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有哪些颁奖机构,然后,韩国和日本的电影在世界上如何
电影的颁奖机构好多哦,像是中国很多有钱的话也是能办颁奖的,但是媒体关注度最高不还是金马、金像、亚太(非中国办)、金鸡百花、上海国际电影节、长春国际电影节,觉得差不多的也就前几个,金马比较重艺术有人文关怀,亚太做的也蛮不错,算是各有侧重。颁奖肯定是侧重本国的,但是中国的所谓国际电影节既不是给自己人也没有自己的取向,你看看得奖人就知道了,国际上的肯定就是常见到的奥斯卡、金球、戛纳、柏林、威尼斯、还有圣丹斯这样的非主流的主流。
韩国比较出名的春史电影节、青龙电影节、百想艺术大赏(电视电影综艺都包括在内)、釜山国际电影节,各自历史你可以自己网络,日本的像是东京国际电影节。
单单以电影工业而论,韩国在这三国中绝对是第一的,国产电影当然厉害,咱们这么大的家随便捧捧场票房也很高,但是怎么说呢,韩国的电影还是可以坐下来看完的,在国际上也算有一定的声誉,太烂太另类的肯定哪国都有;国产电影大部分只能快进,水平参差不齐,而在国际上得奖的电影它不一定好看,很多都比较沉重,在国内知名度低,有迎合之嫌,到底咋样大家有目共睹;日本电影出不了门(动漫电影不算上的话),除了惊悚之类(近来也没佳作),很多都是电视播的好然后再出个电影,日本人估计看得挺high吧,往国际上一放,不忍直视,但是日本是有些个国际知名的导演演员的;如果不考虑太多其他因素,中日韩三国电影的影响力估计能勉强和连宝莱坞相比并论?呵呵,欧美肯定是强势,不过日韩的舞台剧做的真的很棒,尤其是日本,在国际上非常出名,舞台剧演员也比较受尊重
『贰』 金鸡百花奖不被影评人认可,真是因为黄晓明和杨颖夫妻么
2016年,李易峰(老泡儿)和杨颖(寻龙韵)分别获得男配角和女演员奖李逸枫击败的是段逸红(在上海电影节上获得金爵奖)、张毅(因配角获得金鸡奖)和夏雨(温尼斯的精彩表演),杨颖的奖项是在提名阶段逐一排除真正有竞争力的对手,以很少的上场时间和纯粹的提名赢得多个客串角色。
多年来,除了中国的合作伙伴,黄晓明也拍过许多著名的坏电影他是范冰冰、杨幂等最著名的“不良电影专业人士”之一,他的获奖以及金鸡奖、百花奖也受到质疑。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影百花奖是华语世界最古老的电影奖(1962年5月举行)上世纪80年代,它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电影的头号奖项真正积极踊跃的全民投票,对影片的影响,就连今天两岸三地的所有奖项都无法比拟。
『叁』 电影《兰心大剧院》的豆瓣评分是多少
豆瓣评分7.9,这部电影的年代感非常强烈,仿佛把自己带到了七十多年前的那个年代。
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镜子。电影中,我们会看到各色镜像的不同展示,镜子、车窗、旋转的玻璃门、偷窥用的望远镜、房间里于堇靠着思考的窗子、地面上堆积着的雨,甚至执行的任务都叫two-way mirror 。随后观看电影的同学们可以格外留意一下。
『肆』 获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有哪些
1、《霸王别姬》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2、《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该片在北美上映,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2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3、《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该片使用一班非专业演员制作一出像纪录片的电影,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在该片中张艺谋保留了演员本身的名字。本片获得十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大阅兵》获评委奖。
5、《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伍』 上海电影节哪天开幕啊'''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开幕那天明星最多'''票在哪里买啊
2014年第17届上海 国际电影节
举办时间:2014年6月14日-6月22日
举办地点:上海各大影城
售票时间:6月7日,即正式开始前一周的周六上午
展映影院:35家展映影院 (其中展映影厅中可以有原生4k放映设备的厅有:上海影城一厅、永华一厅、和平、大光明一厅、曹杨、17.5)
关于购票(依据往年经验):
1、每次售票都是开幕前一周的周六
2、每次售票都无外乎指定展映影院现场购买,或者格瓦拉、豆瓣等网购
购票方式:
1、直接去以上指定展映影院现场购买,即6月7日上午去任意一家,理论上都可以购买别家的票,但有些影院会推脱说连不上网等理由,执行得比较好的是上海影城、大光明等,排队党可以直接去影院购买,有经验的可以去较为冷门的影院去联网购买
2、网络购票:格瓦拉、天下票仓、一票通(有条件的可以直接去住家附近的电影院购买,只能网购的,建议大家翻阅一下2013、2012、2011、2010、2009五届的豆瓣电影节同城帖里对网购网站的投诉帖,就可以比较出格瓦拉和一票通的优劣了。天下票仓是今年新加盟的,预计采用与格瓦拉相同的出票、取票方式。 )
『陆』 亚洲有哪些分量重的电影节
东京国际电影节,韩国釜山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
『柒』 那位好人能提供世界上比较著名的电影节 以及所设置的奖项名称
世界十大电影节:
嘎纳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
美国圣丹斯电影节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
