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黑帮电影的台湾篇
代表影目 错误的第一步[2](1979年) 演员:马沙、李小飞、梁修身、杨惠姗、王莫愁;取材自主角马沙(刘金圳)所写的自传性小说,并请作者亲自担纲主角。 导演:欧阳俊 凌晨六点枪声[3](1979年) 演员:马沙、杨慧珊、朱慧珍、郝曼丽、李小飞、鲁平导演:欧阳俊 女王蜂[4](1981年) 演员:陆一蝉、马沙、陆一龙、柯俊雄导演:王重光 黑市夫人[5](1982年) 演员:马沙、陈丽云、陈星、张冲导演:徐玉龙 台西风云(1983年) 演员:向云鹏、贺军政、易虹、马如风、陈玉玫、郭美兰导演:丁耀林 流氓世家演员:陈松勇、陈震雷、李志希、邵萱 阿呆演员:余天、蔡岳勋、叶全真、方芳、陈松勇导演:蔡扬名 少年吔,安啦!演员:高捷、颜正国、陈松勇导演:侯孝贤 兄弟珍重演员:万梓良、恬妞、陈松勇、杨庆煌、杨烈、文英、邓美芳、李淑祯导演:蔡扬名 五湖四海演员:高捷、庹宗华、郎雄 黑金(情义之西西里岛 )演员:刘德华、梁家辉、孙佳君、李立群、金士杰导演:麦当杰;影射台湾1990年代的黑金政治 美国博仔演员:刘少君、罗锐、狄威、万梓良;影射现实人物林博文(已伏法) 大头仔演员:万梓良、恬妞、陈松勇、陈震雷导演:蔡扬名;影射现实人物吴进成 火烧岛演员:刘德华、梁家辉、成龙、洪金宝、王羽、柯俊雄、高捷导演:朱延平 艋舺演员:阮经天、赵又廷、凤小岳、马如龙、蔡昌宪导演:钮承泽
『贰』 《一帘幽梦》的导演是谁
蔡扬名,自1972年加入台湾电影界,首部电影作品为 《方世玉》,1973年来港加盟邵氏公司,曾追随张彻导演作副手,并联合执导 《警察》一片,表现获张导演赏识 。
蔡扬名年轻时只有艺名没有姓氏,只叫扬名,是个最红的小生,凡是有他主演戏都卖座。回台湾后,他陆续导演过不少片子,侯孝贤做过他的场记,至于问他本人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电影,他总是谦虚地笑回答:“还没有拍出来。”
『叁』 蔡岳勋导演过哪些片,要完整的..
1968年出生,童星出道的蔡岳勋,深受父亲蔡扬名的影响,一直以来在演艺圈发展,演出作品包括:电视剧《辗转红莲》、电影《阿呆》等。
与父亲蔡扬名同样演而优则导的蔡岳勋,原本跟随父亲在片厂学作场记、作副导,18岁时进入电影圈,便开始了他长达十年之久的星河生涯,直到资深艺人张小燕引荐他进入TVBS-G转换跑道,开始制作、编导《音乐爱情故事》,包括许多港台知名歌手如:梁咏琪、黄舒骏、陈小春、辛晓琪、阿牛等人,这段期间内蔡岳勋导演带著他的制作团队,不断的试验与尝试并有所成长,『认真创作、诚意拍摄』一直是他坚守的信念与原则。在《音乐爱情故事》之后,蔡岳勋受到邀约,执导了他第一部电视作品-《天地有情》,接著,与知名制作人柴智屏合作,执导《流星花园》,并掀起台湾一股偶像剧风潮,一手创造F4红遍亚洲,也为台湾戏剧打进亚洲华人电视市场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同年,也为蔡岳勋拿下2001金钟奖最佳导演的殊荣。
2003年蔡岳勋导演推掉来自星马、台港及中国大陆等各地的片约,与父亲蔡扬名专心制作《名扬四海》,并深获各方好评。
1997年 华视《旧情绵绵》 编 剧
1998年 中视金钟剧《将军令》 编 剧
1996-1999年 TVBS-G《音乐爱情故事》 编 导
2000年 电影《想死趁现在》 男主角
2001年 华视偶像剧《流星花园》
-获颁90年度金钟奖最佳导演殊荣 导 演
2001年 大爱《天地有情》
-获得90年度最佳连续剧奖提名入围 导 演
2003年 台视《名扬四海》
-获得92年度最佳连续剧导演提名入围 编 导
2004年 华视《战神》 导 演
采访/诚品好读编辑室
整理/张嘉容
二○○一年,蔡岳勋因为《流星花园》一炮而红,他捧红了F4,摘下当年金钟奖最佳导演,掀起本土偶像剧拍摄风潮,也为台湾电视剧打开亚洲华人电视剧市场。当时片约不断的他,却推辞了众多商业片高片酬的邀约,一心筹备理想中的「新趋势剧」。○三年,蔡岳勋家族总动员共同制拍《名扬四海》,然该剧叫好不叫座,让公司赔掉一百多万。
○四年,蔡岳勋团队重新出发,开拍《白色巨塔》。横跨两年筹备拍摄时间,这一次,他们想带给台湾观众什麼样的戏剧理想?
