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塔尔科夫斯基.布列松
2伯格曼
3小津安二郎
4库斯图里卡
5库布里克
6奥逊维尔斯
7格里菲斯
8黑泽明
9戈达尔
10科波拉
想要好看电影敬请关注本人微博
滨岛__彬彬
http://weibo.com/u/1674443105
❷ 世界十大著名导演
排名不分先后:
詹姆斯·卡梅隆
可以说卡梅隆是当今重工业电影的开拓者,享誉世界的《泰坦尼克号》和第一部3D电影《阿凡达》,还有承载了我国80后对于科幻小说记忆的《终结者》都是他的作品。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❸ 张艺谋导演的一部成名电影是
红高粱
片名:《红高粱》
译名:Red Sorghum
原著:莫言
导演:张艺谋
编剧:陈剑雨 朱伟 莫言
主演:巩俐--我奶奶 姜文--我爷爷
摄影:顾长卫
录音:顾长宁
作曲:赵季平
美术:杨刚
IMDB评分:7.3/10 (950 votes)
推荐指数:★★★★★
剧情简介
我奶奶19岁那年,曾外祖父把她嫁给了十八里坡有麻疯病的酒厂老板李大头,换回一头号骡子。迎亲路上,把轿头余占鳌领着轿夫们起哄颠轿。行至青杀口,高粱地里杀出劫道人,余占鳌送他上了西天,我奶奶对他有了好感。三天后奶奶回门,又遇蒙面人,原来是救她一命的余占鳌。两人激情迸发,在高粱地里相亲相爱,作天地之合。从此他就成了我爷爷……
影片点评
《红高粱》是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殊荣以及“脱戏”的传言已经相当引人关注,在猎奇心理支配下,观众自然热情高涨趋之若鹜。抛去外部因素,影片本身的素质绝对过硬。
电影《红高粱》根据作家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改编,原作发表在《人民文学》并被读者推选为年度“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这部文学作品不仅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其美学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莫言小说深受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影响,意识流结构中时空交织、人生沉浮,但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作者并未放弃对民族精神的检视,意象奇诡瑰丽充满诗意的描述既是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又在读者心上铭刻了被历史埋没被今人遗忘的传奇故土、英雄故人。莫言的笔法恣意放纵,文字极有征服力,因此,说《红高粱》是上个世纪国内最具“电影感”的文学作品毫不为过……
❹ 中国电影导演可分为几代各代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是什么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为第一阶段。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代表导演 谢晋 谢晋,是第三代导演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他执导了36部影片,先后获得国内大奖23次,国际大奖10余次,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他举办过个人电影回顾展。谢晋1947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代表作品有:《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鸦片战争》、《女足九号茧自缚》。其中《女篮五号》(1957年,兼编剧)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红色娘子军》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1997年导演的《鸦片战争》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历史题材影片。谢晋导演的电影几乎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他也被海外影评家誉为“当今国际影坛最有名望的中国人”。谢晋不但有艺术上的创新精神,更具有社会责任感,致力于创作出真正具有精神价值、人文关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谢晋共6次获得“百花奖”,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凌子风 凌子风(1917年—1999年)原名凌颂强,生于北京,1948年开始执导影片,主要作品:《中华儿女》(与翟强合作)、《光荣人家》、《陕北牧歌》、《春风吹到诺敏河》、《母亲》、《深山里的菊花》、《红旗谱》、《春雷》、《李四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狂》。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中华儿女》展示了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是新中国最早得到国际荣誉的影片之一。