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80后的那些事的导演阐述
这是我们的第三部微电影,前两部分别为《本色》、《记忆咖啡》。《本色》是一部谍战剧,《记忆咖啡》是爱情剧。在《本色》播出后,就有人告诉我们,我们离临沂人太遥远了,《记忆咖啡》也只是稍微接了点地气。所以,我们希望拍摄一部要真真正正地接地气属于临沂人的微电影。《80后的那些事》,这部电影反映的就是临沂80后成长的故事,具有临沂鲜明的特色。剧组6月初便开始招募演员,虽然是义务出演,但还是有300多人报名,分小儿组和成人组,比第一部电影还多了100多人,我们从中选出合适的演员,然后进行培训。 《80后的那些事》在兰山区东关社区拍摄,由于东关社区即将进行旧城旧村改造,所以7月开机以来,我们必须跟着改造赛跑。其中一处取景地 - 小井巷就是一条保留着几十年前的风貌的巷子。巷子很窄,最多只能两人通过,巷子的墙是用青石砖砌成的,中间用石灰粘结,已经风化,一摸就掉渣。我们所做的不仅是要用微电影的方式拾回80后的记忆,还要向那片曾经生活过的临沂的老城老村致敬。 一台双卡录音机,一辆大金鹿自行车,复古的锅碗瓢盆,我们想通过这些老物件找回了当年的感觉和回忆。怀旧也是一种时尚。80后是时尚的一代,也是怀旧的一代。对于80后始终念念不忘的还是自己的童年,这是我们拍摄这样一部电影的初衷。 拍微电影是回忆也是反思。是的,我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反思”,如今的80后,大多已为人父母,也开始对孩子进行童年教育,但是如今的孩子童年却并不快乐。
我们常会问自己:“看到我们的童年,如今的娃该咋想?”现在很多80后家长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孩子空闲的时候根本没时间玩。其实,我们80后家长应该反思,我们的童年有这些乐趣,为什么为人父母后,还要剥夺孩子玩耍的时间呢,这值得我们反思。 在东关社区取景拍摄的过程中,我们从镜头里渐渐明白了这片老城的珍贵。所以,我们希望做的不仅是要用微电影的方式拾回80后的记忆和反思,还要向那片曾经生活过的临沂的老城老村致敬。
❷ 什么是导演阐述
就是导演对于拍摄电影的思路、手法的介绍。
❸ 导演构思与导演阐述有何区别
导演阐述
director’s interpretation 电影导演在影片拍摄前的重要案头工作。用以阐导演在电影文学剧本的基础上再创作的构思、设想与求,以统一影片各创作部门对导演创作意图以及未来片概貌的理解。导演阐述没有也不要求有统一的内容格式。因导演与影片的要求不同而各异。
内容与格式:
导演阐述没有也不要求有统一的内容与格式。
一般的导演阐述大都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容:
对文学剧本及影片的思想性及其现实意义的理解;对影片的基调、结构、风格和艺术处理的要求与设想;对主要人物的分析及形象塑造的要求;对影片主要矛盾和重要场景的处理设计;对影片各创作部门,包括摄影、录音、美术、音乐、剪辑等方面的基本的与特殊的要求。
导演构思
arrangement of director 导演对未来演出的总体设想和预见。它是一台演将要表达的思想及演出形式的最初意念,是导演对剧主题思想的解释和体现这一思想的舞台形象及演出形的统一设想。导演构思是戏剧二度创造的中心环节。
导演的再创作以电影文学剧本为基础,运用蒙太奇思维进行艺术构思,编写分镜头剧本和“导演阐述”,包括对未来影片主题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写,场面的调度,以及时空结构、声画造型和艺术样式的确定等。
然后物色和确定演员,并根据具体构思,对摄影、演员、美术设计、录音、作曲等创作部门提出要求,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有关资料,分析剧本,集中和统一创作意图,确定影片总的创作计划。
导演还要按照制片部门安排的摄制计划,领导现场拍摄和各项后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摄制完成为止。一部影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片的风格,也往往体现了导演的艺术风格。
❹ 导演阐述是什么呢
