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举例说明电影的声音对于画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一、通过夸张、歪曲、变形表现人物精神状态。
二、用现实或非现实声音揭示人物内心
三、与画面并列象征、隐喻事物的性质。
声音的艺术语言表达当然是电影艺术语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在其艺术表达中占有关键之地位。在画面语言出现的同时声音的运用在很多时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更在有些电影作品中成为点睛之笔。声音语言在影视艺术表达中的关键作用大致可有协助镜头语言作用和对电影某段艺术构思想的成就起决定性的作用。
(1)电影中画面与音乐相反的作用扩展阅读
在电影的制作中,配乐是配音的一部分;配乐只处理电影里的音乐。在电影里的音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歌舞音乐,一为附带音乐。歌舞音乐大都出现在歌舞片中,歌舞片大都改编自音乐剧,片中歌舞音乐与片中情节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歌舞音乐在歌舞片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于附带音乐,则在一般剧情片或记录片中配合映像播映出。在无声电影时代,电影只透过映像及简单的文字,就把电影的情节完整的传达出来,而无需音乐的介入。
因此,附带音乐在电影中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作用通常是制造气氛,强调或提高情绪与场景的接连,此种附带音乐,吾人通称为配乐。
Ⅱ 以一部电影为例子,介绍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评析《勇敢的心》电影音乐
澳大利亚著名影星兼导演和制片人梅尔•吉布森的影片《勇敢的心》描写了苏格兰古代战争,是一部史诗巨片,长达三小时。该片最让我动情的乃是影片中的音乐。
音乐中运用了苏格兰民族器乐,表现出音乐的质朴、纯情动人。音乐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细微的感情变化,一段段优美的音乐更是催人心魄的让人感动,使人的心神驰往那一片神秘的苏格兰土地。18首音乐作品紧扣电影剧情的变化,无论是如华莱士私定终身的温馨场景,还是奋力搏杀的宏大战场,都用温情的苏格兰原驻音乐,或是回肠荡气的弦乐表现的淋漓尽致。以下就是从电影音乐功能的几个方面来分析《勇敢的心》的成功之处。
一、渲染气氛
(一)渲染地方色彩
伴随着深邃、宽旷、幽怨、荡气回肠、悲壮的苏格兰风笛,摄影机引导我们的视线穿越于苏格兰高地的如史诗般的景色之中:深蓝色的山脉覆盖着一层紫色的天空,天空的边缘点饰着粉红色的云彩;自远处看去,大大的鹅卵石自山巅渲泄而下,然后冲流入一片深绿色的草原;还有那到处分布的苏格兰湖泊,时时映照着穹苍的变幻。在一片宽广、黑暗的天空里轻吟着淡蓝色的光辉。音乐与画面天衣无缝的相反相成、润物无声,不留痕迹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空。一段旁白又向观众说明了故事的发生的历史背景。短短的不到3分钟时间里,导演将画面、背景音乐、旁白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历史沉重感的意境。
(二)渲染环境气氛
威廉的父亲马尔康与哥哥走进谷仓,发现六十具尸体那一段。“麦克安德鲁斯……麦克安德鲁斯!”马尔康喊着。他们下了马。音乐渐起,约翰举起了一把砍柴用的斧头,然后走到谷仓的门口,把门推开。听不到里面有任何声音。这时阵阵的鼓声,伴随心跳的节奏,不禁让人屏住呼吸,一同感受他们那时的紧张。突然,一只鸟飞出谷仓,打破这一紧张的氛围。马尔康窸窣的脚步声,又一次紧张起来。原来是小儿子威廉就站在谷仓的门口,正往里面的尸体瞧。
威廉假意向杀死美伦的贵族投降那一场景,通过音画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情节的张力。几个骑马的士兵手持长矛在四周巡视。威廉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出现了。音乐起。(慢动作)威廉策马缓缓向哨兵走来,马蹄踩着地上的泥浆(特写);躲在暗处的哨兵悄悄尾随其后。音乐快,画面慢,镜头快速在威廉、士兵、杀死美伦的贵族之间转换。画面与音乐的不对称性,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对比,从而营造了紧张、牵动人心的影响效果和画面的冲击力。(转为正常动作)突然,威廉从背后抽出一柄三节鞭,打向军官。还有一对比是环境声响与背景音乐声响对比,比如马的叫声,马蹄落地溅起泥浆的声音都被放大化,以动衬静。表现了威廉过人的胆识和超人的机智。都在这3分多钟场景中出色地表现出来。
