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品不同茶听不同的音乐
品茶的乐曲主要应选用中国民族器乐演奏的古典名曲,如“云山入梦”,“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等。
另一类则是专门为品茶谱写的,如《听茶》,《听壶》,《大红袍》,《铁观音》等等。
如泡普洱茶茶艺可以选择古琴曲《流水》,《并蒂莲》为背景音乐,营造出空灵古雅的意境,增强了品茶的艺术美感。
2. 张艺谋导演的印象系列演出分别是哪几个哪个最好看
印象刘三姐(桂林),印象 丽江,印象 西湖,印象 海南岛,印象 大红袍(武夷山茶文化)。
同年,张艺谋又独立担任影片《黄土地》的摄影,在这部片子中,他充分调动摄影手段,以独特造型表现出黄土的浑朴和壮美。
1985年凭借影片《黄土地》获得了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法国第7届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第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方人柯达优秀制片技术奖,从此跨入一线摄影师的行列。
1984年至1999年:
1984年在影片《一个和八个》中担任摄影师,这是一部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以其大胆的构图、独特的镜头设计获1984年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奖。
它被列为“第五代”电影人的第一部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以及在导、摄、美等方面都较以往各代的片子有大的突破。张艺谋作为该片的摄影之一,开始受到电影界的注意。
3. 《印象大红袍》的背景音乐
我有,现在网上好像也已经有了吧。我空间里就是这个音乐。因为我去现在看过印像大红袍。太美了
4. 印象大红袍主要讲了那些故事
《印象·大红袍》是以茶为主线,融历史、民俗、山水、茶文化于一体的实景演出。分为盛唐笙歌、竹林群舞、神话传说、炒茶表演、竹筏漫游五个篇章,每个篇章是独立篇,但又遥相呼应。
其中神话传说篇章讲述了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了心中的白马王子,姑娘甘愿变成山峰,500年相守。上百只仙鹤为了姑娘飞转,那匹俊朗的大白马在山间奔腾。
《印象·大红袍》突出故事性和参与性,不仅展示了茶史、各个制茶工艺,还述说大王与玉女的爱情故事,说大红袍的来历,说现代人所有的烦恼,说一杯茶所带来的幸福和感悟。
剧场的表演区域由环绕在旋转观众席周围的仿古民居表演区、高地表演区、沙洲地表演区与河道表演区等共同组成。仿古民居表演区借鉴了武夷山下梅古民居的建筑元素,使得演出现场更像是有着一千九百八十八个座位的巨型茶馆。
坐席的视觉半径超过二公里,四面舞台相连,可绵延出万米长卷的壮阔景象。置身其中,不仅可以将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尽收眼底,而且还会有穿着民俗服饰的侍女,递上一杯中国“茶王”大红袍,让观者一品芳茗。
5. 印象大红袍的大揭秘
演出时间约70分钟
演员将近300人
戏剧唐舞方言搬上舞台
演出内容方面,该知情人士透露,在70分钟的演出过程中,内容将分为9个篇章,有戏剧、亮光人(演员身上有电子光亮)、唐舞等内容。“有没有演出的主角,还真不知道,不过会有演员说台词,我记得有一句是,‘你把烦恼放下了吗?’还会有一些武夷山方言的民歌表演。360°旋转舞台,每旋转一次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场景。灯光效果强,给人只身山林的感觉”。
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
舞台视觉总长度1200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舞台;
全球首创360度旋转观众席,每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次360度平稳旋转;
唯一在23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落成的印象作品,是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15块电影银幕完美地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造就世界上最大的“演出茶馆”。
“印象大红袍”之数字
演员95%为当地群众演员;
17万张预售票已经售完;
武夷山印象大红袍金票拍价416万;
演出现场共有视频数码灯、电脑灯3000盏;
演出剧场占地面积约为11.2亩,总投资近1.5亿元人民币。
剧场内有1988个座位。坐席的视觉半径超过2公里,四面舞台相连,可绵延出万米长卷的壮阔气势。
6. 印象大红袍的舞台是靠什么旋转的