1960年执导影片《红旗谱》,在处理革命历史题材上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经验。文革结束后,凌子风艺术创作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他把自己的创作视角集中到对现代文学名著的改编上,将老舍、沈从文、许地山、李劫人的作品接连推上银幕。《骆驼祥子》、《边城》、《春桃》和《狂》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构成了凌子风的创作特色。 谢铁骊 谢铁骊(1925年)江苏淮阴人,从影五十余载,编导影片二十余部。代表作品:《暴风骤雨》、《红楼梦》(系列片,共六部)、《海霞》、《早春二月》、《清水湾,淡水湾》、《知音》、《大河奔流》、《包氏父子》、《月落玉长河》。其中,《暴风骤雨》、《早春二月》堪为新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谢铁骊把鸿篇巨制《红楼梦》分为六部搬上了银幕,以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段再现了封建制度的挽歌。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导演了《月落玉长河》、《天网》等优秀影片,获得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谢铁骊的导演艺术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新颖脱俗的艺术魅力,能将深刻的思想内容、缜密的情节结构、精细的人物刻画融会在一起。 崔嵬 崔嵬(1912年—1979年)原名崔景文,主演过《宋景诗》、《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影片。导演作品有《青春之歌》、《北大荒人》、《小兵张嘎》、《天山上的红花》等。《小兵张嘎》最具特色的是运动长镜头的运用,当时西方的长镜头理论还没有传到中国,这种探索显得十分可贵。《青春之歌》像一首优美而激昂的长诗,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学思想上,崔嵬追求电影的群众化、民族化,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崔嵬还先后导演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等戏曲艺术片。他在传统的戏剧程式化表演中,融入对角色的体验因素,大大增加了原戏的感染力。 成荫 成荫(1917年—1
❺ 著名导演张艺谋,他在成名之前都经历了什么
成名之前张艺谋是一位专业的摄影师,尽管没有太多的作品,但是他一直都在努力,不断深入到祖国的各个角落去感受生活,这些经历都成为他日后创作的灵感。
❻ 电影史上十大导演
太多了,干嘛原创给你啊
❼ 近代电影史最伟大的导演
你的问题显得对电影史太武断了。电影不过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何用追溯到人类起源。任何领域的任何关于历史的书写,都需要全面审慎的态度。关于影史“第一”的正确表述,最最起码,应该(可以保留不同意见)是这样的:
卢米埃尔兄弟首先发明了电影。
梅里爱第一个将戏剧杂耍的技巧和内涵延续在电影领域里。这是早期“电影艺术”诞生初的重要坯形。
D.W.格里菲斯是影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导演。如:发现了特写。创造和展现了时至今日仍是根基性的一些电影拍摄方法、流程。
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是影史上第一部在技巧的表意系统上和内涵的深度广度开掘上既总结了过去又开创了新风范的,影响深远的作品。
伯格曼是“作者电影”的先驱。他是艺术电影导演中,至今仍在许多方面深刻影响和鞭策着今日电影创作者,而又总是一再被发现很难超越的大师之一。
身为杰出电影导演的爱森斯坦第一个提出了“蒙太奇”理论。
巴赞是第一个不用摄影机,而用电影批评、理论思想和社会活动直接和间接创生了一个国家(法国)的电影运动勃兴和流派迁延的电影评论家。巴赞第一个系统全面的提出了“长镜头理论”。
电影的历史和任何历史一样。在不同的角度和座标点上,值得铭刻和记忆的里程碑同样不胜枚举。所谓“第一”之言,有无限而无唯一。除非电影没落的那一天已经来临
❽ 电影史上著名导演及其作品有那些
希区柯克 《惊魂记》《蝴蝶梦》《艳贼》《迷魂计》斯皮尔伯格《大白鲨》《侏罗纪公园》
❾ 中国历代导演名单
第一代导演:指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代表作品有《歌女红牡丹》、《火烧红莲寺》等。
第二代导演: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代表作有《城市之夜》、《大路》、《渔光曲》等。
第三代导演: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优秀作品有《南征北战》、《白毛女》、《青春之歌》、《小兵张嘎》、《早春二月》、《女篮五号》、《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
第四代导演:“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吴贻弓、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代表作品有《青春祭》、《沙鸥》、《本命年》、《小花》、《城南旧事》、《小街》等。