导演阐述是指电影导演在影片拍摄前的重要案头工作,用以阐明导演在电影文学剧本的基础上再创作的构思、设想与要求,以统一影片各创作部门对导演创作意图以及未来影片概貌的理解。
内容与格式
导演阐述没有也不要求有统一的内容与格式。因导演与影片的要求不同而各异。一般的导演阐述大都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容:对文学剧本及影片的思想性及其现实意义的理解。
对影片的基调、结构、风格和艺术处理的要求与设想;对主要人物的分析及形象塑造的要求;对影片主要矛盾和重要场景的处理设计;对影片各创作部门,包括摄影、录音、美术、音乐、剪辑等方面的基本的与特殊的要求。
❺ 在撰写导演阐述是要具备哪些原则
导演阐述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则,他不是正规的文学写作格式,只要意思表达完整即可,它其实就是在拍电影之前,对将要拍的电影蓝图的大致规划,对摄影师,演员,美工组,音响师,音乐制作人提的要求和让他们了解你的意图。
导演阐述是导演艺术构思(即整个影片的构思)的书面表达,文中要阐明对剧本的理解,对主题立意的说明,在此立意下如何把握和创造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为此可能的叙述结构和方式做出调整,全片的风格样式是什么,确立什么样的空间情景,镜头的运用方式,对摄影,美工,化妆服饰道具,表演,声音(音乐)等方面有什么要求,预期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和市场期待。
以下是陈凯歌拍黄土地的导演阐述:
《黄土地》导演阐述
陈凯歌
一、今年元月,我和摄影师、美术师一起为酝酿剧本修改事,到陕北体验生活,我们在佳县看到了黄河。
如果把黄河上游的涓涓细流和黄河下流的奔腾咆哮,比作它的幼年和晚年,那么,陕北的流段正是它的壮年。在那里,它是博大开阔、深沉而又舒展的。它在亚洲的内路上平铺而去:它的自由的身姿和安详的底蕴,使我们想到我们的民族的形象——充满了力量,却又是那样才沉沉的静静的流去。可是,在它的身边就是无限苍莽的群山和久旱无雨的土地。黄河空自流去。却不能解救为它的到来而闪开身去的广漠的荒野。这又使我们想到数千年历史的荒凉。
一天清晨,我们看到一位老汉,在黄河边打起了两桶水,佝偻着身躯走去——毕竟有人掬起黄河之水,黄河之水毕竟要流进干旱的土地。
我们就是在那个清晨,明白了应该写什么,怎样写。在我们的影片所要展示的那个年代,引导着整个民族去掬起黄河之水的就是共产党。翠巧,是觉悟到了应该掬起黄河水的人们中的一个。即使那只不过是一桶水。人们的向往和现实生活之间总是横亘着艰难的道路,但是,现实中的每一个行动又总是放射着理想热烈的光辉。
热爱黄河而去歌颂黄河,对于每一个尚未丧失激情的人来说,都不难。如果我们清醒地看到,能够孕育一切的,也能够毁灭一切,那么,对于生活于旧中国民族整体中的翠巧而言,她的命运就一定带有某种悲剧的色彩。她所选择的道路是很难的。难就难在,她所面对的不是狭义的社会恶势力,而是养育了她的人民中的平静的,甚至是温暖的愚昧。较之对抗恶势力,这种挑战需要很大的勇气。因此,我们的影片就内涵而言,是希望篇。因此从形象的历史审美价值着眼,我们的更高的期望是,翠巧就是翠巧,翠巧非翠巧。她是具体的又是升华的。
如果要我说有关影片的主题方面的话,就是这么多了。
二、作为学步者要说明影片的风格,恐怕是件难事。但是我们称之风格的东西毕竟是容纳主题的基础,那么,试着说明还是必要的。
黄河是大河不是小溪。在它的水流之上,容不得落叶或枯枝的滞留,它的水势是强大的。
走上陕北的山顶,登临送目,你又会发现,黄河的流水几乎是静止不动的,只是在流向的曲折上,才能看出它的壮阔。
我把黄河的流向比做影片的结构,又把远观的流水比做占了影片相当大比重的一部分句子。
我的意思是,就结构而言,我们的影片应该是丰满而多变化的,具有自由而又狂纵的态势,意写纵横,无拘无束,而就大部分句子而言,却温厚,平缓,取火之木,穿石之水,无风皱起,小有微谰。因而大有响入云天的腰鼓,哀吟动地的求雨声,小有入夜深谈,和边浅唱。
在总体构思的制约下,我们已经扫除了原剧作中一切公然的对抗性因素。我们不正面描写与黑暗势力的冲突,不正面铺排父女间的矛盾,不正面表现人物在接受外部世界信息后的变化,也不点明人物出走的直接动机,而代之以看似疏落,却符合时代特征和民族性格的人物关系。
