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nchy(纪梵希)1952年,服饰品牌纪梵希在法国正式诞生,它是以其创始人、第一位首席设计师休伯特.德.纪梵希命名的。 纪梵希品牌曾获金顶针奖、军团骑士荣誉、奥斯卡优雅大奖等奖项。纪梵希也经营香水、饰物等。几十年来,纪梵希一直保持着“优雅的风格”。因而在时装界“纪梵希”几乎成了“优雅”的代名词。而纪梵希本人在任何场合出现时,总是一副儒雅气度和不俗的外形,因而被誉为“时装界的绅士”。 1988年,纪梵希有感于时装界的大势,已趋向时装集团的方向发展,所以他卖了Givenchy这品牌于LVMH集团,从而使得Givenchy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GⅣENCHY 纪梵希基本信息 GⅣENCHY 是法语,很多粉丝常常将其发音搞错,其正确发音:Gee-von-she,台湾、香港等地的译名“纪旺西”更加接近其正确发音。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四百一十一。 英文名:GⅣENCHY 法文名:GⅣENCHY 国家:法国 创始人:Hubert de GⅣENCHY 创建年代:1952年 历任设计师:Hubert de GⅣENCHY,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Julien McDonald 现任女装设计师:里卡多·提西(Riccardo Tisci) (里卡多·提西 (Riccardo Tisci) 出生于意大利Taranto,1999年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2005年2月28日开始担任纪梵希创意总监) 现任男装设计师:Ozwald Boateng奥斯华·宝顿 产品系列:男装、女装、运动装、体育用品、牛仔装、皮饰品、配件、香水、家饰品Givenchy纪梵希品牌故事在那个优雅和戏剧化的年代,提起纪梵希 (GⅣENCHY) 这个名字,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优雅高档的时装,脑海里同时浮现出奥黛丽·赫本清丽的身影,也许正因为由时装起家,宛如魔镜的纪梵希 (GⅣENCHY) 化妆品让人感受到的是新鲜创意和对女人的深深了解。以华贵典雅的风格而享誉时尚界三十余年的纪梵希 (GⅣENCHY) ,一直是时装界中的翘楚。虽然纪梵希 (GⅣENCHY) 现已退休,他的继承人仍然将其品牌发光发热,不堕其声名。 纪梵希 (GⅣENCHY) 的创立人Hubert de GⅣENCHY于1927年出生在法国诺曼底Beauvais的一个艺术世家。自幼即展露其艺术天份,纪梵希 (GⅣENCHY) 于十岁时参观巴黎万国博览会的服装馆之后,便决定成为一位时装设计师。1945年,当时他还只是一个美术学校的学生,就开始在Jnoques Fath的工作室实习,之后又跟随过Robert Piquet,Lucien Ldiong与Elss Schiaparelli等设计师。对纪梵希 (GⅣENCHY) 而言,1952年2月2日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他在这一天首度在巴黎推出个人的作品发表会。在这场以白色棉布为主,辅以典雅刺绣与华丽珠饰的时装展中,他的创意才华令在场人士惊艳不已,同时也奠定了纪梵希 (GⅣENCHY) 在时装界的尊崇形象。1953年,除了巴黎的专卖店之外,罗马、苏黎世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纪梵希 (GⅣENCHY) 专门店也陆续开张。1957年,他设立了另一家公司les Parfums GⅣENCHY,同时推出两种香水L’Interdit与De。此后,纪梵希 (GⅣENCHY) 名下的产品也陆续开发扩充;1959年推出第一支男性香水Monsieur de GⅣENCHY;1968年,纪梵希 (GⅣENCHY) 成衣系列上市;1975年推出男装系列GⅣENCHY Gentleman;1989年,GⅣENCHY Beaute彩妆系列与Swisscare pour GⅣENCHY护肤系列上市。1988年,纪梵希 (GⅣENCHY) 被法国的LVMH集团收购,但纪梵希 (GⅣENCHY) 本人仍主理品牌时装的设计工作,直至1995年退休。 