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53分钟的导演朱塞培托那多雷还有什么好看的电影
吉赛贝·托纳多雷(Giuseppe Tornatore)是一名意大利导演。
《海上钢琴师》讲述的是海上钢琴师“一九零零”传奇的一生。被船员收养的弃婴一九零零是一个钢琴天才,从未下过船,最后游轮被废弃,一九零零也跟随“弗吉尼亚”号离去。
影片中由两处斗琴的画面堪称经典啊。一处是一九零零与著名爵士乐钢琴演奏家杰立·罗尔·莫顿斗琴的画面。还有一处就是一九零零在随波涛翻涌的动荡的船舱中弹琴的画面。
《海上钢琴师》其实背后讲述得的是美国那次工业革命。所有人都怀揣着美国梦,新工业时代来临,旧工业时代结束,就像从未下过船的一九零零一样,旧的时代坚守着自己,也曾想有过突破,但最终还是没能抵住时代的洪流,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一代人心中的传奇。
㈡ 关于吉赛贝·托纳多雷的作品
吉赛贝·托纳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
出生日期:
1956年5月27日
出生地点:
意大利西西里
Bagheria, Sicily, Italy
其他名:
Peppuccio Tornatore
其他译名:
朱塞佩·多纳托雷 / 基斯比·汤纳度 / 吉斯皮托那多利
吉赛贝·托纳多雷,意大利导演,早年从事摄影工作,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比赛得奖,曾任电视台的纪录片导演,1982年在意大利萨莱诺影展中曾以长篇纪录片得奖。1985年编导首部剧情片《教授》,此后电影作品几乎都由自己编剧。1988年的《天堂电影院》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作品散发着浓郁的浪漫气息。
作品集
演员 cast
1 The Magic of Fellini (2002)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2 Cineasta e il labirinto, Il (2002) ..... Himself
导演 director
1 Leningrad (2006) .....
2 Sconosciuta, La (2006)
3 The Magic of Fellini (2002)
4 Cineasta e il labirinto, Il (2002)
5 真爱伴我行/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Malèna (2000) .....
6 海上钢琴师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1998) .....
7 新天堂星探 Uomo delle stelle, L' (1995) .....
8 幽国车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
9 尤其是在礼拜日 Domenica specialmente, La (1991) .....
10 天伦之旅 Stanno tutti bene (1990) .....
11 天堂电影院 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9) .....
12 被称为教授的男人 Camorrista, Il (1985) .....
编剧 writer
1 Leningrad (2006) .....
2 真爱伴我行 Malèna (2000) .....
3 海上钢琴师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1998) ..... (written by)
4 新天堂星探 Uomo delle stelle, L' (1995) ..... also story
5 "Grande Fausto, Il" (1995) .....
6 幽国车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 (story)
7 幽国车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 and
8 幽国车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 screenplay
9 天伦之旅 Stanno tutti bene (1990) .....
10 天堂电影院 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9) ..... screenplay
11 天堂电影院 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9) ..... story
12 被称为教授的男人 Camorrista, Il (1985) .....
13 巴勒莫的100天 Cento giorni a Palermo (1984) ..... (screenplay) (as Peppuccio Tornatore) &
制片 procer
1 Manoscritto del principe, Il (2000) ..... procer
2 Figlio di Bakunin, Il (1997) ..... executive procer
剪辑 editor1 幽国车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
助理导演 assistant director
1 巴勒莫的100天 Cento giorni a Palermo (1984) ..... second unit director
作曲 composer
1 幽国车站 Pura formalità, Una (1994) .....
