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可以参加金马奖后又参加金像奖。一部电影只能有一个主角入选男主角的提名。如果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在同一部电影中,三个人不能同时作为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候选人。提名是由评委定的,有时会用网络投票。
『贰』 在国外参加电影节在国内不上映的电影怎么回本
他们这个并不是想要回本,而是想要去外国参加电影节得奖,这样子打开自己本身的知名度,为将来做准备。
『叁』 为什么中国电影节越来越多,而好电影却越来越少
伴随中国电影票房的井喷,各类电影节也逐渐多如牛毛。但与如今中国电影的每况愈下类似,连被誉为“我国奥斯卡”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也越发江河日下。
中国电影节不仅鱼龙混杂且有日薄西山之态
以金鸡奖为例,从第一届起就有盛产“双黄蛋”的传统,有一届“最佳故事片”居然还产生过“三黄蛋”,这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评选机制实在举世罕见。
这点,中国第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也承其衣钵。让人不免遐想:难道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道路的一部分?
图片说明:“烈日灼心”三位男主同时加冕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帝桂冠
而并称中国四大电影节之一的长春国际电影节更是愧对以电影之名。
口号居然是:电影搭台,经贸唱戏。追求“电影文化大普及,经贸活动大丰收”,既然如此,为何不改名“长春国际贸易节”,在经贸往来的同时顺带欣赏一下两年来的优秀电影!
那么,在如此匪夷所思、模棱两可的背景下,一个电影节究竟该如何运作才能脱颖而出,继而进入良性循环,最后真正呈现一个电影节的风貌和品格。已走过11年的独立电影节――first青年影展也许能给出最好答案。
清晰的定位与日益完善的评价体系使first青年影展独树一帜
first青年影展起先只是一个中国传媒大学校内的短片竞赛,发展至今,已能够吸引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的半壁江山前来摇旗呐喊,这与它自成立之初的清晰定位紧密相连。
十年前,影展的创始人宋文发现,为什么“最佳影片”不能是参赛影片中的最好影片,于是他与同伴想把评价体系拉回至电影本身,立志将创办的电影节发展成为新电影人的挖掘机。
这一不懈追寻也体现在first青年影展的参评规则里,参赛作品必须是电影人的前三部电影,而在中国,着力关注电影人处女作的电影节,仅此一家。
而在遴选评委阶段,first青年影展也为人称道。
评委需要深具艺术家的眼光和胸怀,在亲子观影前提下,经过无缺席集体讨论后才可拟定所有获奖名单
图片说明:2014年first青年电影展评审团主席谢飞(导演)
但与诸多精良文艺片一样,同样像一部细水长流电影的first青年影展一路走来也步履维艰。
在时间长河淌进第八年后,该影展才与那年由它推出的现象级电影《心迷宫》一起,一战成名。
但是,在后续讨论中,有评委对first青年影展的首席执行官李子为说:《心迷宫》这个片子可惜了,世界首映应该给威尼斯,那样可以走得更远。
这话令李子为百感交集。
此后,“为雪前耻”,first青年影展开始定期安排团队去鹿特丹电影节、金马电影节学习对方的创投体系、志愿者体系与视觉体系。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它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系统架构。
2015年成立的“并驰实验室”,联合电影公司在保障创作者艺术表达的基础上,为青年导演提供中低成本制作的全线资源支持,推动实验作品顺利进入主流院线。
而去年,担任影展大使的陈坤,在与参展纪录片导演马莉的聊天中,萌生了与first合作成立“山下纪录片实验室”的想法。
陈坤每年出资50万,助力青年导演拍摄纪录片。讲述青少年犯罪现状的“少年”由此获得30万拍摄资金;记录一位已过耳顺之年却还要照顾年过半百智障儿子的“罗长姐”也收获了15万制作经费。该片在随后举办的“西湖纪录片节”上又斩获大奖。导演把一半奖金放回“山下纪录片实验室”,由此形成了一个流水不腐的纪录片基金。
而first影展数量庞大的志愿者团队也日益成为一张华丽名片。
在今年的影展发布会上,几百人的座位上都放着写有各自名字的瓶装矿泉水。
众多志愿者在有限条件下,甘愿承受高负荷运转,凭借自己的热情洋溢与青春逼人让first青年影展活力四射。
时至今日,first青年影展已硕果累累。
刚刚拿下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和最佳艺术贡献奖的《暴雪将至》就是在该影展的创投会中,牵线世纪百年影业有限公司,由此进入实际运作环节;
导演马凯花费7万元拍摄的恐怖片《中邪》已被腾讯高价收购;
张大磊的《八月》在夺得金马最佳影片后,又得以在内地院线公映。
今年的影展训练营更是邀请到世界电影大师贝拉塔尔担任讲师??