我们还将在拍摄过程中扫除影调、色彩、构图、音乐音箱、表演、场面调度、服装、道具等诸多方面一切利于外而害于内的棱角,使影片成为可以向规定方向隆隆滚动的球体。我们极度重视影片的情节和所要完成的戏剧任务,我们又希望其能够潜水而行,到达彼岸。
掌握本片的要领就是一个字“藏”。
“大言无声,大象无形”影片的风格的形象概括就叫做“黄河远望”。
三、音乐和音响在我们的影片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为此规定了若干准则。
A.本片的音乐利用力求单纯,包括构思和配器都要贯彻此原则。音乐一定要在其他音响媒介的引导下进入,音量应进行控制,务使其产生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的效果。
B.在许多影片中,常以音乐作为情绪表现的辅助手段,一般来说,这并没有什么错。问题是,当情节进展,演员表演,视觉的强烈效果同时并举时,再加上音乐,就造成了诸手段的不必要的堆积。为使影片保持必要的客观态势,音乐在经过研究后。应稍滞后于情节的进展。这一点也应该成为音乐构思的原则。
C.我们已经确定,影片中将出现翠巧和顾青的音乐形象。音乐形象的旋律应力求简练、上口,且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只是依情况在节奏和配器上有所变化。
另则,我们拟在音乐运用上采取较强烈的对比手段,例如,翠巧歌声一直是低吟浅唱,直至送别顾青才有一泻而出之势。再加,全片音响清淡如缕,但在腰鼓阵一场却有振聋发聩之声。
D.在音乐音响的构成形式上,我主张取不完整道的态势。例如,顾青的音乐形象在前几次出现时,应只有几小节,目的是使其成为人物内心活动的外观手段。翠巧的音乐形象在各处的出现看做是一颗颗珠子,而总体中将其一一串起;这样,完整统一的核将在不完整的形势中求得位置。
让我们对音乐音响方面的设想作一个归纳,就是,单纯,简练,反复出现,对比和不完整。
我希望录音师据此意向,制定一份音乐音响的总谱交我。
四、可以说,我的总体构思是和摄影师、美术师共同完成的,因此,我对他们已没有更多的话可说。要说的只有两句:
A、构图的完整和形象上的平淡无奇,应是本片大部分镜头追求的目标之一。
B、我们不搞民俗方面的展览,又要在所有场景的细部真实上足以服人。
五、对于服装、化装、道具各部门的同志们,我也有一句话:影片的时代感和地方特色的体现完全依靠你们的努力。
我建议,当我们到达外景地时,三个部门应各有一位同志有针对性地对影片表现的年代中,与自己部门有关的种种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研究、搜集、购买等项的工作,最终体现在银幕上。
我要特别指出的是两次迎亲的场面。希望你们在五月初向我提供详尽的文字设想和所用服装、道具方面的清单。我欢迎你们对分镜头剧本中出现的服装、化装、道具方面的细节进行补充,在这些方面,你们呢将是创造者,而不单是执行者。你们的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事关影片的成败,希望同志们在美术的领导下努力工作。
六、最后我想谈一谈表演问题。
我们的影片只有四个人物,如果,分别去描绘四个人物的性格基调用不了许多篇幅,但我不打算这样做,尤其不想向你们说明你们将分别担任的角色各自是什么人。我的意思是,他们是什么人,将最终由你们呈现于银幕上的形象来完成。我的任务不过是把你们扮演的角色置于各自适当的位置。你们所应该感受、把握和再现的一切都已经存在于分镜头剧本之中。因此反复研究分镜头剧本是绝对必要的。
我希望,你们将主动找我,我们将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使角色的形象活起来。
同视觉形象相比,文字是极其乏力的。我不要求你们写出人物小传。我只要求你们在如下几个方面认真思索,并将你们的想法逐一告诉我。
A、你对人物自身性格的生成和造成这种生成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你对体现这种关系有何设想?
B、你如何理解在表面无冲突的状况下的人物关系?你是否认为自身形象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物的关系间的消长?你将如何表现这些关系?
C、就分镜头剧本提供的内容看,大到全剧、小至每场戏、每个人物都有着不同的第二任务和远景任务,你对此作何理解?准备怎样在完成具象任务透露出来?
