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都说周星驰的电影很"无厘头",究竟"无厘头"是什么意思
无厘头是什么意思?
现在人们一般把它理解为庸俗的搞笑,但事实上是有所区别的.
一种说法是: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
另一种说法是顺德的方言,是骂人的话中最狠的一句,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情什么都不行,很没用。
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
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如果您符合下面的大多数条件,那么,其实您已经具备了当前时代无厘头的基本特征了:
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没有年龄感,不为健康牺牲嗜好,对喜欢的东西不计较价钱,特别喜欢“追新”,无法停止幻想,思维具有跳跃性,经常语出惊人,想到what说what,习惯裸睡,从不大惊小怪,时不时人间蒸发,老找不着东西,你夏天找麻辣烫,冬天寻冰淇淋,还嫌不过瘾,你张口无厘头,动手dotcom,email是你最好的联系方式,懒得存钱,认为晚上比白天好,养宠物不养小孩,喜欢自由自在,天马行空,永远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藐视权威,看淡功利……
解剖无厘头
在我看来,无厘头至少包含三重含义:夸张、讽刺和自嘲。
首先是夸张。无厘头的表现形式即是特殊的夸张。这种夸张超过了影视文艺本身需要的夸张程度,使许多事情让观众或读者一看就知道不可能,但仍然忍不住会为此而投入。在《回魂夜》里,周星驰饰演的疯子可以用纸帽子带着大家飞,这是对传统理念的夸张;在《百变金刚》里,他一开始过的生活穷奢极侈,这是对生活方式的夸张;在《行运一条龙》里,阿水当众撕开了女同学的上衣,然后又痛不欲生,这是对情感欲望的夸张。夸张给人们带来淋漓尽致的感觉,把平时生活中不能表现或不想表现的各种东西都发挥到一个极致。
其次是讽刺。人生无常,许多痛苦和不幸都是无法化解的,而面对社会的阴暗、污秽、人性的贪婪、自私,男人的好色,女人的善变,工作的无聊,挣钱的烦恼,一切都是讽刺的目标。《月光宝盒》中至尊宝带领的一群手下在他跟妖精打斗时集体装死倒地,这是对忠诚的讽刺,因为在一开始他的手下都以唯帮主马首是瞻的态度出现;到了《大圣娶亲》中他又无法摆脱他对一个很讨厌的女人———紫霞的爱慕之情,这是对承诺的讽刺,因为他早已答应了白晶晶要做她的老公,五百年后他本来就是别人的人;《食神》中,周星驰对双刀火鸡要求画个心的提议死也不肯,是对女人的讽刺———对一个女人来说,不管她有多重义气,有多负责任,有多聪明,多能干,她其实在男人心目中始终只是一个皮囊而已。
最后说自嘲。其实自嘲应该是讽刺的升华,不仅是影视艺术的一个境界,也是思想的一个境界。当一个人学会了自嘲的时候,他就是真的成熟了。纵观星驰所有片子,无一不带着浓厚的自嘲色彩,其中又以《喜剧之王》为最甚。
扭曲自己,夸张自己,讽刺自己,让观众笑起来,这不是一般的表演,这是一种内心的揭示和剖白。把自嘲做得恰到好处,不给人以哗众取宠的感觉,那就更难了,你必须有谦卑的外表,平凡的相貌,庸俗的举止,迟钝的谈吐,甚至看似愚蠢的行为……你混身上下只有一处在闪光,是谁也不可能代替的,那就是智慧,你以你的智慧予人以快乐。
自九十年代开始,一种新类型的喜剧电影突然席卷香港,也就是所谓的「无厘头电影」。「无厘头电影」表面上放弃了传统香港喜剧对社会的批判性,仅是为了搏取观众们的开心,为了搞笑而搞笑。但实际上它运用巧妙高超的剧情设计,除了提供社会大众情绪宣泄的一种管道外,也建立了自成一格的人生观。加上由於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及观点,因此无法成为一种放诸四海皆准的类型,只能成为华语地区中喜剧电影的一种次类型(也可说各个地方都有其各自的无厘头文化,但这种无厘头文化是排他性、独占性的,仅有身处当地的人才能够了解)。作为一种喜剧的次类型,无厘头电影却常遭到质疑,虽然它也如同其他类型的喜剧一般,受到大众在票房上的支持,但在许多电影评论家的看法中,它还是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电影类型,甚至不能算是一种类型(这一点我也赞成,与其说它是一种喜剧的次类型,还不如说是一种新的喜剧表演方法)因此大部分谈到无厘头电影的论述,皆将其视为一种粗俗、没有深度的短期现象,不值得深入研究。