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是葛优不是葛友
⑵ 中国有哪些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奖的作品
郝蕾的颐和园、李小璐的天路
⑶ 中国有哪些演员获得过世界三大电影节的影帝或影后
到目前为止,得到过三大国际电影节影帝影后桂冠的两岸三地影人有:
1.巩俐(大陆)/《秋菊打官司》/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女主角(1992)
2.张曼玉(香港)/《阮玲玉》/第四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1992)
3.葛优(大陆)/《活着》/第四十七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1994)
4.夏雨(大陆)/ 《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五十一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1994)
5.萧芳芳(香港)/《女人,四十》/第四十五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1995)
6.梁朝伟(香港)/《花样年华》/第五十三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2000)
7.张曼玉(香港)/《清洁》/第五十七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2004 )
⑷ 华人男演员获得最多国际大奖的是谁
成龙,李连杰
⑸ 中国都是哪些演员在国际A级电影节上获过奖
1.黄宗霑1955年凭《玫瑰文身》获奥斯卡最佳黑白片摄影奖
(华裔美国电影摄影师)
2.吴汉1984年凭《杀戮战场》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在《杀戮战场》中饰演了一个小角色,从而由柬埔寨华侨医生而进军好莱坞)
3.苏聪1987年凭《末代皇帝》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原著奖
(中国电影作曲家)
4.张艺谋1990年凭《菊豆》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5.张艺谋1991年凭《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6.陈凯歌1993年凭《霸王别姬》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7.顾长卫1993年凭《霸王别姬》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
8.李安1994年凭《喜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9.李安1995年凭《饮食男女》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10.李安2001年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1.谭盾2001年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
12.鲍徳熹2001年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13.叶锦添2001年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
14.张艺谋2003年凭《英雄》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15.赵小丁2005年凭《十面埋伏》获最佳摄影奖提名
16.李安2006年凭《断臂山》获最佳导演奖,这是中国导演第一次获此殊荣
同年由章子怡,巩俐,杨紫琼主演的歌舞片《艺伎回忆录》获四项提名
17.旅美华裔导演杨紫烨2007年凭《颖州的孩子》获最佳记录短片导演奖
18.奚仲文2007凭《满城尽带黄金甲》获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同年由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由香港导演刘伟强的《无间道》所
改编的《无间行者》获多项奥斯卡大奖
由以上的清单我们都可以得知,撇去提名不算,我们的奥斯卡获奖影片真是寥寥可数。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由李安执导的影片〈卧虎藏龙〉在奥斯卡颁奖上斩获四项大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最佳外语片奖,这是中国外语片在奥斯卡上的突破,也算是中国电影在奥斯卡奖上的里程碑。因为这使国人逐步认识奥斯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影片几乎都与奥斯卡沾上了边,这无不使中国影片在世界影坛上大放异彩。2006年,李安因〈断臂山〉一举拿下了最佳导演的称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年资都已经到了吧。”他说这话时谦虚而不失自信,这正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符号。同年章子怡以一身阿马尼黑色长裙惊艳亮像奥斯卡,以颁奖嘉宾的身份让奥斯卡见识了一回什么叫做真正的“中国美”。但是很多人却不以拿奥斯卡为豪,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围着一个外国奖项转,也有很多影人认为过度看中奥斯卡没有意义,这就有了巩俐口中的“奥斯卡不过就是中国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和章子怡的“我没有好莱坞梦”以及“中国影片是拍给外国人看的吗?”的种种说法,但是中国影片频频亮相国际各大电影节并获得多个大奖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这也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电影,这又何乐而不为呢?2006 年南非裔女演员查理兹塞隆斩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被封为与南非总统曼德拉齐名的民族英雄;2007年韩国女演员全度研一举拿下了嘎纳影后桂冠,被韩国政府封为“民族英雄”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了中国人对待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各大国际电影奖项,我想说,难道我们就不能正视中国电影的现状,李安说的一话让我们深思:中国电影的一百年和美国电影的一百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必须接受中国电影的缺陷,正视中国电影频繁参加各大电影节的现状,这不仅是让中国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渠道,它为积极宣传中国的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国的迅速崛起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而中国电影也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现在与其说是中国在适应世界,不如说是世界正在慢慢适应中国。今年的奥斯卡让人很吃惊,因为最佳男女主角都颁给了非美国裔演员,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当然,这还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⑹ 中国第一个获得嘎纳电影节金棕榈最佳男主角的的演员是