二、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
音乐就其本质来说,是最不善于表现视觉上可以把握的现实世界中有形的客体的,它的最大长处在于高度概括地表现人类最内在的心理体验,微秒丰富的感情状态。用音乐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更是电影借助音乐的主要目的。①
威廉在参加父亲葬礼结束后,迟迟不愿离去,这时参加葬礼的一小女孩走到正在啜泣的小威廉面前,手里握着紫色的蓟花要送给威廉。威廉的眼睛望着小女孩的双眼,泪水禁不住又一次流了下来,是因失去父亲还是被小女孩感动而流,我想,这两方面都有。这时候,背景音乐响起,深情而又富有浪漫、优美、哀怨的情调。从而表现出威廉失去父亲后的忧伤和两小无猜之间纯真的相互关爱之友谊。无论环境怎样恶劣,都不会阻挡住人们对爱情的渴望。
三、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
每一部电影都有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勇敢的心》的主题是“爱情”和“自由”。电影中的各种艺术元素,都是围绕这突出主题思想而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例如一曲《Secret Wedding》,见证了威廉与美伦的秘密婚礼,没有语言,只有缓缓流淌着溪溪泉水和连绵的山峦。在这里,只凭借音乐就达到了深化“爱情”这一主题的作用。让我们在美轮美奂的美丽大自然风景之中体会他们缠绵、浪漫的爱情。
还有影片的结尾那一曲《Freedom》。当威廉使尽全身的力气,张大了嘴,用最后的力气高喊:“自——由!”的时候。镜头切换,史蒂芬痛苦地闭上眼睛……,伊莎贝尔也痛苦地闭上了眼……这是“爱情”和“自由”的主题都达到高潮。风笛以高亢的基调拉出了英雄的主题,威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看见了他日夜思念的美伦。这时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音乐激情且激荡。
本片的背景音乐还有一大特点:音乐类型大部分为时空氛围型。导演通过富有特定的民族地域特点或时代特征的旋律,民族的、古代的或特殊的乐器音色,民族的、古朴的节奏,对影片整体时空氛围产生认同感。从而达到正如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所说“它可以造就有利于从心理上接受一部影片的听觉环境,使观众适应一个梦幻世界,它仿佛把作品嵌入音匣之中,使影片与现实世界隔绝,还有利于感觉的迁移,而这正是希望观众做到的。”
Ⅲ 电影嗯音乐和画面有什么关系
电影音乐和画面的结合关系通常分为音画同步和音画对位两种。
音画同步表现为音乐和画面的情绪一致,节奏吻合,视觉内容统一,并起到烘托、渲染画面的作用。音画对位则是让音乐和画面作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表现,使节奏、速度、情绪、意境都表现不同,声音和画面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作为电影音乐的作用,往往根据影片内容的需要,运用影片所处时代具有代表性的音调或音乐作品,常用的音乐语言、表现手法以及乐器和配器特点等各种因素来进行创作,使影片赋予时代特征。电影音乐作曲必须懂得乐队、乐器和配器。这就需要作曲家熟悉每一件乐器的表现特性和演奏特点。电影乐团的作曲和指挥对音乐的长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为突出,在和画面配音时这方面的适应能力也特别强。这都是电影音乐的特点。
另外,音乐进入了电子化时代后,对各种新颖的电子乐器和电声乐队也必须驾轻就熟,掌握它的音响特点和表现特征。电影歌曲和插曲是电影音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电影中的歌曲往往和画面形象紧密结合并推动影片的剧情发展,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请采纳,谢谢!