纪梵希 (GⅣENCHY) 的4G标志分别代表古典 (Genteel)、优雅 (Grace)、愉悦 (Gaiety)以及GⅣENCHY,这是当初法国设计大师Hubert de GⅣENCHY创立纪梵希 (GⅣENCHY) 时所赋予的品牌精神。时至今日,虽历经不同的设计师,但纪梵希 (GⅣENCHY) 的4G精神却未曾变动过。有人说要看纪梵希 (GⅣENCHY) 的设计,可从经典美女奥黛丽·赫本身上反映出来。纪梵希 (GⅣENCHY) 与奥黛丽·赫本相识于1953年,原本单纯的主顾关系,因为相互欣赏彼此的才华而进展成好朋友。随后四十年的时间里,纪梵希 (GⅣENCHY) 不但为奥黛丽·赫本设计日常衣饰,同时也负责打点奥黛丽·赫本在电影中所穿的服装,包括《珠光宝气》、《甜姐儿》与《偷龙转凤》等。而1957年推出的L’lnterdit香水更是特别为赫本设计的。纪梵希 (GⅣENCHY) 那种华贵典雅的风格,或多或少是其个性的反映。爽朗谦和,再加上法国人的浪漫深情,令纪梵希 (GⅣENCHY) 赢得服装界彬彬绅士的美誉。他曾说:“真正的美是来自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古典主义的仰慕”,这句话也准确地描绘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也成为其设计的精髓。
㈡ 纪梵希与奥黛丽赫本有哪些不解之缘
奥黛丽赫本是时尚圈里非常有名的品牌代表人物,她一生有40年左右都是与纪梵希合作,给他们代言这个品牌,他们之间算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具有比较深的友情,纪梵希先生是设计师,而奥黛丽赫本则是代言人,两人合作默契,只可惜这对不是夫妻关系。
提到纪梵希除了他的时尚帝国,始终绕不过的是他和传世女神奥黛丽·赫本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引领了一个世纪的时尚风潮。纪梵希生前曾为奥黛丽·赫本设计多套服装。直到现在赫本仍是时尚圈中不可替代的,而她曾说过:“是纪梵希创造了我”。
㈢ 纪梵希的历史
纪梵希的历史如下:
纪梵希1927年2月21日出生在法国诺曼底Beauvais的一个艺术世家,自幼就展露其艺术天份,于十岁时参观巴黎万国博览会的服装馆之后,便决定成为一位时装设计师;
1945年,当他还只是一个美术学校的学生,他就开始在Jnoques Fath的工作室实习,之后又跟随过Robert Piquet、Lucien Ldiong与Elss Schiaparelli等设计师;
1952年2月2日他首度在巴黎推出个人的作品发表会,在这场以白色棉布为主,辅以典雅刺绣与华丽珠饰的时装展中,他的创意才华令在场人士惊艳不已,同时也奠定了纪梵希 (GⅣENCHY) 在时装界的尊崇形象,几十年来此品牌一直以“优雅的风格”而著称于世。
(3)纪梵希导演的电影扩展阅读:
纪梵希本人在任何场合出现总是一副儒雅气度和爽洁不俗的外形,因而被誉为“时装界的绅士”。直到1995年7月11日纪梵希在他的最后一次高级时装发布会后宣告引退;
纪梵希的这台展示会是空前的,也是令人难忘的。“时尚、简洁、女性化”——人们在他塑造的活泼而优雅的女性形象中重温了这一品牌多年来的风格本质。
纪梵希一直被视为优雅、高贵、精致的象征,继承了这一品牌享有盛誉的传统设计风格,2005年春夏季男装系列在设计中更加入了新的元素:
现代而自信的男子气概,采用别致的面料和精致的制作工艺,重现当代意味的男装设计成型,并全部系列采用黑色、浅蓝色和灰色系色调,以纯粹明亮的夏日白色作点缀;衬里则采用单一、明亮、浓烈的暗红色,传递出纪梵希持久不变的精致优雅气质。
㈣ 纪梵希为赫本终身不娶,赫本葬礼上亲自抬棺,旷世情缘终落下帷幕,为什么
奥本与纪梵旷世情缘在赫本去世后也画上了句号,葬礼上纪梵希与赫本的家人一同抬着赫本的棺材下葬,因为纪梵希与赫本已经是家人般的存在了。
虽然现在两人都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留给我们的经典一直都在,并且影响着我们,无论是永不过时的赫本风还是最懂女性的纪梵希品牌。即使他们二人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他们之间是有爱情的,他们的爱是不是占有,不是名分,而是相互的欣赏,还有一生的陪伴!
