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的移动城堡
起风了
悬崖上的金鱼姬
② 日本关东大地震是怎么回事
日本国以略呈弧形的岛屿遍布在亚洲大陆的东南外缘,以多地震而著称于世,每年发生地震千余次,被称为“地震列岛”。
1923年9月1日正午时分,天气晴朗,艳阳高照,在从东京到横滨28千米范围内的都市区中,人们和往常一样紧张地忙碌着,职员和工人们陆续走向餐馆和食堂,准备享受美味的午餐;年轻的家庭主妇们早已做好了饭,等待着从学校归来的孩子们,生活平静得令人毫无警觉,谁也没有想到魔鬼正从地下深处袭来。
11时58分,东京南部90千米处的相漠湾海底突然发生8.3级强烈地震,地震和它所引发的海啸袭击了日本关东平原地区。首都东京和最大的港口城市横滨损失最为惨重。在第一次震动过去24小时之后,又发生了一次强烈余震,随后的一周余震不断,大约有几百次之多。
伴随着大地的抖动,惊慌的人们冲向大街,顿时,马路上被挤得水泄不通。在无奈无助的惊恐中,人们拼命地寻找避难场所,你推我挤,东倒西歪,互相践踏,哭喊声、叫骂声响成一片,可是整个城市里哪儿还有可躲避的地方呢。
倒塌的建筑造成了几万人的死亡,但随之而来的一场大火又上演了一幕更惨烈的悲剧。
由于日本关东地区素来多地震,加之当时的经济条件所限,房屋多为木质结构,恰逢发震时又正当做午饭的时候,所以,漫天大火瞬间而起,整个东京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大火初起时,消防人员和一些居民还试图将火扑灭,但地震已将所有的供水管道破坏殆尽,人们只能望火兴叹。《日本纪事报》的一位记者描写道:“人们虽然逃离了震魔,又遇上了火妖。他们倒在地上,浑身都是火烫的血泡。比起那些被烧得只剩一把灰的人来说,他们也许是幸运的。那一堆堆、一片片灰烬,究竟包含着多少生命呢?没有人知道。数不清的人被火烧死,发出的恶臭,几十里外都可闻见,特别在运河一带,数百名逃生者被烧死在那儿。”
夜幕被熊熊烈火撕毁,天空一片猩红色,如此巨大的火灾前所未有,一切都在炽热的烈火中毁灭。东京城中的15家医院只有一家幸存,其余的14家全被大火烧毁;著名的皇家大学图书馆的所有珍藏书刊和文件烟飞灰灭,荡然无存。在这次地震和大火中有30万幢建筑倒塌,近5万人死亡,10万人受伤,几十万人无家可归。东京像受了重伤的巨人,倒在大地上,奄奄一息。
离东京28千米远的横滨市,也遭到了同样的厄运。这个当时有50万人口的港口城市,曾被称为“外国人的乐园”、“充满异国情调的不夜港”和“日本富商的花园式胜地”。但是,无情的地震和大火毁灭了这里的一切。整个城市变成了无法辨认的废墟,码头和港口全部被破坏,街路上的巨大裂缝像恶魔的嘴一样大张着,可以吞下卡车,被火烧焦的尸体一堆堆到处可见。
在浓烈的大火中,有几千人被围困在低洼的滨水商业区,许多人跳进了公园的水池里,有人在拥挤中被淹死,当时的情景惨不忍睹。
灾难夺走了横滨10万人的生命,其中有4300人下落不明,10万人受重伤,许多人无家可归。有6万幢房屋在地震中倒塌或被大火烧毁。
日本关东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人民依靠其非凡的献身精神开始重建家园。经过几十年的奋斗,首都东京和横滨市比灾前更加美丽壮观。但是,当今的地震学家们仍然把东京作为地震危险区,认为与关东大地震一样强烈的地震还会光临东京至大阪之间。这不能不让该地区的人们提心吊胆,担心历史的悲剧重演。
日本经济实力雄厚,大都市中高楼林立,虽然他们有较强的抗震技术和方法,但眼望那一座座摩天大楼,仍然使人心生疑惧。东京的阳光公寓有60层,200多米高,为亚洲之冠,如果它一旦倒塌,那情景实在是让人不敢想像。
为了防御地震的突然袭击,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地震及伴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日本制订了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法规,用以教育和规范人们的行为。1983年4月3日,日本举行了有1600万人参加的大规模地震预警演习,人们在志愿者的疏导下,有秩序地从建筑物中和危险地带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区域。大街上的宣传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面是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街道上,站着一个泪流满面的小姑娘,下面用醒目的红字写着,“60年前的这一景象,可能在明天重演”。
时间可能会洗去人们许多的记忆,但是,日本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场可怕的关东大地震,永远为那些在地震中死去的兄弟姐妹和父老乡亲祈祷和默哀。
③ 宫崎骏的那部电影里有日本大地震的内容给好评!
