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罗马电影节有名吗
一般吧
国际电影节:一般是由举办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向国际电影制作者联盟(ZUMM)登记后,分别列如各种等级。其中A级为最高级,目前只有6个。即: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赛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全球6大电影节。
· 免费用QQ打电话超清晰
· 银行卡 安全快捷换Q币
· 沟通无极限手机Q时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变心情
· 管中窥豹 明察秋毫
· QQ秀 秀出个性真自我
A级以下,较著名的电影节还有:东京、香港、孟买、布鲁塞尔、洛杉矶、塔什干、墨尔本、巴黎、德黑兰等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1951年由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创办。每年2月-3月初在西柏林举行,为期2周。最高奖为“金熊奖”。
戛纳国际电影节:1946年9月在法国外交部、教育部、法国电影联合会支持和资助下,举办了第一届电影节。以后每年5月举行,为期2周,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1946年由前捷克斯洛伐克创办,每年6-7月间举办,为期2周,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奖”,简称“水晶球奖”。从1959年起又同前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交叉举行。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1932年8月6日-8月21日,2年一度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艺术节(简称双年节)在亚得里亚海滨一家高级宾馆的平台上举办了电影史上第一次影展,即第一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之后,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效尤,因此这一电影节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
㈡ 罗马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主办方从一开始就将电影节定位成一场以电影艺术为主题的大众节日盛典,组委会也一再强调:“这是为罗马人民举办的电影节。”为了体现大众的参与性,除了评委会主席由意大利资深导演埃托雷·斯科拉担任外,其他50名评委全部是经过挑选的普通电影爱好者。他们将投票决定哪部影片为最佳影片,并选出自己心仪的最佳男女主角,其最高奖为“马可·奥雷利奥”金奖。
2012年11月11日晚,中国国产电影 《一九四二》在罗马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并作为“惊喜影片”争夺电影节最高奖项“马可·奥雷利奥”最佳影片奖。
㈢ 罗马亚洲电影节的介绍
罗马亚洲电影节是由一批喜爱亚洲电影的意大利人士筹办,2007年是电影节是第五年举行。罗马亚洲电影节主席德明尼尼表示,07年影展的竞赛片总共有18部,都是由参与筹办的人员到亚洲各国各地区挑选而来,不同于其它影展由影片公司报名参加。
㈣ 如何评价电影罗马剧中有哪些记忆点
《罗马》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关于爱情的影片,让人深刻的记忆点是海滩那场逐浪施救戏,闪烁着无比动人的魔力,也是最戳人心扉的时刻。
《罗马》仿佛是从阿方索·卡隆的记忆里直接移植出来的,冷静克制的画面却饱含着对于旧日时光的怀念和伤感,又带着对残酷现实的刻意规避和淡化。我们仿佛进入了导演的冥想盆,完全浸入式地感受着这个家庭的每一次悲欢离合。
全片都是黑白色调,既象征过去的记忆,也能凸显情绪的纯粹性,更能提升画面在细微处的敏锐表现力,毕竟人家用的可是6K数码65mm的摄像机。
所以在观影途中,好几次你可能会停下来想截图保存,细细欣赏构图和情绪的美感,这样的美感既有对比带来的冲突和戏剧性变化,也有人物本身散发出来的哀思和乐观。
㈤ 最近国际上比较重要的电影奖项有哪些
世界十大电影节:
嘎纳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
美国圣丹斯电影节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
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日本东京电影节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洛加诺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资源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于1985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是当今世界9大A级电影节之一。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电影节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 旨在发掘新人和奖励青年导演,要求正式参赛片导演的作品不能超过三部。因而入围导演多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著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后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
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份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份,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份,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於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份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
世界上最主流的电影奖项:奥斯卡金像奖(不可否认在好莱坞有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演员,最主流的平台)