Ⅳ 音乐在影视电影中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
1、通过音乐主题的贯串发展、矛盾冲突、高潮布局,达到对剧中主要人物的歌颂或批判,帮助明确电影的意义。
2、用音乐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鲜明生动,可以为电影加不少的分数。
3、暗示剧情的进展或延伸。这样的音乐,有时先于画面的视觉形像出现,例如在困难的时刻预示胜利和希望,在顺利的时刻预示艰苦挫折;有时后于画面视觉形像出现,延展戏剧情绪。
4、引起一定时间(古代的或现代的)、空间(人类世界的或外空间)、环境(人间或仙境)的联想。
5、加强影片的总的艺术结构。电影音乐虽然是分段陈述的,但是通过分段陈述的结构,能反映出影片总的艺术结构。
6、增加立体感。人类习惯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受客观事物。结合音乐的听觉形像,音乐旋律的起伏,和声、对位的织体,色彩丰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现听觉形像的立体感。音画结合可形成“四维时空”的运动着的立体感。
Ⅳ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是可以在视觉效果的基础上,让人们的听觉动起来,两者结合,让剧情更充分地感动人们,震憾人们。揭示角色内心活动,表达角色内心情感烘托影片气氛、节奏强调影片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参与叙事,音乐的启承、转场、表现影片情节。音乐在电影中除为了直接加强气氛 外,也可以起反讽的作用,电影歌曲是电影音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分主题歌和插曲,对推动情节和揭示 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极富感染力。
Ⅵ 浅谈电影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摘 要]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一部分,它成为构成电影文化背景的一部分。电影中的音乐是整体声音元素的一个组成部分,虽清搭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必须融入影片的整体视听构思之中,与视觉元素相结合,一同产生功能。电影音乐在影片中通常不会连续不间断地存在,而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在需要的时候适时出现,起到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突出主题等一系列作用。本文从电影音乐的功能、使用原则、独立性和独特艺术魅力的角度来探讨电影音乐在电影情节发展中如何起作用、电影中为何会有音乐以及电影音乐对电影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电影音乐;功能;使用原则;独立性;独特魅力
音乐是用神奇的音符在时间的链条上展现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乐音产生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被称为人类心灵的语言。音乐在感情上的概括力是任何其他艺术所不及的。电影中的音乐是整体声音元素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必须融入影片的整体视听构思之中,与视觉元素相结合,一同产生功能。电影音乐在影片中通常不会连续不间断地存在,而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在需要的时候适时出现,起到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突出主题等一系列作用。
一、电影音乐的功能
经典电影音乐在技巧上、美学上以及影片的情绪上具有以下功能:情感表现、连贯性、叙事提示以及完整性。
(一)情感表现
音乐可以催眠我们,使我们相信影片中虚构的世界,使所有似是而非的影片类型如幻想曲、恐怖片、科幻片得以建构。在所有这些影片类型当中,音乐不只是支持银幕上真实的画面,更多的是使我们感受到看不见的和听不到的所表现人物的精神过程和情感过程。
(二)连贯性
当声音或画面有间断的时候,音乐可以填补这个缺口。音乐通过使这类较为粗糙的地方变得连贯,隐藏了电影中技术层面的东西,以免观众出戏。当配上音乐时,空间上不连续的镜头也能保持一种连贯的感觉。
(三)叙事提示
音乐可以帮助观众确定背景、人物以及叙事事件,让你有一个特定的视角。通过给画面提供情绪阐释,音乐能够提示叙事,如提示危险的到来或搞笑的场面。
(四)叙事完整性
正如作曲有它自身的结构一样,音乐通过运用重复、变奏、对位等手段,能够帮助形成影片的形式统一,这也是对叙事的支持。
优秀电影配乐的反讽是那种不想被听出来,或至少不是有意让你听出来的音乐,通常对于作为主要叙事载体的语言和画面来说保持从属的关系。如果音乐不大合适或不太可信,以致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那么此时音乐很可能从叙事情节上吸引了注意力。如果音乐太复杂或过于装饰,那么音乐很可能会失去情绪表现的功能,从而起不到强化故事的心理效果。音乐的目的是联系场景中的感情,引导观众共鸣或认同。
