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龙虎门》的背景是香港,那么时间呢
龙虎门的前身本叫做[小流氓,作者是香港漫画宗师黄玉郎。创刊于1970年,他创作了王小虎和王小龙两兄弟,而石黑龙,则是由他另一本着名漫画「柔道魔童」中的主角。
故事大钢是为王小虎由大陆来到香港寻找亲人开始,与四小将结为好友,然后与反派大战一场,最后邪不胜正,就这样不断地循环。一直打到去「荃湾十五狼」就开始走向长篇故事。是荃湾十五狼之首大狼王其实是师承日本第一黑帮罗刹教的夺命老妖。于是就带出了罗刹教之役,主角们冲出香港,远征日本。当时这点绝对是一大突破,而在第九十九期,小流氓正式把名字改为「龙虎门」。
而在第1269期,原作者黄玉郎公开自己重写龙虎门而轰动整个画坛。为了形合他,最后当时的主编赵汝德草草把他编写的部分完结,让黄玉郎全力投入编写公作。最后于2000年6月头,新着龙虎门第1期(即龙虎门第1281期)正式推出,故事虽然重新开始,但锋头一时无两,销量升竟直到去八万实销。
主角:
王小虎
user posted image
内功:九阳神功 六阳功力/降龙伏虎气
招式:降龙十八腿 雷电神腿 裂头碎石脚 虎尾脚 虎鹤双形拳
武器:辟邪宝剑
龙虎三皇之一,18岁,为人极富正义感冷静果敢,锄强扶弱,面对多强大的恶势力仍毫无惧色。由于出生于武学世家,所以武学天资其高,自创雷电神腿,在不合情理之屡挫强敌。在新着中,因把正义视作必然而多次作出令人难以接受的决定,有违正义之下真理。在少时父亲离乡别井后被打至失忆,而成了自莲教的月圣使。因现得知身处韩国的父亲身处险境,与母亲一同前往迎救。
王小龙
user posted image
内功:九阴真经 第七周天
招式:家传降龙十八掌 丐帮正宗降龙十八掌 打狗捧法 九宫梅花棍 八卦掌
武器:幡龙棍/特制伸缩捧
龙虎三皇之一,20岁,王小虎同父异母哥哥。为人情深义重,但优柔寡断,性格孤僻。一次因缘际会和王小虎大打出手,后来发觉自己和他是亲兄弟。两人虽然和好,但仍对小虎双亲怀恨在心。得知小虎与相亲相认后更难以接受,独自离开龙虎群英,巧获奇遇。先被白发魔女所害而导致武功尽失,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而有机会习得「九阴真经」。被洪东收为丐帮弟子习得「打狗棒法」及「正宗降龙十八掌」,成为龙虎群英之首。
石黑龙
user posted image
内功:金钟罩 七关半
招式:刻骨铭心爪 摧心锥 十字追魂棍 五形拳 落魂桩 追魂十五滚
武器:合金双节棍
龙虎三皇之一,18岁,和小虎一样见义勇为,好打不平。本身是中俄混血儿,有一妹妹叫小翠。当时一家四口定居澳门。因为父亲石武夫乃柔道高手,所以得到澳门黑道碎骨门门住清睐,想招揽石武夫。石武夫拒绝后碎骨门主与其一战,下落不明。黑龙母亲斯琴哥娃于是来投靠长洲五狮之首金毛狮王。因缘际会遇上小虎,以兄弟相称。终于找到了仇人碎骨门主-仇千鹤,但在单挑之下惨败收场。
作者:(搞个黄玉郎在成龙新警察故事的剧照happy.gif)
user posted image
黄玉郎与《龙虎门》的前因后果
龙虎门的作者黄玉郎,原名黄振隆,出生于1950年的广东省江门,藉贯潮州,生肖属虎。他十三岁那年立志以漫画为其职业,开始他的传奇故事。
在六十年代的香港,画公仔书只能混口饭吃的卑贱职业。即使较为人熟悉的许冠文(财叔)、李惠珍(十三点)、擅长绘画爱情故事的丁小香,与及最为人熟悉的老夫子作者王泽,也只能叫做有稳定收入。当时的漫画除了封面是彩色外,内文全是黑白,而且印刷粗劣,实在难登上大雅之堂。而当时的儿童文学正值繁盛之时,所以相形之下,漫画书与漫画家均受知识分子歧视。
在1965年,黄玉郎当时多次与人合伙创办了两本漫画日报,及一间出版社,但都无疾而终。之后的数年,由他所绘画的漫画却普遍获得好评。当中最为人熟悉相信是“小傻仙”,而其它作品如“小魔神”、“小蛇王”、“超人之子”、“魔术小皇帝”、“魔鬼兵团”、“柔道魔童”、“飞斧仙童”等同样备受好评。而据他所说,画那么多书种的目的是要看看那一种漫画最为畅销。
而在1969年,他开始构思“小流氓”,而在跟着的一年他自资筹组“钻石出版社”出版小流氓。但因财政上周转不灵,所以把出版社售给一家叫“保光出版社”的老板黄光。由于小流氓销量节节上升,甫一出版变售罄,成为该出版社的镇山之宝。
