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音乐之声是谁写的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是一部改编自玛莉亚·冯·崔普(en:Maria von Trapp)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团》(en: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的戏剧作品,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于百老汇上演,之后被改编成电影,位居北美影史票房第三名,同时也是史上最卖座的歌舞片。
该剧描述阿尔卑斯山上某处修道院里的一位实习修女到崔普家担任教职,然后从赢得孩童们的心,到与单身的男主人相爱、结婚并组家庭乐团,最后又有惊无险的逃离纳粹魔掌的故事。其中,该剧的诸多歌曲,如《Do-Re-Mi》、《雪绒花》传唱至世界各地,亦被翻译唱成各国语言版本。
[编辑] 创作起源
《音乐之声》的创作灵感源自于玛莉亚·冯·崔普的真人真事:玛莉亚·冯·崔普生于阿尔卑斯山一带,原本在本笃会的农伯格修道院(Nonnberg)担任实习修女,1926年因健康问题,被院长送到盖尔·冯·崔普爵士(Georg Ritter von Trapp)家修养,兼任爵士长女的看护。之后玛莉亚与爵士两人坠入情网,于1927年结为连理,两人并生有两女一男。
1930年代受到经济大恐慌影响,爵士几乎失去了所有财产。于是他和玛莉亚带领七个孩子组成乐团进行职业演唱,并于1936年萨尔斯堡音乐节上赢得首奖。1938年纳粹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爵士拒绝了纳粹的征召令。为了躲避追捕,他们以露营的名义搭乘火车穿越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从此展开全欧洲的巡回表演。1939年他们移居美国后,不但将演唱事业开拓至世界各地,也在自家的“一心”牧场举办各种音乐营队。
1956年,崔普家庭歌手正式解散,玛莉亚·冯·崔普出版了第一本书《崔普家庭合唱团》。不久,该著作被改编成德国电影《崔普家庭》(Die Trapp Familie),并在欧洲引起轰动。
[编辑] 登上百老汇
1958年,43岁的电影导演文森·唐纳修(Vincent J. Donehue)将这个故事介绍给百老汇夫妻档:制作人理查·哈勒岱(Richard Halliday)和女演员玛莉·玛汀(Mary Martin)。两夫妻对这故事十分有兴趣,便开始试图与玛莉亚本人联络,并取得她的支持(虽然之前受到律师的欺骗,她已经失去了故事的版权)。当时,笃信天主教的玛莉亚正与亲生的三个孩子在新几内亚传教,对于哈岱森信里的提议完全没有兴趣。直到有次玛莉亚返回美国时,在百老汇观赏玛莉·玛汀演出的《飞燕金枪》(Annie get your gun)后对其演出大为赞赏,从此大力支持这个创作计划,而玛莉也同意将演出所得的375%收入无偿捐给玛莉亚。于是,在从德国电影公司那儿取得版权后,他们开始计划重新创作一部全新的音乐剧。
原本这出音乐剧打算以崔普一家的著名演唱歌曲为主轴,其中插入几首创作歌曲,于是哈勒岱夫妇找上著名的词曲创作搭当理察·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协助。但在这两人坚持下,最后改采新的方式:作品中所有的词曲由这对搭档重新创作。
[编辑] 剧情架构
[编辑] 剧情
《音乐之声》数位影音光碟封面:图中是开场时玛莉亚在阿尔卑斯山山上歌唱的场景。《音乐之声》的剧情可分成三个转折,铺陈玛莉亚的故事,描述她在修道院实习,来到崔普家庭,然后与后者一同逃离纳粹掌控。虽说每个阶段出现的人物,但剧情的主轴仍是“音乐”——善于歌唱的玛莉亚,透过音乐教化崔普家的孩子,最后感动了上校的心,终得美满因缘,并证明音乐永能感化人心。
注意:下文记有作品情节、结局或其他相关内容,可能降低欣赏原作时的兴致。
玛莉亚是阿尔卑斯山上一所修道院的实习修女。不同于其他修女,天真烂漫的她老是不遵守院里的作息,偷偷跑到山头外嬉戏、歌唱。一天,大家祷告时,又发现玛莉亚迟到了——原来她刚在外头忘情歌唱,直到钟声响起才匆忙回来。
受够玛莉亚的几位修女来到院长办公室,决定好好讨论玛莉亚的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伴随著办公室外玛莉亚闯祸的尖叫,漫长的讨论后终于在院长的主持下得出结论....。于是玛莉亚被唤入院长办公室内,和院长谈论她的未来:慈悲的院长看出这儿终就不是她的居身之所,决定让她下山,到一户向修道院请求家庭教师许久的人家担任老师。
对未来充满彷徨和不安感的玛莉亚提著行李,一路忧心忡忡地赶到这户人家;在她眼前的是栋包含美丽庭园的巨大豪厦,而房子的主人则是崔普家的核心人物——奥地利海军的盖尔·冯·崔普上校以及他与前妻生的七名子女,其中最大的丽莎16岁,最小的葛莉泰才5岁。由于没有母亲,身兼母职的上校以严格的军事化方式教育孩子,可玛莉亚来临后却改变了整个家...;他教这些孩子唱歌,带他们嬉戏,并教这些孩子演布偶戏等才艺,因此博得孩子们的喜爱。但另一方面,这些事逐渐传到忙碌的上校耳中,却多少令他有些不快。
其实,上校虽然离家如此久,但不全是为了公务:他和维也纳的爱莎女伯爵已经交往了一段时间,两人的发展也快步入红毯。而另外一方面,上校的大女儿却爱上了纳粹的小传令兵劳夫,因此常背著上校溜出来私会。这一切,却因玛莉亚的影响力而逐渐改变。
终于,上校带著爱莎女伯爵回来了。他要“验收”玛莉亚几个月来的成果,以及证实些传言。结果他差点被孩子们的“恶行”气昏:爬树、游泳、穿不要的窗帘作成地衣服以及玛莉亚的顶撞之词。结果两人大吵一架,玛莉亚被上校赶出了门。但就在她将离去时,孩子们唱起了《音乐之声》,优美的歌声感动了冷酷的上校,使他以优美的歌声附合而唱。于是,玛莉亚留下来了,并带领孩子一同准备下崔普宅邸将在下星期举办的舞会。
舞会准备的十分成功,玛莉亚与上校间的关系也迅速升温。孩子的表演赢得来宾的喝采,但舞会一结束玛莉亚却迫不及待的跑回修道院。回到院里的玛莉亚像变了人似,整天不发一语却只顾著祷告。直到有一天,她终于告诉玛格丽特修女想早日成为正式修女的心愿:因为她发现她已不知不觉爱上崔普上校了。为了躲避这一切,她决心成为一位虔诚的修女。但在院长循循善诱下,玛莉亚终于理解自己的梦想不该躲避,而应坦然面对。于是玛莉亚又回到了辛普家。这时,少了玛莉亚的辛普家却陷入愁云惨澹中,不但孩子们想念玛莉亚,上校的心也迷上著她。玛莉亚回来后,不但孩子们高兴起来了,同上校居住的爱莎女伯爵也发现自己挽不住情人的心,自己退出这有点暧昧的三角关系。不久,上校向玛莉亚求婚,而她也坦然接受了这段如梦似幻的爱情。
步入礼堂后,玛莉亚与崔普一家人共度欢乐的家庭时光,同时也积极准备音乐节的表演节目。可是同时,纳粹的魔掌也逐渐深向这家人:纳粹德国合并掉奥地利后,开始吸收奥国军人加入纳粹阵营,忠勇爱国的崔普上校自然也是纳粹亟欲招募的人才。无奈崔普上校坚决不肯点头,纳粹只好用尽各种手法,包含威胁利诱,强拉上校入营。于是上校和玛莉亚开始计划秘密的潜逃计划...。
音乐节会场上,大家的表现都很精采,但崔普家庭优美的歌唱却广受大家欢迎。在观众的掌声中,崔普全家缓缓消失在舞台上...。经过一番后,比赛结果揭晓:崔普家顺利拿下冠军,但领奖时却迟迟不见他们出现:原来,在精心安排之下,玛莉亚和上校带著七个孩子已在逃离的路途中。他们在修女和劳夫的掩护下,躲过了纳粹党人的搜索,最后在修女们的祝福中,朝自由的山头缓缓行进...。
记有情节或结局的内容在此处结束,下文与情节无关。
[编辑] 人物架构
修道院 崔普家族 其他
修道院院长
苏菲亚修女
玛格丽特修女
伯莉丝修女
修女甲
修女乙
修女丙
盖尔·冯·崔普上校
玛莉亚
丽莎·冯·崔普
弗德瑞克·冯·崔普
路易莎·冯·崔普
柯特·冯·崔普
布姬塔·冯·崔普
玛塔·冯·崔普
葛莉泰·冯·崔普
爱莎女伯爵
劳夫
麦克斯·戴维勒(旁白)
宴会主持人甲
宴会主持人乙
纳粹军官
[编辑] 曲目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
《玛莉亚》(Maria)
《我有信心》(I Have Confidence)
《爱如何存在?》(How Can Love Survive?)**
《我最爱的事》(My Favorite Things)*
《十六将要十七》(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原版音乐剧中称作《你正十六岁》(You Are Sixteen )
《Do-re-mi》
《孤单的牧羊人》(The Lonely Goatherd)
《无法停止》(No Way to Stop It)
《平凡夫妻》(Ordinary Couple)**
《再会歌》(So Long, Farewell)
《好事》(Something Good)*
《雪绒花》(Edelweiss)
《攀越群山》(Climb Ev'ry Mountain)
*电影中增加的歌曲
**音乐剧中原有,但在电影里没出现的歌曲
[编辑] 音乐剧
经过一年准备,《音乐之声》于1959年11月16日在朗特·方谭剧院(Lunt-Fontanne Theatre)正式上演,女主角由玛莉·玛汀本人主演,男主角则由席多·拜克(Theodore Bikel)担任。音乐剧上演后造成轰动,不但连续演出1443场,并获得6座东妮奖的殊荣,其中包含最佳女主角奖、最佳音乐剧奖等重要奖项。由于表现亮眼,1960年时引发二十世纪福斯公司将该剧改编成电影的构想。
1963年1月15日《音乐之声》风光下档,并被英国、澳洲等地重新改编,登台上演。原剧下档30多年后,1998年又曾登上百老汇舞台上演半年,直到1999年下档。
[编辑] 伦敦新版本
1981年,在制作人萝丝·泰勒(Ross Taylor)请求之下,佩扥拉·克拉克(Petula Clark)同意主演在伦敦西区剧院的阿波罗·维多利亚剧院(Apollo Victoria Theatre)重新登台的《音乐之声》。虽然她担心自己51岁的年龄饰演女主角的角色太老而没有说服力,但克拉克却让所有的剧评一致赞扬(该剧也成当时英国剧院史上票房最好的作品)。而玛莉亚·冯·崔普本人也出席该剧首演,并描述克拉克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玛莉亚”。由于史无前例的戏票需求,克拉克将她原先计划的半年演出合约延长至3年半,而该剧单周(1981年10月26日 — 10月31日)101%的观众出席率,也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入英国所有音乐剧作品中,史上最高的出席率。这也是第一个将电影版本里理察·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新创作的两首歌曲搬上舞台的版本,而其现场收录也首创使用数位收录方式,可是收音成果却从未以光碟的形式出版。
