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发布时间:2021-07-18 21:44:02

①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怎么样

我感觉想得太多了,离事情的真相也就越接近,可是这样的真相是残酷无情的,让人绝望至极,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把人性的恶写得淋漓尽致于是一直在脑海里琢磨这句话,后来想到了李安的这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所以当我看到“世界是隐喻”这个观点的时候莫名觉得很有意思。村上在小说中不止一次提到过荣格,他说他不太敢看他写的东西,因为觉得他们的思想太过相似。在没有接触到mbti人格测试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很多时候我连我自己都搞不懂,接触到这个东西后,我才明白自己身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地方,我并不是一个人。我很依赖于自己的直觉,也可以在人群中辨认出自己的同类。可能是因为infp,infj的人比较少吧,从我出生到现在,我在现实生活中好像只遇到过一个和我比较像的人,我们都是很不成熟的理想主义者。

② 为什么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片子,依据是什么

一、老虎象征着内心、本能、原始冲动。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审视我的心灵吧,亲爱的朋友,你应战栗,因为那里才是你本来的面目。”——西格夫里8226;萨松

他父亲告诉他“老虎眼中只有你的倒影”,老虎映射的是π的“兽心”,没有同情和怜悯。Pi和老虎敌对的过程就是理性和本能挣扎的过程。

二、其他动物的象征:
1、π这个名字——无法穷尽的内在世界;

2、鬓狗——道德败坏的厨子;斑马——跳上船摔断腿,同是素食主义的水手;母猩猩,丛林中的智者——失去了大儿子,π的母亲;

3、险些弄翻了船的鲸——是不可抗力,是时间,消耗了π救生船上的物资和π的意志;

4、水中倒影里鱼群组成的母亲的形象——母亲被杀后推入大海,被鲨鱼和鱼群吞噬,于是吃了母亲的鱼群是母亲的影子;

5、食人岛——吃与被吃,残酷的现实;

6、暴风雨——苦难的洗礼。

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简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据扬·马特尔于2001年发表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一部3D电影,由李安执导,苏拉·沙玛、拉菲·斯波、伊尔凡·可汗、阿迪尔等主演。该片于2012年11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讲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与虎建立起一种奇特的关系,并最终共同战胜困境获得重生。2013年,该片在第85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四项奖项。

③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怎么样,看过的指点一下。谢谢~

故事由一个记者,想要找寻一个好的故事展开。主人公开始对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因为时局动荡,主角和家人带着动物们上了船,远洋跋涉,离开故土。最后风暴来袭,只有主人公派(π)和几只动物存活在了救生艇上。而奇幻漂流讲的就是派和老虎的旅程。画面真的很美好,非常好看,而且许多场景极其宏大逼真,让人震撼,其中也有几处情节比较惊险,看电影的时候,许多人被惊到了。而电影的结局非常非常耐人寻味。保险公司的人不愿意相信这个故事,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于是少年派又说了另外一个残酷的版本。没有老虎,只有人。四个人上了船。甚至出现了分食人类的情节…… ——你愿意相信哪一个故事呢? 里面最让我感触的有三段:1.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还没来得及与你们好好告别。2.派和老虎上了岸后,派说:“我一直以为它会回头看我一眼跟我告别。”而即将走入丛林时,老虎顿住了,观众的想法都和派一样,“回头吧”“老虎一定会回头的,毕竟他们经历了这样长久相伴的旅程啊。”但老虎却一直没有回头。这是不是一种隐喻呢?在拥有的时候,总觉得不会失去,或者人总是奢望,会失而复得,但事实上就是——失去的,就再也回不来了。如果当初能好好道别,该多好。3.和老虎的旅程是这样的惊险却有趣;而另外一个版本却如此残酷现实。你愿意相信哪一个故事呢?如果你相信了,那么这个故事就是你的了。4.如果实际上,香蕉真的不能漂浮,世上也不可能有这么一座食人岛,那么这一切,都是派自己编造的一个幻境。那么,你是愿意继续相信幻境的美好,还是相信残酷的真相呢?没有人能知道,这2个故事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就看你的心里如何去想…… 推荐,非常好看哦。