㈢ 放牛班的春天导演还导演过什么电影
中文名: 雅克·贝汉
英文名: Jacques Perrin
性 别: 男
生 日: 1941-07-13
星座:巨蟹座
角 色:编剧,导演,演员
同为喜剧演员的父母似乎赋予了雅克·贝汉天生的电影天赋。1960年加入电影业后,开始了他在电影领域的丰富经历。1966年,由于主演《男人的一半》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狮奖。在此后的20多年里,他先后担任了《Z》、《专门通道》、《生命之外》、《喜马拉雅》等影片的制片。2001年,由他导演、编剧、制片的《迁徙的鸟》宣告了一位纪录片大师的诞生。 对于雅克·贝汉来说,纪录片为他赢得了另一种不可替代的声誉(30年前,他曾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演员)。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出生于1941年7月13日,於1957年从影,之后成为欧洲著名的男演员。1966年,他获得威尼斯影展最佳演员。1968年制片著名的《Z》,此片在1969年荣获OSCAR最佳外语片奖。1975年,他制作的《SECTION SPECIALE》(《特殊地带》)荣获法国影院大奖,同年他出品了《LA VICTOIRE EN CHANTANT》(《胜利欢歌》)并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从1988年开始,他的目光转向了自然界,并出品了《LE PEUPLE SINGE》(《猴族》)。1990年,JACQUES PERRIN出品了《HORSLA VIE》(《生活之外》)这是一部根据一位记者人质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作品,他以此获得了1991年戛纳评委奖。
在1994年到1995年间,他开始了《微观世界》的制作, 1998年9月,他开始了《喜马拉雅》的制作,此片在1999年12月份出品,获得两项恺撒奖和众多的国际奖项,并在2000年获奥斯卡提名。从1998年7月到2001年9月,JACQUES PERRIN开始导演和制作《迁徙的鸟》,该片公映后获得巨大成功。
花甲之年的“新锐”导演雅克·贝汉
2001年法国电影凯撒奖颁奖典礼上,雅克·贝汉凭借《迁徙的鸟》获得了最佳新锐导演奖。可是上台领奖的这位“新锐“导演,居然是个满头银发、年届花甲的老头儿!
雅克·贝汉1941年7月生于法国,6岁就开始在银幕上露面,是一名优秀的演员,25岁即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然而他并不想仅仅做一个演员,他开始尝试担任制片,参与了《Z》、《黑·白·彩》等多部影片的制作,同样成绩斐然。他与阿兰·德龙主演的《警官的诺言》曾在我国公映,1989年出演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影片《天堂电影院》,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这时候,雅克·贝汉做出一个决定:完全转向制片和导演,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个人生选择实在重要!如果不是这次改变,我们就不会看到足以影史留名的杰作“天·地·人”三部曲:《小宇宙》、《喜马拉雅》和《迁徙的鸟》。前两部影片雅克·贝汉担任制片人,到了《迁徙的鸟》,他更是集导演、编剧、制片数职于一身。这三部影片把雅克·贝汉独特的魅力撒向了全世界。
使用显微技巧拍摄的记录片《小宇宙》关注的是昆虫世界里的芸芸众生,筹备时间长达20年,1995年一经推出,即引起巨大轰动。在放大的视角下,平日被人忽视甚或厌恶的虫虫们或晶莹剔透,或翠绿如玉,或五彩斑斓,无一不精致迷人!耐心梳理触角的甲虫大概也很爱美,夜幕下螳螂的身影绰约如仙子;当雨点打翻七星瓢虫栖身的叶片时,令人为它担心;而一只新生的蜻蜓露出水面投入这世界的刹那,也会让人联想起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的诞生。《小宇宙》启发我们试着去理解和尊重另一些生命,哪怕它只是一只蜗牛,或一条毛毛虫。
1999年的《喜马拉雅》以尼泊尔高原土著商队为主角,全部演员都是当地人。虽然是一部故事片,但雅克·贝汉着意表现的,仍然是壮丽的雪山、神秘的大自然。
而在里程碑式的记录片《迁徙的鸟》里,雅克·贝汉向我们完美地展示了一个自然界的奇迹,细节的奇迹。他把鸟类迁徙的话题拍成了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杰作。