要适者生存,但不能随波逐流
声名鹊起后,许多企业也慕名而来。有说可以在西宁找块地,建一座first青年电影大厦,当然需要按照房地产思维经营项目;也有企业愿意出钱赞助,但需要冠名以“杯first青年电影展”;2014年,网络大电影风起云涌时,有人甚至劝说first影展改弦更张。
对所有这类“双赢”和“共享”,first青年影展皆一口回绝。
在李子为和她的团队看来,成为青年导演进入电影市场的最佳途径,让电影人在这里离电影最近,是一切资本流入的根基。
然而,谈及未来,first青年影展的主创也不讳言:长路漫漫,荆棘遍布。
而这同样也是中国电影节所面临的通病。虽然品目繁多,但至今却没有真正的电影节文化。
许多中国电影人在去过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后无不唏嘘感叹:他们惊异于,在这个以大麻和红灯区合法化著称的城市里,人们却在晨光熹微中,冒着凛冽的寒风排队买票,在电影节此后持续十天的放映中,从早到晚,十个放映厅场场爆满。
而在国内,想让更多普通观众走进电影节影院,仍旧任重而道远。毕竟,唯独文化的孕育不能拔苗助长。
而与此同时,这十年间,中国的银幕数已突破四万块,位居世界第一,而电影票房也从60亿发展至457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票仓。
在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里,如何使电影节不落入沉疴,不变得目光短浅、唯利是图,能够坚守内心最真实的呼唤,在浩瀚的片海中不遗余力地打捞那一抹最明媚的吉光片羽,为电影正名,还电影人尊严,才是一个专业电影节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文/浮光掠影
『肆』 如何看待第 70 届威尼斯电影节主席“中国电影越来越不适合电影节”的言论
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日前开幕。华语影片继去年在主竞赛单元“零入围”之后,今年凭借台湾导演蔡明亮的《郊游》挽回些许颜面。不过对于电影界来说,更引起关注的消息是,本届电影节主席阿尔贝托·巴贝拉表示: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作品越来越多,但适合电影节的电影却越来越少。
造成中国电影日益缺席国际电影节的主要原因,是艺术电影在中国越来越难进入市场,“它们根本没有发行机会。”巴贝拉本人非常看重对艺术电影的商业扶持,认为如果没有市场,艺术电影就很难生存。
『伍』 东京电影节入围片单揭晓,哪部剧最具争议
一年一度受人欢迎的东京电影节开始了。1985年首次举办,刚开始为每两年举行一次,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东京国际电影节致力于发掘优秀的亚洲及国际电影,为年轻电影人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电影节更在2013年设立全新竞赛单元"亚洲未来",旨在挖掘亚洲电影新人。
第3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将于10月28日至11月5日举行。9月26日下午,电影节主竞赛及各单元入围影片名单正式揭晓。主竞赛影片共14部,唯一一部中国电影是王瑞导演的《白云之下》。
黄庆勋导演的《麦路人》、陆以心导演的《Baby复仇记》,以及尤行导演的《夏夜骑士》。
其他的华语片:《继园台七号》(杨凡)与《阳光普照》(钟孟宏);特别展映单元的《冰峰暴》(余非),还有公映20周年、章子怡主演的《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
章子怡担任本届东京电影节主竞赛评委会主席的消息早在5月的戛纳电影节便已经宣布。在此之前,还有巩俐(第16届)、张艺谋(第18届)、陈凯歌(第26届)在东京电影节担任过主席,赵薇、范冰冰、王祖贤、李嘉欣曾担任评委。
『陆』 盘点戛纳电影节史上那些令人发指的电影,你看过哪一部
《樱桃的滋味》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相对于那些真正令人发指的影片,《樱桃的滋味》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而且以今日我们的视角看待这部影片可谓是影史的上乘之作,也是少爷本人很喜爱的影片。但在三十年前的戛纳上,该片大量的情节都发生在汽车内,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给行驶的汽车特写,对话全部为画外音。这样的情节因其评委的很大争议,人们认为从电影美学的角度上来看该片有失技术水准,但是最终该片还是夺得了当年的金棕榈奖。
