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中国第一部过亿的动画电影

中国第一部过亿的动画电影

发布时间:2021-07-21 16:43:31

Ⅰ 中国第一部的多种动画片和获奖动画片有哪些

1、《铁扇公主》,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

《铁扇公主》是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 、万涤寰执导,王干白编剧,白虹、严月玲、姜明、韩兰根、殷秀岑参与配音的动画电影,于1941年在中国上海上映。影片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受阻于火焰山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2、《哪吒闹海》,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

《哪吒闹海》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动画电影,它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均获得过多个奖项,1980年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动画电影奖,1983年获得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影片主要讲述了陈塘关李靖之子李哪吒与东海龙宫之间的恩怨情仇。



3、《猪八戒吃西瓜》,中国第一部彩色剪纸片

《猪八戒吃西瓜》是由包蕾编剧,万古蟾执导的一部剪纸动画电影。该电影于1958年在中国内地上映。

剧情简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经荒山野地,唐僧派孙悟空去寻找瓜果食品,猪八戒也要同去。两人没走多远,八戒就假装肚子痛,悟空只得独自前去。八戒刚要入睡,忽见前面山崖下有个大西瓜,连忙把它搬到树荫下,切成四块。

先把属于自己的一块吃了,但觉得不过瘾,便想了各种借口,相继把属于悟空、沙僧,以至师父的西瓜全吃了。为了教训八戒,悟空变成一块西瓜皮,一路跟随八戒回去。西瓜皮故意捉弄八戒,使他摔了不少跟斗。最后,八戒只得在师父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4、《小蝌蚪找妈妈》,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

《小蝌蚪找妈妈》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0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由盛特伟、钱家骏、唐澄担任导演,方慧珍、盛璐德担任编剧。

该片讲述了青蛙妈妈产下蝌蚪卵后离开了,蝌蚪卵们慢慢长出尾巴变成一群小蝌蚪,在虾公公描述了它们母亲的特征后,它们决定去寻找妈妈。一路它们错把金鱼、螃蟹、乌龟、鲶鱼当做了母亲。最后,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5、《小鲤鱼跳龙门》,第一部获“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获奖影片

《小鲤鱼跳龙门》是根据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改编,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摄制的一部国产彩色动画片。短片由何玉门担任导演,金近担任编剧,段孝宣担任摄影。

该片主要讲述了鲤鱼奶奶给小鲤鱼们讲了一个鲤鱼祖先跳龙门的故事, 小鲤鱼们听了就想去跳龙门。于是在长得最大的黑鲤鱼的带领下,小鲤鱼们瞒着奶奶,出发去找龙门了。

Ⅱ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电影是什么

1926年,万氏兄弟克服了资金、场地、资料等多方面的困难,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它也是中国美术片的开始。

影片讲述一个画家在画室作画时,从画板上突然跳下一个淘气的小纸人,在画室里大闹一通。影片的情节虽然简单,但第一次从事动画创作的万氏兄弟却遇到了不少难题。实拍的时候,不是该动的地方不动,就是不该动的地方乱动;他们经过多次试验,反复摸索,才拍成功。这部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真人和动画同时演出的动画片,片中的画家由万古蟾扮演,小纸人用动画绘制,影片由长城画片公司出品,片长12分钟。两年后,万古蟾又独立制作出了动画片《一封寄回的信》。两片公映后,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

万氏兄弟是中国美术和动画电影事业的开创者。他们在20世纪初从南京来到上海,相继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美术工作。他们的原名分别为万嘉综、万嘉淇、万嘉结和万嘉坤,动画片上所署的名字是他们为自己起的笔名。为研制动画片,他们在自己位于上海闸北天通庵路一间7平方米的亭子间里长期通宵达旦地工作,花费数年时间,经历了上百次试验,才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的研制。

1935年,万氏兄弟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1年,他们又推出了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它也是亚洲当时最长的动画电影,在世界上名列第四。解放后,除老四万涤寰早已离开动画创作外,万氏四兄弟中的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三人都成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主创人员。从1960年起,他们开始重新投入在解放前就已开始尝试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创作。此后,历时4年,至1963年,绘制了近7万幅画作,终于完成了这部长达120分钟的鸿篇巨制。影片不但在国内深受欢迎,并连续在国际电影节上夺魁,还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上映,标志中国美术电影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此外,万古蟾还于1957年拍出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

除了制作专门的动画片之外,万氏兄弟还为许多故事片制作动画特技。著名的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中那些斗剑施法的镜头,就是万氏兄弟用动画制作的。后来,明星公司出品的《香革美人》,电通公司出品的《都市风光》,文化影片公司出品的《父母子女》等片中,都插有他们绘制的动画镜头,为影片增色不少。

Ⅲ 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叫什么名字

★ 20世纪40年代: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
★ 197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

