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香港著名导演有哪些
第十名:成龙
成龙 是香港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香港影坛的贡献是无需多言的。他自编自导自演了一系列动作片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电影以鲜明的个性与广泛的受欢迎程度而走红国际影坛,并持续多年经久不衰。
自导自演代表作品:《A计划》(1984),《警察故事》(1985),《A计划续集》(1987),《警察故事续集》(1988),《飞鹰计划》(1990),《我是谁》(1998),《宝贝计划》(2006)
吴宇森在香港电影的辉煌时期,他就获得了暴力美学大师,香港新浪潮先驱,杀手教父等等称号,1986年的《英雄本色》是吴宇森的人生转折点,该片奠定了吴宇森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也是香港电影的一座丰碑。
吴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国香港导演、编剧、监制、演员。1951年,吴宇森随家人从广州移居到香港 ;由于他的父亲患有肺结核不能工作,因此吴宇森一家人在贫民窟生活。1953年,吴宇森的家园在石硖尾大火中被烧毁,由于一家慈善机构的捐赠,他和家人得以迁往另一所屋子居住。中学毕业后,吴宇森到台湾念艺术专科,并尝试拍摄实验电影 。
代表作品:《变脸》《喋血双雄》《赤壁》《碟中谍2》《英雄本色》《发钱寒》
主要成就: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 ,华表奖优秀境外华裔导演 ,亚太电影节杰出成就奖 ,上海国际电影节杰出贡献金爵奖等等
B. 香港电影奖项有哪些最高奖是那哪个
一,金紫荆奖
金紫荆奖由香港影评人协会主办。1996年举办第1届,以后每年年初举行。各个奖项由影评人协会会员讨论投票决定。奖项数量较少,没有技术奖项。每年还同时评选当年10大华语片和外语片。
二,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於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贸素,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年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及五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
三,评论学会奖
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主办,始于1995年。每年1-2月举行评选,评选范围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开上映的华语电影。
四,双周刊奖
由香港《电影双周刊》杂志创办于1981年,由影评人投票选出,分为“十大华语片”及“十大外语片”。评选范围是当年在香港地区放映的影片。1996年以后该评奖纳入“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最高奖就是金像奖
C. 周冬雨再获香港导协奖最佳女主角,迄今为止,她都获得过哪些知名大奖
周冬雨获奖记录还是不少的。2010年,因主演电影《山楂树之恋》走向大众视野,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女演员奖;凭借电影《同桌的你》获第15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年度最受瞩目女演员奖;2016年,获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第2届金砖国家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及第2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演员、第8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最近,周冬雨凭借《少年的你》获香港电影导演协会奖最佳女主角奖。
如今的周冬雨已经早早丰厚了,可以说是我们最喜欢的女演员之一了,也希望他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开发自己,提升自己,能够使得自己的形象更加多样化,让群众能够一直保持对她的期待。相信周冬雨也会积极努力地提升自己能够在未来的视角中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耳目一新的作品。
D. 为什么中国在国际上得奖的都是香港导演和香港电影
谁说的,得奖的多的是,不过近几年确实是少了点
比如张元凭《过年回家》拿过4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
1990年谢飞《本命年》获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1993年他的《香魂女》又拿了金熊奖
E.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和金紫荆是什么电影奖项,权威吗
这个家伙真烦,只知道做广告。我来回答你吧。
1995年,一群影评人鉴於当时本地长期缺乏由影评人组成的团体,以及体现专业影评人选择的香港电影年度评奖,在发起人召开多次筹划会议后,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於一九九五年三月正式成立,成为同类型组织的首个。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宗旨是:团结一群志同道合的影评人,促进电影评论的独立自主精神;倡导从文化和艺术角度评论香港电影;对香港电影的成就重新作出评价。
