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川大地震中哪些明星捐款了...
多了,赵本山,成龙,央视的主持人,都捐款了!汇报社会有颗感恩的心的!
❷ 法国有哪些十大城市
1、巴黎
提到巴黎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会是巴黎时装周,所以在法国十大城市排名中它具有着非常浓厚的时尚气息,而且也法国整个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先发展的中心,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它城市内的很多建筑都是颇具风格的。
❸ 成龙在四川地震中做了什么
和英皇老总一起捐款一千万,又捐了一百万物资
❹ 张曼玉是四川的吗
张曼玉不是四川的,她是香港人。
张曼玉,1964年9月20日(龙年,中秋节)出生于香港,家中有一姐,父母均为上海人。1973年,八岁的她随全家移居英国,少年时期在英格兰肯特郡度过,自小被母亲以传统方式严加管教。
个人介绍:
张曼玉(Maggie Cheung),生于香港,祖籍上海,国家一级演员,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大使。
张曼玉获奖数量涵盖十余个国际影展。1983年获得香港小姐亚军出道,1989年至2001年共获得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和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1992年2月凭借《阮玲玉》获得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2004年5月凭借《清洁》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97年受邀担任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成员,1999年受邀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成员,2007年受邀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成员。
❺ 什么是诈捐
诈捐指的是当今社会通过某种欺骗的方式(例如家人生重病无力支付医药费等)以博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捐款,这种行为被称为诈捐。
2011年1月20日,韩寒在自己博客中发表文章质疑,成都政府未能兑现此前许下的拍卖新建成的市政府大楼并将所得用于赈灾的承诺。相反,却在过去两年间“悄悄入驻”。
1月22日,成都市政府对此作出回应,称除4号楼暂由部分市级机关租用以外,新行政中心已经变现资金15亿元,全额转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偿还专项资金专户。2008年,四川发生“512”大地震。
当年7月16日,成都市政府作出决定,成都市委、市政府调整市级机关南迁计划,对已建成的新行政中心妥善处置变现,处置变现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据报道,当时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华章把调整理由归结为“时局艰难、民生不易”。
解决受灾群众吃住问题、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服务,成都市县两级财政面临数百亿资金缺口,“汶川大地震改变了我们办事情、作决策的基础”。这则新闻一经发布,当时赢得舆论的普遍支持。
2011年1月20日,韩寒在自己博客中却质疑,成都政府未能兑现此前许下的拍卖新建成的市政府大楼并将所得用于赈灾的承诺。
韩寒文中称,“成都市新行政办公中心从2004年动工修建,2007年建成,它占地255亩,总投资12亿元(据说其中不包括地价),包括高档的会议中心、接待中心等。尚未建成时由于照片泄露到网络,即已获得‘中国最豪华市政府大楼’称号。
按照规划,成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法院、检察院近70个部门将在2008年内搬进行政中心。
然而当年搬迁刚刚开始,汶川大地震发生了。7月15日,成都市委书记宣布,成都市政府新办公楼将对外拍卖,所得全部捐献给地震灾区,这是成都市民在媒体上看到关于成都市政府新行政中心的最后一条消息。”
(5)戛纳电影节成都扩展阅读
2010年1月,章子怡遭遇名媛赵欣瑜爆料:她2008年在戛纳电影节上以个人名义为5·12大地震灾区人民发起的募捐行动,据称向国际友人们募得善款100万美元。
章子怡又个人捐款100万人民币到红十字会。然而,根据网友们的调查,不仅她捐的100万有16万元没有到位,之前她去募捐的善款,后来被证明大多数没有兑现
❻ 下列地点与电影奖搭配不正确的是 A.戛纳-金棕榈 B.亚洲-金马 C.洛杉矶-奥斯卡 D.中国
E、柏林-圣马克金狮
解析:柏林金熊奖、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圣马克金狮
金熊奖(Golden Bear Award)是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创立于1952年,每年颁发一次。金熊奖与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均为电影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
金熊奖是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一般仅颁发给一部电影作品。
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金熊奖。
(6)戛纳电影节成都扩展阅读:
相关延伸:
金狮奖(Golden Lion Award)是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创立于1949年,每年颁发一次。金狮奖与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均为电影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
金狮奖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一般仅颁发给一部电影作品。
1989年,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是华语电影第一次获得金狮奖。
❼ 中国有哪些明星参加戛纳电影节
舒淇
杨紫琼(参加最多的)
章子怡
白灵
赵薇
巩俐(终身成就奖)
范冰冰
袁立
林志玲
大S
林鹏(成龙的师妹还是什么不是特别清楚)参加62届戛纳
贾樟柯
赵涛
成龙
梁朝伟(影帝花样年华)
张曼玉 (影后清洁)
陈凯歌(金棕榈霸王别姬)
葛优(影帝活着)
叶璇
❽ 李宇春为什么这么红,还上什么戛纳电影节
李宇春为什么会红?这个题目起的好大,当写下这个题目时,我也吓了一跳,因为,八卦一个当今人气十足的超级女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的不好,可能还会被万千玉米的唾沫淹没!
