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渔光曲》主演王人美:一生颠沛流离,两段婚姻对其皆是折磨,结局怎样呢
王人美是民国时期上海滩的著名演员,属于她的时代虽已逝去,但在沉浮的时光里依旧可以寻见当年那个惊艳的身影,她是独属民国的一抹靓丽绝色。
王人美曾因主演《渔光曲》而一举成名,她的美丽可爱令无数观众印象深刻。
作为旧上海演艺界的“四大天王”之首,王人美的婚姻却不似事业般出彩,她一生中经历的两段婚姻都留有遗憾,或许人生就是不能太过圆满,久而不得也未必是一种遗憾。
家庭不幸,年少颠沛流离
王人美七岁时母亲便因突发脑溢血离世,父亲一个人拉扯七个孩子长大,每日都需忙到很晚。她自幼懂事,本想长大后好好孝敬父亲,然而在她考入师范学院后不久父亲便离世了。
至亲的离世令王人美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没有了经济来源的她也难以继续学业。
1998年,王人美突然中风瘫痪在床,此后病情加重成为了植物人,是叶浅予无怨无悔的一旁照顾了她多年。
虽然王人美认为叶浅予不是一个好丈夫,但在生命尽头却是叶浅予陪伴她安详离去。
王人美没有自己的子女,多亏叶浅予的照顾她才能安详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多年的相伴令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在不知不觉中掺杂了许多莫名的情感,在长久的相伴中,他们结下的是比爱情更深厚的情感。
B. 有着影坛“野猫”之称的王人美,究竟是个怎样的演员
王人美是个思想先进、开朗活泼、热辣奔放、气质独特的女子。王人美出生于长沙,有七个哥哥姐姐,他的父亲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数学教员。因为是书香门第,所以当时王人美的家庭非常重视教育。不过天有不测风云,王人美的母亲在她七岁的时候因为脑溢血去世了。
因为初次面对亲人的突然离世,所以对于七岁的王人美来说,这次一次沉重的打击。后来,也就是在1926年时,王人美的父亲因为被黄蜂蛰了后,感染成疾病而去世。而这对于刚刚在学校上课的王人美来说,又再次面临着亲人的离去,这时候的她才十三岁。
后来,王人美便拍摄了《渔光曲》这部电影,而《渔光曲》中的女主角便是叫“小猫“,因此在红遍上海滩之后,王人美因为性格的原因,再加上这部电影,后来才有了”野猫“的称呼。
C. 王人美的主要作品
1931年《银汉双星》。代表作:《野玫瑰》、《渔光曲》、《壮志凌云》。
经典镜头:《渔光曲》中,王人美饰演的“小猫”在波光万顷的海面上撒开鱼网捕鱼。
D. 王人美何许人也
王人美(1914—1987),祖籍湖南浏阳,出生于湖南长沙,民国时期电影演员。1927年入上海美美女校就读。1931年后主演或参加演出电影《野玫瑰》、《芭蕉叶上诗》。
所主演的电影《渔光曲》在1935年苏联第一届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1949年赴香港,1950年从香港返回内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相继拍摄《两家春》、《青春之歌》等影片。1952年被诬蔑为曾是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情妇,受到极大刺激,被送入疯人院。1957年反右运动中再次受到冲击。文革爆发后又惨遭批斗。1979年获平反,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1987年逝世。生平著有《我的成名与不幸》等。
E. 王人美的介绍
王人美(1914~1987)电影表演艺术家。原名庶熙。原籍湖南浏阳。1927年人上海美美女校就读。1931年后主演或参加演出《野玫瑰》、《芭蕉叶上诗》。所主演的《渔光曲》于1935年在苏联第一届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1950年从香港回上海,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相继拍摄《两家春》、《青春之歌》等影片。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著有《我的成名与不幸》等。
F. 关于聂耳老婆王人美的资料
王人美(1914年12月-1987年4月12日),原名王庶熙,中国湖南长沙人,著名电影明星,昵称“小野猫”。
