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香港四大天王有没有全体出演过什么电影
没有,最多的时候只有三个人,《超级街头霸王》
只有郭富城、刘德华、张学友
没有黎明!
『贰』 香港四大天王是怎么来的
2005年岁末,香港艺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时进入前10名,诸多媒体用“四大天王神话再现”来渲染,似乎14年前风行东南亚的“四大天王”终于“日薄西山”,有了点起色都能成为报刊头条。话说回来,即使是这14年间,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虽然4人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4人明争暗斗、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1994年周星驰在《破坏之王》中扮演张学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张学友演唱会门口叫嚣“我爱黎明!”结果遭学友迷群殴,便是当时歌迷争斗的最好写照。 事实上,早在“四大天王”时代到来之前,张国荣和谭咏麟就制造过两大天王火并的时代,再往前则是许冠杰和罗文。香港音乐界资深人士向本报回忆到,大概在1990到1991年年间,谭咏麟和张国荣均宣布退出四大音乐颁奖礼,习惯制造“争斗”的香港媒体都在作出各种预侧,接班人是谁?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在角逐中占得先机,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红使他与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颁奖典礼上风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产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抢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此时香港发行量最大的《东方日报》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册封4人,风行15年之久. 时间拨转到1995年,四大天王正是红透半边天之时,那一年罗志祥在台湾“四大天王”模仿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模仿郭富城〉,第2年他和欧汉声、陈显政、陈中威组成了“四大天王”,即使这支团体仅以模仿为目标,也借着“四大天王”的威风红火了4年出版了4张专辑。但就在1998年小猪罗志祥所在的“四大天王”解散,香港原版“四大天王”随着各自水平差异变大,四人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下坡路不可避免走了起来。 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娱乐工业迅速滑落,粤语歌坛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台的机会越来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乐颁奖礼,接着张学友也宣布退出,这似乎也宣告着“四大天王”开始“瓦解”。2003年4月4日,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张国荣自杀后4天举行,会上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一席黑衣合唱《当年情》,不仅是对张国荣的哀悼,似乎更是对香港娱乐圈当年辉煌的怀念。 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团结的一种象征,1994年“摇滚新势力”在香港红馆演出之前,何勇在北京接受访问时说“四大天王”中张学友还行,其他3个都是小丑。 这话一说出来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媒体和艺人都严词批判他,梅艳芳当时就出来说不能这样讲这些艺人,“中国火”演出的很多海报、地铁广告都被石头砸碎,后来何勇在香港发布会上只好解释,香港这个繁华的地方需要“四大天王”才将事情平息。 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垄断的一种标志,无数个明星被封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这些小天王无一例外被“四大天王”给湮没,“四大天王”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香港娱乐圈垄断时代的产物,它的垄断也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空前绝后,遗憾的是“四大天王”的没落刚好映照着粤语歌坛的衰落。 15年,蓦然回首…… “四大天王”中,刘德华是成名最早的一位,1981年毕业于无线艺人第10届艺人训练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同年因演出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开始崭露头角。1983年在“永恒唱片”他有了自己第一首歌———电视剧《神雕大侠》主题曲,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开始被香港乐坛熟知。严格来说,刘德华的声线并不是很占优势,但是总是能找到适合自己唱的歌,无论是粤语还是国语。从《我和我追逐的梦》到《来生缘》,从《谢谢你的爱》到《真情难收》,一首一首刘式情歌已经成为了当年港式情歌的代名词。因此在谈到“四大天王”这个话题时,他曾对媒体说“其实我出道都比他们几个早,严格说来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出道早,并不是刘德华区别于其他3人最大不同,关键的是在所有人心目中,刘德华是成功艺人的完美典范,他劳动模范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让同行和媒体都赞叹不已。2000年刘德华投资拍了自己从艺以来的第100部电影《阿虎》,堪称老而弥坚。除此之外,他多能多专的均衡发展也是4个人中人气保持最好的,即使从2000年获得第一个金像奖影帝后,他在电影方面开始投入较多的精力,但音乐方面依旧保持高产,虽然陈耀川为他打造的大路化的情歌失去了最广阔的市场,但仍然有不少追随者。 2005年底,刘德华受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大会”,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说自己最在乎的还是电影,他想成为“中国演员”而不仅仅是香港演员。他的这种热爱有时也会惹来争议,2005年10月刘德华发出号召,要联手五位影帝合力拍片,以拯救香港电影的颓势,结果招致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从刘德华的角度来看,“五影帝拍片”只不过是他为了拯救香港电影业的单纯思路,无论“华仔”能不能拯救电影市场,刘德华都是最有权利挺身而出的那个人,只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坚守香港电影的阵脚。香港导演陈可辛评价说:“在将来,谁提到香港的电影史,都会提到刘德华。”直到如今似乎也是最在乎“天”字的一位,创建的演艺公司叫“天中”,成立的电影公司叫“天幕”,在“四大天王”影响日渐下落时,刘德华接受采访时,仍称“四大天王”没有过时,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不可取代的东西,比如说新音乐,值得我们学习。 “四大天王”中,郭富城的成名道路最为漫长。1984年19岁的郭富城考入无线电视台的舞蹈训练班,1987年转入无线艺训班,期间演过数部电视剧,但大多为龙套角色。直到1990年,出走台湾的郭富城拍了一支电单车的广告,没想到这则广告竟改变了郭富城的一生。他那俊朗的外形、湿漉漉的头发、带电的眼神开始让台湾少女着迷,随后灌录了三张国语大碟,其中一曲《对你爱不完》红遍两岸三地。 1991年郭富城以歌星的身份“杀”回香江,随即推出粤语大碟,1992年册封“四大天王”,奉陪末座,成名时已28岁,后来,郭富城开始尝试多方面发展,拍了王晶的电影《街头霸王》,演了电视剧《烈火狂奔》,也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经纪人、填词人小美。 虽然郭富城舞蹈技能不俗,但令他最羞涩的就是音乐,舞曲风格似乎也成了他撇不开的拐杖,“以舞会友”成了方便快捷取悦歌迷的套路。成为百事可乐代言人后,郭富城逐渐往扮相新奇大胆、歌曲风格多样的前卫路子上走。但郭富城的本性并不是一个前卫的人,所以只好在形象上动脑筋,幸好他每一次形象的改变似乎都能影响潮流,从最开始的“四六分头”、到接拍百事可乐后的“火箭头”,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更多地用自己的外形来干预时尚。可以说郭富城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广告是分不开的。