葛优 1994年,葛优凭借张艺谋的电影《活着》成功得到嘎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这也是第一个得到4大国际电影节影帝称号的中国演员
⑺ 中国影片在三大电影节上获得的最高奖(包括最佳演员和最佳影片)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情况
1950年
《中华女儿》获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赵一曼》获“优秀演技奖”。
1951年
《钢铁战士》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白毛女》获“特别荣誉奖”、《新儿女英雄传》获“导演特别荣誉奖”、《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获“一等斯大林奖金”。
1952年
《人民的战士》获第七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战的越南》获“劳动人民争取自由和平斗争奖”、《内蒙人民的胜利》获“电影编剧奖”。
1954年
《智取华山》获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获“音乐片奖”。
1955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获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鸡毛信》获“优胜奖”。
1956年
《神笔》获“大马士革第三届国际博览会电影节短片银质第一奖章、威尼斯第八届国际儿童电影节8--12岁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 南斯拉夫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儿童电影奖”。
1957年
《神笔》获华沙第二届国际儿童娱乐片比赛大会特别优秀奖。
《女篮五号》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
《祝福》获卡罗维发利第十届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58年
《边寨烽火》获卡罗维发利第十一届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
1959年
《老兵新传》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技术成就银质奖章。
《小鲤鱼跳龙门》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动画片银质奖章。
1960年
《五朵金花》获第二届亚非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鹰奖。
《聂耳》获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传记片奖。
《女篮五号》获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
1961年
《革命家庭》获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
《非洲之角》获第四届国际非洲电影节最高奖----非洲奖。
《小蝌蚪找妈妈》获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
《人参娃娃》获民主德国莱比锡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62年
《小蝌蚪找妈妈》获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美术电影节儿童影片奖。
《大闹天宫(上集)》获捷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
1964年
《小蝌蚪找妈妈》获法国第四届国际电影戛纳斯电影节荣誉奖。
《掌中戏》获澳大利亚第十三届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优秀奖状。
1974年
《小号手》、《东海小哨兵》获南斯拉夫第二届国际美术电影节奖状。
《地雷战》获奥地利第十四届维也纳电影节纪念奖。
1978年
《大闹天宫》(上下集)获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小蝌蚪找妈妈》获“南斯拉夫1978年国际美术电影一等奖。
1979年
《人参娃娃》获埃及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银质美人鱼头像奖。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陈冲获第七届索波特“为自由而斗争”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舞台姐妹》获第二十四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协会的年度奖。
1981年
《舞台姐妹》、《农奴》获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
《苗苗》获第二届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
1982年
《天云山传奇》、《归心似箭》获第一届香港电影节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四个小伙伴》获意大利第十二届季福尼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节最佳荣誉奖。
《阿Q正传》中的男主角严顺开获第二届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三个和尚》获第32届西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奥国际动画电影节奖。
《猴子捞月》获第4届渥太华动画电影节一等奖。
《美在运动中》获意大利科尔蒂纳电影节特别奖。
1983年
《陌生的朋友》获第三十三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泉水叮咚》获第13届季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奖、第3届印度国际新青年电影节最高奖----金像奖、各族儿童评委会最佳奖、最佳儿童女演员二等奖。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获第七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美洲大奖。