将观众带入武夷山水,肆意张扬着武侠的风骨,既融汇了“茶”的真谛;山水呼应之间;隔岸沙洲上的实景电影,演绎着大王和玉女的动人爱情。雕梁玉栋里盛装款款的舞者,增加《茶祭祀》,带近博大精深的大红袍茶文化~~~短短75分钟的演出里,百人摇青的跌宕宏大,让每个观众在感受舞台上光影变幻的时候也会有自已的思考,都在武夷阁下一方宽广的梯田上,舞动着一段梦回唐朝的华美绮丽、《大红袍冲泡技艺》等场景。印象大红袍开演四年来首次大型改版。在情节上更紧的围绕感情的线索,全体演员动情的告别;水畔绿地上游走的竹林中,也浅浅弥散着斗茶的惬意;茶农们撩青的轻灵素雅,也带你走进人在画中的诗意情景,让人久久无法平静,七饮大红袍的故事,又充满生活哲理
7. 任剑辉是谁
任剑辉
任剑辉 (1912年—1989年11月29日),原名任丽初,又名任婉仪,广东南海人,一九一二年农历十二月廿九日出生。她自幼喜爱粤剧,小学毕业后便跟随姨母小叫天(粤剧女小武)学习粤剧。十四岁跟从有女马师曾之称的粤剧女小武黄侣侠学艺。由於她有演戏天赋,又肯勤学苦练,很快便学有所成。
她最先是在广州的天台游乐场演出粤剧,参加的是全女班,班名「镜花艳影」,初演小生,后演文武生,演的多是马派(马师曾)的戏。其后她又四处走埠,在梧州成名,成名作是《西厢待月》。一九三九年她已在全女班「群芳艳影」中挑大梁。她戏路这时已从马派转为桂派(桂名扬),有女桂名扬之称。她是反串(女扮男装)演出的。演的多是文戏,由於她声、色、艺俱全,扮相演出特别风流潇洒,极为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喜爱,致有「戏迷情人」
从一九三五年到一九四五年,她一直在澳门演出。她是「金星」,「三王」等粤剧团的台柱,更是澳门的长寿班霸「新声粤剧团」的创办人和台柱。她在「新声」的戏宝有《晨妻暮嫂》,《红楼梦》
抗战胜利后,她领导的「新声剧团」移师香港演出,此后她一直留在香港演出,直至一九六九年后并无再踏足舞台。在此期间,她参加过不少著名的粤剧团演出,如「大凤凰」(拍档有粤剧名伶薛觉先等),「艳阳天」(拍档有芳艳芬)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她和白雪仙组织的「仙凤鸣剧团」。她和白雪仙是舞台上的最佳拍档。她在「仙凤鸣」主演过不少名剧,有如《九天玄女》、《三年一哭二郎桥》、《帝女花》、《紫钗记》、《蠂影红梨记》、《牡丹亭惊梦》、《白蛇新传》等。她从出道到退休,在舞台上一直享誉数十年,从未中断和低沉过,这是粤剧艺人中罕见的。
战前她曾参与过电影《神秘之夜》(三七)的演出,不过她正式从事电影演出是在一九五一年,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是《情困武潘安》。从一九五一年到一九六七年,她一共主演和参演过超过三百部影片,由她主演的就接近二百九十部。她主演的多是粤剧戏曲片,差不多她主演的著名粤剧都搬上了银幕,如《帝苑春心化杜鹃》(五一)、《晨妻暮嫂》(五二)、《富士山之恋》(五四)、《洛神》(五七)、《火网梵宫十四年》(五八)、《可怜女》(五九)、《紫钗记》(五九)、《帝女花》(五九)、《蝶影红梨记》(五九)、《白兔会》(五九)、《金凤斩蛟龙》(六一)、《红菱血》(六四)、《十奏严嵩》(即《大红袍》,六五)等等。香港出产的杰出和优秀的粤剧戏曲片,大部份由她主演。
她主演的最后一部影片是一九六八年公映的《李后主》。它创下粤语片最大制作,最长映期和最高收入的纪录。其后她便因健康间题退出了艺坛。但她和白雪仙仍不断指导栽培由她们的弟子龙剑笙,梅雪诗等组织的「雏凤鸣剧团」,直至把它扶持成为著名的、空前的长期粤剧班霸。她们对粤剧的革新和培养粤剧接班人,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著名电影演员陈宝珠是她的得意门生。任剑辉退休后与白雪仙专心扶助弟子龙剑笙、梅雪诗、江雪鹭、朱剑丹、言雪芬等人组成的「雏凤鸣剧团」。1989年11月29日在香港跑马地寓所[逸庐]病逝,享年77岁。
及后,白雪仙成立“任白慈善基金”,于1990年重映两人的告别作《李后主》。
著名粤语戏曲片(部份)
《帝苑春心化杜鹃》(1951)
《晨妻暮嫂》(1952)
《富士山之恋》(1954)
《洛神》(1957)
《火网梵宫十四年》(1958)
《紫钗记》(1959)
《帝女花》(1959)
《九天玄女》(1959)
《可怜女》(1959)
《白兔会》(1959)
《金凤斩蛟龙》(1961)
《红菱血》(1964)
《大红袍》(1965)
《李后主》(1968)
8. 一部喜剧电影,大陆还是香港的忘了,讲一个男人带着祖传的大红袍到大城市发展,最后邂逅富女人的故事
看过的
9. 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是什么
作为王牌的宣传卖点,“大红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武夷山”与“大红袍”两个名词,似乎已成孪生兄弟,而今天,来到武夷山时张艺谋又于武夷山挂上勾了,那就是武夷山印象大红袍。 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印象大红袍》是福建省、南平等市倾力打造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一直以来,武夷山的山水风光让人们流连忘返。近年来,武夷山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不断提升旅游形象。