④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原著和电影有哪些不同

在李安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前序中有这样一句话李安这个人,就像一块玉,它外表光滑温润,但材质坚硬。的确,从最初作品《推手》中柔韧有余地游走中西,到《卧虎藏龙》中诗意惆怅地傲行江湖,到《色戒》中大胆游走于禁忌边缘,再到如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亦真亦幻的海上历险,李安的电影都有一个貌似温柔的样子,但是骨子里却锋利无比。
对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李安说,他不希望大家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只注意到美丽的画面,奇妙的3D特效和演员的演技,他只希望大家看完后能由衷地发出wow的感叹。诚然,李安做到了这一点。几乎每个人看完这一个奇幻又开放的故事,胸中都有感慨无数,却又不知从何处诉说起。有人感慨人性复杂,说老虎是自然,是少年的兽性,亦或是与神性相对立的丑恶的人性;有人说故事是关于信仰与理性,你可以选择去相信绚烂的上帝的故事,也可以选择直面一个残酷的血淋淋的人类现实;有人有感于那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名句,也有人为那句人生最痛心的,就是没有好好告别感伤落泪。不论每个人的观影感触有多不同,无可否认的是,李安成功地把一个如此宏大、符号丰富、寓意深远的故事,与精美的影像技术融合,做出了一部精彩的、感性的电影。
当然,把这个故事的精彩完全归功于李安,当然有失公允,因为原著作者兼编剧扬·马特尔其实贡献了整个故事的血肉, 李安的影片对于原书的结构情节也并没有大幅度的修改。在这本拿了2002布克奖的书里,马特尔作为一个讲故事的好手,在情节中埋藏了大量的象征、哲理与丝丝缕缕的线索,连他自己都原本以为这是无法拍成电影的一本书。但是,电影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那些原本抽象的信息、画面甚至情绪,在一个宛若有魔术手的导演那里,都能被具化为一幅幅真实的、梦幻的图景。而且,幸运的是,这个故事交给了李安–李安是一个能赋予它比画面更多的人。
大海:让人窒息还是歌颂
李安善用特效,但不会止步于特效。但不得不提的是,这是一部用3D效果,让海洋的感觉最为立体化的一部影片。阅读读书中的描写时,虽然想象力得以驰骋,但这种在浩瀚海洋中间无力漂泊的感觉,仅仅靠现实经验所堆砌交错形成的构想能力,很难至深至切地体会。影片中的大海,让我回忆起大学时跑去科技馆参观的人与宇宙4D展览的感觉:当看到地球在一条闪亮的银河中变成一丢丢大的小钢珠子,然后又消失不见的瞬间,那无可抗拒的渺小感与未知感,会让人忽略了眼前的现实烦恼,开始思考一些本源的问题。
Pi所乘的船虽然小,但在船沉那一刻,浪花扑打而来,他随夜晚黑色的海水起伏波动,这种扑面而来的窒息感,并不比《泰坦尼克》要逊色。一瞬间,观众已经被带入另一个世界,里面有自然的惊奇与残忍,也有人的挣扎与坚持。在拍摄大海场景时,李安似乎特别注重让观者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感觉。很多时候,镜头被转向少年身后,让人感觉似乎自己就在狭小的救生船里,与他一起眼见运货船无可挽回地被暴风撕扯、沉没,自己却随着海浪在救生船上起伏翻转,几近湮没。时而,镜头又被置入深海中,观众似乎变成了水中的鱼抑或海龟,目睹少年被大海完全吞噬,又拼尽全力游出水面。时而,镜头直对少年,让人真切看到他眼中的绝望与恐慌。一段沉船镜头下来,让人感觉有点晕海,但更有宛如噩梦醒来的感觉。