从他出道至今,每时每刻都有广告围绕着他,先不说让他一夜成名的电单车广告,1998年初当上的“百事巨星”甚至是其从艺生涯的转折点.2005年郭富城终获台湾金马影帝,是“四大天王”中第三个获得此殊荣的。2006年郭富城又因电影"父子"蝉联台湾金马影帝. 去年年底,歌坛常青树张学友忙碌异常。除了自己已经巡演一年的音乐剧《雪狼湖》在北京作收尾演出之外,他参演的电影《如果·爱》也作为贺岁影片加入年底票房大战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四大天王再次发力”的局面,张学友无奈地笑着说:“怎么还在叫我‘四大天王’,没有办法,他们始终爱叫这个。‘四大天王’的说法早就觉得过时了,这种说法已经被大家叫了十几年,现在四个人各自的发展都很精彩,连碰面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四大天王’的说法已经应该‘废掉’了。这个称号只是代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它,并不代表现在。虽然我对现在这个称号,已没什么感觉了,但是我并不唾弃它,因为它曾经给我带来很多东西。”谈起这个称号所代表的意义,张学友说:“我觉得‘四大天王’代表的是上世纪90年代,现在的乐坛已经很不一样了,有了新的状况。‘四大天王’只代表那个年代。现在的乐坛新人辈出,相对而言,给予歌手的压力也会更大。这种事情很正常,以前也会有。他们(歌迷)越喜欢你,对于你的要求就会越高,还会把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加到你的身上来。不过,我觉得作为歌手最重要的还是做自己的音乐。如果市场不喜欢你,那么你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没有办法。 我很希望自己能作一个见证:作为一名真正喜爱音乐的歌手是如何走完他一生的。每个人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方式都不同,如果你喜欢唱歌的话,能唱到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现在谁也说不好,我只想努力地唱下去,用自己的演艺生涯见证一次歌手从进入演艺圈到结束舞台生涯的过程,所以对于(四大天王)这种称号,我现在已经无所谓了,只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足够。” 只有怀念,没有留恋 1999年,张学友、黎明先后宣布退出“四大天王”的称号。同时也不再参与香港乐坛的奖项角逐。两人的退出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时代”的正式结束。 对于那段“天王时光”,张学友并不留恋:“有人可能觉得我们四个人那个时候非常风光,现在我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怀念那段时光,可事实上我一点都不留恋。但不留恋并不代表我排斥那个阶段。我很高兴我经过那个时间,常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是,我是既得利益者。在香港乐坛,我刚刚经历了它从起步到顶峰再到现在的没落的整个过程,我是这样走过来的。这十几年,我刚好在里面,而且我走在最前面,现在整个市场改变了,我还是觉得要是我可以的话,找到一些新的出路也好,或是,一些新的环境也好,让它可以有一个重生的机会。 现在的香港乐坛大家都看得到,除了娱乐方式的增多,网络下载和盗版的冲击之外,音乐的周边其他环境也不是原来那么好了。比如原来媒体大家其实是合作的,一起把一些有前途的新人推出来,但现在变成了竞争,大家都搞颁奖礼,你捧这个人,那我就挺那个。缺少了一个集体的力量。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很难再现当年我们的那样一种情况。 所以我很不喜欢香港的颁奖的方式,最后决定退出。 其实现在的颁奖礼里面,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说要平衡唱片公司的利益等等,变得没有那么单纯。” 时代不同,竞争不在 到了今天,四人各自的发展越来越不同,“四大天王”的称号似乎确实越来越遥远了。“当时我说退出颁奖礼和(四大天王)这个称号,我并不是说我要不做‘四大天王’,做不做也不是我自己可以决定的。我本来就没有说我是(“天王”),然后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的,它什么时候走我也没办法决定,它继续下去也好,结束也好,我觉得这个都不由我决定。那个时候大概是有人问我,我是觉得‘四大天王’这个名字其实现在好像已经不存在了,是因为大家发展都不一样了,大家同时间出现的机会也很少,跟当时不一样。当时大家都很激烈地在同一个场合里竞争,哦,大家在讲(“四大天王”),我觉得我了解。那现在大家拍戏的拍戏,唱歌的唱歌,不唱歌的不唱歌,所以就都不一样了,那个竞争也没有了,所以那个名字也不存在了。” 近些年,黎明工作量锐减,转型开始做了娱乐公司老板。因此近年的工作安排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接。黎明似乎是四大天王里面最排斥这个称号的。在接受采访时,他基本上对关于“四大天王”的问题不作太多回应。“四大天王作为一个名称,会永远存在。但我觉得它是用来开玩笑,用来挖苦人,用来玩耍的。 天王的名称对我黎明来讲是没有作用的,你可以查我的记录,从第一天有四大天王这个名称,我从来没有用过。到任何一个地方做宣传,别人叫黎明我最开心,叫天王最难受! 这只是媒体为了炒作而起的一个名称,与我有什么关系?现在又是什么小天王、小天后,这是没什么用的。”但作为当年“四大天王”这个称号的受益者,黎明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公众对他的“天王”印象。 谈起这些,黎明觉得颇为无奈。“或许从包装和宣传上讲,这样的称号不单单对于我们四个人,也对于整个香港乐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长达10年的时间我们四个人包揽了大部分的奖项,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后果。比如那个时代一些其他的优秀男歌手会因此感到压力很大。香港的乐坛也因此失去了一些可能性。现在过去了这么久,不少新的歌手冒了出来,我觉得我们其实已经获得了很多的利益,没有必要再在那些所谓的颁奖礼上分猪肉。不如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所以后来我决定退出颁奖礼。 因为四大天王留给香港歌坛的印记过于深刻,不少年轻歌手出道之后都比较刻意的避免被人称作所谓天王接班人,陈奕迅还曾公开说不买黎明的唱片。对于后辈歌手对于自己的看法,黎明的表现很大度:“尊重分两种:一种是内心真正尊重,一种是表面尊重。同一个人,某些人可能认为很需要尊重,而另外一些人可能认为完全没必要。生活在现在这种自由的社会,人们都只会尊重实力。”也正因此,黎明这些年的工作重心已经从个人发展转移到了公司运作方面。“我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知名度,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乱接工作勉强自己来做。我多拍几部影片、钱赚多赚少都不是问题,但用压榨自己的方式去拍,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些。 人生要走很长的路,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工作既令我有满足感又令我失落,但男人必须把精力放在事业中。像周润发和成龙大哥,他们都是我的前辈,每天面对不同的环境在拼搏,我也应该向他们那样努力。
『叁』 香港电影界四大天王谁的影响力最大
香港电影界四大天王的影响力,现在看当然是刘德华影响力最大,影视歌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且现在依然很活跃。
张学友曾经是歌坛大哥大,但现在处于半退休状态,近两年又复出演了几部电影。
郭富城在影坛现在地位也很高,经常拿影帝,但电影票房还比不上刘德华。
黎明相比较来说现在是最弱的一个。
『肆』 有一部香港电影,里面有很多明星,四大天王里有三个,请问是那部
超级学校霸王剧情介绍 :
这部影片完全是导演王晶迎合市场的应时之作。影片改编自街头流行的电玩游戏“街头霸王”。为了能迎合这个游戏的年轻人的口味,王晶请来了香港四大天王中的郭富城、刘德华、张学友一起上阵。
故事发生于公元2043年,头号罪犯“将军”将于七日内受审,为阻止审讯成功,“将军”旗下四个得力助手穿过时光隧道,返回大法官的学生时期,企图将他击毙,以便改写历史。香港政府见事态严重,急派未来警察铁面人也回到50年前的香港,成功阻止了“将军”的手下改写历史的企图。
公元2043年,大罪犯将军因一宗非法生意而被捕,而委派当时最出名铁面无私的主审法官余铁雄监察当日审定,头号杀手kent,泰王,阿龙,相扑手toyota为救将军,决定进入时光隧道返回五十年前找少年余铁雄。未来警察铁面人,军佬,印度人,达森尾随到1993年制止他们。
1993年,陈大雄正读中五。未来警察通过时光隧道到了大雄天台,所以决定躲避,大雄带三人返校向忌安报仇。
将军手下命令忌安助kent混入学校内查谁是余铁雄兼助他回复学内「大哥大」地位。
大雄生日,席上妈咪宣布再嫁余uncle,大雄亦改名为余铁雄,忌安得悉后,悄悄走到告密。众手下决定到学校捉采妮做人质,交换大雄,只可惜大雄无胆拯救心上人。最后,大雄鼓起勇气,变成龙珠「悟空」,消灭将军等人....
