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真正的喜剧大师严顺开,带着哪部电影上了戛纳
说起喜剧届的演员,大家马上就能想起不少,他们给我们奉献了不少精彩的笑料作品。但有一位老喜剧演员,才可以称得上是我们国家真正的喜剧大师,他就是严顺开。他被称作是我们东方的卓别林大师,他出演的影片也是我们国家中第一部登上戛纳舞台的影片,只不过到现在已经去世两年,还是让人非常遗憾难过。
当时瑞士的这个颁奖礼礼并没有人通知他们剧组,连宣布得奖之,后现场也只有一个中国记者能代为领奖。也因为这个奖项,严顺开获得了一个金拐杖,还被邀请成为下一届的评委,去到卓别林家参观,他也被中外观众称为是东方卓别林。这之后严顺开又出演了不少作品,用讽刺的手法反映了不少小人物的底层生活,让大家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有了深深的思考。但是在十年之前,严顺开在拍摄过程中突然中风被送进了医院。虽然被抢救了回来,却不能再为大家带来作品了。在医院躺了几年之后,他还是故去了,实在让人难过不能再看到这位喜剧大师再为我们带来精彩的作品了。
B. 岑范和夏梦的故事谁知道啊
怎么会突然想起这几位看似毫无相关的大导演呢?
其实,他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前3位都是一个时代的,徐导则现在还活跃在我们的视线中。
岑范,广西壮族人,在香港六年,后回上海,一手执导了62年轰动全国的越剧电影《红楼梦》,王文娟的林妹妹形象从此深入人心,86年连续剧陈晓旭当年都受过王老师的指导。他曾经是一名很帅的演员,后导演、编剧,无所不能,京剧、黄梅戏、越剧样样喜欢。戏曲片《牛郎织女》也出自他手(严凤英版)。《阿Q正传》带领中国人第一次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冉冉升起了五星红旗。岑范的一生是个传奇,当时已经有很高名望和地位的他为新中国的建设放弃了香港的一切毅然回国,有人赞誉道:丹心一片舍美眷,赤子报国弃利名,古人皆是书上撰,当今能有几人行!而如此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竟然终身未娶,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她:长城大公主,中国的奥黛丽赫本--夏梦。岑范是夏梦的初恋,。夏梦要随岑范先生回国但当时的政治原因被人拆散了。。。这段往昔,我是今天才知道的,无限唏嘘。。。
金庸,毋庸多说了吧,中国人,哦不,地球人都知道,大侠的闲情野趣竟然成就了他事业上的最大辉煌,奇哉?美哉?不过殊不知他当年在长城影业靠编剧起家,也以林欢为艺名执导《王老虎抢亲》等影片,和夏梦才子佳人的传说早已深入人心。
“今生今世难偿此愿,也许来生来世还有机会……”这段似乎在《西游记》中唐僧对女儿国国王的经典对白竟然也出现在金大侠和夏美女身上,其中真真假假只有观众自己去揣测了。。。我也才知道,原来当年震撼香港的电影《投奔怒海》(许鞍华)竟然是夏梦监制的,而《投奔怒海》这个电影片名,也是夏梦特地请金庸改出来的,还有我小时候很喜欢的《自古英雄出少年》也是出自夏梦的电影公司,真是美女+ 才女啊,难怪两大导演都视她为梦中情人,一个终身不娶,一个化身书中。。。
当年夏梦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告别观众,金才子的送别祝福令人感慨万千:
“去也终须去,住也不曾住,他年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李翰祥,曾经为“秦始皇”刘永度身定做乾隆皇系列片的香港著名导演,他是怎样形容夏梦的呢?--她是中国电影史上有史以来最美丽的女演员,气质非凡,百年不遇(呵呵~后两句是我加的)。的确在看过夏梦3部与丁赛君合作的越剧电影之后,儿时深深的以为夏梦就是专业越剧演员,看来,她身上散发的古典气质是无人能企及的,她和越剧的缘分也是令人称奇。而李导当年一部《火烧圆明园》不知道有多红火,连他为电影歌曲“艳阳天”做的词也如此到位:
艳阳天,艳阳天
桃花似火柳如烟
又早画梁间
对对对对飞春燕。
女儿泪涟涟
女儿泪涟涟
奴今十八正华年
空对好春光
谁与奴作伴
谁与奴作伴
艳阳天,艳阳天
湖光山色映华年
春满圆明园
双鹤双鹤交颈眠
女儿泪涟涟
女儿泪涟涟
奴今十八正华年
空对好春光
谁与奴作伴
谁与奴作伴
最后一位也许是唯一和夏梦没有一点关系的,不过他片子里的女性,都让我隐隐的看到了夏梦的影子:林青霞,王祖贤,都是五官清秀,气质脱俗,属于美而不艳的那种古典美女,而这也正是我最爱的美女类型。。。 最爱《倩女幽魂》里勾魂的眉眼,动听的鬼魅音乐,和那首“人间路,路随人茫茫”。。。曾经也一度以为电影里的《十里平湖》是古诗,却不想这是徐导的精心之作,只不过在前辈李翰祥的笔下是另一种风情:
李翰祥版:十里平湖绿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若得雨盖能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徐克版: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C. 岑范的生平简介
1939年举家迁到南京,他在一所男子中学读书,一次联欢晚会上,他扮演了《南归》中一个女孩子的角色,以后的几年里,常有业余剧团邀请他去客串,为了提高演技,他大量观摩世界各国的电影,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1945年肄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这时的他开始研读大量剧本,并练习写作,写成了第一个剧本《手足情深》,得到了朱石麟的帮助。
1946年应朱石麟之邀去香港南洋影业公司拍片,在《同病不相怜》中扮演角色。六年中,他跟随朱石麟拍了十多部影片,在香港南洋、大中华、永华、长城等电影公司的《血染孤城》 、 《蝴蝶梦》 、《生与死》等十多部影片中担任角色,并在《春之梦》、《玉人何处》、《清宫秘史》、《春风秋雨》等六部影片中任副导演,他编写了《血染孤城》、《生与死》、《琼楼恨》的剧本。
1952年到北京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导。1954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这期间任《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群英会》 、《雁荡山》等影片的副导演、导演。
1957年任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导演,197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1957年后任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 先后导演《群英会》、《借东风》、《林则徐》(与郑君里合作)、《红楼梦》、《祥林嫂》、《阿Q正传》、《碧水双魂》、《闯江湖》、《梦非梦》等影片。其中《阿Q正传》获1983年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还编导了电视剧《洒向人间都是爱》、《曹雪芹》等。
2008年1月23日晚8点,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岑范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享年82岁。
D. 越剧红楼梦的导演是谁
越剧电影<红楼梦>1962年版的导演是岑范。于2008年1月23日逝世,享年82岁。
岑范,原名岑立范,原籍广西玉林,清朝名将岑毓英的曾侄孙子、清代末年两广总督岑春煊的侄孙子。1926年1月11日出生在上海。1946年岑范在著名导演朱石麟的邀请下,到香港拍片。
1946年至1951年,岑范在香港南洋、大中华、永华、长城等电影公司的《血染孤城》、《蝴蝶梦》、《生与死》等十多部影片中担任角色。1951年9月,岑范毅然作别女友夏梦,回到新中国。4年后两人再见,夏梦已经另嫁他人,而岑范终身不娶。岑范1952年至1957年间先后在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导、导演,1957年任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导演,197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
E. 岑范的主要经历
岑范出身名门,他是清朝名将岑毓英的曾侄孙,清末两广总督、“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总裁主席、国民党创始人之一岑春煊的侄孙。尽管祖辈显赫,但岑范自己回忆说,“我从来不靠这些,也没从他们身上得到任何好处。”1926年,岑范在上海出生时,岑家已经中落,岑范的父亲只是一名俸金微薄的小公务员。岑范到学龄年纪时,甚至因为家境不好而没能按时入学,只能由母亲教他识字读书、进行启蒙教育。但母亲知书达理,又对岑范这个岑家幺儿百般宠爱,少年时候的生活给岑范留下的都是温馨和甜蜜的回忆。