1971年,黄玉郎眼见小流氓销量不俗,所以向公司要求希望把小流氓由当时的二毫装小型版本改为六毫装大型版本,但风险太大(因为变相令人觉得售价上升三倍)而被公司反对。
黄玉郎仍然希望拥有自己的事业而不甘寄人离下,决定暗中策划另一本小流氓,更开自组“玉郎图书公司”,脱离黄光的“保光出版社”。为了筹备资金,新公司开张后的一个月,出版了六期小流氓,每次出版两期。
在小流氓三十多期的时候(1972年),黄玉郎开始在漫画后面加上一些专栏,例如有一专栏叫“画佬生涯”,内容大至讲述当时漫画人的生活情况,漫画行业的发展,读者的阅读风气等;还有一专栏叫“乌烟瘴气臭香港”,刊登具有讽刺性的文字稿及漫画稿,作品被刊登将获稿酬。
而那时武打巨星李小龙的电影深深影响了香港,更间接刺激小流氓的销量,二毫装过往的最高销量是二万五千本,最后被小流氓所打破。
小流氓的成功更令当时无数漫画家争相模仿。但劣作自然会被时间所淘汰,所以仍然无损龙虎门的地位。而他为了增加槁费,将小流氓由五十二期开始,由每页三行,改为每页四行。幅数增加至十至十五幅,内容多了一倍。他还大胆地把小流氓由三十六页改版至二十四页,还加密格数。此改动非常成功,销量不跌反升。黄玉郎的收入由一千二百元升至二千五百元。
而跟着下来的改变更令香港漫画历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黄玉郎把小流氓又原先的三十二开本改为十六开本,售价由二毫改为六毫。这次改革令到从前不感兴趣的发行商对连环图大大改观。而小流氓在外地仍有市场,多个国家的唐人街都有小流氓漫画发售。
稿费增加,跟着要做的就是扩充业务。在李小龙电影的功夫效应下,出现了一套足以和小流氓分庭抗礼的作品--上官小宝的李小龙。于是黄玉郎决定拉拢上官小宝合作。但同时间下,黄玉郎的前顾主黄光仍对李小龙有兴趣,于是在稿费的挖角竞争之下,上官小宝最后以每期一千元的稿费投向黄光。
当上官小宝拥有稳定收入后更加努力,李小龙的销量更达到每期四万本,直逼当时的小流氓。因为这样更令上官小宝有志独立自创天下的雄心。而同时间,黄玉郎因得意望形的又赌又喝、生活靡烂而荒废漫画。结果出现“发行商老板娘当头捧喝”事件,指责黄玉郎为何小流氓漫画质素下降、读者流失与及遭受李小龙漫画的穷追猛打。最后黄玉郎收心养性,全情投入于小流氓创作。
及后李小龙的电影出现了精彩绝伦的双节棍演出,小流氓成功掌握读者心理,把双节棍功夫加入龙虎三皇之一的石黑龙身上,获得极大回响。而在七十至七十三期,更用了李小龙作为封面。而在那时,小流氓的销量已达到六万大关。即使后来数次加价仍无损销量。
1974年,小流氓故事开始进入日本罗刹教之役。而书本身更局部彩色印刷,售价为一元正,平均每期销量更达到十万大关。
即使小流氓漫画的销量如何的高,如何的受欢迎,但始终不能把上官小宝的李小龙漫画压下来,销量仍然相若(不过论气势还是小流氓胜出一筹)。两大画手越画越兴奋,渐渐尺度过了火,画到打得头迸额裂,鲜血四溅,引起社会人士注意 。
1975年10月,香港政府正式通过“不良刊物法例”,警方派员往书报摊取缔、抓人,气势似要把漫画赶尽杀绝。黄玉郎在穷途末路的绝境下,邀同行共商对策。发起自律运动,停止出版色情书,召开记者会向政府询问“不良刊物”尺度,更前顾主黄光与“宿敌”上官小宝共思对策。得出来的结果是开办一本报纸形式的刊物。因为报纸的行头大,炮轰他们等于炮轰整个报业。
既然有新转机,立即为漫画日报筹备。首先黄玉郎认为《小流氓》这名字听来有点粗俗,于是把“小流氓”这名字换掉,在九十九期正式易名为“龙虎门”;而同时间,他出版第一份漫画日报“生报”,每日平均刊出一版小流氓漫画,并且自知之明地减少了封面及内容的暴力血腥场面。当时日报销量约五万多份。
故事背景亦由本港从置区移师到日本,说明故事情节纯属虚构,避过了舆论的责难。而龙虎门单行本因为迁就报章开度,改为横度16开,四十八版,内页全彩色,每册二元。
由于媒头都集中于龙虎门,以自当时黄玉郎所创作的其它作品也变得黯然失色。他其实还有“铁血螳螂”、“铁金刚”、“龙虎门新传”、“臭香港”、“趣怪漫画”等,除了“生报”,他后来开办了另一份漫画日报“金报”。而他更为了龙虎门而把它般上大银幕,但并未获得好评。
至于一直与黄玉郎兢争的上官小宝,则同样办了一份漫画日报“喜报”刊载他的李小龙,继续给龙虎门压逼力。结果上官小宝被冠以“不死神功”之称号。因为龙虎门横扫整个七十年代画坛,仍然以强劲气势步步进逼,唯有他的李小龙也。