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仪式 奥斯卡奖是美国最高的电影荣誉,也是当前世界电影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电影奖之一,由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颁发、它自1928年开始,在每年4月前 后举行,至今已度过77个春秋(2005年)。 从历届评选结果看,大部分获奖作品都是题材比较严肃,艺术价值较高的影片。 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仪式始终是美国好莱坞的一个盛大节日,世界好多国家都 通过电视台转播大会的盛况。颁发的奖项有23个(具体内容参见奥斯卡奖项简介)。为《 末代皇帝》作曲的我国音乐家苏聪,曾获奥斯卡音乐奖。
㈥ 今年罗马电影节中国哪部电影得奖
第七届罗马电影节17日晚在罗马音乐公园落下帷幕,华语电影最终未能收获任何奖项。
电影节最高奖项“马可·奥雷利奥”最佳影片奖桂冠最终由美国导演拉里·克拉克执导的《玛尔法女孩》获得。影片讲述的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玛尔法小镇上年轻人的生活。一个叫做亚当的男孩在充满种族文化冲突、毒品和摇滚乐的小镇上与一群朋友度过他的16岁生日。一个渴望家庭温暖的边境巡逻警察既想追求亚当的母亲同时又想得到亚当的女朋友。影片向观众展示了玛尔法小镇鲜为人知的生活状态。
导演克拉克1942年出生,曾是一名摄影师,在1971年以一本反映美国中部青少年吸毒生活的纪实摄影画册《塔尔萨》成名,并在1995年导演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孩子》,该片在当年因暴露镜头引起争议的同时也使克拉克声名鹊起。
除最佳影片外,意大利影片《他们所谓的夏天》成为最大赢家,导演保罗·弗兰基和主演伊莎贝拉·费拉里分别获得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由意大利克劳迪亚·焦万内西执导的《阿丽有双蓝色的眼》获得;法国影星热雷米·埃尔坎凭借在《手牵手》中的精彩演绎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法国影片《你的孩子》中的玛丽莲·方丹荣膺最佳新人奖;最佳编剧奖则花落《汽车旅馆人生》;墨西哥影片《永生》获得最佳技术贡献奖。
此前在电影节上广受关注的两部华语影片《一九四二》和《毒战》最终颗粒无收,入围“21世纪电影单元”的武侠片《箭士柳白猿》也未能有所斩获。继今年9月在威尼斯电影节的“失落”之后,华语电影仍未能在意大利交到好运
㈦ 历年罗马电影节或奖名单
第一届2006年10月16日,
首届罗马国际电影节13日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音乐厅拉开帷幕。
俄罗斯影片《扮演受害者》捧得电影节最高奖项——最佳影片“马可·奥雷利奥”奖。
第二届2007年10月27日,
蒋雯丽凭借《立春》摘得影后,
美国电影《朱诺》,获得最佳影片奖。
第三届2008年10月22日,
奥斯卡影帝艾尔·帕西诺颁发终身成就奖。
实在是不好意思,奖项罗列的这么模糊,我也没有办法,罗马电影节的寿龄太短,而且知名度不大,还没有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成套的介绍。
㈧ 拿到奥斯卡十项提名,导演阿方索·卡隆指导的电影《罗马》真的有那么好吗
阿方索·卡隆为最佳导演是在情理之中的,再次提名奥斯卡是对卡隆的认可与肯定,《罗马》并没有呈现卡隆以往奇幻的风格,而是选用暗灰色的慢镜头来呈现所要表达的主旨,很柔和也充满了细腻,能够在《罗马》里感受到卡隆导演对墨西哥的一种情怀,女佣们的默默无闻重复的生活,生活中劳作的小情节,不加渲染,就能够体会到年代之内,感悟那个领域。
阿方索·卡隆导演向来对自己的作品倾注很多,里面有他的梦,最佳导演,也是很优秀的电影人,透过《罗马》看到了卡隆导演的心血,他想表达的一切,没有过多的批判社会制度,但是可以体会到压迫无闻的苦痛。
《罗马》能够令人静下来,远离喧嚣,沉寂在当时的社会里,破落的街道仿佛都在吐露言语,静静的流淌着,《罗马》很细致,言语还原的很独到,奥斯卡最佳导演来嘉奖卡隆,受之无愧。
㈨ 罗马国际电影节的介绍
罗马国际电影节,2006年创办,与威尼斯、戛纳、柏林三大历史悠久的电影节不同,罗马电影节重在体现自己的文化艺术特色和群众的参与性。
㈩ 国际上比较重要的电影奖项有哪些
1戛纳电影节,金棕榈 比较提倡艺术和现实
戛纳电影节旨在展示和提高那些在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电影作品的质量。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最有声望的天才电
影集合地。强大的媒体宣传确保入选作品可立即向世界观众推介。电影节还可使创作者与众多买主接触,展示自己的影片。电影节的
内容由电影节理事会在外国影片、法国影片和短片三个委员会的帮助下确定。电影节成立一个由10位艺术家组成的评委会,按照某种
规则为影片评奖。
每年电影节都要精选出大约50部故事片和20多部短片,分为参赛影片、非参赛影片、短片、“某种关注”四类进行展映。从1978年开
始,设立“金摄影机奖”奖励那些在电影节任何一类影片中展映的最佳处女作品。1998年又新增了“电影基金奖”和“职业:制片人
”奖。参赛故事片竞争下列奖项:金棕榈奖、评委会大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评委会还有可
能对影片颁发“评委会特别奖”。非参赛影片通常是那些以前在戛纳获过许多奖的导演的作品,还包括那些要求作特别安排比如作午
夜放映的影片。“某种关注”类属于正式选出的非竞赛单元影片。在这个单元展映的处女作影片可以竞争“金摄影机奖”。短片(15
分钟以内)作品竞争金棕榈短片奖。电影节规则允许评委会奖励两部短片作品。
戛纳电影节1998年开始推出“电影基石奖”,旨在发现和鼓励全世界范围的青年电影制作者。“电影基石”单元将推出大约20部学生
电影作品(短片、中等长度的虚构作品或动画片),由一个单独的由5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组成的评委会来评判,最后奖励4部最佳影
片。第一次“电影基石奖”的获得者将被保送其第一部故事片参加戛纳电影节。戛纳电影节1998年还推出“职业:制片人”单元以表
达对制片人的敬意。11位对电影艺术给予极大支持的制片人被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和中国香港选出。这些
制片人扶助提高的30部电影将在“职业:制片人”单元展映,奉献这些影片的艺术家、导演、演员将一并出席。于1978年设立的“金
摄影机奖”奖励那些参加戛纳电影节任何种类(参赛影片、“某种关注”单元、“导演双周”影展、“影评周”、“法国电影”展等
)展映的处女作影片。这些影片由一个特别的“金摄影机”评委会选出。
2柏林电影节,金熊 促进世界电影的交流并展示文化多元化
国际性电影节,世界十大电影节前三甲,柏林电影节号称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电影节。