D、你们一定不要试图去表演人物的美或丑,无论是善良或愚昧,无论是欢乐或痛苦,在他们都是正常的生活,是不需要格外加以表现的,尤其不能够单独加以表项。你们要谨慎地使用你们的眼睛,尤其不要用眼睛去表现结果。
我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重内功,重联系,重变化,重整体。不以形夺人,而神夺于形外。
我们是青年摄制组,热情高,干劲大,重效率。众人拾柴火焰高,前一段工作已见成绩。希望所有的同志能对导演的工作提出建议,给予帮助。
很高兴和大家合作。谢谢大家。
1984年4月6日
❻ 微电影摄影阐述之风格定位怎么写
方法如下:
如果你能看到导演阐述,这个基本就很好写了。一般这俩可以由一个人完成,起码考试的时候是在一起答的。所以,遵循摄影服务于导演风格的原则,从如何利用主光、辅助光去造型、叙事,确定构图、镜头运动、后期特效各个要素怎样服务剧本等分别阐述就可以了。
关键在于可操作性和统一性,不要光顾炫技或者弄一些看起来热闹实际上不通的东西。如果你觉得自己有审美和文学天赋,技术功底达标,那么这个什么风格阐述就是跟导演沟通后自然流露的事。
摄影阐述是摄影师对未来影片摄影艺术的总体构思和对拍摄工作有关方面设想的说明。
其主要内容包括:摄影师在对剧本和导演意图的认识和理解基础上产生的摄影立意,所要求的影像风格和摄影基调,全片总体造型处理(包括影片中的光线处理,色彩和影调的运用,构图等等),一些具体拍摄方法,有关光学器材的选择等。
摄影师的创作思维和习惯各有不同,摄影构思的详略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摄影师必须在影片开拍前作出摄影阐述,并与其他创作部门交流,明确和统一摄影意图,以便有关部门为顺利完成摄影造型任务做好思想上和物质上的准备。
❼ 英雄这部电影的导演阐述如何写
电影英雄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知道了一部非常是好看的武侠片。
❽ 一部简单的微电影制作流程是怎样的过程
一、 策划剧本创意写作(题材选择)
相对传统广告,微电影以情节的高低起伏带动用户的情绪,通过故事主人公的“事与情”达到升华,潜在的引发用户对品牌的共鸣以及支持。
二、分镜头脚本细分步骤
细分分镜头脚本,俗称分镜头剧本,其目的是为了拍摄剪辑,更加条理尽量细化,同时也方便场景镜期拍摄更加省时省力。
三、前期选景
根据场景对剧本进行适当修改、复景,并做好前期各方面的准备。
四、前期拍摄
拍摄涉及到拍摄、制作设备、导演和演员、灯光师、造型师和录音师的选择,要求更严格和专业,要求导演等相关人员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而且必须有从事电影,电视剧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将微电影的故事情节以调动人心,发挥共鸣达到淋淋尽致。
五、后期编辑
利用实际拍摄所得的素材,通过三维动画和合成手段制作特技镜头,然后把镜头剪辑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有时需要为影片制作声音。
拍摄技巧:
1、平方向拍摄
大多数画面应该在摄像机保持水平方向时拍摄,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画面效果显得比较平和稳定。
2、由下往上拍摄
仰望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别高大,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❾ 导演阐述包括哪些方面
导演阐述,从内容看,一般是以下几点:
1、对剧本的立意、主题思想、时代背景等方面的阐述;
2、对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素质以及命的分析;
3、对剧中的矛盾冲突的理解和把握;
4、对未来影片风格和样式的定位;
5、对节奏的处理;
6、对表演、摄像(摄影)、美、化、灯、道、服等创作的构想和造型设计的要求;
7、对音乐(作曲)、录音、剪辑等各创作部门的提示;
8、对剧本需要运用特技处理的部份提出要求,以便与特技部门协调;
9、对剧本需要运用动画制作部分提出要求,并写出详细的设计制作要求,并参与制作中。
❿ 导演阐述的内容与格式
导演阐述没有也不要求有统一的内容与格式。因导演与影片的要求不同而各异。一般的导演阐述大都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容:对文学剧本及影片的思想性及其现实意义的理解;对影片的基调、结构、风格和艺术处理的要求与设想;对主要人物的分析及形象塑造的要求;对影片主要矛盾和重要场景的处理设计;对影片各创作部门,包括摄影、录音、美术、音乐、剪辑等方面的基本的与特殊的要求。编写导演阐述,不是导演的必须工作程序。