[编辑] 其他地区版本
澳洲人自创的版本于澳洲雪梨昆士兰表演艺术中心(Queensland Performing Arts Centre)的戏词剧院(Lyric Theatre)登场,由著名澳洲戏剧《Blue Heelers》中的演员丽莎·麦昆(Lisa McCune)饰演玛莉亚,电视名人贝特·牛顿(Bert Newton)饰演麦克斯并由约翰·瓦特(John Waters)担任崔普上校。
[编辑] 电影
音乐之声
The Sound of Music
IMDB电影资料
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彩色/黑白: 彩色
制作 劳勃·怀斯
编剧 玛莉亚·冯·崔普原作
哈瓦·林赛音乐剧改编
卢瑟·克劳斯音乐剧改编
恩斯特·雷曼
导演 劳勃·怀斯
主要演员 茱莉·安德鲁丝
克里斯多福·普拉玛
出品公司 二十世纪福斯
发行时间 1965年3月2日
1960年6月,二十世纪福斯以12,500,00美元购得电影版版权。但条约中规定福斯公司必须等音乐剧下档后,以及1964年以后才可以开拍,而福斯公司因为之前拍摄《埃及艳后》(Cleopatra)花费甚巨,财政陷入困境,业界一直传言该公司将在1962年倒闭。为了挽回局面,二十世纪福斯为该电影找来改编过《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的剧作家恩斯特·雷曼(Ernest Lehman)担任编剧,并打算找拍过《罗马假期》等片的导演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开拍。然而惠勒的想法显然无法得到雷曼的认同,于是又找了劳勃·怀斯。怀斯本来对该剧兴趣不大,但看过雷曼的剧本后却深受吸引,因此接手了该片的导演工作。
1963年《音乐之声》在萨尔斯堡正式开拍,由于当时的玛莉·玛汀已年过50,无法负担实地拍摄的压力,于是制作群找了曾演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以及电影《欢乐满人间》的英国演员茱莉·安德鲁丝担任玛莉亚的角色,而崔普上校则由克里斯多夫·普朗玛(Christopher Plummer)饰演。由于茱莉·安德鲁丝的歌唱表现和演出皆属一流,加上制作群成功运用了萨尔斯堡的美丽景色与人文景观,电影推出后在全球造成轰动,不但成为当时史上卖座次高的电影,片中许多歌曲,如《Do-re-mi》、《雪绒花》也被改编成许多语言的传唱版本。另外,该片在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10项提名,最后赢得包含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5项大奖。
电影里为了剧情需要,制作群做了许多不同于音乐剧版本的修改:
(一)音乐剧中《爱如何存在?》(How Can Love Survive?)和《平凡夫妻》(Ordinary Couple)分别被《我最爱的事》(My Favorite Things)和《好事》(Something Good)取代。其中后两者的词曲皆由理察·罗杰斯一手包办,因为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已经于1960年8月23日罹患癌症过世(他死前的遗作便是住院期间完成的《雪绒花》)。
(二)剧中爱莎女伯爵和麦克斯的戏份被大量删减,甚至连演唱的部分也被取消。另外,片里大量取用萨尔斯堡乃至于阿尔卑斯山的景致,使其场景远远超过音乐剧里的人造舞台布景。
有趣的是,电影的内容反而影响到日后改编过的音乐剧版本,使电影与音乐剧的同质性越来越高。
[编辑] 逸事
这部音乐剧造成了一些对奥地利的错误想像:许多人以为《雪绒花》这首曲子是该国国歌。事实上,这首歌在奥地利不怎么受欢迎(有个幽默的说法是说隆纳·里根总统任内,在某次奥地利代表拜访白宫时演奏该曲)。
在《Do-re-mi》出现在一个市场的场景里有明显的错误:一个装著橘子的板条箱上标示著“以色列制造”,然而1930年代以色列并不存在。而这错误于电影拍摄期间显然未被发觉。
另一个被知晓地理学的锐利观察者发现的错误是崔普家爬山的场景中他们理应往安全的地方前进,然而实际上他们却“朝著”奥地利的方向走。
《我有信心》是罗杰斯写来作为“过场”的歌曲,以便让电影中玛莉亚从修道院前往崔普家的宅邸(根据他的说法)。在这场景中,玛莉亚要通过一处拱门。而根据DVD里的花絮,有位现实里玛莉亚的女儿,以及“她”的女儿(也就是玛莉亚的孙女)可以被看到正准备穿越那处地点的路。其实崔普家庭当天刚抵达现场,怀斯导演让他们担任行路人的角色。而据闻安德鲁丝拍摄该片段期间,影片剪辑者也在那场景上出现了一会儿,因为他似乎很适合这个角色。
由于电影广受好评,并成为当时第二(紧接在《乱世佳人》之后)卖座的电影作品,著名影评宝琳·凯尔(Pauline Kael)不断挖苦该片,并称其《“钱”之声》(The Sound Of "Money"),而据称此举也让她被《McCall's》杂志炒鱿鱼。
该片高度的创作身价40年后依旧不减。一份附在原声带的评论里,理查·罗杰斯在该片完成后说到:“当你开始观赏这部电影时,你会立刻说说该片‘不是’来自一间腊肠工厂。”
2001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认定该片是“重要文化象征”,并选入美国国家级收藏。
根据boxofficemojo,该片名列北美票房史上(142,415,400美元)与参考通货膨胀计算后(911,458,400美元)第三高(紧接在《乱世佳人》和《星际大战》(Star Wars)之后)。如果加上全球成功的票房纪录、录像带、雷射光碟、数位影音光碟以及频繁的电视拨放,它被英国亚马逊网络书店称为“最被广泛观赏的一部好莱坞电影创作”
崔普家的七个孩子为五女二男,在影片中他们分别是:
丽莎·冯·崔普(16岁“即将满17岁”)由夏敏·卡尔(Charmian Carr)饰演,当时她21岁。
弗德瑞克·冯·崔普(14岁)由妮可拉斯·汉墨德(Nicholas Hammond)饰演。
路易莎·冯·崔普(13岁)由海瑟·孟席斯(Heather Menzies)饰演。
柯特·冯·崔普(11岁)由杜南·却斯(Duane Chase)饰演。
布姬塔·冯·崔普(10岁)由安琪拉·卡温特(Angela Cartwright)饰演。
玛塔·冯·崔普(6岁,虽然根据片头的台词“我星期二就满7岁了!”)由黛比·透纳(Debbie Turner)饰演。
葛莉泰·冯·崔普(5岁)由金·卡瑞斯(Kym Karath)饰演。
丹尼尔·祖希特(Daniel Truhitte):饰演劳夫(“17岁快18岁”)的演员,当时21岁。这是祖希特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在银幕上现身。
金·黛比(Kim Darby)和麦·法萝为丽莎这角色献声,因为饰演该角的夏敏·卡尔第一次演出阳台场景时为了跳过树枝而受伤。
爵士音乐家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采用《我最爱的事》作为他的代表旋律。他的版本修改很多,并以高音萨克斯风演奏,使开头的节奏不断重复,以摆脱长时间的个人即兴演奏。
[编辑] 荣誉与奖项
◎1960年东妮奖
获奖项目(6项)
最佳音乐剧奖
最佳音乐剧女主角奖:玛莉·玛汀
最佳音乐剧女配角奖:Patricia Neway
最佳布景设计奖:奥立佛·史密斯
东妮奖最佳制作与音乐剧指导奖:Frederick Dvonch
剧院世界奖:Lauri Peters
提名但未获奖项目(3项)
最佳音乐剧男配角奖:Theodore Bikel、Kurt Kasznar
最佳音乐剧女配角奖:Lauri Peters与其他饰演孩子们的演员:Kathy Dunn、Evanna Lien、Mary Susan Locke、Marilyn Robers、William Snowden和Joseph Stewart。
最佳音乐剧导演奖:文森·唐纳修
◎1965年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项目(5项)
最佳影片奖
最佳导演奖:劳勃·怀斯
最佳剪辑奖:William Reynolds
最佳音响奖:James Corcoran (20th Century-Fox SSD)、Fred Hynes (Todd-AO SSD)
最佳配乐奖:Irwin Kostal
提名但未获奖项目(5项)
最佳女主角奖:茱莉·安德鲁丝
最佳女配角奖:Peggy Wood
最佳艺术指导奖:Boris Leven、Walter M. Scott、Ruby R. Levitt
最佳摄影奖:Ted D. McCord
最佳服装设计奖:Dorothy Jeakins
◎1965年金球奖
获奖项目(2项)
最佳喜剧和音乐电影奖
最佳女主角奖:喜剧和音乐类:茱莉·安德鲁丝
提名但未获奖项目(2项)
最佳导演奖:劳勃·怀斯
最佳女配角奖:喜剧与音乐类:Peggy Wood
◎美国国家电影保存局2001年指定保存
❷ 关于电影《音乐之声》的问题
朱莉·安德鲁丝
开放分类: 电影、人物、歌唱家
朱莉·安德鲁丝
中文名:朱莉·安德鲁丝
英文名:Julie Andrews
生 日: 1935年10月1日
国 家: 英国
相关介绍:
朱莉·安德鲁斯是百老汇和好莱远坞最有天赋和最受爱戴的明星之一,是电影、戏剧、电视和唱片业几十年来的长青树,获得过很多荣誉。"公主日记"是她在拍摄完她的电影处女作"玛丽·波宾斯"之后第一次在迪士尼公司拍摄电影。她在处女作"玛丽·波宾斯"中的表演为她赢是了学院奖最佳女演员奖,并获得了英国学院奖和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奖。她在轰动一时的舞台剧罗德格斯&哈默斯坦舞台剧的电影版《音乐之声》扮演了玛丽娅一角,并因此获得学院奖第二次提名。她在电影音乐剧"维克多/维多利亚"中的表演,使她获得了第三次学院奖提名,同时还获得了金球奖。
安德鲁斯今年早些时候在诺尔-柯沃德的《相对价值》英文版中担任主角,在即将推出的影片《无条件的爱》中,她塑造了一个配角形象,该片由鲁波特-埃弗里特、凯西-贝茨和丹-爱克鲁德主演,P-J-霍根导演,她的其它影片包括《现代派米莉》、《亲爱的莉莉》、《S.O.B》、《10》、《那就是生活》和《夏威夷》。