而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无厘头当然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香港多数谈到无厘头文化现象的学者,都对其嗤之以鼻。有人认为无厘头是入侵语言垄断沟通侵略思维......的病毒 。更有人认为无厘头那种嬉戏、不认真的态度,其实是一种文化的退化,是一种逃避,当中完全不牵涉任何反省与自觉......更与香港薄弱的文化传统,教育水平降低及一种对文字、价值失去兴趣和信心的心野蛮主义有关 。
但令人感到吊诡的是,如果无厘头电影真是如此不堪,为何在香港会受到如此广大的欢迎?也在短短的时间内传遍了所有的华人地区,更成为当时香港人精神的寄托?因此无厘头电影必定有其独特之处,这也是它值得研究的原因。
基本上提到无厘头电影就会想到周星驰;提到周星驰也就想到无厘头电影,两者之间互为等号,无厘头电影与周星驰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周星驰身为无厘头电影的祖师爷,其发迹史也代表著无厘头电影的演变历史,所以当我们要叙述无厘头电影的历史演变时,是可以依据周星驰所主演的电影来分析无厘头电影在各个阶段的改变。
刚开始的无厘头电影,主要是运用夸大、粗俗的表演风格,来达到令人发笑的效果,其影片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博取观众一笑。这个时期的无厘头电影,主要是依靠著周星驰个人的明星魅力,也开始初步建立整个无厘头电影的外部结构。这个过程中无厘头电影与周星驰可以说是画上等号。
另外,除了有周星驰自身的表演魅力之外,导演王晶个人低俗的风格也带领了无厘头电影的风潮。如果没有王晶将无厘头电影商业化,把许多生活中的俗话融入剧情之中,只有周星驰独特的表演并不足以让无厘头电影成为当时香港人精神的寄托。王晶个人在票房上的保证以及独特的电影品味,使周星驰无厘头式的表演进入了商业电影体系之中,让香港人得以大量接触无厘头电影。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周星驰早期所主演的影片,几乎皆是王晶所导,例如:《赌侠》、《赌圣》、《逃学威龙》系列、《整蛊专家》、《鹿鼎记》系列等。就算是当星仔变成了星爷之后,有时仍需要拍摄一些纯粹搞笑的无厘头电影,以满足商业上的需要,此时王晶仍是其最佳的合作夥伴。
直到《唐伯虎点秋香》出现之后,时空错置、松散改编、特殊的语言逻辑等无厘头电影的类型特色大致底定,基本上无厘头电影的原始时期(primitive)也至此结束。现今我们所看到的无厘头电影特色几乎在这部片中皆有出现(例如:人们所熟知永远都在挖鼻孔的如花这个角色造型便是在此片中第一次出现),此部片也是周星驰与李力持两人首次合作。
当周星驰已有一定的票房魅力之后,加上观众对无厘头电影独特的表演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此时周星驰开始藉由吸收之前电影经典或故事,把这些旧有的东西,运用松散改编的方式,发展出一些比较特别、奇怪,或另类的观点来表演,使其与社会脉动有所符合,另外也开始对於自己所遭遇到的困境,运用一些桥段来自我嘲弄或是藉古讽今提供观众抒发压力的管道,当中的代表作品有《审死官》《济公》、《大内密探零零发》及周星驰首次担任导演的《国产零零漆》与将无厘头电影提升至另一境界的导演刘镇伟的《西游记第101回之月光宝盒》、《西游记大结局之仙履奇缘》系列等。
B. 谁能运用周星驰电影的某些情节来具体解释一下“无厘头”
这个很简单。
首先,你要知道无厘头是什么,当然了,虽然我也不知道。
多看电影(星爷的),反复看。
当早上起床时,要唱“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提着裤子 上茅房~~~~~~”的歌,对着大海大叫“努力,奋斗!”最好有人合作,泼你一盆水。
吃饭的时候,要先叫“给我来碗鱼翅漱漱口。”即使老妈端上来一盘咸菜。
打架时,你先亮出自己的拳头,说“小子,沙包大的拳头见过吗!”如果他非常厉害,你只能马上跪下说“看来我不能再隐瞒了,其实我是你的亲生儿子,老爸!”然后,趁他不注意,逃走。如果他很弱,那你就说“老子今天就是跟你卵上了。”边打还要边叫“啊大!”
失恋时,要对女孩说出圣经:“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如果还不能挽回,就扒在墙上说,“我只是一个没人爱的可怜虫!”