《迁徙的鸟》历时4年,耗资4000多万美元, 600多人参与拍摄,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动用了一批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大部分镜头采用航拍。追随着迁徙的鸟儿们,雅克·贝汉一行飞越五大洲,掠过太平洋与大西洋,喜马拉雅山和撒哈拉沙漠都曾是他们驻足之地。影片面世后好评如潮,短短一个月就有约300万法国人走进影院观看,并很快赢得全世界的关注。今年2月,《迁徙的鸟》来到中国,同样大受欢迎。
95分钟的影片,所有的旁白、字幕不超过40句,完全靠富有冲击力的精致画面和优美配乐,一下子就把观众拉到了那千千万万候鸟之中,与它们一起穿过湖泊、原野、城市、雪山,在壮阔的天地间共同体验飞翔的快乐、艰苦和伟大。人与鸟儿如此接近,甚至可以听到它们翅膀切割空气的声音。虽然大部分地表已被人类改造得面目全非,但在天空中,鸟儿仍然是主角,无论雪鹅、野鸭还是云雀,都自有其尊严。
当天鹅在枪声响过之后跌落,当一群鸟儿陷在石油泄露造成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时,每一个观众都会油然而生惋惜与不安。这正是电影想引导我们重新找回的情感。“对我而言,美好的情感是惟一重要的东西。”雅克·贝汉说,“我们需要与自然界的和平相处,因为人类不可能孤单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在中央电视台最近的采访节目里,我们又看到了这位“用摄影机书写自然史诗”的电影人,虽然已经60多岁,却毫无老态,非常精神。渴望不断超越自己的雅克·贝汉正在准备下一部作品,这将是一部有关海洋生物奇观的影片。他透露,很可能到中国来拍摄一部分镜头。
[编辑本段]作品详解
雅克·贝汉----〈天·地·人〉三部曲:
中 文 名:迁徙的鸟
原 片 名:LE PEUPLE MIGRQTEUR
出品年代:2002
国 家:法国
类 别:专题
语 言:法语,中文字幕
获奖记录:
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法国电影凯萨奖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
《微观世界》原班制作人马呕心沥血超震撼纪录长片,一个由300多名成员组成的摄制组包括50多名飞行师50多名鸟类专家,跟随着侯鸟的迁徙路径整整三年时间,全部拍摄行程近十万公里。影片于法国连演4周吸引250万影迷的观影热潮,以一部纪录片打败同期上映的故事片,荣登票房前列。不超过十句解说,不超过二十句字幕。92分钟的影片绝无半点杂质,一气呵成。它采用了高科技空中拍摄系统摄制,全程追纵候鸟南迁北徙的壮举。由南到北,由春至冬。
大型数字纪录片《迁徙的鸟》无论从拍摄技巧还是内容上,均带给了我们久违的惊喜,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全新的视听完美感受,这也是电影史上划时代的创新。影片中独具特色的演员向我们展示了它们最为真实的纯自然面目。该片获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法国电影凯萨奖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
内容简介:
候鸟迁移过程艰辛万分,既要克服长途飞行的辛劳,亦要克服大自然严峻的挑战。那种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甚是值得人们学习,实为现今人生应有的态度。故事重点环绕候鸟南迁北移的旅程,讲述候鸟如何克服自然环境,在大风沙中寻找出正确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护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猎食…如此困窘,候鸟都要逐一克服,逐一面对。这正是戏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大天鹅要飞越1200 公里的长途旅程,它那份对生命的坚持,对子女的照顾,一一叫人尊敬。沙丘鹤在漫天风沙中追寻出路,要面对酷热天气的考验,也要抵御大风沙的摧残,全都默默承受,挺着胸与大自然作战到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采。企鹅在冰天雪地下仍要与海鸦对抗到底,保护企鹅BB 的安全,尽管当中满是失败气馁,但仍坚强支撑下去,面对亲情,自身的安危也显得微不足道。
中文名称: 微观世界(小宇宙)
其他名称: 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
主要演员: 蜜蜂 蚂蚁 甲虫 蜗牛 瓢虫
导演: Claude Nuridsany
出品商: Galatee Films
地区: 法国
片长: 73分钟
点击: 17259
发布时间: 2003-12-29
拍了二十年,最后剪成七十三分钟.从头到尾,没有哪个演员穿过衣服...