回眸中国动画八十年

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展的艺术规律。对中国动画发展脉络有一个了解,对今天的动画创作是大有裨益的。既可从中借鉴吸收优良传统,又可发现总结中国动画的不足之处,找到一条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的发展道路。

一、艰难的创始期

谈到中国动画,不能不提及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他们可谓中国动画片的鼻祖。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于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紧接着在1930年又摄制出《纸人捣乱记》。此后,万氏兄弟便不辞劳苦、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中国动画的创作。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万氏兄弟拍摄了大量的抗日作品如《血钱》、《航空救国》、《民族痛史》、《新潮》,和提倡国货的《国货年》、《漏洞》,以及一些儿童寓言片《鼠与蛙》、《飞来祸》、《龟兔赛跑》等20余部黑白动画短片。直至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并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万氏兄弟被迫中断了动画创作。而以钱家骏为中心的当时的一批动画人也绘制了以抗日为内容的动画短片《农家乐》,随后又绘制两部短片。中国动画片在创作初期就时刻与时代气息紧密相联。同时最早一批的动画人也显示了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

二、民族风格的探寻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动画片开始了它更为广阔的发展。早在1947年,人民艺术家陈波儿和日本动画专家方明(持永只仁)等创作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他们在人员不足、设备简陋的艰难条件下完成摄制工作,为新中国动画片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中国的动画片在此后的发展中便自觉开始了民族风格的道路的探寻,这是时代和世界环境使然。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特伟任厂长,此时中国动画人已发展到两百多人。有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马国良、包蕾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文学家先后加入到这一行列当中,为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建国初期是中国动画片蹒跚学步的时期,中国动画人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动画技术和艺术,主要是苏联和南斯拉夫,在动画技艺上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动画的风格上不免受到这些国家动画的影响,如《小猫钓鱼》(1952)、《小梅的梦》(1954)、《野外的遭遇》(1955)等影片便留有苏联动画的影子。特别是1956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动画节上获奖,令人沮丧的是与会者以为这部影片是苏联的影片。这个误会使中国动画人深刻意识到:“对他国动画亦步亦趋的模仿是不会利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 只能导致中国动画的消减。“只有搞民族化,才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 其实中国早期的动画电影也有这个倾向,万氏兄弟的《纸人捣乱记》便是模仿美国的动画制作,追求的是逗乐搞笑,仅是一部简单的噱头闹剧而已。事实上这也是动画娱乐本性体现,影片给人们以娱乐消遣,才会有观众,才会有市场。同时它在人物的造型设计上仍具有民族特点。

在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厂厂长特伟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中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当中,民族特色十足,将军的脸谱化便借鉴了京戏人物造型,在动作的设计上也采取了京戏的风格。影片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地运用民乐,在将军彷徨无助时,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响起,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烘云托月的效果。这部仅30分钟的动画片充溢着浓郁的民族化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对当时的民族化探索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同时,中国的动画艺术家们积极地致力于新的动画艺术手法的探索和动画技艺的提高。在发展中国动画的一大片种木偶动画时,著名的木偶片导演靳夕、钱远达,曾在20世纪50年代远赴捷克学习,师从德恩卡。靳夕的第一部代表作《孔雀公主》,故事情节动人。后来,靳夕拍摄的《谁唱的最好》在技术上非常完美,但在意识形态上却受到了局限。当时的文艺政策较为教条,由于过分强调了“政治挂帅”、“革命传统”、“主题至上”,限制了木偶片的进一步发展。钱家骏在1957年导演的《拔萝卜》和1958年导演的《古博士的新发现》就注意开掘动画片的童趣、童心。在1958年中国动画人研制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中国动画增添一个新品种且富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接着又拍摄了剪纸片《渔童》(1959)、《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1963)等影片,吸收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将动画形象塑造得生动丰满,也使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得到发扬。到了20世纪80年代,剪纸片技术日益成熟,在此基础上,美影厂又研制成功剪纸“拉毛”新工艺,拍出了水墨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该片荣获第十三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银熊奖、南斯拉夫第六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和文化部1984年度优秀美术片奖。1985年出品的《草人》也获得好评,在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获儿童片一等奖和国内文化部1985年度优秀美术片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美术片二等奖。这一片种在国际国内都得到认可,且受到广大观众欢迎。此外,在1960年又摄制了折纸片《聪明的鸭子》,情趣盎然,活泼生动。同一时期又发明创造了水墨动画片,可谓是最具中国风格的动画片,它将中国的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使中国特有的笔墨情趣完美地再现于银幕,形成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震惊了整个世界影坛。《小蝌蚪找妈妈》(1960)、《牧笛》(1964)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作。富于韵律的画面、诗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动画艺术也达到一种审美的境界。

