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报全靠导演画,6000万用了5年,《哪吒》剧组有多穷
《哪吒》的剧组确实很穷,在哪吒播出之后,就有许多报道说哪吒的剧组5年的时间花费了6000万拍摄《哪吒》这一部动漫,而因为资金不足,许多的工作都是由导演一个人亲力亲为去完成的,而且因为没有钱,所以导演身兼数职,不仅是编剧还是动作指导,甚至亲自配音,花宣传海报等。
加上剧组没有钱请动作指导,哪吒的许多真人形象动作都是由饺子自己去完成的,是他自己展现出了哪吒的那种放荡不羁,十分叛逆的性格,也展现出了申公豹的那种内心阴暗,别有用心,一个人做了无数的职位,但是可能也正是这种钻研的精神,使得哪吒才有了今天突破排行榜的成就。
㈡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30亿,1600个联合投资人能分到多少钱
我国票房的分账规则
我国目前的票房分账规则较为复杂,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特别营业税以及电影事业专项资金:我国的任何一部影片,只要你产生了票房,无论高低那么都要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这是硬性规定。
(2)中影数字代理费:如果票房在6个亿以下,还需要缴纳给中影1%-3%的票房。很多人有疑惑,为什么要缴纳这笔费用呢?这是因为在中国数字电影发展最困难的时期,是中影出资协助完成设备升级,“中影数字”在中国电影数字化进程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时至今日,全国至少七成的影院仍在使用“中影数字”的数字放映机,所以其有权收取这笔费用。超过6亿的影片,因相应的营业税和专项资金缴纳的比较多,这部分就给免除了。
(3)扣除上述两部分,剩余的91.7%(或88.7%-90.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也就是净票房。
总结
当然了,影片的回收成本肯定不仅仅是票房,对于国内而言票房是大头,但是对于很多国外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电影,电影周边才是大头,比如迪斯尼拍的电影目的不是为了票房,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推广自己的衍生产品。成功的电影衍生产品的收入往往超过了票房的收入,这也是好莱坞热衷于打造大IP的原因。
此外除了衍生品收入之外,电影的回本还有诸多的方式,比如:(1)版权收入:各类电视播放权、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播放权等;(2)海外销售:海外其他国家的发行收入、版权收入。(3)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等,比如最有名的《非诚勿扰2》,还没上映,通过广告已经回本了。(4)政府补贴: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补贴、地方政府专项补贴等。(5)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
考虑到还在增长的票房以及哪咤的周边衍生品较好开发,预计该影片的投资人,最终人均分成会超过53万。
㈢ 《哪吒之魔童降世》总票房达到49.72亿,那投资人能分到多少钱
《哪吒之魔童降世》总票房达到49.72亿,那投资人能分到多少钱?
《哪吒之魔童降世》曾经在2019年的9月26日上映,上映时间达到93天,总票房达到了49.72亿人民币,排在中国电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二位,第一位是《战狼2》,其总票房为56.82亿。
第三是扣除中数代理费,该费用是如果票房超过6亿就不需要扣,所以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不需要扣除了。所以真正到投资人手中的钱实际上就是:49.72亿-49.72亿*65.3%=17.25亿。
分到投资人手中的钱是17.25亿,但是还要扣除成本,由于该片导演并没有透入说具体成本为多少,我们以1个亿为例来计算下,扣掉成本一亿后还剩下16.25亿。所以即使合伙人较多,达到了1600位,那平均分到每个人手中也能达到1015625元,何况有的投得多有的少,我相信造就几个千万富翁是没什么问题的。
㈣ 《哪吒》上映获46亿好成绩,为何导演饺子一分都拿不到
相信大家在前一段时间都听说过《哪吒之魔童转世》这部电影,一开始这部电影的口碑就比其他的电影的口碑要好,然而在正式上映之后,票房真的在突飞猛进,就光是在七夕的那一天的电影票房竟然高达三点二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票房也是慢慢的突破了三十亿大关,就在我们以为票房已经到达巅峰的时候,然而票房竟然没有止步的意思,竟然还在向上去,最终也是以四十六的票房价格,取得了”小战狼“的称号。
毕竟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这也是我们不用质疑的,如果不是导演这五年的坚持,不然我们是看不到如此好的电影的,我认为他是有资格拿钱的,毕竟人家付出了。
㈤ 《哪吒》电影,导演杨宇能拿多少钱
《哪咤》电影正在上映,票房记录创下新高,现在已经突破24亿了,而且还在增加,导演的收入也不会少了,估计也有好几个亿吧。
㈥ 导演”轻松”赚1.5亿,《哪吒》堪比摇钱树,5年制作票房超47亿!到底是真是假
在每年的中国影坛都会出现一部热门电影,这些电影或多或少的都会成为当年的票房热门,就在前段时间。今年最热门的电影应该就是《哪吒》了。这是一部动画电影,它的热度和票房已经超过了流浪地球,成为国内影史票房榜上的亚军。
但是相信看过的人都会说,哪吒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完全超过了大圣归来给人的一种震撼感,这也体现了我国国产动漫正在慢慢崛起的势头。
在近两年来我国国漫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它现在已经完全打破了人们之前对它不成熟的认知。现在的国漫可以说是将要慢慢打破人们传统认知上的日漫美漫都比国漫好看的观点。
㈦ 如图所示:影视《哪吒》票房是35亿了,导演挣多少啊
这个具体能拿多少不好说,但是通常来说拍片的和电影院是46分账的,拍片的拿票房四成,影院拿六成。。。
然后演员有些是拿固定片酬的,如果票房小于片酬,那就只能欠债了。。。
因为哪吒是动画片,所以是配音和制作团队拿固定片酬。。。这个是定值。
至于导演和编剧,在国外是不少于盈利的20%,也就是刨去电影院的分账和拍摄成本,剩下的利润导演编剧可以拿20%。粗略算吧35E的40%的20%大概是2.8e左右。
当然→_→这里面没有算成本和其他人的固定片酬。。。这个大制作我约莫当ta是一个e的制作。把其他人的固定片酬也算进去。那大概需要刨去800万,也就是大概有2.72e。然后打税1.224e,能拿到手的1.4e左右。
这些都是粗略估计。。。还有其他花费跟成本没有体现,很粗很粗的计算。
㈧ 《哪吒》“赚了”那么多钱,为何影院还是“亏了”
就在这个夏天,一部再次将中国动画电影带上新高度的电影出现了,《哪吒》在今年暑期档可谓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这样子说呢因为作为一部一开始并没多少投资的小成本动画电影《哪吒》的投资总共只有6000千万人民币,但是在不久之前他的累计票房就已经快要突破50亿人民币了,扣除掉影院成本投资方的回报以及各方面的费用对于制作方的收入也有过十亿这是一个将近几十倍的收益。但是如果从常理上来看这样的电影卖座率电影院也应该跟随着这一波国漫浪潮小赚一笔才对。
早些年的电影院喷井式的出现而导致了大面积的盈亏,在影院减少以后也成为了一个优胜劣汰的状态,因为影院的固定成本就比较高,为电影院带来高额收入的其实是影院的其他服务比如小吃饮料以及其他服务,但是大部分电影院的观影人口数还没有达到那样的规模,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亏损,确实有一部分在赚钱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失败案例所以说总体水平自然处于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