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欧美恐怖片没有亚洲恐怖片吓人
看了不少恐怖片了,加之自己也是海外党,说说自己的意见吧。
国产恐怖片近期没啥好看的,以前香港的《山村老尸》什么的都很经典,就拿这部片来说,主要涉及到了一个“因果报应”的主题,很多亚洲恐怖片都是,在泰国片里尤其明显。泰国人多信奉佛教,相信善恶皆有报,现实中怎么样说不准,但在电影里,泰国人还是把这个宗教信仰带入了。所以一般那些恶人最后都落不着好下场,死的死残的残。好比说《鬼影》,罪有应得的男主最后虽然活着,却住进了精神病院,整个人彻底崩溃,女鬼还阴魂不散,真不如让他死了来的痛快。
韩国近年推出的许多恐怖片都以残忍的杀人狂等为主,比如《看见恶魔》、《追击者》、《杀人回忆》、《邻居》等等。在《看见恶魔》中,崔岷植饰演的是残忍杀死并肢解了检察官怀孕的未婚妻的变态连环杀手,且有时会在杀死女性之前强暴她们,杀人时淡定的表情和熟练的动作,在不动用大量血浆的情况下就让人觉得不寒而栗。电影由于过于暴力被强制性删减,实际上完整的版本里有将人的肉块喂狗的场景,杀人狂也会吃人肉,对应了标题中的“恶魔”二字。崔岷植这位演员可以说是亦正亦邪,有《老男孩》里疯狂寻找真相的复仇者形象,也有《亲切的金子》里残忍绑架并杀害幼童的变态形象。但共同点是,他饰演的这些角色,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老师,蓬头垢面貌不惊人甚至有点邋遢的中年男人。这个或许就是精髓所在——正因为普通,才更让人害怕,那种平凡到几乎毫无特色的特点背后隐藏了怎样的面孔,无人知晓。
其他比如《邻居》也是,隔壁住的是个极其内向的普通男人,但谁又会知道他就是残忍的女性猎人呢?但滑稽的是,他常常能看到被自己杀死的女学生,杀人时的勇敢在看到她之后甚至会跟被自己绑来准备灭口的老头挤在一起。人都会害怕,杀了人以后也会担心自己会被报复,甚至能够看到死人的影子。
日本的片子更不用说了,好莱坞唯独不敢在日本人面前提变态,因为那是班门弄斧。日本的一些恐怖片,虽然不血腥,但跟人的冲击更大。日本这样表面上谦和有礼的社会,人的内心却是最为复杂的,但表面上的平静一直试图压抑着心里的负面情绪。日本的杀人案往往可以用惊世骇俗来形容,个人认为这是来自于内心和社会的压力,长期的伪装一旦爆发,人就会进入疯狂状态。比如以前看过的《八墓村》,整个人汗毛都立起来了,虽然实在说不上血腥,但看到发了疯的暴力男屠杀无辜百姓时还是忍不住想,他甚至不需要知道你是谁,跟他有没有仇,宰了你就行。
归根结底,亚洲国家中,日韩泰的恐怖片很受欢迎,国产片部分,大部分人都在欣赏那些有点年头的片子,因为近期的国产恐怖片很多让人很失望。东方的恐怖片之所以可以在恐怖指数上达到一定高度(当然也不是所有),主要因为那些被认为是好片、经典之作的恐怖电影更注重心理元素,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莫名的恐惧,甚至会害怕跟普通事物接触。除了之前提到的宗教元素(因果轮回什么的)之外,由于亚洲国家的历史更为复杂久远,许多故事可以在跟文化、历史事件挂钩之后变得更加饱满、丰富。
最后,个人觉得,很多好的东方恐怖片并非只是灵异、厉鬼复仇,很多精彩的好片是及其贴近现实的。涉及的题材比较简单,但处处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接轨。比如《鬼来电》,直接用现在人手一台日日不离手的手机为题材,让人觉得,哇,高科技也能杀人。其实欧美也不是都信科学的,相信宗教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欧美的恐怖片比起心理效果更注重视觉冲击,所以很多人对一些欧美片的印象就是血腥,廉价。那种片子并非主流,说实在的连恐怖片都不算是,只有恶心。相对的,贞子当年不出血就凭一只瞪大了的眼睛便吓的人失禁,由此可见真正的视觉冲击并不需要大量的血浆。