从筹备到杀青,横跨两年时间,《白色巨塔》的制作经费从原本每集一百五十万、总共两千多万的预算,一路飙涨到每集四百万、总经费八千万元,创下台湾电视剧制作史上新高。
导演蔡岳勋、制作于小慧这一对夫妻档,为这部电视影集投入的金钱与心力相当可观,值得观察的是,他们不想只做迎合收视率、哗众取宠的戏剧,也不只是高唱戏剧理想,他们试图为台湾的戏剧出路找到新的可能性。
「在亚洲的戏剧环境中,第一代的霸主是日本,第二代是韩国,而日本正在式微,韩国正在崛起,只要熬得住,我们便有机会成为亚洲第三代霸主」,于小慧分析这几年的趋势,「第三代的霸主会是台湾或大陆。」
《流星花园》的成功经验,奠定了两人开拓亚洲华人电视市场的概念和决心。然而三年前,蔡岳勋的《名扬四海》叫好不叫座,夫妻俩人本来心灰意懒,但却在签书会巡回宣传时,发现自己拥有好多收视率显示不出来的观众群,许多人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是:「谢谢」。他们因此并未气馁,《白色巨塔》就是两人继续朝向这个愿景努力的下一部作品。在剧本的选取改编、演员的训练、场景道具的搭配,处处可见用心。
这次的改编,前十五集仍以原著里医界的权力斗争为主,「但因原著的收尾让人感到绝望而没有希望」,蔡岳勋解释,编剧另外增加后面十集的篇幅,「以呈现我们一直想讲的人的关怀:生命、爱情、亲情。」
此外,角色的性格与爱情戏的比重,也做了调整,「小说主角苏怡华医师(言承旭饰演)有点过度随波逐流。他是技术很好的一般医生,但戏剧里我们必须先让他成为『技术很好的可爱医生』,观众才会喜欢他,才能循著我们希望观众走的路线,去看白色巨塔里的权力斗争和生命循环是什麼」,于小慧解释。
苏怡华的个性和爱情观,是改编过程中是争论最多的部分。他们花了许多时间与编剧小组沟通,两人都觉得「这个角色太被动,会有诠释上的困难,不容易满足商业电视剧的需要」。因此他们邀请言承旭演出这个角色,较原著更加年轻,也赋予他更单纯、主动的性格,唯独他在面对爱情时,才变得优柔寡断。
而大多数电视剧的最大卖点——爱情戏,也在剧本中被加强,「小说里提供的爱情元素并不完整,爱情要神话,主角爱到死去活来,才会好看」,于小慧不讳言。至於对爱情的诠释,蔡岳勋则坚持结合自己的戏剧理想,希望让结局为观众带来多一点领悟:「苏怡华因为不够果决、优柔寡断而失去女主角关欣;当他失去她时他还是会受到打击,但我们会让他学会『什麼是身边最重要的事』,让他领悟——他不能再失去,再失去就会什麼都没有。戏剧本来就是让人作梦,给人希望的力量,最少也要给一点点。」
「所以我们结合了『斗争神话』与『爱情神话』两造元素,去创造出台湾电视剧的白色巨塔」,她说。
在和各部门的工作上,蔡岳勋表示,这次最大的功课,就是释放更多的空间,博采所长,尤其是编剧和演员,比方戴立忍是蔡岳勋等了一年才等到的演员,「戴立忍编、导、演的经验都很强,所以我开放空间让他提供意见,我只要守住基本轴线,就会得到更多。我学著把某些东西打得更开,提供我的想法需求和轴线,让他们自己长出他们的东西来。」
蔡岳勋脾气温和,不喜欢说重话,更不想像传统老导演那样,随便骂人,「因为他以前受过伤害」,于小慧打趣说。蔡岳勋解释,他希望制造安全的表演空间,好让演员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由发挥创造力。
在台湾的戏剧环境中,一位电视剧导演究竟需要具备什麼样的基本条件?
