佳外国影片:《罢工》(捷克)
最佳意大利影片:《悲惨的追逐》
最佳导演:亨利.乔治.格卢佐《巴黎警局》(法)
最佳男演员:皮埃尔.费斯内《文森特先生》(法)
最佳女演员:安娜.玛格纳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意)

第十三届(1948)
最佳外国影片:《王子复仇记》(英)
最佳意大利影片:《在罗马的阳光下》
最佳导演:格.沃.派勃斯特《审判》(奥地利)
最佳男演员:恩斯特.多伊奇《审》(奥地利)
最佳女演员:珍.西蒙斯《王子复仇记》(英)

第十四届(1949)
圣马克金狮奖:《曼侬》(法)
最佳意大利影片:《沼泽的蓝天》
最佳导演:阿.吉尼那《沼泽的蓝天》(意)
最佳男演员:约瑟夫.科顿《珍妮的肖像》(美)
最佳女演员:奥丽薇.迪.哈弗兰《毒龙潭》(美)

第十五届(1950)
圣马克金狮奖:《裁判结束》(法)
最佳意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员:萨姆.杰夫《夜阑人未静》(美)
最佳女演员:埃莉诺.帕克《铁窗红泪》(美)

第十六届(1951)
圣马克金狮奖:《罗生门》(日本)
最佳意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员:让.加宾《黑夜是我的王国》(法)
最佳女演员:费雯丽《欲望号街车》(美)

第十七届(1952)
圣马克金狮奖:《禁止游戏》(法)
最佳导演:沟口健二《西鹤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区《一个推销员的死》(美)

第十八届(1953)
圣马克银狮奖:《雨月物语》(日本)《红杏出墙》(意大利、法)
最佳导演:亚温.李斯《四张广告》(美)
最佳男演员:亨利.维尔伯特《没有忏悔的神》(法)
最佳女演员:莉莉.帕尔默《四张广告》(美)

第十九届(1954)
圣马克金狮奖:《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英)
圣马克银狮奖:《在码头》(美)《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员:让.加宾《不要碰珠宝》(法)

第二十届(1955)
圣马克金狮奖:《诺言》(丹麦)
圣马克银狮奖:《跳来跳去的女人》(苏联)
最佳男演员:肯尼思.莫尔《亲情深似海》(美)

第二十一届(1956)
最佳男演员:布尔威尔《巴黎横断面》(法)
最佳女演员:玛丽亚.雪尔《酒店》(法)

第二十二届(1957)
圣马克金狮奖:《不可征服的人》(印度)
圣马克银狮奖:《白色之夜》(意)
最佳男演员:安东尼.弗朗西奥萨《浪子回头》(美)
最佳女演员:齐特拉.丽金别格丝《马尔华》(苏联)

第二十三届(1958)
圣马克金狮奖:《无法松的一生》(日本)
圣马克银狮奖:《恋人们》(法)
最佳导演:路易.马勒《恋人们》(法)
最佳男演员:亚历克.吉尼斯《马口》(英)
最佳女演员:索菲娅.罗兰《黑兰花》(意)

第二十四届(1959)
圣马克金狮奖:《罗维雷将军》(意)《大战》(意)
最佳男演员:詹姆斯.斯图尔特《桃色血案》(美)
最佳女演员:马德莱娜.罗班松《两次旅行》(法)

第二十五届(1960)
圣马克金狮奖:《横渡莱茵河》(法)
圣马克银狮奖:《罗科和他的兄弟》(意)
最佳男演员:约翰.米尔斯《荣誉感》(英)
最佳女演员:雪莉.麦克琳《桃色公寓》(美)

第二十六届(1961)
圣马克金狮奖:《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法)
圣马克银狮奖:《向所有人敞开和平之门》(苏联)
最佳男演员:三船敏郎《镖客》(日本)
最佳女演员:苏珊.费隆《你不应该杀人》(法)

第二十七届(1962)
圣马克金狮奖:《伊凡的童年》(苏联)
圣马克银狮奖:《家族日记》(意大利)
评委会特别奖:《放纵的生活》(法)
最佳男演员:毕特.兰卡斯特《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美)
最佳女演员:埃曼纽埃尔.莉娃《寂寞的心灵》(法)