1979年6月27日,黄玉郎已有足够资金,玉郎国际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始招兵买马,欲堕断整个香港漫画市场。而在1980的第275期,龙虎门故事开始脱理公仔报独立出版,因此又把阅读方向调整回“直向”,并且固定以周刊形式,每期34页全彩色页的型式推出。这种型式一直沿用至今。
黄玉郎心知如要统一香港漫画市场,必须要收服李小龙这只大老虎。结果在1981年,他与上官小宝达成协议,把他的“李小龙”归入“玉郎”,从此江山正式统一,所有漫画均为玉郎漫画所出品。
去到八十年代,他致力在漫画制作方面作出重大改革。首先,他成立了印刷、分色、植字、钉装等出版业所必须的部门,构入新型的印刷机和分色机,把漫画书的印刷质素大大提高;而跟着,为了扩大公司的生产量,黄玉郎更把漫画制作分化为起稿(画出构图),钩头(绘画人物的头部),驳身(绘画人物的身体),填头(只负责人物的头发)等各步骤。所以大多数漫画人在细说自己入行经过是都是说“在这套漫画负责钩头”或“那套漫画负责驳身”等说法。
除了之外,他昂然涉足出版界,先后收购和出版了多份杂志报刊,分别有“清新周刊”、“新时代”、“青春”、“玉郎电视”、“明星电视”、“香港日报”、“金融日报”、“天天日报”等。
而在画坛统一后,大部分画家在稳定的环境下,作品水准都有了显着的提高,间接促使了香港漫画的成熟。但对经历过无数场风雨的上官小宝来说,稳定工作反而难再有突破,所以在满约后再自组公司“八二画社”,继续以李小龙挂筹。在1986年,黄玉郎把“玉郎国际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市值立即暴增二十倍,从此无人再贬低漫画行业。
但好景不常,1987年大股灾,令玉郎国际有限公司损失惨重,其后以郑经翰为首之公司,与及星岛集团欲全面收购玉郎集团。黄玉郎为保江山,因而涉及伪造假帐,结果在1989年4月,玉郎国际有限公司遭停牌,而在6月更被控伪造假帐,最后于91年罪名成立,被判入狱四年,后来上欣成功,减刑为两年。
而他所创下的玉郎国际有限公司,数字当红的主笔亦继上官小宝后离去。先有编剧出生的刘定坚拉拢八十年代以漫画“少林奇兵”而成名的冯志明,与及擅于绘画爱情漫画的狄克去组漫画公司“自由人”。而以漫画中华英雄而创造出廿二万销量,而被冠为“神话”的马荣成亦离开“玉郎”,联同最佳拍挡少杰组“天下出版”。而在黄玉郎入狱后,“玉郎”最后被星岛集团主席胡仙收构,后改名为“文化传信有限公司”。
由于八十年代拥有无数经典漫画如“龙虎门”、“中华英雄”等,相比之下九十年代初到中期的香港画坛就变得黯然失色。再加上于1992年,当时还未被收构的“玉郎”看准日本漫画市场,决定带头推出日本授权香港中文版。以当时得令的“龙珠”与长买长有的“叮当”为首,令日本漫画一度攻堪香港漫画市场,令本地创作大受影响。
黄玉郎于1993年出狱后,意欲重夺香港画坛至尊宝座,决定东山再起,联同大弟子祁文杰,与及画漫画“街头霸王”成名的许景琛,和擅长绘画科幻漫画为主的邱福龙等,组成“玉皇朝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重操故业。公司成立初期气势之盛,一时无两,其全新作品“天子传奇”和 “龙虎五世”均获得好评。
但当时正值日本漫画攻堪香港之时,所以难再有像七、八十年代时的那种疯狂。正因如此,跟着推出的“天子传奇贰”和“义勇门”销量不过不失。
直至1997年,黄玉郎与武侠小说巨匠金庸先生达成协议,授权给“玉皇朝”为其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推出漫画版,成为一时佳话。之后,武侠小说漫画化的热潮慢慢捻起。而同时间,日本慢画热潮开始减退,令到香港漫画坛重出生气,即使还有约乾漫画的质素备受质疑,但画坛也不像九十年代初期或中期般毫无生气。
1999年,黄玉郎的“天子传奇肆”系列备受好评,另开了
2. 有关鹤拳功夫的电影
新加坡电视剧《鹤啸九天》
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中的虎鹤双行。
成龙主演的《蛇鹤八步》
成龙李连杰主演的《功夫之王》中两人对决成龙的鹤拳