沉船后的场面调度,虽然元素固定,但是却被玩出了花样,丝毫不显乏味。比如,大海的颜色和心情,帮助电影记录了时间的推移与人物的心境。夕阳下大海是橙色的,如明镜般平静;风暴里,大海是灰色的,似乎愤怒难抑;夜晚的水母群中,大海是莹蓝的,奇妙如魔术,鲸鱼一跃而起,晶莹四溅,那种美感让人联想到《阿凡达》潘多拉森林里的许愿树,也难怪这些似梦似幻的画面截图被转载在各大媒体上,称本片是第二个《阿凡达》。李安也在海面的设计上下了功夫,修了一个亚洲最大的造浪池,安装精心设计的消浪板,都是为了做出最真实的海浪效果。
吃肉的厨子和吃素的水手
其实除了画面,故事结构也进行了微调。在第二个故事被少年三言两语述说出之后,影片之前的各种唯美的自然之赞歌的画面也陡然有了厚度是否现实果真如少年描述地如此唯美;又或者,在这大自然的幕布前,一个残忍血腥,难以直视,却又合情合理的故事真实地发生了?观众这时会自然地回忆起船上餐厅那因素食、肉食而起的短暂争执。那场戏里,第二个故事的主角都在:因厨子不尊重Pi的爸爸妈妈食素的习惯,声称牛羊都是吃草长大,要吃素只能吃牛羊,二者之前起了激烈的冲突。后来,一个食素的佛教水手走过来安慰说,在海上肉汤不算肉,他也吃肉汤。
法国国宝演员杰拉尔·德帕迪约 出演的厨子时间不足两分钟,台湾小生王柏杰饰演的信佛教的水手台词不出两句,但是他们在影片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出演的戏份却远不止这些。第二个故事一出世,他们已经在观众心目中被对号入座了,一场关于水手,厨子,Pi和Pi妈的血腥杀戮在观者心中上演,其惨烈程度不亚于直白的画面。
原书中并没有上船后的人物介绍,也对于食物的讨论这一段。书中,太平洋上的故事是从沉船开始写起的,而厨子是在漂流的后半段出现的:那时Pi的眼睛因为流脓而瞎了,另一只救生船上的厨子与他奇迹般地相遇在了海中央。在厨子与Pi讨论了将近三页纸的法国美食之后,他暴露了自己的目的,爬上船要吃了Pi以求生。当然,结局也是一样:理查德帕克把他干掉了,消化了他的血肉。
这个原版的故事当然也引人入胜,但是李安的设计却更胜一筹,尤其是作为电影的叙事。首先,故事的脉络和人物关系在故事展开之前就已经捋顺了:人的故事和动物的故事也不再混杂在一起。在动物的故事开始的时候,之前所讲人的故事也可以继续亦真亦假,虚实难辨地进行下去。李安在影片特辑中也介绍说,当时选法国厨子的演员,就是想要找一个能让大家一眼就记住,并且印象深刻的。自然,在这方面演技派杰拉尔·德帕迪约当仁不让。其次,船上所演绎的矛盾,并非单单一个食素的印度家庭和一个脾气暴躁不懂尊重的法国厨子的矛盾。其实这是一个十分精巧的预言故事,被匠心独具地安插在了海上风暴来临,漂流开始之前。吃素的家庭,吃荤的厨子,尤其是在海上被迫吃荤的水手,似乎都对情节有预示性。假如依厨子的逻辑,吃食草的牛羊也就等同于食素,那么吃掉食荤的人类也不过还是食荤而已,同类相残在他眼中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假如一个有信仰的佛教主义者,如水手,会在大海的环境下迫不得已将肉汤视为素菜,那么在生死关头,食素的Pi也能吃肉、甚至人肉以求维系生命这一事件也就合理合据。
这种深层次的前后呼应,可谓是一次很成功的改编。
人形的岛屿与少女的舞蹈
书中的Pi并没有女朋友。李安的Pi有。书中的岛屿没有具体的样子。李安的岛有。
电影里,Pi在成年之后遇到了少女Anandi, 由于为之所深深吸引,他在街上一路尾随,被发现后随即在她面前学了舞蹈中的一个动作,双手张开靠拢举向前方,并询问这个动作的含义。Anandi告诉他,那代表着盛开在森里深处的莲花。
在海难后漂流时,Pi遇到了一个热带岛屿,在这里的丛林深处,Pi也找到了莲花,只不过剥开一层层的花瓣,里面包着人的牙齿。这给Pi带来了危险的讯号,让他确认这是一座食人的岛屿。此处,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讯号,那就是岛屿的形状被李安有意设计成了一个平躺的少女的样子。最后,Pi在离开时,他把Anandi留给他的信物系在了树枝上,似在表达留恋感激,也有物归原主的意味。
在扬·马特尔的书中,除了Pi的妈妈,其实并无其他重要女性角色的存在,显然李安认为这样的一个不以母性形象出现的少女角色十分必要。除去商业上面的考虑,李安所设计的并不只是一个充满着青春荷尔蒙的噱头。在一个本就充满了模棱两可的象征的故事里,他大胆地安插了这样一个短暂的爱情故事,