这是一部精彩的描绘昆虫世界的纪录片,让人不由得惊叹自然界的美妙.
第二十二届凯撒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第二十二届凯撒电影节最佳剪辑奖
第二十二届凯撒电影节最佳录音奖
内容简介:
本片无以伦比的摄影技术,独具匠心的拍摄角度,将森林下、草丛下的世界无数倍放大到你的面前,昆虫、草叶、水滴无不纤毫毕现。竟成为壮丽的奇观。本片获得第二十二届凯撒电影节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奖。你会惊讶于在我们的脚下,竟有这样一个世界存在。这是黎明时分,在地球的某一处隐藏着星球般巨大的世界。茂草变成了森林。小石头变像高山。小水滴形同汪洋大海。时间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时就像过了一天,一天像过了一季,一季像过了一生。想要探究这个世界。我们须先保持静默。倾听和观赏这奇迹。
美妙的小宇宙(Microcosmos)
这张描绘昆虫世界的DVD没有故事情节,没有字幕,也没有解说,全靠画面本身来诠释。小小的昆虫,经过放大的镜头重现在屏幕上,原来竟是那么宏大,那么神奇,那么幽默。这要感谢本片的开发和拍摄者,是他们用了十几年时间,花费了大量精力和经费,日积月累、精雕细刻才把这部影片奉献出来。草原昆虫在他们的镜头下,逐一"粉墨登场"。从蜜蜂采花、蚂蚁搬家、甲虫大战、蝴蝶钻出蛹壳、蜘蛛吐丝缠裹猎物、蜗牛互相拥抱、孑孓变蚊虫飞出水面等场面,都十分细致生动地被捕捉下来。通过这些精彩的画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无穷奥妙。这部影碟不但具有迷人的观赏价值,也具有教学科研价值。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影展技术大奖,自在意料之中。
该影碟画质表现出众,尤其是它的光泽感和透明度。其中如蜘蛛网上的雨滴、彩色树叶映衬下的蜜蜂、蝗虫头上的触须,吮吸露液和吞食蚜虫的瓢虫等画面,简直可以用来测试器材的还原保真度。音效上,昆虫们所发出的声音也经过放大,竟会发出如此奇异的音响,个别段落经过人工的修饰(配乐),时而与昆虫的动作同步相伴,如千脚虫的爬行,使用了打击乐,听来非常逗趣;时而与情节配合,营造出紧张感,如鸟儿啄食小虫和甲虫大战便动用了乐队,不但有节奏而且还产生出厚重的低频震撼力。
中文名称:喜马拉雅imalayas
导演: 艾瑞克·瓦利
演员: Thilen Lhonp Gurgon Kyap Lhakpa Tsamchoe Karma Wangel Karma Tensing Labrang Tunp
编剧: 艾瑞克·瓦利
摄影/像: Eric Guichard Jean-Paul Meurisse
音乐: 鲁诺·库莱斯
剪辑: Marie-Josèphe Yoyotte
制片人: 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耶 雅克·贝汉
所属地域: 法国
出品时间: 1999年
彩色/黑白: 彩色
作品原创语言: 藏语
仙境一般的喜马拉雅人迹罕至、一队雪山行旅风雪凛冽中缓缓行来,藏密梵声如仙乐般在耳边响起……本片是法国、尼泊尔、瑞士和英国四国合拍的剧情与纪录大片,获2000年度第25届凯撒电影节最佳摄影和最佳音乐两项大奖。和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它的拍摄队伍是《点虫虫》的原班人马,他们历经长途跋涉1万3500公里、深入海拔2万7千米高山、忍受高达65度C的日夜温差、历经9个月难以言喻的艰辛拍摄而成,片中的全部演员都是在临时在当地选出来的藏族同胞。影片内容蕴含了深刻的寓意和启发。展现了藏族人独有的崇敬天地、与大自然合作的信仰及生活观,以及人与大自然间循环相生的真谛。制作本片音乐的仍是《点虫虫》的布鲁诺古雷,他凭借本片的音乐再次获得了法国凯萨奖及影艺学院最佳原声带大奖,藏族民歌与藏密梵呗的神秘气息,再加极具气势交响乐,使喜马拉雅山的风光与人情更显无穷魅力。