武夷山大红袍作为“茶中之王”,早在唐宋时期就盛名远播,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在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又代表中国乌龙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借助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的高水平创意策划,把悠远厚重的茶文化内涵用艺术形式予以再现,使之成为可触摸、可感受的文化旅游项目,和美丽的自然山水浓缩成以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 《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的推出,打破了固有的“白天登山观景、九曲泛舟漂流”的传统旅游方式与审美方式,不仅首次展示了夜色中的武夷山之美,同时还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创造那些第一? 世界上第一大的“茶馆”印象大红袍世界上第一大的“茶馆”剧场的表演区域由环绕在旋转观众席周围的仿古民居表演区、高地表演区、沙洲地表演区与河道表演区等共同组成。仿古民居表演区借鉴了武夷山下梅古民居的建筑元素,使得演出现场更像是有着一千九百八十八个座位的巨型茶馆。
坐席的视觉半径超过二公里,四面舞台相连,可绵延出万米长卷的壮阔景象。置身其中,不仅可以将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尽收眼底,而且还会有穿着民俗服饰的侍女,递上一杯中国“茶王”大红袍,让观者一品芳茗。
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 印象大红袍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领衔的《印象大红袍》作为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实景电影”是其中最长的一个演出环节,也是《印象大红袍》最大的看点。长达七十分钟的演出,在完全开放的“山水”间进行,堪称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实景电影”采用全球首创三百六十度旋转的观众席,观众席五分钟内即可完成一周旋转,舞台视觉总长度达一万两千米。同时,导演组史无前例地引入“矩阵式”实景电影,将十五块电影银幕融入自然山水之中,组成“矩阵式”超宽实景电影场面,现场效果如梦似幻,使观者真切地感受“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体验。唯一的“双遗”“印象”作品《印象大红袍》是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后,“印象铁三角”创作的第五个印象作品,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在二十三个世界双文化遗产胜地创作的“印象”作品。演出舞台坐落在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武夷茶博园西南角、崇阳溪东侧河岸,背倚风光绮丽的武夷山水,占地面积约为十一点二亩,总投资近二亿元人民币。
10. 张艺谋印象系列的电影有哪些!!要写全!
1、《印象·刘三姐》
《印象·刘三姐》是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中国·漓江山水剧场之核心工程。全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
2、《印象·丽江》
《印象·丽江》是继《印象·刘三姐》之后推出了又一部大型实景演出,总投资达2.5亿元,上篇为“雪山印象”,下篇为“古城印象”,原生态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张艺谋携手王潮歌、樊跃共同执导,历时1年多时间,经上百次修改完成。
3、《印象·西湖》
印象·西湖是“铁三角”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后又一部“印象”系列实景演出,音乐由日本音乐家喜多郎担纲,张靓颖主唱。
4、《印象·海南岛》
《印象·海南岛》由张艺谋旗下的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公司和国企海口旅游控股集团共同出资1.8亿元制作,是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和《印象·西湖》之后第四个印象系列作品。
5、《印象大红袍》
这部影片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领衔的《印象大红袍》已完成最后的创作,该演出将以独特视角,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示不同的武夷“山水茶”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印象·刘三姐
网络-印象·丽江
网络-印象·西湖
网络-印象·海南岛
网络-印象大红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