影片简介
从大正到昭和的这段时光,20世纪20~30年代的日本动荡不安,贫困与疾病,加上不景气的经济和破坏力巨大的关东大地震,让生活在这座岛屿上的人民惶惶不可终日。而随着战争脚步的临近,年轻人们的未来愈加变得扑朔迷离,捉摸不定。
自幼便对飞机报以浓厚兴趣的堀越二郎(庵野秀明 配音),与他所景仰的意大利飞机设计师卡普罗尼(野村万斋 配音)建立了穿越时空的友情,并从对方那里汲取勇气和灵感。他发誓设计并制造出优美的飞机,长大后如愿考入东京某大学学习航空工学。在此之后,他远赴德国留学,凭借自身掌握的航空技术,二郎成为一名战斗机设计师,经典机型七试舰上战斗机便曾留下他智慧的结晶。可在一次试飞中,他的飞机意外坠毁,颇受打击的二郎前往位于长野县北佐久郡的轻井泽疗养,谁知竟在那里结识了一生的最爱。
她叫菜穗子(泷本美织 配音),在日本十年前的关东大地震期间曾与二郎有过一面之缘。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约定相守终生。然而菜穗子罹患了在当时被视作绝症的肺结核,前方的道路一片黑暗。始终无法放弃制造美丽飞机的梦想,二郎再度投身零式战斗机的设计工作中去。另一方面,情知去日无多的菜穗子偷偷溜出疗养院,奔向她的爱人二郎。动荡的年代,有限的生命,青年男女风中残烛般的飘摇爱情……
④ 请问:这是什么动漫电影
电影:《起风了》
人物:堀越二郎
剧情简介:
从大正到昭和的这段时光,20世纪20~30年代的日本动荡不安,贫困与疾病,加上不景气的经济和破坏力巨大的关东大地震,让生活在这座岛屿上的人民惶惶不可终日。而随着战争脚步的临近,年轻人们的未来愈加变得扑朔迷离,捉摸不定。
自幼便对飞机抱以浓厚兴趣的堀越二郎(庵野秀明配音),与他所景仰的意大利飞机设计师卡普罗尼(野村万斋配音)建立了穿越时空的友情,并从对方那里汲取勇气和灵感。他发誓设计并制造出优美的飞机,长大后如愿考入东京某大学学习航空工学。在此之后,他远赴德国留学,凭借自身掌握的航空技术,二郎成为一名战斗机设计师,经典机型七试舰上战斗机(九六式舰上战斗机)便曾留下他智慧的结晶。可在一次试飞中,他的飞机意外坠毁,颇受打击的二郎前往位于长野县北佐久郡的轻井泽疗养,谁知竟在那里结识了一生的最爱。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她叫菜穗子(泷本美织配音),在1923年9月1日(日本十年前的关东大地震期间)曾与二郎有过一面之缘。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约定相守终生。然而菜穗子罹患了在当时被视作绝症的肺结核,前方的道路一片黑暗。但二郎始终无法放弃制造优美飞机的梦想,二郎再度投身零式战斗机的设计工作中去。另一方面,自知去日无多的菜穗子偷偷溜出疗养院,奔向她的爱人二郎。动荡的年代,有限的生命,青年男女风中残烛般的飘摇爱情。
⑤ 这是一部什么电影
《起风了》(英语:THE WIND RISES)是导演兼脚本的宫崎骏以同名漫画所改编的动画电影。讲述的是堀越二郎年轻时的故事。宫崎的作品,大多洋溢着像出现乘着扫帚在天空飞、鱼子从海边而来这样的幻想元素。但这次在影片中,没有不可思议的魔法,也不会出现怪物。
影片中,宫崎骏在表现对飞机的热爱之余,还打造了二郎和卡普罗尼相会时的动荡年代,展现了日本大正、昭和时代的田园风光、市井乡情、噩梦般关东大地震等。
大概是这部!