安德鲁斯的百老汇处女作《男友》获得了高度评价,在《我的美丽太太》,一剧中她与雷克斯-哈里森演对手戏并塑造了埃丽莎-多莉特尔这个角色,并得到了更多的荣誉。后来她回到百老汇与理查德-伯顿共同主演了《卡米洛》,近期她在《维克多/维多利亚》的舞台版中担任主角。 安德鲁斯是多部儿童读物的作者,其中包括《大话的终结》《曼蒂》,二十五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另外,去年发行并于今年再版的CD读物《小波》已经荣登了许珀里翁图书出版社的最佳图书排行榜首位。《小波》的续集预计在2001年秋季出版。安德鲁斯还和她的女儿爱玛-华顿共同出版了大获全胜的儿童系列读物《邓皮》连环画,其画页由托尼-华顿绘制。许珀里翁出版社去年出版了《邓皮》的前两集,今年秋季会出一集《邓皮拯救基督》,2002年再出一集《邓皮和大暴雨》。
安德鲁斯为ABC拍摄的电视系列片《朱莉-安德鲁斯时刻》获得了8项艾米奖。她的众多专题片包括与朋友卡罗尔-伯内特合作的《朱莉和卡罗尔在卡内基大厅》和《朱莉与卡罗尔重逢》。她最后在与克里斯托弗共同主演了生活电视情景剧《在金色池塘上》。
在慈善活动方面她担任了联合国妇女开发基金会的“亲善大使”。
在一次为祝贺她取得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而举行的庆祝会上,有众多明星参加,安德鲁斯在会上得到了本年度歌星协会奖。
参与影片:
《怪物史莱克3 Shrek the Third 》 (2007) ...Queen Lillian (voice)
《 The 60th Annual Tony Awards 》 (2006) ...Presenter
《 Boffo! Tinseltown's Bombs and Blockbusters 》 (2006) ...Maria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 ¿De qué te ríes? 》 (2006) ...Mary Poppins (archive footage)
《 11th Annual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 (2005) ...Herself - Co-presenter: Life Achievement Award
《公主日记2:皇室婚约/走佬俏公主2及时嫁到 The Princess Diaries 2: Royal Engagement 》 (2004) ...Queen Clarisse Renaldi
《 On the Set: The Princess Diaries 2 - Royal Engagement 》 (2004) ...Herself
《怪物史莱克2/史力加 2 Shrek 2 》 (2004) ...Queen (voice)
《 AFI's 100 Years... 100 Songs 》 (2004) ...Herself
《 Andy Williams: My Favorite Duets 》 (2004)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 "Broadway: The American Musical" 》 (2004) ...Narrated by
《小姑娘艾萝依 Eloise at the Plaza 》 (2003) ...Nanny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 The 75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3) ...Herself - Presenter: Past Oscar Night Music Highlights/Past winner
《 Eloise at Christmastime 》 (2003) ...Nanny
《 Celebrity Naked Ambition 》 (2003) ...(archive footage)
《 The 100 Greatest Musicals 》 (2003)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 "Great Performances" Broadway's Lost Treasures 》 (2003) ...(archive footage)
《无条件的爱 Unconditional Love 》 (2002) ...Herself
《 AFI's 100 Years... 100 Passions 》 (2002) ...thanks
《 I Love Muppets 》 (2002) ...Herself
《 "E! True Hollywood Story" Liza Minnelli 》 (2002) ...Herself
《公主的日记 The Princess Diaries 》 (2001) ...Clarisse Renaldi
《 On Golden Pond 》 (2001) ...Ethel Thayer
《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 The 7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1) ...Herself - Presenter: Honorary Award to Ernest Lehman (uncredited)
《 My Favorite Broadway: The Love Songs 》 (2001) ...Herself (Host)
《 A New Princess 》 (2001) ...Herself
《 Walt: The Man Behind the Myth 》 (2001) ...Herself/Mary Poppins (from 'Mary Poppins')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 The Kennedy Center Honors: A Celebration of the Performing Arts 》 (2001) ...Herself (Honoree)
《 Relative Values 》 (2000) ...Felicity Marshwood
《双重情感 Passion of Mind 》 (2000) ...singer: "My Favorite Things"
《 Hollywood Musicals of the 60's 》 (2000) ...Mary Poppins
《 Twentieth Century Fox: The Blockbuster Years 》 (2000) ...Maria/Gertrude Lawrence (archive footage)
《一夜情缘 One Special Night 》 (1999) ...Catherine
《我最喜欢的百老汇 My Favorite Broadway: The Leading Ladies 》 (1999) ...Herself as Hostess
《 The 53rd Annual Tony Awards 》 (1999) ...Herself
《剧匠魅影 Hey, Mr Procer! The Musical World of Cameron Mackintosh 》 (1998) ...Herself - Host
《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 (1997) ...Herself
《 Victor/Victoria 》 (1995) ...Victor/Victoria
《亲亲吾子 Our Sons 》 (1991) ...Audrey Grant
《怨女春曲 Duet for One 》 (1986) ...Stephanie Anderson
《生之乐章 That's Life! 》 (1986) ...Gillian Fairchild
《男生爱女人 Man Who Loved Women, The 》 (1983) ...Marianna
《雌雄莫辩 Victor/Victoria 》 (1982) ...Victoria Grant, aka Count Victor Grenski
《疯狂人生 S.O.B. 》 (1981) ...Sally Miles
《小麻烦 Little Miss Marker 》 (1980) ...Amanda
《十 10 》 (1979) ...Samantha Taylor
《十 10 》 (1979) ...singer: "It's Easy to Say"
《粉红豹系列:活宝 Pink Panther Strikes Again, The 》 (1976) ...singer: "Until You Love Me" (uncredited)
《激情 Tamarind Seed, The 》 (1974) ...Judith Farrow
《 "Great Performances" 》 (1972) ...Herself / ... (6 episodes, 1989-2004)
《拂晓出击 Darling Lili 》 (1970) ...Lili Smith (Schmidt)
《星光灿烂乐升平 Star! 》 (1968) ...Gertrude Lawrence
《蜜莉姑娘 Thoroughly Modern Millie 》 (1967) ...Millie Dillmount
《冲破铁幕 Torn Curtain 》 (1966) ...Dr. Sarah Louise Sherman
《夏威夷 Hawaii 》 (1966) ...Jerusha Bromley Hale
《音乐之声 Sound of Music, The 》 (1965) ...Maria
《丁副官 Americanization of Emily, The 》 (1964) ...Emily Barham
《欢乐满人间 Mary Poppins 》 (1964) ...Mary Poppins
❸ 中国主要的电影制片公司、发行公司、和院线有哪些国际有名的有哪些