《鹿铃》获第13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4年
《河南寻古》、《江苏秀色》获法国蓬沙拉国际旅游电影节最高金奖。
《贵州风情》、《丝绸之路上的甘肃》、 《中国人参之乡》、《北京之游》获第18届国际旅游电影节特别奖。
《西藏----西藏》获法国塔布国际旅游电影节旅游片冠军----金比利蕾娜奖。
《鹬蚌相争》获第34届西柏林国际儿童电影节银熊奖、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市第6届国际动画片电影节特别奖、加拿大国际动画片电影节特别奖。
《水面庄稼》获联合国粮食及农业业组织奖。
1985年
《黄土地》获瑞士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29届伦敦电影节伦敦电影研究所电影奖、第7届(亚、非、拉)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
《边城》获加拿大第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荣誉奖。
《泉水叮咚》获伊朗德黑兰第15届国际教育电影节教育类专片比赛铜奖。
《月光下的小屋》获印度第4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国际评奖团授予金像奖和儿童评奖团授予的金牌。
《昆虫世界》获第11届国际技术电影节纪录片一等奖。
1986年
《良家妇女》获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主要奖和国际电影评论家组织奖、西班牙第18届大西洋国际电影节最佳影奖、安达鲁西亚电影作家协会评论奖、西班牙电影俱乐部联合电影俱乐部奖、比利时皇家电影博物馆皇家电影资料馆发掘新电影奖。
《移核鱼》获西柏林第14届国际农业电影节金穗奖、捷克斯洛伐克第3届尼特莱国际农业电影节A类一等奖和唯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埃及农业神奖。
1987年
《猴子捞月》获保加利亚卡布洛沃第4届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老井》获第7次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以螨治螨》、《蝴蝶》获圣塔林第14届国际农业与环境电影节特别奖。
1988年
《山水情》获88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
《不射之射》获88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
《红高梁》获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植物内生菌》获第15届西柏林国际农业电影节金穗奖。
《一人一亩地》获第15届西柏林国际农业电影节铜穗奖。
1989年
《红高梁》获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21电台青年评委最佳影片奖。
《晚钟》获第39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银熊奖。
1990年
《黄河谣》获第14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山水情》获最佳短片奖。
《本命年〉获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菊豆》法国第43届戛纳电影节路易斯·布努埃尔特别奖、第35届巴利亚多利德电影周金穗奖。
《晚钟》获哥伦比亚第7届波哥大电影节最佳影片、导演和音响效果奖。
《童年往事》获美国洛杉矶奥斯卡学院电影节银奖。
《芙蓉镇》获民主德国电影家协会1989年发行影片最佳外国故事片评论奖。
《三个女人的故事》获第12届克雷黛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提名奖。
1991年
《出嫁女》获第17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中国岩溶》获西班牙巴塞罗那国家地质学电影节大奖枣最高艺术质量奖。
加拿大、香港、中影合拍故事片《秦俑〉获法国巴黎奇情动作电影展大奖----最受欢迎影片;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配乐。
西影厂和台湾合拍故事片《大红灯笼高高挂》获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金格利造型特别奖、国际影评人奖和艾维拉诺莉特别奖。
北影厂香香港合拍故事片《过年》获第4接讷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赵丽蓉获
最佳女演员奖。
1992年
《来自火焰山的鼓手》获第四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影片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意大利大卫奖评选活动“最佳外语片奖”。
《四十不惑》获第四十五届瑞士洛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评奖”。
《秋菊打官司》获第十四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留守女士》获第十六届开罗国际电影“金字塔金像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心香》获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1993年
《香魂女》(导演:谢飞)、《喜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双旗镇刀客》、《妈妈》获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论坛奖。
《天堂回信》(导演:王君正)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国际儿童青年电影中心奖”;荷兰第7届国际儿童电影电视节最高奖“儿童电影节奖”;美国芝加哥第10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成人评委和儿童评委两项最佳影片奖;伊朗第9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找乐》(导演:宁瀛)获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论坛奖和特别荣誉奖;第6接讷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竞赛项目金樱花奖和东京都知事奖;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青年导演大奖”首奖,奖金35万美元;第十五届法国南特亚非拉三大洲电影节金热气球奖,男主角黄宗洛获最佳男演员奖。
由田壮壮执导、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蓝风筝》获第6接讷京国际电影节大奖,最优秀女演员奖(吕丽萍)、新人特别推荐奖和东京都知事奖。