⑥ 日本关东大地震带来了哪些灾难
日本国以略呈弧形的岛屿遍布在亚洲大陆的东南外缘,以多地震而著称于世,每年发生地震千余次,被称为“地震列岛”。
1923年9月1日正午时分,天气晴朗,艳阳高照,在从东京到横滨28千米范围内的都市区中,人们和往常一样紧张地忙碌着,职员和工人们陆续走向餐馆和食堂,准备享受美味的午餐;年轻的家庭主妇们早已做好了饭,等待着从学校归来的孩子们,生活平静得令人毫无警觉,谁也没有想到魔鬼正从地下深处袭来。
11时58分,东京南部90千米处的相漠湾海底突然发生8.3级强烈地震,地震和它所引发的海啸袭击了日本关东平原地区。首都东京和最大的港口城市横滨损失最为惨重。在第一次震动过去24小时之后,又发生了一次强烈余震,随后的一周余震不断,大约有几百次之多。
伴随着大地的抖动,惊慌的人们冲向大街,顿时,马路上被挤得水泄不通。在无奈无助的惊恐中,人们拼命地寻找避难场所,你推我挤,东倒西歪,互相践踏,哭喊声、叫骂声响成一片,可是整个城市里哪儿还有可躲避的地方呢。
倒塌的建筑造成了几万人的死亡,但随之而来的一场大火又上演了一幕更惨烈的悲剧。
由于日本关东地区素来多地震,加之当时的经济条件所限,房屋多为木质结构,恰逢发震时又正当做午饭的时候,所以,漫天大火瞬间而起,整个东京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大火初起时,消防人员和一些居民还试图将火扑灭,但地震已将所有的供水管道破坏殆尽,人们只能望火兴叹。《日本纪事报》的一位记者描写道:“人们虽然逃离了震魔,又遇上了火妖。他们倒在地上,浑身都是火烫的血泡。比起那些被烧得只剩一把灰的人来说,他们也许是幸运的。那一堆堆、一片片灰烬,究竟包含着多少生命呢?没有人知道。数不清的人被火烧死,发出的恶臭,几十里外都可闻见,特别在运河一带,数百名逃生者被烧死在那儿。”
夜幕被熊熊烈火撕毁,天空一片猩红色,如此巨大的火灾前所未有,一切都在炽热的烈火中毁灭。东京城中的15家医院只有一家幸存,其余的14家全被大火烧毁;著名的皇家大学图书馆的所有珍藏书刊和文件烟飞灰灭,荡然无存。在这次地震和大火中有30万幢建筑倒塌,近5万人死亡,10万人受伤,几十万人无家可归。东京像受了重伤的巨人,倒在大地上,奄奄一息。
时间可能会洗去人们许多的记忆,但是,日本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场可怕的关东大地震,永远为那些在地震中死去的兄弟姐妹和父老乡亲祈祷和默哀。
⑦ 如何评价《起风了》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吗
评价:
《起风了》是宫崎骏于2013年上映的“封山之作”,虽然以日本最敏感的二战话题为背景,战斗机设计员堀越二郎为主人公,却依旧讲述着一个如云般纯净无暇如梦如幻的故事。
(7)关东大地震电影图片扩展阅读:
制作起源:
宫崎骏于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月刊《Model Graphix》上连载漫画作品《起风了》。该作以活跃于二战期间的日本战斗机设计师堀越二郎为主角,他曾经设计出一度在空军领域所向披靡的零式战斗机。
同时漫画题目和与女主角恋爱的情节,均取自和堀越二郎生在同时代的作家堀辰雄的同名小说。一向以反战立场著称的动画人,却出于种种原因对杀人的战斗机和战列舰无比痴迷,个中的矛盾性在这部极具个人化色彩的作品里分外突出。
也许正因为这份矛盾性以及无处不在的人生八苦况味,令宫崎骏最初全然没有将其拍摄成动画电影的意向。最终成功促成该企划的正是宫崎骏的老搭档吉卜力工作室制作人铃木敏夫,他于漫画连载之初便抛出映画化的提案,但宫崎骏以"动画电影应为儿童而非成人制作"为理由断然拒绝。
⑧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发生时是什么场景