主要电影制片公司: 大陆主要: 北京电影制片厂【代表作: 《爱情呼叫转移》《看车人的七月》《甲方乙方》等】 八一电影制片厂【代表作:《大决战》《大决战》《归心似箭》等】 上海电影制片厂【代表作:《铁道游击队》《羊城暗哨》《红色娘子军》等】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代表作:《宝莲灯》《三个和尚》《骄傲的将军》等】 长春电影制片厂【代表作:《过年》《白毛女》《五朵金花》等】 天津电影制片厂【代表作:《凤凰琴》《刀剑笑》合拍《大城小事》合拍 等】 西安电影制片厂【代表作:《红高粱》《天地英雄》合拍《情癫大圣》合拍《美丽的大脚》合拍 等】 峨眉电影制片厂【代表作:《红衣少女》《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嘉陵江边》等】 福建电影制片厂【代表作:《木棉袈裟》合拍《小城春秋》《风流局长》等】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代表作:《走西口》《母亲湖》《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下)》等】 珠江电影制片厂【代表作:《大浪淘沙》《七十二家房客》合拍《逆光》等】 潇湘电影制片厂【代表作:《湘西剿匪记》《新龙门客栈》合拍《那山那人那狗》合拍 等】 广西电影制片厂【代表作:《流浪汉与天鹅》《春晖》等】 天山电影制片厂【代表作:《大漠双雄》《库尔班大叔上北京》《风雪狼道》等】 香港方面:. 寰亚电影【代表作:《无间道》系列 ,《大事件》、《龙凤斗智》《头文字D》《天下无贼》等】 英皇电影【代表作:《飞龙再生》、《千机变1,2》 等】 中国星电影【代表作:《瘦身男女》、《恋上你的床》、《大块有大智能》、《龙凤斗》等】 寰宇电影【代表作:《少林足球》、《双雄》 《旺角黑夜》、《神经侠侣》、《三岔口》等】 美亚电影【代表作:《朱丽叶与梁山伯》、《目露凶光》、《高度戒备》 《新扎师妹3》等】 天下电影【代表作:同上】 银河映像【代表作:《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暗战》、《枪火》、《孤男寡女》、《钟无艳》、《PTU》等】 泽东电影【代表作:《重庆森林》、《春光乍泄》、《花样年华》 《2046》等】 嘉禾电影【代表作:《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A计划》等】 东方电影【代表作:《家有喜事》、《97家有喜事》、《半生缘》、《夜半歌声》 等】 邵氏兄弟电影【代表作:《独臂刀》、《梁山伯与祝英台》、《天涯明月刀》、《新七十二家房客》等】 【香港这些电影制作公司分别属于各自的集团,大多数同时兼顾电影的发行,有时也有联合发行。】 最著名的电影发行公司当然是: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 国际上著名的电影制作,发行公司: 20世纪福克斯 / 20th Century Fox 【代表作:《音乐之声》《星球大战》《X战警》等】 派拉蒙 / Paramount 【代表作:《教父1,2》《阿甘正传》《返老还童》等】 环球/ Universal 【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旗下知名艺人一大票,也参与电影方向的发行】 联美/ United Artists 【代表作:《007系列》联合米高梅《摩登时代》等】 哥伦比亚 / Columbia 【代表作:《蜘蛛侠1,2》《黑衣人II》《卧虎藏龙》等】 米高梅 / MGM 【代表作:《乱世佳人》《魂断蓝桥》《刺杀希特勒》等】 梦工厂 / Dreamworks 【代表作:《怪物Shrek系列》《功夫熊猫》《变形金刚1,2》等】 米拉麦克斯 / Miramax 【代表作:《英国病人》《纽约黑帮》《杀死比尔1,2》等】 索尼/ Sony 【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横跨各个产业,旗下知名艺人一大票,也参与电影方向的发行】 华纳/ Warner Bros【代表作:《哈利·波特系列》《黑客帝国系列》《超人归来》等】 迪斯尼 / Disney 【代表作:《狮子王系列》《玩具总动员系列》发行《加勒比海盗系列》等】 皮克斯 / Pixar 【代表作:《玩具总动员系列》制作《超人总动员》《飞屋环游记》等】
❹ 关于《音乐之声》的资料
音乐剧《音乐之声》简介
奥斯卡最佳影片——《音乐之声》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一九六五年摄制出品
编剧:欧内斯特.雷曼
导演:罗伯特.怀斯
主要演员:朱莉.安德鲁斯(饰码丽娅)、克里斯多弗.普卢麦(饰特拉普)
《音乐之声》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响、最佳改编音乐、最佳剪辑五项大奖
电影介绍:
音乐之声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见习修女玛丽亚是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姑娘。她爱唱歌、爱跳舞,还十分喜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和美丽。只要修道院的门开着,她就常在苍翠的群山间象云雀一样歌唱,在洁净的小溪边和潺潺的流水合唱。
修道院院长觉得玛丽亚不适应这种与尘寰隔绝的生活,该放它到外面看看。就这样,她来到萨尔茨堡当上了前奥地利帝国海军退役军官冯.特拉普家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冯.特拉普是个心地善良的爱国者,他在服役期间功勋卓著,几年前,不幸死了心爱的妻子,现在心灰意冷。家里没有歌声,没有笑声,也不许人家提到他的妻子。他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并不了解他们,老是象指挥水兵一样管理着他们。
玛丽亚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戴着顶破旧的帽子,拎着手提箱、挟着吉它离开了修道院。她一路放声高歌、蹦蹦跳跳、莽莽撞撞,一口气闯进了上校家。上校见她这付模样,对她能否做家庭教师表示怀疑;而上校管教孩子们的做法也令她大为惊讶:只要他的哨声一响,孩子们就从各自的房间里以最快的速度奔跑出来,排好队,按水兵操练的要求报出自己的姓名。
孩子们生性活泼可爱,各有各的性格、爱好和理想。他们不愿意过这种严加管束的生活,总设法捉弄历届的家庭教师,使他们呆不下去。对玛丽亚自然也不例外:一会儿出其不意把蛤蟆放在她的口袋里;一会儿趁她不备将松球放在她的座位上。但玛丽亚自己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能理解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她引导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她在上校离家去维也纳期间,用窗帘布给孩子们做了游戏服,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教他们唱歌,从多,来,米学起,直到排练歌曲。于是这个家庭平添了笑语、欢乐和生气,充满了音乐之声。当上校带着准备与他结婚的男爵夫人回来时,家中呆板、冰冷的空气完全变了,他的“水兵们”已被训练成了一 有素养的家庭合唱队。这激起了上校对生活的热爱,换回了失去的幸福,也唤起了他对玛丽亚的爱情。
男爵夫人知难而退,玛丽亚和特拉普上校终于结成了美满的伴侣。
这时正是三十年代希特勒吞并奥地利的前夕,纳粹分子早已嗅出了上校家浓郁的自由奥地利气味。在萨尔茨堡举行奥地利民谣节的当天,上校和玛丽亚蜜月归来,同时柏林来电,命令上校参加纳粹的海军,并把他和全家置于严密监视之下。
借着参加民谣节的机会,特拉普家庭合唱队在奥地利同胞面前奉献出他们心底里的歌,并在朋友们和修女们的协助下,全家逃出了多难的祖国,留下了绕梁不绝、回肠荡气的对祖国眷恋的爱情之歌:
雪绒花,雪绒花,清晨醒来看见它。一朵朵,小白花,洁白而无暇。开不败的小白花,点缀祖国大地幸福无涯。影片清新有致,细腻感人,雅俗共赏。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
❺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有那些
历史变迁
一、1915—1945 合并而成的大公司 1935年,二十世纪电影公司和福克斯电影公司宣告合并,二十世纪福克斯正式登场了,这家新公司也是最晚成立的好莱坞大公司。实际上,早在1915年,威廉·福克斯就创建了福克斯电影公司,当时,他把自己的两家电影公司,主营电影发行的伟大纽约公司和制片的票房吸引力电影公司合而为一,并以自己的姓氏命名这家新公司。威廉·福克斯是好莱坞最早的电影大亨之一,与其他电影大亨不同,威廉·福克斯最大的兴趣在建造新电影院和收购电影院上,相比之下,制作电影只算是第二位的。威廉·福克斯还是好莱坞最早进行垂直经营的电影大亨,就是拥有制片、发行和放映全套业务。 1917年,威廉·福克斯被加州充足的日照和低廉的制作成本吸引,也在西海岸开设了制片部门。1926年,福克斯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贝弗利山西面买下了300英亩土地,在上面建造了一座庞大而且设备先进的制片厂。这段时期,福克斯出品了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第七天堂》和《马路天使》,还有有声片《在老亚利桑那》。 1927年,当老对手马库斯·洛伊逝世后,威廉·福克斯得到了一个极好的时机,因为马库斯·洛伊的家人无意于继承他的事业。威廉·福克斯与马库斯·洛伊的家人谈妥,买下他们手中的洛伊公司的股份,这家公司不但拥有200多家电影院,还是米高梅公司的母公司,新公司在1929年宣布成立,然而,米高梅的掌舵人路易·梅耶被这次收购激怒了,他展开反击,利用自己的政治势力,推动司法部对福克斯电影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更不幸的是,威廉·福克斯在一次车祸中受伤,此后的大萧条又让他的大部分财富化为乌有。威廉·福克斯的电影帝国开始分崩离析,他甚至因为欠债而进了监狱。 