一直以来,香港电影评论学会通过出版、举办讲座、放映会及座谈会等,在文化艺术普及教育上已立下不少佳绩,除继续这方面已建立了相当基础的工作外,因应社会情况及当下契机,我们於未来一年在电影文化艺术教育上加强力度,针对特定对象推行重点计划,是刻下的当务之急;尤其在现今的视觉文化年代,年轻人大量接收影像,青少年电影教育意义任道重远。
我们一直致力推广香港电影欣赏及评论,年来跟不同机构合作,举办过多次电影导赏和讲座,例如於2002-2003年与康文署合作举办了「名片巡回放映」,另外又设计及举办「世界经典电影课程」;今年我们更得到利希慎基金资助,与香港电影资料馆合办「中学生电影教育计划」,由2004年的10月至2005年的5月,有超过六间中学参与,让学生了解香港电影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自2003年9月,我们的会员每月首个星期日都会在油麻地百老汇电影中心KUBRICK书店,举行「90分钟纯沙龙」的聚会,让电影评论人和到场的影迷影痴尽情分享,开拓电影文化论述空间。另外,我们与香港国际电影节合办的「CIA电影三面睇」,则继续成为港片工业人、影评人和观众的分享对话平台。而我们每年又会参与「牛棚书展」,不但售卖本会出版的刊物及会员的著作,同时又会举行讲座及沙龙交流会,加强与读者的交流。
这些年来,我们努力提高电影评论的水平,促进电影文化的交流,关注政府有关文化和电影艺术方面的政策,出版了二十一种著作,包括每年的《香港电影回顾》、《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王家卫的映画世界》等。
http://www.filmcritics.org.hk/big5/
这是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官方网站。
港台影视奖——金紫荆奖
金紫荆奖由香港影评人协会主办。设立的主要目的是推动香港电影文化,鼓励创作更多优秀电影,总结一年香港影坛的成绩。1996年举办第1届,以后每年年初举行。各个奖项由影评人协会会员讨论投票决定。
http://www.hsm.com.cn/node2/node116/node1486/node1492/node1498/node1608/
这是有关介绍。
F. 请介绍一下香港电影导演陈果
出生日期 :1959年4月15日
出生地点 : 广东
陈果资料
陈果,1959年4月15日生于中国广东,10岁时跟随父母移居香港。1981年19岁时进入电影圈,由底层起步,先后做过剧务、场记、副导演、助理制片、导演,还在《五福星系列》中的某一集跑过龙套。跟随黄志强、成龙、洪金宝、张坚庭、区丁平、于仁泰、麦当雄、黎大伟等知名导演做助理制片、助理导演、策划.
陈果是香港影坛最具风格化的年轻导演,有“低成本导演”、“草根导演”之称。以暴力写实手法著称于香港影坛,尤擅长以低成本拍摄高质量的电影。他喜欢用非职业演员,一手发掘香港叛逆风格新演员--李灿森。他为刘德华所开设的天幕公司打响名号。
1991年,陈果执导处女作《大闹广昌隆》,该片风格唯美,异常冷艳,借鬼故事探讨情爱与性爱话题,片商却未看好而将其雪藏3年之久,然后是一段时间的沉寂。
1996年,因为得到了刘德华的大力支持,陈果组建起一个在当时的香港来说差不多是最贫穷的电影摄制组:几个志趣相投者,区区五十万港币,8万英尺过期胶片,加上从街头找来的非职业演员,拍成《香港制造》一片,令他一鸣惊人,不但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更参展多个本地及国际电影节,获大小奖项超过20个,刘德华亦主唱本片电影主题曲并荣获香港金像奖提名。接着拍成的《去年烟花特别多》入选柏林影展评审团大奖,《细路祥》也成为香港城中热话。这三部电影被称为陈果的电影'三部曲',也奠定了陈果在香港电影乃至国际电影界的地位。2000年,他荣获香港艺术家年奖。
陈果电影作品年表
2004年 三更2之饺子
2002年 人民公厕Public Toilet
2001年 香港有个好莱坞Hollywood Hong-Kong
2000年 榴梿飘飘Durian Durian
1999年 细路祥Little Cheung
1998年 去年烟花特别多The Longest Summer
1997年 香港制造Made in Hong Kong
1991年 大闹广昌隆Finale in Blood
陈果电影获奖记录
《香港制造》:
1997年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
1997年卢卡诺影展-评审团特别奖
1997年釜山影展-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1998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入围最佳剧本、最佳剪接
1998年香港影评人协会金紫荆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1997年南特影展-金热气球奖
1997年温哥华影展-入围最佳影片龙虎奖
1998年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优良影片奖
《去年烟花特别多》:
1999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入围最佳导演、最佳编剧
1999年金马奖-入围最佳原著音乐、最佳原创歌曲
1999年维也纳影展-观众票选奖
《细路祥》:
2000年卢卡诺影展-银豹奖
200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入围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新进演员(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最佳剪接、最佳原著歌曲
《榴连飘飘》:2000年威尼斯影展竞赛片
G. 香港电影设的奖有哪些
“香港电影金像奖”於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贸素,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年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及五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