第二十八届(1963)
圣马克金狮奖:《城市上空的魔掌》(意)
评委会特别奖:《邪火》(法)《进入生活的必备条件》(苏联)
最佳男演员:艾尔伯特.芬尼《汤姆.琼斯》(英)
最佳女演员:德尔菲娜.塞里格《莫里埃尔》(法)

第二十九届(1964)
圣马克金狮奖:《红色沙漠》(意)
评委会特别奖:《马太福音》(意)
最佳男演员:汤姆.考特尼《国王与国家》
最佳女演员:哈里特.安德森《爱吧》(瑞典)

第三十届(1965)
圣马克金狮奖:《北斗七星》(意大利)
评委会特别奖:《沙漠里的西蒙》(墨西哥)《我20岁》(苏联)
最佳男演员:三船敏郎《红胡子》(日本)
最佳女演员:安妮.热拉杜《曼哈顿的三个房间》(法)

第三十一届(1966)
圣马克金狮奖:《阿尔及尔的战争》(阿尔及利亚、意大利)
评委会特别奖:《查帕瓜》(美)《难忘昔日》(西德)
最佳男演员:雅克.佩尔《半个男人》(意)
最佳女演员:娜塔丽亚.阿伦巴萨洛娃《第一个教师》(苏联)

第三十二届(1967)
圣马克金狮奖:《白日美人》(法)
评委会特别奖:《中国是近邻》(意)《中国姑娘》(法)
最佳男演员:留比萨.萨马尔契奇《早晨》(南斯拉夫)
最佳女演员:雪莉.奈特《荷兰人》(英)

第三十三届(1968)
圣马克金狮奖:《马戏团帐蓬顶上的艺人》(西德)
评委会特别奖:《苏格拉底》(法)《土耳其人的圣母》(意)
最佳男演员:约翰.马勒《脸》(美)
最佳女演员:劳拉.贝蒂《定理》(意)

第三十四届(1969)
评委会特别奖:《半人半兽的神》(意)《名誉与光荣》(捷克)

第三十六届(1979)
最佳男演员:尤.列奥诺夫《秋天的马拉松》(苏联)
最佳女演员:乙羽信子《绞杀》(日本)

第三十七届(1980)
圣马克金狮奖:《葛洛丽娅》(美)《大西洋城》(法国、加拿大)
最佳男演员:奥斯卡.拉特维尔《第一个工作》(西德)乔治.伯恩斯、阿特卡尼《走路的风度》(美)
最佳女演员:莉芙.厄尔曼《理查德的东西》(英)兹.格.劳伦斯《葛洛丽娅》(美)

第三十八届(1981)
圣马克金狮奖:《沉重的年代》(西德)
圣马克银狮奖:《你记得陶莉.比尔吗?》(南斯拉夫)
评委会特别奖:《金色的梦》(意)《他们不用黑领带》(巴西)
最佳男演员:罗伯特.杜瓦尔《真诚忏悔》(美)
最佳女演员:莉尔.特塞卢斯《政治迫害》(挪威)

第三十九届(1982)
圣马克金狮奖:《情况》(西德)
特别评委会奖:《命令》(西德)
最佳男演员:罗伯特.鲍威尔《命令》(西德)
最佳女演员:比阿特丽斯.罗曼德《美满姻缘》(法)

第四十届(1983)
圣马克金狮奖:《芳名卡门》(法)
圣马克银狮奖:《黑人小茅屋街》(法)
评委会特别奖:《农家/三十五年之后》(法)
最佳男演员:马修.莫迪恩《北极光》(美)
最佳女演员:达琳.莱吉蒂莫斯《黑人小茅屋街》(法)

第四十一届(1984)
圣马克金狮奖:《和平阳光的年代》(波兰、西德、美国)
圣马克银狮奖:《小奏鸣曲》(加拿大)
评委会特别奖:《月球的宠儿》(法)
最佳男演员:纳西鲁丁.萨赫《交叉点》(印度)
最佳女演员:帕斯卡尔.奥吉尔《月圆之夜》(法)