㈤ 永远的赫本,众人心中的天使,纪梵希对赫本做了哪些超浪漫的事情
黑白电影的时代虽然已是一去不返,但是那个时代里出现的天使般美人却一直被人熟知着,她便是奥黛丽·赫本。提到赫本没有谁不称赞她的优雅美丽,她的美仿佛是浑然天成,无需过多的修饰都能够美得不可方物。
除了为赫本设计衣服以外,纪梵希还对赫本做过超浪漫的事情并是为赫本制造了一款名叫“禁忌”的香水,这款香水的灵感源自于赫本,这款香水在三年之后才出现在货架上,原因是因为和赫本说既然香水是给我的,我就不许你卖给别人。
而“禁忌”能够出现在大众视野也是因为赫本的鼓励并为香水代言才得以让香水能够被更多人使用。纪梵希自从与赫本相识之后就再也没有缺席过赫本的人生,在这之后的每一个阶段纪梵希都有陪伴在赫本左右。
㈥ 纪梵希的《给奥黛丽的爱》讲了什么
书里是150件纪梵希的设计手稿,包括赫本在电影里的几套经典套装,没有其他内容。
纪梵希不但为赫本设计了《蒂凡尼的早餐》里那套珍珠加身的经典小黑裙,还与赫本维持了一段时限为终身的友谊。后来纪梵希在海牙市立博物馆举办了展览“向奥黛丽爱的告白”。
2014年,退休多年的纪梵希带着一本献给赫本的书《向奥黛丽爱的告白》出现在公众面前。纪梵希亲自挑选了他最喜欢的一部分作品,除了优雅时尚的服装,连配件也是精挑细选,帽子、耳环、手镯与项链等等,这些小物都是纪梵希对赫本的爱。
(6)纪梵希导演的电影扩展阅读
于贝尔·德·纪梵希的主要风格:
1、纪梵希与奥黛丽共同创造出了一个神话“奥黛丽·赫本风格”,通过《萨布丽娜》,赫本以全新的形象登场,成为媒体和大众追捧与崇拜的偶像,她的名字开始与“时尚”二字划上等号,她也成为纪梵希高雅女装的典型影像。
2、1957年,这位女演员的芳名出现于纽约时装协会推选的全球十位最迷人的女性之列。从那以后,赫本几乎每年都出现于最佳着装女性的名单中。 不久,最富有与最著名的女性们开始身穿纪梵希的时装,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㈦ 奥黛丽和纪梵希
奥黛丽和纪梵希的传奇
Audrey Hepburn,中文名,奥黛丽.赫本,被世人称作一位落入凡尘的天使。虽然天使已经逝去,但是《罗马假日》中高贵的公主还时常被人提及,午后红茶上还有她拍的广告。有关她的很多的故事至今还在流传。这里,我不谈她的高贵的美丽,不谈不幸的婚姻生活,不谈年幼悲惨的经历,我只简单的说说一个关于她和一个出名的服装设计师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让我们回到故事开始的时间,那是一九五三年的夏天,奥黛丽刚刚要开拍她的第二部电影,和威廉·霍登、汉弗莱·鲍嘉共同演出《龙凤配》,在片中她饰演一位时髦的司机女儿,周旋在一对兄弟之间。导演比利·怀尔德要她到巴黎找一些设计设计的原创服饰,以为电影穿的戏服。
奥黛丽早就知道纪梵希(Givenchy)的名气,她对于流行服饰一直很注意,就如同运动球迷对棒球的狂热。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她就注意到纪梵希,她的心跳不禁加速,八年前在荷兰,二次大战期间,她只能穿着自己缝制的衣服;现在她却即将踏进光灿眩目的高级时尚界里,一件刺绣衬衫标价3000美金。这样的对比真是难以想像。