蔡岳勋想了想,说出和天赋与技术无关的答案:「工作诚意」。「导演负责创作的中心点,不论技术再强、概念再饱,如果缺乏工作跟创作的诚\意和意念,不可能拍出感动人的东西」,他强调,「你可以没有经验,但是一定要有那个心。而且诚意是支撑你能否做下去的主要原因——你愿不愿意站在那里承受所有人的痛苦?你愿不愿意带著所有人解决所有的问题?关乎这件事,你的价值观在哪里?」
蔡岳勋认为,诸如美学修养,对人性的了解、情感的洞悉、时事的掌握等等,都只是技术性的修炼,而这牵涉到每个导演擅长的不同,「动作戏导演未必会拍爱情戏,不管想学什麼,去专精那一面就好,但重点是你要有工作诚意站在那里,有自己的价值观才能撑在那里。」
于小慧表示,其实在偶像剧成功之后,大陆就曾多次接触邀他过去执导,但他不急,培养制作团队的实力才是首要工作,「有了口碑和票房的保证,蔡岳勋接著才会考虑跨海发展——他要带著自己的制作团队去谈国际合作」。
《白色巨塔》自筹拍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注意,海外版权的贩售进行相当顺利,不但在日本创下了台湾电视剧有史以来的最高价,大陆、东南亚、加上美加地区都有佳绩,据称「八千万元的制作成本已经回收」。
这个年轻制作团队的坚持,似乎证明了:即使面对亚洲影视圈的激烈竞争,台湾戏剧产业只要有心,无需妄自菲薄,亦不需自限於有限的本地市场。
说起改编拍摄《白色巨塔》的缘起,于小慧是第一个积极牵线的人。原来,她一直是侯文咏的忠实读者,加上她很早就知道蔡岳勋想要拍摄医学题材,因此当初中视购买白剧版权的消息披露后,于小慧在第一时间就怂恿蔡岳勋拿起电话争取。
其实,蔡岳勋很年轻时就敏感於人的病苦脆弱。他和母亲常生病,看多了医院的人生百态,有一次他接触到王溢嘉《实习医师手记》,从中他第一次跳脱病患及病患家属的角度,以医生的观点来感受和思考,赫然发现,「原来在疾病与死亡面前,所有人一样无助」。
蔡岳勋回忆,从那时候开始,他了解到「生命是个充满挑战的地方」,而医院正是无法逃避,不会让你忘记,「可以看见生命另一种面貌的地方」。蔡岳勋暗中下定决心,有一天,他要拍出「有娱乐性,但不一定说教或恐吓的医学片。」 《白色巨塔》的改编,给了他实现梦想的机会。
拍摄此剧,蔡岳勋心里的目标是《急诊室的春天》(ER),期许自己也能在萤光幕上重建「真实」的医院,而不仅只是做为情节的背景。
开拍之后,蔡岳勋才知道自己的挑战有多艰难。首先是场地的租借,然后是道具的准备,还有必须为一干演员提供医学的基础训练课程,常常都是一边做,一边学。过程中,日本相当关切这部同名戏剧的制作,曾有电视台组团二十馀人来台做现场采访,也为剧组带来不小压力。
「我觉得自己在参加赛跑,在这场竞赛里追得好辛苦,欧美的电视剧的成绩,原来是我们踮了脚也看不到背影在哪里」,他不无遗憾,「《急诊室的春天》那种场面与水准,还不是我们现在技术能力作得到的」。
然而这样的比较,却也是他自我要求、不断进步的动力,「明明就有二十个问题在画面里,怎麼可以就这样让它过了?」他严格要求的,不只是医疗场景与技术的拟真,对於每一个画面的经营,据说也已到达「自虐虐人」的地步,而创下多项纪录——剧中最贵的一个画面价值五十万,就是医院大厅的场景,剧组租借了南港软体科学园区的大楼,于小慧打趣,「我们搭建出超越台湾环境二十年、满足导演美学要求的医院大厅;五十个临时演员演出一个总统莅临的画面,当所有的机器打开,五十万元瞬间就这样化为乌有」。又例如,只是拍个小车站,导演吩咐制作人「车站要在半山腰,还要看得到山头」,剧组只好坐火车环游宝岛,四处寻找导演心目中梦幻的火车站。
又如某次拍一个街景,蔡岳勋坚持调借电影专用的灯具达到画面需求,「灯具借来时,上面布满灰尘——现在连电影都很少用到这样的规格!」于小慧说。也因对完美的高标要求,制作经费足足比预期多四倍。
令人意外的是,《白色巨塔》虽尚未播映,海外版权却已纷纷顺利卖出,这似乎证明了亚洲的确有这样的市场需求存在,「我现在想要做的就是市场利益,而不只是想拍得奖的东西。因为我希望把市场做开来,打开市场后,想说什麼都可以,而不会困在那里」,蔡岳勋说明他制作的立场。