『伍』 香港四大天王有没有一起拍过电影
貌似没有~~
郭富城 电影作品其实是在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但是张学友差不多已经隐退了~~
『陆』 求90年代香港明星四大天王的历史
香港四大天王
张学友 刘德华 郭富城 黎明 香港四大天王香港四大天王指中国香港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在歌坛的四位重要人物,他们是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他们以各自非凡的魅力在华语歌唱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命名过程 1990年代初,随着谭咏麟的淡出香港乐坛和张国荣的全面退出,香港乐坛出现了一条明显的“分水线”,用了几年的磨合期。张学友、刘德华加上李克勤和Beyond乐队取而代之,打开了90年代的香港乐坛新世代。 1991年,黎明的火速走红,将同属宝丽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声势压下,李克勤的歌唱事业亦开始下滑。而香港乐坛的乐队势力亦开始被偶像派取代。当时因为黎明和刘德华同属偶像派,成为最大竞争对手,两人曾被封为双子星。 而实力派的张学友亦保持声势和前两者被合称乐坛三大家族。随后1992年,郭富城旋风从台湾吹回香港,加上《东方日报》一篇打油诗的效应,香港“演唱会之父”张耀荣(另一说法为方逸华命名)将四位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流行歌手统称为“四大天王”,并得市民广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2005年岁末,香港艺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时进入前10名,诸多媒体用“四大天王神话再现”来渲染,似乎14年前风行东南亚的“四大天王”终于“日薄西山”,有了点起色都能成为报刊头条。话说回来,即使是这14年间,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黎明、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虽然4人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4人明争暗斗、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1994年周星驰在《破坏之王》中扮演张学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张学友演唱会门口叫嚣“我爱黎明!”结果遭学友迷群殴,便是当时歌迷争斗的最好写照。
张学友
1989年至1990年间,谭咏麟和张国荣先后退出香港音乐颁奖礼,张学友抓住机会成功成为宝丽金唱片公司主打歌手之一,并于1990年推出唱片《只愿一生爱一人》,再次受到乐坛瞩目。 1991年,张学友开始在香港、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举行巡回演唱会。同年推出两张唱片《情不禁》和《一颗不变心》,其中收录于《情不禁》专辑中的《每天爱你多一些》(改编自著名日本乐队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歌曲《真夏の果実》)大受欢迎,除于当年夺得各大音乐颁奖礼的歌曲奖外,更分别于1997年获得商业电台“叱咤殿堂至尊歌”及“金曲廿载十大最爱”殊荣[3]和1999年获得香港电台“世纪十大中文金曲”殊荣[4]。《情不禁》和《一颗不变心》的成功,使张学友与刘德华和黎明在香港各大颁奖礼分庭抗礼。三人连同其后成功取代李克勤的郭富城,一起被封为后来影响华语乐坛一个时代的“四大天王”。张学友于1992年推出粤语唱片《真情流露》,当中9首歌曲曾经登上香港音乐流行榜,并多次占据榜首位置,成为香港流行音乐上榜歌曲最多的音乐专辑之一,当中的《分手总要在雨天》和《相思风雨中》等亦成为经典粤语流行曲目之一。 1993年推出第二张国语唱片《吻别》,在台湾、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其他海外市场大热,亦打破多个地方的唱片历史最高销量,令张学友得到“歌神”的封号,他的歌唱事业亦至此达到最高峰。该张唱片的主要曲目包括:《吻别》、《情网》、《一路上有你》(原曲由日本歌手前田亘辉主唱;粤语版为《分手总要在雨天》)等。同年年底再推出另一国语唱片《祝福》,依旧热卖。张学友亦在当年举办了其第一次世界巡回演唱会。1994年推出EP类型粤语唱片《饿狼传说》、大碟《这个冬天不太冷》和国语唱片《偷心》,其中歌曲《这个冬天不太冷》由他本人作曲,并获得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 四大天王在1990年代后期开始各有发展,并分别获得了广泛认可和成功。而张学友被多数人认为是四大天王中最具歌唱功底的一位,也是在四大天王时期四人当中获得音乐奖项最多的一位。 1995年张学友连续在世界各地进行了100场次的巡回演唱会,包括纽约的麦迪逊花园广场,成为了第一个在麦迪逊花园广场举行演唱会的亚洲歌手,并于同年推出了一张销量惊人的唱片《真爱-新曲+精选》,主要曲目有《真爱》、《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和其他精选旧作。《真爱-新曲+精选》成为华人音乐历史上第一个累计销量达到钻石唱片的专辑,并获得IFBI的认证,《真爱新曲+精选》至今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张,为历史销量最高华人唱片。同年他获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的两个奖项,分别是“全球销量最高亚洲流行乐歌手”以及“全球销量最高华人歌手”大奖,并由第一代007邦女郎乌苏拉·安德斯(Ursula Andress)颁奖。并因此进入了环球唱片美国总公司在2000年选出的1990年代歌星名人堂,当时他亦曾被美国时代周刊列入亚洲最有影响力的50位人物之一。连续多次获得I F PI 歌手大奖。1995年举办《友学友95世界巡回演唱会》,《情缘十载95友学友台湾巡回演唱会》破了100场记录。1996年再次获得“世界最畅销亚洲歌手”大奖,并于同年与相恋多年的罗美薇走入婚姻殿堂,在其结婚后宣布暂时息影,专注于音乐事业的发展,并开始策划大型原创音乐剧雪狼湖,另外与香港管弦乐团和香港指挥家叶咏诗合作举行数场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音乐会。此音乐会的演唱部份收录于《爱与交响曲》专辑(管弦乐团乐曲演奏部份没有收录)。 张学友的巅峰时期亦被认为是香港流行音乐对海外贡献最大的时期,尤其是他成功开拓了庞大的海外市场。当时张学友的唱片销量亦引起了国际流行乐坛或者媒体的关注,包括美国《时代杂志》。美国最具权威的音乐杂志《告示牌》(Billboard)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因为张学友的崛起而开始关注香港流行音乐
刘德华
“四大天王”中,刘德华是成名最早的一位,1981年毕业于无线艺人第10届艺人训练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同年因演出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开始崭露头角。1983年在“永恒唱片”他有了自己第一首歌———电视剧《神雕大侠》主题曲,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开始被香港乐坛熟知。严格来说,刘德华的声线并不是很占优势,但是总是能找到适合自己唱的歌,无论是粤语还是国语。从《我和我追逐的梦》到《来生缘》,从《谢谢你的爱》到《真情难收》,一首一首刘式情歌已经成为了当年港式情歌的代名词。因此在谈到“四大天王”这个话题时,他曾对媒体说“其实我出道都比他们几个早,严格说来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出道早,并不是刘德华区别于其他3人最大不同,关键的是在所有人心目中,刘德华是成功艺人的完美典范,他劳动模范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让同行和媒体都赞叹不已。2000年刘德华投资拍了自己从艺以来的第100部电影《阿虎》,堪称老而弥坚。除此之外,他多能多专的均衡发展也是4个人中人气保持最好的,即使从2000年获得第一个金像奖影帝后,他在电影方面开始投入较多的精力,但音乐方面依旧保持高产,虽然陈耀川为他打造的大路化的情歌失去了最广阔的市场,但仍然有不少追随者。 2005年底,刘德华受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大会”,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说自己最在乎的还是电影,他想成为“中国演员”而不仅仅是香港演员。他的这种热爱有时也会惹来争议,2005年10月刘德华发出号召,要联手五位影帝合力拍片,以拯救香港电影的颓势,结果招致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从刘德华的角度来看,“五影帝拍片”只不过是他为了拯救香港电影业的单纯思路,无论“华仔”能不能拯救电影市场,刘德华都是最有权利挺身而出的那个人,只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坚守香港电影的阵脚。香港导演陈可辛评价说:“在将来,谁提到香港的电影史,都会提到刘德华。”直到如今似乎也是最在乎“天”字的一位,创建的演艺公司叫“天中”,成立的电影公司叫“天幕”,在“四大天王”影响日渐下落时,刘德华接受采访时,仍称“四大天王”没有过时,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不可取代的东西,比如说新音乐,值得我们学习。
黎明
黎明一直以其谦和儒雅的健康形象深受人们爱戴,在演艺界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走红的经典歌曲有《今夜你会不回来》《深秋的黎明》《我来自北京》《我的亲爱》《相逢在雨中》《无名份的浪漫》《只要为我爱一天》《我这样爱你》《夏日倾情》《情深说话未曾讲》《对不起,我爱你》《那有一天不想你》等。早期以深情款款的慢歌打动人心,中期以电子音乐掀起流行音乐潮流,创造出属于黎明自己的“黎式电音”,并风靡各大PUB及舞厅。从92年至2009年,黎明在香港红馆先后开了8次共计122场的个人大型演唱会。 在影视方面,黎明自从1989年以《天涯歌女》即备受瞩目,主演的《人在边缘》和《今生无悔》均创下当年最高收视记录,成为90年代深受欢迎的无线当红小生。转战大银幕以来,黎明凭《三更之回家》夺得第三十九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成为金马影帝。 除娱乐事业外,黎明亦不忘热心公益,1995年成为首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华人国际青年特使,去到世界各地探访。1999年获选为香港公益金筹募委员会委员,十年来一直为其服务,至今依旧为其工作。由于公益事业获得大众认同,黎明1998年获选为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获香港特别行政颁发荣誉勋章,09获颁铜紫荆星章,表彰他多年不遗余力的付出和义务工作。 黎明于1999年宣布不再于香港领取任何关于音乐方面的奖项,将重心逐渐转移到幕后,自己建立了唱片公司A Music。并继续拍戏与唱歌。
郭富城
“四大天王”中,郭富城的成名道路最为漫长。1984年19岁的郭富城考入无线电视台的舞蹈训练班,1987年转入无线艺训班,期间演过数部电视剧,但大多为龙套角色。直到1990年,出走台湾的郭富城拍了一支电单车的广告,没想到这则广告竟改变了郭富城的一生。他那俊朗的外形、湿漉漉的头发、带电的眼神开始让台湾少女着迷,随后灌录了三张国语大碟,其中一曲《对你爱不完》红遍两岸三地。 1991年郭富城以歌星的身份“杀”回香江,随即推出粤语大碟,1992年册封“四大天王”,奉陪末座,成名时已28岁,后来,郭富城开始尝试多方面发展,拍了王晶的电影《街头霸王》,演了电视剧《烈火狂奔》,也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经纪人、填词人小美。 虽然郭富城舞蹈技能不俗,但令他最羞涩的就是音乐,舞曲风格似乎也成了他撇不开的拐杖,“以舞会友”成了方便快捷取悦歌迷的套路。成为百事可乐代言人后,郭富城逐渐往扮相新奇大胆、歌曲风格多样的前卫路子上走。但郭富城的本性并不是一个前卫的人,所以只好在形象上动脑筋,幸好他每一次形象的改变似乎都能影响潮流,从最开始的“四六分头”、到接拍百事可乐后的“火箭头”,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更多地用自己的外形来干预时尚。可以说郭富城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广告是分不开的。从他出道至今,每时每刻都有广告围绕着他,先不说让他一夜成名的电单车广告,1998年初当上的“百事巨星”甚至是其从艺生涯的转折点.2005年郭富城终获台湾金马影帝,是“四大天王”中第三个获得此殊荣的。2006年郭富城又因电影"父子"蝉联台湾金马影帝.