因此,我首先表明一个态度,对于李宇春,无所谓喜欢和不喜欢,如果要按百分比,还是喜欢多一点撒,作为一个从最开始她穿着一身黑衣演唱《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开始就开始关注,直到现在,没有点感情是不可能的。
李宇春现在肯定很风光,这都不用说,各大颁奖典礼,各大访谈节目现场,各大只要充满人的地方,玉米的惊呼声无疑是很大的,幸亏这不是在一二十年前,否则,真的有人会疯狂致死,就像成龙说的,那个时候,他出现在某个地方,整个人,甚至脸色都不能变,一动就会引发骚乱,然后听着旁边警察的数数,一数到三,马上飞一样地撤离,而现在的歌迷还算理性,玉米也是爱护他们的春春的;李宇春现在肯定也很苦恼,一个还没毕业的人,已经不太可能回学校很正常地学习了,也不可能可以和朋友一起大摇大摆地逛街,据说她地购物计划被安排在了日本,我有的时候在想,如果我也成了名人,有人追捧,肯定会迷失自我得意得不能自己,或者没有迷失,但因为不能和朋友一起吃饭、喝酒、扯淡,会痛苦得没有快乐;李宇春现在还很疲劳,据说她一天一个城市,很多时间是在飞机和酒店里度过,前两天得雪碧榜颁奖,6点半开始,她5点半才在外地上飞机,领了奖唱了首歌,再次离开那里,搭上去别地的飞机。
一个爱好唱歌的小女生,几乎是一夜成名,确切说是3个月,就成了大大的名人,你不得不感叹《超级女声》这档栏目成功的同时,也在想,为什么是李宇春获得了这种荣耀,尽管靓颖、笔笔、何洁等也很红,但还是比不上李宇春。
回到题目,李宇春为什么会红,而且是大红大紫,尽管有很多现在对她还是嗤之以鼻,或者不理解。
我反正不知道她以后会不会继续红下去,也许会黯淡,也许会更红,但我自己梳理了一下,她的红,有有外界的因素,也有她自己的理由。
李宇春的红首先得归结为超女2005的红,超女的红带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关注这场比赛,关注里面的人,而后,因为有了各自喜欢的偶像,开始关注这档节目,互相作用,导致了她们的红。湖南卫视需要增加收视率,需要打造快乐中国名牌,需要延续04年超女的风光,天娱需要赚钱,需要从一个小传媒集团成为一个大集团,各大主办城市电视台也需要借此推广自己,提高知名度,蒙牛当然需要超女为自己盈利,小女生们需要出名,需要锻炼,需要展现自己,会排好几个小时的队去报名,由于这些外界因素,05年超女的宣传做的非常大,也非常到位,你到哪都能看到“蒙牛酸酸乳”的广告牌,到哪都可以听到人们在议论没周五湖南卫视的这个节目。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已经讨论过的《超级女声》的魅力所在:真人秀,海选,评委苛刻的点评,某几个选手夸张的表演,50进20,20进10等的短信投票,观众自己选择自己的偶像……
直到现在,很多娱乐节目谈到这个问题时,某些嘉宾的认识还是局限在这,以为做到这些,李宇春等超女就火了,其实这样的逻辑是不通的。
上述这些推出的只是大家对这个节目的关注,还说不上喜欢,海选也好,夸张的表演也好也只能让观众觉得,这个节目挺好玩……这仅仅是初期的。
我现在要谈的是后期,也就是经过了海选,或者到了五大赛区各有10强左右,直到后来全国总决赛,其实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了选手夸张的表演,评委偶有苛刻的点评,却也温和了不少,这个时候差不多变成了一个唱歌选秀比赛,那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能吸引人呢?我认为是,观众看过了之前的节目,开始各有喜欢的选手,开始投票选择他们,他们的去留开始牵动自己的心,甚至很多人为有些喜欢选手的走而感到惋惜,感动,失望和愤怒,于是各大论坛,各大粉丝群吵闹声不断,有针对其他超女的,有针对湖南卫视的,有针对评委的,这一吵一闹,关注度自然更高!而当每次的PK,每个超女的出场,纵使她们唱得还不够专业,有的甚至跑调,但她们的勇敢、真诚、善良、天真已经深深吸引了每个迷。
那么说到李宇春,也是一样,最开始看成都赛区海选的时候,她只是一个穿着黑色衬衫,用自己的动作演绎着那首经典,我第一眼看时,唯一的感受也是,怎么是个假小子啊。但,当她入围,50进20、20进10、10进7、7进5到成都决赛,我发现,她的皮肤是那样好,她的动作是那样帅气,她的歌声算不上优美,但也有自己的个性,有的歌还蛮好听,她有时候还很善于幽默,而自己从来不笑:当靓颖和何洁在比谁高时,她出现很深沉地说了一句:很高吗?当时,靓颖笑翻在地上,当娱乐无极限记者要她为队员打气时,她想了想说:加油, 然后低头吃口味虾,这个时候的宇春,用她的真诚、可爱、帅气吸引了大批玉米,玉米们也打出“玉米不怕累,小宇最珍贵”的口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玉米,为这个女生疯狂了。