二十世纪电影公司创建于1932年,创始人有联艺电影公司的前任总裁约瑟夫·辛克,华纳兄弟的制片人达瑞尔·扎努克,福克斯电影公司的威廉·格茨和雷蒙德·格里菲斯,这家公司主要业务是制作电影,虽然公司能够得到联艺和米高梅在资金上的支持,而且出品了好几部相当成功的影片,但二十世纪电影公司仍是家小公司,而且没有自己的发行渠道。 1935年5月31日,二十世纪合并了困境中的福克斯,这是桩老鼠吃大象的交易,因为福克斯光是电影院就有500多家。达瑞尔·扎努克立即着手签下了几个大有前途的新星,包括亨利·方达和贝蒂·嘉宝,不久,又挖掘出一颗摇钱树,童星秀兰·邓波儿。到了二战时期,依靠这些明星和歌舞片、传记片,二十世纪福克斯已经成为好莱坞最能赚钱的公司,代表作有《君子协定》、《飞去来器》和《毒龙潭》。 二、1946—1983年 长长的挫折和《音乐之声》 二战后,电影观众开始流失,电视的兴起也对电影业造成很大打击。二十世纪福克斯想依靠增加电影院的数量度过难关,然而法院裁决,大的发行公司必须与放映业分离,公司因此失去了一半的电影院。五十年代,二十世纪福克斯把希望寄托在超大银幕和立体电影这些新技术上。 新技术最初的确很能吸引观众,但到了1956年,票房又开始退潮,这一年,达瑞尔·扎努克因为一桩绯闻宣布退休。六十年代初,二十世纪福克斯麻烦缠身,主要是因为在《埃及艳后》这部电影上花了太多的钱,其中包括女主演伊丽莎白??泰勒的片酬100万美元,但影片的票房又不够理想。 之后,达瑞尔·扎努克回到公司,通过推出新闻片和一些成本低廉但很受欢迎的影片,还有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音乐之声》,这家老制片厂恢复了自己作为一家大电影公司的地位。 从1969年到1971年,达瑞尔·扎努克在二十世纪福克斯的最后三年是不成功的,因为几部大制作接连失败,但他的继任者小阿兰·莱德及时调整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决定为年轻的观众制作电影,结果就是出现了《星球大战》三部曲这样的经典之作,以及传记片《巴顿将军》。 三、1984之后 1984年,来自澳大利亚的传媒巨头鲁伯特·默多克从马克·里奇和马文·戴维斯手中买下二十世纪福克斯,他对电影部门没有做出很大调整,但从派拉蒙公司挖来巴里·迪勒,创建了福克斯电视网。电视网对电影公司是很有益处的,比如,2007年,二十世纪福克斯就把极受欢迎的动画电视剧《辛普森一家》搬上了大银幕。 对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当年轰动一时的《星球大战》到了二十一世纪,仍然大有潜力可挖,新的《星球大战》三部曲全球总票房超过了26亿美元,这家公司的另一套卖座系列电影是《X战警》,因为这套电影的成绩是呈上升之势,所以新的续集也在筹备之中。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其它卖座片还有《小鬼当家》系列、《独立日》、《荒岛余生》和《博物馆之夜》。 二十世纪福克斯旗下还有两家很有特色的子公司,制作3D动画长片的蓝天工作室和发行独立电影的福克斯探照灯公司。迄今为止,蓝天工作室制作的三部影片《冰河世纪》、《机器人》和《冰河世纪2》都很成功,几乎能够与皮克斯和梦工厂两大动画巨头抗衡,而福克斯探照灯公司则是独立电影业的一颗明星,曾发行过《阳光小美女》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2009年末,由福克斯出品,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3D巨片《阿凡达》上映,这为福克斯不仅带来了极丰厚的利润,同时也成为福克斯电影史上第一部独资拍摄的票房进入世界前十的影片(1997年曾与派拉蒙合拍《泰坦尼克号》),不到二十天的时间票房直指12亿美元,居影史最卖座电影次席,这不能不说是福克斯的一次巨大成功。据报道称,《阿凡达》只用了6周的时间就超越了《泰坦尼克号》的全球票房。
编辑本段近几年出品电影
刀见笑(2011) (福斯国际制作) 小屁孩日记2 (2011) 里约大冒险 RIO (2011) 卧底肥妈3(2011) 天龙特攻队 The A Team 2010 新铁血战士 Predators 2010 纳尼亚传奇3:黎明踏浪号2010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Voyage of the Dawn Treader 小屁孩日记 2010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 Wall Street 2: Money Never Sleeps 2010 全城热恋 Hot Summer Days 2010 约会之夜 date night 2010 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 Percy Jackson & the Olympians: The Lightning Thief 2010 阿凡达 Avatar 2009 博物馆奇妙夜2 Night at the Museum 2: Battle of the Smithsonian 2009 冰河世纪3:恐龙的黎明 Ice Age: Dawn of the Dinosaurs 2009 X战警前传:金刚狼 X-Men Origins: Wolverine 2009 新娘靠边闪 27 Dresses 2008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2 Alien vs. Predator: AVP2 2007 朱诺 Juno 2007 艾尔文和花栗鼠/鼠来宝 Alvin and the Chipmunks 2007 杀手47 Hitman 2007 神奇玩具店 Mr. Magorium’s Wonder Emporium 2007 卷土重来 The Comebacks 2007 黑暗崛起:召唤者 The Seeker: The Dark Is Rising 2007 死刑 Death Sentence 2007 辛普森一家 The Simpsons Movie 2007 虎胆龙威4 Live Free or Die Hard 2007 神奇四侠2 Fantastic Four: Rise Of The Silver Surfer 2007 惊变28周 28 Weeks Later 2007 征服者 Pathfinder 2007 消防犬 Firehouse Dog 2007 隔山有眼2 The Hills Have Eyes 2 2007 老婆我爱你 I Think I Love My Wife 2007 史诗电影 Epic Movie 2007 博物馆奇妙夜 Night At The Museum 2006 龙骑士 Eragon 2006 游客止步 Turistas 2006 闪亮的圣诞节 Deck the Halls 2006 美好的一年 A Good Year 2006 波拉特 Borat 2006 弗利卡 Flicka 2006 海军陆战队员 The Marine 2006 棒球小子 Everyone's Hero 2006 恋爱刺客/约翰·塔克必死 John Tucker Must Die 2006 我的超人前女友My Super Ex-Girlfriend 2006 时尚女魔头 The Devil Wears Prada 2006 加菲猫2之双猫记 Garfield : A Tail of Two Kitties 2006 凶兆 The Omen 2006 X战警3:最后据点: The Last Stand 2006 倒霉爱神 Just My Luck 2006 一级戒备 The Sentinel 2006 冰河世纪2:冰河消融 Ice Age2: The Melt down 2006 隔山有眼 The Hills Have Eyes 2006 美人鱼 Aquamarine 2006 约会电影 Date Movie 2006 卧底肥妈2 Big Momma's House 2 2006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Tristan & Isolde 2006 儿女一箩筐2 Cheaper by the Dozen 2 2005 扮猪吃老虎 The Ringer 2005 斯通家族 The Family Stone 2005 一往无前 Walk the Line 2005 偷穿高跟鞋 In Her Shoes 2005 热血滑轮社/冰上迪斯科 Roll Bounce 2005 非常人贩2 The Transporter2 2005 神奇四侠 Fantastic Four 2005 篮板球 Rebound 2005 史密斯夫妇 Mr. and Mrs. Smith 2005 星战前传3 Star Wars: Episode III 2005 天国王朝 Kingdom of Heaven 2005 极度狂热 Fever Pitch 2005 机器人历险记 Robots 2005 都是戴茜惹的祸 Because of Winn-Dixie 2005 捉迷藏 Hide and Seek 2005 伊莱克特拉Elektra 2005 胖子阿伯特 Fat Albert 2004 凤凰劫 Flight of the Phoenix 2004 的士女王 Taxi 2004 第一女儿 First Daughter 2004 狗仔队 Paparazzi 2004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Alien vs. Predator 2004 机械公敌 I, Robot 2004 闪避球的奇迹 Dodgeball: A True Underdog Story 2004 加菲猫 Garfield 2004 后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2004 怒火救援 Man on Fire 2004 邻家女孩 The Girl Next Door 2004 约翰逊一家的幸福之旅 Johnson Family Vacation 2004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 恐怖俱乐部 Broken Lizard's Club Dread 2004 总统接招 Welcome to Mooseport 2004 小鬼神偷 Catch That