三维动画片《功夫熊猫》中鹤大侠使用的鹤拳
3. 求一部香港老武打片
1979年香港电影《刁禽双绝》
剧情简介
赵高(梁小龙 饰)和杜均(韩国材 饰)在往广州的渔船上因误会而大打出手,大家武功不相伯仲,到达后两人往同一武馆应征做教头,一起得到开馆授徒资格,成了冤家。城内一恶霸常欺压村民,强迫他们交保护费,高和均都打不过他,后来他们发现若两人联手力量会大增,遂合力退敌。恶霸败阵,请师父出头,高和均被打至落荒而逃,路上高、均遇上当天所
乘渔船船主白云峰(谷峰 饰),峰从一头猫、一头鹅和一条蛇身上创出奇异武功。两人分别随他学习,终于以这套武功击倒敌人。
4. 《功夫熊猫》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片名:功夫熊猫 又名: 英文片名:Kung Fu Panda 国家/地区:美国 区域:欧美 出品: 发行:梦工厂动画 DreamWorks Animation 类型:动画 喜剧 导演: 约翰·斯蒂文森John Stevenson 马克·奥斯伯恩Mark Osborne 编剧: 主演:杰克·布莱克Jack Black 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 刘玉玲Lucy Liu 成龙 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详细剧情 古中国,和平谷,武林高手云集。自小就对虎、蛇、鹤、猴、螳螂五大惊世护法高手崇拜得五体投地的熊猫阿波,天天做梦都想当功夫皇帝。可阿波不但只是间小面馆的小伙计,还是个体重超重动作笨拙的大懒虫,除了满怀一腔功夫热情做做白日梦,他最多也就能在面馆里混混日子逮逮虱子。 不料,时逢强敌入侵,谷中高人乌龟仙师掐指一算,预感到江湖告急。谷中动物合议,决定召开武林大会比武招贤,推举出一位武林高手带领大家抵抗外敌。“功夫师傅”的五大高徒护法本是当仁不让争夺No.1的高手,可好死不死,懒熊阿波也却也在这当口无意闯入比武大会的场地。更让和平谷动物们吐血的是,不过是去凑热闹一睹偶像风采的阿波,竟误打误撞成为了乌龟仙师眼中肩负拯救整个和平谷使命的“救世熊”! 额滴神啊,大敌当前,要想让一无是处的阿波变身为旷世武林奇才,谷中的功夫大师可有得头疼!虽然肚子总是咕咕叫,背部总是酸疼难忍,心底也没啥自信,还常常把生性固执、循规蹈矩的师傅气得大念“孺子不可教也”,可当被囚禁二十年的大魔头逃出牢笼发誓血洗江湖之时,熊猫阿波却将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天赋使命。不过,能不能成为一代宗师击退强敌,还是个完全未知的问题…… 看点 远处群山缭绕,近布轩辕古迹,龙腾虎跃、月下侠客、飞檐走壁、虎鹤双形、竹林绿影,就连筷子和青釉碗也摆上桌面....,绚烂的色彩+水墨的写意,这番好莱坞出品的“中国制造”,还真有几分以假乱真的劲头!中国功夫空袭好莱坞,既赶上“中国风”的潮流,又“巧遇”奥运强档,不愧是应景的大赚野心之作。领头的功夫大哥大,更干脆成了古老中华的武侠本尊--五禽戏的老祖宗们和憨遍天下无敌手的国宝大熊猫。 梦工厂拼了老命狂灌东方风情,自然让人拍案叫绝,可面对卡通风靡,飘洋过海的动物宝宝们,幻化成的动画角色则更加无敌!母老虎、大鹤侠、螳螂兄、美女蛇、猴大师、龟仙人,还有浣熊师傅,个个都是个性十足插科打诨的选手,一向中意大牌声优的梦工厂动画还不忘又一次下足血本:成龙、安吉丽娜·朱莉、达斯汀·霍夫曼、刘玉玲、西斯·罗根等一众璀璨星光齐齐献声,“声”“色”俱佳的武林大师们招摇过市,怎么着都相当拉风! 可就算百兽逍遥、中国风情,也掩盖不了懒态可掬、胖墩体型、能说会道、神勇无敌的胖墩熊猫!俺们圆乎乎、胖滚滚、以食为天的熊猫宝宝,果然不愧国宝盛名--因为口粮被抢逼上梁山,稀里糊涂就成了动物界“救世主”的,还能有别人么?!笑星杰克·布莱克从外形到神髓都十足胖墩国宝样,时而一板一眼练起马步朝天蹬、时而和师傅“寓武于吃”展开包子争夺战,大智若愚的架势实在很有笑死人不偿命的效果。新一代搞笑型武林大师就要一统江湖,我是功夫熊猫我怕谁! 从这个说不上可爱的熊猫身上,可以看出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只要克服自己,就是战胜自己!