第五代导演:电影学院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猎场扎撒》、《红高粱》等。
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
管虎《斗牛》、《杀生》、《上车走吧》、《头发乱了》、《老炮儿》,宁浩《绿草地》,贾樟柯《天注定》、《小武》、《站台》,张元《妈妈》、《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阿年《感光时代》。
王一持(王强)《新一年》,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陆川《南京!南京!》等。
第七代导演:陆川、高彭、李芳芳、常征等几人,中国第七代导演影片方向基本都定位在商业片。
导演的职责是:
1、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为剧本找到恰当的表达形式。
2、与制片人和导演组其他成员携手遴选演员。
3、根据剧本和拍摄要求选择外景或指导搭建室内景。
4、指导道具组完成道具的准备和布置工作。
5、指挥现场拍摄工作。
6、指导工作团队完成后期制作,包括剪辑、录音、主题曲、动画、字幕、特效等。
7、与出片方商讨作品的宣传计划。
❿ <周星馳> 成名历程...以及所有電影清單
1988 《霹雳先锋》香港票房8916612 《捕风汉子》香港票房3149395 《最佳女婿》香港票房5807710 1989 《龙在天涯》香港票房6809853 《义胆群英》香港票房7913329 《流氓差婆》香港票房5624622 《风雨同路》香港票房9335299 1990 《龙凤茶楼》香港票房9335299 离开万能前后签约吴思远、萧若元,作为主角的作品 1990 《望夫成龙》香港票房13703364 《一本漫画闯天涯》香港票房15149253 《咖喱辣椒》香港票房15777856 《小偷阿星》香港票房7968106 《师兄撞鬼》香港票房12128944 《赌圣》香港票房41326156 《无敌幸运星》香港票房18799869 《江湖最后一个大佬》香港票房5495811 《赌侠》香港票房40342758 1991(大约这个时期后期周星驰将自己的所有电影经纪合约签给无线电视台,具体可以参考1992年1月的星期五档案,影圈风云) 《整蛊专家》香港票房31388471 《龙的传人》,香港票房23762012 《新精武门1991》香港票房24245510 《逃学威龙》香港票房43829449 《赌侠2上海滩赌圣》香港票房 31163730(为迎合台湾市场,台湾版的女主角为台湾女星方季惟,但拍摄地依然是香港,其中典故,有兴趣可以查询有关影史) 《情圣》香港票房16548021 《漫画威龙(摩登武圣)》香港票房22946994 1992 《家有喜事》香港票房48992188 《逃学威龙2》香港票房31635680 《审死官》香港票房49884734 代表作《唐伯虎点秋香》《鹿鼎记》香港票房40862831 《鹿鼎记2神龙教》香港票房36583964 《武状元苏乞儿》香港票房37416607 1993 《逃学威龙3龙过鸡年》香港票房25776004 《唐伯虎点秋香》香港票房40171804 《济公》香港票房21562580 1994 《破坏之王》香港票房36936349 《九品芝麻官》香港票房30177208 《国产凌凌漆》香港票房37567879 1995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香港票房25324203 《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香港票房21713967 (周星驰第一次组的彩星公司的创业唯一作品,但拆为两部上映,票房对比同类港片虽然已经非常不错,但是离预期有差距) 《回魂夜》香港票房16281325 《百变星君》香港票房35236551 1996 《大内密探零零发》香港票房36051899 《食神》香港票房40861655 (星辉公司的创业作,也是周星驰自认的得意作品,至今去参观星辉都能看见醒目海报,好莱坞已经购得版权) 1997 《97家有喜事》香港票房40435675 《算死草》香港票房27163795 1998 《行运一条龙》香港票房27726705 1999 《喜剧之王》香港票房29846650 (星辉的第二部作品) 《千王之王2000》香港票房19139760 2001 《少林足球》香港票房60739847(星辉作品之中最获得金像奖奖项肯定的作品) 代表作《食神》2004 《功夫》香港票房61278697(星辉作品之中同时最多获得金像奖和金马奖甚至金球奖等外阜奖项肯定的作品,而且也是在世界各地保持港产片的各种票房记录) 2008 《长江七号》香港票房51582208 2010 《喜剧之王2》正在筹拍当中 2010 《太极》明年六月开拍 客串和配音作品 1983年 《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跑龙套 《十三妹》跑龙套,饰家丁 《苏乞儿》(周润发版)跑龙套,饰村民 1986年 《英雄本色》跑龙套 1991年 《赌霸》客串 《非洲和尚》配音 《豪门夜宴》客串 1993年 《一本漫画闯天涯2妙想天开》客串 1999年 《玻璃樽》客串 2001年 《茅趸王》配音 中国内地票房概况: 2004年 《功夫》1.60亿人民币(年度票房冠军) 2008年 《长江七号》2.03亿人民币(年度第四) 中学毕业后在1981年左右首先做丽的电视(ATV亚洲电视的前身)特约演员,但未正式入行。