时间倒退到05年8月19日,当何洁和靓颖PK,宇春哭泣着跑上PK台,拥抱她俩,而当她们PK时,宇春在后台已经泣不成声,整个人瘫痪在地上,那个晚上,宇春宣泄了她压抑多日的情感,玉米的心也为她的哭泣而整个心碎了,她们发誓,要在总决选时,拉到更多的票,将宇春送上冠军宝座。
果然,8月26日,在总决选的赛场上,李宇春以难以想象的350多万票荣膺冠军,屈居第二的笔笔尽管只低了20多万票,但结果不能否认,冠军就是李宇春。当然,无论是天涯还是网络贴吧,不满和指责从未停息,各种黑幕说充斥着网络,有人认为李宇春买票,有人认为湖南卫视热捧作弊,但我宁可天真地认为是李宇春征服了大家,她本人的气质、她三个月的表现彻彻底底地征服了那些甘愿为李宇春付出的玉米。
其实在成都决赛之后,李宇春的人气已经势不可挡,当时,认为唯一可以其抗衡的也就是笔笔,所以,笔亲和玉米的互掐始终没有停止,而在我看来,根本没有必要,大家喜欢着各自的超女,这场比赛已经成为一种个人秀,大家都秀出了自己就够了,在现在看来,笔笔和宇春各自所到之处,都是绿色和黄色的海洋,都成为了大众名人。结果有偶然的成分,因为仅仅多了20多万票,但偶然中也有必然,七场全国总决赛,宇春的票数多数位居榜首。
还是我上面说的,李宇春的善良、真诚、可爱征服了大家,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但却受到了热捧,于是,有人破天荒给冠予“中国人审美已经改变”的高帽子,其实也没有必要,尽管她不漂是传统的漂亮,但是是她其他的品质吸引了大家,既然是冠军,必然关注程度越高,关注越高,大家通过超女和八卦对她也有了更多了解,其中也不乏半路杀出来的玉米,舒穆和胡扯这两个大玉米也狠狠地推动了一把人气,李宇春自然也就成了人气天王。
李宇春火了,李宇春就这样红了,她原来打算北漂,住地下室,吃方便面的打算几乎也不需要了,但红能维持多久,人气天王能不能继续,如何面对各种言论,怎样调整成名后的生活也就成了她需要考虑的问题,但不管怎样,在现阶段,她是那样的红,玉米是如此的喜爱,李宇春能够像想象中的那样有自己的歌,能够站在大舞台上为大家唱歌,我想也就够了,玉米也就知足了!
李宇春,就那样红了,像我这样喜欢大多数超女的人,仅仅也只能在这里小小祝福一下而已,祝福她,也祝福所有在去年夏天被我们关注过的那些可爱的女孩子!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❾ 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有哪些
目前主要以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时间最长,至2011年已举办了18届,在国内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近年来,各大城市为丰富在校大学生文化生活,纷纷举办电影节,已经举办的有: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大学生电影节、杭州大学生电影节、天津大学生电影节、南京大学生电影节、成都大学生电影节、重庆大学生电影节、太原大学生电影节、武汉大学生电影节等。
(1)北京电影节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于199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发起,经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成为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是每年国内的第一个电影盛会,因此被誉为中国电影的“第一声春雷”。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一般在每年的4月20日到5月中旬举行。1993年开始,累计有一百万之多的中国大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举办期间,国内众多媒体对大学生电影节给予了大量的报道和关注。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
(2)杭州电影节
中国杭州大学生电影节,以“时尚的年代,张扬的个性,前卫的影像,无际的网络”,构筑了最前沿的创作新势力、审美新情趣。将新电影带进校园生活,将校园生活打造成新电影,架起了梦想与现实的桥梁,放飞希望。全民总动员,和电影亲密接触;明星全接触,心灵震撼激荡;电影之旅,新势力彰现阳光!