5. 历史上真有黄飞鸿这个人吗
有。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生于佛山市南海县,原籍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村。
黄飞鸿是清朝末年的洪拳大师,岭南武术界一代宗师。也是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著名中医。
关于黄飞鸿生卒年月的具体日期,说法不一。有研究者认为其生于1847年,也有的认为生于1856年。
至于其去世年份,一说学界普遍认为其逝世于1924年爆发的广州商团事变之后,但具体日期亦不可考。
另一说1924年10月 北伐之前广州国民党割据政府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累被焚,资财付于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而忧郁成疾。
次年农历三月廿五日(1925年4月17日),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5)成龙电影虎鹤双行扩展阅读:
黄飞鸿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生于清末广东佛山,最著名的弟子是梁宽与林世荣(即电影中的猪肉荣),十三姨的原型则是其妻莫桂兰。
黄飞鸿在历史上留下众多的传奇故事,由袁和平执导,徐克监制的[铁马镏]中,少年黄飞鸿流落广州在街头卖艺,遭到几名大汉围攻而被黄飞鸿击退的情节就是少年黄飞鸿的真实经历。
一次,19岁的黄飞鸿在西樵官山墟的一家当铺夜宿,遇到贼人打劫,黄单枪匹马,击退数十强盗,被传为一时佳话。
宝芝林并非从其父黄麟英手中接管,而是由黄飞鸿自己创办,徐克电影里所表现的黄飞鸿与刘永福的友情则缘自一次黄飞鸿为刘永福治伤,后被刘永福聘为黑旗军技击总教练。
黄飞鸿生平最大的一件事迹是曾随刘永福赴台湾抗日保台,失败后返粤。晚年,宝芝林于1924年的广东商团暴乱中遭火劫被焚毁,黄飞鸿也就此忧郁成疾,于1925年病逝,享年65岁。
黄飞鸿的一生尚武崇德,侠骨热肠,死后在广东民间一直声名不堕,被看作是真正侠义道的代表人物。而后来也正是以广东文化为根基的香港,将黄飞鸿真正推到了侠之大者的地位之上。
黄飞鸿最早被搬上银幕是1949年关德兴的[黄飞鸿鞭风灭烛],由胡鹏导演,从此这一形象也因关德兴的精彩演绎而深入人心,从此黄飞鸿成为正义与侠道的代名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飞鸿
6. 黄飞鸿拍了100多部,老外最认可不是李连杰,是成龙1994年的大片
现如今漫威宇宙、DC宇宙大行其道,“影视宇宙”概念深入人心。
什么是“影视宇宙”,就是多部电影或电视剧共享同一个世界背景,细节、人物、环境或者情节相关联,换言之,就像是在同一个框架内发展的多个故事。
如今,国产影视也拉起了“影视宇宙”的战火,但殊不知,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一个人物,通过多个影视系列作品的勾勒,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凭借他一个人物就衍生出了一整个 “功夫片宇宙”。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黄飞鸿。
(李连杰扮演的黄飞鸿)
7月9日,是网传他诞辰的日子。
这里需要插播一下,关于黄飞鸿生卒年月的具体日期,一直众说纷纭。有认为他生于1847年的,也有认为他生于1856年。网上资料显示,黄飞鸿生于1856年7月9日,媒体此前报道的黄飞鸿故里广东佛山,也以1856年为其计算诞辰。
黄飞鸿,武术精湛,意气风发,正义凛然,他是清末背景下的侠义之士,又见证了家国命运,是一个顶天立地、自强不息的武者形象。
这些都是黄飞鸿系列电影对他的刻画,正是这些影视作品,构成了大众对黄飞鸿的整体印象。 据不完全统计,黄飞鸿系列影视作品,至今已经超过100部。
2018年,还有两部赵文卓主演的黄飞鸿电影,一部是《黄飞鸿之南北英雄》,一部是《黄飞鸿之怒海雄风》。
所以,和“黄飞鸿电影宇宙”一比,漫威DC也只能甘拜下风。
为什么,黄飞鸿会有上百部,如此多的影视作品,而至今还在源源不断创作着。
首先, 是演员关德兴,在早年打下了良好的观众基础。
在早期的“黄飞鸿”影视系列里,关德兴塑造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黄飞鸿银幕形象。
关德兴,1905年生人,1999年逝世。在94年的传奇人生历程里,关德兴从事影视表演60余年,主演过130多部影片,其中拍摄了80余部《黄飞鸿》系列影视作品。
1946年开始,他便创作《黄飞鸿传》并改编为《黄飞鸿》电影系列,1949年第一套《黄飞鸿传》开拍。
他也是最早在影视作品中出演黄飞鸿的演员,关德兴饰演的黄飞鸿,大多是讲述黄飞鸿遇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故事。
不少人将他的黄飞鸿视为经典,只可惜,如今知道他老人家的年轻人并不算多。
第二点, 导演徐克联手李连杰、赵文卓,对“黄飞鸿”影视系列的进一步推广和发扬光大。
(关德兴和李连杰)
现如今来说,流传最广、口碑最好的黄飞鸿影视作品,当属导演徐克的《黄飞鸿》系列。
与他人不同的是,导演徐克版本的《黄飞鸿》几乎大幅度改动了人物原本的生活轨迹,他将黄飞鸿卷入了时代的洪流中,借助着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时动荡不安的年代,将黄飞鸿放在了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之中。
在徐克的第一部《黄飞鸿》里,洋人绑架了大批中国妇女上洋船,黄飞鸿(李连杰 饰)与洋人及其爪牙对抗,保护中国妇女也保护国家的安全。
在《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里,黄飞鸿(李连杰 饰)与孙文(张铁林 饰)一见如故,还帮助他们逃过一劫。
在《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里,外敌侵虐在即,李鸿章却要主持“狮王争霸”赛,堪称是自相残杀的舞台,无奈之下,黄飞鸿(李连杰 饰)亲自上场,呼吁各门派共同抗敌。
在得到金牌后,他告诉李大人:“以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更重要的是广开言路,治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这金牌,我就送给您作纪念吧!”
在导演徐克的作品中,直接将“黄飞鸿”这个人物原本的形象,颠覆又重生了!