第四十二届(1985)
圣马克金狮奖:《天涯沦落女》(法)
圣马克银狮奖:《杜斯特》(比利时)
评委会特别奖:《灯船》(美)
最佳男演员:热拉尔.德帕迪厄《警察》(法)

第四十三届(1986)
圣马克金狮奖:《绿光》(法)
圣马克银狮奖:《国王和电影》(阿根廷)
评委会特别奖:《爱情故事》(意大利)《野鸽子》(苏联)
最佳男演员:卡尔洛.德莱.彼亚内《圣诞礼物》(意)
最佳女演员:瓦莱利亚.戈利洛《爱情故事》(意)

第四十四届(1987)
圣马克金狮奖:《再见,孩子们》(法)
圣马克银狮奖:《莫里斯》(英)
评委会特别奖:《集体的喝彩声》(瑞典、挪威、丹麦)
最佳男演员:詹姆斯.威尔比、休.格兰特《莫里斯》(英)
最佳女演员:姜受延《种女》(韩国)

第四十五届(1988)
圣马克金狮奖:《圣洁酒徒的传奇》(意)
圣马克银狮奖:《雾中风景》(希腊)
评委会特别奖:《佳罗普营地》(塞内加尔、阿尔及利亚、突尼斯)
最佳男演员:唐.阿梅奇、乔.曼特格纳《情况变化》(美)
最佳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女人韵事》(法)雪莉.麦克琳《苏萨茨卡夫人》(美)

第四十六届(1989)
圣马克金狮奖:《悲情城市》(中国台湾
圣马克银狮奖:《黄色房子的回忆》(葡萄牙)《一位茶道大师之死》(日本)
评委会特别奖:《光明》(法)
最佳男演员:马尔塞罗.马斯特罗、马西莫.特罗伊西《几点钟》(意)
最佳女演员:佩吉.阿什克罗夫特、热拉尔丁.詹姆斯《她早走了》(英)

第四十七届(1990)
圣马克金狮奖:《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去世》(英)
圣马克银狮奖:《我同桌的天使》(新西兰)
最佳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好家伙》(美)
最佳男演员:奥列格.鲍里索尔夫《唯一的证人》(保加利亚)
最佳女演员:格洛丽亚.蒙奇梅尔《镜中人》(智利)

第四十八届(1991)
圣马克金狮奖:《蒙古精神》(苏联)
圣马克银狮奖:《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国)《渔夫国王》(美)《我再也听不到吉它声》(法)
评委会特别奖:《神曲》(葡萄牙)
最佳男演员:瑞凡.费尼克斯《我私人的爱达荷》(美)
最佳女演员:蒂尔达.史温顿《爱德华二世》(英)

第四十九届(1992)
圣马克金狮奖:《秋菊打官私》(中国)
圣马克银狮奖:《冬之心》(法)《火腿火腿》(西班牙)《豪华旅馆》(罗马尼亚)
评委会特别奖:《一个拿波里数学家之死》(意)
最佳男演员:杰克.莱蒙《格仑加里.格仑.罗斯》(美)
最佳女演员:巩俐《秋菊打官私》(中国)

第五十届(1993)
圣马克金狮奖:《捷径》(美)《蓝色》(法)
圣马克银狮奖:《抵押人生》(塔吉克)
评委会特别奖:《坏小子巴比》(澳大利亚)
最佳男演员:法比西欧.班提佛克《坏小子巴比》(澳大利亚)
最佳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蓝色》(法)

第五十一届(1994)
圣马克金狮奖:《爱情万岁》(中国台湾)《暴雨将至》(马其顿)
圣马克银狮奖:《梦幻天堂》(新西兰)《小奥德萨》(美)
评委会特别奖:《天生杀人狂》(美)
最佳导演:贾尼.阿梅利奥《亚美利加》(意)
最佳男演员:夏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国)
最佳女演员:玛丽亚.曼德罗《三兄妹》(葡萄牙)

第五十二届(1995)
圣马克金狮奖:《三轮车夫》(法国、越南)
圣马克银狮奖:《上帝的喜剧》(葡萄牙)《新天堂星探》(意)
最佳男演员:戈茨.格奥尔格《杀手》(德国)
最佳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桑德琳.博纳尔《仪式》(法)