1939年,因为父亲被裁员,岑家举家迁到南京。那时他刚刚十三岁,在一所男子中学读书。一次,高年级和毕业班准备举行联欢晚会,排练《南归》,剧中有一个小女孩角色,由于岑范面目清秀,所以就决定由他来扮演。化妆之后的岑范,形象更加秀美,以至去上男厕所时,许多家长以为他走错了,急得叫起来,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接着,他又主演了李健吾的话剧《这不过是春天》,渐渐声名在外,以至于常有业余剧团邀他去客串表演,在《三千金》中演了风流公子,《楚霸王》中演了傻乎乎的马夫,《家》中演了觉慧。
16岁那年,岑范写了生平第一个电影剧本《手足情深》,并斗胆寄给自己的偶像、著名导演朱石麟,还提出非分要求:希望朱石麟给自己一张签名照。百忙之中的朱石麟竟然给这个异想天开的小毛孩回了信,说:“你诚挚的态度和顽皮的笔调使我对你发生了兴趣。”还邀请岑范去他的拍戏现场看戏。岑范后来回忆那段往事时,连呼自己“幼稚”,不过,就是这个“幼稚”的举动,让他开始了后来漫长的电影寻梦之旅。1946年,应南洋公司邀请,朱石麟要去香港拍《同病不相怜》,希望岑范能作为他的助手同往。那年,岑范20岁。
岑范在香港待了六年,由于朱石麟的热情扶植,自身刻苦努力,进步很快。六年中他跟随朱石麟拍了十多部影片,有时任执行导演兼演员,大多是担任重要配角,甚至是主角;有时则是编剧兼副导演。这些实践迫使他探索电影创作中的编、导、演这三个重要环节的艺术规律和特性,在具体运用时能融会贯通,全面顾及,由此,他也在编、导、演几方面都突飞猛进。
事业进展的同时,爱情之神也不期然地降临了。岑范自幼就相貌清秀,且身体素质出众,9岁时,尚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岑范去当时上海田径队训练场地玩,跳远的成绩达到了5米,以致让田径队的教练惊奇地赞赏说,“小弟弟,你以后可以参加世界运动会(奥运会)。”在香港期间,身高1米76的岑范还是篮球好手,曾经与香港职业篮球队南华队、菲律宾国家队等球队交手,在当时的香港篮球界名声赫赫。
岑范出身名门,他是清朝名将岑毓英的曾侄孙,清末两广总督、“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总裁主席、国民党创始人之一岑春煊的侄孙。尽管祖辈显赫,但岑范自己回忆说,“我从来不靠这些,也没从他们身上得到任何好处。”1926年,岑范在上海出生时,岑家已经中落,岑范的父亲只是一名俸金微薄的小公务员。岑范到学龄年纪时,甚至因为家境不好而没能按时入学,只能由母亲教他识字读书、进行启蒙教育。但母亲知书达理,又对岑范这个岑家幺儿百般宠爱,少年时候的生活给岑范留下的都是温馨和甜蜜的回忆。
1939年,13岁的岑范随家迁到南京,在一所男子中学读书。一次晚会上,面目清秀的岑范扮演了话剧中一位漂亮小姑娘,受到称赞。往后,便常参加演戏,名声渐远,常有校外剧团请他客串角色。他大量观摩各国电影,感受到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兴趣也逐渐由话剧转向电影。后来,他就读于南京大学经济系,研读了大量剧本,对剧本创作又产生浓厚兴趣。1945年,19岁的岑范斗胆把自己的处女作剧本寄给我国电影先驱、著名电影导演朱石麟,得到大师指导和帮助。1946年,朱石麟应邀去香港南洋影片公司拍片,他看出岑范在电影上的潜质,建议他同去。20岁的岑范便跟着大师走进了电影。
岑范很快崭露头角了:作为朱石麟的副导演,他与老师执导了《清宫秘史》、《生死恨》等十几部电影,作为编剧,他写出了《生与死》、《血染孤城》等多个电影剧本。著名导演吴祖光、岳枫等看中了他挺拔俊秀的外形,又邀他担任男主角,与著名女明星夏梦、龚秋露、胡蝶等合作主演了《山河泪》、《禁婚记》、《蝴蝶梦》等影片。在港6年,岑范已成为极少的集编、导、演三位一体的电影艺术家。
1951年9月,岑范回到了新中国。他先后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导演等职。导演了《牛郎织女》、《红楼梦》、《林则徐》、《祥林嫂》、《闯江湖》、《阿Q正传》等40多部电影;编导了《洒向人间都是爱——宋庆龄的故事》、《曹雪芹》、《梦非梦》等影视片。
1962年,岑范导演的越剧《红楼梦》,曾轰动海内外,至今仍是中国戏曲电影影响最大的经典。
1982年,《阿Q正传》获瑞士国际喜剧电影艺术节“金拐杖”奖,之后,岑范带着《阿Q正传》参加了第3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许多法国报纸在头版以大标题标出“第一个走进戛纳电影宫的中国人岑范”。1983年,《阿Q正传》又获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岑范作为著名导演,与美女打了半个多世纪交道。1951年,一位17岁的女孩与当时26岁,很有名气的岑范共同主演了电影《梦婚记》,一炮打响,从此窜红香港20多年,她就是日后著名电影明星夏梦。那时,岑范是1米76的俊男,风流倜傥;夏梦是1米7的靓女,风情万种。两人皆是时装、古装、戏曲、电影都能演的全能演员,首次合作,便马到功成。一对年轻人在拍戏中相遇相知,萌生了爱情,很快成了难解难分的恋人。他们共同讨论表演艺术,分析角色心理,共同打球、运动、逛大街。岑范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年与夏梦在一起的幸福场景。有一次,他们到海里游泳,岑范的脚被礁石上的贝壳划破一条大口,夏梦蹲下用淡水给他洗伤口、拿出白手巾给他包扎,血流得太多,把白手巾都染红了……