香港电影金像奖系香港电影业一年一度嘅盛事,而且系港产电影之中最重要嘅奖项。金像奖见证咗香港电影业嘅起跌。2003年得奖嘅无间道系近年嘅代表作,嚢括咗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等嘅奖项,成为一时佳话。 [编辑]每年最佳电影得主
2004年 - Running On Karma (2003)
2003年 - 无间道 (2002)
2002年 - 少林足球 (2001)
2001年 - 卧虎藏龙 (2000)
2000年 - Ordinary Heroes (1998)
1999年 - Beast Cop (1998)
1998年 - 香港制造 (1997)
1997年 -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 (1996)
1996年 - Summer Snow (1994)
1995年 - 重庆森林 (1994)
1994年 - Endless Love (1994)
1993年 - Cageman (1992)
1992年 - To Be Number One (1991)
1991年 - 阿飞正传 (1991)
1990年 - Beyond the Sunset (1989)
1989年 - 胭脂扣 (1987)
1988年 - An Autumn's Tale (1987)
1987年 - 英雄本色 (1986)
1986年 - 警察故事 (1985)
1985年 - Homecoming (1984)
1984年 - Banbianren (1983)
1983年 - Boat People (1982)
1982年 - Father and Son (1981)
金像奖: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剪接、最佳动作设计、 最佳音响效果、 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音乐、最佳新人、最佳新导演、中国电影世界光辉之星、专业精神奖等
H. 香港十大著名导演有哪些。。。
有杜琪峰、徐克、王家卫、许鞍华、吴宇森、陈可辛、尔冬升、王晶、周星驰、麦当雄。
1、杜琪峰
杜琪峰,1955年4月22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省普宁市,华语影视导演、编剧、监制,1980年执导首部电影《碧水寒山夺命金》正式开始其导演生涯。
主要作品有黑社会、毒战、枪火、暗战、PTU、夺命金、复仇、神探、大事件等。
主要作品有变脸、赤壁、发钱寒、碟中谍2、英雄本色、喋血双雄、风语者、追捕等。
I. 中国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的历届回顾
历届中国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回顾第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2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7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9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10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1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12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1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1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1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17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1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19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20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2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22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J. 中国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的发展历史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于1995年三月正式成立,为香港首个由影评人组成的文化组织,亦为国际影评人联盟(FIPRESCI)成员之一。电影评论学会于每年年初均举行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评选大会,由会员经三轮讨论和投票,选出过去一年的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演员五个大奖,以及年度推荐电影,透过理性的交流和讨论,表扬香港电影及电影工作者的成就。从1995年举办第一届开始,一直未有间断。并且出版年度回顾,辑录大奖讨论,以及会员对香港电影现象及个别电影作出的精到分析,以多元角度的影评总结全年电影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