原本那个行侠仗义、抱不平的黄飞鸿,成为了一个以国家命运为重,铁肩担道义的爱国民族英雄。
注: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共有七部《黄飞鸿》系列影视剧的版权,分别是:
《黄飞鸿之壮志凌云》《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前三部均为徐克执导、李连杰主演)
《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元彬执导,赵文卓主演)
《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徐克执导,赵文卓主演)
《黄飞鸿之西域雄狮》(洪金宝执导,李连杰主演)
另外还有一部《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袁和平执导、甄子丹主演,主要讲述黄飞鸿父亲黄麒英的故事)
(当年受伤仍坚持拍摄的李连杰)
可以说,“黄飞鸿”这个人物形象,在70年前,就开始成为了影视剧中的“常客”,它的存在,也见证了香港功夫电影的兴衰。
“黄飞鸿”这个人物,如此频繁走上银幕,更承载了民族的侠义之心与爱国情怀。
2014年,彭于晏还出演过《黄飞鸿之英雄有梦》,饰演黄飞鸿。
真实的黄飞鸿,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他的父亲是“广东十虎”之一的黄麒英,三岁时,他便随父亲一同习武,六七岁时便可同父亲一起闯荡江湖。
十六岁时,黄飞鸿开设武馆,成为武师,再之后便名倾一时,对洪拳的普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门下不乏出类拔萃的弟子。
黄飞鸿去世时,因家徒四壁,无力埋葬他,他的女弟子邓秀琼出资相助,安葬于白云山麓,他的妻子莫桂兰携两个儿子也在邓秀琼、林世荣(黄飞鸿弟子)等人的帮助下,移居香港,开馆授徒,继续传授黄飞鸿的功夫。
说到这里,也就引出了黄飞鸿影视作品如此之多的 第三点,一个重要人物:林世荣。
林世荣是黄飞鸿的嫡传弟子之一,一生授徒万余人,还刊行过《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等拳谱。他的弟子中,与好几位为黄飞鸿的影视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洪金宝曾经在电影中饰演过林世荣)
林世荣的弟子之一朱愚斋,他在黄飞鸿去世后,编撰了《黄飞鸿别传》,从1933年开始,在报纸上连载。尽管故事中有不少虚构之处,但详尽介绍了黄飞鸿的传奇经历,并介绍了黄父黄麒英,师父林福成,徒弟梁宽、林世荣以及多位武术名家的事迹。
后来,朱愚斋再次征集有关于黄飞鸿的事迹,写为《黄飞鸿江湖别记》(又名《黄飞鸿行脚真录》)出版。这一次影响颇大,影响了一批小说家出版了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小说,也受到了大批读者的欢迎。
此乃其一。
其二是,林世荣师从黄飞鸿二十余年,后期一直在香港发展。
林世荣的弟子除了朱愚斋以外,还有另一位名为刘湛的弟子,他身为黄飞鸿的徒孙,也为黄飞鸿的影视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湛,著名的动作电影导演 ,他常在影片中饰演他的师父林世荣,他还培养了包括他儿子刘家良、刘家荣在内的多个武术指导……
其中, 刘家良尤其对香港功夫电影的黄金时代贡献颇大 ,1953年,他出演的第一部电影就是《黄飞鸿》,也将这个“IP”发扬光大。
以刘家良为代表的电影武指,也成为黄飞鸿在香港影视圈的“自己人”。
他与李连杰合作电影《南北少林》,和成龙合作电影《醉拳Ⅱ》,还是首位赴美国好莱坞的华人武指,为电影《忍者神龟》担任动作指导。
2010年,他获得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病逝。
其中,1994年的《醉拳Ⅱ》中,成龙饰演黄飞鸿,狄龙饰演黄父黄麒英,刘家良出演武林高手福民祺,上演了一出民族英雄黄飞鸿为保护中国古代遗产,与外国掠夺者展开生死斗争的故事,也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醉拳Ⅱ》在2005年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史上百佳电影”之一,是入选的四部华语片之一,其他三部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王家卫的《重庆森林》、胡金铨的《侠女》。
正是徒孙之子刘家良和成龙联手,拍出了这部让老外大开眼界和佩服的黄飞鸿功夫片。
既有小说、故事为引,又有在影视行业内成为顶尖武术指导的徒孙之子,“黄飞鸿”的影视改编,怎能不丰富?