那一年,新中国成立已有一年多,岑范早已决定返回大陆。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夏梦,夏梦斩钉截铁地说:“你回我也回!”回内地需办签证,岑范很快从在广州市军管会工作的哥哥处拿到了签证,夏梦请所在的长城电影公司帮办证,却没能办好。岑范只好匆匆告别热恋情人。夏梦也恋恋不舍地说等签证办好,马上回去。然而事情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本来,岑范与夏梦是长城公司好不容易才寻到的两根擎天柱。岑范已去,夏梦再走,公司就危险了。谁都知道,要夏梦不回内地,惟一只能让她断了对岑范的思念。
岑范回到北京,和夏梦天各一方,热恋情人成了牛郎织女,夏梦痛断肝肠,天天给岑范发一封被泪水浸湿的长信,岑范也被相思折磨,同样天天向夏梦发出倾诉衷肠的长信,如果没有意外,他们的爱情火焰会越烧越旺。遗憾的是,夏梦给岑范寄出的信,岑范全收到了,至今仍珍藏着,岑范给夏梦的信,却被人做了手脚,夏梦只字没看到。有人说岑范变心了,有人说岑范抛弃她了。夏梦当然不会相信,但岑范真的杳无音讯了,夏梦经历了失望、伤心,到心灰意冷的煎熬。她再没有勇气把自己的感情往水里扔了。联系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中断了……
1955年,夏梦有机会回大陆,千方百计找到了岑范。两人在北京北海公园见了面。夏梦还专门去看望了岑范的母亲。然而,阴差阳错却使这对热恋情人最终没能携手。夏梦一年前刚结婚。两人往后只能作兄妹了。至今夏梦来上海或岑范去香港都会互相探视。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夏梦还多次专门给岑范吃素的母亲邮寄花生油。
岑范始终觉得,天底下夏梦是最好的女子,没人能和她比拟。这并非情人眼里出西施。在香港影迷眼中,夏梦是唯一可与奥黛丽.赫本相比拟的女明星。著名导演李翰祥说:“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气质不凡,令人沉醉。”著名作家金庸也暗恋过夏梦几年,他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有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而岑范对这位曾经的红颜知己的倾慕则是全方位的:“夏梦的美貌还是其次,她的心地更美,非常善良。”50多年了,这位曾经年轻英俊、才华横溢的大导演曾被无数美女爱慕追求过,但他铁心不动;为防美女纠缠,拍片都带“男保姆”。他难以接受别的女性取代心中那个永远美丽善良聪明的夏梦。岑范说,假如从来没有认识夏梦,人生也许会和别人一样。“但认识了夏梦,别人就跟她没有可比性了。我们之间没有谁辜负谁,而且始终保持着兄妹般的纯洁。”
电影圈从一开始就绯闻不断,想不到还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人,而且是个著名的大导演,真是匪夷所思。岑导演还说:“爱一个人,是要对方好。她现在家庭好子女好,事业好,我觉得非常欣慰,甚至窃喜,幸亏没有拿到通行证,如果那是回到内地,以她的背景,文革浩劫中还不知会遭遇到什么灾难。我又保护不了她。”这话颇有些悲壮和毫不利己的成分,倒更像岑范片中那些忠于爱情的人物了。
F. 请问这位先生是谁
岑范,1926年出生在上海,原籍广西省西林县,壮族,中国电影导演。
1939年举家迁到南京,他在一所男子中学读书,一次联欢晚会上,他扮演了《南归》中一个女孩子的角色,以后的几年里,常有业余剧团邀请他去客串,为了提高演技,他大量观摩世界各国的电影,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1945年肄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这时的他开始研读大量剧本,并练习写作,写成了第一个剧本《手足情深》,得到了朱石麟的帮助。
1946年应朱石麟之邀去香港南洋影业公司拍片,在《同病不相怜》中扮演角色。六年中,他跟随朱石麟拍了十多部影片,在香港南洋、大中华、永华、长城等电影公司的《血染孤城》 、 《蝴蝶梦》 、《生与死》等十多部影片中担任角色,并在《春之梦》、《玉人何处》、《清宫秘史》、《春风秋雨》等六部影片中任副导演,他编写了《血染孤城》、《生与死》、《琼楼恨》的剧本。
