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韩非主演的电影
《夜深沉》(1941) 《玉碎珠圆》(1941)
《乱世风光》(1941) 《教师万岁》(1944)
《终身大事》(1947) 《太太万岁》(1947)
《艳阳天》(1948) 《悬崖勒马》(1948)
《人尽可夫》(1948) 《珠光宝气》(1948)
《哀乐中年》(1949) 《荡妇心》(1949)
《血染海棠红》(1949) 《花街》(1949)
《说谎世界》(1950) 《方帽子》(1950)
《花姑娘》(1950) 《误佳期》(1951)
《不知道的父亲》(1951) 《禁婚记》(1951)
《江湖儿女》(1951) 《神·鬼·人》(1951)
《一板之隔》(1952) 《中秋月》(1952)
《斩断魔爪》(1954) 《两个小足球队》(1956)
《幸福》(1957) 《小康人家》(1958)
《油船火焰》(1958) 《林则徐》(1959)
《聂耳》(1959) 《乔老爷上轿》(1959)
《香飘万里》(1959) 《女理发师》(1962)
《锦上添花》(1962) 《魔术师的奇遇》(1962)
《阿诗玛》(1964) 《血碑》(1964)
《儿子、孙子、种子》(1978) 《她俩和他俩》(1979)
《傲蕾·一兰》(1979) 《见面礼》(1980)
《子夜》(1981) 《金钱梦》(1981)
B. 老电影演员陈述有着怎样的艺术人生
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陈述老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十余年了。每当人们提起艺术家陈述先生时,我们就会想到他在电影《渡江侦查记》中所扮演的敌情报处长的角色,以及那早已在人们心中刻下烙印的台词。陈述老先生饰演的情报处长阴险狡诈,入木三分,是当年最受欢迎饰演反派人物的演员之一。他的作品,数十年来被人们常常提起,津津乐道、经久不衰。
陈述先生艺术精湛,而且戏路宽广。他不仅能演话剧、电影,而且演过喜剧、小品等。陈述先生多才多艺,除电影、话剧之外,还从事过相声、绘画、书法、摄影、音乐、配音、等工作,且样样精通。他还喜爱体育,如吊环、游泳等,另外,他还喜欢文学、会化妆、好烹饪。陈述先生极有语言天赋,除会些日语、德语、俄语和意大利语外,其英语水平极佳,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好评。
陈述老先生曾在1957年文化部1949年~1955年的优秀影片评选中获得个人一等奖;1995年获得中国表演协会的“特别荣誉奖”;2005年,入选为100位国家广电总局评选的“优秀电影艺术家”之一。
2006年底,陈述先生因病去世。
C. 魏鹤龄参演电影
魏鹤龄是一位资深演员,他的演艺生涯见证了中国电影的黄金岁月。从1941年的《圣城记》开始,一直到1965年的《柜台》,他的身影在多部电影中留下了深刻印记。这些作品涵盖了多个年代,反映出他丰富的表演经验和时代变迁的痕迹。
在1965年的《柜台》中,他与众多才华横溢的演员共同演绎了一部备受关注的电影,而在此之前,他还参演了如《血碑》、《北国江南》等作品,每一部都为他的艺术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1950年代,他的作品如《黄浦江的故事》、《常青树》和《鲁班的传说》等,深受观众喜爱,展现了他在不同角色中的精湛演技。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鹤龄的电影作品从黑白胶片过渡到彩色画面,如《生活的浪花》和《探亲记》等,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角色的深入理解。他的早期作品如《不能走那条路》和《淮上人家》等,更是记录了他早期演员生涯的起点和成长历程。
从《喜迎春》到《哈尔滨之夜》,再到《白山黑水血溅红》,魏鹤龄的表演跨越了战火与和平,展现了不同时期中国电影的风貌。他的演艺生涯是一部生动的中国电影史,每一部作品都是他艺术才华的见证。他的身影,如同一部流动的历史画卷,诉说着中国电影的辉煌与变迁。
魏鹤龄,天津人,1907年1月14日出生1979年10月2日逝世。1935年出演处女作《人之初》。代表作有《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祝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