奥黛丽并不知道这场冥冥中注定相遇的时尚会面,在纪梵希的心中却完全不是这样,纪梵希相当优雅地隐藏了内心的失望:“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是,觉得她像个脆弱的小动物,一捏就碎。她的双眸明亮美丽,她实在很瘦很瘦……脂粉未施,很有魅力的一个女孩子。”
当年他们初次见面时,纪梵希26岁,奥黛丽则比他小两岁。他们就如同兄妹一般,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
从奥黛丽身上,纪梵希找到了一位和他对服饰同样有着高度兴趣的伙伴。他们的性格非常相似,严以律己,对待工作充满热情、兢兢业业,还有同样的优雅气质,他们的工作都是为了别人带来美的享受。但纪梵希初次看到奥黛丽时,无论当时她的眼神是多么殷切,想要得到他的帮助,他确实忙得抽不出时间帮助她设计新戏的服装。要知道,纪梵希几个星期之后,就要展出自己的服装,现在他太忙了,的确是抽不出一点时间来帮助她。
奥黛丽请求他,即使不能为她设计戏服,也许他可以让她从过去发表会已经做好的现成衣服里,挑一些适合她穿的衣服。奥黛丽也看出了纪梵希的处境,但是她不会放弃,试着向他请求。如果不能亲自为她设计戏服,那么可不可以让她从过去展览会上展示过的成衣里,挑一些适合她穿的衣服。
纪梵希不置可否地耸耸肩,谁又奈何得了这位女孩呢?于是奥黛丽开始在混乱的工作室里挑选她想要的戏服。
奥黛丽试穿的第一件洋装,是一件灰色羊毛套装,以科利特·瑟夫(Colette. Cerf)量身订做的,她穿起来合身极了,因为两人的纤腰都只有20寸。但这件衣服穿在奥黛丽身上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变化:纪梵希是第一个无法相信自己所见的人。这位衣衫平凡的瘦弱女孩,就如同奥黛丽自称的,不是只是个女演员吗?怎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位超级美女,她的美丽是他旗下任何一个模特儿都无法超越的。
“她穿着那件套装缓缓走来,真是神采飞扬。”纪梵希说,“她说这正是她想在戏里做的装扮。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你真的可以感受到她的兴奋与喜悦。”
奥黛丽挑选的第二件衣服是一件白色、合身、无肩带连身长裙晚礼服,从腰间到群摆全部覆盖着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纱,在上衣、裙身和群摆上都绣着黑色丝绒的花卉图案。这件衣服让人无法呼吸,实在是找不到任何的语言来赞美它,这个讨人喜欢的陌生人竟赋予这些衣服无限的生命,就连它的设计者——纪梵希也在心中惊叹:这套衣服和她真是绝配。
至于最后的这件衣服。奥黛丽选了一件黑色质的洋装,是电影中瑟宾娜(Sabrina)和莱纳斯·腊拉比(Linus Larrabee)在约会时穿的衣服,这件衣服的设计在腰身上采用贴身的剪裁,长及小腿的芭蕾舞圆裙,而袖子的部分则是削肩剪裁。她最喜欢这种平领露肩的设计,正好可以遮住她削瘦突出的锁骨,这一点在好久以后,她才透露给纪梵希。
奥黛丽喜欢有变化的衣服,这样才会流露出她的个人特色;她更喜欢不按牌理出牌地搭配衣服。所以,她在工作室里四处搜寻,想要找到适合黑衣的配件,当她看到那顶缀着水晶的包头巾帽子时——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女裁缝师们,看着奥黛丽都禁不住笑了。她真是神奇!