感谢他们,让一代爱国武术大师黄飞鸿,通过如此丰富多彩的影视作品,影响全世界。
7. 谁能介绍一下电影洪金宝的林世荣的内容
林世荣(The Magnificent Butcher)(1979年)
导演:袁和平
监制:邹文怀
编剧:王晶 邓景生
动作:袁和平 洪金宝
演员:洪金宝 关德兴 元彪 韦白 钟发 樊梅生 林正英
钟发 李海生 冯克安 蒋金 元武 曾楚霖 冯敬文
西瓜刨 何柏光 唐晶 咖喱 陈会毅
上映:1979/12/19
【 剧情(3.0/5) 】
该片是具有浓厚广东风味的民初功夫喜剧,由动作指导出身的袁和平导演,武师出身的洪金宝饰演主人翁林世荣。
佛山黄飞鸿(关德兴)有三大门徒——林世荣(三毛)、梁宽(元彪)、鬼脚七(韦白),其中大徒弟以贩肉为生,人称猪肉荣。阿荣行侠仗义,但头脑耿直,遇事少变通。阿荣无意开罪了五龙堂的人,堂主高霸天(李海生)借机来宝芝林发威,却被黄师傅出手压住了气焰。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双方由此也就结下了粱子。
阿荣的弟弟林世光(蒋金)携妻来佛山寻兄,遭高霸天的纨绔子高大海(冯克安)欺骗,爱妻被劫走。阿光幸得嗜酒如命的老叫花福成(樊梅生)相助,而阿荣轻信大海的谄言,反帮恶人向福成动武。老叫花先教训了阿荣,后让兄弟二人相见,这才真相大白。阿荣将计就计,假擒福成来五龙堂救出弟媳。二人可谓不打不相识,福成与阿荣便成了好友,在老叫花的点拨下,阿荣的虎鹤双形拳也越发精进。
高大海岂肯善罢甘休,他先诬陷阿荣奸杀堂主养女,后又将林世光杀害。忍无可忍的阿荣愤然出手击毙高大海为弟弟报仇。堂主高霸天痛失独子和养女,亦怒不可遏,最后自然要上演一场五行掌对决虎鹤拳的精彩好戏。
【 功夫(5.0/5) 】
高霸天来宝芝林发飙,黄飞鸿利用手中的毛笔与之交手。关德兴自四十年代以来几乎就是电影黄飞鸿的形象代言人,他以饰演同一个角色最多而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关老爷子唱粤剧出身,基本功和精气神都还不错,当然要让一个七旬老人实拍实打不太现实。袁和平通过四尺宣纸上两只毛笔的交锋,巧妙设计出了老年黄飞鸿矍铄大度的性情和高人一筹的功夫。非但把传统文化中“武以德服人”的品质用具体的招法跃然纸上,而且正反派的性格也一目了然。袁导这种动作中的细部“写意”手法确实无人能敌。关老爷子自己做了些执笔出招的架式,部分上桌下地的拳脚由袁祥仁替身完成。
老叫花上酒店买酒巧遇高大海,遂戏弄之。这场戏更象是樊梅生的替身在对付冯克安,樊胖除了露几张笑脸、摆数个正面架式外,几乎所有连贯性进攻和翻腾都由替身完成。在三排酒坛上的打斗设计精彩,老叫花在酒坛上信步腾身躲闪高大海的地面进攻,引高大海上酒坛,老叫花迅速落地左脚旋摆将高踢落;高起身回击,老叫花腾身上酒架接前空翻落至高身前;避过高的锋芒,老叫花倒地前踢,高一头撞碎架上的酒坛。老叫花不仅喝到了**的好酒,而且酒钱也顺带一并从高大海身上打出来。袁导的镜头表现也恰到好处,你能在广角全景中看到有节奏的快速过招,接触和击中后果。
林世荣听信高大海的一面之辞,来酒馆向老叫花讨公道。三毛和樊梅生(樊依旧有替身)两个大胖子均用洪拳的虎鹤双形以及蛇形拳过招,这场戏袁导注重突出一招一式和谐趣效果。二人出手迅速,袁导也更多以快推近景来彰显精彩的手型招法和搞笑的面部表情。而三毛的功夫活宝形象也演绎得活灵活现。
高霸天带手下来宝芝林抓林世荣未果,便踢了招牌,梁宽与鬼脚七挺身护馆。元彪对林正英,韦白对元武。林手执一尺纸扇与彪在夜色下的庭院中一角开战,纸扇实乃障目工具,林手舞扇面扰乱彪的视线,而以脚勾抛腰间束带上挂着的铜钱,彪面部中弹侧翻 360倒地。两人过招数合,林再施诡计,被彪识破先起脚反将吊钱摔中林额头,接一记进步侧踢,林腾身飞起倒地。彪夺过纸扇,再一脚侧踹将林送入正厅。镜头切至庭院的另一角,韦白徒手对付元武手中的猴棍,武以棍支撑,顺杆腾空而起一脚前踢中韦。武将手中的棍武得虎虎生风,一段精彩的腾越杂耍。韦不敌被扫倒,顺势抄起一柄长刀和一根段棍。再战,韦猫身刀棍齐发,以棍中武小腿,韦占了上风。镜头切回正厅内,彪与林徒手过招,林渐不敌,又使出下三滥的袖尾刀暗算,亦被彪避过。林以双刃近攻,彪则左右腾挪以远距脚法还击。林终毙命于自己的刀下。镜头再切到庭院,韦将武的棍击落,李海生前来亲自出马,彪也赶至院外,二人联手对李。袁导此处的动作设计又是一大亮点,李海生打得似乎从来都没有如此可信过,他不仅招法得体快捷,且拳掌手脚并用。注意元彪的拳位始终与腰马配合,这种写实的套路与洪拳基本功是吻合的。三毛赶来,却中了李的一记朱沙掌,彪与韦抵挡一阵,架起三毛逃走。