眼见日剧、韩剧入侵全亚洲,发挥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市场吸金力,蔡岳勋批评,主政者心中,始终不改「电视不是文化事业而是娱乐事业,电视人不是文化人是娱乐人」的片面观念,文化政策不图改进,多年不变的错误教育方针,导致目前台湾影视人才的严重断层。
他批评,目前公共电视、辅导金、优良剧本选拔等奖掖、鼓励出来的人才,都与市场性脱节,学校教育也无意训练学生的作战能力,於是「很多学生学的东西没有办法实际化,没有办法打仗,永远在想一些冠冕堂皇的东西,一进入市场就全挂。」
眼见人才断层的危机,蔡岳勋认为,如果政府再不改变现有的观念,「所有的培训就都是教条」。于小慧则建议,在基础理论的教学外,至少应该让学生最后一年到业界实习,「扎实地丢到环境里,知道什麼叫做血淋淋的竞争」。
蔡岳勋也希望政府思考「商业」和「艺术」的定义,「政府在支持的时候只会说,拍个好戏来看看,但所谓的好戏是什麼?艺术电影、艺术电视当然需要存在,但不能是唯一主流。当所谓的主流是没有人要看、没有商业力的东西,市场就会瓦解,只会剩下次级品。台湾电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毁灭掉的,现在一年剩十部电影,要救都很难。」
他建议,首要之务是尽快由专业人制定政策,而不是官方随意作主,「主事者的认知必须先做调整,才能培养出可以『实际作战』的人才,而非和环境完全脱节、把台湾带进所谓『纯艺术创作世界』的创作者。」
面对这十年来台湾电视剧急剧萎缩,蔡岳勋感叹,「整个市场上做戏的人没有诚意、没有目标性」,因此成本、环境和市场越来越萎缩,「过去台湾电视从一集一百八十万的制作费退到一百六十万,再退到一百二十万;到现在,某电视台公订价,八点档的制作费剩下一分钟一万。」
他分析,这都是因为台湾人只注重「收视率」的短视性格,导致「创作诚意」消失。收视率倒果为因地主导了戏剧制作,「这就是为什麼台湾十年以来,没有认认真真拍过几出所谓的大戏。」
蔡岳勋并不认为这只是媒体该关心的事,政府更应该要想办法,「希望大家以『亚洲环境』 来看待台湾市场,千万不要让台湾变成地方性的电视台!政府、教育单位、制作单位电视台,大家一起来面对」,他恳切表示。
『肆』 吴敦导演过什么电影
80年代初,蔡扬名化名为“欧阳俊”,所执导的几部电影,如《快乐英雄》、《望子成龙》、《女性的复仇》等都是吴敦做的制片;随着在业界声名远扬,吴敦越发受到了外面电影公司的追捧,大导演张彻来台拍《五遁忍术》、王时政拍《黑色大亨》、郭追拍《荡寇英雄传》、刘家昌拍《圣战千秋》等,都是找他做的制片。
『伍』 蔡岳勋导演是不是很厉害他的作品推荐一下大神们帮帮忙
1968年9月27日出生,天秤座,生肖猴,童星出道的蔡岳勋,深受父亲蔡扬名的影响,一直以来在演艺圈发展,演出作品包括:电视剧《辗转红莲》、电影《阿呆》等。 与父亲蔡扬名同样演而优则导的蔡岳勋,原本跟随父亲在片厂学作场记、作副导,18岁时进入电影圈,便开始了他长达十年之久的星河生涯,直到资深艺人张小燕引荐他进入TVBS-G转换跑道,开始制作、编导《音乐爱情故事》,包括许多港台知名歌手如:梁咏琪、黄舒骏、陈小春、辛晓琪、阿牛等人,这段期间内蔡岳勋导演带著他的制作团队,不断的试验与尝试并有所成长,『认真创作、诚意拍摄』一直是他坚守的信念与原则。在《音乐爱情故事》之後,蔡岳勋受到邀约,执导了他第一部电视作品-《天地有情》,接著,与知名制作人柴智屏合作,执导《流星花园》,并掀起台湾一股偶像剧风潮,一手创造F4红遍亚洲,也为台湾戏剧打进亚洲华人电视市场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同年,也为蔡岳勋拿下2001金钟奖最佳导演的殊荣。 