以上是从网络来的简单资料。记得十几年前,有出版社出版了《四大天王传》,我收藏了“黎明篇”,写得很精彩。这些书应该已经绝迹了,如果楼主有兴趣的话,不妨在网上搜搜看有没有卖。
『柒』 香港四大天王都是谁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纪90年代香港四位最受欢迎的男明星,分别是: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按年龄排序)。
一、张学友:1961年7月1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天津市,华语流行乐男歌手、演员、作曲人,毕业于香港崇文英文书院。1984年因获得首届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冠军而出道。1985年发行个人首张专辑《Smile》。1986年凭借歌曲《遥远的她》在香港乐坛获得关注 。1993年发行的专辑《吻别》打破华语唱片在台湾的销量纪录 。
(7)香港电影四大天王朝华润荣扩展阅读:
“四大天王”是华人娱乐圈一个时代的传奇,至今仍是很多歌手、影星的追寻目标。在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的晚会上,刘德华、张学友、黎明和郭富城时隔数年之后再次走到一起同唱一首歌的场景让人感动、难忘,同时也重新勾起了许多人对四大天王重新聚首开一场怀旧演唱会的愿望。
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四大天王创造了香港娱乐史上最辉煌的流行元素,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四大天王”的出现造成了香港歌坛的垄断局面,也制约了香港娱乐界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
『捌』 香港四大天王是谁
香港四大天王 2005年岁末,香港艺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时进入前10名,诸多媒体用“四大天王神话再现”来渲染,似乎14年前风行东南亚的“四大天王”终于“日薄西山”,有了点起色都能成为报刊头条。话说回来,即使是这14年间,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虽然4人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4人明争暗斗、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1994年周星驰在《破坏之王》中扮演张学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张学友演唱会门口叫嚣“我爱黎明!”结果遭学友迷群殴,便是当时歌迷争斗的最好写照。
事实上,早在“四大天王”时代到来之前,张国荣和谭咏麟就制造过两大天王火并的时代,再往前则是许冠杰和罗文。香港音乐界资深人士向本报回忆到,大概在1990到1991年年间,谭咏麟和张国荣均宣布退出四大音乐颁奖礼,习惯制造“争斗”的香港媒体都在作出各种预侧,接班人是谁?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在角逐中占得先机,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红使他与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颁奖典礼上风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产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抢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此时香港发行量最大的《东方日报》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册封4人,风行15年之久.
时间拨转到1995年,四大天王正是红透半边天之时,那一年罗志祥在台湾“四大天王”模仿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模仿郭富城〉,第2年他和欧汉声、陈显政、陈中威组成了“四大天王”,即使这支团体仅以模仿为目标,也借着“四大天王”的威风红火了4年出版了4张专辑。但就在1998年小猪罗志祥所在的“四大天王”解散,香港原版“四大天王”随着各自水平差异变大,四人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下坡路不可避免走了起来。
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娱乐工业迅速滑落,粤语歌坛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台的机会越来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乐颁奖礼,接着张学友也宣布退出,这似乎也宣告着“四大天王”开始“瓦解”。2003年4月4日,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张国荣自杀后4天举行,会上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一席黑衣合唱《当年情》,不仅是对张国荣的哀悼,似乎更是对香港娱乐圈当年辉煌的怀念。
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团结的一种象征,1994年“摇滚新势力”在香港红馆演出之前,何勇在北京接受访问时说“四大天王”中张学友还行,其他3个都是小丑。
这话一说出来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媒体和艺人都严词批判他,梅艳芳当时就出来说不能这样讲这些艺人,“中国火”演出的很多海报、地铁广告都被石头砸碎,后来何勇在香港发布会上只好解释,香港这个繁华的地方需要“四大天王”才将事情平息。
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垄断的一种标志,无数个明星被封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这些小天王无一例外被“四大天王”给湮没,“四大天王”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香港娱乐圈垄断时代的产物,它的垄断也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空前绝后,遗憾的是“四大天王”的没落刚好映照着粤语歌坛的衰落。
15年,蓦然回首……
“四大天王”中,刘德华是成名最早的一位,1981年毕业于无线艺人第10届艺人训练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同年因演出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开始崭露头角。1983年在“永恒唱片”他有了自己第一首歌———电视剧《神雕大侠》主题曲,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开始被香港乐坛熟知。严格来说,刘德华的声线并不是很占优势,但是总是能找到适合自己唱的歌,无论是粤语还是国语。从《我和我追逐的梦》到《来生缘》,从《谢谢你的爱》到《真情难收》,一首一首刘式情歌已经成为了当年港式情歌的代名词。因此在谈到“四大天王”这个话题时,他曾对媒体说“其实我出道都比他们几个早,严格说来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出道早,并不是刘德华区别于其他3人最大不同,关键的是在所有人心目中,刘德华是成功艺人的完美典范,他劳动模范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让同行和媒体都赞叹不已。2000年刘德华投资拍了自己从艺以来的第100部电影《阿虎》,堪称老而弥坚。除此之外,他多能多专的均衡发展也是4个人中人气保持最好的,即使从2000年获得第一个金像奖影帝后,他在电影方面开始投入较多的精力,但音乐方面依旧保持高产,虽然陈耀川为他打造的大路化的情歌失去了最广阔的市场,但仍然有不少追随者。
2005年底,刘德华受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大会”,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说自己最在乎的还是电影,他想成为“中国演员”而不仅仅是香港演员。他的这种热爱有时也会惹来争议,2005年10月刘德华发出号召,要联手五位影帝合力拍片,以拯救香港电影的颓势,结果招致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从刘德华的角度来看,“五影帝拍片”只不过是他为了拯救香港电影业的单纯思路,无论“华仔”能不能拯救电影市场,刘德华都是最有权利挺身而出的那个人,只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坚守香港电影的阵脚。香港导演陈可辛评价说:“在将来,谁提到香港的电影史,都会提到刘德华。”直到如今似乎也是最在乎“天”字的一位,创建的演艺公司叫“天中”,成立的电影公司叫“天幕”,在“四大天王”影响日渐下落时,刘德华接受采访时,仍称“四大天王”没有过时,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不可取代的东西,比如说新音乐,值得我们学习。
“四大天王”中,郭富城的成名道路最为漫长。1984年19岁的郭富城考入无线电视台的舞蹈训练班,1987年转入无线艺训班,期间演过数部电视剧,但大多为龙套角色。直到1990年,出走台湾的郭富城拍了一支电单车的广告,没想到这则广告竟改变了郭富城的一生。他那俊朗的外形、湿漉漉的头发、带电的眼神开始让台湾少女着迷,随后灌录了三张国语大碟,其中一曲《对你爱不完》红遍两岸三地。
1991年郭富城以歌星的身份“杀”回香江,随即推出粤语大碟,1992年册封“四大天王”,奉陪末座,成名时已28岁,后来,郭富城开始尝试多方面发展,拍了王晶的电影《街头霸王》,演了电视剧《烈火狂奔》,也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经纪人、填词人小美。
虽然郭富城舞蹈技能不俗,但令他最羞涩的就是音乐,舞曲风格似乎也成了他撇不开的拐杖,“以舞会友”成了方便快捷取悦歌迷的套路。成为百事可乐代言人后,郭富城逐渐往扮相新奇大胆、歌曲风格多样的前卫路子上走。但郭富城的本性并不是一个前卫的人,所以只好在形象上动脑筋,幸好他每一次形象的改变似乎都能影响潮流,从最开始的“四六分头”、到接拍百事可乐后的“火箭头”,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更多地用自己的外形来干预时尚。可以说郭富城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广告是分不开的。从他出道至今,每时每刻都有广告围绕着他,先不说让他一夜成名的电单车广告,1998年初当上的“百事巨星”甚至是其从艺生涯的转折点.2005年郭富城终获台湾金马影帝,是“四大天王”中第三个获得此殊荣的。2006年郭富城又因电影"父子"蝉联台湾金马影帝.
