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 刘三姐 的主要内容
1960版电影《刘三姐》
风景如画的桂林,壮族群众刘二刘三姐兄妹,与老渔夫、阿牛、舟妹住在一起亲如一家,过着勤劳幸福的生活。刘三姐和姑娘们喜欢在山上边采茶边唱歌。地主莫怀仁霸占茶山禁止百姓采茶,但乡亲们在刘三姐的鼓舞下拔掉了禁止采茶的牌子。莫怀仁气急败坏,又想禁止百姓唱歌。刘三姐与莫怀仁打赌,只要他在对歌中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请来秀才与刘三姐对歌。百姓纷纷前来观看。刘三姐机敏过人,用山歌战胜了对手,莫怀仁狼狈逃走。但他不甘失败,又出毒计,把刘三姐抢到家中百般威胁,刘三姐坚贞不屈,阿牛勇敢地闯进莫家将刘三姐救走,莫怀仁带领家奴乘船追赶,百姓帮助刘三姐逃走。刘三姐和阿牛用山歌表白了彼此心意。封建官府下令禁歌,刘三姐带领乡亲们用歌声进行反抗,但在封建黑暗势力的压迫下,亮绝刘三姐被迫离开。但她继续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声鼓舞民众,唤起大家与封建势力做斗争。
1978版电影《刘三姐》
歌舞剧。歌仙刘三姐被财主迫害,到外婆家投亮键伍亲。财主莫海仁的管家莫进财强夺猎户李小敬或牛的猎物,刘三姐打抱不平,迫使莫进财把猎物还给李小牛。随后,莫海仁利诱刘三姐为妾不成,便以讨租、强索田地来威胁刘三姐。刘三姐约财主对歌,财主请来三个酸秀才,刘三姐用山歌战胜了他们。莫海仁勾结官府,禁唱山歌,阴谋迫害刘三姐,并要拿刘三姐问斩。刘三姐在乡亲们的掩护下,时隐时现,把莫海仁愚弄得匍伏在迷魂阵中。后来,刘三姐和李小牛告别亲人,转到外地传歌去了。
㈡ 影评:电影《刘三姐》
以歌智斗 我上了大学之后,认识了很多来自广西的同学,他们基本上都是能歌善舞的。每年的“三月三”,壮族的同学们都会开展很多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跳竹竿舞、抛绣球、撞鸡蛋,当然还有对唱山歌。相传“三月三”就是为了纪念刘三姐而来的,所以又称为“歌仙节”。在壮族人的心目中,刘三姐就是那个最会唱山歌的人。 影片《刘三姐》就是讲述了刘三姐以歌智斗财主的故事。莫老爷是当地的财主,欺压百姓,乱收苛捐杂税,无恶不作。刘三姐带领着百姓用唱山歌的形式与莫老爷做斗争。莫老爷大为不爽,曾下令杀死刘三姐。想不到刘三姐命大,成功的虎口脱险,而且还继续带领百姓与财主做对。 刘三姐在百姓中的威信越来越高,这让莫老爷坐立不安。他下令,若敢再唱反动山歌,就坚决不允许他们上山采茶。大家一片反对之声。最后,莫老爷决定用对山歌的方式决一死战。如果刘三姐唱输了,就答应再也不唱山歌,而且也不许上山采茶了。其实,以刘三姐的实力,这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但莫老爷就不同了,他到处招兵买马,最后找来三个自命清高的书呆子和一大堆的歌书,以此向刘三姐宣战。 对歌比赛开始前,莫老爷的三个“秘密武器”就迟到了,气场就输了一半。接下来,用歌来互骂,三个书呆子用一成不变的曲调和临时找来的歌词草率上场,惹来一堆笑柄。刘三姐则干净利落,大方得体,嘹亮的歌声既鼓舞了众人,又羞辱了敌人。她的歌词多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歌词中的意向也全都是农民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事物,当语言变成刀子,歼敌指数相当的高。比如“你会腾云我会飞,黄蜂歇在乌龟背,你敢伸头我敢锥”,就用极富幽默感的言辞狠狠的挖苦了一下财主。这场PK赛最终以莫财主落水的狼狈相收场。 莫老爷丢了面子又赔了比赛,岂能善罢甘休。于是他派了杀手,绑架了刘三姐。然后再威逼利诱,企图想要收买她。但是刘三姐的意志是打不垮的,她又狠狠的骂了一顿财主,让他难以招架。就在莫老爷决定杀死刘三姐的时候,全村的乡民都来了,用声东击西的方法解救出了刘三姐。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惩恶扬善是刘三姐为百姓做的贡献,最终百姓也用智慧帮助了刘三姐逃出虎口。 正是因为刘三姐正确的阶级立场和她敢为人先的精神,她成为了广西人心中的精神偶像。2008年,我来到了广西桂林,在这里还有刘三姐当年与莫财主对歌的对歌台。当电影、传说和现实融为一体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祖国的民间文化是何其的丰富啊! 以歌传情 这部电影拍摄于1961年。众所周知,从建国后到“文革”之前这段时期拍摄的“17年电影”,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爱情在电影里几乎就是禁区。比如《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和吴琼花的那段革命感情就被遭到了删剪。但是,民族政策的宽容使得涉及少数民族的电影作品中的爱情可以适当的保留。所以《阿诗玛》《五朵金花》等影片中的“阿哥阿妹”式的感情戏码方才得以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不过,即便如此,爱情也都是通过极其含蓄的方式传递的,比如唱歌。《刘三姐》中,刘三姐和阿牛的感情只有两个段落中有所展现,而且加在一起还不到十分钟。用歌声来表达爱意,《刘三姐》是较为突出的一部。 阿牛和刘三姐初次见面是在一条小船上,阿牛的父亲把刘三姐接上船,豪放的阿牛脱掉衣服跃进了河里。害羞的刘三姐不忍看赤裸的身体。这算是当时比较大胆的一个镜头了,毕竟裸露身体都被看作是羞耻的。