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有关商鞅的电影或者电视剧
片名:商鞅传奇
地区:内地
集数:22集
时间:1997年
发行:上海有线电视台 北京有线电视台
监制:王听剑
总制片人:周林
总策划:罗欣
总导演:周晓文
制片人:崔承、陈文
导演:刘京、陈玲
编剧:冉成淼
摄像:梅刚
美术设计:窦国祥
录音:洪毅
作曲:赵季平、赵麟
剪辑:陈亚中
责任编辑:单兰萍
演员名单
卫鞅:周里京 杜娃:李冰冰 珠儿:伊春德 秦孝公:戈治均 景监:吴旗 嬴驷:吕一丁 赵安:李明臣 云姬:王美红 甘龙:邸国强 店小二:王大治 王后:宫景华
商鞅,原名公孙鞅。他是战国末年卫国贵族后裔,人称卫鞅。后因秦孝公赐予商地,史称商鞅。战国末期,群雄争霸,英雄辈出。各国有志之士纷纷走出国门大展鸿图。卫鞅就是这样一位有志之士。他投靠魏国力主主秦,却因损害贵族集团的利益惨遭斥、放逐。在珠儿的帮助下,卫鞅与杜娃一起逃出魏国并与两位奇女结下不解之缘。
卫鞅来到正处在风雨飘零之中的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卫鞅励精图治、推行新法,使得秦国上下一片繁荣、歌舞升平。
因推行新法触及保守势力的利益,卫鞅步履蹒跚,面临重重危机。卫鞅被诬陷食污国库银两蒙冤入狱。为救卫鞅,杜娃忍辱负重施展美人计,收集证据。终于在终审大堂因证据确凿,发誓:谁要卫鞅死,除非黑白颠倒,日夜逆行,违此约者杀无赦。
太子继承王位后,深深认识到卫鞅的变法主张是对的,但是却不能容忍卫鞅的存在。他不愿有违秦孝公与众臣对立下的誓言,便利用日全蚀之际用五辆马车把卫鞅车裂致死……
② 车裂商鞅出自哪部电影
商鞅传奇 a
③ 商鞅是谁演的,商鞅扮演者,大秦帝国商鞅
2014版《大秦帝国之裂变》中商鞅的饰演者:王志飞
王志飞,1965年3月20日出生于北京市,198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内地男演员。
④ 大秦帝国商鞅是那一部电视
《大秦帝国》,第一部讲述秦国国君(秦孝公)嬴渠梁招募天下名士去秦、以及商鞅变法的一系列过程;
《大秦帝国》第二部叫做《大秦帝国之纵横》,讲述的是秦孝公和商鞅死后,秦国在惠王带领下任用张仪称霸天下、合纵连横的故事!!
⑤ 卫央和商鞅电影叫什么名字
大秦帝国之裂变 (2009)
导演: 黄健中 / 延艺
编剧: 孙皓晖
主演: 侯勇 / 王志飞 / 卢勇 / 吕中 / 高圆圆
类型: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09-12-18
⑥ 有关商鞅的电影!
商鞅传奇
大秦帝国
东周列国
第三章 商鞅变法(6-9集)
⑦ 日本哪个动画片演绎了秦国的崛起
秦孝公时期重用异国谋士商鞅进行变法,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渐渐强大起来,到秦始皇时,已具备统一六国的物质基础“商鞅变法”秦国突飞猛进,张仪的 “外连衡而斗诸侯”政策给秦国一个灵活的外交,而范雎“远交近攻”政策,更是让秦国的军事行动取得了辉煌成就”。秦国的这一批谋士还具有为了秦国而不顾生死的优良作风。比如说,楚怀王要以杀害张仪来换得秦楚联合,张仪就不顾自己的安危只身到了楚国,最后再凭借着自己的机智摆脱了危险。从这一种大义凛然的风范来讲,秦国的谋士品格的确要高于他国谋士。除此之外,秦国的这几位谋士也有一种为了事业而敢于做在他人看来大义不道之事,因为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了自己的祖国,但是对于自己的故乡多少都会具有一定的留恋之情,当秦国即将灭亡自己祖国的时候,他们深明大义,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⑧ 适合儿童观看的动漫电影有哪些
我认为有以下这些:
第一部:《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这部动漫电影是在2017年在中国上映,剧情主要剑术的是蝙蝠侠为了拯救陷入水火之中的哥谭市而和反派小丑斗智斗勇的故事,蝙蝠侠不仅要对抗小丑并且还要抚养罗宾,是不是很好奇特立独行的独行侠蝙蝠侠是怎么和他人合作最终成为影响的呢?好奇的话就去看电影吧!

第六部:《宝贝老板》
这部动漫主要讲述的是一个7岁的小男孩是家中的独生子更是家人最大的宝贝,但是这种幸福的生活在一个婴儿的出现被打破了,父母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新降生的孩子身上,面对这样的情况,小男孩非常不开心,他想要重新得到父母的宠爱,他到一家宝贝公司上班,一开始只是想要得到父母的关爱,但是渐渐的他却是发现了这家公司里面隐藏的阴谋。
⑨ 有一个电影里面有商鞅变法的的电影叫什么名子啊
《大秦帝国》,非常有名,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前后始末!商鞅是古代有名的变法大才,他的变法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而且他有治国大才!秦孝公封他商于之地六百里,后世对他的变法评价也很高!
⑩ 新版本《大秦帝国》中扮演卫鞅的男演员演技太好了,是哪位男演员
卫鞅一般指商鞅(先秦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1-2] 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早年生活
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3] 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5] ,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6] ”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
投奔秦国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当时黄河和崤山以东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淮河、泗水之间有十多个小国。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间用武力相互征伐吞并。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被诸侯们疏远,像夷狄一样对待。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7]
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发布求贤令,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商鞅第一次用帝道游说秦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指责商鞅是个狂妄之徒,不可任用。五日后,商鞅再次会见秦孝公,用王道之术游说,孝公不能接受并再次通过景监责备商鞅。商鞅第三次会见秦孝公时用霸道之术游说,获得孝公的肯定但没有被采用,但商鞅此时已领会孝公心中的意图。最后商鞅见孝公时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时十分入迷,膝盖不知不觉向商鞅挪动,二人畅谈数日毫无倦意。[8] 景监不得其解,向商鞅询问缘由。商鞅说秦孝公意在争霸天下,所以对耗时太长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学说不感兴趣。
酝酿变法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秦孝公召开朝会命臣工商议此事。[9]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语出《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