此时的动画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高潮。也是民族风格成熟的阶段。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描述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使这一形象跃然银幕,化无形为有形,“挖掘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国外评论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

中国动画片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不仅得到国际的首肯,而且使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片深入到世界民众当中去。中国动画片因为它独到的民族特色而独立于世界动画之林,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动画片在海内外获得越来越高的声誉。

可是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的动画事业受到了阻碍,发展缓慢。“文革”结束后,百花开放,我国的动画事业也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中国的动画人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动画创作当中,秉承以往的“民族风格”的道路,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新的开拓,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同时由于实行开放政策,扩大对外交流,中国的动画业也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197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问世,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像丰富”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好评。民族风格在它的身上的到了很好的延续。动画片《三个和尚》是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在发展民族风格中做了一次新的尝试。动画片《雪孩子》画面优美富有诗意;《南郭先生》表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格调古雅;《火童》结合了装饰性造型和民族艺术特点。同一时期的影片中,还有《两只小孔雀》、《画廊一夜》、《狐狸打猎人》、《好猫咪咪》、《愚人买鞋》、《黑公鸡》、《小鸭呷呷》、《人参果》、《淘气的金丝猴》、《假如我是武松》、《蝴蝶泉》、《天书奇谭》、《兔送信》、《三十六个字》等也延续这一创作思想。1984年的大型动画片《金猴降妖》,又一次将孙悟空搬上了动画银幕,塑造了一个感人的孙悟空形象;在表现手法上通过将传统的民族风格和抽象绘画的手法和现代音乐融合,探索民族艺术的新发展。动画片《夹子救鹿》淡雅而抒情,具有敦煌壁画的古朴风格。剪纸片《草人》模拟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形式。此外,《女娲补天》,《抢枕头》、《海力布》、《水鹿》、《大扫除》、《网》、《偷东西的驴》、《巫婆、鳄鱼和小姑娘》等,也都富于民族风情。

三、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新发展

在动画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发展出现缓慢趋势。在美日动画的冲击下,同时也由于缺乏市场化操作,动画的回收相对较慢,中国动画以往是纯国家投资,私人不愿投资,从而导致动画者的流失和中国动画业的发展缓慢。中国动画要改变以往的操作方式。为重振国产动画,美影厂历时四年摄制了动画片《宝莲灯》,这是中国迄今投资最大的一部影院动画长片,故事取材于中国的民间传说,在画面、人物造型上都精心设计,音乐制作极为考究,同时现代高科技的运用也为影片增色不少,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同时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马可波罗回香都》、《哎哟,妈妈》等一批优良的动画片诞生,给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动画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Ⅳ 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是《铁扇公主》:
《铁扇公主》取材于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一段故事,由万籁鸣、万古蟾联合导演,片长达1小时20分钟。他们除借鉴了美国动画片中的一些元素外,大胆吸取了中国古典绘画和古典文化艺术的营养,使中国山水画的风格被成功地搬上银幕。万氏兄弟在电影放映中还尝试用红色玻璃纸挡住镜头,使片中的火焰山放出红光,在黑白动画片中创造了彩色动画的效果。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万氏兄弟动员了100多名工作人员参加制作,费时一年半时间才制作完成。在影片进入制作的关键时期后,出现资金的短缺,几乎使制作工作夭折。后得上海财团“上元银公司”的资助,才得以最终完成。影片于1941年底在上海上映,获得空前好评,其后又在香港和东南亚及日本上映,反响热烈。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铁扇公主》不但是第一部中国动画长片,也是亚洲当时的第一长动画片。在世界电影史上,它则是名列美国的《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

Ⅳ 中国第一部3D动画电影是叫什么

目前网络上有四个版本:
(1)中国第一部3D动画电影是一部叫<小虎班半>的适合于学前儿童观看的电影.......而当年日本推出了<最终幻想>,美国推出了<怪物史奈克>

(2)中国第一部3D动画电影《潜龙刀》最近找到了夏雨和莫文蔚,为片中男女主人公担任普通话版配音工作。为更多地了解这部动画电影及配音背后的故事,记者昨日连线正在珠海拍摄电视剧《爱上单眼皮男生》的夏雨。
在《潜龙刀》中,夏雨是给小主人公洪亮配音。洪亮一直在寻找潜龙刀,因为找到以后这把刀就可以除魔除怪。

(3)前前后后经历了五年,总投资过亿,应该算得上是中国第一部纯CG高清动画电影——《魔必斯环》。制作期间,有国际动画导演steven等参与,几百个中国CGER呕心沥血的结晶。在3D动画电影领域,一直是由美国日本等几个国家高技术所垄断,现在,《魔必斯环》的诞生,实现了中国3D电影零的突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中国的三维动画电影将由此走向世界。
故事内容:主要讲述一个14岁少年Jack为了寻找父亲Simon,穿过了父亲发明的时空之门,到了神秘的异世界拉菲卡,以及在拉菲卡JACK与王子Ragis冒险和对国王kingtor的战争。
电影会参加今年的嘎纳电影节,初步预计在暑假国内上映。