《甜蜜的生活》
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费里尼在该片中空前地对基督教进行了亵渎,虽然影片对意大利中产阶级的浮华加以讽刺,但片头直升机托基督像的情节还是引来了教会的谴责。影片结尾长时间的纵欲镜头也被人们批判是伤风败俗。虽然口碑很差劲,也被评价为国家之耻辱,但是它的票房成绩却是绝佳出色。
《放大》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安东尼奥尼总是走在挑战观众视觉底线的前沿,就像戈达尔走在影迷思想的前沿一样。其在《放大》中的尺度更是一个巅峰,该片的尺度在如今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但是五十年前,该片的对戛纳评委的影响是巨大的。事实也证明,好的影片不仅能在当年获得金棕榈,即便今天来看,《放大》也是值得深思的佳作。
《不可撤销》
导演:加斯帕·诺
该片可谓是臭名昭著,不仅在戛纳上恶心了一众人,其中近乎充斥全片的淫乱戏也成功让该片跻身影迷心目中的“世界十大禁片”名列。主演文森特·卡索甚至当中对加斯帕·诺破口大骂,戛纳首映途中也是有大批观众退场,但坚持到最后的观众还是对影片献上了掌声。
《极乐大餐》
导演:马可·费雷里
该片明显是收到萨德主义的深刻影响,为了抨击中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浮华,费雷里为我们献上了一部吃货版的《索多玛120天》,正因如此该片充斥着大量让人斥责的情节。影片主演马尔切洛·马斯特罗亚尼的女友在看完该片与他打了一周的冷战。《极乐大餐》少爷认为是很值得讨论的一部影片,之后少爷会着重介绍该片。
『柒』 为什么获得各大电影节奖的华语电影都不是大众熟知的,而是一些未上映或非热映的电影
各大电影节的参赛电影,一般要求是在电影节首映的,之前没上映过,十分正常。
陈凯歌《霸王别姬》
到目前为止,陈凯歌的这部《霸王别姬》都是华人导演作品获得金棕榈奖的作品,这部影片从程蝶衣这样一个戏子入手,由他而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兴衰,和在时代中人物的变化和悲欢离合,到目前为止这部电影都被认为是华语电影的巅峰。
侯孝贤《悲情城市》
同样是史诗电影,侯孝贤导演在1989年的时候,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金狮奖,这部电影从一个家族的兴衰,来展现时代变迁,所展现的二二八时间,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我们把视角都放在了一个家族中,让人为之震动
『捌』 一个电影节过分的政治化好不好会不会影响金马奖的声誉,一个导演说希望我们被当成一个真正国家
理论上任何过分都不好,但现实中没有对于过分的界定。
『玖』 求几部中国最受争议的电影
中国大陆十部禁演的国产片
十七岁的单车 / Beijing Bicycle(2001)
2001年02月17日 / 崔林 / 李滨 / 高圆圆 / 中国 / 王小帅 / 唐大年 (Danian Tang) / 徐小明 (Hsiao-ming Hsu) / 焦雄屏 (Peggy Chiao) / 中文普通话
该片是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王小帅的最新作品。王小帅在没有拿到审片结论之前便携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虽赢得一尊银熊,却被禁止在国内公映。
鬼子来了 / Devils on the Doorstep
姜文 / 中国 / 姜文 / Fengwei You / 李海鹰 (Haiying Li) / Jianquan Shi / 中文唐山话 / 日语
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凶残本性,圈内口碑不错,因没有突出某些政治派别的良好形象,迄今不能公映。
苏州河 / Suzhou River
周迅 / 贾宏声 / 中国 / 德国 / 娄烨 (Ye Lou) / 娄烨 (Ye Lou)