起初,东京皇家学院的仪器摆动没有使正在观察的地震学专家惊慌。但随着时间一秒秒地过去,震动升级直到仪器剧烈摆动,科学家们畏惧的往后退。关东大地震开始了。东京和横滨向外伸出东部大平原,到处像海水一样起伏,平地、山丘和大山都在发疯似的震动。
几百万人同时站起来向街上跑去,因为他们自幼以来就受到教育,懂得这个地方容易发生地震。他们的家和办公室在他们周围拼命摇晃。许多人聚在一起,望着他们的天皇居住的皇宫。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相信日本下方大洋底有一只鲇鱼在按照太阳女神的命令挥动它那巨大的躯体,太阳女神不高兴她的神子——就是那位多病无能的大正天皇的统治。他23岁的儿子裕仁摄政。许多人认为,关东大地震像古时一样,因女神不满意天皇的统治立即要求他退位,裕仁准备血染双手,避开这种丢脸的处罚。
⑨ 关东大地震的介绍
关东大地震(Kantō Great Earthquake of 1923,也称関东大震灾,かんとうだいしんさい)1 是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7.9级强烈地震。地震灾区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地震造成15万人丧生,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65亿日元。据当时的报纸报道,处于饥饿状态的幸存者试图从池塘里和湖泊里抓鱼充饥,并排着两英里的长队等待着每天的定量口粮或每人一个饭团子。地震还导致霍乱流行。为此,东京都政府曾下令戒严,禁止人们进入这座城市,防止瘟疫流行。同时,日本政府借此机会屠杀革命党人和侨居日本的中国人、朝鲜人。1996年9月16日,经日本鹿岛公司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精确计算后称,1923年发生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应为里氏8.1级。也就是说,地震规模比原来的说法要大一倍。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巨大灾难,死者和下落不明者共达14.2万人。因为当时东京的地震仪已经遭到破坏,根据仙台市地震仪的记录推算出这次地震为里氏7.9级。
⑩ 关东大地震的地震经过
日本的关东地区东跨日本本州岛中东部,总面积3万平方公里,日本重要的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就在关东地区。1923年9月1日,星期六,横滨——东京地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商人和上班族还在办公楼里忙碌,家庭主妇们则开始烧火煮饭。因为是星期六,车站上排满了准备外出度假的人们。11点58分,关东平原地区突然发出了一阵阵“嘎嘎”的声响,大地上下抖动起来,接着便是一阵紧一阵的摇晃。一向宁静沉稳的大地此时却躁动不安:左右摇摆,上下抖动、起伏,人们仿佛置身于峰谷浪尖的海面上一叶小舟中,无法站立,无法走动,只能听命于那失去往日平稳的大地的摆布。人们被颤抖的大地抛向空中,非死即伤。没有死伤的人们试图逃出摇摇欲坠的房屋,可是双脚不听使唤。那一排排、一栋栋扎根大地的各种房屋也经受不住大地剧烈抖动的“考验”,摇晃、瓦落、墙倒、屋塌。能经受如此严峻“考验”的房屋寥寥无几。因此,那些勉强挣扎逃出房屋的人也没有摆脱厄运,或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或被埋在废墟中。一些人则被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惊骇得麻木了,眼睁睁地看到倒塌的楼房向自己扑来,坐以待毙。地震发生的隆隆声、受伤者的呻吟声、没有受伤的人的呼喊声响成一片,令人毛骨悚然。