(4)“世域工场”负责人陈凯向记者透露,制作中国第一部3D动画片一直是羽凡的梦想,而如今梦想已经离他很近。“每次看到中国历史的题材被外国的动画片搬到荧屏上,我都心痛。我们具备老外没有的中国文化底蕴,为什么我们不能做自己的3D动画片?所以,我和羽凡决定合伙做这部片子。我没打算赚钱,完全是为了圆梦。”据悉,目前该片在动画制作方面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羽凡化身卡通人物“做实验”
据陈凯介绍,为了提前为影片做准备,目前公司已经做出一部以羽凡形象为主人公原型的赛车3D动画片,来实验一些专业技术。“这只是一个技术磨合,是为下一部片子做准备。动画片中的音乐是羽凡的原创,是一段很有劲爆感的音乐。样片不会全面上映,但是羽凡迷们可以在网站中看羽凡和赛车的同步疯狂,保证过瘾。”

Ⅵ 哪部影片是中国影史上第一部首日票房过亿的动画电影

《小黄人》创纪录 成内地影史第一部首日票房过亿的动画片
成为内地影史第一部首日票房过亿的动画片,另外,票房单日就突破亿元的动画目前为止也只有萌萌哒《小黄人大眼萌》。

而此前的纪录一直由《功夫熊猫2》保持,首日票房为6700万元,不久前总票房近10亿的国产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首日票房则不到2000万。

Ⅶ 国内最早票房过亿的电影你还记得吗

我觉得应该是《405谋杀案》

1976年6月23日晚,丁娟赴约去见男友李良,发现他死在自己屋内。法医鉴定为他杀,李良伤口上的鸟类羽毛、茶杯上的指纹,以及笔记本中写着的“阿三,我决不放过你!”成为重要的破案线索。

20世纪70年代公安人员通过侦破一起普通的杀人命案,揭开隐藏在背后的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的故事。这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惊险片,影片上映后在全国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巨大轰动,创下了观影人次过亿、票房收入过亿的影坛奇迹,是当之无愧的“年度票房霸主”。

Ⅷ 中国第一部票房过亿的要那个片是什么

时隔26年,我们依然能清楚记得那些在破旧座椅上欣赏到的号称中国首部“大片”《少林寺》的光影印象。可是人们不会知道,那部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真正意味着什么,该片用一角钱一张电影票创下上亿票房的神话。即便是张艺谋创造几亿票房的《英雄》,它真正的观影人数不过是《少林寺》的1/200甚至1/300罢了

Ⅸ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摄制于1922年。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

扩展内容:

1941年《铁扇公主》幕后制作

上世纪20年代,中国诞生了自己的动画片,万氏兄弟创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片《大闹画室》,它宣告了中国美术电影的诞生。万氏兄弟的真正伟大之作当属他们在1941年完成的80分钟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抗战初期的他们怀着“以动画为武器”的信念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在“中制”绘制了多部《抗战标语卡通》和《抗战歌辑》,但是到了1940年国民党消极抗战政策出台,一切抗战内容的影片都排斥停拍,无事可做的万氏兄弟回到“孤岛”上海。

20世纪中期,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在上海的热映对万氏兄弟触动很大,他们决心拍一部高质量的动画长片扬眉吐气。因为风险大,《铁扇公主》险些夭折,但是万籁鸣拍着胸脯担保不亏本才使得本片没有半途而废。结果100多人经过一年半的苦干,最终完成的这部80分钟的动画长片,该片在上海的3个电影院同时放映,它的票房收入超过了当时上映的所有故事片,而《铁扇公主》也成为当时比肩世界动画电影的一出杰作。

阅读全文

与中国第一部过亿的动画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呼市七彩城电影院 浏览:407
林则徐与电影观后感 浏览:465
在人间电影完整版高清 浏览:325
洛丽塔电影女主名字 浏览:132
成龙去内地部队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754
城市猎人中文版全部电影 浏览:769
超能力男孩电影大全 浏览:336
万达电影院什么梗 浏览:874
前苏联二战电影片大全 浏览:372
电影院的快手图案是什么意思 浏览:992
电影千鹤道长完整版 浏览:17
WINNER大电影 浏览:918
电影人性什么 浏览:125
有哪些好看的新电影 浏览:269
哆啦ei梦大电影2 浏览:345
主角是婴儿的电影 浏览:203
电影智取威虎山人物大全 浏览:718
粤语电影白彪 浏览:796
爱情公寓大电影车视网 浏览:245
周星驰演的电影合集下载 浏览: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