当奥黛丽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找出这三套衣服之后,纪梵希真的被这个姑娘给深深的吸引住了,她赋予了自己的衣服以新的生命,那是他这个顶尖服装设计师从前没有注意过的。他对自己的设计很有信心,但是衣服穿到奥黛丽的身上,纪梵希竟然发现了许多新的东西。
现在,新闻发布会的事情已经被暂时搁置了,纪梵希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知己,他真诚地邀请奥黛丽到餐厅用餐。
他俩对餐厅上面摆着地美酒佳肴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兴奋地交换着自己的故事,奥黛丽讲自己战时的经历与在伦敦、好莱坞的种种遭遇给纪梵希听。她还告诉他,当她出演《罗马假日》之后,第一次得到了拍片片酬,就去买了一件纪梵希的外套,而且是用原价买的。听完这些之后,纪梵希更加被眼前这个女孩子吸引住了。
那个时候他们还很年轻,根本没有去想自己的未来会怎么样,但是他们都相信,他们会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因为奥黛丽和纪梵希都很清楚,他们两个肯定是这世上少有的贵族,那并不是由于权势、金钱和家庭地位的原因,而在于他们生来就如此,他们有着相同的工作信念,还有与生俱来的优雅,气质是金钱所无法买到的。
奥黛丽的直觉告诉她,纪梵希绝对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她无所顾忌地告诉他自己所有的故事,她从未像现在这样对一个新认识的朋友敞开心扉。
见面之后不久,奥黛丽特意给纪梵希打了一个电话,很诚挚地对他说,她爱他,然后就挂了电话。从那以后,这种爱就从来没有改变过,“有一些人是我深深爱过地,”奥黛丽表示,“他(纪梵希)是我认识地人里面最正直地一个。”
纪梵希有一句名言:“女人不是单纯地穿上衣服而已,她们是住在衣服里面的。”这样的服装哲学与奥黛丽的想法不谋而合。她喜欢他的服装的简单大方,那会完美地烘托出她身上地古典与优雅气质。而且,穿着他设计地衣服,奥黛丽觉得会带给自己更多地自信和力量,在心理上帮助她。为了回报纪梵希,奥黛丽愿意为他的服装做任何的广告,而穿上它们拍电影据对是最直接有效的。纪梵希为奥黛丽设计的戏服包括奥黛丽在好莱坞拍摄影片的80%。在为各种杂志拍照和生活中重大的时刻,纪梵希的服装也绝对会是奥黛丽的首选。
奥黛丽和纪梵希一起,共同打造了服装界的“赫本风格”——利落的线条、简单的颜色,一起都是那么的无懈可击。两人开展了时间最长久的合作,那几乎伴随了两人一生的光阴,他们也成为时尚界最经典的案例。一个出名的名牌的扬名,得意于电影的风行。没有奥黛丽在电影里面频频的亮相,就没有纪梵希如此早地风靡欧美。没有纪梵希精心设计的服饰,奥黛丽就无法体现出自己高贵的气质,令人印象深刻。奥黛丽和纪梵希分别代表着电影和时装的风流人物,编制出一个美好的传说。
同时,纪梵希赫奥黛丽之间的友谊,对于奥黛丽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在奥黛丽患上癌症的时候,她让纪梵希担任了她立遗嘱的证人。临终前,她送给纪梵希一件深蓝色的毛衣外套,告诉他:“当你穿着这件衣服时,就可以想起我。”
㈧ 纪梵希为何不娶赫本,导致自己遗憾终生
因为纪梵希跟赫本都太了解彼此了,所以没有了爱情的“新鲜感”,注定做不成夫妻。
纪梵希和赫本之间的感情,真的无法用单纯的友谊或者爱情来定义。
赫本含泪说:“只有他,还始终记得我的喜好,把我当成小女孩来宠。”也难怪网友会议论纷纷,男人对女人好,很多就是奔着恋爱、结婚去的,目的明确。
赫本去世之前,给纪梵希留下一件大衣,说:“当你觉得孤独,穿上这件大衣,就好像我紧紧拥抱着你。”1993年,赫本离开人世,抬棺送行的除了三任丈夫和儿子,还有纪梵希。纪梵希晚年回忆赫本,对别人说:“赫本是上帝赐给我的礼物。”
㈨ 有什么与时尚相关的电影
首先出场的,当然是大家最熟悉也是影视界最爱拍的Chanel。
《时尚先锋香奈儿 》
《Coco avant Chanel》 (2009)
导演: 安妮·芳婷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获奖纪录:
2009年欧洲电影奖观众奖(提名)
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奥黛丽•塔图饰演的香奈儿,此前凭《天使爱美丽》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很多人表示花了好一段时间才慢慢入戏,但相比其他剧情片来说,这一部无疑是就画面而言时尚感最强的。