打了一堆,好累,反正个人认为呢,东方人对于宗教信仰是有一定的尊敬的,不信佛教的人也会去烧香求佛保平安,在拍摄电影时,亚洲恐怖片里很常见到佛教元素。最为常见的就是一直重复的“因果轮回”。欧美地区的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但导致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的并不只有宗教,还有更多原因。尤其当世界面临经济危机之后,恐怖片的气氛也越来越沉重,早前在东方国家中很受欢迎的恐怖片也有不少给人很抑郁的感觉,或许是在目前这抑郁的社会中生存,无意间在电影里感受到了共鸣吧。
Ⅱ 电影《咒》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巧妙的伪纪录片形式
《咒》由蔡亘晏饰演的女主角若男是一位单亲妈妈,在成功治愈困扰她多年的心理疾病之后,把先前暂时待在寄养家庭的女儿朵朵接回家一起住。面对许久没有见到女儿,若男下定决心想当个好妈妈,为朵朵打造一个能够安心成长的家,并开始拿著摄影机拍摄她们的日常生活,为母女俩留下未来能够回味的美好回忆。
由于必须记录跟女儿一同展开的新生活,《咒》主角若男几乎走到哪里都会拿著摄影机,不仅就算没办法手持也会把它放在旁边拍摄,也要求女儿朵朵要养成记录的习惯,连她随身携带的兔子玩偶里也藏著一架摄影机。而这项举动也提供了《咒》这部电影许多素材,让观众得以透过这些主观视角或在一旁侧拍的影像画面,清楚看见这对母女俩后续即将经历的恐怖事件。
交叉剪辑,可怕梦魇
起初,若男和女儿的互动相当正常,即使朵朵几乎没有对妈妈的记忆,母女俩也相处得十分融洽,感情逐渐变得紧密。然而即使《咒》女主角若男极力想要跟女儿过著正常的生活但直到某天,朵朵要妈妈帮忙赶走天花板上的坏坏之后,若男内心深处的创伤阴影又再度袭来,带著她重回那个最不想回忆起的梦魇。
《咒》采用今昔交错的叙事方式,在若男跟女儿的日常生活中,穿插她六年前跟男友等人组成专门破除闹鬼谣言的影像团队,前往他家族的神秘禁地拍片探险的过程。不信邪的她们当时为了揭开邪教仪式的秘密,触怒了沈睡的邪灵,最终男友当场猝死,其他人也接二连三地死于非命,唯一生还的只有因为受伤而在门口等待的若男。
在那之后《咒》女主角若男精神濒临崩溃,必须强制接受治疗,被迫跟女儿分离。而 6 年过去,原本以为若男状况已经逐渐好转,争取到朵朵的抚养权,能够善尽母亲的职责,让她能够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中安心成长,但如今随著当年仪式的符号重新出现,女儿成为邪灵找上门诅咒的目标,也使得两人看似趋于稳定的生活开始急转直下。
其中从朵朵在夜里看见躲藏在天花板上的灵体、有时会突然变一个人、跟空无一人的空地对话、在学校情绪失控攻击其他同学,到情况进一步恶化,昏迷失去意识,身体出现黑斑脓疮,以及像是蜂窝般的恐怖伤口。诸多不正常现象都让女主角若男感到担忧焦虑,为了拯救心爱的女儿,被迫去面对内心的深层恐惧,重新回到 6 年前的那个禁地,调查诅咒的秘密。
真实事件的改编背景
就我个人而言,一直都觉得《咒》这类型电影最让人害怕的不是跳出来吓人的鬼怪,而是观众在将自己带入角色之后,看著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突然变得陌生失常,自己却无能为力的焦虑恐惧。因此电影最终在邪灵的诅咒实在难以对抗的情况下,以对观众来说恶意满满的结局来收尾,也跟《咒》整部片的呈现手法互相搭配,赋予电影一股让人感到新鲜的独特气质。