袁导匠心独具的工整细微和富于节奏的动作设计在这场戏中可见一斑,而他也很擅长用镜头语言(如快推镜头局部捕捉,快拉揭示全景,慢镜头)来放大和意化动作效果。
林世荣在老叫花福成的点拨下习炼洪拳的桥手基本功。招法为运桥、分桥、定桥、穿桥、直桥、柔桥、刚桥、流桥、提桥等,训练没有太多戏剧效果,但都是对洪拳招法的写实表现。阿荣自创一桥上前进攻老叫花,仅这一招半式的过招樊梅生还是被替了身,巧妙避过阿荣的桥手,阿荣失去重心一记狗吃屎扑翻在地。
钟发饰的怪猫追至阿荣藏身处,二人在停放棺木的祠堂中交手。钟发在洪家班中可算个一流武师,他的身手绝对能与元彪、元华等人相提并论。三毛毫不吝啬地将这场打戏设计得古灵精怪、充满新意,两人使出浑身解数(除了钟发腾空翻至三毛背后双脚前踢并窜上房梁,该镜头利用房柱近景遮挡做了个虚长镜)每个回合均是迅猛的全镜快攻。钟发翻腾窜越、上梁下地的杂耍功夫将怪猫一角刻画得入木三分。而袁导的布光和镜头将该战的怪异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袁导也巧妙地在怪猫身上运用了钢丝来完成部分需要克服地球引力的反常规动作,呵呵,这也算是袁家班的动作秘技之一。
林世荣手捧弟弟的灵牌来找高大海报血仇。三毛就象一头愤怒的公牛,进门大力捶翻两打手,接着扑向冯克安。一记蹲地后扫,冯前翻倒地,接前踢,冯后仰摔压碎案桌倒地。三毛咆哮着提拳直击,冯抓起案板护身,铁拳穿透木板正中冯腹部。冯拔刀,三毛毫不迟疑正面迎击,抓起圆凳打飞匕首,接右脚侧勾踢中冯头部。三毛一招“犀牛望月”双拳将冯打出屋外,再双手将其擎起大力抛回室内(冯的尾纹骨砍在门框档上,身体后仰倒地。噢)三毛追回屋内,不再理会冯的说辞,以灵牌奋力砸向其头部,冯毙命。这场戏是典型的三毛动作,为达到效果二人可谓全力以赴、拳拳到肉。三毛始终是铁拳紧握、双目怒视,而动作摒弃了繁杂的套招打法,以更直接了当的搏击来体现林世荣报仇心切的真实。冯克安除了那危险的一坐,几乎所有的翻摔都没有被替身的痕迹,也算是卖尽了力气。而镜头也一律在全景中捕捉了动作的起、打、中、摔,少有剪切拼接。让人看得畅快淋漓、一气呵成。
最后在大街上,高霸天使五行掌对决林世荣的虎鹤拳,老叫花则在一旁指点阿荣。这是一段长达八分钟的二人对攻,通常如此长时间的纯粹桥手拉锯很容易使动作陷入呆板乏味,但袁导却高超地证明了他是套招设计的大师。首先是招式多样,李海生的掌法分金、木、水、火、土五形,掌风各有特色;而三毛将洪拳的十二指桥手和虎、鹤、龙、蛇、豹式结合,变化多端。另外充分利用三毛的体能,让其满场腾挪翻滚、爬高上低。使得整场打斗充满了动感的节奏,而非贫乏的原地拉锯节拍。在镜头上袁导采用了全景和过腰中景相结合,以全景展现起招、移位和翻摔,用中景捕捉桥手对招的细节。另外通过老叫化的过肩和过腰镜头来具体化第三人称视角,还有仰、俯空间镜头的灵活运用。三毛有一处大远景中在长凳上的腾空后翻被元彪替了身,其它所有翻腾跳跃均是本人完成,想想三毛的体重和他移动的频率和范围,该战中其体力消耗估计十分惊人。最后三毛用虎鹤双形结合寸桥和刚桥手法破了李的五形掌,保住了宝芝林的招牌。
【 综合(4.5/5) 】
如果说将三毛放在一个动作演员的位置上,而要从70年代选出一部代表他本人功夫的作品,那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林世荣》。该片近 110分钟的戏对于一部功夫片似乎显得冗长了些,袁导在剧情上也没有更多创新,依旧是捣蛋徒弟学艺报仇的谐趣套路。但三毛的演绎无疑给林世荣这个角色增色不少,而用洪拳嫡系弟子来做故事主角也使其具有了吸引力。
该片最大的看点自然是由袁家班和洪家班两大实力门派联合打造的精仑功夫,八爷和三毛这种梦幻组合可不多见啊。八爷是位因材施技的大师,成龙、元彪、甑子丹、李连杰等巨星均与之有过各具特色的闪亮合作。若将其比做书法家,他可谓多才多艺,不仅能横平竖直地写出正统刚劲的楷体,也擅长游龙飞凤般地画出神貌两合的草书。在《林》中,八爷显然采用了前一种更为写实的手法,这与三毛本人的特色是相吻合的。
在动作设计上双方取长补短,三毛的短打快攻加八爷的细腻招法可谓相得益彰、配合完美。在镜头表现上,八爷巨细兼顾,他的镜头中常带有一种符号化的“写意”手法,这可能与袁家班的幕后技巧有关,如为人熟知的慢镜头、细节推镜、还有钢丝的局部巧妙运用等。
看过《林世荣》数遍后,俺始终诧异于为何人们在谈论《醉拳》《蛇形刁手》和《佛掌罗汉拳》时却遗忘了这部扎实的功夫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