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圆·奋进”为主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电影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伴随着全国影院相继复工复产,北京国际电影节回归,与观众重逢。
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融合创新发展要求,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梦圆·奋进”为主题,突出“云上北影节”特色,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在22日至29日为期8天的“北影节时间”里,将举行北京展映、电影大师班等系列活动。
本届电影节“北京展映”环节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新突破。展映分为线上展映、电视展映、影院展映、露天展映4个部分,放映300多部中外优秀影片。
“云上北影节”是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一大亮点。本届北影节与互联网高度融合,境外嘉宾将以“云连线”方式参加北影节各项活动。将在北影节官网搭建3D全景展示系统,推出各公司项目和影片的“云展位”,举办线上“北京市场”展会,为展商、嘉宾提供数字化、智能化、高效率的交流合作体验。
(1)第十集电影节扩展阅读
2020年8月22日,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启动式。
2020年8月29日,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圆满落幕。29日晚,举办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特别节目——“再相聚”,节目分为《再相聚·相聚挚爱》《再相聚·相聚2020》《再相聚·相聚未来》三大段落,勾连起中国电影人勇于“圆梦”的情怀,同时记录了第十届北影节突破奋进的姿态,展望了中国电影蓬勃向上的未来。
Ⅱ 中国电影节是什么时候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电影业也在不断的蓬勃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进入到一个全盛时期。关于四大电影节的定义,也渐行渐远。较老的版本: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2010年中国的影视票房取得了国际前所未有的成绩,从而诞生了又一个国际性的大型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到目前为止,中国最权威的且最专业的电影节已有五个,他们分别是: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金鸡百花奖,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其中具有国际性质的电影节有两个: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
另外:
中国大学生电影节,是个综合性质的集合概念。具体是以高校为核心,相关机构联合举办的电影文化评奖活动。目前主要以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时间最长。此外,著名的大学生电影节还有:中国杭州大学生电影节、中国天津大学生电影节、中国上海大学生电影节、中国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成都大学生电影节。每年一届。
Ⅲ 第十届长春电影节所有的获奖名单!
第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完全获奖名单:
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建国大业》
最佳导演奖:哈斯朝鲁《孟二冬》
最佳男主角奖:王学圻(《十月围城》) 张家辉(《证人》)
最佳女主角奖:赵薇 (《花木兰》) 惠英红 (《心魔》)
最佳男配角奖:孙海英 (《高考1977》)
最佳女配角奖:吴君如 (《岁月神偷》)
最佳编剧奖: 《沂蒙六姐妹》
最佳摄影奖:《十月围城》 《谁主沉浮》
最佳音乐奖: 《画皮》
最佳数字电影奖:《幸福并不遥远》
最佳新人奖:贾云(《第一军规》) 赵小欧 赵小溪(《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评委会特别奖: 《不能没有你》、《谁主沉浮》、《岁月神偷》
Ⅳ 电影节有哪些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奖为东京大奖;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
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奖为金爵奖;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九大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除了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阿根廷的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以外的其它9个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合称为世界 9大A级国际电影节。
五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中排名前三的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和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合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金棕榈奖,金熊奖还是金狮奖,其权威性,艺术性,科学性,都足以媲美奥斯卡金像奖。
中国四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中国电影四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童牛奖
Ⅳ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是什么
以“梦圆·奋进”为主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电影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伴随着全国影院相继复工复产,北京国际电影节回归,与观众重逢。
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融合创新发展要求,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梦圆·奋进”为主题,突出“云上北影节”特色,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在22日至29日为期8天的“北影节时间”里,将举行北京展映、电影大师班等系列活动。