[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所获奖项:
[1]1999年比利时佛兰德斯国际电影节:金靴刺大奖(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公众奖(获奖者为本片配乐师布鲁诺·古莱)、特别关注奖(布鲁诺·古莱因本片优秀卓越的电影音乐而获颁此奖)。
2000年第二十五届法国电影“恺撒奖"的最佳摄影和最佳电影配乐奖2项奖。
2000年堪培拉国际电影节大奖 - 观众奖。
2000年西班牙Huelva拉丁美洲电影节的Vision Europa奖
[编辑本段]作品列表
Enfer, L' (2005)
《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2004)
深蓝 Deep Blue (2003)
狼族盟约 Pacte des loups (2001)
鸟的迁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Rien que des mensonges (1991)
《天堂电影院》(1989)
Année des méses, L' (1984)
Raoni (1978)
蟹鼓 Crabe-tambour, Le (1977)
Home Sweet Home (1975)
Blanche (1973)
大风暴 Z (1969)
柳媚花娇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Les (1967)
处女作 Compartiment tueurs (1966)
半个男人 Uomo a metà, Un (1966)
三一七小队 317e section, La (1965)
家庭日记 Cronaca familiare (1962)
导演作品
鸟的迁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编剧作品
鸟的迁徙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㈣ 意大利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的电影
这两句话都是指《天堂电影院》的情节,爱莲娜是《天》的女主角,当初就是这个纸条让两人没有在一起。电影很好,推荐。
剧情来自网络
影片所讲述的是一个成长在意大利西西里岛詹卡多村庄中小孩子的故事。主人翁多多是个古灵精怪的小孩子,而艾费多则是“天堂乐园戏院”的放映师,因为电影的穿针引线,使得他们建立起来亦师亦友的感情。放映师所扮演的是个引领者的角色,在多多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甚至是老年,一直带领着多多成长。在他死后,他留给多多一盒胶卷,重新串连起多多遗失了三十年的回忆与情感。
在意大利南部小镇姜卡尔多,童年的小多多不仅喜欢看电影,还喜欢看放映师艾弗达“剪”电影:在40年代的意大利小镇上,电影在放映之前都要经由牧师检查,把认为观众不宜的镜头(比如接吻戏)严格地剪掉之后,才可以放映。所以,观众每当发现接吻镜头又被删去了的时候,就会全场起哄、甚至吐口水;而放到煽情的段落,观众们又会集体嚎啕大哭,总之电影院里总是热闹非凡。
小多多把那些在转动中带来神奇影像的胶片视若珍宝,他的理想就是成为像艾弗达那样的电影放映师。不过艾弗达看到了小多多的聪慧伶俐,他认为小多多将来一定会有更远大的前程,他劝小多多离开小镇:“不要在这里呆着,时间久了你会认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小多多还很难理解艾弗达的话,他每天来放映室跟艾弗达学习电影放映。好心的艾弗达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看到电影,搞了一次露天电影,结果胶片着火了,小多多把艾弗达从火海中救了出来,但艾弗达双目失明。小多多成了小镇唯一会放电影的人,他接替艾弗达成了小镇的电影放映师。