奖项是最佳影片为金熊奖、导演魏金熊奖,演员获银熊奖,后又因鼓励欧洲电影设立“兰天使奖”,我国电影获得柏林奖为----“红
高粱”----金熊奖。
“我的父亲母亲”-----银熊-----“章子怡”。
国际性电影节是各国均可参加不分地区和语言。
3威尼斯电影节,金狮 是欧洲与亚洲电影交流的一个平台,也是传统欧洲电影的根据地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
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
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
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
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
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
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
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
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
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
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
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4欧洲电影奖 扶持欧洲电影
1988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的欧洲电影奖。欧洲电影奖的宗旨是永久树立欧洲各国都遵循的电影的艺术精神。当时柏林
是电影奖的永久举办地。进入90年代后期,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庆典移师伦敦。2000年欧洲电影奖在法国的巴黎举行
。
5凯撒奖(法) 扶持法国电影
法国国内电影的最高评奖,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由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学会和法国电视二台合作举办。并组织评选投票产生。它
以法国著名雕塑家巴勒达西尼·凯撒命名(因凯撒奖奖座由他设计)。始于1976年,每年一届。首届设13个单项奖,即最佳法国片、
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等。1982年开始增设最佳处女作奖。1984年又增设最佳男女青年演员希望奖
6英国电影学院奖 英国的奥斯卡
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1947年,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相当于英国的奥斯卡奖,但近年来提名较
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提名,奖项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
与奥斯卡奖类似。1959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1975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1947年
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奖。第2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3届增设联合国奖
。第6届增设最佳英国女演员、最佳英国男演员、最佳外国女演员、最佳外国男演员、最有前途的新人5项奖。以后几乎每几届就有新
的奖项产生。
7青龙奖(韩)
8东京电影节,金麒麟 展示亚洲电影的最大舞台
(上面的两个没有找到相关的详细说明)
9奥斯卡(美国电影工会奖) 世界电影最高奖(也有很多人说是戛纳) 金像奖
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的别称。
奥斯卡金像由学院早期成员之一的赛德里克·吉本斯设计。他在一次宴会上,在桌布上描绘出了金像的草图,并最终由洛杉矶著名艺
术家乔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于1929年5月16日颁发。每尊金像均为合金铸成,再镀以24K纯金。金像高13.5英寸(约34
.3厘米),重8.5磅(约3.8公斤),造型为一名手拄长剑的武士站在电影胶片盘上。
奥斯卡奖这个别称从何而来已无法考证,最普遍的说法是学院图书馆馆员、后任学院执行主管的玛格丽特·哈里克1931年时曾说这尊
金像很像她的奥斯卡叔叔,于是记者和学院的成员们开始以这个名字称呼它。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一直到1939年才开始正式使
用这个名字。
10圣丹斯电影节 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
“圣丹斯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
,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
资源库。
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未在国际上得过奖是参加圣丹斯电影节的必备条件。然而,这些参加者一旦在电影节获奖,他们就有可能一下子从影坛上的无名
之辈变成当红明星,例如,当《麦克穆伦兄弟》获得1995年圣丹斯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时,人们对该片的导演兼主演爱德华-伯恩斯
还一无所知。如今,伯恩斯已成为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主演之一。再如,1996年以《欢迎来到玩偶屋》一片获得圣丹
斯电影节评委奖的托德-索伦兹,今年5月在戛纳电影节上以《幸福》一片获得了竞赛外最佳故事片奖。而去年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露脸
的《厄夜丛林》,更是在票房上创下奇迹。
圣丹斯电影节至今已举办20届。
美国独立电影界盛事“2001圣丹斯电影节”的得奖名单于1月28日正式公布,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于1999年执导的《我的父亲母
亲》经观众投票夺得本届“世界电影”组别的观众投票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