本届电影节“北京展映”环节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新突破。展映分为线上展映、电视展映、影院展映、露天展映4个部分,放映300多部中外优秀影片。
“云上北影节”是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一大亮点。本届北影节与互联网高度融合,境外嘉宾将以“云连线”方式参加北影节各项活动。将在北影节官网搭建3D全景展示系统,推出各公司项目和影片的“云展位”,举办线上“北京市场”展会,为展商、嘉宾提供数字化、智能化、高效率的交流合作体验。
(5)第十集电影节扩展阅读:
活动内容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活动进行了全面创新,将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分四个单元满足影迷的观影愿望,丰富广大群众的电影选择。其中,线上展映部分将由爱奇艺电影作为“官方独家网络展映平台”,电视展映部分则由北京卫视、BTV影视、BTV青年三个频道分时段播出。
想要随时随地欣赏佳片的观众,只需在展映期间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设备,锁定相关频道与播放平台即可,不管身在何处都能同步“云”参与北影节的展映活动。
为期8天的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300多部中外佳作,举办10场主题论坛、4场大师班0场主题论坛、4场大师班分享、16节精彩课堂、精彩创投活动,首次集体以云上形式呈现,打破观众线下触达壁垒,以“云端”形式让专业内容与观众零距离。
“云上的电影节”消融了时空的阻隔,成为了一个永不落幕的影视盛典,获得各界的盛赞。北影节北京市场签约额达330.89亿元
Ⅵ 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名单
评委会主席:
陈凯歌{中国}
评委副主席:
费尔南多·特鲁巴{西班牙}
评 委:
迈克尔·巴尔豪斯{德国}
玛丽亚·加西亚·古欣纳塔{意大利}
吕克·雅盖{法国}
陆川{中国}
小栗康平{日本} 评委会主席:
中国导演:何平
评委:
中国香港导演:张婉婷
日本导演:行定勋
泰国导演:阿彼察邦
法国影评人:让·米歇尔·付东
Ⅶ 第10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的提名名单
最佳华语故事片提名:
《建国大业》
《不能没有你》
《十月围城》
《孟二冬》
最佳导演提名:
戴立忍《不能没有你》
哈斯朝鲁《孟二冬》
罗启锐《岁月神偷》
最佳男主角提名:
王学圻《十月围城》
张家辉《证人》
任达华《岁月神偷》
谭洋《孟二冬》
最佳女主角提名:
赵薇《花木兰》
惠英红《心魔》
最佳编剧提名:
戴立忍《不能没有你》
思芜《沂蒙六姐妹》
郭俊立、秦天南、陈嘉仪、陈铜民《十月围城》
江海洋、谷白、宗福先《高考1977》
最佳男配角提名:
谢霆锋《十月围城》
孙海英《高考1977》
最佳女配角提名:
曹翠芬《沂蒙六姐妹》
吴君如《岁月神偷》
江一燕《南京!南京!》 1. 《建国大业》
2. 《十月围城》
3. 《叶问2》
4. 《不能没有你》
5. 《画皮》
6. 《岁月神偷》
7. 《惊天动地》
8. 《证人》
9. 《寻找成龙》
10. 《孔子》
11. 《秋喜》
12. 《南京!南京!》
13. 《心魔》
14. 《沂蒙六姐妹》
15. 《谁主沉浮》
16. 《高考1977》
17. 《窃听风云》
18. 《疯狂的赛车》
19. 《越光宝盒》
20. 《花木兰》
21. 《人在囧途》
22. 《邓稼先》
23. 《天安门》
24. 《第一军规》
25. 《出水芙蓉》
26. 《重归杜鹃》
27. 《孟二冬》
28. 《南京的那个夏天》
29. 《寻找刘三姐》
30. 《马文的战争》
31. 《江山风雨》
32. 《我的唐朝兄弟》
33. 《熊猫大侠》
34. 《冰雪同行》
35. 《我是植物人》
36. 《铁流1949》
37.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38. 《幸福并不遥远》
39. 《缘来是咱俩》
40. 《各得其所》
Ⅷ 王宝强演过哪些电影
王宝强
简介
姓名:王宝强
组合成员:
性别:男
出生年:1984年
生日:4月29日
(确认中)
体
重:54
kg
血
型:AB型
星
座:金牛座
国籍:中国
地域:中国大陆
职业:演员
身高:170cm
王宝强出生于河北南河县大会塔村,6岁时开始练习武术,8岁-14岁在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之后来到北京闯天下,在各个剧组当武行做群众演员。命运似乎很眷顾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孩子,16岁时,王宝强被导演李扬挑中,主演独立电影《盲井》,这部电影让他一夜之间从武行变成金马奖最佳新人。(法国第五届杜威尔电影节“最佳男主演奖”、第四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新人奖”以及第二届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2004年参演冯小刚贺岁剧《天下无贼》,名声大噪。
王宝强成名以后,成了家乡河北省南和县的宝贝,全县人都以他为骄傲。为此节目组特意请来了宝强家乡的两位领导,家乡领导对宝强寄予了厚望,还承诺帮助宝强解决他的婚姻问题。宝强也表示,只要家乡需要,他随时随地到。
作品列表
主要电视剧作品:
2005年《猜心妙手》
导
演:吴
兵
2005年《暗算》
阿炳(演员)
导
演:柳云龙
2006年《殷商传奇之哪吒》哪吒(演员)
导
演:钟侃燮
2006年
《士兵突击》许三多(主演)
导
演:康洪雷
2007年
《大胃王》
导
演:罗惠德
主要电影作品:
2002年
《盲井》
导
演:李
杨
2004年
《天下无贼》
导
演:冯小刚
2006年
《集结号》
姜茂才.(主演)
导
演:冯小刚
主要获奖作品:
2003年《盲井》在第四十届台湾金马电影节荣获
最佳新人奖
2004年《盲井》在第五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荣获
最佳男演员奖
2004年《盲井》在第二届泰国金鸟电影节荣获
最佳男演员奖
2005年《天下无贼》在第一届电影排行榜荣获
最佳新人奖提名
2006年《天下无贼》在第二十八届中国电影百花奖
最佳新人奖提名
广告作品:
淘宝网
汇源汇源奇异王果饮料代言等
Ⅸ 知名的国际电影节奖项名称
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oscar.com/
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颁发。主要项目: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其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此外还颁发一些特别荣誉奖。每次竞选都分两个阶段:提名和投票阶段。投票由电影艺术与科学院的三千余会员进行。他们从集体投票中选出最佳影片,然后分门别类按专业选举最佳演员、导演、编剧、摄影等,表决揭晓后进行授奖仪式。由名演员作司仪,由前奥斯卡奖获得者授奖。
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第一次颁发欧洲奥斯卡---欧洲电影奖。该奖的宗旨是永久树立欧洲各国都遵循的电影的艺术精神,意在唤醒全球观众对欧洲艺术人文电影的信心及支持。原来欧洲电影奖总部一直设在德国柏林,进入90年代后期,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庆典移师伦敦。2000年欧洲电影奖在法国的巴黎举行。1988年1996年德国电影导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导演IngmarBergman担任拥有1000名成员的欧洲电影学术学院主席。最初的奖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艺术家Markus Lupertz设计,1997年原奖座被一位身着欧洲星长裙的长发美女取代,由英国设计家TheoFennell设计。很凑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国奥斯卡完全一样,一对儿般配的骄傲冤家。