《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获法国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和国际影评联盟大奖;洛杉矶影评家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日本福冈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奖。
《菊豆》(导演:张艺谋)获保加利亚瓦尔纳市首届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巩俐),巩俐还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秋菊打官司》(导演:张艺谋)获法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并名列香港第12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十大华语片之冠。
《大红灯笼高高挂》(导演:张艺谋)获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外语片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比利时电影评论家协会大奖。 动画片:上海美影厂《12只蚊子和5个人》获法国第19届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奖。《悍牛与牧童》获第3届伊斯梅利亚国际纪录片、短片电影节塔胡特银像奖。谢晋导演获法国首届《轩尼诗》创意和成就奖。
1994年:
《火狐》(导演:吴子牛)获第四十四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推荐奖”和在法国蒙彼利埃举行的中国电影节金熊猫奖。
中国辽宁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两个孤儿的故事》获第二届亚洲电视映像节最高奖赏——最优秀奖,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片《姊妹溪》获优秀奖。
《炮打双灯》获第42届西班牙圣塞瓦斯蒂安电影节评委特别提名奖。女主角宁静获最佳女演员奖。
《黄土高原径流林业》在第11届国际农业电影上,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奖。
1995年
《红粉》(导演:李少红)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优秀单项奖视觉效果“银熊奖”。
《黑骏马》(导演:谢飞)获第1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艺术节最佳导演奖,男主角腾格尔获最佳艺术奖。
《红樱桃》(导演:叶大鹰)获第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轩尼诗记者杯枣最佳创意奖”。女主角郭柯宇获最佳女演员奖。
《二嫫》(导演:周晓文)获第四届国际电影节“玛雅美洲豹”金奖,女主角艾丽娅获最佳女演员奖。
《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获日本东京东影评论家大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张国荣获最佳男主角奖。同时该片还获得日本东京每日新闻电影大奖、最佳影片奖。
《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姜文)男主角夏雨获第一届新加坡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影片被美国《时新周刊》评为年度国际“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导演:张艺谋)获第4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技术奖”;被美国全美影评人联盟评为年度格里菲思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获美国第6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年度电影奖“最佳摄影奖”。
《女儿红》(导演:谢衍)女主角归亚蕾获捷克第30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兰陵王》(导演:胡雪桦)获美国洛杉矶桑塔·克拉里德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出品人郑凯南获荣誉奖状;摄影顾长卫获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摄影奖”。 《与往事干杯》(导演:夏钢)获葡萄牙第24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俱乐部联合荣誉奖。
《活着》获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男主角葛优获“第4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1996年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导演:张艺谋)获69届奥斯卡摄影奖提名。
《太阳有耳》(导演:严浩)获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评论协会奖”和最佳导演“柏林银熊奖”。
《红粉》(导演:李少红)获第27届印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孔雀奖。
《红樱桃》获第5届不结盟及发展中国家平壤电影节大奖“火炬金奖”,导演叶大鹰获最佳导演奖,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获最佳女演员奖。
1997年
《鸦片战争》(导演:谢晋)获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美洲特别大奖”。
《金秋鹿鸣》获第七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长故事片金奖和儿童评委奖。
1998年
《变脸》(导演:吴天明)获第29届印度国际电影节“金孔雀奖”。
《我也有爸爸》获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高荣誉奖“金象奖”。
儿童演员王泉(影片中饰病童大志)获本届影展“特别奖”。导演黄蜀芹获由儿童和青少年观众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颁发的“最受欢迎的儿童故事片”--“金匾奖”。
《红色恋人》获第22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字塔奖”银奖,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婷被评为最佳女演员。
1999年
《红河谷》获第十七届伊朗“曙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幕奖”。
《永乐大钟》获第一届布达佩斯国际科学电影节“国际电影、电视和广播合作理事会奖”。