第五十三届(1996)
圣马克金狮奖:《迈克尔.柯林斯》(爱尔兰)
评委会特别奖:《土匪》(乔治亚、法国)
最佳男演员:利姆.尼森《迈克尔.科林斯》(爱尔兰)
最佳女演员:维多利亚.蒂沃《波妮》(法)

第五十四届(1997)
圣马克金狮奖:《花火》(日本)
评委会特别奖:《欧索多》(意大利)
最佳男演员:韦斯利.斯奈普斯《一夜情》(美)
最佳女演员:萝宾.汤妮《尼加拉瓜,尼加拉瓜》(美)

第五十五届(1998)
圣马克金狮奖:《这样的笑》(意)
评委会特别奖:《最后的天堂》(罗马尼亚)
最佳导演:埃米尔.库斯图尔察《黑猫,白猫》(南斯拉夫)
最佳男演员:西恩.潘《骚乱》(美)
最佳女演员:卡特琳娜.德纳芙《旺多姆广场》(法)

第五十六届(1999)
圣马克金狮奖:《一个都不能少》(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风儿带我回家》(伊朗)
最佳导演:张元《回家过年》(中国)
最佳男演员:吉姆.布罗本特《酣歌畅戏》(英)
最佳女演员:娜塔丽.贝耶恩《情色逸事》(比利时、法国)

第五十七届(2000)
圣马克金狮奖:《圆圈》(伊朗)
评委会特别奖:《黑夜降临前》(美)
最佳导演:布塔代布.达斯古普塔《摔角选手》(印度)
最佳男演员:哈维尔.巴尔德姆《黑夜降临前》(美)
最佳女演员:罗斯.伯恩《女神1967》(澳大利亚)

第五十八届(2001)
圣马克金狮奖:《季风婚宴》(印度)
评委会特别奖:《酷热的日子》(奥地利)
最佳导演:巴巴克.巴亚米《秘密投票》(伊朗)
最佳男演员:卢吉.罗.卡斯西欧《目光》(意大利)
最佳女演员:桑德拉.斯卡瑞莉《目光》(意大利)

第五十九届(2002)
最佳影片金狮奖:《青楼姐妹花》,导演:彼得-穆兰(苏格兰)
评委会大奖:《疯人院》,导演:安德烈-孔卡罗维斯基(俄罗斯)
最佳导演奖:《绿洲》导演李昌东(韩国)
最佳男演员奖:史坦法诺-阿寇西(《爱之旅》,意大利);
最佳男演员奖:茱莉安-摩尔《远离天堂》,美国
文素利《绿洲》,韩国
最佳短片银狮奖:CLOWN(《绿洲》,导演Irina Efteeva)

第六十届(2003)
金狮奖最佳影片奖:《回归》 导演安德烈.齐亚琴谢夫 俄国
银狮奖评审团大奖:《风筝》 导演兰达.萨贝格 黎巴嫩/法国
银狮奖最佳导演奖:北野武 《座头市》 日本
最佳男演员奖:肖恩.潘 《21克》 美国
最佳女演员奖:卡嘉.瑞曼 《罗森斯查斯街》 德国

第六十一届(2004)
最佳影片金狮奖:《维拉-德雷克》
评委会大奖银狮奖:《出海》
最佳导演奖:金基德(《空房间》)
最佳男主角:哈维尔-巴丹Javier Bardem(《出海》)
最佳女主角:伊梅尔达-斯唐顿(Imelda Staunton暂译) 《维拉-德雷克》

第六十二届(2005)
最佳影片金狮奖:李安《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最佳导演银狮奖:菲利普-加瑞尔 Philippe Garrel《制服恋人》Les Amants reguliers
评委会特别奖:《玛丽》Mary 埃贝尔.费拉拉Abel FERRARA
最佳导演奖:金基德(《空房间》)
最佳男主角:大卫.斯特雷泽恩David Strathairn《晚安,好运》Goodnight and Good Luck
最佳女主角:乔凡娜.梅佐乔尔诺Giovanna Mezzogiorno《心中的野兽》La bestia nel cuore