英国电影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bafta.org/
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1947年,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相当于英国的奥斯卡奖,但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提名,奖项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奖类似。1959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1975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1947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奖。第2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3届增设联合国奖。第6届增设最佳英国女演员、最佳英国男演员、最佳外国女演员、最佳外国男演员、最有前途的新人5项奖。以后几乎每几届就有新的奖项产生。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资源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于1985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是当今世界9大A级电影节之一。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电影节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 旨在发掘新人和奖励青年导演,要求正式参赛片导演的作品不能超过三部。因而入围导演多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著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后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
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份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份,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份,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於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份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
法国凯撒奖(César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cesarcinema.com/
法国国内电影的最高评奖,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由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学会和法国电视二台合作举办。并组织评选投票产生。它以法国著名雕塑家巴勒达西尼·凯撒命名(因凯撒奖奖座由他设计)。始于1976年,每年一届。首届设13个单项奖,即最佳法国片、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等。1982年开始增设最佳处女作奖。1984年又增设最佳男女青年演员希望奖。
美国电影金球奖(Golden Globes)
官方网站:http://www.goldenglobes.org/
金球奖,始终笼罩在奥斯卡的阴影之下,更像是奥斯卡前的一次预演。金球奖始自1943年,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主办,是美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金球奖共设有24个奖项,金球奖的被提名者名单通常是在圣诞节前公布,颁奖晚会则选在一月中旬举行。金球奖颁奖晚会的举办地点曾多次变动,不过近几年似乎已经固定在贝弗利山的希尔顿饭店。作为每年第一个颁发的影视奖项,金球奖被许多人看作是奥斯卡奖的风向标。近十几年来二者结果的对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於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贸素,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年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及五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
中国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香港电影金紫荆奖(Golden Bauhina Awards)由香港影评人协会(HKFCA)主办,始于1996年,每年举办一次,本协会共有会员四十多人,其中包括电影教育、电影研究、电影工作者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及学者。目的是推动香港电影文化的发展,鼓励创作更多优秀电影,总结一年香港影坛的成绩。
中国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
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主办,始于1995年。每年1-2月举行评选,评选范围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开上映的华语电影。
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
"金马奖"是台湾为促进华语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华语片以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该奖创办于1962年,由台湾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8、1974年停办),主要评选对象为台湾电影,后扩展了香港电影,九十年代后将大陆电影也纳入评选范围。现在是一个世界华语电影年度评选的奖项,至1999年一共举办了36届,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整体电影事业的发展,对华人电影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