获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日本银座影展大奖。影片以王家卫的电影风格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表现对爱的执著和爱之意义的探讨。因首先在台 湾上映遭禁映。
过年回家 / Seventeen Years
李冰冰 / 刘琳 / 李野萍 / 中国 / 意大利 / 张元 (Yuan Zhang) / Dai Ning / 余华 (Hua Yu) / 朱文 (Wen Zhu) / 普通话
获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是一个关于宽容和爱的故事,主人公过年回家,倾诉了17年的难言人生。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导演张元受到处罚。
赵先生 / Mr. Zhao
1998(国内禁映) / 蒋雯丽 / 施京明 / 张芝华 / 陈怡南 / 中国 / 香港 / 吕乐 (Yue Lu) / 述平
本片获第51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导演:吕乐 摄影:王大麟 主演:施京明 张芝华 陈怡南 蒋雯丽
小武 / Xiao Wu
1998年02月18日 / 王宏伟 / 郝鸿建 / 左百韬 / 中国 / 香港 / 贾樟柯 / 贾樟柯 (Zhang Ke Jia) / 山西方言 / 中文
导演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他一些人并无二致,都是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在国内,《小武》及其他类似的电影作品,因诋毁政党形象,涉嫌煽动都是通过盗版VCD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邮差
冯远征 / 濮存昕 / 梁丹妮 / 中国 / 何建军 / 中文
这部电影是导演何建军得到鹿特丹电影节的一个基金的资助拍摄,并在欧洲完成后期制作的。这就决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国内获得放映的机会。从国外电影节或电影基金获取资金支持是不少青年电影导演的基本运作方式,也是他们完成的电影无法与观众见面的重要原因。涉嫌诋毁中国官员形象。
活着 / To Live
葛优 (You Ge) / 巩俐 (Li Gong) / 中国 / 香港 / 观看http://www.vvband.com/html/lunli/20080125/1520.html / 张艺谋 (Yimou Zhang) / 余华 (Hua Yu) / 芦苇 (Wei Lu) / 中文(普通话)
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和男演员奖。根据余华小说改编,表现人在极端艰难的生存环境下可悲的顽强和坚韧,因诋毁社会主义法制,诋毁政党执政能力,迄今不能公映。
东宫西宫 / East Palace West Palace / Behind the Forbidden City (USA)
胡军 / 司汗 / 中国 / 张元 / 王小波 (Wang Xiaobo) / 张元 (Yuan Zhang (I))
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编剧、摄影大奖。根据王小波的小说改编,讲述一对同性恋者复杂的心路历程,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涉嫌宣传腐化思维,迄今未被准许上映。
蓝风筝 / The Blue Kite
吕丽萍 / 濮存昕 / 李雪健 / 郭宝昌 / 中国 / 香港 / 田壮壮 (Zhuangzhuang Tian) / 萧矛 (Xiao Mao) / 普通话
获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以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几十年的故土旧事,透视埋在历史灰烬下的人的命运,审查未通过即参赛,导致中国电影代表团退出东京电影节。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诋毁之政党形象,该片迄今不能获准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