第六十三届(2006)
最佳影片金狮奖《三峡好人》(导演:贾樟柯)
最佳导演银狮奖 《绝密隐私》(导演:阿兰.雷乃)
银狮“新发现”奖 曼纽尔.克里亚勒斯《金色大门》
评委会特别奖 《达莱特》
最佳男演员奖 本.阿弗莱克(《好莱坞庄园》)
最佳女演员奖 海伦.米伦(《女王》)

❹ 电影《珍妮佛的肉体》片中的乐队主唱的资料

Through the tree 由里面的虚拟乐队Low shoulder演唱的,据悉,该歌曲的原创作者是乐队No Country的Ryan Levine,片中由《橘子郡男孩》男演员Adam Brody饰演Low Shoulder的主唱Nikolai。New Perspective 演唱乐队是:At The Disco

Panic! At The Disco这名字看来有点古怪。根据他们的解释,"Panic"一字是引自
加洲奥兰治县(The O.C.!!)乐队Name Taken中的一句歌词,以及The Smiths的同名
歌曲而作成的。虽然他们没有对At The Disco作任何注解,但是凭着这个字根,你
也可以想象他们的音乐类型了。

自十二岁开始便希望组band,结他手Ryan Ross终於也要等到同学Spencer Smith"乞求"
双亲购买的鼓具后,才能够开始组band。初时,他们跟很多美国青年一样,先是玩
Blink 182。不久,他们便觉得有点闷,便拉拢Brent Wilson(又是同学)作低音结他手
与及Brendon Urie作主音。PATD的阵容大致完成。之后的一段日子,也在Spencer的
家中进行练习及初步的录音。在Fall Out Boy的低音结他手Pete Wentz的livejournal
(类似 Del.icio.us的多功能社区)留过言后,Wents也得以听到他们的乐曲。Wentz
听过他们的数支曲目后表示很震惊,先是引进他们到Fueled by Ramen Records,
再到他自己成立的Decaydance Record。

还是高校学生的他们也没想到乐队可以这样平步青云。但是机会来了,没有理由不去
把握吧。Brent和Spencer都以我们香港公开大学那样的方式去完成学位,而Brendon
则刻苦地白天读书,夜晚练习。Ryan更加因为为了乐队而放弃学业,与家人的关系
从此不能修补。於是,四子便收拾行装,移居到马里兰,在曾为Northstar、The Explosion、
Thrice监制的Matt Squire指导下,他们首张专辑《A Fever You Can't Sweat Out》
终於在05年初,一呜惊人。

《A Fever...》售卖首周便能卖出超过一万只,以一队从未作过现场演出的乐队(真的!)
已算很不错。他们更於Billboard 200大碟榜中排112、Billboard独立排行榜中排第六。
这些都不太重要,他们更於年青乐队中地位甚重的purevolume中的"十队最佳已签约
乐队"中长期进占其中。还有,还有,在MySpace的独立乐队榜中排第一。单是这项殊荣,
足以受到所有网友及乐迷注目。

听罢他们的威水史,不如来看看他们是否另一个Hype?

从Intro的鼓机探索,我们就屏息以待。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Martyrdom And
Suicide Is Press Coverage(他们的歌名也与Fall Out Boy一样...很长)中Urie的唱腔
一出,已告诉你他们的Disco-Punk底蕴。Camisado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其实是可以很
sing-slone的。Lying Is The Most Fun A Girl Can Have Without Taking Her Clothes
Off则是以典型加洲式emo玩法的灌入特有假音副歌。间奏Intermission就足以证明他们
确是承先启后样样皆精,一边的快板钢琴、另一边则有如Dj Tiesto般跳脱。

其实整张专辑是分前半与后半的不同概念去灌录的。上半部是多用synthesizers及鼓机,
带多点未来性。另一半则是怀旧性质较重,以官方网页的说法,是用了北美古钢琴作演奏!
多夸张!But It's Better If You Do中的钢琴带出70年代式音韵,先行单曲 I Write Sins
Not Tragedies则带有古典气息的妖邪脉理。There's A Good Reason These Tables are
Numbered Honey, You Just Haven't Thought Of It Yet就更简单直接以清风琴音来
向旧乐队们致敬。