对歌比赛结束后,刘三姐和阿牛的妹妹聊天,说到了刘三姐的绣球,妹妹猜是给阿牛的,一向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刘三姐又害羞了。而躲在一边的阿牛兴奋的要命,但怕刘三姐看到他,吓得赶紧跑开。那是时候的爱情戏大多是男的憨傻,女的含羞,这样才是绝配的一对。 影片最后,一首《藤缠树》唱出了两个人心目中那隐藏依旧的爱意。“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竹子当收你不收,荀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明明爱,却还要用藤和树来做个比喻,可见当时中国人的爱情观还是相当保守和含蓄的,直接表达爱情不是我们的特色,爱是在彼此的试探中产生的。最后,小小的绣球抛到了阿牛的手里,有情人终成眷属。好美的结局! 对了,在桂林,我也见到了传说中阿牛和刘三姐唱情歌的大榕树,如今的榕树枝繁叶茂,根深茎粗。 来电指数:刘三姐和阿牛 2星 接吻镜头:没有 爱情箴言:刘三姐:“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竹子当收你不收,荀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阿牛:“连就连,我俩结交定百年。”刘三姐:“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㈢ 《刘三姐》电影是哪一年拍的
《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
《刘三姐》根据广西僮族民间传说改编。由苏里执导,黄婉秋、刘世龙、夏宗学等人主演,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
剧情简介
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戏曲电影。砍柴女刘三姐(黄婉秋)以唱帮穷苦人解气的山歌名闻四乡,却也因此被视她为肉中刺的财主陷害,幸运捡得一条命后,她一路歌声沿江而下。老渔夫(张巨克)和儿子阿牛(刘世龙)通过歌声将她辨出,将她接入家中。
远近乡民听闻,都赶来与刘三姐赛歌,以为她已人头落地的哥哥刘二(梁音)也因此机与她重逢。因为歌词中多处直揭财主对穷苦人的盘剥,乡民叫好同时亦令当地财主莫怀仁(夏宗学)极为恐慌。
为防乡民暴动,莫怀仁想以淫威令刘三姐噤声,只换回自己的难堪,刘三姐言称若赛歌胜过她,她自不会开口再唱。刘二怕妹妹重蹈覆辙,想带她远走他处,但刘三姐誓要好好惩治莫怀仁。
莫怀仁找来一帮酸臭文人信心满满与刘三姐赛歌,不想个个被她骂得狗血喷头。为让刘三姐屈服,莫怀仁暗中将她绑至府中,施以锦衣美食,只换来刘三姐的几声冷笑。
㈣ 电影《刘三姐》大家觉得怎么样,莫老爷反映的是哪类人
电影《刘三姐》是部老电影,大家喜欢的话,可以看一看。
《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摄制的风光音乐故事片,导演是苏里。讲述的是广西僮族的民间歌手刘三姐用山歌反抗财主莫怀仁的故事。
刘三姐作为穷苦人家的孩子,一个弱女子,如何与地主、财主对抗呢?聪明的孩子自然有聪明的做法,她用山歌与当地财主莫怀仁作斗争。她在砍柴捕鱼的时候都唱山歌,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就像黄鹂深树鸣。美好歌声打动当地的穷苦大众,大家都唱起山歌来,反抗莫怀仁欺诈百姓的歌声飘荡在桂林的山水之间,引发了莫怀仁的极度不满。从开始想娶刘三姐为妾到转变为要赶走刘三姐,为了把刘三姐的歌唱败下,莫老爷请来了当地名士,几次对决,刘三姐都取得了胜利,在当地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家都跟着刘三姐唱歌,反抗财主老爷。
意见粗糙,望采纳
㈤ 老电影《刘三姐》中的主演们后来怎样了
961年版《刘三姐》至今已经69年了,现在已经有好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演员已经去世了。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湖南妹子刘三姐用山歌反抗大财主莫怀仁的故事,是我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非常具有纪念意义。那么当年演《刘三姐》的主演都有谁,后来他们都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黄婉秋
饰演刘二哥的梁音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他塑造过很多电影角色,比如他在《冰山上的来客》中饰演的杨排长,还获得了百花奖优秀演员奖。在拍摄完这部影片后,梁音并没有受到影响,接着拍摄了很多电影,比如1961年的《万木春》、1965年的《三进山城》、1975年的《金光大道》、1978年的《严峻的历程》等。随后在2005年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活动中,梁音荣获“国家突出贡献电影艺术节”称号。88岁的梁音在2015年1月26日在北京去世。
无论怎么样,这些老艺术家们都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精彩的影片,都是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