香奈儿
Coco Chanel (2008)
导演: Christian Duguay
制片国家/地区:意大利 / 法国 / 英国
获奖纪录:第66届金球奖 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女主角(提名)
139分钟的迷你剧,这一次换了雪莉·麦克雷恩来演香奈儿小姐。回忆和现实交错进行,我最喜欢跳探戈的那一段,不可错过。时间紧张的同学可在两部当中选择其一就好。
此外还有三部纪录片可选~
香水女王
Chanel Solitaire (1981)
导演: GeorgeKaczender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 / 法国 / 美国
这一部我也还没看过,需要补课。
Signé Chanel(2005)
导演: Loïc Prigent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当然,不可以忘记艺术总监大人~
时尚大帝
Lagerfeld Confidential (2007)
导演: 鲁多夫·马康尼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这部纪录片由导演鲁道夫·马可尼耗时十年构思,又经过两年贴身拍摄完成,也是老佛爷第一次愿意这么被近距离地呈现于世人面前。个人最喜欢的是他工作室厕所出现的那句话:
“SI TU PISSES PARTOUT T'ES PAS CHANEL DU TOUT”
If you piss everywhere, then you’re not very Chanel.
除了香奈儿,第二个最受影视圈青睐的非YSL莫属。17岁被Vogue发掘,21岁担任Dior首席设计师,26岁时与爱人Pierre Bergé开创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作为二十世纪时装界难以逾越的天才,YSL始终吸引着众人的视线,甚至在他离世后也是如此。
圣罗兰传
Saint Laurent (2014)
导演: 贝特朗·波尼洛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获奖纪录:第6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法国男星加斯帕德·尤利尔(Gaspard Ulliel)演的YSL,也是个人最喜欢的一部。不过,据说因为剧本太大胆,本片并没有获得Pierre Bergré的许可和赞助。但正是因此,才特别值得一看。这个版本里面有很多华服,据说其中有不少是正版的YSL古董衣。
1976年,Yves Saint Laurent 从发布会后台向外张望。
伊夫圣罗兰传
Yves Saint Laurent (2014)
导演: 加里·勒斯培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获奖纪录:第40届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男主角 皮埃尔·尼内
其实从电影的角度,我觉得两部伊夫圣罗兰的传记片都拍得不够好,不过两部电影都很养眼,美色华服,长假看看也是不错的。这部Pierre Bergré有赞助。黎贝卡对其中一句台词印象深刻:“我们不知道品味从何而来,也许来自直觉,无人能教你……”别灰心,我还是相信除了直觉以外,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不过这就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区别吧。
《疯狂的爱》
《L'amour fou》 (2010)
导演: Pierre Thoretton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获奖记录: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影评人费比西奖
这部纪录片以Pierre Bergré的独白开始,带领观众进入他和YSL的世界,展示后者一生的不同片段。当然,最最主要,还是纪念了他们两人之间五十年的爱恋。
这里也真是甜蜜到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