大多数人在地震造成的大地颠簸中无所适从,被活活埋在倒塌的房屋里。许多人尚未来得及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便一命归西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震级达到了里氏8.1级。其袭击范围之广,受害面积之大,死亡人数之多,实为日本历史上所罕见。那些压在倒塌房屋里的人们无力自拔,那些侥幸活着的人也无力前去拯救。一个人即使没有被地震夺去生命,但也只能眼见自己的亲人在瓦砾堆下垂死挣扎,直至死神降临。倒塌房屋废墟下没有受伤或只受了点儿轻伤的人也没有人前往救助,几天之后,也因饥渴交并,气绝身亡。关东大地震中,除房屋倒塌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外,大地也张开了血盆大口——地震造成的大裂缝,直接吞噬着人类的血肉之躯。有些人侥幸逃出了即将倒塌的房屋,却又掉到大地的裂缝中,被冒出的地下水活活淹死;没有被淹死的想从裂缝中爬上来,可是那“血盆大口”——裂缝又忽然合闭上,许多人被活活挤死。汽车掉进地裂后,地裂合并时,汽车连同车上的人被无比强大的压力挤成了铁饼、肉饼,地裂中不时传来撕肝裂胆的嚎叫声。有的地裂中喷出了水柱,直射地面,挤死在地裂中的人的尸体被强大水流喷到地面。一些压在瓦砾堆中的人,被地下冒出的水淹死。地裂将房屋撕成两半,把屋里的人统统吞到地裂里。地震造成的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山崩地裂,多处出现大塌方。一座大森林以每小时九十多公里的速度从田沪山上滑下山谷,碾过一条铁路,带着一大堆人体的碎片注入了相漠湾,方圆几公里的海水被染成了红色。在根川火车站,一列载有200名乘客的火车在行进途中与一堵地震造成的泥水墙相撞。180多米宽、15多米深的巨大塌方把这列火车连同车上的乘客、货物统统带进了相漠湾,顿时无影无踪,车上乘客的命运不言而喻。一些村庄竟被埋在了30多米深的地震造成的泥石流、塌方中,永远消失在地球上。东京地区的高楼在地震中悉数毁掉。东京等地有许多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精品之作在地震中化为一堆废墟,全国约有1/20的财产在地震中被大自然毁坏。地震、地裂、泥石流、大塌方,一个接一个倒塌的楼房,使活着的人惊恐万状,拼命乱跑。人们在求生的欲望驱使下,盲目逃命,相互推撞,被踩死、踩伤的人不计其数,惨相环生,目不忍睹。但比地震这种惨相更糟糕、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大地震破坏了关东地区的煤气管道,四处燃起大火。然而,大自然似乎疯狂了,对地震、火灾似乎仍不“满足”,又因地震引发了海啸,滔天的海水向灾难深重的日本关东地区袭来。地震、火灾、海啸,水火交加,把关东地区变成了人间地狱。大地震发生时,恰值中午,东京等地的市民忙着做午饭,许多人家炉火正旺。大地震袭来,炉倒灶翻,火焰四溅,火星乱飞。位于关东地区的东京、横滨两大城市不仅人口稠密,而且房屋多为木结构,地震又将煤气管道破坏,煤气四溢,遇火即燃。居民的炉灶提供了火源,煤气、木结构房屋又是上好的“燃料”,几种因素的组合,使东京等地变成一片火海,爆炸声、火灾中人们的呼救声此起彼伏。地震后,火魔开始了在关东地区的肆虐。无独有偶,1906年旧金山地震后也发生了大火灾,但其悲惨程度远不及日本关东地区。火灾发生后,本来火势就难以控制,可是地震带来的冲击波又在这一地区激起了巨大的狂风,失火地区马上变成了一片火海,风助火势越烧越烈。不仅如此,狂风还把火种向四面传播。火种传播到哪里,哪里便燃起冲天大火。工厂在燃烧,学校在燃烧,居民住宅在燃烧……统统都在燃烧。整个东京被烈火吞没,仿佛天在燃烧,地也在燃烧。烈火蔓延之快,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烈火蔓延过程中,凡遇易燃、易爆物品,不是发生大爆炸,就是火焰冲天。