(五)标题性的音乐
这种特殊形式的音乐用于表现某些故事当中的情节或事件,会更像“米老鼠”之类的视觉形象结合。其中一个例子是罗伯特•朱丹做了大量的研究《粉红豹》的主题音乐,就像猫轻知正闭轻地往上爬,然后下来,然后再往上爬一样。音乐节奏和动物的动作节奏一样,根据身体上的紧张和放松来调整和声,同时,旋律也跟随着身体动作。通常,对于戏剧性电影来说标题性音乐被认为是老套的,但对于喜剧片来说效果相当不错。
(六)情绪音乐
大多数电影音乐都是伴随画面上任务的情绪来进行的,情绪音乐有意采取发生的戏剧和感情无关的立场。当音乐与所发生的事情无关时,反讽能够形成一种强烈的对位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所发生的事情。这种情况能够产生强烈的效果,当表现大悲剧或大灾难时,使用会喜庆的音乐形成对位,只会让我们更明确地跟受搭裂害者靠得更近,如影片《发条橙子》。
二、电影音乐的使用原则
电影音乐的创作又称为配乐,这个名称隐含着电影音乐的使用原则,它绝不能游离于影片之外独立存在,而是要紧密配合影片的主题和风格,保证和影片的具体场景情节在情绪上的一致性。在电影艺术中,音乐的作用极为重要。
电影音乐可以突出影片主题,成为影片风格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以20世纪初发生的一场海难为题材,以凄凉哀婉的音乐拉开回忆的序幕,让观众不由自主地潜入大西洋那深深的海水中,探寻当年在这里上演的惊世恋歌。�My Heart Will Go On�这段主题音乐在影片中出现多次,尤其在生离死别的关键时刻成为凸显主题的最佳手段,赚取了无数观众的眼泪。这首曲子至今仍留在许多人的心中,成为至死不渝的永恒爱情的象征。
雅克•贝汉执导的《喜马拉雅》也是以音乐突出主题的典范,那寂寥、空灵、富有地方特色的宗教音乐作为主题音乐,在影片中反复出现,颇具象征意味。藏族民歌与西方弦乐的完美演绎,仿佛象征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在这里,影片的主题音乐呈现出交响乐式的结构布局。当两代领袖带领商队前进时,音乐是两股汹涌的潮水,呈现出一种强弱对比的节奏:伴随着年青人有力的步伐,音乐总是刚劲有力,还跳动着一些零乱的音符,仿佛年轻人不安分的性格;伴随着老年运盐队的音乐,低沉稳健,仿佛老当益壮的宣言。
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杰玛对拉提卡的纯真爱情贯穿始终,那既是杰玛参加比赛、挑战难题的原动力,也是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所以每次杰玛排除万难、竭尽全力寻找拉提卡的时候,总会响起一段温馨、柔和而舒缓的音乐,象征着杰玛对拉提卡无比纯洁和真诚的爱。影片结尾,赢得了千万奖金的杰玛呆坐在墙角,巨额奖金并不能令他兴奋,他多希望能与心爱的人重逢啊!茫然中,他的脑海里飘过那个站台――那个他们曾经相约见面的地方。果然,一个裹着明黄色头巾的女子正在焦急地寻找他。转身、回眸、相见,历经坎坷之后的拉提卡与杰玛终于幸福地拥抱在了一起。此时,温馨、柔和而舒缓的音乐再次响起。这几段温馨的音乐很好地诠释了影片的主题――杰玛从未放弃过对拉提卡的爱,拉提卡是他―生的梦,他愿意用生命、用那两千万卢比换取和拉提卡在一起的机会。
在《南京!南京!》中,曾经的风尘女子在目睹了日军对中国人的凌辱后,逐渐意识到这场战争的残酷。为了换回难民营的安全,为了其他妇女不再受日军的奸淫,她毅然第一个站出来去当慰安妇。伴随着那只缓缓高举的手,影片出现了难得的温暖、深情又不失缠绵的音乐,带着深深的哀怨和无奈,既是对同胞的真情流露,也是与同胞的无奈告别。曾经的妓女,曾经被人不耻的女人,在此刻却彰显了人格中伟大的一面。
三、电影音乐的独立性
电影的主题歌和插曲最能体现电影音乐的独立性。许多歌曲,本来只是电影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作用相当于对影片的一种注解,后来却脱离了电影的母体,成了脍炙人口的流行曲目。电影史上,有的影片本身已被人们淡忘,但其中的歌曲却依然在传唱。电影歌曲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许多中国观众是听着电影歌曲长大的。
如果说电影中的配乐在烘托环境、渲染气氛、表情达意方面是间接的、委婉的、侧面的,那么电影中的歌曲则是直接的、强烈的、正面的。因为相对于配乐,歌曲不但有音乐旋律,还有可以直接传情达意的歌词,更能直抒胸臆,体现剧中人的所思所想所感。因而在许多电影中,当主人公遇到难以言说的情境或者简单的言语不足以表达炽烈的情感时,往往会采用歌曲的方式。《红高粱》中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酒神曲》,无不彰显着生命的张扬和热血沸腾的原始冲动。《小武》《站台》《任逍遥》等片中的流行歌曲,犹如一本音乐档案,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心灵的变化,唤起无数人对那个特定时代的记忆。而《重庆森林》里贯穿全片的歌曲�California Dreaming�与王菲饰演的女店员梦境般的心态和行为相契合,镜头也呈现出梦幻般的朦胧与暧昧。《魂断蓝桥》中那首古老的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不仅旋律优美流畅,还把有情人的生离死别刻画得肝肠寸断。