1952年到北京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导。1954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这期间任《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群英会》 、《雁荡山》等影片的副导演、导演。
1957年任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导演,197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1957年后任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 先后导演《群英会》、《借东风》、《林则徐》(与郑君里合作)、《红楼梦》、《祥林嫂》、《阿Q正传》、《碧水双魂》、《闯江湖》、《梦非梦》等影片。其中《阿Q正传》获1983年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还编导了电视剧《洒向人间都是爱》、《曹雪芹》等。
2008年1月23日晚8点,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岑范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享年82岁。
G. “智慧超美貌”的夏梦:金庸把她写在剧本里,岑范为她终生未婚,认识她吗
金庸曾说:“生活中的夏梦真美,其艳光照的我为之目眩;银幕上的夏梦更美,明星的风采观之就使我加快心跳,魂儿为之勾去。”
金庸口中的夏梦,是怎样一位佳人,竟然让看遍江湖美女的金庸如此迷恋?
夏梦生的清秀温婉,饱满的脸蛋上有一双好看的大眼睛,樱桃小口烟细眉,容貌挑不出一点缺点。
这样一位美女,待世也自有一份端庄优雅的智慧,没有迷失在繁华的影视圈里,找到了自己安稳的幸福。
金庸和岑范一生都想用“爱人”来称呼夏梦,最终也只能遗憾的轻叹一句:“夏梦佳人在心中。”
H. 谁是“萧峰”的原型,一生痴爱“小龙女”,金庸是他的情敌
现实中的岑范就是”萧峰“的原型,一生痴爱”小龙女,金庸当年也是喜欢这个“小龙女”的,算是他的情敌。
岑范出生在上海,他的祖上就是清朝名将岑毓英,到了他这一代,家道已经开始没落,小时候差点因为穷上不了学。岑范对戏剧非常有感兴趣,因为他长得一表人才,在20岁的时候就在电影圈展露头角,成为了“第一个进入戛纳电影宫的中国人”。
其实夏梦不知道的是,这是她的公司在背后做了手脚,是不让她回大陆而做出的卑鄙手段,将岑范写给她的信,全部扣压下来,让她对岑范死心,好专心的留下为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
当他们两个人再次相见的时候,夏梦已经嫁给了一个高富帅,而他们也只能以兄妹相称。对于岑范而言,夏梦始终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他一生再也没有和其他的女子有过关系,他自己说”认识了夏梦,别人就跟她没有可比性了。“
一个大导演一生只爱一个女子,为了这个女子一生都保持独身,知道去世。相传当年金庸还是他的情敌,金庸也是暗恋夏梦多年,只不过表白晚了,夏梦已经嫁给高富帅了。但是金庸对岑范是非常敬佩的,金庸用他的笔将岑范就成了“四海列国、千秋万代,只有一个“阿朱”的大英雄萧峰。
I. 电影《林则徐》故事,美军上尉演鸦片商人,赵丹被骂神经病,还有什么
对于著名影星赵丹的评价,一直以来都小有争议,有人说他是戏疯子,有人说他是“戏霸”,有人赞扬他演技精湛,也有人吐槽他用力过猛。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都有道理,因为本身就有一部电影能集合赵丹身上的所有特点,那就是普遍认为的赵丹电影的巅峰之作《林则徐》。
本文说一说这部电影背后的一些故事。
一、被冤枉的豫堃
《林则徐》的原始剧本是由两部作品结合在一起的,一部是上影厂选中的《鸦片战争》,另一部是北影厂选中的《林则徐》,前者偏重战争和剧情,后者偏重人物塑造,最后北影厂听说上影厂在搞这个题材,就将《林则徐》剧本连作者一起转送上影厂。
上影厂经过商讨,最终决定以北影厂的《林则徐》剧本为核心,揉进去上影厂的《鸦片战争》拍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电影。导演由郑君里担任,主演则选用赵丹,该片将是一部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片。