由于大部分地区的房屋已在大火前被地震差不多夷平,所以大火可以畅行无阻。东京等地的消防队倾巢出动,准备同火魔搏斗,但由于地下自来水管道遭到破坏,根本找不到水源。消防队员自然无法赤手空拳同大火搏斗,更加之倒塌的房屋已将各条街道堵塞,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消防车进入火场后也寸步难行。面对大火和面对地震一样,人们差不多束手无策,任其肆虐。最为悲惨的是那些被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如果没有大火,这些人还有获救的可能。大火燃起后,许多废墟、瓦砾中的幸存者被大火活活烧死。一些逃脱地震灾难的人被大火包围。滚滚浓烟将他们熏倒,烈火将他们烧死。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被烧焦的人肉的刺鼻臭味。关东大地震时间并不长,可是地震后的大火却一连烧了三天三夜,直烧得天昏地暗,直到将火场内所有的东西都化为灰烬为止。好不容易逃脱地震的人们,在惊恐万状中又要躲避可怕的火魔。慌乱的人群离开居民区,离开火场,拥向室外的空旷地带。街道、广场、公园、海滩、学校的操场等地,都成为人们逃避大火的避难场所。一时间,许多空旷地带里挤满了人群。一家军用被服厂拥有一个与体育场相仿的空地,里面挤满了几万名避难者。这里的四周还未起火,暂时还算是安全地带。挤到这里的人群还未来得及庆幸逃脱虎口,大火便从四面八方向这里迅速扑来,大火以最快的速度包围了被服厂,包围圈越来越小。困在包围圈中的灾民乱成一团,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即使不被大火烧死,也被踩死了。所有的出口都被烈火封死,人们已无路可走。大火开始吞噬每一个人的生命。浓烟将这里完全笼罩,很多人缺氧窒息而死。在这里避难的32000人无一幸免,现场惨不忍睹。浅草区一带,几乎全部毁灭,公园池水都烧干了!而园内有观音堂,殿壁都是木制,最易引火,竟无一只椽一片瓦受损。难民被火包围,群众聚集在这里的达3万余人,堂内外到处都挤满了人,大家同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结果都幸免此难。1925年,我随诸位大德出席东亚佛教大会,亲自到浅草区,所见都是新建的小木屋,惟有观音古殿,巍然独存,堂内外伏地顶礼者接连不断。我由衷感叹,大士慈悲真是到了极点!日本举国上下,鉴于如此巨灾,而木壁观音堂不损一椽,莫不惊叹!事证确凿,灵应昭著,虽欲不信,而不可能。(白话译文)选自1936年李圆净《观音灵感近闻录》
净心法师1965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说》中说:“我去年随访问团到日本访问的时候,也去朝拜浅草的观音菩萨。那一尊曾救了3万人生命的浅草观音,被日人尊为国宝,用佛龛牢牢密封着,如果没有特别法要,是不准启开的。”选自惭愧居士《古今观音感应选编》
东京全城在这场灾难里丧生的人中,80%死于震后大火,幸存者多数被烧伤。在横滨一个公园区里,为逃避大火,几百人跳入水池中。人坐在水里,只有头露出水面,企图以这种方式逃避火魔。但大火袭来后,火星在他们头上乱飞,头发多被烧着。横滨公园里想逃脱大火的24000多人被烈火团团围住,活活烧死。连公园里的湖水也被大火烤灼得热气腾腾,跳进湖里的人被湖中热水烫死。大火把日本关东地区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充满杀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连海滩上的人们也无法保全性命。几千灾民逃到了海滩,纷纷跳进大海,抓住了一些漂浮物和船的边缘。水火本不相容,跳到海水里躲避烈火似乎理所当然。