PATD也直言受到Third Eye Blind的旋律、Queen的大场馆式演绎及Couning Crows的
生动歌词影响。本地乐评人亚里安更说Urie的唱腔与Patrick Stump有八成相似。
但是这也无碍他们的发展,集各家所长、再弦发拉斯维加斯同乡大哥The Killers
的Disco-Punk张力。先与 Acceptance、Hellogoodbye和同一厂牌的The Academy Is...
於上年9月进行首次巡回演出,再与Fall Out Boy、Motion City Soundtrack、
Boys Night Out和the Starting Line为Nintendo Fusion Tour演出。原来夸张的
techno节拍与多变的演奏厅式台风也令他们在众多美国punk band中得到地位。

更令人高兴的是Ryan的父於终於明白儿子组乐队不是瞬间的兴趣,终於,也支持了
儿子继续创作。

在他们红起来的同时,也出现一段小插曲。他们不太喜欢MTV台为他们制作特别节目,
以及独家播放他们的PVs,因为害怕很多乐迷会因他们走向主流而离他们而去。最终,
他们也为此在官方网页上发布声明及道歉。讽刺地,他们的PV《I Write Sins Not
Tragedies》也在TRL的排行榜中排得高位,真是没有他们办法。

❺ 电影《珍妮佛的肉体》中,珍妮佛的扮演者是谁都演过什么电影还有片中的乐队主唱的资料

超喜欢
很美很性感

穿越国境 The Crossing(2011年)
西部英雄约拿·哈克斯 Jonah Hex (2010年).... Leila
受难遇仙记 Passion Play (2010年)
变形金刚2 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2009年) .... Mikaela Banes
詹妮弗的肉体 Jennifer's Body (2009年).... Jennifer
好莱坞之妓 Whore(2008年).... Lost
如何众叛亲离 How to Lose Friends & Alienate People(2008年).... Sophie Maes 、
变形金刚 Transformers(2007年).... Mikaela Banes
"Hope & Faith" .... Sydney Shanowski (37 episodes, 2004-2006)
Crimes of Fashion (2004) (TV) .... Candace
"The Help" .... Cassandra Ridgeway (3 episodes, 2004)
青春舞会皇后 Confessions of a Teenage Drama Queen(2004年).... Carla
好汉两个半Two and a Half Men" .... Prudence (1 episode, 2004)
"What I Like About You" .... Shannon (1 episode, 2003)
Bad Boys II (2003) (uncredited) .... Stars-and-Stripes Bikini Kid Dancing Under Waterfall
"Ocean Ave." .... Ione Starr (122 episodes, 2002-2003)
阳光下的假日 Holiday in the Sun (2001) (V) (as Megan Denise Fox) .... Brianna

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1100613.html?wtp=tt

❻ 哪个艺术家的情人最多

毕加索一生风流倜傥,情史不断,他的个人情史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已是艺术史的显学。1930年代毕加索旅居巴黎时,在咖啡馆邂逅了一位行径特异的女子朵拉玛尔(Dora Maar),两人一拍即合。不像其他露水一夜的欢场女子,玛尔是才华洋溢的摄影师,在正式交往的七年当中,她以相机见证了经典〈格尔尼卡〉(Guernica) 的创作过程,也成了毕卡索诸多画作的谬思。尽管最后毕加索仍另结新欢,玛尔则受不了打击,精神崩溃。

一般人印象中的艺术家多是情感丰富,感知敏锐,毕加索固然有旺盛的情欲,对他人却缺乏深刻的同理心与同情心。毕加索热衷把他的情人摆入画中,但他真正在意的是画布上的效果,和画中透过转化的自我。艺评家约翰柏杰(John Berger)在《毕加索的成败》(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Picasso )一书中,就曾论及:「毕加索的女人画像往往是他在她们身上发现自我的自画像......他只能在一个女人完全反射他自己时候,完全看清自己。」