2003年蔡岳勋导演推掉来自星马、台港及中国大陆等各地的片约,与父亲蔡扬名专心制作《名扬四海》,并深获各方好评。 [编辑本段]【作品】 1997年 华视《旧情绵绵》 编剧 1998年 中视金钟剧《将军令》 编剧 1998年 中视《世间父母》 编剧 1996-1999年 TVBS-G《音乐爱情故事》 编导 2000年 电影《想死趁现在》 男主角 2001年 华视偶像剧《流星花园》 『-获颁90年度金钟奖最佳导演殊荣 导演』 2001年 大爱《天地有情》 『-获得90年度最佳连续剧奖提名入围 导演』 2003年 台视《名扬四海》 『-获得92年度最佳连续剧导演提名入围 编导』 2004年 华视《战神》 导演 2006年 《白色巨塔》导演 2009年 《痞子英雄》 导演 『-获颁98年度金钟奖最佳导演殊荣 导演』 [编辑本段]【扩展】 采访/诚品好读编辑室 整理/张嘉容 二○○一年,蔡岳勋因为《流星花园》一炮而红,他捧红了F4,摘下当年金钟奖最佳导演,掀起本土偶像剧拍摄风潮,也为台湾电视剧打开亚洲华人电视剧市场。当时片约不断的他,却推辞了众多商业片高片酬的邀约,一心筹备理想中的「新趋势剧」。○三年,蔡岳勋家族总动员共同制拍《名扬四海》,然该剧叫好不叫座,让公司赔掉一百多万。 ○四年,蔡岳勋团队重新出发,开拍《白色巨塔》。横跨两年筹备拍摄时间,这一次,他们想带给台湾观众什麼样的戏剧理想? 从筹备到杀青,横跨两年时间,《白色巨塔》的制作经费从原本每集一百五十万、总共两千多万的预算,一路飙涨到每集四百万、总经费八千万元,创下台湾电视剧制作史上新高。 导演蔡岳勋、制作于小慧这一对夫妻档,为这部电视影集投入的金钱与心力相当可观,值得观察的是,他们不想只做迎合收视率、哗众取宠的戏剧,也不只是高唱戏剧理想,他们试图为台湾的戏剧出路找到新的可能性。 「在亚洲的戏剧环境中,第一代的霸主是日本,第二代是韩国,而日本正在式微,韩国正在崛起,只要熬得住,我们便有机会成为亚洲第三代霸主」,于小慧分析这几年的趋势,「第三代的霸主会是台湾或大陆。」 《流星花园》的成功经验,奠定了两人开拓亚洲华人电视市场的概念和决心。然而三年前,蔡岳勋的《名扬四海》叫好不叫座,夫妻俩人本来心灰意懒,但却在签书会巡回宣传时,发现自己拥有好多收视率显示不出来的观众群,许多人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是:「谢谢」。他们因此并未气馁,《白色巨塔》就是两人继续朝向这个愿景努力的下一部作品。在剧本的选取改编、演员的训练、场景道具的搭配,处处可见用心。 这次的改编,前十五集仍以原著里医界的权力斗争为主,「但因原著的收尾让人感到绝望而没有希望」,蔡岳勋解释,编剧另外增加後面十集的篇幅,「以呈现我们一直想讲的人的关怀:生命、爱情、亲情。」 此外,角色的性格与爱情戏的比重,也做了调整,「小说主角苏怡华医师(言承旭饰演)有点过度随波逐流。他是技术很好的一般医生,但戏剧里我们必须先让他成为『技术很好的可爱医生』,观众才会喜欢他,才能循著我们希望观众走的路线,去看白色巨塔里的权力斗争和生命循环是什麼」,于小慧解释。 苏怡华的个性和爱情观,是改编过程中是争论最多的部分。他们花了许多时间与编剧小组沟通,两人都觉得「这个角色太被动,会有诠释上的困难,不容易满足商业电视剧的需要」。因此他们邀请言承旭演出这个角色,较原著更加年轻,也赋予他更单纯、主动的性格,唯独他在面对爱情时,才变得优柔寡断。 而大多数电视剧的最大卖点──爱情戏,也在剧本中被加强,「小说里提供的爱情元素并不完整,爱情要神话,主角爱到死去活来,才会好看」,于小慧不讳言。至於对爱情的诠释,蔡岳勋则坚持结合自己的戏剧理想,希望让结局为观众带来多一点领悟:「苏怡华因为不够果决、优柔寡断而失去女主角关欣;当他失去她时他还是会受到打击,但我们会让他学会『什麼是身边最重要的事』,让他领悟──他不能再失去,再失去就会什麼都没有。戏剧本来就是让人作梦,给人希望的力量,最少也要给一点点。」 「所以我们结合了『斗争神话』与『爱情神话』两造元素,去创造出台湾电视剧的白色巨塔」,她说。 