在某些影片中,音乐可以起到结构影片、揭示主旨的作用。《城南旧事》的导演吴贻弓透过小英子的眼睛,带领观众踏上了回归童年,回归传统的怀旧之旅。人生的美丽、无奈和伤感,通过“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送别》歌曲,缓缓地流淌到观众心间,产生了含蓄、隽永的美感。在“离别”中成长是影片的鲜明主题。《送别》的歌词述说着“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的伤感,用这首歌来阐释影片的主题是非常恰当的。因为音乐的每一次出现都是一个故事的结束和一个人物的离去,同时也伴随着英子对人生离别的体验和成长。
在影片《黄土地》中,富有民间特色的信天游出现多次,它们既是顾青下乡采风的主要目的,也是影片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段段“酸曲”不仅宣泄了黄土地的民生疾苦,还成为刻画人物的有力手段。如翠巧在不同场合吟唱的信天游有五六段,每一个唱段都丝丝入扣地道出了她的心声,表现了她孤立无援的悲惨处境。
四、电影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
《莫扎特》是著名导演米洛斯•福尔曼的一部杰作。影片叙述了莫扎特与维也纳宫廷乐队御用作曲家萨列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电影告诉我们,作为肉身的莫扎特在反抗中失败了,但他的音乐却获得了永久的胜利。该片曾获1984年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奖。片中最吸引人的无疑是莫扎特那些美妙与感人的音乐,如《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著名歌剧,还有协奏曲和《安魂曲》的片段。音乐与叙事完美融合,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音乐在这部电影中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从开头的第25交响乐,到结尾第20钢琴协奏曲,以及中间精彩的歌剧片断《魔笛》《唐•乔万尼》《后宫诱逃》,等等,莫扎特的音乐无处不在,时而柔和优美,时而雄浑高亢,与剧情结合得恰到好处,极大地触动了人的灵魂。在这部电影中,音乐已然不能叫配乐,而是绝对的主角。许多人喜欢这部电影,就是迷恋于莫扎特的天才音乐。
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将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结构元素融入叙事之中。在这部影片中,邓丽君的歌曲成为推动影片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尤其是《甜蜜蜜》这首歌,不仅贯穿了影片的始终,还成为男女主人公情感的见证者和成全者。影片的成功既得益于导演对爱情题材的独特处理方式,更得益于邓丽君歌曲的时代记忆和情感魅力。
在影片开头的1986年,黎小军和李翘各自搭乘火车从内地到香港打拼,虽然命运为他们创造了一次相识的机会,但仅仅是背背相靠之缘,还没来得及注意对方,命运就将他们引向了不同的道路。幸好两人都喜欢邓丽君,喜欢听她的歌,这歌声总能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令两颗隐隐相吸的心迸射出爱的火苗。
由于邓丽君本身有着广泛的受众,观众总能很快找到共鸣,在她悠扬的歌声里,两人的感情也显得格外动人。影片借助邓丽君的歌曲,巧妙地把握住了都市化大潮中人们的特定心理状态。片中的《甜蜜蜜》不只是首耳熟能详的爱情歌曲,更是联结主人公命运和串联故事的关键元素,它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点出了男女主角相似的身份。而《再见,我的爱人》《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曲总能恰到好处地出现,既彰显了男女主角的复杂心情,又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也展现出了电影音乐的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 王铁梅(1969― ),女,河北沧州人,牡丹江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舞蹈理论。
Ⅶ 电影中声音与画面的组合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声画同步、声画对位、声画并行、声画对立、声画分立。
1、声画同步:
即声画统一,表现为音乐和画面紧密结合,音乐情绪与画面情绪基本一致,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完全吻合。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复合观赏性,两者组成有机的统一体。音乐强调了画面提供的视觉内容,祈祷烘托、渲染画面作用。