去年年底,歌坛常青树张学友忙碌异常。除了自己已经巡演一年的音乐剧《雪狼湖》在北京作收尾演出之外,他参演的电影《如果·爱》也作为贺岁影片加入年底票房大战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四大天王再次发力”的局面,张学友无奈地笑着说:“怎么还在叫我‘四大天王’,没有办法,他们始终爱叫这个。‘四大天王’的说法早就觉得过时了,这种说法已经被大家叫了十几年,现在四个人各自的发展都很精彩,连碰面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四大天王’的说法已经应该‘废掉’了。这个称号只是代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它,并不代表现在。虽然我对现在这个称号,已没什么感觉了,但是我并不唾弃它,因为它曾经给我带来很多东西。”谈起这个称号所代表的意义,张学友说:“我觉得‘四大天王’代表的是上世纪90年代,现在的乐坛已经很不一样了,有了新的状况。‘四大天王’只代表那个年代。现在的乐坛新人辈出,相对而言,给予歌手的压力也会更大。这种事情很正常,以前也会有。他们(歌迷)越喜欢你,对于你的要求就会越高,还会把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加到你的身上来。不过,我觉得作为歌手最重要的还是做自己的音乐。如果市场不喜欢你,那么你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没有办法。
我很希望自己能作一个见证:作为一名真正喜爱音乐的歌手是如何走完他一生的。每个人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方式都不同,如果你喜欢唱歌的话,能唱到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现在谁也说不好,我只想努力地唱下去,用自己的演艺生涯见证一次歌手从进入演艺圈到结束舞台生涯的过程,所以对于(四大天王)这种称号,我现在已经无所谓了,只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足够。”
只有怀念,没有留恋
1999年,张学友、黎明先后宣布退出“四大天王”的称号。同时也不再参与香港乐坛的奖项角逐。两人的退出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时代”的正式结束。
对于那段“天王时光”,张学友并不留恋:“有人可能觉得我们四个人那个时候非常风光,现在我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怀念那段时光,可事实上我一点都不留恋。但不留恋并不代表我排斥那个阶段。我很高兴我经过那个时间,常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是,我是既得利益者。在香港乐坛,我刚刚经历了它从起步到顶峰再到现在的没落的整个过程,我是这样走过来的。这十几年,我刚好在里面,而且我走在最前面,现在整个市场改变了,我还是觉得要是我可以的话,找到一些新的出路也好,或是,一些新的环境也好,让它可以有一个重生的机会。
现在的香港乐坛大家都看得到,除了娱乐方式的增多,网络下载和盗版的冲击之外,音乐的周边其他环境也不是原来那么好了。比如原来媒体大家其实是合作的,一起把一些有前途的新人推出来,但现在变成了竞争,大家都搞颁奖礼,你捧这个人,那我就挺那个。缺少了一个集体的力量。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很难再现当年我们的那样一种情况。
所以我很不喜欢香港的颁奖的方式,最后决定退出。
其实现在的颁奖礼里面,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说要平衡唱片公司的利益等等,变得没有那么单纯。”
时代不同,竞争不在
到了今天,四人各自的发展越来越不同,“四大天王”的称号似乎确实越来越遥远了。“当时我说退出颁奖礼和(四大天王)这个称号,我并不是说我要不做‘四大天王’,做不做也不是我自己可以决定的。我本来就没有说我是(“天王”),然后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的,它什么时候走我也没办法决定,它继续下去也好,结束也好,我觉得这个都不由我决定。那个时候大概是有人问我,我是觉得‘四大天王’这个名字其实现在好像已经不存在了,是因为大家发展都不一样了,大家同时间出现的机会也很少,跟当时不一样。当时大家都很激烈地在同一个场合里竞争,哦,大家在讲(“四大天王”),我觉得我了解。那现在大家拍戏的拍戏,唱歌的唱歌,不唱歌的不唱歌,所以就都不一样了,那个竞争也没有了,所以那个名字也不存在了。”
近些年,黎明工作量锐减,转型开始做了娱乐公司老板。因此近年的工作安排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接。黎明似乎是四大天王里面最排斥这个称号的。在接受采访时,他基本上对关于“四大天王”的问题不作太多回应。“四大天王作为一个名称,会永远存在。但我觉得它是用来开玩笑,用来挖苦人,用来玩耍的。
天王的名称对我黎明来讲是没有作用的,你可以查我的记录,从第一天有四大天王这个名称,我从来没有用过。到任何一个地方做宣传,别人叫黎明我最开心,叫天王最难受!
这只是媒体为了炒作而起的一个名称,与我有什么关系?现在又是什么小天王、小天后,这是没什么用的。”但作为当年“四大天王”这个称号的受益者,黎明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公众对他的“天王”印象。
谈起这些,黎明觉得颇为无奈。“或许从包装和宣传上讲,这样的称号不单单对于我们四个人,也对于整个香港乐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长达10年的时间我们四个人包揽了大部分的奖项,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后果。比如那个时代一些其他的优秀男歌手会因此感到压力很大。香港的乐坛也因此失去了一些可能性。现在过去了这么久,不少新的歌手冒了出来,我觉得我们其实已经获得了很多的利益,没有必要再在那些所谓的颁奖礼上分猪肉。不如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所以后来我决定退出颁奖礼。
因为四大天王留给香港歌坛的印记过于深刻,不少年轻歌手出道之后都比较刻意的避免被人称作所谓天王接班人。陈奕迅说:四大天王我以前读书时候都有买他们的唱片,学友的唱片到今日我都有keep住买,不过近年其他三个天王唱片,就已经冇吸引力去买。对于后辈歌手的看法,黎明的表现很大度:“尊重分两种:一种是内心真正尊重,一种是表面尊重。同一个人,某些人可能认为很需要尊重,而另外一些人可能认为完全没必要。生活在现在这种自由的社会,人们都只会尊重实力。”也正因此,黎明这些年的工作重心已经从个人发展转移到了公司运作方面。“我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知名度,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乱接工作勉强自己来做。我多拍几部影片、钱赚多赚少都不是问题,但用压榨自己的方式去拍,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些。
人生要走很长的路,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工作既令我有满足感又令我失落,但男人必须把精力放在事业中。像周润发和成龙大哥,他们都是我的前辈,每天面对不同的环境在拼搏,我也应该向他们那样努力。
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张国荣人民大会堂成龙
在1990年代的华语娱乐市场,四大天王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几乎统治了整个市场,在1991年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黎明、张学友和刘德华三人已瓜分十个金曲奖中的七个。而1993年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张学友和刘德华分别有三首歌曲入围,仅仅两人就包揽十大金曲中的六席,再加上另外两大天王,其他歌手的生存空间已经被挤压的很小。
在1990年代初期,许多人认为张学友和刘德华分饰在1980年代谭咏麟和张国荣的角色,以乐坛实力派代表和偶像派代表的姿态称霸乐坛。不过,早在1992年,黎明凭《我的亲爱》,人气急升,已经似有取代刘德华为偶像派代表的地位,他更曾经成为YES年轻人杂志长期偶像榜的首位。
数年后,四大天王的竞争更激烈,张学友被誉为歌神接班人;黎明则开始配合广告宣传歌曲,取得相当成功的反应,开始了香港乐坛的广告歌热潮;刘德华则转战海外的国语歌市场,虽然发展不俗,但是香港的乐坛发展则开始放缓,被张学友和黎明拉开距离。郭富城则主力劲歌热舞,凭舞台上精湛舞艺获得观众与演艺界的认同,更被封为舞台王者。
90年代末期 - 2000年代,四大天王的实力依旧具备相当的影响力,张学友组建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与录音室,并一人独揽和支持环球唱片旗下的上华唱片公司,亦自己策划并担任艺术总监成功的举办了大型的音乐剧《雪狼湖》。在世界地区巡回演出,为华人流行歌手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被许多人认为是流行歌手的艺术突破。