在和各部门的工作上,蔡岳勋表示,这次最大的功课,就是释放更多的空间,博采所长,尤其是编剧和演员,比方戴立忍是蔡岳勋等了一年才等到的演员,「戴立忍编、导、演的经验都很强,所以我开放空间让他提供意见,我只要守住基本轴线,就会得到更多。我学著把某些东西打得更开,提供我的想法需求和轴线,让他们自己长出他们的东西来。」 蔡岳勋脾气温和,不喜欢说重话,更不想像传统老导演那样,随便骂人,「因为他以前受过伤害」,于小慧打趣说。蔡岳勋解释,他希望制造安全的表演空间,好让演员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由发挥创造力。 在台湾的戏剧环境中,一位电视剧导演究竟需要具备什麼样的基本条件? 蔡岳勋想了想,说出和天赋与技术无关的答案:「工作诚意」。「导演负责创作的中心点,不论技术再强、概念再饱,如果缺乏工作跟创作的诚\意和意念,不可能拍出感动人的东西」,他强调,「你可以没有经验,但是一定要有那个心。而且诚意是支撑你能否做下去的主要原因──你愿不愿意站在那里承受所有人的痛苦?你愿不愿意带著所有人解决所有的问题?关乎这件事,你的价值观在哪里?」 蔡岳勋认为,诸如美学修养,对人性的了解、情感的洞悉、时事的掌握等等,都只是技术性的修炼,而这牵涉到每个导演擅长的不同,「动作戏导演未必会拍爱情戏,不管想学什麼,去专精那一面就好,但重点是你要有工作诚意站在那里,有自己的价值观才能撑在那里。」 于小慧表示,其实在偶像剧成功之後,大陆就曾多次接触邀他过去执导,但他不急,培养制作团队的实力才是首要工作,「有了口碑和票房的保证,蔡岳勋接著才会考虑跨海发展──他要带著自己的制作团队去谈国际合作」。 《白色巨塔》自筹拍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注意,海外版权的贩售进行相当顺利,不但在日本创下了台湾电视剧有史以来的最高价,大陆、东南亚、加上美加地区都有佳绩,据称「八千万元的制作成本已经回收」。 这个年轻制作团队的坚持,似乎证明了:即使面对亚洲影视圈的激烈竞争,台湾戏剧产业只要有心,无需妄自菲薄,亦不需自限於有限的本地市场。 说起改编拍摄《白色巨塔》的缘起,于小慧是第一个积极牵线的人。原来,她一直是侯文咏的忠实读者,加上她很早就知道蔡岳勋想要拍摄医学题材,因此当初中视购买白剧版权的消息披露後,于小慧在第一时间就怂恿蔡岳勋拿起电话争取。 其实,蔡岳勋很年轻时就敏感於人的病苦脆弱。他和母亲常生病,看多了医院的人生百态,有一次他接触到王溢嘉《实习医师手记》,从中他第一次跳脱病患及病患家属的角度,以医生的观点来感受和思考,赫然发现,「原来在疾病与死亡面前,所有人一样无助」。 蔡岳勋回忆,从那时候开始,他了解到「生命是个充满挑战的地方」,而医院正是无法逃避,不会让你忘记,「可以看见生命另一种面貌的地方」。蔡岳勋暗中下定决心,有一天,他要拍出「有娱乐性,但不一定说教或恐吓的医学片。」 《白色巨塔》的改编,给了他实现梦想的机会。 拍摄此剧,蔡岳勋心里的目标是《急诊室的春天》(ER),期许自己也能在萤光幕上重建「真实」的医院,而不仅只是做为情节的背景。 开拍之後,蔡岳勋才知道自己的挑战有多艰难。首先是场地的租借,然後是道具的准备,还有必须为一干演员提供医学的基础训练课程,常常都是一边做,一边学。过程中,日本相当关切这部同名戏剧的制作,曾有电视台组团二十馀人来台做现场采访,也为剧组带来不小压力。 「我觉得自己在参加赛跑,在这场竞赛里追得好辛苦,欧美的电视剧的成绩,原来是我们踮了脚也看不到背影在哪里」,他不无遗憾,「《急诊室的春天》那种场面与水准,还不是我们现在技术能力作得到的」。 然而这样的比较,却也是他自我要求、不断进步的动力,「明明就有二十个问题在画面里,怎麼可以就这样让它过了?」