多多渐渐长大,他爱上了银行家的女儿艾莲娜。初恋的纯洁情愫美如天堂,但是一对小情侣的海誓山盟被艾莲娜父亲的阻挠给隔断了,多多去服兵役,而艾莲娜去念大学。伤心的多多从此离开小镇,追寻自己生命中的梦想……
已经人过中年的多多回到家乡,又见到了当年的恋人艾莲娜,才发现当初艾弗达的苦心:当年艾莲娜的消息被艾弗达偷偷隐藏起来,他把自己难以实现的人生梦想,寄托在眼前这个英俊明媚如阳光照耀的少年身上,为了多多的前程不被爱情耽搁,他隐瞒了艾莲娜来找过多多的事。多多在影院的废墟中找到了当年艾莲娜留给自己的纸条,往事历历,人生的机缘巧合已经成为过去,更没有办法计较种种离合之间的得失。
故乡的小镇,电影已经被电视取代,昔日的电影院也已经满目破落即要被炸毁来修建停车场。小镇的人都想观看影院炸毁,新鲜好奇的年轻人和感慨惆怅的老人们聚集而来。曾经容纳小镇人们的嬉笑怒骂的天堂电影院,轰然倒塌。
多多回到城市,他打开老艾弗达留给他的礼物:一盘电影胶片,当初被删去的接吻镜头都被接在一起。当初小多多曾经那样百般企求而不得的胶片,现在老艾弗达一并送给了他,连同一些令人缅怀的记忆、一些流逝的岁月与梦想、以及那个已经过去的曾经带给人们天堂般幸福感受的电影的时代。
㈤ 电影达人来分析托纳多雷 三部曲
分析的话谈不上,不过析托纳多雷 三部曲我是看过,最喜欢的就是海上钢琴师,个人认为最成功的也是海上钢琴师,至少里面的音乐我很喜欢,题材少见,也够感人
㈥ 吉赛贝·托纳多雷的三部作品
三部我都看过了,《天堂电影院》哪个叫多多的男孩我相信所有人都喜欢,活泼,天真,勇敢.虽然有点不幸,过早的失去了父亲,但是他的笑脸依然灿烂.多多与电影放映员艾弗特就像父子一样,艾弗特把裁剪下的胶片送给多多,多多不顾一切的从大火中救出艾弗特,一幕一幕,温馨感人.
多多的恋情相信一定会勾起爱过的人的回忆,凄美真挚.留下的也只是回忆.无奈.
我喜欢艾弗特说给多多的哪个故事,一个士兵在等待了99天后,离开了公主的门前,虽然公主说过考验他100天.
多多是守侯在心爱之人艾莲娜的窗前.
爱人一去无踪迹,杳无消息,多多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多多归家参加艾弗特的葬礼,却发现艾莲娜嫁给了一个小学同学,那个小时候显得弱智的家伙.
多多已经成了一个很著名的导演,但是还是孑然未婚.他忍不住给艾莲娜打电话.
多年重逢,彼此都很激动,多多质问艾莲娜当年之事.却发现一切都是艾弗特搞的鬼.是艾弗特欺骗了他们.而且多多伤心之时,是艾弗特建议多多离开家乡,永远不要回来.
多多明白,如果没有失恋的痛苦,他就没有用电影表达什么的愿望,自然成不了现在的事业.但是心中仍旧无限惆怅.
一夜风流显然不能减少不能斯守一生的遗憾,何以解忧,看电影了.于是多多就坐进了电影院.
《海上钢琴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00弹钢琴的时候,原来钢琴也可能表演成这样的让人激动精彩,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还有就是他不上岸的情节,一开始我还不理解,但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没有固定剧本的戏.
你身旁的每一个人都是观众,只是他们的目的和看法不同.
你身旁的每一个人又都是演员,上演着一出出波澜不惊的生活故事.
这个世界需要传奇.
也许1900有了心爱的女孩作为观众,他的人生会变的更色彩纷呈,充满活力,但我们仍会怀疑男女主人公最后的命运.
也许1900上了岸以后,会变的名利双收,无往不利,但我们仍会思索一个船一个世界,孰轻孰重.
因为有了爱人的1900,就不再是经典,上了岸的1900便不再是传奇.
为了这个传奇,导演残忍的让一个天才娶了一架钢琴.1900真正的爱人就是钢琴.每一个琴音所表达的感情,1900都再熟悉不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可能达到这一点,有点可悲,但确是事实.