刘德华则与曾志伟等人积极的提拔新人,并且开始积极的筹建影视公司,刘德华曾于1998、1999、2001及2002年度夺“四台联颁音乐大奖--传媒大奖”,四度成为四大电子传媒音乐颁奖典礼大赢家。电影方面,他参与的电影演出已超过100部,奖项包括2000年《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男主角”、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男演员”。他更在1999年和2004年二度取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在2008年,刘德华更成为奥运会圣火在香港传递的首名火炬手。
黎明于1999年宣布不再于香港领取任何关于音乐方面的奖项,但仍继续拍戏与唱歌和热心公益,现任“公益金董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他并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 A Music,旗下歌手有杨千嬅、卫兰、卫诗、光良、江美琪、吴克群、杜汶泽、王歌慧及应昌佑。
郭富城继1997年至2000年的歌唱事业巅峰期后,在2004年的《舒适堡郭富城舞台宝典@舞林大汇》再创传奇,演唱会叫好叫座,被传媒喻为近十年最精彩的演唱会,成为一时佳话。他更以在演唱会中的舞蹈演出,获颁香港舞蹈年奖2005,他亦是首位娱乐界人士获得同类奖项。电影方面,在2005年以及2006年凭借精湛的演技更连续荣获两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在2008年《舒适堡郭富城舞林正传演唱会延续篇》所使用的450度旋转舞台,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入为全球演唱会中最大的旋转舞台,为华人演唱会首创荣耀。
『玖』 香港四大天王作品
本名:张学友
1984年参加「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凭一曲「大地恩情」,由万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勇夺冠军。宝丽金唱片公司对张学友的歌艺欣赏非常,与之签约为旗下歌手,全力推荐这位乐坛明日之星。
张学友历届获奖记录:
1984
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比赛冠军
1985
香港演艺十大红人
十大劲歌金曲——[情已逝]
第八届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奖
1986
十大劲歌金曲——[遥远的她]
第九届十大中文金曲——[月半弯]
1987
十大劲歌金曲——[太阳星辰]
第十届十大中文金曲——[太阳星辰]
十大中文歌曲擂台阵——[太阳星辰]1989
十大劲歌金曲——[夕阳醉了]
第十二届十大中文金曲——[Linda]
1990
劲歌第一季季选金曲——[只愿一生爱一人]
劲歌第三季季选金曲——[梦中的你]
劲歌第四季季选、金曲——[再度重遇你]
十大劲歌金曲——[只愿一生爱一人]
第十三届十大中文金曲——[夕阳醉了]
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笑傲江湖])
1991
劲歌第一季季选金曲——[情不禁][每天爱你多一些]
劲歌第四季季选金曲——一[颗不变心]
十大劲歌金曲——[每天爱你多一些][一颗不变心]
第十四届十大中文金曲——[每天爱你多一些][一颗不变心]
十大中文中文金曲IFPI国际大碟大奖——[情不禁]
叱咤乐坛流行榜——最佳男歌手金奖
叱咤乐坛我最喜爱歌曲——[每天爱你多一些]
叱咤乐坛至尊金曲大奖——[每天爱你多一些]
叱咤乐坛IFPI大奖——[情不禁]
澳门电台歌中之歌大奖——[每天爱你多一些]
1992
劲歌第二季季选金曲——[爱得比你深][暗恋你]
劲歌第三季季选金曲——[分手总要在雨天]
劲歌第四季季选金曲——[爱火花][还是觉得你最好]
十大劲歌金曲——[还是觉得你最好][分手总要在雨天]
十大劲歌金曲金奖——[分手总要在雨天]
十大劲歌最受欢迎男女合唱曲——[相思风雨中]
第十五届十大中文金曲——[还是觉得你最好][暗恋你]
第十五届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售量冠军——[真情流露]
叱咤乐坛流行榜——最佳男歌手金奖
叱咤乐坛我最喜爱歌曲——[还是觉得你最好]
叱咤乐坛IFPI大碟大奖——[真情流露]
劲爆家族音乐大赏——劲爆男歌手银奖
劲爆大碟大赏——[真情流露]
劲爆最受欢迎卡拉OK歌曲——[相思风雨中]
劲爆IFPI国际歌手大奖
劲爆IFPI国际歌曲大奖——[暗恋你]
新城104FMSelect金曲台——最高荣誉本地男歌手
香港十大形象健康人
香港十大艺杰出男士
香港十大靓人——声线完美
香港艺术家年奖——流行音乐男歌手奖
1993
劲歌第一季季选金曲——[你是我今生唯一传奇]
劲歌第二季季选金曲——[吻别]
劲歌第三季季选金曲——[忘记他][只想一生跟你走]
劲歌第四季季选金曲——[等你回来]
十大劲歌金曲——[只想一生跟你走][等你等到我心痛]
十大劲歌金曲金奖——[只想一生你走]
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金奖——[吻别]
第十六届十大中文金曲——[只想一生跟你走][等你回来][你是我今生唯一传奇]
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售量冠军——[我与你]
十大中文金曲IFPI国际歌手大奖
十大中文金曲IFPI国际歌曲大奖——[吻别]
十大中文金曲最佳男歌手
叱咤我最喜爱歌曲第一回得奖歌曲——[你是我今生唯一传奇]
叱咤我最喜爱歌曲第三回得奖歌曲——[只想一生跟你走]
叱咤我最喜爱歌曲第四回得奖歌曲——[等你回来]
叱咤乐坛流行榜——最佳男歌手金奖
叱咤乐坛我最喜爱歌曲——[只想一生跟你走]
叱咤乐坛全国专业推介金奖——[只想一生跟你走]
叱咤乐坛全国专业推介银奖——[还是觉得你最好]
劲爆男歌手大赏——劲爆男歌手金奖
劲爆大碟大赏——[爱、火、花]
第一届十大金心情歌本地金心男歌手钻石大奖
十大本地金心情歌金奖——[只想一生跟你走]
十大本地金心情歌钻石大奖——[吻别]
台湾金曲龙虎榜年度销售第一名——[吻别]
台湾金曲龙虎榜年度排行第二名——[吻别]
台湾第二届十大偶像票选——最佳歌艺偶像
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吻别]
新加坡醉心金曲奖最受欢迎男歌手
新加坡醉心金曲奖最受欢迎歌曲——[吻别]
新加坡醉心金曲奖最受欢迎大碟——[吻别]
广州票选十大最受欢迎男歌手
香港十大健康偶像
香港十大红人
叱咤全球华语榜——[吻别]
1994
劲歌第一季季选金曲——[祝福]
劲歌第二季季选金曲——[饿狼传说]
劲歌第三季季选金曲——[只有你不知道]
劲歌第四季季选金曲——[我等到花儿也谢了]
十大劲歌金曲——[我等到花儿也谢了]
十大劲歌金曲亚太区最受欢迎香港男歌手
第十七届十大中文金曲——[饿狼传说][来来回回]
十大中文金曲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大奖
十大中文金曲第三季最佳原创歌曲大奖——[只有你不知道]
十大中文金曲优秀国语歌曲奖银奖——[祝福]
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量冠军歌手大奖——[饿狼传说]
传媒歌手大奖
叱咤乐坛最佳男歌手——金奖
叱咤乐坛IFPI唱片销量大奖——[饿狼传说]
新城劲爆大碟——[饿狼传说]
劲爆IFPI销量大奖——[饿狼传说]
劲爆民歌小调——[来来回回]
歌星眼中最受欢迎歌星
大学生中最受欢迎男歌手
大学生眼中受欢迎大碟——[饿狼传说]
新城金心情歌男歌手金奖
金心情歌实力至尊大奖
金心情歌醉心情歌——[来来回回]
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祝福]
卫视CHANNELV中文TOP20榜中榜——[祝福][偷心]
全美BILLBORD杂志最受欢迎亚洲艺人大奖
新加坡醉心金曲最佳金曲——[吻别]
新加坡醉心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
劲歌金曲巨星浓情纯影集——最佳男主角
香港第一届金彩虹十大艺人
香港十大健康偶像
PEOPLE国际中文版'94最具影响力四大天王
十大电电视广告歌曲
QK点唱擂台第一季十大冠军歌曲——[偷心][只有你不知道]
三月份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最高票数作品——[祝福]
1995
劲歌第一季季选金曲——[这个冬天不太冷]
劲歌第二季季选金曲——[屈到病]
劲歌第三季季选金曲——[离开以后]
劲歌第四季季选金曲——[这幺近那幺远]
十大劲歌金曲——[离开以后]
十大劲歌金曲金奖——[离开以后]
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银奖——一[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第十八届十大中文金曲——[离开以后][这个冬天不太冷]
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量歌手大奖
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量冠军歌手大奖