Kid 2004 儿女一箩筐 Cheaper by the Dozen 2003 贴身兄弟 Stuck on You 2003 怒海争锋 Master and Commander 2003 失控陪审团 Runaway Jury 2003 食罪人 The Order 2003 LXG 绅士盟 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2003 惊变28天 28 Days Later 2003 随爱沉沦 Down With Love 2003 X战警2 X2: X-Men United 2003 我爱贝克汉姆 Bend it like Beckham 2003 狙击电话亭 Phone Booth 2003 夜魔侠 Daredevil 2003 新婚告急 Just Married 2003 安东尼·菲舍尔 Antwone Fisher 2002 飞向太空2002 Solaris 2002 黑糖情缘 Brown Sugar 2002 非常人贩 The Transporter 2002 摇滚姐妹 The Banger Sisters 2002 泳池诱惑 Swimfan 2002 一小时快相 One Hour Photo 2002 麦田守望者 The Good Girl 2002 像迈克那样 Like Mike 2002 星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Star Wars Episode II 2002 不忠 Unfaithful 2002 所谓人生 Life or Something Like It 2002 极度重罪 High Crimes 2002 冰河世纪 Ice Age 2002 昆宝出拳 Kung Pow!: Enter the Fist 2002 大人物 Joe Somebody 2001 深入敌后 Behind Enemy Lines 2001 黑骑士 Black Knight 2001 庸人哈尔 Shallow Hal 2001 来自地狱 From Hell 2001 惊心之旅 Joy Ride 2001 一言不发 Don't say a word 2001 决战猩球 Planet Of The Apes 2001 龙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2001 红磨坊 Moulin Rouge 2001 家有顽童 Freddy Got Fingered 2001 天国 Kingdom Come 2001 错有错着 Say It Isn't So 2001 小猴伯恩 Monkey Bone 2001 浩劫重生 Cast Away 2000 我的车在哪? Dude, Where's My Car? 2000 怒海潜将 Men Of Honor 2000 神鬼愿望 Bedazzled 2000 数字精灵 Digimon: The Movie 2000 X战警 X-Men 2000 一个头,两个大 Me, Myself Irene 2000 卧底肥妈 Big Momma's House 2000 冰冻星球 Titan A.E 2000 芳心天涯 Where The Heart Is 2000 海滩 The Beach 2000
福克斯的科幻片简直让我着迷。《星球大战系列》就是最经典,电影史上的神话啊;《决战猩球》是我上大学看的第一部片,此后就迷上了看电影;《X战警》系列总觉得够酷;《机械公敌》简直酷毙了,也让我对威尔·史密斯这个黑人帅小伙有了更深的认识;《后天》、《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也来了。《机器人历险记》,哈哈,太逗了,真过瘾那。《虎胆龙威》系列让我看足了布鲁斯·威利斯的风采,还有李连杰的《龙之吻》、帅哥奥兰多·布鲁姆的《天国王朝》、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的《史密斯夫妇》、还有女主角是舒淇的《非常人贩》……
❻ 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发展历程
1935年,二十世纪电影公司(20th Century Pictures, Inc.)和福克斯电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宣告合并,这家新公司也是最晚成立的好莱坞大公司。实际上,早在1915年,威廉·福斯就创建了福斯电影公司,当时,他把自己的两家电影公司,主营电影发行的伟大纽约公司和制片的票房吸引力电影公司合而为一,并以自己的姓氏命名这家新公司。威廉·福斯是好莱坞最早的电影大亨之一,与其他电影大亨不同,威廉·福克斯最大的兴趣在建造新电影院和收购电影院上,相比之下,制作电影只算是第二位的。威廉·福克斯还是好莱坞最早进行垂直经营的电影大亨,就是拥有制片、发行和放映全套业务。
1917年,威廉·福克斯被加州充足的日照和低廉的制作成本吸引,也在西海岸开设了制片部门。1926年,福克斯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贝弗利山西面买下了300英亩土地,在上面建造了一座庞大而且设备先进的制片厂。这段时期,福克斯出品了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第七天堂》和《马路天使》,还有有声片《在老亚利桑那》。
1927年,当老对手马库斯·洛伊逝世后,威廉·福斯得到了一个极好的时机,因为马库斯·洛伊的家人无意于继承他的事业。威廉·福克斯与马库斯·洛伊的家人谈妥,买下他们手中的洛伊公司的股份,这家公司不但拥有200多家电影院,还是米高梅公司的母公司,新公司在1929年宣布成立,然而,米高梅的掌舵人路易·梅耶(Louis B. Mayer)被这次收购激怒了,他展开反击,利用自己的政治势力,推动司法部对福克斯电影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更不幸的是,威廉·福克斯在一次车祸中受伤,此后的大萧条又让他的大部分财富化为乌有。威廉·福克斯的电影帝国开始分崩离析,他甚至因为欠债而进了监狱。
二十世纪电影公司创建于1932年,创始人有联美电影公司的前任总裁约瑟夫·辛克(United Artists Corporation),华纳兄弟电影公司(Warner Bros. Pictures, Inc.)的制片人达瑞尔·扎努克,福克斯电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的威廉·格茨和雷蒙德·格里菲斯,这家公司主要业务是制作电影,虽然公司能够得到联艺和米高梅在资金上的支持,而且出品了好几部相当成功的影片,但二十世纪电影公司仍是家小公司,而且没有自己的发行渠道。
1935年5月31日,二十世纪合并了困境中的福斯,这是桩老鼠吃大象的交易,因为福斯光是电影院就有500多家。达瑞尔·扎努克立即着手签下了几个大有前途的新星,包括亨利·方达和贝蒂·嘉宝,不久,又挖掘出一颗摇钱树,童星秀兰·邓波儿。
到了二战时期,依靠这些明星和歌舞片、传记片,二十世纪福斯已经成为好莱坞最能赚钱的公司,代表作有《君子协定》、《飞去来器》和《毒龙潭》。
二战后,电影观众开始流失,电视的兴起也对电影业造成很大打击。二十世纪福斯想依靠增加电影院的数量渡过难关,然而法院裁决,大的发行公司必须与放映业分离,公司因此失去了一半的电影院。五十年代,二十世纪福斯把希望寄托在超大银幕和立体电影这些新技术上。
新技术最初的确很能吸引观众,但到了1956年,票房又开始退潮,这一年,达瑞尔·扎努克因为一桩绯闻宣布退休。六十年代初,二十世纪福斯麻烦缠身,主要是因为在《埃及艳后》这部电影上花了太多的钱,其中包括女主演伊丽莎白·泰勒的片酬100万美元,但影片的票房又不够理想。
之后,达瑞尔·扎努克回到公司,通过推出新闻片和一些成本低廉但很受欢迎的影片,还有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音乐之声》,这家老制片厂恢复了自己作为一家大电影公司的地位。
从1969年到1971年,达瑞尔·扎努克在二十世纪福斯的最后三年是不成功的,但他的继任者小阿兰·莱德及时调整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决定为年轻的观众制作电影,结果就是出现了《星球大战》三部曲这样的经典之作,以及传记片《巴顿将军》。
1984年,来自澳大利亚的传媒巨头鲁伯特·默多克从马克·里奇和马文·戴维斯手中买下二十世纪福斯,他对电影部门没有做出很大调整,但从派拉蒙电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挖来巴里·迪勒,创建了福斯电视网。电视网对电影公司是很有益处的,比如,2007年,二十世纪福斯就把极受欢迎的动画电视剧《辛普森一家》搬上了大银幕。
对二十世纪福斯来说,当年轰动一时的《星球大战》到了二十一世纪,仍然大有潜力可挖,新的《星球大战》三部曲全球总票房超过了26亿美元,这家公司的另一套卖座系列电影是《X战警》,因为这套电影的成绩是呈上升之势,所以新的续集也在筹备之中。二十世纪福斯的其它卖座片还有《小鬼当家》系列、《独立日》、《荒岛余生》和《博物馆之夜》。
二十世纪福斯旗下还有两家很有特色的子公司,制作3D动画长片的蓝天工作室(Blue Sky Studios Inc.)和发行独立电影的福克斯探照灯影业(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Inc.)。迄今为止,蓝天工作室制作的三部影片《冰河世纪》、《机器人》和《冰河世纪2》都很成功,几乎能够与皮克斯(Pixar Animation Studios)和梦工厂动画公司(DreamWorks Animation)两大动画巨头抗衡,而福克斯探照灯影业则是独立电影业的一颗明星,曾发行过《阳光小美女》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2009年末,由福斯出品,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3D巨片《阿凡达》上映,这为福克斯不仅带来了极丰厚的利润,同时也成为福克斯电影史上第一部独资拍摄的票房进入世界前十的影片(1997年曾与派拉蒙合拍《泰坦尼克号》),不到二十天的时间票房直指12亿美元,居影史最卖座电影次席,这不能不说是福克斯的一次巨大成功。据报道称,《阿凡达》只用了6周的时间就超越了《泰坦尼克号》的全球票房。