他严格要求的,不只是医疗场景与技术的拟真,对於每一个画面的经营,据说也已到达「自虐虐人」的地步,而创下多项纪录──剧中最贵的一个画面价值五十万,就是医院大厅的场景,剧组租借了南港软体科学园区的大楼,于小慧打趣,「我们搭建出超越台湾环境二十年、满足导演美学要求的医院大厅;五十个临时演员演出一个总统莅临的画面,当所有的机器打开,五十万元瞬间就这样化为乌有」。又例如,只是拍个小车站,导演吩咐制作人「车站要在半山腰,还要看得到山头」,剧组只好坐火车环游宝岛,四处寻找导演心目中梦幻的火车站。 又如某次拍一个街景,蔡岳勋坚持调借电影专用的灯具达到画面需求,「灯具借来时,上面布满灰尘──现在连电影都很少用到这样的规格!」于小慧说。也因对完美的高标要求,制作经费足足比预期多四倍。 令人意外的是,《白色巨塔》虽尚未播映,海外版权却已纷纷顺利卖出,这似乎证明了亚洲的确有这样的市场需求存在,「我现在想要做的就是市场利益,而不只是想拍得奖的东西。因为我希望把市场做开来,打开市场後,想说什麼都可以,而不会困在那里」,蔡岳勋说明他制作的立场。 眼见日剧、韩剧入侵全亚洲,发挥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市场吸金力,蔡岳勋批评,主政者心中,始终不改「电视不是文化事业而是娱乐事业,电视人不是文化人是娱乐人」的片面观念,文化政策不图改进,多年不变的错误教育方针,导致目前台湾影视人才的严重断层。 他批评,目前公共电视、辅导金、优良剧本选拔等奖掖、鼓励出来的人才,都与市场性脱节,学校教育也无意训练学生的作战能力,於是「很多学生学的东西没有办法实际化,没有办法打仗,永远在想一些冠冕堂皇的东西,一进入市场就全挂。」 眼见人才断层的危机,蔡岳勋认为,如果政府再不改变现有的观念,「所有的培训就都是教条」。于小慧则建议,在基础理论的教学外,至少应该让学生最后一年到业界实习,「扎实地丢到环境里,知道什麼叫做血淋淋的竞争」。 蔡岳勋也希望政府思考「商业」和「艺术」的定义,「政府在支持的时候只会说,拍个好戏来看看,但所谓的好戏是什麼?艺术电影、艺术电视当然需要存在,但不能是唯一主流。当所谓的主流是没有人要看、没有商业力的东西,市场就会瓦解,只会剩下次级品。台湾电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毁灭掉的,现在一年剩十部电影,要救都很难。」 他建议,首要之务是尽快由专业人制定政策,而不是官方随意作主,「主事者的认知必须先做调整,才能培养出可以『实际作战』的人才,而非和环境完全脱节、把台湾带进所谓『纯艺术创作世界』的创作者。」 面对这十年来台湾电视剧急剧萎缩,蔡岳勋感叹,「整个市场上做戏的人没有诚意、没有目标性」,因此成本、环境和市场越来越萎缩,「过去台湾电视从一集一百八十万的制作费退到一百六十万,再退到一百二十万;到现在,某电视台公订价,八点档的制作费剩下一分钟一万。」 他分析,这都是因为台湾人只注重「收视率」的短视性格,导致「创作诚意」消失。收视率倒果为因地主导了戏剧制作,「这就是为什麼台湾十年以来,没有认认真真拍过几出所谓的大戏。」 蔡岳勋并不认为这只是媒体该关心的事,政府更应该要想办法,「希望大家以『亚洲环境』 来看待台湾市场,千万不要让台湾变成地方性的电视台!政府、教育单位、制作单位电视台,大家一起来面对」,他恳切表示。 [编辑本段]【其他身份】 陈意涵台湾地区经纪代理 虞小卉丈夫(虞小卉就是《痞子英雄》中的制作人),而且虞小卉在《名扬四海》里面饰演美丽一角,很讨人喜欢的角色。
『陆』 蔡扬名的介绍
蔡扬名,中国香港著名导演。自1972年加入台湾电影界,首部电影作品为《方世玉》,1973年来港加盟邵氏公司,曾追随张彻导演作副手,并联合执导《警察》一片,表现获张导演赏识,力荐升任为导演。完成该片后,蔡扬名回到台湾发展,为多部电影执导,如:《大哥大》及《大哥大续集》等。另有同名人物蔡扬名,系中山市振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柒』 介绍一下台湾黑社会的电影
1、黑金