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大奖
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
叱咤乐坛我喜爱歌曲大奖——[离开以后]
叱咤乐坛四台联颁IFPI唱片销量大奖——[这个冬天不太冷]
叱咤乐坛专业推为十大歌曲——[离开以后]
劲爆流行歌曲——[离开以后]
劲爆歌手传媒大奖
歌手眼中受欢迎歌星
新城金心情歌全年最高荣誉大奖
金心情歌实力至尊大奖
WorldMusicAwards世界音乐颁奖礼
——九五年全球销量最高华人歌手
卫视CHANNELV中文TOP20榜中榜——[拥有][真爱]
海外华人十大金曲
1996
劲歌第一季季选金曲——[多幺的需要你]
劲歌第二季季选金曲——[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劲歌第三季季选金曲——[情书]
劲歌第四季季选金曲——[不老的传说]
十大劲歌金曲——[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
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金奖——[情书]
第十九届十大中文金曲——[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十大中文金曲全年销量冠军大碟奖——[爱与交响曲]
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量冠军歌手大奖
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量歌手大奖
十大中文金曲优秀国语歌曲奖金奖——[情书]
十大中文金曲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奖
叱咤乐坛男歌手铜奖
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的男歌手
叱咤乐坛我喜爱的歌大奖——[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最喜爱的九六音乐录影带——[情书]
HMV超热卖大碟——[爱与交响曲]
新城劲爆国语歌曲奖——[忘记你我做不到]
新城劲爆歌曲大奖——[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歌手眼中最受欢迎歌星(连三年)
传媒大奖
新城金心情歌金心国语歌——[忘记你我做不到]
有线YMC至尊榜至尊广东歌——[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有线YMC至尊榜至尊国语歌——[情书]
金曲龙虎榜最佳销售特别奖
全球华人最受欢迎歌手奖
新加坡金曲奖亚太区最受推崇男歌手
新加坡金曲奖最佳演绎男歌手
卫视CHANNELV中文TOP20榜中榜——[忘记你我做不到]
Channel〔V〕大奖
WorldMusicAwards世界音乐颁奖礼
——九六年全球销量最高华人歌手
全球十大华语影星第五名
1997
劲歌第一季季选金曲——[爱是永恒]
劲歌第二季季选金曲——[怎幺舍得你]
劲歌第三季季选金曲——[想和你去吹吹风]
劲歌第四季季选金曲——[花与琴的流星]
十大劲歌金曲——[爱是永恒]
十大劲歌金曲亚太区最受欢迎香港男歌星奖
四台联颁传媒大奖
十大中文金曲奖——[不老的传说]
十大中文金曲奖——[爱是永恒]
全年销量歌手大奖
全年销量冠军歌手大奖
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奖
优秀国语歌曲奖——[想和你去吹吹风]
金曲廿栽十大最爱—[每天爱你多一些]
四台联颁大碟奖
叱咤乐坛大碟IFPI大奖——[不老传说]
叱咤殿堂十大歌手
叱咤乐坛男歌手铜奖
叱咤殿堂至尊歌——[每天爱你多一些]
叱咤殿堂歌曲全球网上行大奖——[每天爱你多一些]
新城劲爆男歌手
歌星眼中最受欢迎歌星(连四届)
新城劲爆情歌——[爱是永恒]
新城劲爆流行曲——[想和你去吹吹风]
新城劲爆舞台演绎奖——[雪狼湖]
新城劲爆全年最佳大碟——[雪狼湖]
金心情歌本地金心情歌——[爱是永恒]
金心情歌国语金心情歌——[想和你去吹吹风]
有线YMC至尊榜至尊最爱广东歌曲——[爱是永恒]
至尊最爱国语歌曲—[想和你去吹吹风]
至尊国语MTV大奖-[想和你去吹吹风]
台湾金曲龙虎榜十大金曲——[想和你去吹吹风]
台湾金曲龙虎榜华人销售至尊特别奖
卫视CHANNELV中文TOP20榜中榜——[想和你去吹吹风]
Channel〔V〕大奖
IFPI金唱片销量奖——[不老的传说]
1998
金曲奖——最佳男演唱人奖
劲歌金曲第二季季选金曲——[不想这是场戏]
2000
十大中文金曲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奖
十大中文金曲增补金曲:[有个人]
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量大碟奖:[有个人]
ChannelV「华语榜中榜99」TOP20:[心如刀割]
ChannelV「华语榜中榜99」90年代最杰出歌手
台湾TVBS-G频道与飞碟电台年度“劲碟民选大赏”最喜欢男歌手大奖
台湾TVBS-G频道与飞碟电台年度“劲碟民选大赏”十一月之星金奖:“[走过一九九九]”
专辑歌曲
[爱、火、花]
[宝丽金十五周年]
[不老的传说--雪狼湖]
[饿狼传说]
[过敏世界]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情无四归]
[释放自己]
[偷心]
[吻别]
[我与你]
[有个人]
[遥远的她AMORU]
[祝福]
[真情流露]
[这个冬天不太冷]
[走过1999]
[真爱]
姓名:刘德华AndyLau
曾推出大碟:
1984年:<只知道此刻爱你>
1987年:<情感的禁区>
1988年:<回到你身边>
1989年:<回到你身边、法内情>、<刘德华>、<刘德华永远记得你>、<爱的连线>
1990年:<可不可以,谁说不可以>、<十全十美>、<如果你是我的传说>、<再会了>
1991年:<浪漫情歌篇>、<不可不信缘>、<爱不完>、<一起走过的日子>、<来生缘>、<我和我追逐的梦>
1992年:<暖暖柔情>、<浓情爱不完>、<爱的空间>、<谢谢你的爱>、<真我的风采>、<天地温馨六口周年纪念版>(非卖品)
1993年:<真情难收>、<答案就是你>、<我爱你>(CDSINGLE)、<宁愿我伤心,一生一次>、<爱意>、、<真挚的朋友>、<真情盼望珍藏版>、<你是我的梦>(CDSINGLE)、<暖暖柔情粤语精选VOL.2>、<音乐纪事馆1990-1992>、<再次偷欢>、<永远爱你>,<暖暖柔情>
1994年:<一起走过的日子>(金装版)、<情人专辑>(4CDS)、<爱不完>(金装版)、<忘情水>、<五时三十分>、<天意>、<暖暖柔情2合1>(套装精选)
1995年:<真我的风采,真情难收>、<刘德华金碟至尊精选>、<登峰造极ANDY’SBEST>、<真永远>、<点滴珍藏PARTOFANDY>、<情未鸟>
1996年:<再一次拥抱>(日本版细碟)、<再一次拥抱>(日本EP版)、<爱之鸟>(日本版“情未鸟”)、<相思成灾>、<再吻我吧17SUPERBEST>、<刘德华余情未了31精选>、<新上海滩电影原声大碟>、<在乎您>、<一个人的感觉>、<混音特攻队>、<相思成灾SINGLE>(日本版)、<刘德华96演唱会>、<因为爱>(EP版)、<因为爱>、<情深的一句剧场版>
1997年:<超极品音色系列-刘德华精选16首>、<中国人>、<最怕你跟别人睡>、<情深的一句>、<你说他是你想嫁的人>、<倒转地球>、<爱如此神奇>、<国语超极品音色系列-刘德华精选17首>、<真生命>、<爱在刻骨铭心时>、<爱在刻骨铭心时+VCD>、<非常男人>、<重头戏>、<订做一个天堂>
1998年:<母亲的爱>、<你是我的女人>、<挂念-刘德华情歌32首>、<笨小孩>
1999年:<回家真好(新曲+精选)>、<人间爱>、<人间爱特别版>、、<刘德华演唱会99>、<爱无知>
曾推出VCD:<心理游戏>(97)、<接触>(98)、<风一样的男子>(99)
补:
1988台湾金龙奖《最佳演员奖》-《旺角卡门》
1990无线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无线十大劲歌金曲《再会了》十大中文金曲《可不可以》
1991无线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无线十大劲歌金曲《爱不完》,《一起走过的日子》,《不可不信...缘》十大中文金曲《爱不完》,《一起走过的日子》叱吒乐坛《最佳男歌手》银奖叱吒乐坛《我最喜爱的本地创作歌曲》-《一起走过的日子》台湾金曲龙虎榜《十大唱片》-《我和我追逐的梦》
1992无线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无线十大劲歌金曲《真我的风采》,《长夜多浪漫》十大中文金曲《真我的风采》叱吒乐坛《最佳男歌手》银奖台湾《十大偶像》-第一名台湾金曲龙虎榜《十大唱片》-《来生缘》
1993无线十大劲歌金曲《国内最受欢迎男歌手》无线十大劲歌金曲《谢谢你的爱》,《情人HappyBirthday》十大中文金曲《谢谢你的爱》,《独自去偷欢》,《永远寂寞》十大中文金曲《优秀国语歌曲》-《不能没有你》叱吒乐坛《最佳男歌手》银奖台湾《十大偶像》-第一名台湾金曲龙虎榜《十大唱片》-《真情难收》