⑤ 怎样评价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2012),由李安导演,扬·马特尔、大卫·麦基编剧,苏拉·沙玛、伊尔凡·可汗、拉菲·斯波、阿迪勒·侯赛因等人主演,是一部奇幻冒险电影。

李安自己也说,拍这电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自己辛苦努力四年终究做到了。第一次如此感受到3D是一部电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变换的画幅比例、层层交替的剪辑,一切都是为了故事本身。故事从冒险到有些奇幻,PI其实没有很多内心表达的镜头,但我可以感受到它。

⑥ 电 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得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是一个叫派的少年和一只老虎漂流

⑦ 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这部电影在上映以后收获的好评如潮,尤其是电影中精致唯美的画面真的是让人震撼,特效和配置称得上是好莱坞级别的了,但是仅凭这些拿到小金人是不够的,所以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反映了一种关乎心灵信仰的哲学思想。

最后的两个调查人员,他们自然也不愿意相信这个让人脊背发凉的现实,相比于人吃人的血腥,他们更乐意接受那个荒谬的不堪一击的奇幻冒险,于是他们推翻了之前的质疑,然后逃离。这或许是人类共有的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都知道残忍的描述更真实,但我们必须相信美好的幻想。

⑧ 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信仰救赎了谁的心
文/梦里诗书

若问我最好的一部电影是什么?我会毫不迟疑的告诉你是《少年派的奇幻流漂》,充满奇幻又富有哲理的剧情,3D效果下自然的绝美真实展现,毫不夸张的说这部电影在3D特效上完胜《阿凡达》,为什么?因为《阿凡达》的特效在美,也都是人类自已制作的,而《少年派的奇幻流漂》让人们看到的是大自然最质朴最真实也是最震撼人内心的美!本来想写关于这部电影的3D所展现的自然之美,但鉴于这部电影同样精彩的剧情,还是决定写下这篇——信仰救赎了谁的心。

如果没有结尾第二个故事的出现, 少年派只能算是一部充满冒险和具有一定哲理性的冒险片,而我认为李安也不会接拍这样一部电影,更适合由詹姆斯·卡梅隆来执导,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李安以同具有深度,展现人性的电影划上了等号,但最后的这个故事的出现使得这部电影达到了另一个值得探讨的深度, 《少年派的奇幻流漂》这部电影,我认为是李安对人性中 “信仰”这个题材的解构, 它说出了“信仰”对于一个普通人的意义。
故事一开始其实就已经表明了这是一部具有 叙述性诡计表达方式的电影,只是包括我在内的绝大数观众没有注意到而已,当知道了结尾,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才会有所发现,作为叙诡这一创作手法的创始人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其《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开始使用, 从而达到角色直接面对读者的效果。 可以说 《少年派的奇幻流漂》运用的是相当成功的!影片一开始当主人公看似玩笑似的对所有的宗教的信仰,就为故事的第二个主线埋下了伏笔,影片把所有 笔墨放在了第一个故事上,与其后的第二个故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是影片的重点是,为什么派要编出这个故事?当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完成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在此也暂放不谈,在第二个故事中 厨子、妈妈、水手,派,4人逃到小船上。厨子带领大家做了木筏。水手腿断了,厨子说要给他做截肢,结果水手死了。补给不够,厨子开始吃水手的尸体。妈妈受不了了,与厨子争执,妈妈让派逃到木筏,厨子把妈妈杀子。派发怒,回来杀了厨子。一个人漂流直到获救。 但是,如果现实仅仅是这样,派就完全没有必要编出另一个版本的、如此梦幻的故事了。为什么这么说? 两个故事之间的隐喻关系还是相当明显的 猩猩是妈妈,斑马是水手,鬣狗是厨子,而老虎指的是派自己内心中的愤怒、邪恶和生存欲望,或者说是人展现出本性的"真实“,而故事一中所表现出的就是派自已的”信仰“,派在面对暴风雨时派自已的”信仰“所展现出的震惊,和对上帝的崇拜,甚至内心渴望以死获得上帝对自已的救赎,而在面对同船的老虎时又展现出了自已人类本性的”真实“,恐惧与极强的求生欲望,但关键是当你 知道了这个隐喻之后,你又会怎么看第一个故事? 换句话说,问题在于,如果把第一个故事和第二个故事对照起来看,第二个故事中,当派杀死厨子的时候,相当于第一个故事中,老虎把鬣狗咬死。这只是第一个故事刚开始的阶段。那第一个故事后面的部分呢?作品中花了大篇幅描述的“派与老虎漂流”的部分,在第二个故事中是怎么样的呢?

