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青春之歌〉〉作品简介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
《青春之歌》是通过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来反映这场历史大风暴的。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作家以充满激情的笔墨,真实地展示了林道静充满坎坷、充满荆棘,但却是丰富多彩的人生之旅,成功地塑造了卢嘉川、江华、余永泽等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
《青春之歌》情节真实感人,文笔流畅优美,时代色彩浓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读者,是一部常销不衰的优秀青年读物。
作者简介:
杨沫(1914-1996),原名杨成业,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中学时因家道中落而辍学,遂辗转奔波于河北保定、香河及北京等地,间或以乡村教师、书店店员和家庭教师为业,生活动荡不安。1933年开始接近共产党人,七七事变后赴晋察冀边区投身革命,并开始文学活动。1950年出版中篇小说《苇塘纪事》,1951年起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历时六年而成。此外,还著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等。
㈡ 我国五六十年代拍的电影有哪些
《白毛女》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 编剧:水华、王滨、杨润身导演:王滨、水华 主演:田华、张守维、赵路、李百万、胡朋、陈强、李壬林
《南征北战》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摄制 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 导演:成荫、汤晓丹 主演:陈戈、冯喆、张瑞芳、项堃、汤化达、王力
《董存瑞》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出品 编剧:丁洪、赵寰、董晓华导演:郭维 主演:张良、杨启天、张莹、周凋、任颐
《祝福》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桑弧 主演:白杨 、魏鹤龄、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岭》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导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
《铁道游击队》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6年出品 编剧:刘知侠 导演:赵明 主演:曹会渠、秦怡、冯喆、冯奇、冯笑、邓楠、仲星火、陈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电影制片厂1957年出品 编剧:石言、黄宗江 导演:王苹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张璋、康天申、陈东岗
《永不消逝的电波》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8年出品 编剧:林金 导演:王苹 主演:孙道临、袁霞、王心刚、陆丽珠
《青春之歌》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杨沫 导演:崔嵬、陈怀皑 主演:谢芳、于洋、康泰、于是之
《林则徐》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吕宕、叶元导演:郑君里、岑范 主演:赵丹、韩非、秦怡、蓝谷、钱千里
《林家铺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水华 主演:谢添、张亮、林彬、马薇、韩韬、于蓝
《五朵金花》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赵季康、王公浦 导演:王家乙 主演:杨丽坤、莫梓江、王苏娅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1959年出品 编剧:李天济 导演:鲁韧主演:仲星火、上官云珠、马骥、李保罗
《战火中的青春》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 编剧:陆柱国 导演:王炎 主演:王苏娅、庞学勤、林农
《红旗谱》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胡苏、凌子风、海默、吴坚 导演:凌子风 主演:崔嵬、蔡松龄、鲁非、赵联
《刘三姐》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乔羽 导演:苏里主演:黄婉秋、刘世龙、梁音、张巨克、贺汝瑜
《红色娘子军》 天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梁信 导演:谢晋 主演:祝希娟、陈强、王心刚、向梅、金乃华
《革命家庭》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夏衍、水华 导演:水华 主演:于蓝、孙道临、于洋、田方、秦汉
《甲午风云》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2年出品 编剧:希侬、叶楠、陈颖、李雄飞、杜梨 导演:林农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颖、李颉、庞学勤
《冰山上的来客》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乌·白辛导演:赵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张嘎》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徐光耀 导演:崔嵬、欧阳红樱 主演:安吉斯、吴克勤、李小燕、李健、张平
《红日》 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瞿白音 导演:汤晓丹 主演:张伐、高博、中叔皇、李农、里坡、杨在葆、舒适
《早春二月》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谢铁骊 导演:谢铁骊 主演: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高博
《野火春风斗古城》 八一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李英儒、李天、严寄洲 导演:严寄洲 主演:王晓棠、王心刚、陈立中
《阿诗玛》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葛炎、刘琼导演:刘琼 主演:杨丽坤、包斯尔、韩非、崔超明、黄琼英、柳杰、冯奇
《英雄儿女》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毛烽、武兆堤导演:武兆堤 主演:刘世龙、刘尚娴、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周皓 导演:水华 主演:赵丹、于蓝、张平、项堃、蔡松龄、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林谷、徐进、谢晋 导演:谢晋 主演:谢芳、曹银娣、李纬、冯奇、上官云珠
㈢ 50年代的电影 这是一部什么电影呢
这不是影片,只是一张照片http://photo.xitek.com/photoid/42877/p/1
㈣ 五六十年代老电影
一、《南征北战》
《南征北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战争片,由成荫、汤晓丹联合执导,陈戈、冯喆、张瑞芳等主演,于1952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话剧《战线》,讲述了解放战争初期,在华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思想,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
二、《董存瑞》
《董存瑞》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郭维执导,张良、杨启天、张莹、周凋、任颐等主演的战争片,于1955年1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讲述了董存瑞从见习小八路开始,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枪火洗礼,逐渐由鲁莽、冲动的孩子蜕变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
三、《祝福》
电影《祝福》,原著为鲁迅小说《祝福》,夏衍改编剧本,桑弧导演,白杨主演,195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该片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四、《上甘岭》
《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五、《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赵明执导,曹会渠、秦怡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56年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临城枣庄的一支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带领下,活跃在铁路线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的故事。
㈤ 50年代的电影都有哪些
红牡丹,英雄儿女都不是五十年代的。
㈥ 谢君豪主演的青春之歌的大概内容!