1994无线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无线十大劲歌金曲《谁人知》无线十大劲歌金曲《国语歌曲金奖》-《忘情水》十大中文金曲《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十大中文金曲《忘情水》十大中文金曲《优秀国语歌曲金奖》-《忘情水》新城流行音乐《劲爆男歌手银奖》新城流行音乐《劲爆国语歌曲》-《忘情水》叱吒乐坛《最佳男歌手》银奖台湾《十大偶像》-第一名台湾金曲龙虎榜《十大唱片》-《忘情水》,《天意》
1995无线十大劲歌金曲《亚太区最受欢迎男歌手》无线十大劲歌金曲《情未鸟》无线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国语歌曲金奖》-《真永远》十大中文金曲《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十大中文金曲《真永远》十大中文金曲《优秀国语歌曲银奖》-《真永远》十大中文金曲《全球华人至尊金曲》-《真永远》新城流行音乐《亚洲最佳男歌手》新城流行音乐《劲爆怨曲奖》-《情未鸟》叱吒乐坛《十大最高播放率歌曲》-《除非是你》台湾《十大偶像》-第一名台湾金曲龙虎榜《十大唱片》-《真永远》
1996无线十大劲歌金曲《亚太区最受欢迎男歌手》无线十大劲歌金曲《一个人睡》无线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国语歌曲铜奖》-《因为爱》十大中文金曲《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量歌手奖优异奖》十大中文金曲《情未鸟》十大中文金曲《优秀国语歌曲银奖》-《相思成灾》新城流行音乐《亚洲劲爆男歌手》新城流行音乐《劲爆流行曲》-《一个人睡》新城流行音乐《劲爆国语歌曲》-《相思成灾》新城流行音乐《劲爆跳舞音乐歌曲》《倒转地球》新城电台《香港十大最佳电影主题曲》-《一起走过的日子》,《情深的一句》精选104金心情歌《金心本地钻石男歌手金奖》精选104金心情歌《金心实力至奖》精选104金心情歌《十大金心情歌》-《情深的一句》精选104金心情歌《金心国语情歌钻石奖》-《相思成灾》台湾《十大偶像》-第一名台湾金曲龙虎榜《十大唱片》-《相思成灾》台湾光华杂志《海外华人十大金曲奖》-《忘情水》全球《十大华语影星选举》-第一名美国MTV电影奖《亚洲全能艺人杰出奖》ChanelV美国Billboard排《亚洲最受欢迎歌手》ChanelVU.S.BillboardAwards-"Asia‘sMostPopularSinger"
1997无线十大劲歌金曲《真生命》无线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国语歌曲金奖》-《中国人》十大中文金曲《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十大中文金曲《中国人》十大中文金曲《最佳国语歌曲金奖》-《中国人》十大中文金曲廿载《十大最喜欢歌曲》-《一起走过的日子》新城流行音乐《劲爆亚洲男歌手》新城流行音乐《劲爆国语歌曲》-《中国人》精选104金心情歌《金心国语情歌钻石奖》-《中国人》台湾《十大偶像》-第一名台湾金曲龙虎榜《十大唱片》-《爱如此神奇》
1998十大中文金曲《四台联颁传媒大奖》十大中文金曲《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量歌手奖优异奖》十大中文金曲《你是我的女人》十大中文金曲《最佳国语歌曲金奖》-《笨小孩》无线十大劲歌金曲《你是我的女人》无线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国语歌曲金奖》-《笨小孩》新城流行音乐《劲爆男歌手》新城流行音乐《劲爆亚洲男歌手》新城流行音乐《劲爆卡拉OK歌手》新城流行音乐《劲爆歌曲》-《你是我的女人》新城流行音乐《劲爆国语歌曲》-《笨小孩》叱吒乐坛《乐坛唱作人》叱吒乐坛《最佳男歌手》铜奖叱吒乐坛《专业推介十大歌曲》-《挂念》马来西亚动感321金曲奖《全东南最受欢迎男歌手奖》马来西亚动感321金曲奖《最受欢迎华语专辑》-《爱在刻骨铭心时》马来西亚动感321金曲奖《最受欢迎华语金曲》-《冰雨》马来西亚动感321金曲奖《十大金曲》-《冰雨》,《世界第一等》新加坡醉心金曲奖《最受欢迎男歌手》新加坡醉心金曲奖《最佳歌曲》-《孤星泪》台湾金曲龙虎榜《十大唱片》-《爱在刻骨铭心时》
姓名:郭富城
专辑作品:
1990年推出首张国语专辑《对你爱不完》
1991年推出国语专辑《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1991年推出国语专辑《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
1991年获得香港电台《最有前途新人》金奖
1992年推出郭富城国语精选
1992年推出国语专辑《请把我的情感带回家》
1992年推出国语专辑《爱你》
1992年推出粤语专辑《跳不完,爱不完,唱不完》
1992年推出粤语专辑《火热动感》
1993年推出国语专辑《深深爱你的郭富城》
1993年推出国语专辑《把所有的爱都留给你》
1993年推出首张粤语专辑《没有你的爱》
1993年推出国语专辑《梦难留》
1993年推出粤语专辑《MERRYCHRUISTMAS》
1994年推出粤语专辑《由零开始》
1994年推出粤语专辑《狂野之城》
1994年推出国语专辑《梦的尽头,就是天涯》
1994年推出国粤语专辑《天若有情II天涯凝望》
1994年推出国语专辑《渴望》
1994年推出粤语专辑《铁幕诱惑》
1994年推出粤语专辑《幻影乖乖REMIX》
1994年推出粤语专辑《AK-47》
1994年推出国语专辑《一生的情人》
1994年推出粤语专辑《浪漫铁幕动感新诱惑》
1994年举行狂野郭富城诱惑演唱会
1995年推出粤语专辑《你是我的一切》
1995年推出国语专辑《我的开始在这里》
1995年推出粤语专辑《纯真传说》
1995年推出国语专辑《风不息》
1995年推出粤语专辑《备忘录》
1995年荣获香港电台《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大奖》
1995年新城精选一○四《精选金心男歌手》金奖
1996年推出粤语专辑《郭富城金曲备忘录精选歌集》
1996年国语专辑《信鸽》
1996年推出粤语专辑《最激帝国》
1996年推出粤语专辑《听风的歌》
1996年无线电视台《十大劲歌金曲》至尊舞台大奖
1996年举办郭富城最激演唱会
1997年推出粤语专辑《听风的歌卡拉EP[remix]》
1997年推出粤语专辑《华纳超极品音色系列郭富城》
1997年推出国、粤语专辑《郭富城最激演唱会LiveinConcert1996》
1997年推出国语专辑《谁会记得我》
1997年推出粤语专辑《爱的呼唤》
1997年推出粤语专辑《复制灵魂之再度复制》
1997年推出国语专辑《爱定你》
1997年推出粤语专辑《唱这歌》
1997年新城电台《新城劲爆男歌手》
1998年推出粤语专辑《风里密码》
1998年推出国语专辑《最好唱的国语精选1998》
1998年推出粤语专辑《一变倾城》
1998年香港红勘举行《一变倾城》演唱会
1998年大成校园巨星榜十大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1999年推出粤语专辑《百事郭富城一变倾城演唱会98》
1999年推出国语专辑《渴望无限AskForMore》
1999年推出粤语专辑《游园惊梦》
1999年推出国语专辑《真的怕了》
姓名:黎明
发行专辑
·1990年《Leon黎明》、《亲近你》
·1991年《是爱是缘》、《今夜你会不会来》(国语)、《我的感觉》、《倾城之最》
·1992年《堆积情感》(国语)、1992年《但愿不只是朋友》、《ILoveUOK?》
·1993年《夏日烧着了》、《我的另一半》、《深秋的黎明》(国语)、《夏日倾情》、《梦幻古堡》、《为我停留》(国语)
·1994年《天地情缘》、《我的真心献给你》(国语)、《火舞艳阳》
·1995年《爱难求》(国语)、《天地豪情》、《梦追踪》
·1996年《黎明九五演唱会》、《Perhaps...》、《为何你不是我的未来》(国语)、《感应》
·1997年《口不对心》(国语)、《IF》、《DNA出错
》(国语)、《LeonSound》
·1998年《向往》(国语)、《我这样爱你》、《玻璃之城电影原声大碟》、《如果可以再见你》
·1999年《IfIcanseeyouagain》(日本版)、《非我莫属》(国语)
『拾』 香港四大天王
一、担任1992香港小姐表演嘉宾
当时四大天王之名刚刚冒起,四人主要表演歌舞,都是王子扮相,其中黎明和郭富城的口碑最佳。
二、在人民大会堂义演
1991年,华东遭遇严重水灾,四大天王作为当时香港演艺界的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义演。
三、港九酬款演出
这是四大天王首次在露天的体育馆演唱,当时在各自表演过后有歌曲联唱时间,结果轮到其中一人唱时,其他三人就模仿他的动作在后面扮舞,郭富城唱《对你爱不完》的时候,张学友和黎明都跳的是标准的城式动作。
四、出席“太阳计划”活动
四大天王共同参与的“太阳计划”(非正规教育活动)有3次,这里说的是最后的一次。四人都是休闲打扮,现场气氛很热烈。
五、香港回归特区政府成立庆典
1997年香港回归当日,特区政府成立庆典,香港娱乐圈有8个歌手成为表演嘉宾:四大天王、谭校长、王菲、林子祥和叶倩文夫妇。他们演唱的是香江组曲。
六、悼念张国荣
2003年4月4日,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张国荣自杀后4天举行,会上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一袭黑衣合唱《当年情》,不仅是对张国荣的哀悼,似乎更是对香港娱乐圈当年辉煌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