所以当我看这部电影第三边的时候,我找到了我内心中这样的一个结局 派杀死了厨子,而小船上那么多的尸体,不知道怎样处理。所他把尸体都留在船上,自己躲进了木筏中,。一段时间后,食物没有了,他只好去捕鱼,但成功率很低,偶尔打到鱼后,哭着生吃了PS:第一次打破了自已的信仰。木筏危险,他想回到船上,想把尸体扔掉,但是最终没有做到,还是回到了木筏上。暴风雨来了,他只能躲到船上,暴风雨把木筏吹跑了,食物都没有了。派感到自己快要死了。终于,生存的欲望战胜了信仰,他吃了船上的尸体,最终获救。 所以这样的一个故事是派自已无法接受的, 所以,派需要编造另一个故事。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心灵上的救赎。 第一个故事中,充满了派与老虎的交流,而这也正是代表了信仰与现实的对话。

所以,当派把这个两个故事都交给记者的时候,他没有问记者,你“相信”哪个故事,而是问记者你更喜欢哪个故事? 而叙诡的也真正诡计个人认为也全部隐喻在了这句 “你更喜欢哪个故事? ”之中。在我们生活中你是面对现实,还是追逐信仰? 而做我一个无神论者,我一直选择的都是现实,不论是基督,伊斯兰,还是佛教,信仰的不过是人类对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而这部电影我看到的是信仰并不能拯救你我的心,真正救赎自已内心的还是自已的那颗心!

⑨ 如何评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

特效上是非常完美的,老虎的做的特别逼真,而且大海和海里的生活都很真实,据说拍摄的时候,特技演员专门到动物园观察老虎的一些动作。其次,在内容上,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里面的主人公,在如此的恶劣的环境下都能活下来,给人心里极大的震撼。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想表达的思想,我们的人生有的时候就像少年派一样,不惯多么困难,都要多生活和人生有向往。

阅读全文

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怎样的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德国战争片喜剧电影大全集 浏览:862
家政妇伦理电影图片 浏览:743
搜电影演员达式常 浏览:29
电影院用的什么声道 浏览:693
纳粹分子电影完整版 浏览:592
友情能成为爱情的电影 浏览:487
追风筝的人电影中文版观看 浏览:263
法国电影键盘上的爱情 浏览:762
15视频电影大全 浏览:952
日本导演拍的反面诙谐电影 浏览:209
女主叶弯弯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659
英文电影20个句子加翻译 浏览:826
主角是老头的国外电影 浏览:856
安庆环艺电影院 浏览:813
异形电影里大胸妹 浏览:487
免费的电影中文版 浏览:270
法国电影买人肉 浏览:647
为什么电影院男生比女生贵 浏览:733
周星唐伯虎电影大全 浏览:577
法国电影钢琴教师剧情 浏览: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