根据电影《咒》改编自高雄真实事件的设定,片中邪灵是名为“大黑佛母”的诅咒之神,从东南亚经过云南,辗转传来到台湾,而陈家将“大黑佛母”当作是神来信奉,靠著他的诅咒力量来谋生,结果后来因为无法压制,导致诅咒反噬到自己身上,为了将邪恶力量分摊,发明出“火佛修一,心萨呒哞”这句我们在《咒》整部电影里不断听见的咒语。
到头来“火佛修一,心萨呒哞”这句表面听起来像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祈福话,真正意思其实是“自愿把名字给奉献出去”,分担陈家世代背佛母施予的诅咒。因此《咒》整部电影讲述的其实是母亲对女儿的爱。不管怎样都希望孩子能够开心、平平安安地长大,就算是牺牲自己的生命,甚至是诅咒全世界、把所有观众都拖下水也都在所不惜。
而有趣的是,为了隐藏这个最终谜底,《咒》整部电影也可以说是一场女主角若男精心设计的“骗局游戏”。在女儿身心状况恶化之后,她把先前拍摄的画面收集,并加以剪辑、包装、上传到网络,用述说一段故事的方式,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带著观众理解她们的悲惨遭遇,借此引发我们不忍看到她们受苦的善心,并达成她最终拯救女儿的目的。
Ⅲ 在恐怖片里面,有的恐怖片是主角们冷静理智不作死的,都有哪些剧
我觉得有很多,比如旅游途中遇到杀人狂这部电影。恐怖片的惯用模式有四种,1.主角作死,最后被杀或逃脱失败。2.主角作死,最后或因有外人相助,或觉醒开挂,抓准时机实现反杀或成功逃脱。3.主角不作死,但是因为反派太强最后还是被杀或逃脱失败。4.主角不作死,最后反杀或成功逃脱。
盒子释放魔怪。和善的青年大卫带着久未谋面且饱受毒瘾困扰的妹妹米娅以及娜塔莉、艾瑞克、奥莉维亚等朋友,驱车来到了一处偏远幽静的所在,展开了米娅痛苦的戒毒之旅。夜晚,他们在空无一人的小木屋内发现了一个弥漫着浓重尸臭的地下室以及一本散发着不祥气息的书。艾瑞克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解除了这本书的封印。当他念出了书中一个个禁忌的名字时,魔鬼相继聚集在木屋的周围。仿佛永无止境的噩梦,降临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脑海之中。
Ⅳ 《忌日快乐》与《土拨鼠之日》《恐怖游轮》等同类“时间循环”设定电影的比较哪一部比较好
《忌日快乐》
这是一部侧头侧尾的循环电影,电影开头女主同朋友出海游玩发现一艘漂泊海上的游轮,在游轮上他们遭到了枪击,同伴都被打死,女主不断努力下最终反杀凶手,但却惊奇发现凶手竟然就是自己,她为何再次循环,而又为何要来杀死之前的自己和同伴呢?
时空循环是时间洪流中的漩涡,拥有着开始即时结局,结局亦是开始的哲思。
现在社会焦虑成为了主要情绪,由于时间的不可逆,人们不光担心着当下行为对未来的影响同时还恐慌着时间流逝与过度浪费。恰好时空循环可以逃避这样的情绪,所以近些年来拥有时空循环这一元素的影视作品也逐渐增多。
在这三部影视剧中我最喜欢的是《恐怖游轮》,说不上理由就是喜欢。
Ⅳ 如何评价《异形-契约》这部电影
《异形:契约》:进取、圆滑、果敢 VS 知足、忠诚、仁慈
【本文有深度剧透!还没看但准备看此片的朋友建议先不要读了。】
尽管昨天就去看了《异形:契约》,但回来后却迟迟没有下笔写点东西……因为惊叹雷德利·斯科特塑造“异形宇宙”的庞大精巧,以至于我都产生了“不敢写”的错觉——这不是怠惰或胆怯,而更像是对于一部优秀作品应有的敬畏。
看这架势,“前传三部曲”变成“四部曲”都有戏,而雷老爷子今年都已经81岁了——所以老爷子您一定要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