王出生于长沙书香门第,其父王正权曾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数学教员,门生包括毛泽东等人。因父母早逝,王被迫于1928年随其兄前往上海谋生,加入黎锦晖创办的中华歌舞团。黎十分赏识王的才华,为其改名“王人美”。不久,王即走红上海歌舞界,与胡蝶和黎莉莉并称三杰。
1931年,王随团加入联华影业公司,次年出演影片《野玫瑰》而成名。1934年,王在影片《渔光曲》中出演“小猫”一角,大获成功,奠定其在影坛的地位。此后她又出演了《风云儿女》等影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拒绝为日本人拍摄电影,转而出演一系列的抗日话剧。抗战结束后,王进入昆仑影片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留在上海,初在长江电影公司拍片。1957年,因受反右运动影响,王精神错乱,痊愈后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
1980年,王中风,瘫痪在床。次年,王在多年努力后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底,王再次中风,成为植物人,次年4月12日在北京病逝。
王曾于1934年1月1日同影帝金焰结婚,后因对王投身抗战宣传两人意见不同,于1945年离婚。1955年,王又与叶浅予结婚。
G. 王人美的人物生平
王人美,湖南浏阳人,生于长沙。父亲王正权,是长沙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数学教员,毛泽东也是其学生。王人美兄弟姐妹共七人,王人美最小。7岁时,母亲因患脑溢血而突然病逝,当时王人美已入小学。1926年,王人美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对数学非常感兴趣。同年夏,王人美的父亲被黄蜂螫咬,化脓后病逝。
父亲病逝后,王人美随哥哥、姐姐来到武汉,哥哥、姐姐都在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机关任职。不久,汪精卫与蒋介石宁汉合流,共同反共,左派人物纷纷被杀或逃走。1927年,王人美及三哥王人艺跟随二哥王人路来到上海,王人美入黎锦晖创办的上海美美女校学习歌舞。 黎锦晖为她改名为“王人美”,将她列入王家的“人”字辈,以打破女性不入家族辈分的中国传统旧习俗。在美美女校,王人美随黎锦晖学习歌舞。1928年,加入中华歌舞团。1928年5 月,黎锦晖率中华歌舞团乘船自上海出发,在十个月时间内,先后到新加坡、吉隆坡、槟榔屿、曼谷、马六甲、雅加达、苏门答腊等城市演出。1929年,中华歌舞团解散,王人美回到上海,入南洋招商附属英文专科学校学习英语一年。不久,黎锦晖组织明月歌舞团赴北平、天津演出,随后又赴中国东北。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被称为明月歌舞团的“四大天王”。 1931年,加入联华影业公司当电影演员。1932年,明月歌舞剧社改组为联华歌舞班。同年,王人美在孙瑜编导的电影《野玫瑰》中担任主角。在片中,王人美展现了独有的清新自然的表演风格。1932年该片公映后,王人美一举成名。1934年,在蔡楚生导演的电影《渔光曲》中,王人美出演“小猫”一角获得极大成功,奠定其在电影界的地位。1935年,王人美入电通影片公司。此后,她出演了《风云儿女》、《壮志凌云》等影片。后在上海昆仑影片公司主演电影《关不住的春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人美拒绝为日本拍片,参加抗日活动,参加演出了以“七七事变”为主题的大型话剧《保卫卢沟桥》。抗日战争期间,王人美主要出演话剧,曾主演话剧《孔雀胆》。后来,因战争扩大,王人美转移到大后方昆明,因英文优秀,遂历任美军总部物质供应处昆明基地、行政院救济总署打字员。抗日战争胜利后,王人美回到上海。为了防止中国国民党当局对左翼艺术家的迫害,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的关心下,王人美等电影及话剧界知名人士避居香港。1949年12月,王人美随港澳电影界观光团回广州参观,受到广州市市长叶剑英、司令员陈赓设宴款待。
1950年,王人美由香港回到上海。起初参加了上海实验电影工场,在长江电影公司拍电影,后来进入昆仑影片公司。1952年,在电影界文艺整风时,王人美被人诬蔑为曾和军统首脑戴笠有来往,王人美受到极大刺激,患精神分裂症,被送入疯人院,经二姐王明霞将其接到北京,住在大哥王人璇家,神经逐渐松弛。病情康复后,王人美被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王人美先后出演《花儿朵朵》、《青春之歌》等电影,并导演过话剧《日出》、《家》等。