他可以以同一种持续进行的声音为纽带,把一系列表现不同场景、不同内容的画面组接起来、构成自成首尾的蒙太奇段落。
Ⅷ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1、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电影的诠释纽带,一首好的音乐,对整个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一部电影会由多首音乐相衬,以更好地衬托出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
2、音乐在电影中还可以让人们在视觉效果的基础上,与听觉动两者结合,让剧情更充分地感动人们,震憾人们。
(8)电影中画面与音乐相反的作用扩展阅读
音乐(抽象艺术)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英名称:music;法文名称: musique;意大利文:musica)。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在艺术类型中,音乐具有抽象性,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
东方以中国汉族音乐为首的中国古代理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释放。
Ⅸ 电影中对话和背景音乐反差的手法是什么
以伴乐指代此义。多出现在动画行业。动画界普遍认为,伴乐是动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它不仅需要配合画面的情节发展,还必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动画的润滑剂与推进器。
在公共场所连续放送的音乐,以不影响人们对话为放音的响度标准,可以调节人们的精神状态,创造舒适、温馨的环境。背景音乐通常不是立体声系统,多采用音箱分散式放音,故声音分布均匀,不良声环境对听音的影响小。
背景音乐在游戏中的应用
游戏音乐背景,是一款游戏是否优良的重要考评对象。每一款游戏的开发者都会重视背景音乐的质量,音乐的风格、节奏、旋律都可能对玩家形成较大的影响很多人是因为音乐而爱上了游戏,很多游戏是因为音乐而深入人心。
游戏背景音乐在制作前,首先需要对音乐的整体风格进行设计。因此需要游戏制作方提供游戏视频、图片等详细资料,才能对游戏的整体风格提出具体的方案。
并且对于不同的游戏风格需要采用不同的游戏音乐配器,中国古典风格的游戏音乐通常会以民族乐器为主;西方风格游戏音乐主要以管弦乐配器为主;休闲卡通游戏配乐还可以融入电子、摇滚、爵士等音乐元素。
Ⅹ 情节反转的作品 [音乐在影视作品情节中的促进作用]
[摘 要] 电影作品中的音乐我们在现实用法中,通常指的是作曲家为电影专门创作的音乐和歌曲。影视配卖作品中的音乐具有抒情性、气氛性、戏剧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电影作品中发挥着很枯卖册重要的作用,音乐有时对于一部电影作品的主题思想、风格等能够做到很好的阐述。音乐对影片的重要促进作用表现在其推动影视作品的情节上,主要是通过渲染情节、描绘情节来表现。
[关键词] 电影音乐;情节;抒情;渲染;描绘
一、影视作品中的音乐简述
(一)影视作品中音乐的概念及特点
1.影视作品中的音乐的概念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通常简称为电影音乐,其概念顾名思义,广义的是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但是我们在现实用法中,狭义指的是作曲家为电影专门创作的音乐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影视音乐在不断的发展运用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音乐艺术,成为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仍具有其本质构成要素,即旋律、和声、节奏和色彩,但是因为其置于电影的大背景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是音乐的听觉形象与语言、音响效果、视觉画面相结合起来。音乐元素受到电影情节的艺术构思、艺术结构的影响,受到画面视觉形象的制约。
2.电影音乐的特点
电影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抒情性,但是因为其音乐本质决定了其叙事性较差,需要通过听觉来感受、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过渡、过程展现、通过演奏和演唱呈现等。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与电影题材、情节、风格的紧密相关性。音乐构思由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及导演的艺术总体构思来决定,音乐的听觉形象与最终与画面的视觉形象紧密融合。电影中的音乐,除神话、童话、科学幻想类影片等,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很少有夸张和程式化的东西,这一点明显区别于音乐会乐曲和舞台歌剧音乐。