1982年拉上梁朝伟(梁朝伟此时对演戏并不感兴趣)报考无线电视艺员11期训练班,实际上反而录取的是梁朝伟,最後周星驰进了训练班的夜间部,毕业后一直跑龙套,跑足差不多十年,最使人熟悉的应该是《射雕英雄传》的「宋兵甲」(两次,都有台词)和梅超风的练功靶子。1983年被派任儿童节目《430穿梭机》做主持,做了四 童年 年,最经典的演出是单元剧集《黑白僵尸》。1987年他主动要求调到戏剧组,但最先是安排到综艺节目《欢乐今宵》演出,而后首先参演的是由李力持导演的单元剧《梦边缘》、《哥哥的女友》,期间彼此的友谊和默契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1989年他才以主角身分演出剧集《盖世豪侠》。在该剧中演出了他独特地表演风格,被电影人赏识,开始演出电影。他那非逻辑性和带有神经质的演技,开创了“无厘头”文化,成为香港文化的重要一环,因而他担纲演出的电影更历破票房记录,为香港喜剧带来另一出路和高峰,但他并不满足,还在继续前进…… 香港号称“东方好莱坞”,年产电影上百部,大小演员如恒河沙数,但是近二十年来票房榜单上的头把交椅,几乎始终都是“双周一成”轮流坐。这三位票房号召力至高的巨星中,演技多次获得专业奖项承认的,要数周润发和周星驰;有能力独立制作电影,作品能够冠以本人大名的,只有成龙与周星驰;而演出的影片不仅富于个人特色又极具社会代表性,甚至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反复解读的,唯周星驰一人而已 [2] 。 回溯周星驰从影之初的旧时光,很难想象这个小子会成为在香港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巨星。他并不是演艺世家出身,从小和四个姐弟一起在单身母亲的抚养下成长,相貌平平,个性不突出,书读得一般,打工也不大赚钱,要说与电影的干系,或许只是疯狂崇拜李小龙(注:李小龙是周星驰的偶像),他小时候在戏院里看的平生第一部电影就是李小龙主演的。那部影片让他感觉心中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接连又看过几部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后,立志做一个武术家或是一个演员。 不过年少的他更想做的也只是功夫高手,而不是电影明星。直到中学快读完的时候,受当时电视长剧热潮的影响,他和众多同龄人一样迷上了当红剧集和当红明星,才萌发了做演员的愿望。那时候他有一个好朋友名叫梁朝伟,两人一起大做演员梦,一起鼓捣了一个八分钟的短片,周星驰自任导演和正面男主角,安排梁朝伟演一个恶贯满盈的大反派,又拉他一起去报考无线电视台艺员训练班……结果,就像那种戏剧化的电影情节一样:陪玩的梁朝伟一举高中,热情澎湃的周星驰却落了榜。 代表作《大话西游系列》 那是1982年的春天,周星驰还未满二十岁。倔强的性格,充沛的表演欲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从那时开始,已经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逐一体现。几经周折之后,他终于挤进了艺员训练班夜间部,走上了自己向往的演艺之路,但是荧屏生涯远不如期望中理想:当梁朝伟已经开始演出有名有姓的配角的时候,他只能在同一部剧集里少少露面几个镜头;当梁朝伟已经被包装为“五虎将”的时候,他还是《射雕英雄传》里身兼数职的龙套,尽职尽责地向导演建议“我伸掌挡一下再死吧”,也被呵斥:“快点拍戏,不要话那么多!”……当梁朝伟因为身价暴涨而被调离儿童节目《430穿梭机》的时候,周星驰终于得到了一个不知能不能算作机会的机会:代替梁朝伟成为《430穿梭机》的主持人。 但是这位周星驰本人,绝不甘心只做一个儿童节目主持人,他对自己的演艺事业始终抱有梦想,始终不肯松懈,尝试写剧本,揣摩经典影片,精读理论,钻研演技,却始终没有表现的机会,就算鼓起勇气去电影公司投递了报名表,终究是连老板的面都见不着。1988年的一个晚上,他在舞厅里消磨时光,遇到了万能电影公司大老板李修贤,这位著名电影制作人与他简短交谈之后,送给他一个演艺生涯中宝贵的转折点:邀他在自己的新片《霹雳先锋》里扮演一个浪荡江湖的小弟。 很少演员的影坛处女作能像周星驰在《霹雳先锋》中的表演那样驾轻就熟,圆转如意,根本看不出是一个初登银幕的新人。这部影片使他拿到了金马奖最佳配角奖,也获得了金像奖最佳配角和最佳新人双料提名,不仅得到影坛关注,也引来了电视台对他的重新审视,给他更多机会在电视剧里扮演重要角色。于是,他开始主演长篇电视剧《盖世豪侠》、《他来自江湖》。在两剧里,他总是那么痞痞地坏坏地,行事出人意外,言谈不着边际,但是仍然让人感觉亲切可爱,更能让人捧腹大笑,许许多多的小朋友,年轻人,就是在一年又一年追看这些表演的过程中,与他和他的作品一起成长。 代表作《九品芝麻官》 1990年,周星驰在演了一系列小弟小偷小痞子小坏蛋之后,接演导演刘镇伟的新片《赌圣》,扮演一个修成正果的江湖混混。这部电影本是头年票房冠军《赌神》的跟风之作,小成本速成电影,却在天才导演和天才演员的合作下爆出惊人火花,其引人入胜的剧情,夸张搞笑的细节,切合时代特征的新鲜元素,加之周星驰极具个人特色的表演风格,一举轰动全港,票房狂收4132万,打破香港开埠以来票房记录,周星驰自己也首次获得金像奖影帝提名。同年,善于捕捉商机的导演王晶邀请周星驰合作同类型电影《赌侠》,又获得4030万的票房,与《赌圣》一起名列全年票房榜的冠军和亚军。周星驰在这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全线飙红,成为影坛最为抢手的大明星,连昵称也由“星仔”变成了“星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