1931年夏,从西山女中毕业的林道静正梦想着上大学,却被父亲和后妈逼着要嫁给教育局局长胡梦安,不甘心屈服的林道静偷偷出逃在北戴河,投靠表哥未果的林道静差一点被小学校长余敬塘卖给“鲍鱼宪章”做九姨太,林道静只觉得天下之大没有她的容身之所就要投海自尽,所幸被北大学生余永泽救起,涉世未深的林道静感觉浪漫、充满书卷气的余永泽是自己的理想情人……
在热播荧屏的20集红色经典电视剧《青春之歌》中,最有争议的角色无疑是金马影帝 谢 君豪扮演的“不太革命”的余永泽,不过,尽管塑造的角色不是正面形象,甚至有“反派”的嫌疑,但在 谢 君豪看来,自己在剧中还是爱国的,只是救国的方法与林道静有所区别。
拍摄于50年代的电影版《青春之歌》上映后,余永泽是当时热议的焦点,许多观众都对这个“不太革命”的人物表达了自己的愤慨,而在新版电视剧中,余永泽继续着他的“不太革命”,屡屡在学生运动中与林道静发生分歧,最终不得不和她分手,独自一人“一心只读圣贤书”。
据 谢 君豪介绍,余永泽的政治理念是各职业的人应该分工:“学生应该念书,念完书要提高自己的学问,然后把中国老百姓的水平提高,这样才能根本地救国。至于其他的人,军人有军人的责任,政府有政府的责任,学生有学生的责任,分工合作,各司其责。”
对于两个人让人感到遗憾的结局, 谢 君豪表示,在他看来,其实余永泽并不是不爱国,只是救国的手段和理念上和林道静有分歧而已:“他们两个不是一个好一个坏,然后好的那个就不爱坏的那个,其实两个人都有一种抱负和理想,只不过他们的理念不一样,林道静提出学生运动可以救国,但余永泽不建议采用这样的方法,他希望用学问救国,两个人就是方向不一样,才导致了最终的分手。”
谢君豪(blog)说,在他的眼里没有好人或者坏人,只有人物形象,角色所做出来的事情可能有好有坏,但无论好事或坏事,最终都有支配他去这么做的动因。他表示余永泽的行为动因是他反复琢磨的事情,因为不关注这种动因就不会彻底地理解这个人物,从而导致表演片面化。而在他眼里的余永泽是可以理解的:“他觉得知识可以救国,他不喜欢激进的政治运动,他爱林道静,他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小家,并为这个目标而不停地努力着。”
㈦ 青春之歌电影演员表
《青春之歌》演员表 :
谢芳
饰 林道静
于洋
饰 江华
康泰
饰 卢嘉川
于是之
饰 余永泽
秦文
饰 王晓燕
㈧ 电影,青春之歌中扮演于永泽是谁
电影《青春之歌》是根据杨沫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1959年由崔嵬和陈怀皑导演,
谢芳、于洋、康泰、于是之、秦文等主演的经典电影,其中扮演余永泽的是中国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老师。
㈨ 青春之歌的相关电影
由于青春之歌小说轰动效应北京、上海两大制片厂因争拍《青春之歌》片相持不下形成僵局,选好林道静的扮演者,是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有多位著名演员希望饰演林道静(其中包括编剧杨沫的妹妹——著名影星白杨),但湖北歌剧院的青年演员谢芳脱颖而出,成为林道静的扮演者。选择这么一个没有电影表演经历,崔嵬承担了很大风险。为了建国十周年献礼,彭真指示,一定要把《青春之歌》拍好,要用最好的胶片拍。导演崔嵬深知这部电影的分量,连林道静身边的配角都精心挑选了当时大牌儿演员来演秦怡演林红,于是之演余永泽,康泰演卢嘉川,于洋演江华,赵联演叛徒戴愉,连一个一句话的角色地主都有老演员赵子岳主演。还请大作曲家瞿希贤作曲,大指挥家李德伦为指挥。北京名摄影聂晶(小兵张嘎摄影),大跃进速度仅用5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片的制作。彭真亲自审查样片,一致推举为十年大庆的献礼片。崔嵬冒险启用名不经转谢芳被证明是具有远见卓识的。电影《青春之歌》随后获得了巨大成功。公映后,北京各家影院全部爆满,很多影院甚至24小时上演。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很多人吃不饱肚子却排长队买票。抗日流行歌曲《五月的鲜花》随着这部电影的放映,再次流行全国。同时,影片在海外日本共产党、朝鲜、越南等国也引起了轰动。1960年5月至7月,《青春之歌》在日本东京、仙台、札幌、大阪、京都、广岛、福冈、名古屋等地放映达36场,受到日本青年观众的热烈追捧。1961年春,谢芳去日本访问。在东京的大街上,林道静的巨幅画像有一层楼高。代表团的汽车开到哪里,哪里就有拥挤的人群拿着笔记本要求谢芳签名留念。影迷狂热地喊着:林道静!林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