二是音乐常常与对话、自然音响效果相结合。当影视由无声电影进入到有声电影以后,音乐即与电影中的对话、音响效果、画面紧紧融合在一起。基于影视作品的美学功能和要求,影视作品中在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的时候恰当地、有效地使用音乐。
(二)影视作品中音乐的功能
电影音乐功能的发挥所依托的是音乐的材料、主题与曲式结构。电影音乐材料可以取材的范围很广泛,民间音乐、古典音乐或通俗音乐,电子合成器和电子计算机的数码程序创造新的音乐音响都可以成为其取材的要素。甚至于特殊的符合现场环境需要的噪音也构成具体的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如枪炮声、风雨声、脚步声等,能逼真地再现真实生活的音响,增加真实感和立体感。电影音乐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抒情性
音乐在电影中能够充分发挥抒发感情的功能,从而深入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音乐的抒情性表现在影片中除了表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外,还善于刻画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与心境,这一点使得音乐在电影中的情感刻画与表达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电影音乐的抒情性功能的重要发挥最主要的是表现在了情节的推动上。
2.戏剧性
电影音乐,借助于音乐特有的节奏变化,不同音乐种类的穿插,共同表现影片的戏剧性矛盾冲突,烘托戏剧高潮。
3.气氛性
电影音乐的气氛性通过在电影中与画面视觉形象相结合来发挥。或者是烘托出人物形象,或者是反映影片总体结构,或者是引起人们对于时间、空间、环境的联想,或者是对于剧情的一种暗示。
二、音乐在影视作品情节中的促进作用
音乐对于影视作品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对影视作品情节的促进作用。因为影视音乐作为电影中的一个元素,本质上是为电影情节,为剧情服务的。在电影的情节进行过程中,有大量的音乐作为辅助,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刻画特定情节中人物的内心,揭示人物的内心寄托和心理变化,音乐本身是人物的无言的旁白,表现人物的情感。二是加强情节的节奏,推动情节的拓展、跳跃,形成人物在特定情节氛围中的情感体验与抒发高潮。三是作为情节中的一个剧作元素,表达人物内心的闪回、幻觉。但是不论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如何发挥其促进作用,都是围绕情节开展没宏的,在每一部故事片中,某一个阶段的特定情节,用到的仅仅是一种情感基调的音乐,或者是愉悦的,或者是伤感的,或者是玄幻的,它们与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结合在一起去表现。具体来说,音乐在影视作品情节中主要有以下的促进作用。
(一)对于情节的渲染作用
电影音乐通过渲染情节,为情节营造出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最终达到深化视觉效果的作用。背景气氛,包括环境气氛、时代气氛、地方色彩或民族特点等。这里举这样一个例子,正如同我们所看过的一些恐怖片,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不管什么样风格的恐怖片,共同特点是全都借助音乐来营造气氛,如果没有音响效果,再恐怖的片子也都会失去些表现张力。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其发挥渲染气氛作用时,并不是单纯地描绘、解释画面,刻画主要人物的内心,重复或扩大情节的视觉效果,而是通过音乐为情节部分或者整体地创造某种气氛,增强听觉感受,使人产生如临其中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通感。
1. 情节取向
影视音乐在气氛的渲染过程中有着很强的情节取向,是要批判还是要表扬,绝不是模糊的,而是与情节和画面紧紧融合。王家卫在评论电影音乐时,认为音乐成为情节的一种提示,提示你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时代。音乐在影视开篇中,起到的是开场白的作用,在片尾起到的则是总结以及发人深省的作用。动画电影《木兰》中,木兰去见媒婆的前夕,影片以独唱、重唱、合唱的方式唱出歌曲《荣誉》,音乐配合人物的动作节奏表达木兰不安的心情,此时,音乐的取向就是用歌曲来加强木兰的动作、思想,使木兰形象的塑造更立体化、更加鲜明动人。电影中的音乐运用的中国民族乐器笛子、古筝、二胡等,均是为了创造一种民俗的氛围,也是为了其情节的取向所服务的。
2. 情节对比