可是,这时却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回事。几小时后,海滩附近油库发生爆炸,10万多吨石油注入横滨湾。大火引燃了水面的石油,横滨湾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火海。在海水中避难的3000多人被大火烧死。水中尚不能躲避火魔,那么在整个关东地区几乎无处藏身了。在横滨市,大火烧毁房屋6万多栋,约占全市房屋总数的60%。因此次地震震中在相漠湾海底,又造成了大规模的海啸。由于强烈的地震,使海底地壳发生大规模运动,大岛附近海底最大垂直移动达400米,向北移动了4米。馆山附近海底隆起,向东南方向移动了3米。如此剧烈的海底地壳运动,致使海水涌起滔天巨浪,猛烈冲击着海岸。地震、火灾之后,大规模的海啸又发生了。为逃避地震和火灾,侥幸逃生的人群开始寻找一个建筑物倒塌后压不着、大火又烧不到的地方暂时栖身。能满足这两种要求的地方只有海滩、港口和码头。于是,恐惧的人们纷纷涌向东京、横滨等地的海滩、码头、港口。但地震造成的海啸,掀起滔天巨浪,恶魔般疯狂地扑向相漠湾沿岸的港口、码头、海滩——那些灾民们以为是安全的栖身场所。大海一下子失去了文人笔下的温柔和浪漫,变得狰狞可怕。避难的灾民看到十几米高的横空巨浪铺天盖地地涌来时,又慌忙向内陆奔命,践踏致死者甚众。其实,想从海啸的虎口逃生也难于上青天,因为巨浪是以每小时750公里的速度扑向海岸的,所以岸上的人瞬间即被大浪吞没,或被卷到了海洋深处,或被大浪抛向半空,有的则被巨浪抛向陆地。那些停泊在各港口、码头的各种船只不是被凶猛的大浪击碎、击沉,就是在海啸冲击下相互撞沉。海啸退却后,又将这些碎船全部卷走。横滨港曾停泊着一艘较大的渔船,巨大的海浪将其击成碎片,船上的人无一幸存。东京、横滨两地的港口、码头设施、地震中毁坏的房屋也被海啸中的巨浪洗劫一空。狂暴的大海平静后,东京等地的海滩变成大垃圾场,到处都是木制房屋的屋顶、床板、门窗、船的碎片和人的尸体。海面上也漂浮着类似的东西。但这些残留物只不过是大海狂暴发怒后所剩下的、来不及和潮水一同退去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被大海吞没,早已无影无踪。这次地震造成的大海啸共击沉各类船只八千多艘,东京、横滨、横须贺、千叶等地的大小港口、码头统统瘫痪。这些地方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浩劫。
地震统计
1923年9月1日11点58分,东京以南90公里处的相漠湾海底发生了一次8.3级大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啸袭击了日本关东平原地区,其中东京和横滨损失最大。24小时后,关东平原地区又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在随后的一周里共发生几百起余震。 灾难发生前,地下传来一阵闷雷般的巨响,大地在一阵怒吼声中剧烈震颤。建筑物开始摇晃,大地裂开道道巨缝,人无法平衡。紧接着一幢幢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开始倒塌,到处尘土飞扬。地震几秒钟后,惊恐万状的居民拚命往外冲。顿时,东京城里大街小巷水泄不通。 由于地震发生时,许多人正好在家中做午饭。当时的日本家庭通常都用炭为燃料。地震发生后,火红的炭渣撒在草垫上或地板上,飞溅在纸糊的墙上,不到几分钟,东京城里千家万户的住宅顿时起火。更糟的是,东京城里的供水管道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无法使用。转眼间,全城一片火海。在这次地震和大火中,东京损失了30万幢建筑。 地震中横滨倒塌的建筑有6万幢,码头和港口几乎全被损坏。道路上到处都是裂缝。城里到处都是死人尸体,更多的人被埋在了地底下和乱石中。在这场灾难中,横滨有10万人死亡,其中有4300人下落不明,10万人受重伤,约有150万人无家可归。