这是一个物质丰富,但感情相对匮乏的时代,各式各样的欲望冲淡了感情的点点滴滴.
人们需要通过戏剧来惊喜,来悲伤,来感动.
人们需要塑造经典.不朽传奇........
答案补充 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一部诗意的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也是以孩子的视角展开的。影片收尾部分维里图把自己那张唱片《我的情意》投入大海的镜头,显然是—个蒙懂少年向个人曾经未知的生活作某样告别的仪式。是的,电影里的年少青春和人初恶行是可以掷向大海毁掉的。但是作为—个人的心间记忆却永久不能抹杀去的,无论丑与善。成长中的人性是每—个有过少年心的永远的记痕。
给我最后的感觉就是,原来美丽也是一种罪,如果女主角不是一个美丽的人,可能情节会全变了! 答案补充 当玛莲娜再次回到这个小镇时,令人倾倒的美丽已经随岁月一起流逝,她不再美丽,不再迷人,她只是一个人的妻子,一个没了一只手臂的军人的妻子。
感动于那个画面,玛莲娜和她丈夫携手走过广场,青春不再的面庞,仍是那么的高贵,没有一点卑贱,面对着曾经如此对待她的小镇上的人们,她是那么的不卑不亢。
上帝总是仁慈和宽容的,我不想说小镇上的人们宽容地接受了玛莲娜,而是玛莲娜宽容地原谅了他们的错误,原谅了他们的疯狂和嫉妒,一句轻轻的"您好",玛莲娜用一颗宽容的心,善待了他们所犯下的一切罪恶。而他们,也终于接受了这张已然憔悴与消瘦的脸。人类啊,可笑的人类,一直追求着美,崇尚着美,却总是等到美丽丧失殆尽时,才去发现她的可贵。
美丽的摧残,到底源于什么,战争?世俗?人性?嫉妒?还是人类无休止的欲望?
也许只有那小男孩,一如既往的清澈眼神,祝愿这个他一直深爱着却可能连他名字都不知道的美丽女人,好运!
㈦ 托纳多雷时空三部曲的西西里美丽传说
片名: Malena(《西西里美丽传说》又译为《真爱伴我行》或《马琳娜》意大利加长版)
导演: 朱塞佩·托纳托雷 Giuseppe Tornatore
类型: 爱情片
片长: 103分钟
语言: 意大利语
发行: 2000年 电影用一辆自行车来开头,在美丽的西西里岛小镇上,少年雷纳多拥有了第一辆自行车,那天他们的领袖宣布对法国和英国开战,而那辆在整部影片里自始至终都出现的自行车,在阳光下穿梭。然后玛琳娜款款地出现了,玛琳娜出现在情窦初开的一群少年的目光中,于是,口哨声四起,兼具怀旧色彩和露骨笑话的启蒙性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拉开帷幕。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西西里岛小镇,成年男子都响应号召上了战场,年仅十二岁半的雷纳多迷恋上了他们美艳的拉丁语老师的女儿玛琳娜。他骑着脚踏车到处跟踪玛琳娜,喜怒哀乐仿佛完全由她主宰。当前方传回玛琳娜的丈夫战死的消息后,成为寡妇的玛琳娜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跟镇上的多名男人亲近并沦为妓女,并且陪德国兵睡觉。战争结束了,当地的太太们趁机狠狠教训了玛琳娜一顿,因为她的美貌,因为她们的男人的目光都停留在她的身上了,因为她陪德国兵睡觉。她们拳打脚踢把她逐出了小镇。雷纳多一直看着心爱的人无奈地堕落和受伤,只能把少年泪一滴一滴滴在那一片心地。
这种性启蒙的故事,三十年前美国名导演劳勃·莫里根就曾经拍成为一部叫做《初渡玉门关》的电影,在当年触动了无数青少年的心。而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那种无比美丽的镜头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带着人们走进了电影一起体会那个时代的孤独。雷纳多和一群少年一起骑着自行车巡行在海边的大路上,海鸥在飞翔,沙滩上有斑驳破旧的船,海风吹起了少年的思绪。这让我想到了另一部中国导演娄烨的作品《苏州河》,黄浦江边送货的马达在试骑一辆性能很好的摩托车。