在情感世界中,毕加索沉迷色欲与权力,他拿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Minotaur形象自喻,不仅占有情人,同时蹂躏情人。毕加索经常无的放矢奚落玛尔,当玛尔受了委屈哭泣时,他马上拿出素描本画下她哭泣的模样。事实上,毕加索的情人们的下场都不好: 一位病死,一位精神崩溃,两位死於自杀,还有一位不堪精神折磨,离婚后写了本传记,揭露毕加索的私生活。

1937年,毕加索以玛尔哭泣模样为本,完成了日后的立体派经典〈哭泣的女人〉。画中的线条突兀,色彩强烈,女人的面孔破碎又扭曲,玛尔成了艺术史上哭得最伤心的女人。不少评论家认为〈哭泣的女人〉展现了男性阳刚特质与厌女情结(misogyny),也展现了毕加索和玛尔的权力关系:一个情场上的暴君,冷酷注视著伤心的情人,而情人尽管哭得泪眼花花,也甘心臣服在爱情的横征暴敛。

玛尔的确处处不是毕加索的对手。她小毕卡索整整二十六岁,她热爱的摄影,在毕加索眼中的地位远不如绘画。毕卡索另结新欢后,甚至强迫两情人彼此交友,维持三人行的关系。玛尔因此逐渐精神失常,在崩溃边缘,她丢了一句话给毕加索:「作为画家你是不凡的,但道德上你是一文不值的!」

话虽如此,如今谈起毕加索的成就,大家还是只说这句话的前半段,或是把这句话的顺序反过来讲。朵拉玛尔,这个伤痕累累的谬思,后半辈子活在毕加索的阴影下,穷迫潦倒,郁郁而终。除了留下茶余饭后的艺术传奇和〈哭泣的女人〉的形象,她终究只是「艺术家的情人」之一。(文/ 可人石)

高更与他的大溪地女人

保罗·高更(PaulGauguin),与梵高、塞尚共为“后印象派”的三巨头。作为一个划时代的艺术家,他最厌恶的是欧洲文明,最向往的是“在蛮荒乐园终老,在棕榈树间漫步、作画……”他终于如愿以偿,生命的热情把他推向蛮荒的大溪地,把艺术品挤上世界级大师的舞台。1903年病死马贵斯群岛时,只有土著陪着他。

高更不仅是艺术大师,也是写作能手。在大溪地时,办过报纸《微笑》,整日攻讦驻防当地的法国人士,聊以自慰。更自费出版本书《生命的热情何在——高更大溪地之旅》,记下他的探奇与冒险,娶当地士女的快乐日子,大溪地的风土民情等等……

大师、狂野、病死、蛮荒、探奇……把这些记号串成一个人的轨迹,试问“生命的热情何在”?

下文摘自《生命的热情何在——高更大溪地之旅》,保罗·高更著。

身为一个男人以及一位男性画家,不论是私生活或是作品,高更的生活总是充满着女人。据资料显示,观赏完巴黎万国博览会的高更曾兴奋地表示:“我会建立一个热带画室,欢迎大家来拜访。”“来买一间像我们在万国博览会看到的茅屋……那里的女人温和,我想当地的女人会很愿意当我的模特儿。”对于即将前往大溪地的高更,似乎不担心自己的女人缘在异国会有所影响,他这个“蒙马特区最行的男人”自信地前往大溪地,开始他的原始追寻。

大溪地,这块原始传统伴随着新世界混杂的土地上,对于男女之间依然有着自己民族的坚持。在岛上,男人与女人因着森林和海面吹来的微风强化内部,他们的肩膀和臀部都增宽增厚,不明显的两性分别让他们的关系简单化。他们终年赤裸着身体,让彼此免除“神秘”的幻想,也免除了把爱沾染上隐晦和虐待的色彩。

男女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爱人,不如说是同志或朋友。遇上男女之间的追求时,大溪地的女人是乐意被强壮的男人所夺取的,她们的脸上充满着骄傲及特有的自信,并以一股催促男人行动的神气保持镇定。在大溪地有一句话:“没有女人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人。”
高更的第一位女性伴侣,是位一半毛利、一半英国血统的妓女,名叫蒂蒂。蒂蒂并不是高更梦寐以求的蛮荒新娘,她对自己一半的白人血统骄傲不已。不过,对于闲晃在街上的男人而言,蒂蒂只是一位招之即来的妓女;对高更来说,也是如此,蒂蒂仅只是满足他生理需求的对象而已。