遇到不满意的,就“靠”一声,满意的就说“I服了YOU。”
经常重复,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
还有很多,这些东西你只要多看星爷的电影,遇到好笑的就记录下来,平时常练,无厘头是一种精神,也就是平常说的“自贱”(我是这样认为的),将自己弄得很无聊,但这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在愚己中寻找自己的尊严。过多的自重,会在这个社会上不得立足。
C. 评价一下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
无厘头、轻松、夸张,还有些神经质、但很好笑,剧情很精彩…能真正让人开心的
D. 香港电影中的“无厘头”现象及其特点,介绍并评价周星驰的无厘头表演风格。
“无厘头”是粤方言,本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相近,故写作“无厘头”。指一个人的言行毫无意义,莫名其妙。香港影星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大话西游》里有一些对白,将一些毫无关联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人莫名妙,以达到搞笑的目的。由此,“无厘头”表演方式常被提起。
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
无厘头至少包含三重含义:夸张、讽刺和自嘲。 无厘头文化是香港一种在20世纪90年代突然兴起的次文化,当中以周星驰为当中的佼佼者。这股文化一直主导整个十年的香港社会,直到亚洲金融风暴后才慢慢消退。
无厘头文化透过香港地区的喜剧影视作品及流行区而得以大力发展,后被华语地区广泛接受,成为被20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年轻人广泛接受的喜剧艺术表演形式,并逐渐运用于现实生活。(希望可以帮到你 转自网络词条)
E. 周星驰的电影为什么被大家称为无厘头搞笑电影
因为周星驰的电影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人物的台词和说话风格都比较有特色,给人感觉就是疯疯癫癫,毫无逻辑的,并且在台词当中也带有不少广东的独有词汇,给人感觉极其具有地方特色,甚至有时还会故意夹杂一些英文和普通话在一起,其实这恰恰也是反映香港当时的市民说话风格,而且周星驰的作品当中,往往人物设计也是和主流电影不太一样的,比如说最后的英雄,有可能是以一位反派或者是丑角担任,而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高大正面形象人物。
第二个地方是语言风格,如果你看了周星驰的一系列电影,会发现里面很多粤语配音都带有了当地口语风格,显得极其具有个性,有时候说话的内容依然还是毫无逻辑,无论是英文还是普通话还是粤语口语,都会混进来,比如说周星驰《西游记之仙履奇缘》,里面就有一句台词穿插了英语和中文,反映了当时东西方语言和文化在香港已经印刻在每个人的脑海当中,也象征了香港市民的一大特征。
F. 如何评价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
在我看来,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既是一种风格,也是对现世人生的一种解构和自嘲,周星驰通过无厘头的方式来表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观众也能从周星驰无厘头电影中感同身受,从而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G. 周星驰的电影中,镜头语言有无厘头特点
新华新词语词典此词目和释义为: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莫名其妙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目的的方式。“无厘头”是粤方言,本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相近,故写作“无厘头”。无厘头的行为会造成一个人的言行毫无意义,莫名其妙。无厘头文化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兴起的一种亚文化,以周星驰、软硬天师及林敏骢等艺人为佼佼者。
H. 近年的无厘头电影与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的区别
拍摄手法,由于现在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就做出一些特效,但是有时候这些特效反而让人感到不爽,适得其反;价值取向,完全是为了哗众取宠,演员是为了票房而演,不像周星驰,追求一种完美的表现形式,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而演,这样看来,周星驰完全可以算是艺术家了;营销发行手法,大力宣传,完全靠着模仿周星驰的电影来吸引票房,90年代周星驰那些片子,都没有怎么宣传,却是香港票房的保证。现在的无厘头,只能依靠着周星驰的如此大的影响力之下,才能获取一定的票房...总之,中国如果不出一个像周星驰这样的演员,以后的电影趋势,只能是走下坡路
I.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时代造就的机遇可遇不可求,那个年代的港香港演艺圈人才辈出,用百花齐放形容丝毫不为过,杀出重围的得有周润发,梁朝伟,刘德华这样的。所以星爷的电影有如此成就不只是天才偶成,是竞争中崛起的。而如今内地演艺圈能拍的屈指可数,不能拍的倒是有大把资源等着拍。至于星爷个人,就像喜剧之王里讲的那样,他爱电影,他爱表演。当年去面TVB,同行的老虎过了,而他没过,后来能去拍电影他该有多珍惜啊。他被别人骂被批人际不好,这只是他在片场要求高的离谱,让人受不了,就像黄秋生说的,你只听到别人说他,可他有说过别人不好吗?所以啊,好好欣赏星爷的电影吧,多看几遍,觉得笑中有泪,那都是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