两个镜头带来的视觉效果简直一模一样。小主人公雷纳多是无比寂寞的,他将那种少年特有的忧伤和纯真不知所措地深埋在心底。他成长中的寂寞和每天晚上看盗版碟片消磨时光的马达的寂寞是不一样的。小演员盖斯比·苏法洛忧伤的眼神将这部影片演染得每一个章节都让人在轻喜剧式的笑声中感受一种酸楚的疼痛。影片中大量充斥着战后废墟、散不尽的硝烟以及没完没了的高音喇叭,很容易让人想起中国的某个特定时代。片中出现的意大利少年的粗俗语言,这样的语言和玛琳娜充满性感和挑逗的身体,让我们感受着电影里的意乱情迷。那种蠢蠢欲动的情欲在每一个角落里无处不在,落地开花。
导演赛贝·托纳多雷自始至终采用热情爽朗得几近夸张的节奏来铺叙这个故事,当玛琳娜被逐出小镇时,这个故事的主题才开始渐渐明朗。它不仅仅描写的是一个少年的性意识,它唤起了人们对人性之中最丑陋一面的深层次挖掘。当玛琳娜失去了一只手的丈夫没有死而是从战场上回到故乡时,发现桃花依旧人面不知何处去。战争的霄烟还没有散尽,悲剧感在这部亦庄亦谐的电影中反过来主宰了观众的情绪。一年后,当玛琳娜和先生手挽手走过小镇的广场回到故乡,他们没有去看那些惊讶的小镇人们一眼,他们昂着头大踏步地前行着,他们面对横逆蠃回尊严的表情表演得丝丝入扣入木三分。
这座美丽的西西里小岛,这个美丽的西西里故事。影片的结尾雷纳多帮玛琳娜捡拾撒了一地的西红柿,并且对着那款款动人的背影说,谢谢你的帮忙。那是一个美丽性感的女人,无意之中伴随着一个时刻关注着她的少年,走过他的性意识最迷乱的年代的过程。一声衷心的“谢谢”以后,一个少年,走过了他的孤独。
㈧ 吉赛贝·托纳多雷是意大利写实电影流派的新贵导演,1956年出生于西西里岛靠近巴勒莫(Palermo)的巴格里亚
天堂电影院
海上钢琴师
隐秘
㈨ 托纳多雷导演一共有7部电影吗
不止7部,网络上就有13部他的作品。
吉赛贝·托纳多雷(Giuseppe Tornatore),1956年5月27日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导演、编剧。
1982年,执导纪录片《LE MINORANZE ETNICHE IN SICILIA》,在意大利萨莱诺影展上获得最佳纪录片奖。1985年,编导首部剧情片《被称为教授的男人》,获得意大利电影记者协会最佳导演的银带奖以及金球奖的最值期待新导演奖。1988年,执导第二部影片《天堂电影院》,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98年,凭借爱情音乐片《海上钢琴师》获得第43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导演奖。2000年,自编自导《西西里的美丽传说》。2006年,凭借剧情片《隐秘女人心》获得第20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提名。2009年,凭借剧情片《巴阿里亚》获得第54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导演提名。2015年,执导影片《对应》。
㈩ 如何评价朱塞佩·托纳多雷和他的电影
意大利国宝级导演。
他的作品大多是反战题材的。我最喜欢这个导演,因为他的片子里有很多我们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共识。
除了三部曲,他还有一部史诗级的电影——《巴阿利亚》,这部片子以一种梦幻的方式讲述了巴阿里亚一百年的历史,国际关系、政治、浓重的生活质感堆叠在片子里,让影片有了无数种解读。
一点都不乏味,非常梦幻。
(。•́︿•̀。) 他的新作《对应》我一直没机会看到。
托纳多雷为什么是大师,因为他的作品可以让观众站在一个更大的立场上,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来反思过去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