电视音乐并不是独立成篇的,在影视作品中,影视音乐总是能够引领情节前后对比的。例如,在前段情节中,音乐可能塑造的是宁静和谐的氛围,相对安静、美好的情节呈现其中;而在后段情节当中,音乐塑造的是凌乱、繁杂的氛围,对应的情节画面是嘈杂、不安的形象,音乐在此运用对比的手法渲染画面气氛,增强了情节的戏剧效果。还有一种手法就是在某一段情节中,音乐明显与情节画面是存在反差的。例如,电影《指环王》中矮人佛罗德毁掉魔戒的那段情节,佛罗德不想把魔戒扔到万丈悬崖里,而他的朋友山姆力劝他要毁掉魔戒,此时哈比国的小精灵和佛罗德为争抢这只魔戒而进行殊死搏斗,画面情节展现的是气势恢宏而又节奏紧张的。而此时电影音乐所渲染的气氛却是抒情悠扬的。这样使得此段情节的内在的张力充分表现出来,视听结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3. 情节连贯
音乐在渲染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起到情节连贯作用,引起受众对前段已经经历过的故事情节的回忆和再现。例如,通常我们的很多影片,都有这样的情节,前段情节当中讲主人公的欢愉的生活,而在后段情节当中,主人公的生活发生变故或者是主人公的离去,在此间反映前段主人公欢愉生活的情节回放,同时音乐也同时回放,让受众与剧中人物一起去回忆主人公的幸福生活,其间伴随着哀怨和凄凉。这样,在音乐中回想起故事的各个情节,此时音乐起到了良好的连贯作用。在很多情况下,电影音乐将作品里那些性质上容易脱节的情节用视觉手段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比直接转场和空镜头过渡都来得自然流畅,这一点在使用蒙太奇手法拍摄的镜头中最为明显。但是音乐对于情节的连贯作用,不是处处都用,仅在关键的情节转折过程中才可以用,这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二)对电影情节的描绘作用
有人把电影音乐对情节的描绘作用也称为说明、解说作用。它是指音乐对画面中富于动作性的事物或情节用独特的音响特征加以描绘,如鸟鸣、追逐、机器运转等。通常其描绘作用可以达到的效果,可以从听觉上强调和加快情节节奏,也可以从听觉上拉慢情节的节奏,造成心理时间与实际时间的距离错觉,还可以对影片所表现的事物和情节做神似的描绘来表达感情。其描绘手法主要是。
1. 音画统一描绘情节
电影音乐是用歌曲、音响对画面中富于动作性的事物或情节,以独特的音响效果特征通过相应的音乐手段加以描绘。在描绘过程中的音画是统一的,画面描述的内容就是歌曲描绘的内容,歌曲用特有的技法对画面做类比。音乐用在抒情时会进一步渲染情绪,用在戏剧性的情节中会加强矛盾冲突。在影片《狮子王》中的一首《我等不及当国王》,由年幼的、不知天高地厚的辛巴以欢快的舞台化的形式演绎歌唱,整个段落运用了装饰感极强的色调配合这段无拘无束的歌声。当辛巴得知其身世,得知其父亲死于其叔叔与老虎的陷害之时,内心矛盾交加,不知该如何面对。在这场重要的转折戏中,所渲染的音乐,表达了人生即将面临转折时对于辛巴造成的冲突。他对于父亲的怀念,对于叔叔和老虎的痛恨,复杂的内心情感、挣扎,都通过音乐充分地反映了出来。电影音乐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这其中包含了作者在不同程度上对作品所展示的现实生活、人物命运的反映,是其思想立场、感情态度的阐述。这是因为音乐最适于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心微妙的情绪波动,高度概括地表现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影片在表达感情和抒情的部分使用音乐是最合适的。
2. 特定音乐描绘特定情节
通常是情节决定音乐的内容,所以音乐的描绘作用也是特定的,通常都是一对一的。在电影中由于画面是稳定的,所以歌曲所描绘的只能是画面的内容。在此特点的作用下,当歌曲再次出现时受众回想的就是画面带给的特定形象。因此通常即使音乐能够带给受众联想、想象,这种想象也是有局限性的,受众在音乐的氛围中所想到的仅仅是音乐所要表达的情节。
三、结 语
电影音乐能够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影片主题思想、表现影片风格、说明时间和环境等,这些都通过音乐促进情节的发展来具体表现。音乐音响不仅能营造与情节贴切的气氛,渲染情节的发展,还充分地描绘出情节的脉络。电影音乐对整个剧情起着推动及调节的作用。《第五元素》古典歌剧变成动感十足舞曲的配乐,外星女郎唱歌的片段,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花样年华》中带有拉丁风格的主题音乐,都是电影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成功运用。也是因为电影音乐在突出影片情节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的特殊作用,使其在影片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 李凌.电影音乐美学和功能性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探索,2004(05).
[作者简介] 吴瑕 (1961―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教学及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