2013年,梦工厂动画公司终于为自己找到了新发行伙伴——20世纪福斯公司宣布,他们已经与梦工厂动画公司达成共识,将从2013年开始负责发行由梦工厂出品的动画电影,而这次合作的有效期将一直维持到2017年。裂痕渐深,分道扬镳20世纪福斯无论在电影院或家庭影音娱乐产业中都长期处于工业先驱的地位,这得益于福斯对全球性的跨平台发行所做的优秀整合。8月20日,梦工厂动画正式宣布将与合作了七年之久的派拉蒙分道扬镖,从2013年《疯狂原始人》开始,以及未来的5年内,梦工厂的动画电影将由20世纪福斯负责发行。
❼ 美国电影公司有哪些
首先介绍一下美国六大电影发行公司,这些公司几乎都是影迷们耳熟能详的。
众所周知,谁控制了发行渠道,谁才是电影界真正的老大,因此,有些影片,并不一定都是由这些电影公司亲自制作的,但肯定都是由这些公司发行的。后面还会介绍到一些专门制作电影,但本身没有发行渠道的电影工作室或机构
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20th Century Fox(新闻集团旗下子公司)
代表作品:
《泰坦尼克号》(与派拉蒙合拍)、《最长的一天》、《虎、虎、虎》、《埃及艳后》、《音乐之声》、《虎胆龙威》、《真实的谎言》、《生死时速》、《独立日》、《小鬼当家》、《X战警》、《我,机器人》、《神奇四侠》、《冰河世纪》、《博物馆之夜》、《阿凡达》等,它也是本人最喜欢的电影发行公司,所以把它排在第一位。
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warner bros. pictures inc(拥有DC漫画公司,时代华纳旗下子公司)
代表作品:
《哈利·波特》、《窈窕淑女》、《卡萨布兰卡》、《蝙蝠侠》、《廊桥遗梦》、《黑客帝国》、《超 人》、《剑鱼行动》、《完美风暴》、《海神号》、《亡命天涯》、《致命武器》、《诸神之战》、《特洛伊》、《三百斯巴达》、《亚历山大大帝》等,也是本人非常喜欢的电影发行公司。
派拉蒙电影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维亚康姆旗下子公司)
目前为止,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电影公司(没有之一),到2012年,派拉蒙将迎来它的一百岁生日(电影从诞生到现在也只过了几年?)。其代表作品:
《泰坦尼克号》(与20世纪FOX合拍)、《教父》、《阿甘正传》、《星际迷航》、《碟中谍》、《夺面双雄》(与试金石合拍)、《人鬼情未了》、《沉默的羔羊》、《比弗利山超级警探》、《偷天换日》、《古墓丽影》、《兵临城下》、《特种部队》等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columbia pictures(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旗下的影片制作和销售的旗舰公司)
代表作品:
《蜘蛛侠》、《精灵鼠小弟》、《霹雳骄娃》、《变相怪杰》、《功夫》、《卧虎藏龙》、《第五元素》、《黑衣人》、《空军一号》、《绝地战警》、《达芬奇密码》、《绝密飞行》、《佐罗的面具》、《爱国者》、《全民超人》、《洛杉矶之战》等
环球电影公司 Universal Picture(维望迪旗下子公司)
代表作品:
《大白鲨》、《E.T外星人》、《辛德勒的名单》、《侏罗纪公园》、《木乃伊》、《角斗士》、《谍影重重》、《美国派》、《哈姆莱特》、《回到未来》、《山崩地裂》、《龙卷风》、《罗宾汉》、《未来水世界》、《金刚》、《速度与激情》等
华特·迪斯尼电影公司 Walt Disney Pictures(博伟旗下子公司)
代表作品:
这个电影公司,相信已经不用多做介绍了,别的不说,光是那些个经典的动画片,数目就已经数不过来了
2011-4-9 12:00 上传
下载附件 (31.01 KB)
梦工厂电影公司 DreamWorks
1995年由斯皮尔伯格等三位电影界巨匠组成的年轻的电影公司,可惜本身没有发行渠道,只能将电影作品交给六巨头发行,旗下“梦工厂动画工作室”,是好莱坞唯一能够和迪斯尼动画相对抗的电影工作室。但最近却和迪斯尼签订了一份为期十年的发行协议。
代表作品:
《末日戒备》、《角斗士》、《天地大冲撞》、《变形金刚》、《鹰眼》、《拯救大兵瑞恩》、《世界大战》,以及《怪物史莱克》、《埃及王子》、《功夫熊猫》、《马达加斯加》等无数经典动画。
2011-4-9 11:42 上传
下载附件 (27.29 KB)
米高梅电影公司 MGM
以前很辉煌的美国老牌电影发行公司(曾位列美国八大电影发行商之列,现在则只剩下六家),据说也是获得奥斯卡奖项数量最多的电影公司。但自80年代末期被黑手党家族控股以后,逐渐沦落为黑帮势力的洗钱工具,自此开始衰落,直至现在破产重组。
代表作品:
《乱世佳人》、《宾虚》、《魂断蓝桥》、《日瓦格医生》、《毕业生》、《洛奇》(第一集)、《第一滴血》(第一集)、《野蛮人科南》、《风语者》、《绿野仙踪》、《雨人》、《铁甲威龙》等。至于著名的007系列,原本版权并不属于米高梅,是后来收购所得,因此不归入其代表作品之列。
新线电影公司 New Line cinema(时代华纳公司旗下子公司)
八十年代初由几家电影院线合资创立的电影公司,最辉煌时曾与六巨头、米高梅一起组成美国八大电影发行公司,后虽被时代华纳控股,但仍保持独立性。最近几年经营不善,被时代华纳划归给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管辖,自此丧失自主发行权,成为一普通的电影制作公司。
代表作品:
《指环王》、《刀锋战士》、《猛鬼街》、《迷失太空》、《黄金罗盘》、《死神来了》、《特工狂花》等
❽ 电影 音乐之声的简介
《音乐之声》是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莉·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主演的音乐片,该片于1965年3月29日在英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修女玛丽亚到特拉普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并和上校的7个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利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并与玛利亚之间产生了感情的故事。该片获得了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个奖项。
(8)音乐之声电影发行公司扩展阅读
《音乐之声》主要角色:
1,玛利亚
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于是她被派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她很快和上校的七个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渐渐在她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
2,冯·特拉普
海军上校,有七个孩子。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他请来玛利亚作为孩子的家庭教师,刚开始他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并被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
❾ 音乐之声的幕后制作
《音乐之声》改编自百老汇同名音乐剧,根据玛利亚·冯·特拉普的著作《冯特拉普家歌者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 by Maria von Trapp》)改编而成,电影版的拍摄地点也是在原著中提到的萨尔兹堡,奥地利和巴伐利亚等地。
艰难的选角制片方最初想找指导过《宾虚》的好莱坞巨匠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来执导,当时他已经现场勘景并把原剧本做了一些改动。他心目中的《音乐之声》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惠勒甚至想要拍摄一些战争场面来渲染气氛。而在音乐剧在百老汇上演的两年之前,派拉蒙向冯·恰皮·辛格买下了故事的版权,并打算让奥黛丽·赫本出演玛丽娅。赫本表示拒绝出演,派拉蒙随即抛弃该电影计划。
历史最后选择了福克斯和导演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来共同成就这个经典。怀斯心中扮演冯·特拉普上校的最佳人选是同样神秘的尤·伯连纳(Yul Brynner)。但伯连纳拒绝了这个邀请,而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出演,虽然普卢默的表演非常成功,但他显然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并不舒服,为了这个角色,他推掉了出演《伊普克雷斯档案》的男主角,这让他后悔不已,而据说普卢默曾经把“音乐之声”比喻为“粘液之声”,而且他觉得和朱莉·安德鲁斯工作就好像“每天都被一个巨大的情人节卡片击中”一样,当然这更多的是玩笑话,普卢默和安德鲁斯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
1962年,当音乐剧版的《音乐之声》在百老汇上演时,朱莉·安德鲁斯曾经在一个电视节目上善意的调侃了《音乐之声》中的角色,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不久之后就成为了电影版的女主角并塑造了一个影史上的经典形象。
扮演索菲亚的马尼·尼克森(Marni Nixon)在好莱坞是非常有名的灵歌歌手,她曾经多次在好莱坞著名的音乐电影中献声,比如《西区故事》《安娜与国王》,她最有名的声音演出是为《窈窕淑女》中的奥黛丽赫本配唱。而巧合的是,朱莉·安德鲁斯也曾经在百老汇版本的《窈窕淑女》中扮演了女主角。所以当尼克森和安德鲁斯第一次见面时,制片人怕两个人会有些尴尬,但安德鲁斯表现的十分大度, 她主动上前和尼克森说:“马尼,你可是我的偶像啊!”