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日本东京电影节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洛加诺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资源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于1985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是当今世界9大A级电影节之一。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电影节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 旨在发掘新人和奖励青年导演,要求正式参赛片导演的作品不能超过三部。因而入围导演多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著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后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
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份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份,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份,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於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份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
『捌』 豆瓣评分在8分以上的电影其实有很多,但观影体验却让人觉得很差,其中都有哪些作品
1.少年时代
请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我真的真的很不喜欢理查德·林克莱特同志,他拍的爱在三部曲我就有些呵呵,到了《少年时代》达到顶峰。他超级能叨叨,但这种叨叨不是伍迪艾伦那种小知识分子狡黠幽默的叨叨,好似硬装文艺,硬扯着你灌输人生哲理的叨叨。除了一个12年噱头的流水账,我真看不出有啥过人之处,结合冗长的篇幅,缺乏的颜值,大家在电影院睡着也是情理之中。不好意思,我对同样青少年成长的《荒野生存》可以感同身受,但这片。。。。。还是算了。
『玖』 是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影片里在豆瓣评分高的,这部影片入围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获得了金棕
柏林电影节斩获金棕榈,我还金鸡百花电影节斩获奥斯卡呢。
『拾』 垃圾射手网,还好意思说任何字幕都可以找到
2014年11月23日,射手网无预警宣布正式关闭。 CFP 图
字幕组基本都是自愿自发的网络小组,几乎没有人以此为职业
薰衣草法语字幕组成立于2009年,成员以学生为主,有法语专业出身也有业余自学法语的,来自国内的、海外的都有。翻译作品以电影预告片、歌曲和动画片为主,还有少量长电影的字幕。代表作有动画片《巴巴爸爸》,电影《伦巴》、《埃及艳后的任务》等。澎湃记者从该组元老级核心成员处了解到,“薰衣草”的活跃期有两三年,后因主要成员纷纷毕业工作,无法继续投入巨大的精力,于2011年逐渐淡出,不再出产字幕作品。
“薰衣草”当年的制作组有二三十人,另有一两百人的爱好者群。爱好者出于对法语和影视的强烈兴趣而在网上聚到一起,先在论坛活动,加入豆瓣小组和QQ群,“比较积极的、水平符合要求的成员就会参与具体的工作,加入制作组。”
制作组通常由听译组(把台词或歌词听写成法语)、法译汉组和后期组(如制作时间轴等)三部分构成,8人的配置。每一部作品都由专人安排时间进度,负责统筹工作。比如一条两三分钟的电影预告片,整个制作大概要花一周左右。“因为我们都是业余做这个事情。并且没有字幕源,其中最难的就是听译部分。听译可能会有错,所以需要一遍两遍反复听了修改,这个很花时间。之前做过一部多集动画片,也是每周出一集的速度。”自己做过这类事情就深有体会了,“像人人网也有法语影视的组,他们经常出品电视剧,40多分钟甚至一小时一条,都是很不容易,是非常花功夫的。”
“薰衣草”的字幕作品制作完之后,会在内部群里供成员下载分享,也会放上youku等网站传播分享。至于传播率,“相对来说,网上做中法双语翻译字幕的是很少的,我们自己其实并没有做什么主动的推广,但像 法语法国 、沪江网等微博微信网站都会转载我们。我们最早的一批人就是在沪江网的法语版面认识的。”
作品的选择都是组员沟通后自主决定的,整个过程也都是志愿协作,无报酬、非商业用途。“据我所知,字幕组都是没什么商业用途的,基本都是自发自愿的公益行为。不同的只是有些组的经验更足,技术上更成熟。不太可能有人是完全以此为职业的。”
组里成员还是以网上交流为主,线下活动较少。在一周年的时候有过线下的自费聚会活动。上海电影节曾向“薰衣草”发出邀请,想请他们翻译一些法语电影,组员们也想尝试下“落地”的可能性,“研究能否以更合法化的方式和机会做这类翻译的事情”,但可惜的是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没有做成。
对于射手网的倒掉,这位核心成员表示,“在成立字幕组之前,我们也做了很多法律方面的研究。如果要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的话,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做了。字幕组的存在能为国内观众提供更多接触国外影视剧的途径,光靠正版引进的话,目前的接触面非常有限。所以这一波的关站、下线,还是觉得蛮心寒的。而这几年字幕组一直都是蛮兴旺地在发展,所以这次发生这样的事我没怎么预料到。像英语字幕组破烂熊,日语字幕组日菁、猪猪等都是坚持了挺久的有知名度的字幕组。没有了人人之类字幕大站,今后字幕组在国内可能要转地下了吧,或者转移到服务器在国外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