中国杭州大学生电影节,为浙江省内大学校园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广的鼎盛活动之一。组委会由浙江省教育厅、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学生联合会、杭州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6家单位组成,并由21所高校增加到全省四地23所高校,辐射大学生达到30万人次,于一个月内在28个学校的校区里放映300场优秀的国产艺术电影,举办隆重开闭幕式和新势力影人面对面活动,精彩纷呈。
中国杭州大学生电影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国产电影校园展映周”,在各高校开展,丰富课余生活。“金桂奖”和“新势力奖”,抢占了大众的眼光,电影展映、明星云集,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3)成都电影节
主办单位:成都大学生电影节组织委员会、“影响社杯”
协办单位: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大学
首席媒体支持: 影响社、三杯水DV文化网、新势力影像联盟
媒体支持:成都DV联盟、中华DV网、中国DV影视网、中国DV联盟、DV江湖、逆天原创DV网、大众DV杂志、成都商报、成都晚报、成都日报、成都网络电视台、
❿ 影视节有哪些
中国四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中国电影四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童牛奖。
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
珠海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中国香港国际电影节
中国台北电影节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siff.com/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国际制片人协会同意的中国唯一的国际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承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目前中国尚可称得上电影节的,每两年举行一次.对于热爱电影的人是一次难得的观影机会.如何更加国际化,减少非电影因素对电影节的影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电影节的主要活动项目有:(1)进行故事片比赛;(2)组织会外放映;(3)举办各种专题电影展览;(4)召开艺术研讨会;(5)举办影片交易活动等。设“金爵奖”为最高奖项。上海国际电影节始办于1993年10月,每两年一届。电影节宗旨是: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从第5届(2001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 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是经中宣部、国家教育部和广电总局批准,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报社、北京电视台影视部、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中国台北电影节:
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
中国香港国际电影节(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hkiff.org.hk/
香港国际电影节于3月至4月举行。香港国际电影节创始于1977年,由当时的香港市议会发起。从第二年开始,电影节由新成立的休闲与文化服务司负责组织。此后电影节定在每年的复活节假期间举行,时间为16天。经过20多年的发展,香港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亚洲电影业的盛会和展示香港电影成就的重要舞台。在二○○○年,香港国际电影节则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所主办。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香港艺术发展局首次合办香港国际电影节。这项非竞赛性影展是国际电影制作协会联盟的成员,自举办以来一直被誉为亚洲电影荟萃之盛会,也是回顾香港电影的舞台。与我们熟悉的戛纳、柏林和威尼斯等电影节不同,香港电影节是一个非竞赛性的电影节。它所设立的唯一一个奖项是"国际影评人联盟奖"(FIPRESC),主旨在于推荐和促进亚洲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金鸡奖:
该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奖杯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同时亦包含着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舞、奋发前进的意义。该奖每年评选一次。
大众电影百花奖:
该奖始创于1962年,1964年停办。1980年恢复举办。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所属《大众电影》杂志社主办的,经由广大观众投票产生的群众性电影奖。它以百花盛开象征影坛繁荣,鼓舞电影工作者为广大群众创作出更好的影片。该奖每年评选一次。
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除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评奖外,仍为一年一届,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
中国电影童牛奖:
中国电影童牛奖系全国电影四大奖之一,是专为奖励优秀儿童少年影片、表彰取得优秀成绩的儿童少年电影工作者而设立的。1985年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受国家广电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委托创办了中国电影童牛奖。其宗旨是团结少年儿童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我国儿童少年电影的创作水平,为广大小观众拍摄出更多更好的儿童少年电影,让健康优秀的精神食粮伴随孩子们成长。
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於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贸素,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年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及五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
中国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香港电影金紫荆奖(Golden Bauhina Awards)由香港影评人协会(HKFCA)主办,始于1996年,每年举办一次,本协会共有会员四十多人,其中包括电影教育、电影研究、电影工作者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及学者。目的是推动香港电影文化的发展,鼓励创作更多优秀电影,总结一年香港影坛的成绩。
中国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
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主办,始于1995年。每年1-2月举行评选,评选范围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开上映的华语电影。
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
“金马奖”是台湾为促进华语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华语片以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该奖创办于1962年,由台湾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8、1974年停办),主要评选对象为台湾电影,后扩展了香港电影,九十年代后将大陆电影也纳入评选范围。现在是一个世界华语电影年度评选的奖项,至1999年一共举办了36届,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整体电影事业的发展,对华人电影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鼓励。
中国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是国内惟一将内地和港台电影作品同时纳入视野的电影评选活动,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创办于2001年,旨在通过两岸三地电影人的交流,电影的多方面对比,创造一个更开放、活泼、新锐的电影评论环境,全面推动中国电影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