著名的歌舞剧演员珍妮特·麦克唐纳(Jeanette MacDonald)(曾出演《桃花恨》)原本要出演女修道院长的角色,她本人对这个角色也很感兴趣,这也是她陷入演艺低潮16年以来的第一个电影角色,但由于麦克唐纳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她只能遗憾的放弃这个角色,在影片上映之前,麦克唐纳就不幸因病去世。
冯特拉普家的孩子们查米恩·卡尔(Charmian Carr) 在剧中演唱了著名歌曲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而她当时的实际年龄已经是22岁。这个场景是在露台上摄制完成的。在开拍的第一条里,卡尔在跳过一个板凳的时候滑倒了,又摔碎了一块窗户玻璃,伤到了脚踝,在电影的早期版本中,她脚上的绷带仍然是清晰可见,当电影被制作为DVD版本时,卡尔脚上的绷带用电脑技术移除了,以至于在2005年发行的《音乐之声》40年纪念版花絮中,卡尔抱怨说很多人因为看不到她脚上的绷带而以为她在撒谎。
尼古拉斯·哈蒙德(Nicholas Hammond)有一头棕色的头发,所以在影片开拍之前和拍摄过程中不得不痛苦的染发好多次,把头发漂染成金黄色。
饰演Gretl的金·卡拉斯(KymKarath)不会游泳。在电影中有一幕描写船翻了,所有人都掉落到水中,本来设计的是让朱丽·安德鲁斯一直抓着她。但是在拍摄第二条时,小船整个翻了过来,所以朱丽·安德鲁斯从船的一侧落入水中,而卡拉斯却从另一侧掉进了水里。饰演路易莎的希瑟·曼兹(Heather Menzies)只好先救卡拉斯。朱丽·安德鲁斯后来提到此事还说,在此后的好几年里,她还一直为此感到内疚。
饰演马特的小家伙黛比·特纳(Debbie Turner) 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正在换牙,每当她掉一颗牙齿,化妆就会用假牙给她换上。奥地利的名片这部电影当时在奥地利并不是很有名,但当它风靡全球的时候,奥地利也借着这部电影宣传自己的国家,当你去奥旅游时,会有专门的《音乐之声》拍摄地之旅,你现在还可以参观在“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和 “Something Good”两个场景中使用的那个露台。但是公众并不允许参观露台的内部。原因是以前有一些年龄明显大于十六七岁的电影粉丝,来到露台以后也想像剧中人物一样在椅子之间跳舞,但是却弄伤了自己。事实上那段经典的舞蹈是在洛杉矶20世纪福克斯的一个舞台上拍摄完成的。而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的很多宾馆里,也会不断为游客播放这部电影。 制作公司地区制作公司地区Robert Wise Proctions美国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美国发行公司地区细节发行公司地区细节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美国1965年
theatrical 20世纪福克斯家庭娱乐公司巴西DVD/VHS二十世纪福斯家庭娱乐公司美国laserdisc20世纪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阿根廷CBS/Fox美国VHS/laserdiscPark Circus英国2007年
theatrical
re-release Fox Video[美国laserdisc美国广播公司美国1976年
TV
original airing Magnetic Video美国VHS/laserdiscCentfox德国1965年
theatrical Gativideo阿根廷videoTwentie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美国2000年参考来源:
❿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简介
特拉普男爵生于1880年4月4日,扎拉(Zara),当时还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父亲是海军上校,他也想献身海军事业,所以参加了皇家海军学院。当他还是一个年轻的海军上校时,就被任命为U6潜艇的指挥。一战时,一艘法军潜艇被特拉普的潜艇击沉。1918年,国王约瑟夫一世提升他为海军少校。 战争结束后,奥地利失去了海岸线,不再需要海军。特拉普上校不仅失去了职位,还在1924年失去了他的妻子,留给他7个孩子照顾。
玛丽娅生于1905年1月25日。在她大约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她的表姑成了她的养母,她们住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小房子里。 她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上完三年高中后,进入了四年的国立师范学院。 玛丽娅原来是社会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但是在大学期间,一位著名的神父开始给她布教,改变了玛丽娅的生活和信仰。 玛丽娅加入了萨尔茨堡的修女山修道院,成为一个修女。修道院决定让玛丽娅离开一年,到特拉普男爵家作女家庭教师,照顾他的一个患风湿热的女儿。
一年后,孩子们要求他们的父亲设法留住玛丽娅,他们甚至建议他应该娶她。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欢我!男爵回答说。于是孩子们自己去问玛丽娅。因为玛丽娅说,是,我喜欢他。他们订婚了。她再也没回修道院作修女,于1927年11月26日嫁给了男爵。 特拉普一家又新添了两个女儿。
1935年,瓦兹内神父走入了他们的生活。他使音乐成为他们一家的爱好。他们自然清新的嗓音和纯美的歌声使他们在1935年的萨尔茨堡音乐戏剧节上获得了合唱比赛第一名。他们曾在大萧条时期失去了所有的钱财,此后他们被邀请做欧洲巡回演唱会。
1938年,希特勒入侵奥地利,特拉普宁可丢掉物质财产,也要留住尊严。他们离开了萨尔茨堡市郊的别墅和一切财产,前往美国。
1938年9月,他们到达纽约。途中第10个孩子出生了。瓦兹内神父也和他们同行到美国,在他的指导下,唱歌成了他们的职业,特拉普家庭合唱队渐渐扬名。 二战后,特拉普一家建立了一个音乐慈善组织:特拉普家庭奥地利救济社,为祖国奥地利发送了无数食品和衣物。
1941年,特拉普在费尔蒙特的一个乡村里买了一个大农场,这儿和他们思念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的风光相似。他们给他们的房子取名为“一颗丹心”。
1947年5月30日,特拉普去世,被安葬在房子后院的家庭墓地里。 当他们结束了20多年、30多个国家的演唱生涯时,他们把他们的奥地利式大木屋改成了客店。可惜1980年12月,它被一场大火烧毁。他们立即决定重建。特拉普家新木屋的设计很现代,但仍保留了以前的味道。 1987年3月28日玛丽娅去世了,被安葬在墓地里他的丈夫旁边。
本片在当年成为打破了影史上最高卖座纪录的歌舞片,这部经典巨作曾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影片剪辑五项大奖。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上映,片中美妙的音乐至今仍广为传唱。影片的译名在各地大相径庭:在中国香港,它被译成《仙乐飘飘处处闻》;台湾地区译名则是《真善美》;在葡萄牙,是《心灵深处的音乐》;西班牙译成《笑与泪》;阿根廷的译名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人》;在德国,它的名字是《我的歌,我的梦》……译名不同,音乐却同样动听,人们对它的喜爱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