1956年,王人美参加文化部青岛哲学学习班。1956年,受到毛泽东接见。1957年,受到周恩来接见。1957年前后,王人美多次写入党申请书,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王人美再度受到刺激,随后病情复发,被丈夫叶浅予送入北京医学院的精神病医院治疗。文化大革命时期,王人美遭到批斗,被下放到干校劳动。1979年,王人美获得平反,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王人美当选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
1980年,王人美中风,瘫痪在床。1986年12月,再次中风,成为植物人。1987年4月12日,王人美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1987年4月23日,王人美的遗体在八宝山殡仪馆火化。
H. 王人美的人物评价
有关上海的诸多往事中,总少不了那些红颜的影子。她们躲在岁月红尘的深处,眼波流转,巧笑倩兮,与许多年前旧上海鲜活的景象毫无二致。
在旧上海繁华奢靡的浮光掠影中,一个模糊的形象渐渐清晰,她就是王人美,一个在当时以“野猫”之名而享誉影坛的明星。她主演的电影《渔光曲》堪称百年中国电影的经典;她演唱的歌曲《铁蹄下的歌女》七十多年传唱不息;她和旧上海红极一时的影帝金焰的婚恋至今扑逆迷离。而在晚年她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却把成名看成是一生的不幸。
王人美,一个知性红颜的传奇人生。
在电影《渔光曲》中,“小猫”王人美在波光万顷的海面上撒网捕鱼的情景已成为百年中国电影的经典镜头,那片明亮的香云,伴随着她在影片中演唱的主题歌,持续飘香了七十余年而不衰。《渔光曲》的问世,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渔光曲》首次在银幕上展示了那个年代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人生。红颜王人美,她由此遗留下来的沉香离民间最为相近,离我们心情为相近。
属于上个世纪的那段美丽肯定是不能延续到如今,多年之后,世界没有轮回,只是远远地还能看见那么一点熟悉的影子,嗅到一些熟悉的味道罢了。而属于老上海的王人美,就是一那一朵花,虽有盛开的灿烂,也有凋落的凄凉。但无论如何,每走一步,都带起风,随风起舞。
I. 风华绝代王人美,先后嫁给2位民国著名帅哥,晚年生活不幸,为何呢
民国时期家境优越、长相貌美的绝代女星可谓凤毛麟角,其中王人美就是一位。她在事业上风生水起,但于感情生活中却屡屡遭遇不顺。
曾得一子也不幸夭折,最终晚年落得精神失常瘫痪在床的悲凉结局,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年少失去双亲
大众通常认为女明星只有漂亮的脸蛋,有型的身姿却缺少才华智慧,而王人美恰恰打破了这个常规的认知。
王人美出身于湖南长沙的书香门第。她父亲王正枢曾做过伟人的数学老师,不仅如此,王正枢还对文学、医学都有深入的研究。
王人美的一生过得非常颠簸,与我们想象中风光无限的女明星不太一样。
其实任何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番坦途,我们要培养自己面对困境解决困难的能力,以便不会向王人美这般不堪重压影响身体健康。
J. 王人美是如何走红的她的本名叫什么
其实,电影在民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当时涌现了很多电影明星,这些电影明星中,以女明星最为惊艳。那个时候的明星有个特点,就是比较的接地气,而且从来就是天然相貌。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民国时期的一位非常有名的电影演员。此女子一开始的名字太优雅,因而被嫌弃,有一位校长给她就换了一个比较俗一点的名字,后来这位女子红透了上海滩。
“王人美”这三个字,简简单单的一个名字,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风格,代表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如同,我们在听八九十年代的情歌一样,您会发现那个时期的审美观,也有一定的特色,这也是时代特色。所以,当初那位校长给她换了俗气一点的名字,对她以后红透整个上海滩是有一定的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