《黑金》首次揭露台湾政治丑闻,将金钱、色情、权力、黑幕交易毕现银幕。港台报纸认为,该片之所以引起轰动,一是题材具有爆炸性。片中的黑帮仇杀、政府贪污、的士暴动均是台湾实事。
《黑金》是由永盛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警匪动作片。由麦当雄编剧,麦当杰执导,梁家辉、刘德华、李立群、钮承泽等主演。电影于1997年12月23日在香港上映。
2、艋舺
《艋舺》是由钮承泽执导,阮经天、赵又廷、凤小岳、柯佳嬿等担任主演的青春动作片。这是一段台湾帮派的往事。
该片讲述了太子帮五兄弟一起闯黑道,然而后壁厝老大的死,使整个艋舺黑道局势发生了剧烈动荡,太子帮五人的友谊也因此面临挑战。在杀机四伏的情形中,五兄弟面临着黑道与友情的抉择。
3、大哥大
《大哥大》是由蔡扬名执导,万梓良 、恬妞等主演的动作片。
该片讲述了大头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农家,有一回他手持扁钻,气愤非常的到赌场,为要回其兄弟诈赌的赌资,一时失手伤了人,从此开始了他浪迹江湖,进出监狱的浪子生涯。
大头出狱后到歌舞团当保镖,认识了舞女阿君,又带了阿君离开,过着替人清洗门窗的正当生活。
4、黑市夫人
《黑市夫人》1982年上映的台湾电影,由徐玉龙导演 。陈丽云,马沙主演。
《黑市夫人》讲述江湖上,杜三爷德高望重,俨若教父,主持正义,阿郎为其义子,与长兄家荣扶弱除奸,排解江湖恩怨,在多次的火爆行动中,阿郎的智勇双全,深得杜三爷的赏识器重,与杜三爷的独生女敏华产生爱苗。
某日在一次危机中,大老板陆天出手解围,因而杜、陆两家结为至交,而且陆天有意将爱女莉莉许配给家荣,希望两方结成亲家,共同合作。
5、火烧岛之横行霸道
《火烧岛之横行霸道》是由朱延平执导,吴奇隆、金城武主演的一部动作片。
影片讲述了为陈阿勇卖命打赌博拳赛的一个拳手的故事。
『捌』 有没有人知道蔡岳勤导演拍的所有电视剧
是蔡岳勋
1997年 华视《旧情绵绵》 编 剧
1998年 中视金钟剧《将军令》 编 剧
1998年 中视《世间父母》 编 剧
1996-1999年 TVBS-G《音乐爱情故事》 编 导
2000年 电影《想死趁现在》 男主角
2001年 华视偶像剧《流星花园》
『-获颁90年度金钟奖最佳导演殊荣 导 演』
2001年 大爱《天地有情》
『-获得90年度最佳连续剧奖提名入围 导 演』
2003年 台视《名扬四海》
『-获得92年度最佳连续剧导演提名入围 编 导』
2004年 华视《战神》 导 演
2006年 《白色巨塔》导 演
2009年 《痞子英雄》 导 演
『玖』 所有版本的一帘幽梦的导演
又见一帘幽梦》导演:曾丽珍(香港) 导演:麦大杰(台湾)
陈德容 刘德凯版本《一帘幽梦》导演:蔡扬名
甄珍版一帘幽梦导演:白景瑞
又见一帘幽梦》导演:曾丽珍(香港) 导演:麦大杰(台湾)
陈德容 刘德凯版本《一帘幽梦》导演:蔡扬名
甄珍版一帘幽梦导演:白景瑞
『拾』 英雄好汉演勇哥的
英雄好汉演勇哥的演员是万梓良。
万梓良,1957年7月25日出生于中国台湾,演员。1977年,万梓良拍摄了武侠电视连续剧《三少爷的剑》,他在剧中出演谢晓峰一角,这也是万梓良的第一部作品。1988年,主演台湾导演蔡扬名的《大哥大》,饰吴进成,获第二十五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次年获第三十三届亚太影展杰出演技成就奖。1997年,与郑伊健、陈小春主演了电影《古惑仔之战无不胜》系列,并在饰演了洪兴老大蒋天养。
《英雄好汉》是黄泰来1987年执导的电影《江湖情》的续集,
电影延续前作未完的故事,包含几乎所有的黑帮元素,涉及到江湖恩怨、怨女痴爱、悲欢离合、亲信背叛、手下暗算等套数,刻画了诸位崇尚忠义、胆识过人、知恩图报的血性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