渐渐地,高更对她爱钱如命、爱慕虚荣的态度愈来愈不能忍受,看来甩掉她是迟早的事!终于,在高更决定搬到马太亚,蒂蒂也识趣地开始找寻新的男人。当高更住在马太亚时,他虽然渐渐习惯了当地的生活也结识了新朋友,但是对女性反而畏之不前,也不敢有所行动。
尽管他心中寂寞难耐,邻人给予支持,甚至大溪地的女子也给予鼓励的眼神,他依然选择了按兵不动。

在一次短暂的探险中,他找到了他的大溪地新娘,也就是年仅13岁的蒂哈阿曼娜,又名蒂呼拉。高更沉醉在爱情狂喜中,他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幼稚,但和年轻的蒂呼拉在一起,他再次找回信心。这段期间,蒂呼拉理所当然地成为高更的第一模特儿,诸如画作《亡灵窥伺》、《蒂哈阿曼娜的祖先们》以及一些木头头像,皆是蒂呼拉的化身。高更及蒂呼拉除了是生活上的伴侣,他们也会彼此交换着文化上的差异,尤其高更,他从蒂呼拉身上得到了珍贵的毛利宗教传说。借着这些口述资料,高更也创作了几幅相关的绘画,例如《她的名字叫维拉欧马蒂》。尽管蒂呼拉有时出现出无知、幼稚的行为,但在大体上,高更还是和她相处甚欢。

有一天晚上,蒂呼拉告诉高更她怀孕了,高更甚至兴起了要留下来好好养育、教育自己孩子的念头,不过就在此时,他迟迟未收到来自法国的汇款,因而面临了极大的困境。于是他兴起回法国的念头,并告诉蒂呼拉只是回去处理事情,待一切结束会再回来的。不过这一别竟也是两年后再见了……

高更之所以来到大溪地,事实上,也是大溪地的生活深深吸引了他,在这里,他见到“原始的壮丽”。而且除了作画,他不需要从事其它烦人的工作,也可以躲开艺术家及批评家的关注及压力。

但两年后,也就是1895年,他再次回到大溪地时,很多事再也不能和以往并论。即使是支持土著的高更,他的行为也不比其他殖民者高尚许多。他有好几个情人,甚至染上梅毒后,他依然在其中乐此不疲。而且这些情人仅只有十三、四岁,这种狎邪的行为不只在欧洲不容于世,即使是大溪地,也造成了人们的不安及非议。

总之,高更的生命里,女人来来去去,有些是模特儿,有些留下狂欢的余温,有人为他生儿育女,也有人为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们能够确定的是,女人绝对是高更的生命、艺术、灵感的重要泉源之一。

我不太了解Pablo Picasso.去查资料时找到的,也许艺术家的灵感正是来自于这些不太可能有结果的爱情上。

阅读全文

与半人半兽珍妮佛电影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泰国恐怖电影我 浏览:942
刘德华电影全集赌城大亨粤语版 浏览:582
小沈阳的电影大全 浏览:185
老电影扮演过军人的女演员 浏览:635
泽塔奥特曼超级大电影 浏览:237
法国国战争电影 浏览:725
铁朵什么电影 浏览:685
电影频道第一部长篇动画片 浏览:368
大电影5雷伊的翅膀图片 浏览:290
周星驰经典电影片段顶的住 浏览:51
2018中文电影插曲 浏览:441
影剧院电影院单方造价 浏览:275
灾难电影大全老鼠 浏览:577
拍大尺度电影被处罚的演员 浏览:622
有什么好看的鳄鱼电影 浏览:397
鬼马小精灵电影版英文字幕 浏览:737
韩国电影什么的姐姐 浏览:176
少林足球电影达叔在剧中的名字叫啥 浏览:509
爱情电影简述 浏览:479
怦然心动是一部有深度的电影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