《一个都不能少》获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2000年 张艺谋 《我的父亲母亲》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00年,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获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梁朝伟)及技术大奖;姜文执导的《鬼子来了》获评委会大奖;台湾导演杨德昌执导的《一一》获最佳导演奖。
2001年 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王小帅 《十七岁单车》
2001年 林正盛导演的《爱你爱我》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01年 法国恺撒电影节 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获“最佳外语片”奖
2003年 李杨导演的《盲井》 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04年9月第二十八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看车人的七月》获得评委会特别奖,主演范伟获得最佳男演员奖。
2004年 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东京电影节的评委特别奖
2005年 王小帅导演的影片《青红》获嘎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005年 顾长卫导演的《孔雀》获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
⑻ 中国哪些演员拿到过戛纳电影节的表演奖
第47届(1994年):男演员奖:葛优《活着》。
第53届(2000年):男演员奖: 梁朝伟《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中国香港 )。
第57届(2004年):最佳女演员奖:《清洁》(Clean)(法国) 张曼玉。
华语电影获奖名单:
至今唯一获金棕榈奖的华语电影《霸王别姬》
1959年,台湾话剧界元老田琛的《荡发与圣女》成为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金棕榈奖角逐的中国影片。
李翰祥(台湾导演):1960《倩女幽魂》、1962《杨贵妃》、1963《武则天》入围”金棕榈奖“。
《杨贵妃》因富丽堂皇的宫廷布景和服饰夺得最佳内景摄影色彩奖,成为第一部在戛纳获奖的华语电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获得第17届戛纳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侠女》夺得仅次于金棕榈奖和评审团大奖的最高综合技术奖,将中国武侠电影推向了世界。
1993年,陈凯歌《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大奖,侯孝贤《戏梦人生》获评审团奖。
1994年《活着》获评委会大奖
1994年,张艺谋《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获最佳男主角(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9年,陈凯歌《荆轲刺秦王》获得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2000年,王家卫《花样年华》获得戛纳最佳艺术成就奖(杜可风、李屏宾、张叔平),梁朝伟荣膺戛纳影帝,姜文的《鬼子来了》获评审团大奖,杨德昌的《一一》获最佳导演奖。
2004年张曼玉获戛纳影后
2004年,张曼玉凭借法国电影《清洁》斩获戛纳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华人戛纳影后,首位亚洲戛纳影后)。
2005年,巩俐获得“戛纳特别大奖”。
2005年,王小帅《青红》获得评审团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审团主席的华人。王超《江城夏日》获“一种特别关注”单元大奖。
2007年,王家卫的英语新片《蓝莓之夜》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同时成为开幕影片,这也是戛纳电影节六十年来第一次以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
2009年,《春风沉醉的晚上》梅峰获最佳编剧奖(继王小帅《左右》柏林获奖后中国编剧第二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编剧奖)
2010年,王小帅《日照重庆》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
2013年,贾樟柯的《天注定》获得最佳编剧奖。
2015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宣布,“金马车奖”授予中国导演贾樟柯(第一位华人导演获该奖);台湾导演侯孝贤执导的《刺客聂隐娘》夺得最佳导演。
2017年,邱阳的短片《小城二月》获得中国首座短片“金棕榈”奖 。
2018年,中国导演魏书钧短片《延边少年》获评审团特别提及奖。
⑼ 中国哪些演员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女主角
: 第四十六届最佳影片金狮奖(侯孝贤)《悲情城市》
第四十九届最佳影片金狮奖(张艺谋) 最佳女演员(巩俐)《秋菊打官司》
第五十一届最佳男演员(夏雨)《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五十六届最佳影片金狮奖(张艺谋)《一个都不少》 最佳导演奖(张元)《过年回家》
第五十八届评委会特别奖(伍仕贤)《车四十四》
第五十九届圣马可最佳影片奖(田壮壮)《小城之春》 特别关注奖(陈果)《人民公厕》
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李安)《断背山》
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贾樟柯)《三峡好人》
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李安)《色.戒》 地平线单元纪录片奖(贾樟柯)《无用》
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终身成就奖 (吴宇森)《赤壁》 《碟中谍2》《英雄本色》
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银狮奖 蔡尚君《人山人海》 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 最佳女主角 叶德娴 《桃姐》
⑽ 段奕宏是中国目前唯一拿遍了亚洲三大国际A类电影节(印度,上海,东京)影帝的演员吧
在11月3日举行的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全球15个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也是亚洲含金量最高、规模最大的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颁奖环节,段奕宏凭借《暴雪将至》中某个国企炼钢工厂保卫科干事余国伟一角再次问鼎国际影帝,成为国内首位三度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