在剧本商讨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当时文艺界正在批评电影中的中间路线人物,而原剧本中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过程中除了面对洋人之外在国内并没有太大阻力,这显然不符合当年电影艺术创作中关于用对立冲突塑造人物的理念。
为此,剧组将历史上的海关监督豫堃给黑化了,豫堃就是片中被林则徐软硬兼施要了三十万两银子的豫监督,剧组将他设计成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中的对立面人物,其形象和台词风格也随之改变,演员则启用了在《南征北战》中饰演李军长的阳华。
事实上,历史上真正的海关监督豫堃是林则徐禁烟的铁杆支持者,在虎门销烟中一直冲在最前面,把他黑化的原因是他的名气不大,不会在史学界引起太大的波澜。
黑化豫堃和《甲午风云》中被黑化的刘步蟾性质不同,刘步蟾是因为史学界研究不够,豫堃则干脆是剧组有意选中的,本文在此也算为豫堃大人正一次名吧。
不管历史真相的话,阳华的表演肯定是一流的,不知大家是否会感到电影中的豫堃有些面熟,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著名动画片《渔童》里的那位县官,就是阳华给配音的,而且笔者估计也许那个县官的形象也参考了《林则徐》里的豫堃。
可怜的豫堃大人啊。
二、美军上尉演鸦片商人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很多电影里的外国人都是找的少数民族演员,比如《海鹰》里的美军舰队司令就是,还有一些是依靠外表化妆,比如《上甘岭》里的美军士兵的大鼻子全是用硬纸壳粘在脸上的。
而在电影《林则徐》中有一位看上去无论如何不像化妆也不像少数民族的演员,就是饰演鸦片商人颠地的那位。
这位演员叫谭宁邦,是一位地道美国人,英文名叫杰拉尔德·坦纳鲍姆,出生于1916年,二战时加入美军服役,在担任军队报纸编辑时被授予上尉军衔。
二战结束后,谭宁邦从美军复员加入联合国善后救济署并来到中国,1947年他回国前夕受聘加入中国福利基金会,还曾介绍美国著名学者阳早和寒春来到中国。
在工作之余,谭宁邦也发挥了他外国面孔的优势参演了一系列电影,其中最著名的是在电影《白求恩大夫》中饰演白求恩,在《停战以后》和《林则徐》中他则属于客串演出。
后来谭宁邦主要担任中国福利基金会总干事,并在上海的几个大学里兼职教授美国文学,1972年他回到美国在大学里担任国际关系讲师,2001年谭宁邦病逝。
第三个是巅峰。
有一说一,笔者也认为赵丹在《林则徐》中有些地方的演技确实用力过猛,这是他的表演风格,比如林则徐在观战时禁不住像新兵蛋子一样高喊:打得好,打得好。这就不太符合他封疆大吏的身份和地位。
但是,我们也得承认,《林则徐》中的赵丹不管是演技还是精气神,都可以称得上他的巅峰之作。林则徐是民族英雄,同时也是清朝名臣,他不仅能和洋人斗,也能在官场里纵横捭阖,这样的角色其实是很难把握的,赵丹完成得相当出色。
笔者认为,在林则徐被摘掉顶戴花翎这场戏中,赵丹的演技是教科书级的,是极具人性魅力和感染力的。
如果说赵丹在小人物上的代表作是《乌鸦与麻雀》的话,那么他在塑造大人物上的代表作无疑就是《林则徐》。
四、拍摄小花絮
《林则徐》中饰演道光帝的是导演高正,本来这个角色是属于该片另外一位导演岑范的,但岑范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家世还是推掉了。
岑范的叔曾祖父是清朝名将岑毓英,曾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他的叔祖父是国民党创始人之一的岑春煊,因此岑范有顾虑也是正常的,不过后来他表示还是后悔了。
片中有道光帝听京戏的桥段,这场戏似乎穿帮了,因为那时候京剧还没有形成呢。
《林则徐》中有几场战争场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英国的风帆战列舰和炮台对轰的画面。
这些风帆战列舰实际上都是模型,最大的四米多长,中间的三米多长,最小的一两米长,摆放在湖水里就像是一个舰队一样。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战列舰的细节部分也都是经过剧组美工精心打造的,再加上导演和摄像炉火纯青的镜头调度,整个战争场面就非常逼真,让观众根本看不出那是模型。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林则徐》还是第一部在美国上映的中国彩色故事片,而英国方面也为林则徐树立了蜡像作为纪念。这可能也在历史人物层面上印证了那句话,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林则徐还为我们留下了千古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