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7.9级强烈地震。地震灾区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地震造成15万人丧生,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65亿日元。据当时的报纸报道,处于饥饿状态的幸存者试图从池塘里和湖泊里抓鱼充饥,并排着两英里的长队等待着每天的定量口粮或每人一个饭团子。地震还导致霍乱流行。为此,东京都政府曾下令戒严,禁止人们进入这座城市,防止瘟疫流行。同时,日本政府借此机会屠杀革命党人和侨居日本的中国人、朝鲜人。
1996年9月16日,经日本鹿岛公司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精确计算后称,1923年发生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应为里氏8.1级。也就是说,地震规模比原来的说法要大一倍。
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巨大灾难,死者和下落不明者共达14.2万人。因为当时东京的地震仪已经遭到破坏,根据仙台市地震仪的记录推算出这次地震为里氏7.9级。
鹿岛公司根据当时的记录进行了核实。他们发现,当时对地震仪本身遭到的破坏估计得太低了。因此,对地震的规模做了过低的评价。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对那次地震作出的新的评价是8.1级。按照里氏地震级别的计算方法,震级相差0.2,地震规模正好相差一倍。
1923年9月1日,正午时分,在东京赤坂离宫,年仅22岁的裕仁摄政举行盛大国宴,招待各国使节。宾主言欢之际,一阵猛烈的、突如其来的颤抖从地底深处传来;在摇晃的大地、叮当作响的碗筷与目瞪口呆的来宾间,裕仁不顾礼节,踉踉跄跄地跑向殿外的花园。他看到了一幅山崩地陷般的图景。
新落成的、高达12层的东京塔,“像一根火柴棍似的被一截两段”;无数高大建筑顷刻间土崩瓦解。东京一下子显得低矮、空旷了,只有嘈杂的人群、鼎沸的声息和渐渐冲天的火光,连接着孤岛一般的赤坂离宫与遭逢灭顶之灾的日本。众多传记作家后来纷纷写道,在余震不断的离宫大院里,裕仁表情木讷、“呆呆出神”。
作为日本历史上的第一幢抗震建筑,这一天,赤坂离宫只遭受了轻微损伤;而在几百里外的日光小城,天皇与皇后也安然无恙。然而,对这个年轻的皇储、此后六十余年间始终代表着日本的“人间之神”来说,这场被称为“关东大地震”的灾难,仿佛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它所留下的长长阴影,使这一天裕仁的呆滞表情,几千万日本国民的狂乱身影,定格而为此后二十几年的日本历史。
1923年9月1日近中午时分,日本主岛本州相模湾海底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几分钟内,往北约80千米的东京和横滨市的许多建筑物都成了一片瓦砾。
在东京,许多家庭正在他们传统的炭炉上烧饭。地震使炉灶翻倒,引起了大火。火势从城市的木房屋蔓延开来。家家户户惊恐出逃,接着人们发现自己已被困在火墙与隅田川之间。蔓延的大火迫使他们跳入河中,数以百计的人淹死在河里。
第二个灾祸接踵而至—海啸从海洋席卷而来。几乎有70万住家毁坏或严重受损,死亡人数达到13万。
地震使日本工程师和建筑师们认识到需要设计抗震的建筑物。他们的努力在1987年显示出来了,这一年东京遭受了一次大地震,但只造成2人死亡和53人受伤。
震中N35.2°E139.3°,大约位于神奈川县小田原附近相模湾内。震级里氏 7.9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